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石乙炔安全事故案例11-12

电石乙炔安全事故案例11-12
电石乙炔安全事故案例11-12

电石乙炔安全事故案例

目录

前言 (3)

1 电石物化性质 (3)

2 电石运输过程安全事故案例 (3)

3 电石装卸过程安全事故案例 (4)

4 电石贮存过程安全事故案例 (5)

5 电石乙炔生产过程安全事故案例 (6)

前言

电石是由碳素原料和生石灰按一定比例投入到电炉内,在大电流、高温度下冶炼而成的。同时还放出大量有毒有害气体。电石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在常温下,受水或潮湿空气的作用下,就能发生化学反应。倘若室内或容器内的水渗入到电石中,就可能引起燃烧和爆炸。爆炸事故尤其在电石运输、电石装卸、贮存、电石破碎、乙炔发生工段颇多。可以说,电石运输和乙炔发生始终存在着爆炸的隐患。水、电、尘、气都可能因为稍有疏忽而引发事故。这些事故的发生,真可谓惊心动魄,惨不忍睹。以血肉之躯为代价的悲剧,往往都是由于人们思想上的麻痹和工作上的疏漏而发生的。痛定思痛,在此希望通过安全事故案例学习,能够从中吸取血的教训而有所收益。

1 电石物化性质

电石的性质

碳化钙,别名电石,分子式为CaC2,比重2.22、熔点2000℃,属一级遇湿易燃物品,纯品为白色立方体结构,市场上出售的工业品是碳化钙与氧化钙的混合物,呈灰色或灰黑色不规则块状物。高温时有强烈的还原性,能还原过重氧化物。

电石(CaC2)属遇湿易燃物品,通常呈黄褐色或黑色硬块,其结晶断面为紫色或灰色,工业品中往往含有磷和硫等杂质。工业电石遇水作用除产生大量的C2H2(爆炸极限为2.5% ~82%,v/v,以下同)外,还生成少量的剧毒气体PH3和H2S,当PH3含量超过0.08%,H2 S含量超过0.15%时,容易引起自燃爆炸,从而引燃、引爆C2H2气体;电石遇水或与潮湿空气作用分解出C2H2气体,当受到撞击、摩擦、振动或接触明火、高热时也极易引起燃烧爆炸。因此,在电石遇水或潮湿空气发生火灾时,只能用干粉、水泥粉、干黄砂灭火,严禁使用水或泡沫等水性物质灭火。但当大量电石大面积遇水燃烧时,用上述灭火剂扑救有时也难以奏效,必须采取特殊的处置方法,消除危害。

碳化钙对水的化学反应很强,为强放热反应,每公斤化学纯碳化钙水解放热约为1962J,其化学反应式如下:

CaC?+2H-OH→Ca(OH)?+CH≡CH↑

可见必须控制其分解速度并及时移去反应热,否则可能因过热而发生爆炸。

电石的特性:受到撞击振动、摩擦或遇明火易爆炸,遇酸反应剧烈,含有硫磷等杂质时与水作用,易引起自燃爆炸。电石应储存于干燥、阴凉、通风的库房,与可燃物品及强酸类要隔离,最好专库专贮,严防与水及潮气接触,同时入库前要将桶内乙炔气放空。

基于电石这种危险特性.国家在电石的包装和运输方面制定了严格的技术规范,尽管如此,目前我国电石包装质量还较低,包装在运输途中发生破损的情况仍然相当严重。

2 电石运输过程安全事故案例

2.1 事故基本情况

2005年6月下旬的一天清晨,一辆满载约40t工业电石的货车自内蒙古自治区某地出发,在途经黑龙江省某地时,因司机疲劳驾驶,将车停靠在一公路旁休息,距公路两侧10m 处是居民区。当时,正赶上该地区连降小雨,而覆盖在电石上的一层苫布不严密,有多处缝隙,雨水不断从缝隙处灌进车厢,遇电石发生剧烈化学反应,产生了大量的C2H2,引起燃烧。待司机和押运员发现后,拿着车上自备铁锹,爬上车厢,掀开覆盖在电石上的苫布,准

备将遇水着火的电石清除掉,几锹下去,2人就感觉脚底发烫,热浪扑面,而此时,因苫布被掀开,大量潮湿空气瞬间涌入,顷刻间电石车厢周围浓烟四起,着火面积迅速扩大,并伴随着从电石车厢内部发出的“砰、砰”声响,火势已无法控制,2人迅速跳下车厢,周围居民见状,立即报警。

2.2 事故处置经过

接到报警后,当地政府领导、公安、消防、交警、安监、环保等部门及当地一化工企业处置电石火灾专业人员火速赶到现场,迅速成立了灭火抢险指挥部,指定现场指挥,听取专业人员的意见,制定具体措施。指挥部根据分析火灾的危害程度,划定警戒区域,实施交通管制,严格控制过往行人及车辆,疏导附近居民,并同时要求现场所有参战人员必须做好自身防护,防止烧伤、烫伤和中毒。

小雨在绵绵不断地下着。指挥部首先考虑到电石火灾的特殊性,如果用干粉只能一时将火扑灭,但电石遇雨水后又会很快复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指挥部当即命令消防队员用水冷却货车的柴油箱,待油箱温度降下后,将其卸下,放置安全处,以防受热爆炸。然后,消防队员便用工具打开货车车厢,用钩齿和铁锹把车上的电石一点一点逐渐转移到公路上摊开,利用雨水和消防给水加速反应,等待燃尽。但因电石量大,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排除险情,这样下去,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恶性事故,不仅严重威胁着当地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而且还会长时间妨碍正常交通,将会给当地带来不利影响。

在此关键时刻,指挥部成员认真听取专业人员的意见,确定处置方案,最终研究决定:迅速调集当地一化工企业的1台50t吊车、2台铲车、3台翻斗车(均为柴油车)赶到现场,参加抢险。指挥部命令吊车将货车车厢前部吊起,使其脱离底盘,1台铲车用钢丝绳把受到火势威胁的货车车头牵到安全地点,随后,吊车又将货车:车厢一侧吊起侧翻,把整车电石倾倒在公路上,2台铲车在上风或侧上风方向快速将公路上着火的电石装到3台翻斗车上(柴油箱用浸水的厚麻袋覆盖严),运到离火场2km外的污水处理池中进行专门处置,每车每次装运电石控制在2t以下,防止出现其他险情,经过近2h的运输,终于将电石全部处置完毕。最后,消防队员对现场残留的少量电石直接用大量水冲洗,直至反应完毕,余火熄灭。此时,指挥部宣布现场撤除警戒、解除交通管制。

此次电石运输火灾事故的处置行动,经当地全体消防官兵及其他参战部门的共同努力,冒雨奋战8h,终将险情排除,所有参战人员和抢险车辆无一受损,避免了恶性事故的发生,保护了附近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维护了当地社会稳定。这起电石运输火灾事故,将车载约40t工业电石全部烧毁,货车车厢报费,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15万元。

3 电石装卸过程安全事故案例

3.1 装卸货物突发爆炸。

爆炸现场位于贵阳交警六大队300米外,与贵州恒霸烧伤医院一路之隔。装运货物的货车已被炸坏,相邻的房屋门窗及恒霸烧伤医院的窗玻璃被震碎。

据附近的居民介绍,当日下午5点过钟,他们突然听到一声巨响,接着升腾起一大片黑烟。原来是两辆货车在公路边装白色灰粉时发生爆炸,一些人被炸后衣服飞到树杈上,爆炸导致该路段交通中断。

警方封锁现场展开勘查,交警在公路两端实行交通管制,现场数百群众围观。现场停有三辆解放牌白色小货车,其中一辆车的车厢被严重炸毁,一具尸体还停留在货车旁边,到处是白色的灰粉。

3.2 伤者回忆爆炸瞬间

“那一幕太可怕了。”被烧伤的司机廖又程说。据他回忆,他被一个朋友叫去装载尿素,但到现场看时发现货物并不是尿素,其朋友就说是在肥料里掺入了其他的肥料,不知情的他遂答应帮忙运输。快装满一车时,站在屋里休息的他,突然听到一声巨响,随即被一阵热浪掀倒在地,苏醒过来时已在急救车上,脸部被大面积烧伤。

伤者王荣方与程俊祥是搬运工,也是伤情最为严重的伤者,他们都是以背背篼为业,当天与另4名背篼同样被人以搬运尿素为由叫去。老板说有40吨,以每吨8元的价格承包给帮助装车。

昨晚,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事故发生后,与该事故有关的一些嫌疑人已逃离现场,有关部门初步疑为是“电石粉”引发的爆炸。已在记者发稿前,连夜将抽取的样品送去化验。警方称,爆炸原因需要进一步调查后才能认定。目前,事故原因尚在调查中。

3.3 伤亡情况

据目击者介绍,当时现场非常混乱,因担心车内和屋内的“白色粉末”还会爆炸,均不敢靠近。很快,有关部门赶到现场,组织抢救伤员。

昨晚8点过钟,记者在现场采访了省安监局相关人员。两名正在查看现场的工作人员称,初步了解,这起事故共造成1人被炸死,3人受伤。事故发生后,公安、交警、消防、医疗等各级相关部门,均及时派出人员赶到现场施救、排险和勘察。

据了解,事故发生后,3名伤者先被就就近安排到贵州恒霸烧伤医院,随后转到金阳医院,因伤情严重,昨晚被转院到贵医附院抢救治疗。3名伤者全身被烧得黑糊糊的,伤情严重,医护人员正在全力抢救。

4 电石贮存过程安全事故案例

4.1 相关案例

2010年3月3日9时52分许,陕西榆林锦界消防大队接到报警称:锦界南山工业区成元电石厂电石库发生火灾,情况万分危急,随时都有爆炸危险。接到报警后大队迅速出动1辆干粉消防车、1辆大吨位泡沫消防车,12名官兵立即赶赴事发现场;大队领导同时到达事故现场亲临指挥。

到达现场后,发现一辆车牌号为晋K60962的大货车,满载36吨电石,停放在电石库中,车上腾起团团火焰,左右两边的轮胎已基本被化为灰烬,油管燃烧猛烈,油箱随时有可能爆炸。驾驶室也已经大面积燃烧,火势已严重威胁到车载的36吨电石,由于电石的理化性质是:黄褐色或黑色硬块,其结晶断面为紫色或灰色。暴露于空气中极易吸潮而失去光泽变为灰色,放出乙炔气而变质失效。电石与水作用发生乙炔气体,如达到一定浓度,稍有明火即会形成大面积闪爆。这无疑给消防官兵进行灭火带来了极大地困难。

了解现场情况后,大队迅速成立火场指挥部,由大队长郝凯担任火场总指挥、教导员李鹏飞担任副总指挥,经过缜密部署指挥部下令;首先,由指导员常少波带领战斗一班出双干线两支干粉枪压制火势,防止火焰威胁到油箱,但由于火势发展迅猛,刚刚灭掉又从新复燃,

这时指挥部果断下令战斗二班出两支泡沫枪,消灭驾驶仓火灾,控制火势蔓延同时对油箱、轮胎部位进行冷却、降温,防止因温度过高引发爆炸。但车身温度依然很高,随即泡沫枪对货车轮胎和底盘进行冷却;同时指挥员强调一号战斗员千万不能把水往车上的电石上喷射。地面有大量爆炸物碎块(电石)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正在猛烈燃烧,并且不时发出咚咚的爆炸声。见此情景,指挥部又调用现场铲车用沙土对地面散落电石进行覆盖灭火。着火的电石初步得到控制,仍有少许电石还在燃烧。若想彻底控制火势,排除险情,必须将着火的电石全部铲除,指挥部当即决定:干粉车出一支干粉枪严阵以待,铲车继续将着火的电石铲除。

经过约一个半小时的紧张施救,大火被成功扑灭,一场随时都有可发生的大爆炸终于被成功排除。经调查得知起火原因是因电石装载期间,散落到车胎旁的碎石块引燃车胎引发大火。

4.2 相关案例

2009年7月15日10:25分,从重庆市长寿区和重庆市安监局获悉,长寿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电石仓库今日上午9:00左右发生爆炸,爆炸已经造成8人受伤,其中1人重伤。目前,6名伤员已经被送往重庆主城区的西南医院救治。

5 电石乙炔生产过程安全事故案例

5.1 案例一

山西某厂乙炔气体空间爆炸死亡1人

1.事故经过和危害

1999年10月10日凌晨5时,山西省某厂聚氯乙烯车间乙炔工段当班班长A某在岗位巡检时发现氮气压力偏低,于是将该情况反馈给车间值班主任B某。B某接到电话后立指示关闭其它岗位吹风用的氮气阀门。约1小时后,A某准备加料时,发现氮气压力仍偏低,于是再次将情况反馈给B某。B某在确认其它岗位确已关闭吹风用的氮气阀门后,随即向厂调度部门发出了提高该工段氮气压力的请求。约10分钟后,A某开始在4楼加料,6、7分钟后,现场即传来爆炸声,并且有浓裂的火焰从4楼窗口窜出。B某见状当即赶到事故现场布置紧急停车,并积极部署向消防部门报警。紧急停车后,同班职工发现A某半躺半卧在厂房内电石提升井底部的地板上,便立即将其送往医院抢救。但A某因失血性休克,体内多个器官已衰竭,虽经多方抢救,终因无效于当是上午死亡。

2.事故原因分析

(1).乙炔发生器二贮斗翻板阀被电石块卡住,又值氮气压力于规定压力0.15MPa,发生器内乙炔气外泄,在加料电石磨擦碰撞产生火花,引起爆炸事故, 这是导致这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在给乙炔发生器二贮斗加料过程中,因操作不慎造成翻板阀被,乙炔气外泄,又在氮气压力低于规定指标的情况下进行加料作业,是造成这起事故发生的操作上的原因。

(3).管理人员思想麻痹,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客观地说事故所在车间平时虽重视安全教育工作,但对乙炔发生器加料贮斗翻板阀在加料过程中被电石块卡住的问题还强调得不够,致使个别职工自我防护意识差,是造成这起事故发生的管理上的原因。

5.2 案例二

一起水泥生料库乙炔气爆炸事故分析

2006年5月14日10时25分,江西省某水泥厂生料磨工段生料库顶2#渣浆库发生一起乙炔气爆炸事故,造成2名岗位员工烧伤,其中1人为全身60%浅Ⅱ度或深Ⅱ度浇伤。

(一)事故经过

2006年5月14日上午,该水泥厂开始进行生料磨试车,生料磨岗位接化验通知单,要求2#渣浆库进11m库位的电石渣浆,以备生料磨开车试磨。8时40分,库顶料位工齐某、朱某到库顶开关好相应的阀门后,通知压滤岗位开始送电石渣到2#渣浆库。为准确计量库位,按要求,齐某、朱某分别于9时40分和10时,2次对库位进行了测量,当时液位为8~9m。到10时25分左右,齐某和朱某第3次对库位进行测量,齐某拿着绳索,朱某拿着碘钨灯来到2#渣浆库量取液位,齐某先到测量孔,打开盖板,放下测量绳,当朱某拿着灯刚靠近测量孔时,瞬间发生了爆炸,同时一团大火直接从测量孔喷出,强大的冲击波将齐某掀倒,并将2人严重烧伤。

(二)事故原因分析及定性

事故发生后,该水泥厂领导高度重视,及时组织抢救伤者,并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的原因展开了调查。经初步认定,这是一起明显的责任事故。

1.直接原因

⑴该水泥厂原属干法生产工艺,因各种原因承包方将其改为湿法工艺生产,而所采用的电石渣浆中仍有12%左右的电石没有完全反应。事故单位在没有得到任何批准的情况下擅自施工,将原来储存半干电石渣的生料改为储存电石渣浆液,并在库内进行原料配置,同时将生料库上原有的排气管拆除。为防止人为破坏,又将库顶的各洞口用铁板封盖,造成电石渣浆中的电石快速反应后,生成的乙炔气在库内大量积聚,达到爆炸极限,这是引起这次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

⑵该水泥厂在改变生产工艺后,并没有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同时违章在易燃易爆生产场所安装无任何防爆措施的碘钨灯等电气设备,使得员工在作业中使用碘钨灯照明发生爆炸。

2.间接原因

⑴该水泥厂在新建、扩建、改建项目过程中严重违反"三同时"的安全原则,对项目没有进行必要的安全评估,对新工艺没有进行必要的危险、危害因素辨识。

⑵该水泥厂在采取新的生产工艺后,没有及时制定和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导致试生产过程中无章可循。

⑶对员工没有进行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教育,特别是针对新工艺中存在的危险性,没有对单位员工进行培训,导致员工安全意识淡薄,对生产现场存在的危险因素无法采取有效的防范。

⑷管理人员和设计人员对化工生产中存在的危险性缺乏认识,对乙炔气等爆炸性气体安全知识匮乏。同时该水泥厂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意识薄弱、思想麻痹,生产现场安全管理极为混乱。

5.3 案例三

广州增城市一乙炔气厂爆燃烧毁充装车间

2005年10月7日15时45分,广州增城新塘镇西洲工业区一乙炔气厂发生爆炸,并引发火灾,烧毁乙炔气体充装车间及充装台建筑物400m2,共烧毁充装台约400瓶满装的乙炔气钢瓶,装卸台约400个乙炔气空瓶,充装车间正在充装的500个乙炔气钢瓶,其中充装台及装卸台有数十个乙炔气钢瓶发生爆炸,停在装卸台下的两辆汽车也被大火烧坏。经初步调

查,爆炸原因很可能是输气胶管发生泄漏,气体高速窜出产生静电,引发爆炸并起火。消防部门派出19辆消防车前往现场,才将大火扑灭,所幸火灾中无人员伤亡。

5.4 案例四

乙炔生产过程中危害因素分析及安全控制

江苏某医药原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医药中间体为主的企业,主产品1 ,4 - 丁炔二醇生产能力达3 000 t/ a。目前该公司有两台乙炔发生器,乙炔生产系统具有易燃、易爆等诸多危险、有害特性,如何实现乙炔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一直是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5.4.1 乙炔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1:发生器加料口燃烧

某厂发生器在加料时,由于第1 贮斗排氮不彻底,电石块太大,在加料吊斗内“搭桥”。操作人员采用吊斗撞击加料口,致使吊钩脱落。于是现场挂吊钩,同时启动电动葫芦开关,结果引起燃烧,操作人员脸部和手部烧伤。

原因分析:乙炔气遇到电动葫芦开关火花引起燃烧。

案例2:乙炔发生器爆炸

安徽某厂乙炔工段1# 发生器活门被电石桶盖卡住,操作人员进入贮斗内处理时突然发生爆炸,死亡3 人。

原因分析:人进入发生器内处理被卡住的活门时,致使大量空气进入贮斗内,用工具敲击电石时产生火花,乙炔气与之接触后发生爆炸。

案例3:乙炔发生器发生爆喷燃烧

广西某厂乙炔工段当班操作人员发现乙炔气柜高度降至180 m3 以下,按正常生产要求,此时发生器需要添加电石,于是操作人员到三楼添加电石,1 # 发生器贮斗的电石放完后,又去放2 # 发生器贮斗的电石,当放出约一半电石物料时,在下料斗的下料口与电磁振动加料器上部下料口连接橡胶圈的密封部位,突然发生爆喷燃烧。站在电磁振动器旁的操作人员全身被喷射出来的热电石渣浆烧伤,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原因分析:操作人员在放发生器贮斗的电石时,没注意到乙炔气柜液位的变化,致使加入粉料过多,产气量瞬间过大,压力超高,气压把中间连接的胶圈冲破,大量电石渣和乙炔气喷出,并着火。

案例4 :乙炔发生器加料口爆炸

湖南某厂乙炔站1 # 发生器加料口爆炸起火,随后2 # 发生器加料口和贮斗胶圈的密封处也发生爆炸起火,电石飞溅到一楼排渣池,产生乙炔气导致起火,为此发生器一、三、四楼都起火。操作人员紧急处理时,乙炔气又从2 # 冷却塔水封处冲出,不久便被一楼的火源引爆,冲击波将东、西、北三方围墙冲倒,周围的9 人受伤,其中1 人经抢救无效死亡,有2 人为重伤。

原因分析:①操作人员在紧急处理中,操作程序有误,造成管道内压力升高,冲破水封,气体跑出; ②电石加料口处阀泄漏,乙炔气从加料口处冲出,而电石贮斗处氮气密封不好,有空气进入,致使加料过程中爆炸起火。

案例5 :乙炔发生器爆炸

保定市某电化厂乙炔工段乙炔发生器溢流管堵塞,停车处理。开车后下料管道又堵塞,继续停车处理,操作人员用木锤、铜锤分别敲击下料斗的法兰盘,之后发生爆炸。当场死亡1人,重伤1 人,轻伤1 人。

原因分析:下料口堵塞时间过长,使发生器内电石吸水分解放热;又因加料斗密封橡胶圈破裂,空气进入。当下料口砸通,突然下料,形成负压,瞬间发生爆炸。

案例6 :违章抽盲板,导致乙炔发生器发生爆炸

江苏某公司树脂厂乙炔发生器停车检修(包括动火作业) 已1 个月,在开车的当天,检

修人员修理完电振荡器后,自认为“做好事”,未经允许擅自拆除加料口盲板,在遭到其他人员“谁装谁拆”训斥后又将盲板安装上,在这过程中导致少量电石落入发生器内,开车时发生爆炸。致使分离器筒体1 m 长焊缝开裂,发生器顶盖严重变形,人孔32 只Φ16 螺栓全部拉断(需250 t 力) ,人孔盖飞出撞坏墙体,车间、操作室门窗玻璃炸飞,所幸未有人员伤亡。

原因分析:违反了抽堵盲板“谁装谁拆”的原则,电石掉入发生器后未报告和处理,开车时加水没有执行操作规程2/ 3 液面的规定(气相容积增大) ,导致气相充氮不足,使乙炔- 空气混合物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在开动搅拌时引发爆炸。

5.5 近期(12年)乙炔事故典型案例(28例)

1.1994年11月24日,河北省某电化厂乙炔工段乙炔发生器溢流管堵塞,疏通又堵,着力敲打下料斗法兰盘时发生爆炸,当场死亡1人、重伤1人、轻伤1人。事故原因:下料口堵塞时间过久,(干式)发生器电石吸入水分分解放热,又因加料斗密封失效进入空气,当下料口砸通突然下料时,形成负压,引发爆炸。

2.1994年12月5日,河北省沧州市一家化工厂乙炔站3号乙炔发生器加料斗发生爆炸,致使厂房坍塌,半径100米以内窗玻璃破裂,1人死亡,2人轻伤,估计损失38万元以上。事故原因是临时停电检修后,恢复生产未按操作规程进行所致。

3.1995年5月的第一个星期,美国新泽西州享时敦一家乙炔生产厂发生爆炸,厂主当场死亡,2位工人受伤。经分析,是由于碳化钙进给管路堵塞之故。为疏通进给管路上的碳化钙,厂主带领工人用水冲洗,水喷射到碳化钙上产生乙炔气;用于照明的电灯不慎掉下,灯泡破碎瞬间点燃乙炔气引发爆炸。

4.1995年5月8日,河北省某化工总厂乙炔分厂乙炔发生器爆炸,造成1人死亡、1

人重伤、3人轻伤,200平方米的厂房倒塌。原因是因乙炔高压干燥器压力过高,排污过猛,产生火花所致。

5.1995年6月30日,广西某化工厂违章使用浮筒式乙炔发生器,1名工人更换乙炔发生器内电石,并接上乙炔气胶管,浮筒即发生爆炸,该工人当场炸死。事故原因是浮筒内空气未排净,乙炔气内磷化氢含量超标,自然引爆。

6.1996年2月29日,四川省某化工总厂氯碱车间l号乙炔发生器检修,2名工人对其进行冲洗置换,拆开人孔盖检查,未进行气体分析,检查过程中突然发生爆炸,冲击波将1名工人冲出栏杆,从5米高处坠地而亡,另1名工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2万元。

7.1997年3月20日,内蒙古某工厂电解车间生产急需集钠罐,车间主任擅自决定用焊枪烘干(按规定在烘干室用电烘干)。因集钠罐内漏有乙炔气体,当点燃焊枪移向集钠罐时,乙炔气体发生爆炸,1人死亡,2人重伤。

8.1998年10月27日,新疆某氯碱厂检修供水总阀,3名管工在井里用气焊切割螺丝。当准备用焊枪再次点着照亮时,打火机刚一打着,即刻发生爆炸,1死1伤。原因是第一次焊枪照亮后没有关闭焊枪,乙炔气泄漏被火点燃引爆。

9.1999年3月24日,哈尔滨汽轮机厂十四车间数控工段准备用来进行焊接作业的溶解乙炔气瓶发生爆炸,1名工作人员当场炸死,另3名送往医院后死亡,13人重伤,17人轻伤,在场的3名瑞士专家惊慌飞往外地疗养。爆炸的乙炔瓶被炸成三截,瓶底被炸飞出5

米多远;车间南端被炸毁1/3,玻璃全部震碎;18台数控铣床6台报废,另外12台的电脑控制系统损坏。直接经济损失1500万元。

由于该起事故特大,黑龙江省政府请求国务院派人调查处理,后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牵头组织调查组,调查结论是:乙炔瓶不补加丙酮或少补加丙酮,最严重的一只瓶缺丙酮1 1.8kg。在丙酮不足的情况下,超量充装乙炔,最严重的超4.8kg。充装记录不全管理混乱。为此,国家质监局2000年2月21日发了一个"质技监锅字[2000]14号"《关于哈尔滨溶解乙炔气瓶爆炸事故的通报》。

10.2000年2月12日,香港元朗大生围一机器维护工场发生乙炔瓶爆炸,7名工人3人死亡、4人受伤。当天上午8时,7名春节放假后上班的工人在工场内准备开工,当有人启动气焊枪时即发生爆炸,2名工人被弹起抛上10多米高的工场顶部,横搁在工字钢的横梁上死亡,其余5名工人被炸伤,其中1人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警方经现场调查初步确认,工场内存放有53瓶氧气和29瓶乙炔,明显违反存放规定。放在工场外的10多个乙炔瓶的橡胶软管早已损坏,接入工场内气体泄漏,12日上班开工时工棚里充满乙炔气,当工人进行切割时即触发爆炸。

11.2001年3月20日下午,南京市江宁区同夏路50号气站发生乙炔瓶爆炸,乙炔瓶炸得四分五裂,2人被炸成重伤。该气站位于一幢3层迎街大楼的中心部位,门面房内堆放了大约70余个氧气、乙炔气钢瓶。爆炸发生后该气站左右店铺的门窗及楼上10余扇窗户玻璃,在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作用下全部散碎落地。有一个钢瓶飞过马路落在加油站旁,一辆汽车挡风玻璃被炸碎、顶部变形。爆炸时受重伤的父子俩,在消防官兵的护送下去江宁区医院抢救。

12.2001年3月22日,湖北孝感市孝南区九真再生造纸厂发生乙炔气瓶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5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约5万元。

13.2001年4月11日晚,湖南娄底市工业气体公司乙炔厂在充装结束时发生一起爆炸事故,1只乙炔气瓶和净化系统爆炸,造成1人死亡、2人重伤、1人轻伤,全厂停产,厂长当场炸死。原因:①乙炔生产过程中未严格按工艺要求进行净化;②操作者擅自违章地调高压缩机压力(规定不得超过2.5MPa);③干燥器袋内8个月没加氯化钙(无水);④充装时违章地先关机后送瓶,造成系统压力过高;⑤气瓶长期不按规定补加丙酮,乙炔不能溶解。是一起严重的违章违规事故。

14.2001年11月23日,江苏东海县驼峰毛巾厂发生一起爆炸事故,三间厂房被毁,造成1人死亡、1人重伤。据了解,当天下午2点多钟,两名工人正在车间内一只乙炔罐突然剧烈爆炸,随一声巨响,车间的三间房屋被炸毁,1名工人当场身亡,另1名工人受重伤。

15.2002年2月16日,江苏淮安市楚州区施河镇太平中路通达市场南人口处一间15平米乙炔气焊门市部发生爆炸,造成3死1伤。巨响之后,这间私人店铺被夷为平地,对面西侧一堵围墙被爆炸冲击波推出数米远,紧邻小楼被震得摇摇欲坠,周围百米内的铝合金门窗扭曲变形,玻璃震碎。警方与群众从废墟中挖出死者,查出店主一家2口和马自达汽车车主被炸身亡,1名路人受重伤,另一行人因惊吓过度突发脑溢血当场昏倒。爆炸是在焊接马自达汽车时发生的,现场发现一个乙炔气瓶被炸坏。

16.2002年3月24日,北京市朝阳区十里堡北里一电气焊加工点,工人正在室内气焊作业时,乙炔气瓶橡胶管破裂漏气,喷出的乙炔气遇焊枪明火立即燃烧,火顺着导管烧到了乙炔气瓶瓶嘴。消防队员赶到时,地上的乙炔气瓶正在喷火,旁边还有两只乙炔气瓶,于是迅速喷水降温灭火。

17.2002年8月24日,武汉青山区武汉冶金设备制造公司结构厂乙炔操作工到隔壁乙炔房内灌乙炔,发现乙炔正在泄漏,赶紧关阀,不料突然起火,且越烧越大。后经消防官兵扑救,大火在2时半左右被扑灭。操作工面部、上半身被烧伤。当时乙炔库房堆放了90多个钢瓶,绝大多数被抢运出来,但有6只钢瓶爆炸。原因是关阀过快,磨擦起火。

18.2003年6月28日,广州天河区五山派出所附近一大型工地内,焊枪喷射出的火花引燃突然泄漏的乙炔发生火灾。事发后警方和消防人员及时赶到现场营救,未造成人员伤亡。

19.2003年7月28日,广东湛江市上遂溪县城月镇一座小型乙炔气厂发生爆炸,在场5人死亡。

20.2003年10月4日,西安北郊汉城工业园区一工厂内发生爆炸,房顶被掀飞,附近地区许多人都感受到爆炸带来的冲击。爆炸是厂里储存的乙炔气体引发的,未发现人员伤亡。

21.2003年11月3日,重庆市沙坪坝区华岩镇重庆标准件厂家属区内,20多平方米的民房夷为平地,3人受伤。现场发现蓝色气罐是工业用乙炔气罐,工人贪便宜,将未用完的工业乙炔气罐搬回家煮饭,结果发生爆炸,造成3人受伤,其中2人重伤。

22.2003年12月10日,大连染料厂一工地内有多个乙炔气瓶发生泄漏并引起火灾。60多个用于切割和焊接的氧气瓶和乙炔气瓶全部起火,火焰从烧坏的气瓶阀处喷出,燃烧火焰长达近1米,直接烧烤着临近的氧气瓶同时,并发出“嘶嘶”可怕响声,燃烧钢瓶装乙炔和丙烷,每只30公斤。经消防官兵及时救险,没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3.2003年12月12日,位于浙江奉化市松岙镇的浙江船厂一艘正在建造的5.1万吨货轮内发生可燃气体爆燃事故,造成2人死亡、1人重伤。发生爆燃的是侧推舱的底部,当时3名工人正在舱底进行电缆托架的焊接作业。船舱深达6米,舱里结构复杂,下去困难。初步判断,有可能是作业时乙炔外泄导致了爆燃事故。

24.2003年12月18日,陕西韩城市新城办崇阳村一非法自制乙炔作坊发生爆炸,造成2死2伤。警方调查,该制作坊没有任何审批手续,生产乙炔是当地村民,亲兄弟4人,在燃爆过程中2人当场丧生,2人被严重烧伤。作坊已被查封。

25.2004年1月16日,杭州上塘高架公路拱北小区段发生一起车祸,一货车为避让前方车辆,撞在高架桥墩上。这辆货车满载易燃乙炔,所幸当时货车车速不是很快,才没有造成后果。驾驶室内2人受伤,被送往市二医院急救,无生命危险。

26.2005年10月7日,广州增城新塘镇西洲工业区一乙炔气厂发生爆炸,并引发火灾,烧毁乙炔气体充装车间及充装台建筑物400平米,烧毁充装台约400瓶乙炔气和瓶体,以及装卸台约400个空瓶。当时充装车间正在充装的500个乙炔气瓶中的一部分(数十个)爆炸,停在装卸台下的两辆汽车也被大火烧坏。经初步调查,爆炸原因很可能是输气胶管发生泄漏,气体高速窜出产生静电,引发爆炸并延伸起火。消防部门派出19辆消防车前往现场,才将大火扑灭,所幸前后无人员伤亡。

27.2005年1月1日下午,江西某化工公司有机分厂合成工段液气分离器突然发生爆炸,同时造成生产设备部分电缆线烧毁。原因:液气分离器法兰密封圈,由于受风机运转的震动而产生间隙,致使乙炔气体高速泄漏而产生静电,导致分离器内乙炔气引燃爆炸,并引发火灾。

28.2006年5月14日,江西省某水泥厂生料磨工段生料库顶2#渣浆库发生乙炔气爆炸事故,造成2名岗位员工烧伤,其中1人60%深度烧伤。

事故经过。该水泥厂上午开始生料磨试车,2#渣浆库液位8~9m。10时许,齐朱二人拿着绳索和碘钨灯第3次对库位进行测量,当朱某拿着灯刚靠近测量孔时的瞬间,发生爆炸,一团大火从测量孔喷出,冲击波将齐某掀倒,2人严重烧伤。原因分析。这是一起明显的

责任事故。该水泥厂由干法生产工艺改为湿法后,而所采用的电石渣浆中仍有12%左右的电石没有完全反应。同时将原排气管拆除,将洞口封盖,并擅自在库内进行原料配置,造成电石渣浆生成的乙炔气在库内大量积聚,达到爆炸浓度极限。因为没有电气照明,员工在作业中被迫使用非防爆碘钨灯,因电火花引发爆炸。

电石爆炸事故案例

事故回放 2004年3月14日17时40分,抚顺某化工有限公司电炉工段一出炉工人发现,在本应正常出电石的电石炉2#出口没有开启的情况下,封闭的电石炉1#出口意外开启,这时班长安排了停水、停电。过了20多分钟,待电石水流量小了以后,班长带领大家上前堵眼,6人在电石炉1#出口堵眼作业,4人在电石炉2#出口处做泥球。大约2分钟左右,隔热水墙发生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重伤,1人轻伤。 事故原因 电石炉1#电石出口因炉内硅铁水挤压破裂,造成大量的高温硅铁水、电石水长时间积聚在隔热水墙前,使水墙内的水升温汽化;硅铁水将水墙底部熔解穿透后,大量的液态电石进入水墙内,电石与水反应,瞬间发生爆炸,这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001年5月20日,这台电石炉1#电石出口处已经发生过类似的跑眼,导致隔热水墙爆炸,而该化工有限公司没有对这起事故进行认真的调查分析,对导致水墙爆炸的隐患没有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给此次事故埋下了祸根,这是此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电石炉跑眼是经常发生的事,当工人吃晚饭时,没有安排人员对电石炉进行巡视检查,做好应急处理预案,以致没有能够及时发现跑眼,发 现后也不能快速、妥善处理,这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按工艺规程要求,电石炉生产过程中应执行1#、2#出口轮换使用制度,但未规定轮换周期,致使1#出口在发生事故前长达15天没有使用,导致1#出口在事故前的安全状态不稳定,这是事故发生的管理原因。 事故教训 为预防化学品爆炸事故,国家对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运输、包装制定了严格的法规及标准要求,对不同物质规定要隔离储存、隔开 储存、分离储存的储存方式。电石为忌水物质,与水反应生成乙炔气体,乙炔气体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点火源即发生爆炸反 应。生产过程中用水作隔热墙本身就存在安全隐患;在储存、运输时也要作好防水,不能用水作灭火剂;在生产乙炔气、储存电石时,要求厂房、库房有足够的泄爆面积、整体防爆;乙炔气运行管路上的阀门等含铜量要附合国家规定限值以下,并要加装阻火器;电石破碎间地面高于室外;工人应穿防静电工作服、鞋等。

案例氧气乙炔爆炸事故分析

案例一 2003年1月16日下午1时左右,江都市某工业气体充装站在氧气充装过程中发生一起氧气瓶爆炸事故,造成1死1伤。现将有关事故调查分析情况介绍如下。 事故的基本情况 2003年1月16日上午12时许,一位氧气代充客户到江都市某工业气体充装站充装气气,共6只氧气瓶。充装工将氧气瓶卸下后,先将30只氧气瓶分两组各15只进行充装。约在12点50分左右,其中一组充装结束,现场充装工关掉充装总阀,紧接着就开始卸充装夹具,当充装工卸下第3只气瓶夹具时,其中一只气瓶发生了爆炸,一名充装客户当场炸死在充装台上,一名操作人员受伤,该站共有6间充装间,每站站房长4m,宽6。充装间设有30个充气头,气瓶爆炸后,后浪把主充装间的防火墙推倒,把充装间充装管线全部炸坏,窗子的玻璃被震碎,充装间屋面全部掀光。爆炸气瓶被炸成3块,大块重29kg,中块得23.5kg,小块重3.5kg,气瓶爆炸后3.5kg的小块瓶片从屋内飞到充装站围墙外的麦田里,距爆炸点有35m。 事故原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 从现场取证情况和查阅有关资料分析,意见如下: 1.对该站储罐内剩余液氧,邀请了扬子石化西欧气体有限公司有关专家进行现场取样,并带回南京分析,结果确认该储罐内液氧合格,排除了气源不合格的因素; 2.根据爆炸碎片上原有的气瓶制造和检验标记,从无缝气瓶检验站查阅该瓶检验报告,得知该瓶检验合格,并在检验有效期范围内,排除了过期瓶充装的因素; 3.在爆炸现场,发现该瓶主体被炸成3块(后在清理过程中发现颈圈),经称重约为56kg,与检验报告上称重量相符,一块重约3.5kg的碎片飞离充装站围墙外,距爆炸点约为35m。又从爆炸碎片中发现,瓶体内中下部一侧表面有一段400mm×150mm范围的金属烧熔痕迹,并留下了金属氧化物,这些情况都说明此次氧气瓶爆炸具有化学性爆炸的特征; 4.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充装记录,并对现场进行勘察,同有关人员进行了询问、笔录,了解到充装台上的安全阀、压力表均在有效期内,有校验报告,当时充装压力为11.0MPa。又对爆炸现场进行了清理,发现爆炸瓶右侧有3只瓶内尚有气体,现场进行压力测试,发现这3只瓶内均有压力,且在10.0MPa左右,这就进一步排除了物理性爆炸的可能(不超压); 5.对上述3只气瓶采用吸耳球取样,并用着火烟头试验,发现烟并没有有明显的助燃作用,无气体爆鸣,同时对1只气瓶又进行了压力测试显示为9.0MPa。

电石生产工艺试题 2

电石生产工艺试题 1.电石的化学名称是什么? 答:碳化钙分子式:CaC2。 2.工业电石的成分有哪些? 答:碳化钙、氧化钙、碳、硅、铁、磷化钙和硫化钙。 3.电石的用途有哪些? 答:(1)电石与水反应生成的乙炔可以合成许多有机化合物; (2)加热粉状电石与氮气时,反应生成氰氨化钙,即石灰氮,加热石灰氮与食盐反应生成的氰熔体用于采金及有色金属工业; (3)电石本身可用于钢铁工业的脱硫剂; (4)产生的气体照明及金属的焊接和切割。 4.什么是电石的发气量?功率发气量? 答:电石的发气量:在压力为101.325kPa,温度为20℃条件下,每公斤电石与水反应后放出的干乙炔体积体积数(升)。 功率发气量:在电石生产过程中,每千瓦电能,在24小时内所生产出的电石其发气量。 5.生产电石的基本原料是什么? 答:焦炭和石灰。 6.方法有哪几种?常用的是那种? 答:氧热法和电热法,目前生产上用的较广的是电热法。 7.碳素材料中的那些成分是工艺上要控制的,如何控制? 答:(1)灰分、水分、挥发份。 (2)控制:①灰分:筛分;②水分:干燥;③挥发份:高温下挥发或调节原料配比。 8.请写出电石生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答:CaO+3C→CaC2+CO - 111.3千卡 9.电石生产中的碳材有哪几类?各有何特点? 答:①冶金焦:以气煤、肥煤和焦炭三者配合,在1250℃高温下干馏而得。

其固定碳含量一般在85%左右,好者可达90%。硬度大、导电性能好、灰分、水分、挥发份含量低,比表面积大,反应活性好。②石油焦:以石油沥青干馏而得,挥发份含量高。③无烟煤:分软硬二种,电石生产使用使用软质或半软质,要求固定碳高,灰分少。 10.用于电石生产的焦丁中那些成分是我们要控制的,其对电石生产有哪些影 响? 答:(1)灰分、水分、挥发份。 (2)影响:①灰分:引起表层炉料板结,影响炉料的透气性;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将原料中的氧化物还原,消耗额外的电能。②水分:影响炉料配比;与原料中的碳反应生成H2后,使得尾气中的氢气含量偏高;与CaO(氧化钙)和CO2(二氧化碳)反应后生成CaCO3(碳酸钙),使得炉料板结。③挥发份:电阻较大,影响炉料的电气特性;本省也较粘,容易使得物料发粘。 11.石灰石中含有哪些成分,各对电石生产有什么影响? 答:碳酸钙:含量大于96%,其直接决定着生石灰的品质。 氧化镁:在电石熔融区被还原为金属镁蒸汽,在电石炉熔融区形成强烈高温还原区,镁与一氧化碳反应,强烈放热,破坏电石炉内温度分布。原料中的氧化镁约15%留在熔融区,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使得电石液发粘,在炉内不易流出。 二氧化硅:在电石炉内与焦炭反应生成单质硅。 A.硅与焦炭反应生成碳化硅(熔点较高),沉积于炉底,造成炉底垫料升高。 B.硅与铁反应生成硅铁(比热较大),损坏炉壁铁壳,出炉时烧坏流料嘴和冷却锅。 氧化铝:部分被还原为铝,一部分混在电石中降低电石质量,大部分形成炉渣,使得炉底升高。 氧化铁:与硅反应生成硅铁 磷和硫:与氧化钙反应生成磷化钙和硫化钙。磷化钙在空气中分解后会发生自燃,硫化钙与水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硫酸性气体具有腐蚀作用。 12.竖式石灰窑分为几个温区,如何界定? 答:①预热区:加料口下部,煅烧区上部,温度< 850℃ ②煅烧区:石灰窑中部,温度在850℃~1200℃,是石灰石分解的主要场所。

电石炉生产事故预防措施

附件1 电石炉生产安全事故预防措施 为保证电石生产企业的安全稳定生产,确保电石生产过程中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与健康及企业的良性运行,全面提高电石生产的本质化安全程度,根据电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特性及对人员的要求,从电石炉生产工艺、设备、原辅材料等各方面入手,特制定“电石生产安全事故预防措施”,请各电石生产企业严格遵照执行。 一、严格执行国家发改委颁布的《电石行业准入条件》(2007年版),做好电石行业准入的各项工作,提高新改扩建电石生产装臵的本质安全程度。 二、加强电石生产原料的入炉管理 1、碳素材料中的水份含量 半密闭电石炉采用自动上料系统的,碳素材料中的入炉水份含量≦8%,采用人工上料的,碳素材料中的入炉水份含量≦10%; 密闭电石炉碳素材料中的入炉水份含量≦2%。 企业没有原料烘干设备的,应构建能够储存2-3天原料的库房或者罩棚,防止因雨季导致入炉原料水份高于标准规定值。 2、白灰中MgO的含量 应严格控制白灰中MgO的含量,密闭炉所使用的白灰中MgO ≦1.6%,半密闭电石炉所使用的白灰中MgO≦2.5%。

3、白灰中粉末的含量 要严格控制白灰中粉末的含量,白灰必须经过筛分后方可进行投料,密闭电石炉所使用的白灰中粉末的含量,必须控制在3%以下,半密闭电石炉控制在5%以下。 4、电极糊的选用 电石生产企业使用电极糊要确保质量合格,在使用前应根据供货厂家的化验单进行复检,经化验分析合格后方可使用。应选择具备一定规模的电极糊企业生产的产品,电极糊粒度≦100mm。在换季阶段,应及时调整电极糊的软化点、挥发份等指标。 三、落实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安全措施 1、电石炉各通水冷却部位进出水路要单独设臵,必须确保随时可以关闭,圈梁等制作要做应力消除处理,防止因受热导致焊缝拉开,进出水路接口按设计要求安装。 2、严禁电石炉循环水回水槽安装在电石炉体上部,应远离电石炉体,集水槽阀门应安装在作业人员便于操作的安全区域,且高度不宜超过1.5m。 3、电石炉循环水系统必须安装失压报警装臵,对水循环系统压力和流量进行实时监测。 4、电石炉循环水系统出现滴漏水等情况时,立即停炉检修,预防事故进一步扩大。 四、加强电极系统的安全预防与管理

安全 血泪教训之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双苯厂“11.13”爆炸事故(连载14)

安全血泪教训之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双苯厂“”爆炸事故(连 载14) 编者按 小7:长期的安逸容易让我们失去危险的嗅觉,如果您身边有工作在一线的朋友,请不要吝啬您的点击分享。或许,他们正因为看到这篇文章,提高了自身安全意识,将大部分突如其来的事故扼杀于摇篮之中。事故案例: 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双苯厂“”爆炸事故2005年11月13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硝基 苯精馏塔发生爆炸,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908万元,并引发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国务院事故及事件调查组认定,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爆炸事故和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是一起特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和特别重 大水污染责任事件。爆炸时冒起的黄烟 爆炸后的地面事故经过:2005年11月13日,因苯胺二车间硝基苯精馏塔塔釜蒸发量不足、循环不畅,替休假内操顶岗操作的二班班长徐某组织停硝基苯初馏塔和硝基苯精馏塔 进料,排放硝基苯精馏塔塔釜残液,降低塔釜液位。10时10分,徐某组织人员进行排残液操作。在进行该项操作前,错误地停止了硝基苯初馏塔T101进料,没有按照规程要求

关闭硝基苯进料预热器E102加热蒸汽阀,导致进料温度升高,在15分钟时间内温度超过150℃量程上限。11时35分左右,徐某回到控制室发现超温,关闭了硝基苯进料预热器蒸汽阀,硝基苯初馏塔进料温度开始下降至正常值。13时21分,在组织T101进料时,再一次错误操作,没有按照“先冷后热”的原则进行操作,而是先开启进料预热器的加热蒸汽阀,7分钟后,进料预热器温度再次超过150℃量程上限。13时34分启动了硝基苯初馏塔进料泵向进料预热器输送粗硝基苯,当温度较低的26℃粗硝基苯进入超温的进料预热器后,由于温差较大,加之物料急剧气化,造成预热器及进料管线法兰松动,导致系统密封不严,空气被吸入到系统内,与T101塔内可燃气体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引发硝基苯初馏塔和硝基苯精馏塔相继发生爆炸。5次较大爆炸,造成装置内2个塔、12个罐及部分管线、罐区围堰破损,大量物料除爆炸燃烧外,部分物料在短时间内通过装置周围的雨排水口和清净下水井由东10号线进入松花江,引发了重大水污染事件。1事故原因爆炸事故原因分析:由于操作工在停硝基苯初馏塔进料时,没有将应关闭的硝基苯进料预热器加热蒸汽阀关闭,导致硝基苯初馏塔进料温度长时间超温;恢复进料时,操作工本应该按操作规程先进料、后加热的顺序进行,结果出现误操作,先开启进料预热器的加热蒸汽阀,使进料预热器温度再次出现升温。7分钟后,进料预热器温

电石生产工艺流程

碳化钙(CaC2)俗称电石。工业品呈灰色、黄褐色或黑色,含碳化钙较高的呈紫色。其新创断面有光泽,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呈灰色或灰白色。能导电,纯度愈高,导电性愈好。在空气中能吸收水分。加水分解成乙炔和氢氧化钙。与氮气作用生成氰氨化钙。电石是有机合成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之一。是乙炔化工的重要原料。由电石制取的乙炔广泛应用于金属焊接和切割。生产方法有氧热法和电热法。一般多采用电热法生产电石,即生石灰和含碳原料(焦炭、无烟煤或石油焦)在电石炉内,依靠电弧高温熔化反应而生成电石。生产流程如图所示。主要生产过程是:原料加工;配料;通过电炉上端的入口或管道将混合料加入电炉内,在开放或密闭的电炉中加热至2000℃左右, 依下式反应生成电石:GaO+3C→CaC2+CO。熔化了的碳化钙从炉底取出后,经冷却、破碎后作为成品包装。反应中生成的一氧化碳则依电石炉的类型以不同方式排出:在开放炉中,一氧化碳在料面上燃烧,产生的火焰随同粉尘—起向外四散;在半密闭炉中,一氧化碳的一部分被安置于炉上的吸气罩抽出,剩余的部分仍在料面燃烧;在密闭炉中,全部一氧化碳被抽出。

为规范电石行业发展,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扩张趋势,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确保安全生产,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要求,我委会同有关部门对《电石行业准入条件》进行了修订,现将《电石行业准入条件(2007年修订)》予以公告。 各有关部门在对电石生产建设项目进行投资管理、土地供应、环境评估、安全许可、信贷融资、电力供给等工作中要以本准入条件为依据,原《电石行业准入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2004年第76号)同时废止。 附件:《电石行业准入条件(2007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七年十月十二日 附件: 电石行业准入条件 (2007年修订) 为进一步遏制当前电石行业盲目投资,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规范电石行业健康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按照调整结构、有效竞争、降低消耗、保护环境和安全生产的原则,对电石行业提出如下准入条件。 一、生产企业布局

乙炔事故典型案例

乙炔事故典型案例 (1)1994年11月24日,河北省某电化厂乙炔工段乙炔发生器溢流,管堵塞,6时停车处理完毕,开车后下料管又堵,继续停车处理,工人们用木锤、铜锤敲打下料斗的法兰盘,13时50分发生爆炸,当场死亡1人、重伤1人、轻伤1人。事故原因是下料口堵塞时间过长,使发生器电石吸入水分分解放热(干式发生器),又因加料斗密封橡胶圈破裂,进空气,当下料口砸通,突然下料,形成负压,而发生爆炸。 (2)1994年12月5日,河北省沧州市一家化工厂乙炔站3号乙炔发生器加料斗发生爆炸,致使厂房坍塌,半径100米以内窗玻璃破裂,1人死亡,2人轻伤,估计损失38万元以上。事故原因是临时停电检修后,恢复生产未按操作规程进行所致。 (3)1995年5月的第一个星期,美国新泽西州享时敦一家乙炔生产厂发生爆炸,厂主当场死亡,2位工人受伤。经分析,是由于碳化钙进给管路堵塞之故。当时,厂主带领工人用水冲洗想疏通进给管路上的碳化钙,但水喷射到碳化钙上就产生乙炔气。当时为了工作方便用电灯照明,由于不慎电灯掉下灯泡破碎,瞬间点燃乙炔气引发爆炸。

(4)1995年5月8日,河北省某化工总厂乙炔分厂乙炔发生器爆炸,造成1人死亡、1人重伤、3人轻伤,200平方米的厂房倒塌。原因是因乙炔高压干燥器压力过高,排污过猛,产生火花所致。 (5)1995年6月30日,广西某化工厂违章使用浮筒式乙炔发生器,1名工人更换乙炔发生器内电石,并接上乙炔气胶管,浮筒即发生爆炸,该工人当场炸死。事故原因是浮筒内空气未排净,乙炔气内磷化氢含量超标,自然引爆。 (6)1996年2月29日,四川省某化工总厂氯碱车间l号乙炔发生器检修,2名工人对其进行冲洗置换,拆开人孔盖检查,未进行气体分析,检查过程中突然发生爆炸,冲击波将1名工人冲出栏杆,从5米高处坠地而亡,另1名工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2万元。 (7)1997年3月20日,内蒙古某工厂电解车间生产急需集钠罐,车间主任擅自决定用焊枪烘干(按规定在烘干室用电烘干)。因集钠罐内漏有乙炔气体,当点燃焊枪移向集钠罐时发生爆炸,1人死亡,2人重伤。 (8)1998年10月27日,新疆某氯碱厂检修供水总阀,3名管工在井里用气焊切割螺丝。当准备用焊枪再次点着照亮时,打火机刚

电石炉常见事故大全

电石生产常见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编写:华永才、马飞云、邓浩、张海平 方振平、侯坐岭、阎建军、李云飞 审核:李平、华永才 鄂尔多斯化工集团电石公司2009年12月印制 事故一:电极硬断 一、现象 1、电流突然下降后回升,但不会上升至原位。 2、炉气温度突然上升。 3、电炉产生的电弧声异常。 二、原因 1、电极糊保管不当,灰分增高,粘结性差。 2、停炉时期电极冷却率大。 3、导电接触元件以上的电极糊过热,固体物沉淀,造成电极分层。 4、由于电极进入炉料部分稍带锥形,当电极降低时,电极与硬壳及炉料产生极大的机械力。 5、长时间停电后,负载增加过快。 三、处理方法 1、立即停电。 2、断头小,即所断电极在料面以下,残留电极长度可以工作,可将断头压入炉内继续送电。 3、电极断头大,即所断电极在料面以上,工作端不能工作,须将断头用炸药爆破后取出,适当压放电极尽量用提高压放率而不用长距离的压放来增加电极工作端。 4、对所断电极进行单相电极焙烧。 四、预防措施 1、把好电极糊进厂质量关,确保电极糊质量符合要求;妥善保管电极糊,防止灰尘进入。

2、尽量避免连续3小时以上的停炉,防止电极氧化。 3、保持电极糊高度在接触元件以上4.5米,让电极糊连续性焙烧,防止过热。 4、停炉期间应适时上下移动电极,防止电极与炉料粘结;尽量避免大幅度提升电极,防止塌料堵塞电极下降位置,增大电极下降的阻力。 5、长时间停电后,负载增加要缓慢,严格执行开车操作规程。 6、注意与塌料相区别,防止误判断。 事故二:电极软断 一、现象 1、电流突然上升,电极对炉底电压降至“0”。 2、炉气出口温度与H2含量增高。 3、电极筒大量冒黑烟。 4、炉气压力突然增大,防爆孔打开。 二、原因 1、电极糊的质量差,油份、挥发份多,软化点高。 2、电极自动下滑或过量下放电极。 3、电极糊块大,添加无规律,棚住或架空。 4、电极筒焊接质量差。 三、处理方法 1、立即停电。 2、迅速下降电极,使断头相接后压实炉料,减少电极糊外流,并扒掉外流的电极糊。 3、若软断严重,电极糊全部外流,一定要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迅速组织人员撤离至安全位置。 4、重新装入电极糊后(加入电极筒内的高度应达到接触元件顶部以上4500mm。)对所断电极进行单相电极焙烧。 四、预防措施 1、把好电极糊进厂质量关,确保电极糊质量符合要求。

某煤矿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案例

目录 1、三交河煤矿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案例 (1) 2、三交河煤矿特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案例 (4) 3、三交河煤矿“5.30”事故案例 (8) 4、回坡底煤矿“6.25”运输事故案例 (12) 5、回坡底煤矿“2.20”放炮崩人事故案例 (15) 6、回坡底矿洗煤厂“8.26”排矸上站变压器室触电事故案例 19 7、霍宝干河煤矿“11.9”顶板事故案例 (23) 8、霍宝干河煤矿“12.4”2-1081返掘巷断层滞后出水事故案例26 9、霍宝干河煤矿2-112综采工作面出水事故案例 (30)

三交河煤矿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案例 三交河煤矿始建于1971年,原属于地方国营矿,1997年霍州煤电集团公司接收为子矿井。 1980年6月8日11时20分左右,三交河煤矿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造成30人死亡,50多人中毒,经济损失约70万元。 一、矿井基本情况 1980年,三交河煤矿为地方国营矿,有职工679人,年产煤150000吨,瓦斯含量为4.06%,属于瓦斯矿井。 二、事故经过 1980年6月4日,矿上决定从6月7日转到西部采区第六顺槽掘进。该顺槽已有四个月没生产,不通风,造成瓦斯积聚,本应先在检查瓦斯,加强通风,排除有害气体后再作业。但是该矿领导没有这样做,而是仓促组织生产。8日11时20分左右,当在六顺槽工作的工人将绞车、电线运到该顺槽210米处时,由于电工带电作业,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当时在井下西区工作的26名工人全部死亡。接着,在抢救过程中,由于管理者没有制定救援方案,冒然指挥,工人自发下井进行抢救,造成二次伤亡,其中50多人中毒,4人死亡,经济损失约700000元。 三、事故原因 1、矿领导一味追求产量、利润,全然不顾工人的生命安全。1980年以来,该县接到国务院和省、地区等关于安全生产方面的文件共计14个,有的无人阅看,有的只阅不办,有的批给主管部门,但无具

乙炔生产爆炸案例

乙炔生产过程中危害因素分析及安全控制 江苏某医药原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医药中间体为主的企业,主产品1 ,4 - 丁炔二醇生 产能力达3000 t/ a。目前该公司有两台乙炔发生器,乙炔生产系统具有易燃、易爆等诸多危险、有害特性,如何实现乙炔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一直是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1 乙炔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1:发生器加料口燃烧 某厂发生器在加料时,由于第1 贮斗排氮不彻底,电石块太大,在加料吊斗内“搭桥”。操作人员采用吊斗撞击加料口,致使吊钩脱落。于是现场挂吊钩,同时启动电动葫芦开关,结果引起燃烧,操作人员脸部和手部烧伤。 原因分析:乙炔气遇到电动葫芦开关火花引起燃烧。 案例2:乙炔发生器爆炸 安徽某厂乙炔工段1# 发生器活门被电石桶盖卡住,操作人员进入贮斗内处理时突然发生爆炸,死亡3 人。 " 原因分析:人进入发生器内处理被卡住的活门时,致使大量空气进入贮斗内,用工具敲击电石时产生火花,乙炔气与之接触后发生爆炸。 案例3:乙炔发生器发生爆喷燃烧 广西某厂乙炔工段当班操作人员发现乙炔气柜高度降至180 m3 以下,按正常生产要求,此时发生器需要添加电石,于是操作人员到三楼添加电石,1 # 发生器贮斗的电石放完后,又去放2 # 发生器贮斗的电石,当放出约一半电石物料时,在下料斗的下料口与电磁振动加料器上部下料口连接橡胶圈的密封部位,突然发生爆喷燃烧。站在电磁振动器旁的操作人员全身被喷射出来的热电石渣浆烧伤,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原因分析:操作人员在放发生器贮斗的电石时,没注意到乙炔气柜液位的变化,致使加入粉料过多,产气量瞬间过大,压力超高,气压把中间连接的胶圈冲破,大量电石渣和乙炔气喷出,并着火。 案例4 :乙炔发生器加料口爆炸 湖南某厂乙炔站1 # 发生器加料口爆炸起火,随后2 # 发生器加料口和贮斗胶圈的密封处 也发生爆炸起火,电石飞溅到一楼排渣池,产生乙炔气导致起火,为此发生器一、三、四楼都起火。

电石炉事故案例

案例一新电极焙烧时爆炸 一、事故经过: 2005年12月24日9时10分,宁夏某电石厂发生重大电极爆炸事故,造成一人死亡一人重伤。 2005年12月2宁夏某电石厂新建两台电石炉,于12月上旬安装完毕,下旬开始焙烧1#炉新电极,前两天电极焙烧正常,第三天电极端头已基本形成固化物,电极底部铁板消耗完毕,第四天中午电极在焙烧过程中炉内散发出大量的电极糊挥发分,此时弧光也很大无法辨别炉况,负责开车的周某见此状况开始压电极,23日晚上10时左右另一负责人在巡查时发现电极位臵较高再次压放电极,次日早上周某发现电极弧光减弱电流变化较快,试着提了一下电极,但见电流无变化就再次提电极,提电极后准备到炉前观察炉况,刚出操作室,操作工发现电流突然下降,电石炉内冒出大量黑烟,火花四处溅落,见此现状后迅速通知周某,周某即下令停炉。此时炉内发生一声巨响,设备炉门、防暴孔全部炸飞,一名正在外面巡检的工人当场炸死,一名加电极糊工人脸部烧毁达到80%,直接经济损失达150万元。 二、事故原因: 1、电极压放过量,电极焙烧硬度不够造成电极变形、有裂纹,在提电极时电极断裂,电极糊外漏产生爆炸。 2、负责的工艺员对无法辨别的炉况没有及时停炉观察,盲目操作造成电极断裂。 3、操作人员观察不仔细,发现事故不及时,造成事故恶化。 4、操作工安全意识淡薄自我防护意识差。 5、工艺负责人员责任心不强,思想麻痹大意,安全意识淡薄,没有相互沟通探讨,解决问题不及时。 6、管理不当,电极糊质量差灰分、油分过大,电极强度不够。 三、预防措施: 1、加强员工的培训,增强员工安全防护、保护意识。 2、严格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工作认真仔细,精心操作,

电石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电石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碳化钙(CaC2)俗称电石。工业品呈灰色、黄褐色或黑色,含碳化钙较高的呈紫色。其新创断面有光泽,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呈灰色或灰白色。能导电,纯度愈高,导电性愈好。在空气中能吸收水分。加水分解成乙炔和氢氧化钙。与氮气作用生成氰氨化钙。 电石是有机合成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之一。是乙炔化工的重要原料。由电石制取的乙炔广泛应用于金属焊接和切割。 生产方法有氧热法和电热法。一般多采用电热法生产电石,即生石灰和含碳原料(焦炭、无烟煤或石油焦)在电石炉内,依靠电弧高温熔化反应而生成电石。生产流程如图所示。主要生产过程是:原料加工;配料;通过电炉上端的入口或管道将混合料加入电炉内,在开放或密闭的电炉中加热至2000℃左右,依下式反应生成电石:GaO+3C→CaC2+CO。熔化了的碳化钙从炉底取出后,经冷却、破碎后作为成品包装。反应中生成的一氧化碳则依电石炉的类型以不同方式排出:在开放炉中,一氧化碳在料面上燃烧,产生的火焰随同粉尘—起向外四散;在半密闭炉中,一氧化碳的一部分被安置于炉上的吸气罩抽出,剩余的部分仍在料面燃烧;在密闭炉中,全部一氧化碳被抽出。 (一)电石生产工艺过程 烧好的石灰经破碎、筛分后,送入石灰仓贮藏,待用。把符合电石生产需求的石灰和焦炭按规定的配比进行配料,用斗式提升机将炉料送至电炉炉顶料仓,经过料管向电炉内加料,炉料在电炉内经过电极电弧垫和炉料的电阻热反应生成电石。电石定时出炉,放至电石锅内,经冷却后,破碎成一定要求的粒度规格,得到成品电石。在电石炉中,电弧和电阻所产生的热把炉料加热至1900-2200℃,其总的化学反应式为: CaO+3C=CaC2+CO+10800千卡 (二)电石炉生产工艺 1、配料、上料和炉顶布料 合格的原料由原料加工车间经计量、配料后,由斗式提升机送入电炉车间料仓内,由炉顶布料设施、固定胶带输送机和环形布料机将料送入炉顶环形料仓。炉顶布料设施按需要把炉料布入料仓,由电炉加料管分批加入电炉内。 2、电炉 半封闭电石炉是由炉体、炉盖、电极把持器、电极压放和电极升降装置等组成,是生产电石的主体设备。电炉由变压器供电,炉料在电炉内经高温反应生成电石,并放出一氧化碳气体,生成的电石由出炉口排出,用烧穿器打开炉口,熔融电石流到冷却小车上的电石锅内。 电极的压放为油压控制,采用单层油缸抱紧提升电极锥形环油缸压紧导电鄂板,电极的正常升降由四楼三台卷扬机控制,电极的升降、压放、抱紧、下料控制全部在二楼操作室按电钮控制。

氧气乙炔事故处理方法

氧气乙炔事故处理方法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第二部分现场处置方案 氧气、乙炔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一.事故风险分析 1.1事故类型 在焊接切割作业时,由于使用压缩空气或氧气流的喷射,使火星、融珠和铁渣四处飞溅,将作业环境10m范围所有易燃易爆物品清理干净,应注意作业周边环境内有无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以免由于焊渣、金属火星引起灾害事故。 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 所有使用氧气、乙炔切割的场所。 1.3事故发生的时间、事故的危害程度及影响范围 1.事故易发时间: 在使用氧气、乙炔焊接切割作业时 2.事故的危害程度及影响范围 一旦发生氧气、乙炔瓶火灾爆炸事故,轻者造成生产中断,重者会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影响不会波及厂区以外。 3.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氧气、乙炔气瓶火灾爆炸可能会引发火灾。 二.应急工作职责 临场指挥:车间负责人 职责:启动预先约定的事故警报,向公司应急总指挥(总经理)报告事故现场情况;必要时,直接向宁城县安监局、消防部队等有关部门报告事故,请求支援;指挥现场人员进行力所能及的应急处置;疏散周围人员。 现场其它人员根据各自岗位应急职责,在车间负责人的指挥下,展开救援。 三.应急处置

3.1应急处置程序 氧气、乙炔气瓶发生火灾后,现场第一发现人应大声呼救,向周围人员发出警报; 车间负责人履行现场临时指挥职责,启动报警设备,告知周围车间人员,向公司应急指挥(总经理)报告现场情况,启动《氧气、乙炔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指挥现场人员进行力所能及的现场处置,划定警戒线,疏散周围人员。 如仅依靠车间的应急力量无法控制事故,现场临时指挥请求公司应急总指挥(总经理)启动《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当气体导管漏气着火时,首先应将焊割炬的火焰熄灭,并立即关闭阀门,切断可燃气体源,用灭火器、湿布、石棉布等扑灭燃烧气体。 2.氧气、乙炔气瓶口着火时,设法立即关闭瓶阀,停止气体流出,火即熄灭。 3.氧气、乙炔气着火可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扑灭;乙炔瓶内丙酮流出燃烧,可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4.如气瓶库发生火灾或邻近发生火灾威胁气瓶库时,应采取安全措施,将气瓶移到安全场所。 5.如果事态严重,直接扩大应急,请求社会救援,拨打119。 四.注意事项 1.禁止敲击,碰撞瓶体,要轻拿轻放 2.不得靠近热源和电气设备,夏季要防止爆晒 3.吊装、搬运时应使用专用夹具和防震的运输车 4.使用时要注意固定乙炔瓶,防止倾倒,严禁卧放 5.使用必须装设专用的减压器、回火防止器 6.瓶内气体严禁用尽,必须留有不低于下表规定的剩余压力

电石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 电石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碳化钙(CaC2)俗称电石。工业品呈灰色、黄褐色或黑色,含碳化钙较高的呈紫色。其新创断面有光泽,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呈灰色或灰白色。能导电,纯度愈高,导电性愈好。在空气中能吸收水分。加水分解成乙炔和氢氧化钙。与氮气作用生成氰氨化钙。电石是有机合成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之一。是乙炔化工的重要原料。由电石制取的乙炔广泛应用于金属焊接和切割。生产方法有氧热法和电热法。一般多采用电热法生产电石,即生石灰和含碳原料(焦炭、无烟煤或石油焦)在电石炉内,依靠电弧高温熔化反应而生成电石。生产流程如图所示。主要生产过程是:原料加工;配料;通过电炉上端的入口或管道将混合料加入电炉内,在开放或密闭的电炉中加热至2000℃左右,依下式反应生成电石:GaO+3C→CaC2+CO。熔化了的碳化钙从炉底取出后,经冷却、破碎后作为成品包装。反应中生成的一氧化碳则依电石炉的类型以不同方式排出:在开放炉中,一氧化碳在料面上燃烧,产生的火焰随同粉尘—起向外四散;在半密闭炉中,一氧化碳的一部分被安置于炉上的吸气罩抽出,剩余的部分仍在料面燃烧;在密闭炉中,全部一氧化碳被抽出。(一)电石生产工艺过程 烧好的石灰经破碎、筛分后,送入石灰仓贮藏,待用。把符合电石生产需求的石灰和焦炭按规定的配比进行配料,用斗式提升机将炉料送至电炉炉顶料仓,经过料管向电炉内加料,炉料在电炉内经过电极电弧垫和炉料的电阻热反应生成电石。电石定时出炉,放至电石锅内,经冷却后,破碎成一定要求的粒度规格,得到成品电石。在电石炉中,电弧和电阻所产生的热把炉料加热至1900-2200℃,其总的化学反应式为: CaO+3C=CaC2+CO+10800千卡 (二)电石炉生产工艺 1、配料、上料和炉顶布料 合格的原料由原料加工车间经计量、配料后,由斗式提升机送入电炉车间料仓内,由炉顶布料设施、固定胶带输送机和环形布料机将料送入炉顶环形料仓。炉顶布料设施按需要把炉料布入料仓,由电炉加料管分批加入电炉内。 2、电炉 半封闭电石炉是由炉体、炉盖、电极把持器、电极压放和电极升降装置等组成,是生产电石的主体设备。电炉由变压器供电,炉料在电炉内经高温反应生成电石,并放出一氧化碳气体,生成的电石由出炉口排出,用烧穿器打开炉口,熔融电石流到冷却小车上的电石锅内。 电极的压放为油压控制,采用单层油缸抱紧提升电极锥形环油缸压紧导电鄂板,电极的正常升降由四楼三台卷扬机控制,电极的升降、压放、抱紧、下料控制全部在二楼操作室按电钮控制。 '. . 电炉由变压器供电,炉料在电炉内经高温反应生成电石,并放出一氧化碳气体,生成的电石由出炉口排出,用烧穿器打开出炉口,熔融电石流到冷却小车上的电石锅内。 出口炉设有挡屏和电弧打眼架,出炉口的上方设有排烟罩,用通风机抽出出炉时产生的烟气。 3、电炉冷却、破碎及包装 熔融电石在电石锅内用顶车机拉至走廊或包装间进行冷却,电石砣凝固后,用桥式吊车和单抱钳将电石砣吊出,放在铸铁地面上冷却,冷却到适度后将电石破碎到合格粒度,然后分等极进行包装,送入成品库。

焊接安全事故案例及原因分析

焊接安全事故案例及原因分析(二) 实例14:焊补柴油柜爆炸 1.事故经过 某拖拉机厂一辆汽车装载的柴油柜、出油管,接近油阀的部位损坏,需要补焊。操作人员将柜内柴油放完之后,未加清洗,只打开入孔盖就进行补焊,立刻爆炸,现场炸死三人。 2.主要原因分析 油柜中的柴油放完之后,柜壁内表面仍有油膜存留并向柜内挥发油气。油气与进入的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被焊接高温引爆。 实例15:非气焊工违章操作,酿成事故 1.事故经过 某厂气焊工甲与水暖工乙进行上、下水管大修工作。乙开启减压器上的氧气阀门,氧气突然冲出,将接在减压器出气嘴上的氧气胶管冲落,正好打在乙的左眼上,氧气胶管将眼球击裂失明。 2.主要原因分析 (1)瓶内氧气压力较高,开启阀门过大,使氧气猛烈冲出。 (2)氧气胶管与减压器的连接部位扎得不牢。 (3)水暖工乙不懂气焊安全操作知识,开启阀门过猛,且又站在氧气出口方向,属违章作业,酿成事故。 实例16:在喷漆房内施焊引起火灾 1.事故经过 某厂电焊工在总装车间喷漆房内焊接工件。电焊火花飞溅到附近较厚油漆膜的木板上起火。在场的工人见状惊慌失措,有的拿扫帚扑打,有的用压缩空气吹火,造成火势扩大,后经消防队半小时扑救才熄灭。

2.主要原因分析 (1)房内油漆膜未清除,又未采取任何安全防火措施。 (2)灭火方法不当,错误地用压缩空气吹火,助长了火势,扩大了事故恶果。 实例17:用风铲清渣未戴防护镜造成左眼失明 1.事故经过 某厂工人用风铲清理工件焊缝时,毛刺飞起,打入左眼,重伤失明。 2.主要原因分析 (1)操作方法不当,致使焊缝毛刺打入眼睛,造成事故。 (2)工人未戴安全防护镜。 实例18:登高焊接作业发生高空坠落 1.事故经过 某厂电焊工在12m高的金属结构上焊接,为安全起见,登高时带着尼龙安全带上去。在施焊过程中,安全带被角钢缠住。当他转身去解开时,尼龙安全带被高温的焊缝烧断,人从高处坠落,造成终身残废。 2.主要原因分析 安全带不符合安全要求。 实例19:无证操作 1.事故经过 某单位8层职工宿舍基建工地因电焊工请假,影响了施工,基建科副科长朱某着急,就自己顶替焊工焊接,他攀上屋架顶,在未挂安全带,又无助手帮助的情况下,也不戴面罩,左手扶着钢筋,右手抓焊钳,闭着眼睛施焊。但他毕竟不是焊工,终因焊接质量差,焊缝支持不住他的体重,而从12.4m高处坠落,当即死亡。 2.主要原因分析 (1)朱某不是焊工,焊接技术差,又未经安全技术培训。 (2)登高焊接未系安全带。 (3)地面上无人监护。 实例20:焊工在更换乙炔气瓶时引起着火 1.事故经过 某焊工因乙炔气瓶用空,换瓶时将气瓶卧放滚动到工作地点,即投入使用。因乙炔气瓶内丙酮流出而着火,焊工惊惶失措。 2.主要原因分析 (1)焊工严重违反《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规定。 (2)使用前未竖立置放20min。 实例21:焊工在容器内焊接、错用氧气置换引起火灾

电石生产工艺论文

电石的生成方法有氧热法和电热发。一般多采用电热发,电石的原料是生石灰和碳素元素(焦炭、无烟煤和石油等),在电石炉内依靠电弧高温熔化反应而生成电石,主要生产过程是:原料加工,配料,由电炉端的入口或管道将混合料加入电炉内。在密闭电炉中加热至2300摄氏度,一次下列反应生成电石:CaO+3C →CaC2+CO,熔化了碳化钙。从炉底取出后,经冷却,破碎后作为成品包装。反应中生成的一氧化碳则依电石炉的类型以不同方式排出:在开放炉中,一氧化碳在料面上燃烧,产生的火焰随同粉尘—起向外四散;在半密闭炉中,一氧化碳的一部分被安置于炉上的吸气罩抽出,剩余的部分仍在料面燃烧;在密闭炉中,全部一氧化碳被抽出。 关键词:电石石灰焦炭电极

1.绪论 (1) 1. 1 电石的性质 (1) 1.2. 电石的用途 (2) 2. 电石生产主要设备 (2) 2.1 电石炉的类型 (2) 2.2 埃肯电石炉 (3) 2.2.1埃肯电石炉简介 (3) 2.2.2 电炉炉体 (4) 2.2.3组合式把持器 (4) 2.2.4电极压放程序 (7) 2.2.5电路低压供电设备 (7) 2.2.6炉盖 (8) 2.2.7加料系统 (8) 2.2.8水冷却系统 (9) 2.2.9液压装置 (9) 2.2.10电炉自控系统 (9) 2.2.11碳材干燥 (10) 3. 电石生产的原料 (11) 3.1 焦炭 (11) 3.2 石灰 (11) 3.3 电极糊和电极 (12) 3.3.1电极的特性 (12) 3.3.2 电极糊 (12) 3.3.3 制造电极糊的原料 (12) 3.4 电极的烧结 (13) 4.4.1电极糊烧结过程 (13) 4. 电石生产工艺中工序流程 (13) 4.1 碳材干燥 (13) 4.2 配料站工艺流程图 (14) 4.2.1配料站物料流程图(见下页) (14) 4.2.2流程说明 (15) 4.3 电石及破碎物料流程 (16) 4.4 电石生产 (17) 总结 (21) 致谢 (22) 参考文献 (23)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案例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案例 一、河南省平顶山市石龙区五七(集团)公司大井“12·10”瓦斯爆炸事故 (一)基本情况 1997年12月10日10时50分,河南省平顶山市石龙区五七(集团)公司大井发生特别重瓦斯爆炸事故,死亡79人,直接经济损失480万元 (二)事故经过 1997年12月10日8点班,大井区共入井124人,其中采、掘工作面68人,机修30人,巷修19人,区直人员3人,公司辅助救护队员4人,分别在1、2号回采工作面和1、2号掘进头等地点作业。10时50分,大井区主井井口工袁某发现井口冒黑烟,便马上向承包人高某报告,高某立即向井底车场打电话询问情况,井下打点工说:“过来一阵风,把我的帽子吹掉报告”。高某随即让井长回采工作面打电话,但没人接。这时井下脱险的工人开始升井,并报告说:“井下瓦斯爆炸了”。10时15分,公司安全副经理刘某、安全科长张某、大井区井长杨某、副井长段某、公司辅助救护队队长樊某、安全员尚某等11人立即赶到井下,他们从皮带巷进去40多米,见前面巷道严重冒顶堵死,便立即返回,但皮带头处也发生冒顶,把他们堵在里面,后经过40多分钟内外抢救脱险。10时55分,五七(集团)公司向石龙区政府和区煤炭局报告事故情况。11时30分,区委、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领导相继赶到事故现场。并立即调韩庄矿务局、石龙区和五七集团公司共6各救护小队进行抢救工作。平顶山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闻讯后立即赶到现场,成立抢险指挥部,指挥事故的抢险工作。 (三)事故原因 (1)矿井通风系统不合理,风流短路,风量不足;大串联通风;局部通风机吸循环风;盲目向采空 区送风,导致瓦斯增大、瓦斯积聚、达到爆炸界限;违章放炮,是这起瓦斯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 (2 )大井承包后,为了追求高额利润,重生产、轻安全、不执行《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在 长385m、宽83 m的狭小煤柱上同时布置2个掘进头和2个高落式采面,超通风能力生产。安全力量 检查严重不足,井下每班仅有一个安全员,不仅要检查十多个地点的瓦斯,还要负责局部通风、排查 隐患等,工作量大,难以保证“一炮三检”和瓦斯检查制度的落实。 (3)五七集团公司对大井以包代管,对安全包而不管。公司对大井实行吨煤包干,材料费包干,对大 井的安全工作长期不管不问,放任自流。对大井通风系统改造这一重大项目,也未引起重视,对改造 方案没有认真审查把关,对改造后风流严重短路、风量不足也没有管理;对该井突击组织生产、多头 作业、风量严重不足、大串联通风、循环风等问题,不管理、不制止,是这起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 一 (4)石龙区煤炭局对该矿实行行业管理有畏难情绪,未能依法有效地履行行业管理职责。部分干部工 作不深入、不扎实,对五七集团公司请示通风系统改造的问题,虽然有明确意见,但缺乏认真负责精神。在长达4个月时间,对该矿这一重要工程的实施情况不检查、不过问,致使该矿在通风系统改造 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也是造成这起事故的重要原因。 (5)石龙区政府有关领导没有认真履行职责,忽视对区办五七集团公司煤矿的管理。对该矿安全生产 中存在的问题重视不够,五七公司长达9个月没有总工,区政府没有及时安排,使煤矿技术力量薄弱,管理水平下降。

氧炔气事故案例汇总

氧炔气事故案例汇总

键入公司名称] [键入文档标题] [键入文档副标题] Administrator 2015/7/14 内蒙古东升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氧炔气使用安全操作规程 1.氧气、乙炔焊割作业是特种作业,必须经国家有关部门培训并考试合格,且取得相关资质证书方能进行一般的氧气、乙炔焊割作业; 2. 氧气、乙炔焊割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应受过易燃、易 爆物品管理、作业和消防灭火培训且应掌握相应的知识; 3. 氧炔气瓶存放处周围不得放置易燃物品; 4. 氧气瓶由于是高压容器,故存放和使用环境温度应小于 30摄氏度; 乙炔瓶的存放和使用环境温度应小于40摄氏度; 5.严禁对氧气、乙炔瓶敲击、碰撞,氧气、乙炔瓶存放距离不小于2米,使用距离不小于5米,距离明火大于10米。 7.氧炔气瓶的搬运和运输应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滚、碰; 8. 氧炔气瓶搬运和运输时需用专用的小推车,禁止同车装 运其它易燃、易爆物品; 9.乙炔瓶严禁倾倒运输;储存处必须有防倾倒措施; 10.作业前检查

(1)作业人员检查焊割枪处于关闭的状态且完好,与管道连接良好; 检查设备、附件及管路是否漏气时,只准用肥皂水试验,试验时周围不准有明火,严禁用火试验漏气。 (2)作业人员检查气瓶是否完好有无异常;减压阀与管道的连接是否牢固;回火防止器等是否正确安装等; (3)氧气瓶、乙炔瓶将应忌油禁火;严禁让粘有油、脂的手套、棉纱和工具等同气瓶、瓶阀、减压器及管路等接触。 11.氧气瓶的开启流程 (1)操作者应站在瓶阀气体喷出方向的侧面,氧气瓶正确安装减压阀后应先将减压阀处于关闭状态,再手扳手将瓶阀微开2秒,检查气瓶压力表的指针读数(15Mpa以内)和有无泄漏等,如合格再正常开启瓶阀; (2)氧气瓶瓶阀开启合格后再缓缓调节减压阀,观察管道压力表的指针读数,必须将管道压力控制在绿色区域内(0.5Mpa 以内),同时应检查有无泄漏等情况; 12. 乙炔瓶的开启流程 (1)首先检查乙炔瓶的接口是否完好;乙炔减压阀处于关闭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