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培育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森林培育学
课程名称(英文):Silviculture
课程编码:开课学期:第5学期
学时数、学分数:48学时(3学分)适用专业:林学
先修课程、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植物学、遗传学、生态学、土壤学、植物生理学、种苗学、树木学、气象学、林木病虫害防治等。
后续课程:森林经理学、经济栽培学、竹林栽培学、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等。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林业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地位和任务;了解国内外森林培育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从造林、幼林和成林抚育全过程中的主要生产环节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了解并掌握竹林、经济林培育的原理和一般技术;学会编制造林规划设计说明书和组织现场施工,初步具备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重点与难点)
第一篇森林培育基本理论(12学时)
第一章绪论(1学时)
基本要求:
了解森林培育学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环境建设中的地位、任务和发展方向。
第一节森林培育学的概念
第二节森林培育学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森林培育学在林业生产中的地位
第四节森林培育学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重点:森林培育学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环境建设中的地位、任务和发展方向。
难点:我国种苗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对策。
第二章森林立地(3学时)
基本要求:
掌握森林立地的基本概念,森林立地质量评价的原则与方法及立地条件类型的划分原则与方法。
了解森林立地研究的历史与发展趋势,造林地的种类。
第一节森林立地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森林立地研究的历史与发展趋势
第三节森林立地因子概述
第四节森林立地质量评价
第五节森林立地条件类型划分
第六节造林地种类
重点:造林区划的原则与方法及立地条件类型的划分原则与方法。
难点:造林区划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统一,具体实践中立地条件类型划分方法的选用。
第三章林种规划与树种选择(3学时)
基本要求:
了解我国森林经营的方针、林种及林种规划的原则与依据;掌握造林树种选择的一般原则和具体方法,以及造林树种选择方案的确定。
第一节林种规划
第二节树种选择
重点:造林树种选择的一般原则和具体方法。
难点:对影响造林树种选择的多种因子的评价与综合。
第四章林分结构及其培育(3学时)
基本要求:
掌握林分密度的作用规律、确定合理造林密度和种植点合理布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混交林营造和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
了解培育混交林的重要意义及其理论基础。
第一节林分密度
第二节种植点配置
第三节森林树种组成
重点:确定合理造林密度基本原则,掌握树种混交的理论基础和混交林培育技术。
难点:合理造林密度和种植点合理布局的相对性,种间关系变化的动态性。
第五章林地的土、肥、水管理(2学时)
基本要求:
掌握造林地整地的基本特点、主要方法和技术,林木施肥原则与方法,掌握提高森林生产力的途径。
了解造林地整地的作用,林地水分管理的意义与方法,森林的生物产量及其形成的生理学生态学基础。
第一节整地
第二节营养与施肥
第三节灌溉、排水与节水栽培
第四节森林的生产功能及其调控
重点:造林地整地的基本特点、主要方法和技术;林木施肥原则与方法,掌握提高森林生产力的途径。
难点:造林地整地方法与造林地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之间的关系;森林的生物产量及其形成的生理学生态学基础。
第二篇用材林的培育(8学时)
第一章林分的生长发育(2学时)
基本要求:
掌握林木生长发育的概念及其林木个体、群体的生长发育规律;了解林木个体生长的周期性及其相关性。
第一节林木个体的生长发育
第二节林木群体的生长发育
重点:讲解林木的生命周期和年生长周期。
难点:不同林木生长发育阶段的相应技术措施。
第二章林分营造(3学时)
基本要求:
掌握几种基本造林方法的特点、选用条件和技术要点,掌握幼林抚育管理主要环节和技术要点。
了解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检查验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第一节造林方法
第二节林木抚育管理
重点:讲解几种基本造林方法的特点、选用条件和技术要点;幼林个体管理。
难点:造林方法对造林效果的影响;幼林抚育管理措施的效果和可行性。
第三章林分的抚育采伐与更新(3学时)
基本要求:
掌握森林抚育采伐的理论基础、主要方法和效果与效益评价。
了解皆伐、渐伐和择伐三种主伐更新形式的特点、选用条件和应用效果评价。
第一节抚育采伐的目的与方法
第二节抚育采伐的开始期
第三节抚育采伐的强度与间隔期
第四节抚育采伐的效果与影响
第五节林分更新
重点:讲解森林抚育采伐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要素;几种最基本的森林主伐更新方法及其特点。
难点:森林抚育采伐各技术要素的组合使用及效果评价;主伐更新方法的选用条件
第三篇竹林培育(8学时)
第一章绪论(1学时)
基本要求:
了解国内外竹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掌握竹类植物分布区划及其原理。
第一节竹林经营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竹类植物的自然分布
重点:掌握竹林经营的历史和现状,竹林栽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等。
第二章竹子生长发育(2学时)
基本要求:
了解各器官的形态特征;着重掌握各器官生长发育规律,掌握群体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生态条件的关系。
第一节竹类植物形态结构特征
第二节竹类植物的个体生长发育
第三节竹类植物的群体生长发育
重点:竹类植物的形态特征;竹类植物个体生长发育特性;影响竹林分布和生长发育的生态因子。
难点:影响“竹鞭─竹笋─幼竹”生长的因素。
第三章竹林营造技术(2学时)
基本要求:
掌握散生竹营造的关键技术,包括竹种选择、林地选择、整地方式、种植季节、种植技术等关键技术环节;掌握竹林幼林与成林抚育管理的水、肥、土壤管理技术。
第一节种苗的生态适宜性
第二节散生竹营造技术
第三节丛生竹营造技术
第四节幼林抚育管理
第五节成林抚育管理
重点:种苗选择、林地选择、整地方式、种植季节、种植技术等关键技术环节;散生竹、丛生竹营造方法的选择及其理论依据。
难点:种苗选择和营造技术。
第四章竹林综合开发利用概述(3学时)
基本要求:
了解竹类植物综合开发利用现状。
第一节笋竹林开发利用
第二节观赏竹类开发利用
第三节特殊用途竹类综合开发利用
第四节竹子物理化学高效利用
重点:掌握竹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类型、现状、发展趋势。
第四篇经济林培育(8学时)
第一章经济树木分类与分布(2学时)
基本要求:
理解经济林含义,经济林在山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我国和我省的经济林科研、生产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认识到我国发展经济林的条件与任务;了解经济树种分布区及代表树种,掌握经济树种分类依据、主要类型与代表树种,为栽培利用、引种驯化和拓植栽培提供依据。
第一节经济林生产概述
第二节经济树种分布
第三节经济树种分类
重点:经济林含义,经济林生产的现状、发展趋势与存在问题;经济树种分类依据及各类代表树种、优良品种。
难点:决定经济树种分布的内外因素及相互关系的理解
第二章经济树木生物学特性(3学时)
基本要求:
掌握年龄时期(称生命周期)、年生长周期、物候期等有关基本概念,了解经济树种各器官的类型、结构和功能,掌握其生长和发育规律,掌握各器官在年周期和生命周期中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适宜的农业技术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第一节经济树木的生物学特性
第二节经济树木的生长结果习性
重点:掌握相关基本概念,理解生命周期和年生育期的划分,各器官的类型、结构和功能及其生长和发育规律,花芽分化。
难点:经济树木花芽分化机理,影响它的内外因素及控制措施;年龄时期的特点和控制途径。
第三章经济树木的经营技术(3学时)
基本要求:
了解掌握果树整形的目的、意义、发展趋势,掌握果树整形修剪的原则、主要依据、生产上常用整形修剪方法的生理作用;掌握矮化密植栽培的生物学原理和矮化密植栽培技术的应用;掌握低产低效经济林产生的原因、改造途径和措施。
第一节矮化密植与整形修剪
第二节低产低效林改造与利用
重点:掌握整形修剪的原则、主要依据、常用整形修剪方法;掌握矮化密植栽培技术的应用;掌握低产低效经济林产生的原因、改造途径和措施。
难点:整形修剪的综合运用,低产低效林的改造途径和措施。
专题一能源林(薪炭林)建设(2学时)
介绍能源林建设的背景和意义;能源林建设的技术措施以及能源林发展展望。
基本要求:
了解能源林的概念、建设的背景与意义;掌握能源林营建的立地条件、树种选择、造林及管理技术:了解能源林的发展趋势,能源林建设的对策。
专题二生态公益林建设(1学时)
介绍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意义、目标与原则;生态公益林界定、经济技术政策对策;发展趋势。
基本要求:
了解生态公益林建设的目标与原则;掌握生态公益林界定、经济技术政策对
策。
专题三农林复合经营(2学时)
农林复合经营的概念、意义与特征;农林复合经营规划设计及其说明书编制;农林复合经营典型经营模式案例分析。
基本要求:
掌握农林复合经营的概念、特征和现实意义,了解农林复合经营方案编制和实施方法。
专题四人工林经营与近自然林业思潮(2学时)
对人工林经营的反思;近自然林业的发展历史与森林生态系统经营;近自然林业的研究与实践。
基本要求:
掌握近自然林业与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思潮的发生及对人工林经营的影响。
专题五天然林保护(1学时)
介绍天然林的特点及实施保护的重要意义;天然林保护的概念与基本方针;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技术措施。
基本要求:
掌握天然林的概念及其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
了解我国及其它国家天然林的现状,认识到保护天然林的重要性。
专题六课堂大讨论 4学时(安排在相关章节后面穿插进行)
基本要求:
通过对指定题目或观赏内容进行讨论,拓宽和丰富森林培育学知识,培养学生资料查询、归纳总结和口头表达能力。
在全面查阅资料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由学生采用多媒体等多种形式自由讨论,教师作适当点评。
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资料整理、分析问题和语言表达
三、实践教学环节
本课程后续有“森林培育综合性实习”,通过综合实习,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实际动手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进度与学时安排
五、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
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成绩评定分为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出勤、作业、课堂表现等综合评定,占30%,考试成绩70%。
六、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教材:《森林培育学》,沈国舫,林业出版社,2002
主要参考书:《造林学》(第二版),孙时轩,林业出版社,1997
《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上下册),中国树木志编委会主编,农业出版社,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