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中间阶层的社会存在_社会生活状况_李路路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的数据来自“2003 年中国综合社会调 查” (CGSS2003)的资料[21],根据本文的分析要求, 共获有效样本 3468 个,具体分类和规模见表 1。
二、社会生活领域中的中间阶层
表 1 阶层分类及界定
三阶层
四阶层
人员构成
样本数
中间阶层 上层中间阶层 高层 管 理 (行 政 )人 员 和 120
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与社会分层之间的关 系一直是社会分层研究中十分关注的问题之一。 韦伯以生活方式和社会声望作为身份或地位群 体区分的社会基础[15],而布迪厄、吉登斯等则借用 了韦伯的上述思想,将生活方式与阶级地位联系 起来,强调生活方式也是阶级区分和阶级地位的 重要标志。布迪厄所谓“惯习(habitus)即主要是指 一定社会阶级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思想、行为所 带有的特定倾向,因而惯习的产生过程也就是阶 级形成的过程[16]。米尔斯更是因为中产阶级在生 产关系和权力关系中的“模糊位置”,将生活方式 看作是中产阶级的重要特征[17]。
居住模式 已有的很多研究都已经证明,无 论是在市场体制中还是在再分配体制中,居住 (住房)都是社会经济分层的重要指标,尽管二者 的机制不同。居住(住房)是人们职业、权力、收入 以及其他社会经济变量决定的产物,因而居住 (住房)差异是社会阶层差异的重要方面[3]。居住 或住房差异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从 住房产权、住房质量以及住房面积、价格等方面, 揭示不同阶层之间的差异[4]。边燕杰等人利用中 国“五普”数据,揭示了在中国城市中,社会阶层 对于住房产权、居住质量及住房价值等方面的显 著影响,认为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社会分 层的分配机制仍然得到延续,而市场化机制同时 并行地增长着,社会精英阶层在住房资源的分配 中占有显著的优势[5]。
本文根据社区性质和位置两个主要因素,将 城市社区分为如下表的类型,然后从两个维度上 描述了居住分异的状况。首先,不同阶层在不同 类型居住区中的分布(见表 2)。可以看到,中间阶 层和社会下层之间并没有显现出明显的阶层差 异,两个阶层表现出一种共同的特征,即:这两个 阶层中都有一半左右的成员居住在单一或混合 的单位社区中;自雇佣者阶层则显现出特独的特
江苏社会科学
2009 年第 1期
当代中国中间阶层的社会存在: 社会生活状况
李路路 王 宇
内容提要 本文是基于 CGSS2003 数据,对中国中间阶层社会存在状况进行“确认”分析系 列的一部分。 本文从居住模式、社会交往、婚姻匹配和生活方式四个方面,分析了中间阶层的社 会生活状况,“确认”在居住模式和生活方式两个方面,中间阶层并未显现出特定的阶层特征;在 社会交往和婚姻匹配两个方面,中间阶层已经形成了显著的阶层特征。中国社会转型的连续性、 市场取向和急速性是造成上述结果的重要原因。
35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江苏社会科学
2009 年第 1期
尽管在后现代理论家看来,生活方式的意义 脱离了“传统的”阶级概念,在现代社会中逐渐成 为人们“建构”自己身份的标志,但是,无论生活 方式与客观阶级地位是什么样的联系,研究者都 承认生活方式构成了社会区分的重要标志,是人 们认识自身阶层地位的符号[18]。因此,生活方式将 成为确认中间阶层形成及其特征的重要领域之 一,正如米尔斯那句著名的结论所表明的:美国 中 产 阶 级 具 有“ 政 治 后 卫 、消 费 前 卫 ”的 特 点 ,后 者同样是中产阶级的显著标志。
表 2 不同阶层在不同类型社区中的分布
社区类型 未经改造的老城区 (街坊型社区) 单一或混合的单位社区 普通商品房小区 * “合 并 社 区 ”** 合计
中间阶层 社会下层 自雇佣者
%
%
%
10.96 24.09 25.47
54.62 17.72 16.71 100.0
3. 阶层分类框架。 顾名思义,阶层问题,包括 “中间阶层”问题,其基本前提是其相对独立性,
特别是对于“(新)中间阶层”来说,它所彰显出的 与其他阶层不同的独特特征是引起关注的基础。 只有确认了和中间阶层相联系的特征,中间阶层 的问题才真正具有意义,才可能进而解释它的社 会功能。为了实现这个分析目标,建立一个至少 包括上层阶层、中间阶层和下层阶层的阶层框架 是必要的前提。但是,由于本文的资料是来自于 以个人为对象的抽样调查,在样本中仅存在很少 的可称之为社会上层的样本,无法进行有效的分 析。这样的情况在基于此种方法所进行的研究中 是正常的[19]。因此,本文的阶层分类框架仅包含了 (新)中间阶层、社会下层和自雇佣者阶层(老中 间阶层),尽管不尽如意,但仍然可以实现本文的 基本目标之一:揭示中间阶层的相对独立性。上 述三个阶层构成了本文的基础。同时,考虑到转 型社会在不同社会领域中社会分化的程度不同, 以及中间阶层本身的复杂性或异质性,本文根据 分析的需要,在中间阶层之内又区分了上层和下 层中间阶层或上、中、下中间阶层,以便更好地揭 示当代中国中间阶层在不同领域、不同程度上的 存在特征[20]。
关键词 当代 中国中间阶层 社会存在 生活状况
李路路,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100872
王 宇,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
100872
本文是中间阶层研究的一部分。研究的主要 目的,是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面对中国中间阶 层崛起和形成的过程,描述和分析中间阶层的社 会存在状况,期望通过这样的工作,分析性地揭 示当代中国城镇社会中的中间阶层在哪些社会 领域、在何种程度上、形成了什么样的特征,从而 对中间阶层提供一个较为“全景式的图画”。
一、分析策略、分析框架和数据
1. 分析层次和 主题。笔者曾经在《社会科学 战线》2008 年第 10 期上论述当代中国中间阶层 社会存在的论文中指出:第一,不同于发达的“中 间阶层社会”,当代中国的中间阶层问题具有特 殊意义;第二,中间阶层研究可以区分为两个相 互联系、但有很大区别的主题,即中间阶层的“确 认”和社会功能的分析,前者关注中间阶层的存
在状况及特征,后者着眼于中间阶层在社会结构 和社会变迁中的影响作用。前者在一定程度上是 后者分析的基础。本文是上述“确认”分析的延续。
对于中间阶层的确认又可以分为两个基本 部分,即“人口统计学”意义上和“社会-文化”意 义上的确认,前者着眼于中间阶层的数量特征 (例如,人口和职业等),后者关注中间阶层的阶 层意识、政治意识、社会-文化特征以及形成机 制。作者曾从中间阶层的制度特征和阶层-政治 意识状况领域,揭示了中间阶层在阶层认知、政 治 意 识 和 利 益 取 向 等 方 面 的 不 同 状 况 和 特 征 [1]。 本文将延续这种分析策略,从中间阶层的社会生 活领域描述性分析中间阶层的社会存在。
高级专业人员
下层中间阶层 中 、 下 层 管 理 ( 行 政 ) 人 1167
员,中、低级专业人员,
办事人员,
社会下层 社会下层 监工 ,技 术 工 人 ,非 技 术 1702
工人,下岗失业人员
自雇佣者 自雇佣者
479
合计
3468
1. 居住模式。本部分的目的之一,是“确认” 中间阶层是否形成了与其他阶层分异的居住模 式。中国城市社会两个特点使得这一分析有些复 杂化。第一,再分配体制下的住房作为一种国家 分配的“福利”,其不平等主 要存在于“精 英-大 众”的结构之中。第二,中国城市社会特有的“单 位制”使得尽管在单位内部住房分配上也存在多 种形式的不平等,但在更广泛的城市空间上主要 体现在不同的单位社区之间,在单位社区内部是 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人共同居住在一起。改革开 放以来,特别是 1998 年住房商品化改革以来,住 房分配领域中市场化机制开始发挥越来越大的 作用,这意味着人们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别或者阶 层地位的差别,对于住房和居住环境的选择具有 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居住分异的现象在很多转型社 会,包括中国,特别是在大城市郊区迅速发展 。 [22] 但是,在中国,住房商品化是遵循着两条路径发 展的,即:市场化购置和福利性售房。因此,虽然 单位制度在逐渐解体,但历史上形成的单位社区 作为一种区位空间形态并没有完全消失,很多单 位社区由于历史的原因,占据了城市中最好的区 位,其中的居民是通过福利售房的方式获得了该 住房的产权或居住权,这其中既包括了大量的中 间阶层成员,也包括了很多的社会下层成员。因 此,中国城市中的居住分异很可能会表现出非常 复杂的状况,对此应该有足够的预见。
本文对中间阶层社会生活领域的分析,包括 两个相互联系的主题:第一,在上述社会生活领 域中是否有阶层化的特征,或中间阶层是否彰显
34
社江会苏 社学会研科 学究
出独特特征?第二,这种特征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2. 分析领域。不同于政治领域,本文关注的
社会生活领域主要是指中间阶层的居住模式、社 会交往、婚姻以及消费模式等社会活动诸领域。 相对于政治领域来说,社会生活诸领域应该是 “确认”中间阶层形成过程和程度的更好指标,因 为在很多研究者看来,中间阶层的形成不仅在于 社会结构中的特定位置,而且在于它们在生活方 式、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所具有的独特特征[2]。 同时,伴随着阶级分析中文化范式的兴起,大多 数以往的研究给予中间阶层的生活方式和消费 生活以更多的关注。本文的分析范围将有所扩 展,使用社会生活状况来概括本文的关注领域, 希望能够从更多地方面分析性的描述当代中国 中间阶层的形成和特征。
婚姻匹配 择偶或婚姻是最重要的社会生 活领域以及最基本的社会行为之一。虽然择偶会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居住空间的临近因 素、工作接触程度、兴趣爱好选择等[11],但大量有 关择偶和社会阶层关系的研究证明,在婚姻选择 中存在着一种“同类婚”模式,即择偶双方具有包 括种族和民族、宗教和文化以及个人社会属性 (教育水平、社会经济地位、家庭背景等)不同层 面 上 的 相 似 性 ,可 称 之 为“ 同 类 匹 配 ”,婚 姻 匹 配 过 程 的 本 身 ,就 是 一 个 社 会 进 行 自 我 建 构 、复 制 和再生产的过程[12],其中,阶层地位的相似性具有 重要意义,有学者指出, (中国)绝大多数人的婚 姻对象,都在自己所属的阶层或与自己所属阶层 等级地位临近的阶层,因而是男女两性在社会地 位上的结合,可称之为“阶层内婚制”。这种阶层 内婚制不仅在传统中国存在,改革开放以后,阶 层内联姻的趋势同样是越来越强,而且在未来很 长一个时期都将持续存在[13]。特别是年轻一代和 教育层次较高的人,配偶的社会经济地位在择偶 和婚姻过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4]。因此, “确认”中间阶层的形成和特征, “婚姻匹配”状况 可以作为一个重要指标。
另一方面是“居住分异”的角度。“居住分异” 是从人文生态学的角度揭示社会阶层在居住空 间地域上的反映,关注不同社会群体在居住区位 上所形成的积聚和分异状况[6]。社会分层或社会 经济地位差异是形成居住分异的重要机制之一, 而城市居住空间形态的特点,是城市阶层关系的 一种反映:不同社会阶层在社会经济地位上的差 异会体现为居住空间的差异,所谓“择邻而居”即 是居住分异的通俗表述[7]。可以说,不仅居住分异 是阶层分化的产物,而且居住分异也是强化阶层 差异、甚至维持阶层再生产的机制之一。
社会交往 笔者曾讨论过社会交往对象分 析 在 阶 层 化 分 析 中 的 意 义 [8],这 一 分 析 的 基 础 之 一,即布劳的宏观结构理论所阐述的“接近性假 设”[9],社会网络研究中关于关系强度分析的逻辑 起点也是建立在这一假设之上的。在社会资源、
社会资本的研究中,阶层地位对于社会交往方式 和范围的影响,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解释变量:个 人和家庭的社会资源分布于一个金字塔式的社 会分层结构之中,这一阶层结构构成了不同阶层 成员之间社会交往的结构性制约,因而社会资本 的变异性可以从阶级阶层地位角度得到解释 。 [10] 社会交往对象的分析提供了一个分析阶层化的 视角:如果处于某一特定阶层位置的人们其交往 对象更多地局限于同一阶层之内,在一定程度上 意味着整个社会的分层结构呈现为较高程度的 结构化,因而成为“确认”中间阶层形成或存在的 一个重要方面。
二、社会生活领域中的中间阶层
表 1 阶层分类及界定
三阶层
四阶层
人员构成
样本数
中间阶层 上层中间阶层 高层 管 理 (行 政 )人 员 和 120
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与社会分层之间的关 系一直是社会分层研究中十分关注的问题之一。 韦伯以生活方式和社会声望作为身份或地位群 体区分的社会基础[15],而布迪厄、吉登斯等则借用 了韦伯的上述思想,将生活方式与阶级地位联系 起来,强调生活方式也是阶级区分和阶级地位的 重要标志。布迪厄所谓“惯习(habitus)即主要是指 一定社会阶级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思想、行为所 带有的特定倾向,因而惯习的产生过程也就是阶 级形成的过程[16]。米尔斯更是因为中产阶级在生 产关系和权力关系中的“模糊位置”,将生活方式 看作是中产阶级的重要特征[17]。
居住模式 已有的很多研究都已经证明,无 论是在市场体制中还是在再分配体制中,居住 (住房)都是社会经济分层的重要指标,尽管二者 的机制不同。居住(住房)是人们职业、权力、收入 以及其他社会经济变量决定的产物,因而居住 (住房)差异是社会阶层差异的重要方面[3]。居住 或住房差异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从 住房产权、住房质量以及住房面积、价格等方面, 揭示不同阶层之间的差异[4]。边燕杰等人利用中 国“五普”数据,揭示了在中国城市中,社会阶层 对于住房产权、居住质量及住房价值等方面的显 著影响,认为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社会分 层的分配机制仍然得到延续,而市场化机制同时 并行地增长着,社会精英阶层在住房资源的分配 中占有显著的优势[5]。
本文根据社区性质和位置两个主要因素,将 城市社区分为如下表的类型,然后从两个维度上 描述了居住分异的状况。首先,不同阶层在不同 类型居住区中的分布(见表 2)。可以看到,中间阶 层和社会下层之间并没有显现出明显的阶层差 异,两个阶层表现出一种共同的特征,即:这两个 阶层中都有一半左右的成员居住在单一或混合 的单位社区中;自雇佣者阶层则显现出特独的特
江苏社会科学
2009 年第 1期
当代中国中间阶层的社会存在: 社会生活状况
李路路 王 宇
内容提要 本文是基于 CGSS2003 数据,对中国中间阶层社会存在状况进行“确认”分析系 列的一部分。 本文从居住模式、社会交往、婚姻匹配和生活方式四个方面,分析了中间阶层的社 会生活状况,“确认”在居住模式和生活方式两个方面,中间阶层并未显现出特定的阶层特征;在 社会交往和婚姻匹配两个方面,中间阶层已经形成了显著的阶层特征。中国社会转型的连续性、 市场取向和急速性是造成上述结果的重要原因。
35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江苏社会科学
2009 年第 1期
尽管在后现代理论家看来,生活方式的意义 脱离了“传统的”阶级概念,在现代社会中逐渐成 为人们“建构”自己身份的标志,但是,无论生活 方式与客观阶级地位是什么样的联系,研究者都 承认生活方式构成了社会区分的重要标志,是人 们认识自身阶层地位的符号[18]。因此,生活方式将 成为确认中间阶层形成及其特征的重要领域之 一,正如米尔斯那句著名的结论所表明的:美国 中 产 阶 级 具 有“ 政 治 后 卫 、消 费 前 卫 ”的 特 点 ,后 者同样是中产阶级的显著标志。
表 2 不同阶层在不同类型社区中的分布
社区类型 未经改造的老城区 (街坊型社区) 单一或混合的单位社区 普通商品房小区 * “合 并 社 区 ”** 合计
中间阶层 社会下层 自雇佣者
%
%
%
10.96 24.09 25.47
54.62 17.72 16.71 100.0
3. 阶层分类框架。 顾名思义,阶层问题,包括 “中间阶层”问题,其基本前提是其相对独立性,
特别是对于“(新)中间阶层”来说,它所彰显出的 与其他阶层不同的独特特征是引起关注的基础。 只有确认了和中间阶层相联系的特征,中间阶层 的问题才真正具有意义,才可能进而解释它的社 会功能。为了实现这个分析目标,建立一个至少 包括上层阶层、中间阶层和下层阶层的阶层框架 是必要的前提。但是,由于本文的资料是来自于 以个人为对象的抽样调查,在样本中仅存在很少 的可称之为社会上层的样本,无法进行有效的分 析。这样的情况在基于此种方法所进行的研究中 是正常的[19]。因此,本文的阶层分类框架仅包含了 (新)中间阶层、社会下层和自雇佣者阶层(老中 间阶层),尽管不尽如意,但仍然可以实现本文的 基本目标之一:揭示中间阶层的相对独立性。上 述三个阶层构成了本文的基础。同时,考虑到转 型社会在不同社会领域中社会分化的程度不同, 以及中间阶层本身的复杂性或异质性,本文根据 分析的需要,在中间阶层之内又区分了上层和下 层中间阶层或上、中、下中间阶层,以便更好地揭 示当代中国中间阶层在不同领域、不同程度上的 存在特征[20]。
关键词 当代 中国中间阶层 社会存在 生活状况
李路路,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100872
王 宇,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
100872
本文是中间阶层研究的一部分。研究的主要 目的,是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面对中国中间阶 层崛起和形成的过程,描述和分析中间阶层的社 会存在状况,期望通过这样的工作,分析性地揭 示当代中国城镇社会中的中间阶层在哪些社会 领域、在何种程度上、形成了什么样的特征,从而 对中间阶层提供一个较为“全景式的图画”。
一、分析策略、分析框架和数据
1. 分析层次和 主题。笔者曾经在《社会科学 战线》2008 年第 10 期上论述当代中国中间阶层 社会存在的论文中指出:第一,不同于发达的“中 间阶层社会”,当代中国的中间阶层问题具有特 殊意义;第二,中间阶层研究可以区分为两个相 互联系、但有很大区别的主题,即中间阶层的“确 认”和社会功能的分析,前者关注中间阶层的存
在状况及特征,后者着眼于中间阶层在社会结构 和社会变迁中的影响作用。前者在一定程度上是 后者分析的基础。本文是上述“确认”分析的延续。
对于中间阶层的确认又可以分为两个基本 部分,即“人口统计学”意义上和“社会-文化”意 义上的确认,前者着眼于中间阶层的数量特征 (例如,人口和职业等),后者关注中间阶层的阶 层意识、政治意识、社会-文化特征以及形成机 制。作者曾从中间阶层的制度特征和阶层-政治 意识状况领域,揭示了中间阶层在阶层认知、政 治 意 识 和 利 益 取 向 等 方 面 的 不 同 状 况 和 特 征 [1]。 本文将延续这种分析策略,从中间阶层的社会生 活领域描述性分析中间阶层的社会存在。
高级专业人员
下层中间阶层 中 、 下 层 管 理 ( 行 政 ) 人 1167
员,中、低级专业人员,
办事人员,
社会下层 社会下层 监工 ,技 术 工 人 ,非 技 术 1702
工人,下岗失业人员
自雇佣者 自雇佣者
479
合计
3468
1. 居住模式。本部分的目的之一,是“确认” 中间阶层是否形成了与其他阶层分异的居住模 式。中国城市社会两个特点使得这一分析有些复 杂化。第一,再分配体制下的住房作为一种国家 分配的“福利”,其不平等主 要存在于“精 英-大 众”的结构之中。第二,中国城市社会特有的“单 位制”使得尽管在单位内部住房分配上也存在多 种形式的不平等,但在更广泛的城市空间上主要 体现在不同的单位社区之间,在单位社区内部是 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人共同居住在一起。改革开 放以来,特别是 1998 年住房商品化改革以来,住 房分配领域中市场化机制开始发挥越来越大的 作用,这意味着人们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别或者阶 层地位的差别,对于住房和居住环境的选择具有 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居住分异的现象在很多转型社 会,包括中国,特别是在大城市郊区迅速发展 。 [22] 但是,在中国,住房商品化是遵循着两条路径发 展的,即:市场化购置和福利性售房。因此,虽然 单位制度在逐渐解体,但历史上形成的单位社区 作为一种区位空间形态并没有完全消失,很多单 位社区由于历史的原因,占据了城市中最好的区 位,其中的居民是通过福利售房的方式获得了该 住房的产权或居住权,这其中既包括了大量的中 间阶层成员,也包括了很多的社会下层成员。因 此,中国城市中的居住分异很可能会表现出非常 复杂的状况,对此应该有足够的预见。
本文对中间阶层社会生活领域的分析,包括 两个相互联系的主题:第一,在上述社会生活领 域中是否有阶层化的特征,或中间阶层是否彰显
34
社江会苏 社学会研科 学究
出独特特征?第二,这种特征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2. 分析领域。不同于政治领域,本文关注的
社会生活领域主要是指中间阶层的居住模式、社 会交往、婚姻以及消费模式等社会活动诸领域。 相对于政治领域来说,社会生活诸领域应该是 “确认”中间阶层形成过程和程度的更好指标,因 为在很多研究者看来,中间阶层的形成不仅在于 社会结构中的特定位置,而且在于它们在生活方 式、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所具有的独特特征[2]。 同时,伴随着阶级分析中文化范式的兴起,大多 数以往的研究给予中间阶层的生活方式和消费 生活以更多的关注。本文的分析范围将有所扩 展,使用社会生活状况来概括本文的关注领域, 希望能够从更多地方面分析性的描述当代中国 中间阶层的形成和特征。
婚姻匹配 择偶或婚姻是最重要的社会生 活领域以及最基本的社会行为之一。虽然择偶会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居住空间的临近因 素、工作接触程度、兴趣爱好选择等[11],但大量有 关择偶和社会阶层关系的研究证明,在婚姻选择 中存在着一种“同类婚”模式,即择偶双方具有包 括种族和民族、宗教和文化以及个人社会属性 (教育水平、社会经济地位、家庭背景等)不同层 面 上 的 相 似 性 ,可 称 之 为“ 同 类 匹 配 ”,婚 姻 匹 配 过 程 的 本 身 ,就 是 一 个 社 会 进 行 自 我 建 构 、复 制 和再生产的过程[12],其中,阶层地位的相似性具有 重要意义,有学者指出, (中国)绝大多数人的婚 姻对象,都在自己所属的阶层或与自己所属阶层 等级地位临近的阶层,因而是男女两性在社会地 位上的结合,可称之为“阶层内婚制”。这种阶层 内婚制不仅在传统中国存在,改革开放以后,阶 层内联姻的趋势同样是越来越强,而且在未来很 长一个时期都将持续存在[13]。特别是年轻一代和 教育层次较高的人,配偶的社会经济地位在择偶 和婚姻过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4]。因此, “确认”中间阶层的形成和特征, “婚姻匹配”状况 可以作为一个重要指标。
另一方面是“居住分异”的角度。“居住分异” 是从人文生态学的角度揭示社会阶层在居住空 间地域上的反映,关注不同社会群体在居住区位 上所形成的积聚和分异状况[6]。社会分层或社会 经济地位差异是形成居住分异的重要机制之一, 而城市居住空间形态的特点,是城市阶层关系的 一种反映:不同社会阶层在社会经济地位上的差 异会体现为居住空间的差异,所谓“择邻而居”即 是居住分异的通俗表述[7]。可以说,不仅居住分异 是阶层分化的产物,而且居住分异也是强化阶层 差异、甚至维持阶层再生产的机制之一。
社会交往 笔者曾讨论过社会交往对象分 析 在 阶 层 化 分 析 中 的 意 义 [8],这 一 分 析 的 基 础 之 一,即布劳的宏观结构理论所阐述的“接近性假 设”[9],社会网络研究中关于关系强度分析的逻辑 起点也是建立在这一假设之上的。在社会资源、
社会资本的研究中,阶层地位对于社会交往方式 和范围的影响,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解释变量:个 人和家庭的社会资源分布于一个金字塔式的社 会分层结构之中,这一阶层结构构成了不同阶层 成员之间社会交往的结构性制约,因而社会资本 的变异性可以从阶级阶层地位角度得到解释 。 [10] 社会交往对象的分析提供了一个分析阶层化的 视角:如果处于某一特定阶层位置的人们其交往 对象更多地局限于同一阶层之内,在一定程度上 意味着整个社会的分层结构呈现为较高程度的 结构化,因而成为“确认”中间阶层形成或存在的 一个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