甘肃省、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发展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发展情况
一、全省玉米制种产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把种子产业作为全省重要的特色优势产业来培育,通过深化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政策引导,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扶持力度,使全省种子产业进入了健康快速发展阶段。当前,我省已形成了以河西走廊为主的全国最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玉米种子生产由1996年的7万多亩发展到了2011年的150万亩,产种量5.8亿公斤,占到了全国玉米用种量的50%以上,保障了全国大田玉米生产安全。全省现有杂交玉米种子生产企业147家,已建成大型玉米种子加工中心140多个、种子仓库30多万平方米,种子晒场200多万平方米,种子烘干设备170多套,种子年加工能力达到6亿公斤以上。
二、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种子产业,把种子产业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抓,大力实施中国金张掖玉米制种基地建设工程,稳步扩大基地规模,精心打造质量精品,着力提升产业效益,种子产业已发展成为全市产业化程度最高、联系农户最广、农民收入比重最大、农业效益最为显著的支柱产业,张掖已成为国内最具知名度和最具竞争力的制种基地之一。
自2003年以来,全市玉米制种面积一直稳定在60万亩以上。近两年全市玉米制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占全省玉米制
种总面积的66%),生产优质杂交玉米种子4.5亿公斤以上(占全省杂交玉米种子总产量的77%),占全国大田玉米年用种量的40%以上,能满足国家近2亿亩大田玉米生产用种。今年,全市玉米制种平均亩产值达到2400元,较去年增长550元左右,制种业产值突破24亿元,占全市农业增加值的37%。全市农民人均玉米制种收入1800元,主产区农民人均玉米制种收入达4000元,种子产业已成为我市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目前,“公司+基地+农户”的种子产业化生产格局已经形成,2011年全市6县(区)的36个乡镇、352个行政村的10.54万农户参与杂交玉米种子生产。目前,全市从事玉米杂交种生产的企业达到70家,其中投资上千万元、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33家,54家“中国种业骨干企业”中有14家落户张掖。全市已建成现代化农作物种子加工中心20个、标准化育苗中心6个、成套种子加工线16条、籽粒烘干线43条、果穗烘干线30条,总投资超过15亿元,年种子加工能力达5亿公斤以上,种子加工条件明显改善。同时,引导、鼓励市内种子企业加大新品种研发力度,先后培育临奥系列、金凯系列、兴达系列、金象系列等玉米新品种19个,增强了地方制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健全质量监测控制体系,全面落实质量控制措施,统一产地标识,推进种子加工、包衣包装、品牌商标的标准化进程。市种子管理站和市种业协会联合申报的“张掖玉米种子”地理证明成功注册,张掖玉米种子的品牌效应进一步彰显。
三、我市玉米制种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市玉米制种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1.基地基础条件薄弱。绝大部分农田地块小,平整程度差,渠路桥涵不配套,机械装备水平低,不适应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节水设施不配套,干旱成为基地稳定持续发展的潜在威胁。
2.土地经营过度分散。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经营,不利于集约化生产,制种基地隔离困难,群众私留种子在个别村社比较突出。种子生产的集成技术推广得不到全面落实。
3.龙头企业少,综合实力弱。目前,市内取得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子企业70家,育繁推一体化的龙头企业不足10家,多数企业规模小、实力不强、没有自己的品种,以代繁代制为主。种子企业多小散乱现象突出。企业现代化种子加工水平低,烘干能力弱,烘干面积不足30%,遭遇冻害的几率大。担当起产业发展的主体责任还需加快整合进程,强力提升综合实力。
4.种子管理能力不适应现代种业发展的需要。主要是机构层次低,人员少,大产业小队伍现象突出,管理手段和服务水平急需提高。
5.必须培养一支适应基地建设的产业大军。受农业收入较低的影响,大部分农村青壮劳力外出务工或进入其他行业,从事种子生产者人员少,文化层次低,多为老弱病残,用工矛盾突出。
需要把基地大批劳动者培育成为产业工人;种子企业管理层接受过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熏陶的精英型人才奇缺,从业人员多为农民出身,加速种子企业现代化进程以适应国家级基地建设需要还任重道远。
6.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全市每年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玉米制种亲本材料500多份,危险性病虫害传入机率高,病虫危害呈逐年加重趋势;农户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制种地块多年连作,土壤养分失衡,肥力下降,影响制种产量。
7.运行机制亟待创新。在土地流转、企业兼并重组、投融资服务、交通运输、生产技术集成推广等方面缺乏高效运转、切实可行的机制体制。
四、对策措施
(一)加强基地建设,提升供种保障能力
1.建设“四化”种子生产基地。进一步优化种子生产区域布局,通过争取、聚合相关涉农资金和引导企业加大投入,按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要求, 以甘州、临泽、高台三县区为主,建设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机械化的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优势繁育基地100万亩;以民乐县、山丹县为主,建设脱毒种薯繁育基地5万亩;在全市适宜地区建设瓜菜、花卉种子生产基地7万亩;在民乐、山丹县建设杂交油菜种子生产基地1万亩;在民乐县、山丹县、甘州区建设小麦良种繁育基地5万亩;在山丹、民乐县建成优质啤酒大麦种子生产基地2万亩。同时,根据作物
种植区划、优势区域布局和生产实际,在不同生态类型区的原(良)种场新建6个农作物品种试验站,形成覆盖不同生态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品种试验网络,为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提供支撑。
2.创新基地建设运行模式。基地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规划布局,引导优质基地向优势种子企业集中,支持种子企业通过土地流转、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等方式,建立企业直接管理和控制的,相对集中、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完善种子企业与制种农户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农民增收与企业增效的双赢。
3.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修订完善各类农作物种子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推广精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高效节水、统防统治、联合收获等集成配套技术,提高种子生产的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
(二)推进机制创新,培育现代种业产业体系
1. 提升企业研发能力。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整合现有育种力量和资源,充分利用公益性研究成果,按照市场化、产业化育种模式开展品种研发,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扶持规模大、实力强、成长性好的玉米种子龙头企业和马铃薯种薯企业,建设商业化育种中心,带动社会资金投入,开展商业化育种。到“十二五”末建成杂交玉米商业化育种中心5个、马铃薯商业化育种中心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