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石乙炔安全事故案例

电石乙炔安全事故案例
电石乙炔安全事故案例

电石乙炔安全事故案例

目录

前言

电石是由碳素原料和生石灰按一定比例投入到电炉内,在大电流、高温度下冶炼而成的。同时还放出大量有毒有害气体。电石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在常温下,受水或潮湿空气的作用下,就能发生化学反应。倘若室内或容器内的水渗入到电石中,就可能引起燃烧和爆炸。爆炸事故尤其在电石运输、电石装卸、贮存、电石破碎、乙炔发生工段颇多。可以说,电石运输和乙炔发生始终存在着爆炸的隐患。水、电、尘、气都可能因为稍有疏忽而引发事故。这些事故的发生,真可谓惊心动魄,惨不忍睹。以血肉之躯为代价的悲剧,往往都是由于人们思想上的麻痹和工作上的疏漏而发生的。痛定思痛,在此希望通过安全事故案例学习,能够从中吸取血的教训而有所收益。

1 电石物化性质

电石的性质

碳化钙,别名电石,分子式为CaC2,比重、熔点2000℃,属一级遇湿易燃物品,纯品为白色立方体结构,市场上出售的工业品是碳化钙与氧化钙的混合物,呈灰色或灰黑色不规则块状物。高温时有强烈的还原性,能还原过重氧化物。

电石(CaC2)属遇湿易燃物品,通常呈黄褐色或黑色硬块,其结晶断面为紫色或灰色,工业品中往往含有磷和硫等杂质。工业电石遇水作用除产生大量的C2H2(爆炸极限为2.5% ~82%,v/v,以下同)外,还生成少量的剧毒气体PH3和H2S,当PH3含量超过0.08%,H2 S含量超过0.15%时,容易引起自燃爆炸,从而引燃、引爆C2H2气体;电石遇水或与潮湿空气作用分解出C2H2气体,当受到撞击、摩擦、振动或接触明火、高热时也极易引起燃烧爆炸。因此,在电石遇水或潮湿空气发生火灾时,只能用干粉、水泥粉、干黄砂灭火,严禁使用水或泡沫等水性物质灭火。但当大量电石大面积遇水燃烧时,用上述灭火剂扑救有时也难以奏效,必须采取特殊的处置方法,消除危害。

碳化钙对水的化学反应很强,为强放热反应,每公斤化学纯碳化钙水解放热约为1962J,其化学反应式如下:

可见必须控制其分解速度并及时移去反应热,否则可能因过热而发生爆炸。

电石的特性:受到撞击振动、摩擦或遇明火易爆炸,遇酸反应剧烈,含有硫磷等杂质时与水作用,易引起自燃爆炸。电石应储存于干燥、阴凉、通风的库房,与可燃物品及强酸类要隔离,最好专库专贮,严防与水及潮气接触,同时入库前要将桶内乙炔气放空。

基于电石这种危险特性.国家在电石的包装和运输方面制定了严格的技术规范,尽管如此,目前我国电石包装质量还较低,包装在运输途中发生破损的情况仍然相当严重。

2 电石运输过程安全事故案例

事故基本情况

2005年6月下旬的一天清晨,一辆满载约40t工业电石的货车自内蒙古自治区某地出发,在途经黑龙江省某地时,因司机疲劳驾驶,将车停靠在一公路旁休息,距公路两侧10m 处是居民区。当时,正赶上该地区连降小雨,而覆盖在电石上的一层苫布不严密,有多处缝隙,雨水不断从缝隙处灌进车厢,遇电石发生剧烈化学反应,产生了大量的C2H2,引起燃烧。待司机和押运员发现后,拿着车上自备铁锹,爬上车厢,掀开覆盖在电石上的苫布,准

备将遇水着火的电石清除掉,几锹下去,2人就感觉脚底发烫,热浪扑面,而此时,因苫布被掀开,大量潮湿空气瞬间涌入,顷刻间电石车厢周围浓烟四起,着火面积迅速扩大,并伴随着从电石车厢内部发出的“砰、砰”声响,火势已无法控制,2人迅速跳下车厢,周围居民见状,立即报警。

事故处置经过

接到报警后,当地政府领导、公安、消防、交警、安监、环保等部门及当地一化工企业处置电石火灾专业人员火速赶到现场,迅速成立了灭火抢险指挥部,指定现场指挥,听取专业人员的意见,制定具体措施。指挥部根据分析火灾的危害程度,划定警戒区域,实施交通管制,严格控制过往行人及车辆,疏导附近居民,并同时要求现场所有参战人员必须做好自身防护,防止烧伤、烫伤和中毒。

小雨在绵绵不断地下着。指挥部首先考虑到电石火灾的特殊性,如果用干粉只能一时将火扑灭,但电石遇雨水后又会很快复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指挥部当即命令消防队员用水冷却货车的柴油箱,待油箱温度降下后,将其卸下,放置安全处,以防受热爆炸。然后,消防队员便用工具打开货车车厢,用钩齿和铁锹把车上的电石一点一点逐渐转移到公路上摊开,利用雨水和消防给水加速反应,等待燃尽。但因电石量大,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排除险情,这样下去,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恶性事故,不仅严重威胁着当地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而且还会长时间妨碍正常交通,将会给当地带来不利影响。

在此关键时刻,指挥部成员认真听取专业人员的意见,确定处置方案,最终研究决定:迅速调集当地一化工企业的1台50t吊车、2台铲车、3台翻斗车(均为柴油车)赶到现场,参加抢险。指挥部命令吊车将货车车厢前部吊起,使其脱离底盘,1台铲车用钢丝绳把受到火势威胁的货车车头牵到安全地点,随后,吊车又将货车:车厢一侧吊起侧翻,把整车电石倾倒在公路上,2台铲车在上风或侧上风方向快速将公路上着火的电石装到3台翻斗车上(柴油箱用浸水的厚麻袋覆盖严),运到离火场2km外的污水处理池中进行专门处置,每车每次装运电石控制在2t以下,防止出现其他险情,经过近2h的运输,终于将电石全部处置完毕。最后,消防队员对现场残留的少量电石直接用大量水冲洗,直至反应完毕,余火熄灭。此时,指挥部宣布现场撤除警戒、解除交通管制。

此次电石运输火灾事故的处置行动,经当地全体消防官兵及其他参战部门的共同努力,冒雨奋战8h,终将险情排除,所有参战人员和抢险车辆无一受损,避免了恶性事故的发生,保护了附近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维护了当地社会稳定。这起电石运输火灾事故,将车载约40t工业电石全部烧毁,货车车厢报费,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15万元。

3 电石装卸过程安全事故案例

装卸货物突发爆炸。

爆炸现场位于贵阳交警六大队300米外,与贵州恒霸烧伤医院一路之隔。装运货物的货车已被炸坏,相邻的房屋门窗及恒霸烧伤医院的窗玻璃被震碎。

据附近的居民介绍,当日下午5点过钟,他们突然听到一声巨响,接着升腾起一大片黑烟。原来是两辆货车在公路边装白色灰粉时发生爆炸,一些人被炸后衣服飞到树杈上,爆炸导致该路段交通中断。

警方封锁现场展开勘查,交警在公路两端实行交通管制,现场数百群众围观。现场停有三辆解放牌白色小货车,其中一辆车的车厢被严重炸毁,一具尸体还停留在货车旁边,到处是白色的灰粉。

伤者回忆爆炸瞬间

“那一幕太可怕了。”被烧伤的司机廖又程说。据他回忆,他被一个朋友叫去装载尿素,但到现场看时发现货物并不是尿素,其朋友就说是在肥料里掺入了其他的肥料,不知情的他遂答应帮忙运输。快装满一车时,站在屋里休息的他,突然听到一声巨响,随即被一阵热浪掀倒在地,苏醒过来时已在急救车上,脸部被大面积烧伤。

伤者王荣方与程俊祥是搬运工,也是伤情最为严重的伤者,他们都是以背背篼为业,当天与另4名背篼同样被人以搬运尿素为由叫去。老板说有40吨,以每吨8元的价格承包给帮助装车。

昨晚,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事故发生后,与该事故有关的一些嫌疑人已逃离现场,有关部门初步疑为是“电石粉”引发的爆炸。已在记者发稿前,连夜将抽取的样品送去化验。警方称,爆炸原因需要进一步调查后才能认定。目前,事故原因尚在调查中。

伤亡情况

据目击者介绍,当时现场非常混乱,因担心车内和屋内的“白色粉末”还会爆炸,均不敢靠近。很快,有关部门赶到现场,组织抢救伤员。

昨晚8点过钟,记者在现场采访了省安监局相关人员。两名正在查看现场的工作人员称,初步了解,这起事故共造成1人被炸死,3人受伤。事故发生后,公安、交警、消防、医疗等各级相关部门,均及时派出人员赶到现场施救、排险和勘察。

据了解,事故发生后,3名伤者先被就就近安排到贵州恒霸烧伤医院,随后转到金阳医院,因伤情严重,昨晚被转院到贵医附院抢救治疗。3名伤者全身被烧得黑糊糊的,伤情严重,医护人员正在全力抢救。

4 电石贮存过程安全事故案例

相关案例

2010年3月3日9时52分许,陕西榆林锦界消防大队接到报警称:锦界南山工业区成元电石厂电石库发生火灾,情况万分危急,随时都有爆炸危险。接到报警后大队迅速出动1辆干粉消防车、1辆大吨位泡沫消防车,12名官兵立即赶赴事发现场;大队领导同时到达事故现场亲临指挥。

到达现场后,发现一辆车牌号为晋K60962的大货车,满载36吨电石,停放在电石库中,车上腾起团团火焰,左右两边的轮胎已基本被化为灰烬,油管燃烧猛烈,油箱随时有可能爆炸。驾驶室也已经大面积燃烧,火势已严重威胁到车载的36吨电石,由于电石的理化性质是:黄褐色或黑色硬块,其结晶断面为紫色或灰色。暴露于空气中极易吸潮而失去光泽变为灰色,放出乙炔气而变质失效。电石与水作用发生乙炔气体,如达到一定浓度,稍有明火即会形成大面积闪爆。这无疑给消防官兵进行灭火带来了极大地困难。

了解现场情况后,大队迅速成立火场指挥部,由大队长郝凯担任火场总指挥、教导员李鹏飞担任副总指挥,经过缜密部署指挥部下令;首先,由指导员常少波带领战斗一班出双干线两支干粉枪压制火势,防止火焰威胁到油箱,但由于火势发展迅猛,刚刚灭掉又从新复燃,

这时指挥部果断下令战斗二班出两支泡沫枪,消灭驾驶仓火灾,控制火势蔓延同时对油箱、轮胎部位进行冷却、降温,防止因温度过高引发爆炸。但车身温度依然很高,随即泡沫枪对货车轮胎和底盘进行冷却;同时指挥员强调一号战斗员千万不能把水往车上的电石上喷射。地面有大量爆炸物碎块(电石)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正在猛烈燃烧,并且不时发出咚咚的爆炸声。见此情景,指挥部又调用现场铲车用沙土对地面散落电石进行覆盖灭火。着火的电石初步得到控制,仍有少许电石还在燃烧。若想彻底控制火势,排除险情,必须将着火的电石全部铲除,指挥部当即决定:干粉车出一支干粉枪严阵以待,铲车继续将着火的电石铲除。

经过约一个半小时的紧张施救,大火被成功扑灭,一场随时都有可发生的大爆炸终于被成功排除。经调查得知起火原因是因电石装载期间,散落到车胎旁的碎石块引燃车胎引发大火。

相关案例

2009年7月15日10:25分,从重庆市长寿区和重庆市安监局获悉,长寿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电石仓库今日上午9:00左右发生爆炸,爆炸已经造成8人受伤,其中1人重伤。目前,6名伤员已经被送往重庆主城区的西南医院救治。

5 电石乙炔生产过程安全事故案例

案例一

山西某厂乙炔气体空间爆炸死亡1人

1.事故经过和危害

1999年10月10日凌晨5时,山西省某厂聚氯乙烯车间乙炔工段当班班长A某在岗位巡检时发现氮气压力偏低,于是将该情况反馈给车间值班主任B某。B某接到电话后立指示关闭其它岗位吹风用的氮气阀门。约1小时后,A某准备加料时,发现氮气压力仍偏低,于是再次将情况反馈给B某。B某在确认其它岗位确已关闭吹风用的氮气阀门后,随即向厂调度部门发出了提高该工段氮气压力的请求。约10分钟后,A某开始在4楼加料,6、7分钟后,现场即传来爆炸声,并且有浓裂的火焰从4楼窗口窜出。B某见状当即赶到事故现场布置紧急停车,并积极部署向消防部门报警。紧急停车后,同班职工发现A某半躺半卧在厂房内电石提升井底部的地板上,便立即将其送往医院抢救。但A某因失血性休克,体内多个器官已衰竭,虽经多方抢救,终因无效于当是上午死亡。

2.事故原因分析

(1).乙炔发生器二贮斗翻板阀被电石块卡住,又值氮气压力于规定压力,发生器内乙炔气外泄,在加料电石磨擦碰撞产生火花,引起爆炸事故, 这是导致这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在给乙炔发生器二贮斗加料过程中,因操作不慎造成翻板阀被,乙炔气外泄,又在氮气压力低于规定指标的情况下进行加料作业,是造成这起事故发生的操作上的原因。

(3).管理人员思想麻痹,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客观地说事故所在车间平时虽重视安全教育工作,但对乙炔发生器加料贮斗翻板阀在加料过程中被电石块卡住的问题还强调得不够,致使个别职工自我防护意识差,是造成这起事故发生的管理上的原因。

案例二

一起水泥生料库乙炔气爆炸事故分析

2006年5月14日10时25分,江西省某水泥厂生料磨工段生料库顶2#渣浆库发生一起乙炔气爆炸事故,造成2名岗位员工烧伤,其中1人为全身60%浅Ⅱ度或深Ⅱ度浇伤。

(一)事故经过

2006年5月14日上午,该水泥厂开始进行生料磨试车,生料磨岗位接化验通知单,要求2#渣浆库进11m库位的电石渣浆,以备生料磨开车试磨。8时40分,库顶料位工齐某、朱某到库顶开关好相应的阀门后,通知压滤岗位开始送电石渣到2#渣浆库。为准确计量库位,按要求,齐某、朱某分别于9时40分和10时,2次对库位进行了测量,当时液位为8~9m。到10时25分左右,齐某和朱某第3次对库位进行测量,齐某拿着绳索,朱某拿着碘钨灯来到2#渣浆库量取液位,齐某先到测量孔,打开盖板,放下测量绳,当朱某拿着灯刚靠近测量孔时,瞬间发生了爆炸,同时一团大火直接从测量孔喷出,强大的冲击波将齐某掀倒,并将2人严重烧伤。

(二)事故原因分析及定性

事故发生后,该水泥厂领导高度重视,及时组织抢救伤者,并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的原因展开了调查。经初步认定,这是一起明显的责任事故。

1.直接原因

⑴该水泥厂原属干法生产工艺,因各种原因承包方将其改为湿法工艺生产,而所采用的电石渣浆中仍有12%左右的电石没有完全反应。事故单位在没有得到任何批准的情况下擅自施工,将原来储存半干电石渣的生料改为储存电石渣浆液,并在库内进行原料配置,同时将生料库上原有的拆除。为防止人为破坏,又将库顶的各洞口用铁板封盖,造成电石渣浆中的电石快速反应后,生成的乙炔气在库内大量积聚,达到爆炸极限,这是引起这次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

⑵该水泥厂在改变生产工艺后,并没有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同时违章在易燃易爆生产场所安装无任何防爆措施的碘钨灯等电气设备,使得员工在作业中使用碘钨灯照明发生爆炸。

2.间接原因

⑴该水泥厂在新建、扩建、改建项目过程中严重违反"三同时"的安全原则,对项目没有进行必要的安全评估,对新工艺没有进行必要的危险、危害因素辨识。

⑵该水泥厂在采取新的生产工艺后,没有及时制定和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导致试生产过程中无章可循。

⑶对员工没有进行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教育,特别是针对新工艺中存在的危险性,没有对单位员工进行培训,导致员工安全意识淡薄,对生产现场存在的危险因素无法采取有效的防范。

⑷管理人员和人员对化工生产中存在的危险性缺乏认识,对乙炔气等爆炸性气体安全知识匮乏。同时该水泥厂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意识薄弱、思想麻痹,生产现场安全管理极为混乱。

案例三

增城市一乙炔气厂爆燃烧毁充装车间

2005年10月7日15时45分,广州增城新塘镇西洲工业区一乙炔气厂发生爆炸,并引发火灾,烧毁乙炔气体充装车间及充装台建筑物400m2,共烧毁充装台约400瓶满装的乙炔气钢瓶,装卸台约400个乙炔气空瓶,充装车间正在充装的500个乙炔气钢瓶,其中充装台及装卸台有数十个乙炔气钢瓶发生爆炸,停在装卸台下的两辆汽车也被大火烧坏。经初步调

查,爆炸原因很可能是输气胶管发生泄漏,气体高速窜出产生静电,引发爆炸并起火。消防部门派出19辆消防车前往现场,才将大火扑灭,所幸火灾中无人员伤亡。

案例四

乙炔生产过程中危害因素分析及安全控制

江苏某医药原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医药中间体为主的企业,主产品1 ,4 - 丁炔二醇生产能力达3 000 t/ a。目前该公司有两台乙炔发生器,乙炔生产系统具有易燃、易爆等诸多危险、有害特性,如何实现乙炔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一直是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乙炔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1:发生器加料口燃烧

某厂发生器在加料时,由于第1 贮斗排氮不彻底,电石块太大,在加料吊斗内“搭桥”。操作人员采用吊斗撞击加料口,致使吊钩脱落。于是现场挂吊钩,同时启动电动葫芦开关,结果引起燃烧,操作人员脸部和手部烧伤。

原因分析:乙炔气遇到电动葫芦开关火花引起燃烧。

案例2:乙炔发生器爆炸

安徽某厂乙炔工段1# 发生器活门被电石桶盖卡住,操作人员进入贮斗内处理时突然发生爆炸,死亡3 人。

原因分析:人进入发生器内处理被卡住的活门时,致使大量空气进入贮斗内,用工具敲击电石时产生火花,乙炔气与之接触后发生爆炸。

案例3:乙炔发生器发生爆喷燃烧

广西某厂乙炔工段当班操作人员发现乙炔气柜高度降至180 m3 以下,按正常生产要求,此时发生器需要添加电石,于是操作人员到三楼添加电石,1 # 发生器贮斗的电石放完后,又去放2 # 发生器贮斗的电石,当放出约一半电石物料时,在下料斗的下料口与电磁振动加料器上部下料口连接橡胶圈的密封部位,突然发生爆喷燃烧。站在电磁振动器旁的操作人员全身被喷射出来的热电石渣浆烧伤,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原因分析:操作人员在放发生器贮斗的电石时,没注意到乙炔气柜液位的变化,致使加入粉料过多,产气量瞬间过大,压力超高,气压把中间连接的胶圈冲破,大量电石渣和乙炔气喷出,并着火。

案例4 :乙炔发生器加料口爆炸

湖南某厂乙炔站1 # 发生器加料口爆炸起火,随后2 # 发生器加料口和贮斗胶圈的密封处也发生爆炸起火,电石飞溅到一楼排渣池,产生乙炔气导致起火,为此发生器一、三、四楼都起火。操作人员紧急处理时,乙炔气又从2 # 冷却塔水封处冲出,不久便被一楼的火源引爆,冲击波将东、西、北三方围墙冲倒,周围的9 人受伤,其中1 人经抢救无效死亡,有2 人为重伤。

原因分析:①操作人员在紧急处理中,操作程序有误,造成管道内压力升高,冲破水封,气体跑出; ②电石加料口处阀泄漏,乙炔气从加料口处冲出,而电石贮斗处氮气密封不好,有空气进入,致使加料过程中爆炸起火。

案例5 :乙炔发生器爆炸

保定市某电化厂乙炔工段乙炔发生器溢流管堵塞,停车处理。开车后下料管道又堵塞,继续停车处理,操作人员用木锤、铜锤分别敲击下料斗的法兰盘,之后发生爆炸。当场死亡1人,重伤1 人,轻伤1 人。

原因分析:下料口堵塞时间过长,使发生器内电石吸水分解放热;又因加料斗密封橡胶圈破裂,空气进入。当下料口砸通,突然下料,形成负压,瞬间发生爆炸。

案例6 :违章抽盲板,导致乙炔发生器发生爆炸

江苏某公司树脂厂乙炔发生器停车检修(包括动火作业) 已1 个月,在开车的当天,检

修人员修理完电振荡器后,自认为“做好事”,未经允许擅自拆除加料口盲板,在遭到其他人员“谁装谁拆”训斥后又将盲板安装上,在这过程中导致少量电石落入发生器内,开车时发生爆炸。致使分离器筒体1 m 长焊缝开裂,发生器顶盖严重变形,人孔32 只Φ16 螺栓全部拉断(需250 t 力) ,人孔盖飞出撞坏墙体,车间、操作室门窗玻璃炸飞,所幸未有人员伤亡。

原因分析:违反了抽堵盲板“谁装谁拆”的原则,电石掉入发生器后未报告和处理,开车时加水没有执行操作规程2/ 3 液面的规定(气相容积增大) ,导致气相充氮不足,使乙炔- 空气混合物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在开动搅拌时引发爆炸。

近期(12年)乙炔事故典型案例(28例)

年11月24日,省某电化厂乙炔工段乙炔发生器溢流管堵塞,疏通又堵,着力敲打下料斗法兰盘时发生爆炸,当场死亡1人、重伤1人、轻伤1人。事故原因:下料口堵塞时间过久,(干式)发生器电石吸入水分分解放热,又因加料斗密封失效进入空气,当下料口砸通突然下料时,形成负压,引发爆炸。

年12月5日,河北省沧州市一家化工厂乙炔站3号乙炔发生器加料斗发生爆炸,致使厂房坍塌,半径100米以内窗玻璃破裂,1人死亡,2人轻伤,估计损失38万元以上。事故原因是临时停电检修后,恢复生产未按规程进行所致。

年5月的第一个星期,美国新泽西州享时敦一家乙炔生产厂发生爆炸,厂主当场死亡,2位工人受伤。经分析,是由于碳化钙进给管路堵塞之故。为疏通进给管路上的碳化钙,厂主带领工人用水冲洗,水喷射到碳化钙上产生乙炔气;用于照明的电灯不慎掉下,灯泡破碎瞬间点燃乙炔气引发爆炸。

年5月8日,河北省某化工总厂乙炔分厂乙炔发生器爆炸,造成1人死亡、1人重伤、3人轻伤,200平方米的厂房倒塌。原因是因乙炔高压干燥器压力过高,排污过猛,产生火花所致。

年6月30日,某化工厂违章使用浮筒式乙炔发生器,1名工人更换乙炔发生器内电石,并接上乙炔气胶管,浮筒即发生爆炸,该工人当场炸死。事故原因是浮筒内空气未排净,乙炔气内磷化氢含量超标,自然引爆。

6.1996年2月29日,四川省某化工总厂氯碱车间l号乙炔发生器检修,2名工人对其进行冲洗置换,拆开人孔盖检查,未进行气体分析,检查过程中突然发生爆炸,冲击波将1名工人冲出栏杆,从5米高处坠地而亡,另1名工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2万元。

7.1997年3月20日,某工厂电解车间生产急需集钠罐,车间主任擅自决定用焊枪烘干(按规定在烘干室用电烘干)。因集钠罐内漏有乙炔气体,当点燃焊枪移向集钠罐时,乙炔气体发生爆炸,1人死亡,2人重伤。

8.1998年10月27日,新疆某氯碱厂检修供水总阀,3名管工在井里用气焊切割螺丝。当准备用焊枪再次点着照亮时,打火机刚一打着,即刻发生爆炸,1死1伤。原因是第一次焊枪照亮后没有关闭焊枪,乙炔气泄漏被火点燃引爆。

9.1999年3月24日,汽轮机厂十四车间数控工段准备用来进行焊接作业的溶解乙炔气瓶发生爆炸,1名工作人员当场炸死,另3名送往医院后死亡,13人重伤,17人轻伤,在场的3名瑞士专家惊慌飞往外地疗养。爆炸的乙炔瓶被炸成三截,瓶底被炸飞出5米多远;

车间南端被炸毁1/3,玻璃全部震碎;18台数控铣床6台报废,另外12台的电脑控制系统损坏。直接经济损失1500万元。

由于该起事故特大,黑龙江省政府请求国务院派人调查处理,后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牵头组织调查组,调查结论是:乙炔瓶不补加丙酮或少补加丙酮,最严重的一只瓶缺丙酮1 1.8kg。在丙酮不足的情况下,超量充装乙炔,最严重的超4.8kg。充装记录不全混乱。为此,国家质监局2000年2月21日发了一个"质技监锅字[2000]14号"《关于哈尔滨溶解乙炔气瓶爆炸事故的通报》。

10.2000年2月12日,香港元朗大生围一机器维护工场发生乙炔瓶爆炸,7名工人3人死亡、4人受伤。当天上午8时,7名春节放假后上班的工人在工场内准备开工,当有人启动气焊枪时即发生爆炸,2名工人被弹起抛上10多米高的工场顶部,横搁在工字钢的横梁上死亡,其余5名工人被炸伤,其中1人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警方经现场调查初步确认,工场内存放有53瓶氧气和29瓶乙炔,明显违反存放规定。放在工场外的10多个乙炔瓶的橡胶软管早已损坏,接入工场内气体泄漏,12日上班开工时工棚里充满乙炔气,当工人进行切割时即触发爆炸。

11.2001年3月20日下午,市江宁区同夏路50号气站发生乙炔瓶爆炸,乙炔瓶炸得四分五裂,2人被炸成重伤。该气站位于一幢3层迎街大楼的中心部位,门面房内堆放了大约70余个氧气、乙炔气钢瓶。爆炸发生后该气站左右店铺的门窗及楼上10余扇窗户玻璃,在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作用下全部散碎落地。有一个钢瓶飞过马路落在加油站旁,一辆汽车挡风玻璃被炸碎、顶部变形。爆炸时受重伤的父子俩,在消防官兵的护送下去江宁区医院抢救。

12.2001年3月22日,湖北孝感市孝南区九真再生造纸厂发生乙炔气瓶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5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约5万元。

13.2001年4月11日晚,娄底市工业气体公司乙炔厂在充装结束时发生一起爆炸事故,1只乙炔气瓶和净化系统爆炸,造成1人死亡、2人重伤、1人轻伤,全厂停产,厂长当场炸死。原因:①乙炔生产过程中未严格按工艺要求进行净化;②操作者擅自违章地调高压缩机压力(规定不得超过2.5MPa);③干燥器袋内8个月没加氯化钙(无水);④充装时违章地先关机后送瓶,造成系统压力过高;⑤气瓶长期不按规定补加丙酮,乙炔不能溶解。是一起严重的违章违规事故。

14.2001年11月23日,东海县驼峰毛巾厂发生一起爆炸事故,三间厂房被毁,造成1人死亡、1人重伤。据了解,当天下午2点多钟,两名工人正在车间内一只乙炔罐突然剧烈爆炸,随一声巨响,车间的三间房屋被炸毁,1名工人当场身亡,另1名工人受重伤。

年2月16日,江苏淮安市楚州区施河镇太平中路通达市场南人口处一间15平米乙炔气焊门市部发生爆炸,造成3死1伤。巨响之后,这间私人店铺被夷为平地,对面西侧一堵围墙被爆炸冲击波推出数米远,紧邻小楼被震得摇摇欲坠,周围百米内的铝合金门窗扭曲变形,玻璃震碎。警方与群众从废墟中挖出死者,查出店主一家2口和马自达汽车车主被炸身亡,1名路人受重伤,另一行人因惊吓过度突发脑溢血当场昏倒。爆炸是在焊接马自达汽车时发生的,现场发现一个乙炔气瓶被炸坏。

年3月24日,北京市朝阳区十里堡北里一电气焊加工点,工人正在室内气焊作业时,乙炔气瓶橡胶管破裂漏气,喷出的乙炔气遇焊枪明火立即燃烧,火顺着导管烧到了乙炔气瓶瓶嘴。消防队员赶到时,地上的乙炔气瓶正在喷火,旁边还有两只乙炔气瓶,于是迅速喷水降温灭火。

年8月24日,武汉青山区武汉冶金设备制造公司结构厂乙炔操作工到隔壁乙炔房内灌乙炔,发现乙炔正在泄漏,赶紧关阀,不料突然起火,且越烧越大。后经消防官兵扑救,大

火在2时半左右被扑灭。操作工面部、上半身被烧伤。当时乙炔库房堆放了90多个钢瓶,绝大多数被抢运出来,但有6只钢瓶爆炸。原因是关阀过快,磨擦起火。

年6月28日,广州天河区五山派出所附近一大型工地内,焊枪喷射出的火花引燃突然泄漏的乙炔发生火灾。事发后警方和消防人员及时赶到现场营救,未造成人员伤亡。

年7月28日,广东湛江市上遂溪县城月镇一座小型乙炔气厂发生爆炸,在场5人死亡。

年10月4日,西安北郊汉城工业园区一工厂内发生爆炸,房顶被掀飞,附近地区许多人都感受到爆炸带来的冲击。爆炸是厂里储存的乙炔气体引发的,未发现人员伤亡。

年11月3日,重庆市沙坪坝区华岩镇重庆标准件厂家属区内,20多平方米的民房夷为平地,3人受伤。现场发现蓝色气罐是工业用乙炔气罐,工人贪便宜,将未用完的工业乙炔气罐搬回家煮饭,结果发生爆炸,造成3人受伤,其中2人重伤。

年12月10日,大连染料厂一工地内有多个乙炔气瓶发生泄漏并引起火灾。60多个用于切割和焊接的氧气瓶和乙炔气瓶全部起火,火焰从烧坏的气瓶阀处喷出,燃烧火焰长达近1米,直接烧烤着临近的氧气瓶同时,并发出“嘶嘶”可怕响声,燃烧钢瓶装乙炔和丙烷,每只30公斤。经消防官兵及时救险,没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年12月12日,位于浙江奉化市松岙镇的浙江船厂一艘正在建造的5.1万吨货轮内发生可燃气体爆燃事故,造成2人死亡、1人重伤。发生爆燃的是侧推舱的底部,当时3名工人正在舱底进行电缆托架的焊接作业。船舱深达6米,舱里结构复杂,下去困难。初步判断,有可能是作业时乙炔外泄导致了爆燃事故。

年12月18日,陕西韩城市新城办崇阳村一非法自制乙炔作坊发生爆炸,造成2死2伤。警方调查,该制作坊没有任何审批手续,生产乙炔是当地村民,亲兄弟4人,在燃爆过程中2人当场丧生,2人被严重烧伤。作坊已被查封。

年1月16日,杭州上塘高架公路拱北小区段发生一起车祸,一货车为避让前方车辆,撞在高架桥墩上。这辆货车满载易燃乙炔,所幸当时货车车速不是很快,才没有造成后果。驾驶室内2人受伤,被送往市二医院急救,无生命危险。

年10月7日,广州增城新塘镇西洲工业区一乙炔气厂发生爆炸,并引发火灾,烧毁乙炔气体充装车间及充装台建筑物400平米,烧毁充装台约400瓶乙炔气和瓶体,以及装卸台约400个空瓶。当时充装车间正在充装的500个乙炔气瓶中的一部分(数十个)爆炸,停在装卸台下的两辆汽车也被大火烧坏。经初步调查,爆炸原因很可能是输气胶管发生泄漏,气体高速窜出产生静电,引发爆炸并延伸起火。消防部门派出19辆消防车前往现场,才将大火扑灭,所幸前后无人员伤亡。

年1月1日下午,江西某化工公司有机分厂合成工段液气分离器突然发生爆炸,同时造成生产设备部分电缆线烧毁。原因:液气分离器法兰密封圈,由于受风机运转的震动而产生间隙,致使乙炔气体高速泄漏而产生静电,导致分离器内乙炔气引燃爆炸,并引发火灾。

年5月14日,江西省某水泥厂生料磨工段生料库顶2#渣浆库发生乙炔气爆炸事故,造成2名岗位员工烧伤,其中1人60%深度烧伤。

事故经过。该水泥厂上午开始生料磨试车,2#渣浆库液位8~9m。10时许,齐朱二人拿着绳索和碘钨灯第3次对库位进行测量,当朱某拿着灯刚靠近测量孔时的瞬间,发生爆炸,一团大火从测量孔喷出,冲击波将齐某掀倒,2人严重烧伤。原因分析。这是一起明显的责任事故。该水泥厂由干法生产工艺改为湿法后,而所采用的电石渣浆中仍有12%左右的电石没有完全反应。同时将原排气管拆除,将洞口封盖,并擅自在库内进行原料配置,造成电石渣浆生成的乙炔气在库内大量积聚,达到爆炸浓度极限。因为没有电气照明,员工在作业中被迫使用非防爆碘钨灯,因电火花引发爆炸。

电石爆炸事故案例

事故回放 2004年3月14日17时40分,抚顺某化工有限公司电炉工段一出炉工人发现,在本应正常出电石的电石炉2#出口没有开启的情况下,封闭的电石炉1#出口意外开启,这时班长安排了停水、停电。过了20多分钟,待电石水流量小了以后,班长带领大家上前堵眼,6人在电石炉1#出口堵眼作业,4人在电石炉2#出口处做泥球。大约2分钟左右,隔热水墙发生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重伤,1人轻伤。 事故原因 电石炉1#电石出口因炉内硅铁水挤压破裂,造成大量的高温硅铁水、电石水长时间积聚在隔热水墙前,使水墙内的水升温汽化;硅铁水将水墙底部熔解穿透后,大量的液态电石进入水墙内,电石与水反应,瞬间发生爆炸,这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001年5月20日,这台电石炉1#电石出口处已经发生过类似的跑眼,导致隔热水墙爆炸,而该化工有限公司没有对这起事故进行认真的调查分析,对导致水墙爆炸的隐患没有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给此次事故埋下了祸根,这是此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电石炉跑眼是经常发生的事,当工人吃晚饭时,没有安排人员对电石炉进行巡视检查,做好应急处理预案,以致没有能够及时发现跑眼,发 现后也不能快速、妥善处理,这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按工艺规程要求,电石炉生产过程中应执行1#、2#出口轮换使用制度,但未规定轮换周期,致使1#出口在发生事故前长达15天没有使用,导致1#出口在事故前的安全状态不稳定,这是事故发生的管理原因。 事故教训 为预防化学品爆炸事故,国家对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运输、包装制定了严格的法规及标准要求,对不同物质规定要隔离储存、隔开 储存、分离储存的储存方式。电石为忌水物质,与水反应生成乙炔气体,乙炔气体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点火源即发生爆炸反 应。生产过程中用水作隔热墙本身就存在安全隐患;在储存、运输时也要作好防水,不能用水作灭火剂;在生产乙炔气、储存电石时,要求厂房、库房有足够的泄爆面积、整体防爆;乙炔气运行管路上的阀门等含铜量要附合国家规定限值以下,并要加装阻火器;电石破碎间地面高于室外;工人应穿防静电工作服、鞋等。

案例氧气乙炔爆炸事故分析

案例一 2003年1月16日下午1时左右,江都市某工业气体充装站在氧气充装过程中发生一起氧气瓶爆炸事故,造成1死1伤。现将有关事故调查分析情况介绍如下。 事故的基本情况 2003年1月16日上午12时许,一位氧气代充客户到江都市某工业气体充装站充装气气,共6只氧气瓶。充装工将氧气瓶卸下后,先将30只氧气瓶分两组各15只进行充装。约在12点50分左右,其中一组充装结束,现场充装工关掉充装总阀,紧接着就开始卸充装夹具,当充装工卸下第3只气瓶夹具时,其中一只气瓶发生了爆炸,一名充装客户当场炸死在充装台上,一名操作人员受伤,该站共有6间充装间,每站站房长4m,宽6。充装间设有30个充气头,气瓶爆炸后,后浪把主充装间的防火墙推倒,把充装间充装管线全部炸坏,窗子的玻璃被震碎,充装间屋面全部掀光。爆炸气瓶被炸成3块,大块重29kg,中块得23.5kg,小块重3.5kg,气瓶爆炸后3.5kg的小块瓶片从屋内飞到充装站围墙外的麦田里,距爆炸点有35m。 事故原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 从现场取证情况和查阅有关资料分析,意见如下: 1.对该站储罐内剩余液氧,邀请了扬子石化西欧气体有限公司有关专家进行现场取样,并带回南京分析,结果确认该储罐内液氧合格,排除了气源不合格的因素; 2.根据爆炸碎片上原有的气瓶制造和检验标记,从无缝气瓶检验站查阅该瓶检验报告,得知该瓶检验合格,并在检验有效期范围内,排除了过期瓶充装的因素; 3.在爆炸现场,发现该瓶主体被炸成3块(后在清理过程中发现颈圈),经称重约为56kg,与检验报告上称重量相符,一块重约3.5kg的碎片飞离充装站围墙外,距爆炸点约为35m。又从爆炸碎片中发现,瓶体内中下部一侧表面有一段400mm×150mm范围的金属烧熔痕迹,并留下了金属氧化物,这些情况都说明此次氧气瓶爆炸具有化学性爆炸的特征; 4.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充装记录,并对现场进行勘察,同有关人员进行了询问、笔录,了解到充装台上的安全阀、压力表均在有效期内,有校验报告,当时充装压力为11.0MPa。又对爆炸现场进行了清理,发现爆炸瓶右侧有3只瓶内尚有气体,现场进行压力测试,发现这3只瓶内均有压力,且在10.0MPa左右,这就进一步排除了物理性爆炸的可能(不超压); 5.对上述3只气瓶采用吸耳球取样,并用着火烟头试验,发现烟并没有有明显的助燃作用,无气体爆鸣,同时对1只气瓶又进行了压力测试显示为9.0MPa。

煤矿煤尘爆炸事故应急预案

煤矿煤尘爆炸事故应急预案 1.1总则 1.1为防止煤矿井下煤尘爆炸事故和有效提高煤矿企业各级人员对煤尘爆炸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消除煤尘爆炸事故隐患或最大限度地减少煤尘爆炸事故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保障煤矿企业职工生命及财产安全。 1.2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规程》、《XX公司重大突发事件(事故)应急管理办法》等国家和行业的法律、法规,上级主管部门对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要求;结合煤矿企业生产实际,编制本预案。 1.3 本预案适用于XX集团公司下属的煤矿企业发生煤尘爆炸事故的应急处置。 1.2危险性(因素)与风险分析。 2.1 在煤矿采、掘、运等生产过程中均会产生大量的矿尘,其中煤尘所占比重最大,并且采掘机械化程度越高、强度越大,煤尘生成量明显增加,煤尘除了会造成作业人员尘肺病外,其粉尘状态时与空气中的氧分子接触几率增加、吸附氧分子能力加强,加快了氧化过程,特别是在高温条件下,受热面积大,氧化过程更为剧烈,因此在一定浓度范围和温度条件下极易燃烧或爆炸。煤尘爆炸会将已经沉降于巷

道底板和两邦的落尘吹起参与爆炸,甚至将前方的沉积煤尘吹起后形成连续爆炸,爆炸具有极高的温度和压力,爆炸波传播速度可达每秒数百米或上千米。爆炸后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并且伴生井下急剧缺氧或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产生。对人员、设备(设施)安全存在较大威胁。 2.2 风险等级。 2.2.1 三级状态:井下降尘设备(设施)故障停运,造成工作面大量煤尘飞扬、通风系统供风不足不能及时吹散工作面煤尘造成局部煤尘聚集、或通风系统短路造成局部积落尘大量飞扬。 2.2.2 二级状态:在井下空气中有一定的瓦斯,且爆炸性煤尘浓度接近爆炸浓度并继续上升、煤尘浓度接近爆炸浓度且井下有明火作业(煤炭自燃)等或工作面停风。 2.2.3 一级状态:在井下空气中有一定的瓦斯,且爆炸性煤尘浓度达到爆炸浓度范围或工作面发生煤尘爆炸。 1.3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3.1 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把保障企业职工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煤尘爆炸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设备(设施)损坏及财产损失。

CSB经典案例分析-ASCO乙炔生产装置单向阀失效导致的可燃气体爆炸事故

CSB经典案例分析—ASCO乙炔生产装置单向阀失效导致的可燃气 体爆炸事故 唐彬天津市居安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培训中心 摘要 本文结合美国化学品安全与危害调查委员会(CSB)对2005年ASCO乙炔服务公司乙炔气生产装置因单向阀失效导致乙炔气逆流并泄漏爆炸事故的调查,详细介绍该起事故的发生背景、过程与后果,并从技术和管理角度综合分析、总结导致事故的各方面原因,分享CSB调查组根据事故调查结果总结的经验教训和建议措施。 关键词:乙炔、单向阀失效、爆炸、美国化学品安全与危害调查委员会(CSB) 1. 事故简介 2005年1月25日,位于美国新泽西州Perth Amboy的乙炔服务公司(Acetylene Services Company, ASCO)是一家从事乙炔气生产和包装的公司,因乙炔发生器循环水管线上的单向阀失效内漏,导致乙炔气通过循环水管线逆流并泄漏进入封闭空间聚集,遇点火源后引发剧烈爆炸(如图1所示),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重伤,附近生产厂房严重受损。 图1:爆炸事故现场照片 2. 事故背景

2.1 公司背景 ASCO是一个家族式自营企业,于1982年开始在纽约和费城市区生产和包装乙炔气服务。事故发生时,ASCO拥有14名员工。ASCO主要在Perth Amboy厂区生产乙炔气,2004年7月,ASCO开始直接从一家石化企业购买乙炔气,以补充自己的生产能力。 2.2 装置布置 ASCO生产装置位于一处工业区,乙炔气生产工艺设备、气瓶充装操作区、办公室和休息室均位于46号厂房内,如图2所示。在46号厂房外部紧挨着设有6个沉降罐,中间是一个木制结构的厂棚。厂棚里面设有水泵和相关附属管线。接货码头用于卸载购买的乙炔气,另外还有一个丙酮储罐。 图2:平面布置示意图 2.3 乙炔 乙炔(俗称风煤或电石气)是一种无色、高反应活性和极度易燃的气体。纯乙炔是无臭的,但工业用乙炔由于含有硫化氢、磷化氢等杂质,而有一股大蒜的气味,密度比空气稍轻。乙

安全 血泪教训之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双苯厂“11.13”爆炸事故(连载14)

安全血泪教训之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双苯厂“”爆炸事故(连 载14) 编者按 小7:长期的安逸容易让我们失去危险的嗅觉,如果您身边有工作在一线的朋友,请不要吝啬您的点击分享。或许,他们正因为看到这篇文章,提高了自身安全意识,将大部分突如其来的事故扼杀于摇篮之中。事故案例: 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双苯厂“”爆炸事故2005年11月13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硝基 苯精馏塔发生爆炸,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908万元,并引发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国务院事故及事件调查组认定,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爆炸事故和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是一起特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和特别重 大水污染责任事件。爆炸时冒起的黄烟 爆炸后的地面事故经过:2005年11月13日,因苯胺二车间硝基苯精馏塔塔釜蒸发量不足、循环不畅,替休假内操顶岗操作的二班班长徐某组织停硝基苯初馏塔和硝基苯精馏塔 进料,排放硝基苯精馏塔塔釜残液,降低塔釜液位。10时10分,徐某组织人员进行排残液操作。在进行该项操作前,错误地停止了硝基苯初馏塔T101进料,没有按照规程要求

关闭硝基苯进料预热器E102加热蒸汽阀,导致进料温度升高,在15分钟时间内温度超过150℃量程上限。11时35分左右,徐某回到控制室发现超温,关闭了硝基苯进料预热器蒸汽阀,硝基苯初馏塔进料温度开始下降至正常值。13时21分,在组织T101进料时,再一次错误操作,没有按照“先冷后热”的原则进行操作,而是先开启进料预热器的加热蒸汽阀,7分钟后,进料预热器温度再次超过150℃量程上限。13时34分启动了硝基苯初馏塔进料泵向进料预热器输送粗硝基苯,当温度较低的26℃粗硝基苯进入超温的进料预热器后,由于温差较大,加之物料急剧气化,造成预热器及进料管线法兰松动,导致系统密封不严,空气被吸入到系统内,与T101塔内可燃气体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引发硝基苯初馏塔和硝基苯精馏塔相继发生爆炸。5次较大爆炸,造成装置内2个塔、12个罐及部分管线、罐区围堰破损,大量物料除爆炸燃烧外,部分物料在短时间内通过装置周围的雨排水口和清净下水井由东10号线进入松花江,引发了重大水污染事件。1事故原因爆炸事故原因分析:由于操作工在停硝基苯初馏塔进料时,没有将应关闭的硝基苯进料预热器加热蒸汽阀关闭,导致硝基苯初馏塔进料温度长时间超温;恢复进料时,操作工本应该按操作规程先进料、后加热的顺序进行,结果出现误操作,先开启进料预热器的加热蒸汽阀,使进料预热器温度再次出现升温。7分钟后,进料预热器温

乙炔事故典型案例

乙炔事故典型案例 (1)1994年11月24日,河北省某电化厂乙炔工段乙炔发生器溢流,管堵塞,6时停车处理完毕,开车后下料管又堵,继续停车处理,工人们用木锤、铜锤敲打下料斗的法兰盘,13时50分发生爆炸,当场死亡1人、重伤1人、轻伤1人。事故原因是下料口堵塞时间过长,使发生器电石吸入水分分解放热(干式发生器),又因加料斗密封橡胶圈破裂,进空气,当下料口砸通,突然下料,形成负压,而发生爆炸。 (2)1994年12月5日,河北省沧州市一家化工厂乙炔站3号乙炔发生器加料斗发生爆炸,致使厂房坍塌,半径100米以内窗玻璃破裂,1人死亡,2人轻伤,估计损失38万元以上。事故原因是临时停电检修后,恢复生产未按操作规程进行所致。 (3)1995年5月的第一个星期,美国新泽西州享时敦一家乙炔生产厂发生爆炸,厂主当场死亡,2位工人受伤。经分析,是由于碳化钙进给管路堵塞之故。当时,厂主带领工人用水冲洗想疏通进给管路上的碳化钙,但水喷射到碳化钙上就产生乙炔气。当时为了工作方便用电灯照明,由于不慎电灯掉下灯泡破碎,瞬间点燃乙炔气引发爆炸。

(4)1995年5月8日,河北省某化工总厂乙炔分厂乙炔发生器爆炸,造成1人死亡、1人重伤、3人轻伤,200平方米的厂房倒塌。原因是因乙炔高压干燥器压力过高,排污过猛,产生火花所致。 (5)1995年6月30日,广西某化工厂违章使用浮筒式乙炔发生器,1名工人更换乙炔发生器内电石,并接上乙炔气胶管,浮筒即发生爆炸,该工人当场炸死。事故原因是浮筒内空气未排净,乙炔气内磷化氢含量超标,自然引爆。 (6)1996年2月29日,四川省某化工总厂氯碱车间l号乙炔发生器检修,2名工人对其进行冲洗置换,拆开人孔盖检查,未进行气体分析,检查过程中突然发生爆炸,冲击波将1名工人冲出栏杆,从5米高处坠地而亡,另1名工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2万元。 (7)1997年3月20日,内蒙古某工厂电解车间生产急需集钠罐,车间主任擅自决定用焊枪烘干(按规定在烘干室用电烘干)。因集钠罐内漏有乙炔气体,当点燃焊枪移向集钠罐时发生爆炸,1人死亡,2人重伤。 (8)1998年10月27日,新疆某氯碱厂检修供水总阀,3名管工在井里用气焊切割螺丝。当准备用焊枪再次点着照亮时,打火机刚

煤尘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正式版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煤尘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 案正式版

煤尘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事故特征 (一)煤尘爆炸事故地点:采掘工作面(302高档普采工作面及顺槽),10#主运输大巷、轨道大巷、回风大巷、水泵房等其它要害场所。 (二)煤尘爆炸事故的因素: 1、在巷道内使用不具有防爆性能的电气设备,带电检修,搬迁电器设备、电缆和电线; 2、工作面爆破禁止使用煤矿禁用炸药和煤矿许用电雷管,爆破不严格按作业规程作业;

3、掘进巷道内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产生摩擦火花; 4、在采煤面刮板输送机和皮带运输等转载地点,洒水装置效果不佳,造成粉尘飞扬; 5、铺设的静压洒水系统不起作用,或工作面水幕不开,使煤尘达到爆炸极限; 6、采掘工作面及巷道清洗不及时或不到位;除尘风机不使用,使采掘工作面及巷道的回风煤尘达到爆炸极限等。 (三)煤尘爆炸事故的类型: 煤尘爆炸、瓦斯爆炸引起煤尘爆炸、机电设备引起煤尘爆炸、电缆引起煤尘爆炸。 (四)煤尘爆炸事故的征兆:

发生器(乙炔)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

发生器(乙炔)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 唐俊岩王海瑜 一、前言 乙炔发生器是一种有火灾爆炸危险的设备。采用事故树分析法对电石入水式低压乙炔发生器火灾、爆炸事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为企业消除事故及安全生产提供可靠保障。 乙炔是一种无色的气体,俗称电石气,是最简单的炔烃。乙炔的用途很广,常见的溶解乙炔用于焊接或切割金属材料。目前国内溶解乙炔的生产主要采用电石法。电石法生产乙炔又可分为排水式、联合式、电石入水式和沉浮式等几种。乙炔发生器是利用电石和水相互作用制取乙炔的设备,是乙炔生产的关键设备。由于乙炔的危险性,乙炔发生器有燃烧爆炸危险。本文采用事故树分析法对电石入水式低压乙炔发生器火灾、爆炸事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为企业消除事故及安全生产提供可靠保障。 二、方法简介 事故树(Fault Tree Analysis, FTA),也称故障树,是一种描述事故因果关系的有方向的“树”,是安全系统工程中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它能对各种系统的危险性进行识别评价,既适用于定性分析,又能进行定量分析。 事故树分析是对既定的生产系统或作业中可能出现的事故条件及可能导致的灾害后果,按工艺流程、先后次序和因果关系绘成程序方框图,表示导致灾害、伤害事故(不希望事件)的各种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它由输入符号或关系符号组成,用以分析系统的安全问题或系统的运行功能问题,并为判断灾害、伤害的发生途径及与灾害、伤害之间的关系,提供一种最形象、最简洁的表达形式。 三、分析步骤 事故树分析步骤见图1。 图1 FTA步骤

四、重点解决的技术问题 1 绘制事故树 我在广泛收集、整理有关事故资料,认真消化了相关安全规程、操作规程和众多事故案例的基础上作出乙炔发生器发生爆炸事故树。 绘制事故树时,重点注意了以下问题: (1)尽可能全面收集有关的事故案例及规程、标准。 (2)系统、全面地发掘事故的发生原因及事件相互间的逻辑关系。作图过程中充分尊重生产、工艺、操作、安全等方面富有经验的同志的意见。 2 求最小割集 由于事故树较为复杂,计算最小割集时如全部具体到基本事件,则割集十分庞大,既不便于表达,也不便企业采取控制措施。因此,实际处理时本文视情况对事故树取到某一便于采取措施的中间事件作为基本分析单元。 3 结构重要度分析 结构重要度分析,是从事故树结构上分析各基本事件(这里指基本分析单元)的重要程度。即在不考虑各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或者说假定各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都相等的情况下,分析各基本事件的发生对顶上事件发生所产生的影响程度。 4 控制措施 从理论上讲,每一组最小割集是反映事故树中可能引起顶上事件发生的一个基本事件组合,据此可有的放矢地制定预防控制措施,但因FTA推出的割集往往数目繁多,实际无法根据它们将应采取的所有措施一一列出。因此,根据目前所掌握的情况,考虑安全生产管理的实际状况及实施的验易程度,针对一些较为重大的问题提出了控制措施。 五、事故树分析 1事故树 乙炔发生器发生爆炸事故树见图2。

电石炉常见事故大全

电石生产常见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编写:华永才、马飞云、邓浩、张海平 方振平、侯坐岭、阎建军、李云飞 审核:李平、华永才 鄂尔多斯化工集团电石公司2009年12月印制 事故一:电极硬断 一、现象 1、电流突然下降后回升,但不会上升至原位。 2、炉气温度突然上升。 3、电炉产生的电弧声异常。 二、原因 1、电极糊保管不当,灰分增高,粘结性差。 2、停炉时期电极冷却率大。 3、导电接触元件以上的电极糊过热,固体物沉淀,造成电极分层。 4、由于电极进入炉料部分稍带锥形,当电极降低时,电极与硬壳及炉料产生极大的机械力。 5、长时间停电后,负载增加过快。 三、处理方法 1、立即停电。 2、断头小,即所断电极在料面以下,残留电极长度可以工作,可将断头压入炉内继续送电。 3、电极断头大,即所断电极在料面以上,工作端不能工作,须将断头用炸药爆破后取出,适当压放电极尽量用提高压放率而不用长距离的压放来增加电极工作端。 4、对所断电极进行单相电极焙烧。 四、预防措施 1、把好电极糊进厂质量关,确保电极糊质量符合要求;妥善保管电极糊,防止灰尘进入。

2、尽量避免连续3小时以上的停炉,防止电极氧化。 3、保持电极糊高度在接触元件以上4.5米,让电极糊连续性焙烧,防止过热。 4、停炉期间应适时上下移动电极,防止电极与炉料粘结;尽量避免大幅度提升电极,防止塌料堵塞电极下降位置,增大电极下降的阻力。 5、长时间停电后,负载增加要缓慢,严格执行开车操作规程。 6、注意与塌料相区别,防止误判断。 事故二:电极软断 一、现象 1、电流突然上升,电极对炉底电压降至“0”。 2、炉气出口温度与H2含量增高。 3、电极筒大量冒黑烟。 4、炉气压力突然增大,防爆孔打开。 二、原因 1、电极糊的质量差,油份、挥发份多,软化点高。 2、电极自动下滑或过量下放电极。 3、电极糊块大,添加无规律,棚住或架空。 4、电极筒焊接质量差。 三、处理方法 1、立即停电。 2、迅速下降电极,使断头相接后压实炉料,减少电极糊外流,并扒掉外流的电极糊。 3、若软断严重,电极糊全部外流,一定要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迅速组织人员撤离至安全位置。 4、重新装入电极糊后(加入电极筒内的高度应达到接触元件顶部以上4500mm。)对所断电极进行单相电极焙烧。 四、预防措施 1、把好电极糊进厂质量关,确保电极糊质量符合要求。

乙炔生产爆炸案例

乙炔生产过程中危害因素分析及安全控制 江苏某医药原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医药中间体为主的企业,主产品1 ,4 - 丁炔二醇生 产能力达3000 t/ a。目前该公司有两台乙炔发生器,乙炔生产系统具有易燃、易爆等诸多危险、有害特性,如何实现乙炔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一直是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1 乙炔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1:发生器加料口燃烧 某厂发生器在加料时,由于第1 贮斗排氮不彻底,电石块太大,在加料吊斗内“搭桥”。操作人员采用吊斗撞击加料口,致使吊钩脱落。于是现场挂吊钩,同时启动电动葫芦开关,结果引起燃烧,操作人员脸部和手部烧伤。 原因分析:乙炔气遇到电动葫芦开关火花引起燃烧。 案例2:乙炔发生器爆炸 安徽某厂乙炔工段1# 发生器活门被电石桶盖卡住,操作人员进入贮斗内处理时突然发生爆炸,死亡3 人。 " 原因分析:人进入发生器内处理被卡住的活门时,致使大量空气进入贮斗内,用工具敲击电石时产生火花,乙炔气与之接触后发生爆炸。 案例3:乙炔发生器发生爆喷燃烧 广西某厂乙炔工段当班操作人员发现乙炔气柜高度降至180 m3 以下,按正常生产要求,此时发生器需要添加电石,于是操作人员到三楼添加电石,1 # 发生器贮斗的电石放完后,又去放2 # 发生器贮斗的电石,当放出约一半电石物料时,在下料斗的下料口与电磁振动加料器上部下料口连接橡胶圈的密封部位,突然发生爆喷燃烧。站在电磁振动器旁的操作人员全身被喷射出来的热电石渣浆烧伤,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原因分析:操作人员在放发生器贮斗的电石时,没注意到乙炔气柜液位的变化,致使加入粉料过多,产气量瞬间过大,压力超高,气压把中间连接的胶圈冲破,大量电石渣和乙炔气喷出,并着火。 案例4 :乙炔发生器加料口爆炸 湖南某厂乙炔站1 # 发生器加料口爆炸起火,随后2 # 发生器加料口和贮斗胶圈的密封处 也发生爆炸起火,电石飞溅到一楼排渣池,产生乙炔气导致起火,为此发生器一、三、四楼都起火。

化工安全事故典型案例分析

氯乙酸氯化岗位玻璃冷却器爆炸事故 1. 事故经过: 2007年10月25日上午10:30分,某化工厂氯乙酸工段C1氯化釜系统玻璃冷却器突然发生爆炸。其中C1氯化釜三楼九节玻璃冷却器全部炸坏,炸坏后的碎片造成附近D2 、E1 、E2等三台氯化釜共七节玻璃冷却器不同程序的损坏。爆炸发生后,当班人员迅速关闭氯化系统相关阀门,氯化岗位做紧急停车处理,氯乙酸其他结晶、离心包装等岗位未受到影响,生产保持正常运行。经维修人员紧急检查、抢修后,氯化岗位于11:00部分氯化釜恢复开车(4主4副),下午18:30分氯化系统开满正常。 这次事故由于设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2万余元,并且爆炸后形成的酸雾向周围弥散,造成极坏的影响。 2. 事故调查: 1)C1氯化釜停用前后的情况调查:根据查看相关记录,该氯化釜最后一次投料使用时间为10月13日下午15:36,到14日21:00转为主釜,在15日15:00氯化反应中期发现釜体穿孔后停用。停用后,工段组织人员对通氯阀、进出水阀等进行了关闭,并对釜内料液进行了抽空处理。

2)化验室人员对氯乙酸氯化系统相关气体及该氯化釜釜内残液(约500㎏)等进行了 化验分析,具体结果如下: a)主釜尾气组成:HCl:64.5%;Cl2:1.75%;H2/Cl2:3.17%; b)副釜尾气组成:HCl:73%;H2/Cl2:3.15%; c)氯化釜釜内残液:HAc 34.55%;HCl 2.10%; 另外氯化釜残液内含有大量Fe2+离子。 3)维修人员对该氯化釜分配台通氯胶囊阀、釜上通氯玻璃阀及釜上DN100气相大阀进行检查,发现以上氯气和气相阀门关不死,存在内漏现象。 4)维修人员对氯化釜水洗处理后,打开釜盖后进行了仔细检查,发现氯化釜内穿孔两处,距离釜底圆弧以上400mm 处(方向分别为西南侧一处,孔径φ8mm),同时发现穿孔处上下共约600mm宽的釜体出现一周脱瓷。 3. 事故原因分析: 1)由于该氯化釜几处通氯阀门内漏,造成氯气进入氯化釜系统内。

电石炉事故案例

案例一新电极焙烧时爆炸 一、事故经过: 2005年12月24日9时10分,宁夏某电石厂发生重大电极爆炸事故,造成一人死亡一人重伤。 2005年12月2宁夏某电石厂新建两台电石炉,于12月上旬安装完毕,下旬开始焙烧1#炉新电极,前两天电极焙烧正常,第三天电极端头已基本形成固化物,电极底部铁板消耗完毕,第四天中午电极在焙烧过程中炉内散发出大量的电极糊挥发分,此时弧光也很大无法辨别炉况,负责开车的周某见此状况开始压电极,23日晚上10时左右另一负责人在巡查时发现电极位臵较高再次压放电极,次日早上周某发现电极弧光减弱电流变化较快,试着提了一下电极,但见电流无变化就再次提电极,提电极后准备到炉前观察炉况,刚出操作室,操作工发现电流突然下降,电石炉内冒出大量黑烟,火花四处溅落,见此现状后迅速通知周某,周某即下令停炉。此时炉内发生一声巨响,设备炉门、防暴孔全部炸飞,一名正在外面巡检的工人当场炸死,一名加电极糊工人脸部烧毁达到80%,直接经济损失达150万元。 二、事故原因: 1、电极压放过量,电极焙烧硬度不够造成电极变形、有裂纹,在提电极时电极断裂,电极糊外漏产生爆炸。 2、负责的工艺员对无法辨别的炉况没有及时停炉观察,盲目操作造成电极断裂。 3、操作人员观察不仔细,发现事故不及时,造成事故恶化。 4、操作工安全意识淡薄自我防护意识差。 5、工艺负责人员责任心不强,思想麻痹大意,安全意识淡薄,没有相互沟通探讨,解决问题不及时。 6、管理不当,电极糊质量差灰分、油分过大,电极强度不够。 三、预防措施: 1、加强员工的培训,增强员工安全防护、保护意识。 2、严格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工作认真仔细,精心操作,

氧气乙炔事故处理方法

氧气乙炔事故处理方法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第二部分现场处置方案 氧气、乙炔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一.事故风险分析 1.1事故类型 在焊接切割作业时,由于使用压缩空气或氧气流的喷射,使火星、融珠和铁渣四处飞溅,将作业环境10m范围所有易燃易爆物品清理干净,应注意作业周边环境内有无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以免由于焊渣、金属火星引起灾害事故。 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 所有使用氧气、乙炔切割的场所。 1.3事故发生的时间、事故的危害程度及影响范围 1.事故易发时间: 在使用氧气、乙炔焊接切割作业时 2.事故的危害程度及影响范围 一旦发生氧气、乙炔瓶火灾爆炸事故,轻者造成生产中断,重者会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影响不会波及厂区以外。 3.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氧气、乙炔气瓶火灾爆炸可能会引发火灾。 二.应急工作职责 临场指挥:车间负责人 职责:启动预先约定的事故警报,向公司应急总指挥(总经理)报告事故现场情况;必要时,直接向宁城县安监局、消防部队等有关部门报告事故,请求支援;指挥现场人员进行力所能及的应急处置;疏散周围人员。 现场其它人员根据各自岗位应急职责,在车间负责人的指挥下,展开救援。 三.应急处置

3.1应急处置程序 氧气、乙炔气瓶发生火灾后,现场第一发现人应大声呼救,向周围人员发出警报; 车间负责人履行现场临时指挥职责,启动报警设备,告知周围车间人员,向公司应急指挥(总经理)报告现场情况,启动《氧气、乙炔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指挥现场人员进行力所能及的现场处置,划定警戒线,疏散周围人员。 如仅依靠车间的应急力量无法控制事故,现场临时指挥请求公司应急总指挥(总经理)启动《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当气体导管漏气着火时,首先应将焊割炬的火焰熄灭,并立即关闭阀门,切断可燃气体源,用灭火器、湿布、石棉布等扑灭燃烧气体。 2.氧气、乙炔气瓶口着火时,设法立即关闭瓶阀,停止气体流出,火即熄灭。 3.氧气、乙炔气着火可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扑灭;乙炔瓶内丙酮流出燃烧,可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4.如气瓶库发生火灾或邻近发生火灾威胁气瓶库时,应采取安全措施,将气瓶移到安全场所。 5.如果事态严重,直接扩大应急,请求社会救援,拨打119。 四.注意事项 1.禁止敲击,碰撞瓶体,要轻拿轻放 2.不得靠近热源和电气设备,夏季要防止爆晒 3.吊装、搬运时应使用专用夹具和防震的运输车 4.使用时要注意固定乙炔瓶,防止倾倒,严禁卧放 5.使用必须装设专用的减压器、回火防止器 6.瓶内气体严禁用尽,必须留有不低于下表规定的剩余压力

瓦斯爆炸、煤尘爆炸事故的处理措施示范文本

瓦斯爆炸、煤尘爆炸事故的处理措施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瓦斯爆炸、煤尘爆炸事故的处理措施示 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处理瓦斯爆炸事故的措施 1、选择最短的路线,以最快的速度达到遇险人员最多 的地点进行侦察、抢救。其方法:一是沿回风方向进入灾 区;二是沿进风方向进入灾区。选择哪条路线进入灾区要 根据实际情况判断确定。一般来说,救护力量少时,要沿 进风方向进入灾区,因为在空气新鲜的巷道中行进,对保 持救护队的战斗力,减少队员体力消耗有利。如果爆炸 后,进风巷道跨塌、冒顶和堵塞,一时难以清理、维修, 也可沿回风方向进入灾区。但在回风中行进,有烟雾和有 毒气体的威胁,救护队员的行进速度较慢,可是,这一带 往往也是遇险人员较集中的地方,救护力量多时,可以同

时从进回风两侧派人进入。 2、迅速恢复灾区通风。采取一切可能采取的措施,迅速恢复灾区的通风,排除爆炸产生的烟雾和有毒气体,让新鲜空气不断供给灾区,是抢救遇险人员最有效的方法。但在恢复通风前,必须查明有无火源存在,否则回再次引起爆炸。 3、反风。在紧急抢救遇险人员的特殊情况下,爆炸产生的大量有毒有害气体,严重威胁回风方向的工作人员时,在确认进风方向的人员已安全撤退的情况下,可考虑采用反风。但对此必须十分慎重。不经过周密分析,盲目行动,往往会造成事故扩大。 4、清除灾区的巷道的堵塞物。瓦斯爆炸后发生冒顶,造成巷道堵塞,影响救护队员进行侦察和抢救时,应考虑清理堵塞物的时间,若巷道堵塞严重,救护队员在短时间内不能清除时,应考虑其它能尽快恢复通风救人的可行办

瓦斯爆炸煤尘爆炸事故的处理措施

瓦斯爆炸、煤尘爆炸事故的处理措施 一、处理瓦斯爆炸事故的措施 1、选择最短的路线,以最快的速度达到遇险人员最多的地点进行侦察、抢救。其方法:一是沿回风方向进入灾区;二是沿进风方向进入灾区。选择哪条路线进入灾区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确定。一般来说,救护力量少时,要沿进风方向进入灾区,因为在空气新鲜的巷道中行进,对保持救护队的战斗力,减少队员体力消耗有利。如果爆炸后,进风巷道跨塌、冒顶和堵塞,一时难以清理、维修,也可沿回风方向进入灾区。但在回风中行进,有烟雾和有毒气体的威胁,救护队员的行进速度较慢,可是,这一带往往也是遇险人员较集中的地方,救护力量多时,可以同时从进回风两侧派人进入。 2、迅速恢复灾区通风。采取一切可能采取的措施,迅速恢复灾区的通风,排除爆炸产生的烟雾和有毒气体,让新鲜空气不断供给灾区,是抢救遇险人员最有效的方法。但在恢复通风前,必须查明有无火源存在,否则回再次引起爆炸。 3、反风。在紧急抢救遇险人员的特殊情况下,爆炸产生的大量有毒有害气体,严重威胁回风方向的工作人员时,在确认进风方向的人员已安全撤退的情况下,可考虑采用反风。但对此必须十分慎重。不经过周密分析,盲目行动,往往会造成事故扩大。

4、清除灾区的巷道的堵塞物。瓦斯爆炸后发生冒顶,造成巷道 堵塞,影响救护队员进行侦察和抢救时,应考虑清理堵塞物的时间,若巷道堵塞严重,救护队员在短时间内不能清除时,应考虑其它能 尽快恢复通风救人的可行办法,同时要恢复堵塞区外的通风,让不 佩带呼吸器的人员能够参加此项工作。在此情况下,救护队员应在 旁进行监护并要做好准备,一旦通路打开,立即进入灾区抢救遇险 人员。 5、扑灭爆炸引起的火灾。为了抢救遇险人员,防止事故蔓延和 扩大,在灾区内发现火灾或残留火源,应立即扑灭。火势很大,一 时难以扑灭时,应制止火焰向遇险人员所在地点蔓延,特别是在火 源地点附近有外地积聚的盲洞,尤应千方百计防止火焰蔓延到盲洞 附近,引起瓦斯爆炸;待遇险人员全部救出后,再进行灭火工作。 火区内有遇险人员时,应全力灭火。火势特大,并有引起瓦斯爆炸 危险,用直接灭火法不能扑灭,并确认火区内遇险人员均已死亡无 法救出活人时,可考虑先对火区进行封闭,控制火势,用综合灭火 法灭火,待火灾熄灭后,再找寻遇难人员的尸体。 6、发生连续爆炸时,为了抢救遇险人员或封闭灾区,救护队指 挥员在紧急情况下,也可利用两次爆炸的间隔时间进行。但应严密 监视通风、瓦斯情况并认真掌握连续爆炸中的时间间隔的规律,考 虑在灾区往返时间。当间隔时间不允许时,不能进入灾区,否则,

乙炔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及预防事故对策

乙炔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及预防事故对策 发表时间:2018-09-18T10:47:31.54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5期作者:秦福安 [导读] 摘要:本文在结合乙炔生产过程中易产生的不安全因素和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事故措施,可供乙炔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借鉴参考。 东莞市巨升工业气体有限公司广东东莞 523700 摘要:本文在结合乙炔生产过程中易产生的不安全因素和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事故措施,可供乙炔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借鉴参考。 关键词:乙炔,危险性,火灾爆炸,预防对策 乙炔属于第 2.1 类易燃易爆气体,俗名电石气。乙炔生产过程是一种危险性大、事故发生率高的化工生产过程。在各个操作环节上都存在诸多危险因素。乙炔极易燃烧爆炸,爆炸极限2.3——81%,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能引起燃烧爆炸,乙炔最小点火能为0.02mJ。因此有必要对乙炔生产过程的危险性进行分析。 1乙炔生产工艺流程 将合格电石由电石库运出至中间电石库开桶,开桶后将电石倒至地面,然后装入料斗,当需要加料时开启起重装置,将电石运到平台上,用纯度不低 98%的氮气吹扫加料导筒,下移密封帽加料。加料后将密封帽及时复位,防止乙炔气体外漏,以提高生产安全性和降低成本,在发生器内压作用力下渣浆随之排出。电石在发生器内产生的乙炔进洗涤器、安全水封,除渣清除杂质,冷却降温后进入贮气柜。从贮气柜经过水环压缩机、冷却器、进入净化塔、中和塔以清除磷化氢和硫化氢等气体及杂质,再进入水分离器、干燥器来降低乙炔气的含水量和提高产品质量。乙炔气进入乙炔压缩机进行乙炔气体压缩,然后进入油水分离器和高压干燥器,进一步清除乙炔气的油污和水分,在压缩机的压力下,乙炔气进入乙炔灌充台,分布各乙炔气瓶。 2 生产过程的危险性分析 2.1 原料、产品的危险性及特点 原料电石在常温常压下是灰黑色块状固体,电石本身不燃烧,但当与水作用或遇潮湿环境,易水解产生乙炔气放出大量热。 乙炔化学性质非常活泼,易燃易爆,闪点(开杯)一17.78 oc,爆炸极限(体积分数)为 2.1%~80%。与重金属铜、汞、银等能生成极不稳定的化合物,极易发生爆炸。 2.2 发生火灾爆炸的原因分析 (1)储存、破碎 电石储存条件不符合要求,吸潮或雨水浸入产生高度易燃的乙炔气体,达到一定的含量时,可产生爆炸灾害;电石的破碎过程易产生电石粉尘也有可能引发火灾危险。 (2)乙炔发生器 ①乙炔发生器及输送管道在投产前如没有用氮气等惰性气体置换,或氮气置换不彻底,会与设备及管道内的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发生器、管道形成负压时,空气渗入设备及管道与乙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乙炔发生器电石与水反应过于剧烈,发生器压力高,或装置内各水封水位控制不当,都有可能使乙炔气跑出;设备、管线、阀门等,因质量不好或安装不当或受到撞击而泄漏:使用压力超过设计压力的管件而造成超压破裂、泄漏,垫片撕裂造成泄漏;乙炔发生器排渣时,若控制不当,将未反应的电石排出,电石渣内含有的电石继续反应,放出乙炔气;排渣速度过快,电石渣带走乙炔,会使发生器内的压力迅速下降,形成负压,倒吸入空气而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②在乙炔清净过程中乙炔气易溶解在次氯酸钠溶液中,随着次氯酸钠溶液回用,溶液温度的降低,乙炔气挥发溢出,容易积聚在容器内,与游离氯、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3乙炔生产企业预防事故对策 3.1建筑防火要求 乙炔生产厂区的建筑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乙炔站设计规范》等有关法规的要求;乙炔发生器及辅助设备应布置在单独的房间内,并设置足够的防爆泄压面积;乙炔发生器间、乙炔发生器操作平台或楼层上均应有安全出口,安全出口应位于事故发生时能迅速疏散的地方;车间地面宜采用不发生火花的地面。发生器间与电气设备间应以无门、窗、洞的非燃烧墙体隔开;乙炔灌装间应有气瓶降温喷淋设施和消防喷洒设备。 3.2防静电与防雷 (1)乙炔系统泄压或放空,气体流速不宜过快,防止因摩擦产生静电。(2)乙炔充装间应设置易于导除人体静电的设施,如安装接地的门把手、栏杆等。(3)乙炔充气间操作人员,应穿防静电服及导电鞋,严禁穿戴化纤服装及带钉子鞋进入作业岗位。(4)乙炔站内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场的所,按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属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防直击雷、防雷电感应、防雷电波侵入的设施,应在雷雨季节前及每年至少定期检测一次。 3.3设置安全装置 (1)为保证溶解乙炔站内的工艺装置安全,防止发生火灾时火焰在不同装置间传播以及外部火焰窜入生产装置,应设置安全水封、阻火器、泄压装置。(2)采取的防爆监控措施。如乙炔生产系统安装温度、压力、液位和可燃气体报警装置。 3.4加强乙炔生产企业安全管理 (1)乙炔生产岗位的操作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操作时应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岗位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应掌握以下专业知识。①乙炔的基本性质,溶解乙炔生产、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危险性及其安全防范措施;②乙炔制气系统岗位操作规程;③消防器材的配置及用途。 (2)乙炔发生器的操作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密闭型料斗的乙炔发生器,在加料前、后用氮气等惰性气体置换,加料后还用乙炔气体吹扫乙炔发生器及所有设备和管道,直至乙炔制气系统内的乙炔纯度大于98%,方可投入生产;②根据乙炔气体消耗量调节乙炔发生器的产气量,保持压力波动小于0.00l MPa:③电石粒度应在50~80mm才可以加料,加入乙炔发生器的电石温度应低于50℃,并及时拣出电石中的硅铁及其它机械杂质;④乙炔发生器的水温不应超过80℃,乙炔发生器内的乙炔气体温度不应超过90℃,严禁乙炔发生器出现负压;⑤乙

焊接安全事故案例及原因分析

焊接安全事故案例及原因分析(二) 实例14:焊补柴油柜爆炸 1.事故经过 某拖拉机厂一辆汽车装载的柴油柜、出油管,接近油阀的部位损坏,需要补焊。操作人员将柜内柴油放完之后,未加清洗,只打开入孔盖就进行补焊,立刻爆炸,现场炸死三人。 2.主要原因分析 油柜中的柴油放完之后,柜壁内表面仍有油膜存留并向柜内挥发油气。油气与进入的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被焊接高温引爆。 实例15:非气焊工违章操作,酿成事故 1.事故经过 某厂气焊工甲与水暖工乙进行上、下水管大修工作。乙开启减压器上的氧气阀门,氧气突然冲出,将接在减压器出气嘴上的氧气胶管冲落,正好打在乙的左眼上,氧气胶管将眼球击裂失明。 2.主要原因分析 (1)瓶内氧气压力较高,开启阀门过大,使氧气猛烈冲出。 (2)氧气胶管与减压器的连接部位扎得不牢。 (3)水暖工乙不懂气焊安全操作知识,开启阀门过猛,且又站在氧气出口方向,属违章作业,酿成事故。 实例16:在喷漆房内施焊引起火灾 1.事故经过 某厂电焊工在总装车间喷漆房内焊接工件。电焊火花飞溅到附近较厚油漆膜的木板上起火。在场的工人见状惊慌失措,有的拿扫帚扑打,有的用压缩空气吹火,造成火势扩大,后经消防队半小时扑救才熄灭。

2.主要原因分析 (1)房内油漆膜未清除,又未采取任何安全防火措施。 (2)灭火方法不当,错误地用压缩空气吹火,助长了火势,扩大了事故恶果。 实例17:用风铲清渣未戴防护镜造成左眼失明 1.事故经过 某厂工人用风铲清理工件焊缝时,毛刺飞起,打入左眼,重伤失明。 2.主要原因分析 (1)操作方法不当,致使焊缝毛刺打入眼睛,造成事故。 (2)工人未戴安全防护镜。 实例18:登高焊接作业发生高空坠落 1.事故经过 某厂电焊工在12m高的金属结构上焊接,为安全起见,登高时带着尼龙安全带上去。在施焊过程中,安全带被角钢缠住。当他转身去解开时,尼龙安全带被高温的焊缝烧断,人从高处坠落,造成终身残废。 2.主要原因分析 安全带不符合安全要求。 实例19:无证操作 1.事故经过 某单位8层职工宿舍基建工地因电焊工请假,影响了施工,基建科副科长朱某着急,就自己顶替焊工焊接,他攀上屋架顶,在未挂安全带,又无助手帮助的情况下,也不戴面罩,左手扶着钢筋,右手抓焊钳,闭着眼睛施焊。但他毕竟不是焊工,终因焊接质量差,焊缝支持不住他的体重,而从12.4m高处坠落,当即死亡。 2.主要原因分析 (1)朱某不是焊工,焊接技术差,又未经安全技术培训。 (2)登高焊接未系安全带。 (3)地面上无人监护。 实例20:焊工在更换乙炔气瓶时引起着火 1.事故经过 某焊工因乙炔气瓶用空,换瓶时将气瓶卧放滚动到工作地点,即投入使用。因乙炔气瓶内丙酮流出而着火,焊工惊惶失措。 2.主要原因分析 (1)焊工严重违反《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规定。 (2)使用前未竖立置放20min。 实例21:焊工在容器内焊接、错用氧气置换引起火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