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炔事故典型案例

合集下载

化工厂乙炔泄露爆炸四人死亡事故案例

化工厂乙炔泄露爆炸四人死亡事故案例

Those who live yesterday lose the past, those who live tomorrow lose the future, and those who live today havethe past and the future.模板参考(页眉可删)化工厂乙炔泄露爆炸四人死亡事故案例事故经过:某年6月24日上午,某化工厂焊工班在1号、2号、3号贮罐之间安装纵向走台。

9点多钟,焊工王某将割枪借给外单位现场施工人员使用,20分钟后,割枪被还回。

王某接枪后,随手就近把割枪插入2号罐顶上的连接口内。

中午11点30分下班时,工人李某去关氧气瓶和乙炔气瓶阀门,氧气瓶高、低压正常退气完毕,李某却发现乙炔瓶高、低压表指针已回零,说明瓶内乙炔气已经跑空。

李某立即告诉了班长张某,但没有引起张某的重视。

焊工王某也没理会,从罐顶连接口中提出割枪拆下,离开现场吃饭休息去了。

下午15点30分左右,电焊工赵某用电焊机焊接2号罐顶护栏立柱时,该罐发生爆炸,固定罐盖的68根直径14毫米的螺栓全部被拉断,235公斤的罐盖向西飞出20.8米,致使现场作业的4名职工死亡,多人受伤。

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外单位现场施工人员没有将乙炔气关严,焊工王某将漏气的割枪插入2#贮罐,致使乙炔气泄露至2号罐内,并与罐内空气混合,到达爆炸极限。

赵某用电焊机打火施焊时,罐体局部高温,引爆罐内混合气体。

2、间接原因⑴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如:动火审批制度、罐内气体浓度监测制度等;⑵施工前没有制定完善的安全施工方案,更谈不上现场交底;⑶现场管理混乱,为赶进度,操作违反工艺流程,如无清罐记录,不开罐通风换气就进行明火作业;⑷安装不符合设计要求;⑸职工安全素质差,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如:明知乙炔气泄露,不检查,不分析;割枪随意外借、乱放;施工人员未经专门培训,用一般的起重、安装、焊接操作技术工人来从事危险性极大的化工设备拆迁和安装,缺少必要的安全知识。

(完整)电石乙炔安全事故案例11 12

(完整)电石乙炔安全事故案例11 12

电石乙炔安全事故案例目录前言 (3)1 电石物化性质 (3)2 电石运输过程安全事故案例 (3)3 电石装卸过程安全事故案例 (4)4 电石贮存过程安全事故案例 (5)5 电石乙炔生产过程安全事故案例 (5)前言电石是由碳素原料和生石灰按一定比例投入到电炉内,在大电流、高温度下冶炼而成的。

同时还放出大量有毒有害气体.电石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

在常温下,受水或潮湿空气的作用下,就能发生化学反应。

倘若室内或容器内的水渗入到电石中,就可能引起燃烧和爆炸.爆炸事故尤其在电石运输、电石装卸、贮存、电石破碎、乙炔发生工段颇多。

可以说,电石运输和乙炔发生始终存在着爆炸的隐患。

水、电、尘、气都可能因为稍有疏忽而引发事故。

这些事故的发生,真可谓惊心动魄,惨不忍睹。

以血肉之躯为代价的悲剧,往往都是由于人们思想上的麻痹和工作上的疏漏而发生的.痛定思痛,在此希望通过安全事故案例学习,能够从中吸取血的教训而有所收益。

1 电石物化性质电石的性质碳化钙,别名电石,分子式为CaC2,比重2.22、熔点2000℃,属一级遇湿易燃物品,纯品为白色立方体结构,市场上出售的工业品是碳化钙与氧化钙的混合物,呈灰色或灰黑色不规则块状物。

高温时有强烈的还原性,能还原过重氧化物。

电石(CaC2)属遇湿易燃物品,通常呈黄褐色或黑色硬块,其结晶断面为紫色或灰色,工业品中往往含有磷和硫等杂质.工业电石遇水作用除产生大量的C2H2(爆炸极限为2.5%~82%,v/v,以下同)外,还生成少量的剧毒气体PH3和H2S,当PH3含量超过0.08%,H2S含量超过0.15%时,容易引起自燃爆炸,从而引燃、引爆C2H2气体;电石遇水或与潮湿空气作用分解出C2H2气体,当受到撞击、摩擦、振动或接触明火、高热时也极易引起燃烧爆炸.因此,在电石遇水或潮湿空气发生火灾时,只能用干粉、水泥粉、干黄砂灭火,严禁使用水或泡沫等水性物质灭火。

但当大量电石大面积遇水燃烧时,用上述灭火剂扑救有时也难以奏效,必须采取特殊的处置方法,消除危害。

乙炔气瓶事故

乙炔气瓶事故

典型气瓶爆炸事故案例分析及经验教训我国气瓶爆炸致人伤亡、财产遭损的事故较多。

经查阅1990年至2000年《深冷技术》及个人行业情报笔记和有关报刊资料,仅仅了解到的致人死伤的气瓶爆炸就有47起,死亡74人。

未了解未记人的气瓶爆炸死亡事故肯定还有。

为吸取血的教训,也作史料记述,本文特以发生时间为先后,汇编了47起气瓶爆炸事故案例,作一个典型的气瓶爆炸实例分析(仅收入有伤亡的、重大的事故,并以氧气钢瓶为主,不涉及液化石油气钢瓶与液氯钢瓶),并归纳了几条教训。

“人命关天的事,一定要慎之以慎,确保万无一失。

”望引以为戒,高度重度;预防为主,杜绝事故。

1. 气瓶爆炸伤亡事故实例(1)1990年3月22日,大庆油田建设公司第九分公司一中队在切割作业中氧气瓶突然爆炸,2人被炸死。

原因为以氢气瓶作氧气瓶进行充装,为化学性爆炸,瓶色漆色为深绿色,气瓶瓶阀型号为QF—30,出气口螺纹为左旋,该瓶是哈尔滨灯泡厂的氢气瓶,氧气厂未认真检查就给充装氧气。

(2)1990年7月12日,山东省莒南县玻璃厂发生氧气瓶爆炸事故,死2人,伤1人。

为化学性爆炸。

(3)1991年10月23日,在上海J1[沙县高南乡小梁山废品堆放处,某公司临时工黄某以十几元钱买下一只气瓶,又借管子钳等工具欲拆下另一只氧气瓶阀,没拧几圈就喷出一团雾气,黄某被击倒在地,反冲出去的氧气瓶把黄某身后20多米处的一妇女当场撞死。

无知闯下大祸!(4)1992年1月14日上午9时35分,抚顺某合资企业铆焊厂一只正在进行氧炔焊作业的氧气瓶发生粉碎性爆炸,爆炸碎片击穿两只溶解乙炔气瓶,同时引发火灾,厂房、物品损坏,爆炸声震惊3公里以外的人。

两名工人耳膜击穿。

经分析氧气瓶中有积炭,含甲烷(7.7%,曾装过),属化学性爆炸。

(5)1992年6月4日下午2时45分,江西瑞金县沙洲乡制氧站氧气瓶爆炸,造成1人死亡,2人重伤,车间损坏。

原因是瓶内混入乙炔气。

(6)1993年2月1日,扬州制药厂一操作工在开氢气瓶阀时发生爆炸,造成一人死亡。

乙炔事故案例分析[1]

乙炔事故案例分析[1]

乙炔站事故案例案例一吉林吉化电石厂乙炔泄漏导致空间爆炸,死亡2人一.事故经过和危害1988年6有29日,吉林省吉化电石厂氯乙烯车间违章检修致乙炔气泄露,发生空间爆炸,死亡2人。

6有29日。

吉化电石厂氯乙烯车间将1#乙炔泵出.入口短节拆下,因原出口阀门内漏,更换新阀后,出.入口管线分别堵加了盲板,做好了检修前的准备工作。

机械工开始检修1#乙炔泵。

7月5 日该车间检修蒸镏系统尾凝器,因乙炔系统没有安排检修项目,故只对后部蒸馏系统进行了清洗置换,而前部乙炔及转化系统采用了隔断措施停车。

机械工继续对1#乙炔泵检修。

14时6分,忽听到“轰”的一声,乙炔泵房发生爆炸。

1名工人被崩到泵房窗外18.5m远的地方,全身无一布丝,仅剩一条皮带,当即死亡;另1名工人被倒塌的墙壁压在电机室内1#电机旁,待抢救出,心脏已停止跳动。

二.事故原因分析1.在拆短节上螺丝时,1 名工人拆下盲板上的4 个螺丝,使管内乙炔气外逸。

由于出现金属碰撞火花,使达到爆炸极限的乙炔气体发生空间爆炸。

2.在没有与化工工段取得联系前,对违章拆卸盲板螺丝未能察觉和只制止。

发现有乙炔味时,虽找化工工段进行了处理,但在乙炔气继续外逸的情况下,均未采取有效措施,使乙炔气长时间外逸,达到爆炸极限。

3.泵出口阀使用前,没有进行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阀门的内在质量缺陷未以能及时发现。

事故后发现阀门关闭不严,有6mm月牙缝。

经解体检查阀体上的闸板导轨不起作用,阀杆与闸板脱落,位置发生变化,产生内漏。

4.在易燃易爆岗位检修未按规定使用防爆工具。

5.检修任务书填写的安全措施不全,在对蒸馏系统检修停车中,前部只采取了隔离措施,易燃易爆岗位未切断气源。

车间领导未向职工交待清楚,管理混乱。

三.同类事故防止措施强化全员安全意识,提高群体安全技术素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1.狠抓基础工作,对各项规章制度落实情况经常进行检查。

宣贯安全管理标准,完善工作标准,加强安全管理。

乙炔事故案例分析[1]

乙炔事故案例分析[1]

就会发生分解爆炸。

此次事故前实际工作压力为 1.7MPa。

二是发火能量。

乙炔分解爆炸的最小发火能量是随压力变化的,压力在0.1MPa时力在2.9mJ;压力在2.5MPa(压缩工艺中的最大压力)为0.2mJ。

对于高压乙炔气体有很小一点能量就会引起爆炸。

三是温度。

提高温度会使乙炔分子运动加快,使分子间的碰撞频繁发生。

因此,容器里的乙炔一旦遇到某种火源,即使是很小的发火能量,也会在高压下使局部乙炔发生分解。

由于乙炔分解成氢和碳(炭黑)是放热的,从而产生的高温使整个容器里的乙炔发生分解,这个过程只需要零点几秒钟的时间,最后引起分解爆炸。

5.关于着火源。

据有关研究报告介绍,因摩擦或冲击引起的发火可在乙炔组分为3%~40%范围内发生。

且乙炔一空气混合物会因喷出的乙炔和人手指之间静电放电而引起发火。

据被烧伤的女工(干燥器操作工)回忆,此次爆炸是她在排气时发生的。

1年前,曾有过类似的情况。

综上分析,产生此次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排污时在管口形成的乙炔一空气混合气体与气流冲刷及人手指之间静电放电而引起回火,导致高压乙炔干燥器发生分解爆炸。

三.同类事故防止措施1.每次排污前应用手触摸接地良好的装置进行人体放电。

排污时开关阀门应缓慢,以减小气流冲刷摩擦。

2.乙炔干燥器应装设防爆膜。

3.建议在干燥器和排污阀之间加装阻燃器。

4.设计厂房要留有足够泄压面积。

房顶最好用轻质材料,以防万一倒塌时减少死亡。

5.排污阀体要用导线单独接地。

案例三山西某厂乙炔气体空间爆炸性,死亡1人一.事故经过和危害1999年10月10日凌晨5时,山西省某厂聚氯乙烯车间乙炔工段当班班长A某在岗位巡检时发现氮气压力偏低,于是将该情况反馈给车间值班主任B某。

B某接到电话后立指示关闭其它岗位吹风用的氮气阀门。

约1小时后,A某准备加料时,发现氮气压力仍偏低,于是再次将情况反馈给B某。

B某在确认其它岗位确已关闭吹风用的氮气阀门后,随即向厂调度部门发出了提高该工段氮气压力的请求。

乙炔生产爆炸案例

乙炔生产爆炸案例

乙炔生产过程中危害因素分析及安全控制江苏某医药原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医药中间体为主的企业,主产品1 ,4 - 丁炔二醇生产能力达3000 t/ a。

目前该公司有两台乙炔发生器,乙炔生产系统具有易燃、易爆等诸多危险、有害特性,如何实现乙炔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一直是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1 乙炔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案例1:发生器加料口燃烧某厂发生器在加料时,由于第1 贮斗排氮不彻底,电石块太大,在加料吊斗内“搭桥”。

操作人员采用吊斗撞击加料口,致使吊钩脱落。

于是现场挂吊钩,同时启动电动葫芦开关,结果引起燃烧,操作人员脸部和手部烧伤。

原因分析:乙炔气遇到电动葫芦开关火花引起燃烧。

案例2:乙炔发生器爆炸安徽某厂乙炔工段1# 发生器活门被电石桶盖卡住,操作人员进入贮斗内处理时突然发生爆炸,死亡3 人。

原因分析:人进入发生器内处理被卡住的活门时,致使大量空气进入贮斗内,用工具敲击电石时产生火花,乙炔气与之接触后发生爆炸。

案例3:乙炔发生器发生爆喷燃烧广西某厂乙炔工段当班操作人员发现乙炔气柜高度降至180 m3 以下,按正常生产要求,此时发生器需要添加电石,于是操作人员到三楼添加电石,1 # 发生器贮斗的电石放完后,又去放2 # 发生器贮斗的电石,当放出约一半电石物料时,在下料斗的下料口与电磁振动加料器上部下料口连接橡胶圈的密封部位,突然发生爆喷燃烧。

站在电磁振动器旁的操作人员全身被喷射出来的热电石渣浆烧伤,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原因分析:操作人员在放发生器贮斗的电石时,没注意到乙炔气柜液位的变化,致使加入粉料过多,产气量瞬间过大,压力超高,气压把中间连接的胶圈冲破,大量电石渣和乙炔气喷出,并着火。

案例4 :乙炔发生器加料口爆炸湖南某厂乙炔站1 # 发生器加料口爆炸起火,随后2 # 发生器加料口和贮斗胶圈的密封处也发生爆炸起火,电石飞溅到一楼排渣池,产生乙炔气导致起火,为此发生器一、三、四楼都起火。

操作人员紧急处理时,乙炔气又从2 # 冷却塔水封处冲出,不久便被一楼的火源引爆,冲击波将东、西、北三方围墙冲倒,周围的9 人受伤,其中1 人经抢救无效死亡,有2 人为重伤。

乙炔事故典型案例

乙炔事故典型案例

乙炔事故典型案例乙炔是一种常见的工业用气体,常用于金属加工、焊接以及切割等工艺。

然而,由于其具有高度挥发性和易燃性,乙炔事故时有发生。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乙炔事故案例。

某工厂使用乙炔进行金属焊接作业,该工作区域为封闭的车间。

事故发生在一个晴朗的夏日下午,当时有四名工人正在焊接作业。

在这一天,由于工作量较大,工人没有留意到乙炔气瓶上的压力已经接近极限。

其中一名工人正在进行焊接作业时突然听到了一声巨响,紧接着剧烈的爆炸发生。

爆炸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波和火焰,一时间整个工作区域被火海吞噬。

三名工人当场受伤,其中两人重伤,不幸的是一名工人因伤势过重不幸身亡。

实施紧急撤离后,工厂的消防队员赶到现场并成功扑灭了大火。

经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乙炔气瓶压力过高:由于工作量大,工人没有及时检查乙炔气瓶的压力,导致压力已接近极限,极易引发爆炸。

2. 未使用合适的阀门和调整器:焊接作业中,乙炔气体需要通过阀门和调整器进行调节和控制,以确保稳定的气体流量。

然而,在这次事故中,工人没有使用正确的阀门和调整器,导致气流不稳定,产生爆炸。

3. 不当的存储和保管:乙炔气瓶存放时需要注意防止摩擦、颠簸和高温等因素,以免引发泄漏和爆炸。

然而,由于工人的疏忽,乙炔气瓶没有得到适当的保管,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

这起乙炔事故给工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损失,也给人们敲响了警钟。

在日常工作中,正确使用、存储和保管乙炔气体至关重要。

工人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定期检查和维护相关设备。

此外,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培训,加强设备的维修和检查,都是预防乙炔事故的重要措施。

总之,通过这起典型的乙炔事故案例,我们应该认识到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并在工作中严格遵循安全操作规程,保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乙炔作为一种常见的工业用气体,广泛应用于金属加工、焊接和切割等工艺。

然而,由于乙炔具有高度挥发性和易燃性,乙炔事故时有发生,给工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化工安全生产案例

化工安全生产案例

化工安全生产案例案例一:乙炔气瓶泄漏引发火灾事故某化学公司生产车间中,一名工人在切割金属时使用乙炔气瓶。

由于乙炔气瓶连接阀门处存在泄漏,导致乙炔气体泄漏,形成一定浓度的可燃气体环境。

同时,由于车间内通风设备不完善,使气体无法及时排出。

不幸的是,当工人使用明火进行切割作业时,乙炔气体与空气中的氧浓度达到可燃极限,引发了火灾事故。

由于建筑结构缺乏防火措施,火势迅速蔓延,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案例二:有害物质泄漏导致环境污染事故某化工企业的转运车在携带危险化学品的过程中发生车辆翻转事故,导致容器中的有害物质泄漏。

该有害物质具有高毒性和腐蚀性,泄漏后迅速污染了周边土壤和水体。

事故发生后,企业未能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导致污染物进一步扩散。

社区居民在事发地附近居住,由于未能及时疏散,大量人员中毒。

当地环境部门紧急处置,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清理污染物,但环境恢复工作持续了很长时间。

案例三:设备故障引发化学反应事故某石化企业一台反应釜由于设备老化和维护不当引发故障,导致反应釜内化学反应失控。

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升高,反应釜在未能承受的情况下发生爆炸,造成周边设备受损。

事故发生后,企业应急响应不迅速,未能做好人员疏散和火灾扑救工作。

事故造成多名工人死亡和受伤,同时对周边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案例四:危险品储存不当引发漏气事故某化学仓库在储存危险品时未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条件进行,导致某种化学品产生漏气现象。

由于仓库通风设备不足,危险气体积聚在室内,超过了可燃极限,引发了爆炸事故。

事故发生后,周边居民感受到了爆炸的冲击波和烟尘,造成恐慌情绪。

部分工人身受重伤,仓库设备也严重损坏。

事故后,企业接受了相关部门的调查,并采取了更加严格的安全措施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乙炔爆炸事故案例

乙炔爆炸事故案例

山东某造船厂乙炔气爆炸事故案例
一、事故概况及经过
1983年8月11日15时15分,山东省某造船厂可燃气体发生爆炸事故,死亡8人,重伤5人,轻伤1人,直接经济损失75万元。

该厂为香港太原船厂有限公司制造7号和8号两艘750立方米的平底泥驳,已进入下水前的扫尾工程阶段。

作业到15时10分左右,8号泥驳右舷船台下的乙炔发生器的乙炔胶管接头突然脱离,船上失去乙炔无法作业,这时该厂工人李某与毛某下船去接乙炔管路,留在船上的刘某手持焊炬准备点火。

15时15分,刘某由于没带打火工具,因而要求电焊工郑某用电焊钳打火引燃气焊,郑某即用电焊钳向左后方60公分处的尾浮力仓人孔盖前部点了一下,紧接着,尾浮力仓便发生了剧烈爆炸,正在尾浮力仓左侧甲板上工作和等待工作的13人全被高速向上翻折的尾浮力仓甲板甩向空中,郑也被翻落在船梯附近。

二、事故原因分析
1.该厂生产指挥混乱,产生易燃物品与明火作业混合交叉,既未采取任何措施,也未向有关部门报告,片面认为泥驳构造简单,全是钢板焊接而成不存在防火防爆的问题。

2.尾浮力仓是一个250立方米的密闭仓室,通风性能很差,在此空间内,混入约25千克以上主要成分为二甲苯和200号汽轮的可燃气体,大大超过了空气中含有这两种物质达到爆炸程度的最低极限。

3.当时尾浮力仓内气温高达41℃,造成了可燃气体的膨胀,并沿人孔盖处向外溢出,大量向外溢出的易燃易爆气体遇到电焊火花,便引爆了尾浮力包内的可燃气体。

三、防止同类事故的措施
加强安全生产教育,进行安全技术和专业技术培训,坚决执行调度室的指令,杜绝易燃易爆作业和明火作业混合交叉的现象发生。

乙炔气爆炸事故案例

乙炔气爆炸事故案例

浙江舟山地区水产供销公司乙炔气爆炸事故一、事故概况及经过1982年7月16日9时15分,浙江省舟山地区水产供销公司船舶修造厂乙炔气发生爆炸,死亡5人,轻伤 5人,直接经济损失 2.77万元。

该厂120号船于7月9日9时50分从沈家门开到宁波港装电石和钢材,船内原有4吨锌块作压船用。

10日7时30分左右,在宁波中转站2号码头装上从杭州电化厂运来的2级电石10吨(共50桶,每桶200千克),在电石桶上又装二箱计200副电焊手套,舱面装载了15吨钢板和11号元钢,于7月11日6时30分开往沈家门,12日15时,在修造厂码头卸下元钢、钢板。

7月14日9时50分,又从沈家门开往宁波港,仍泊于中转站二号码头附近江面。

16日9时许,因装运蒙麻包和钢板,原靠在2号码头的渔政703轮让开,120号船靠上码头,9时50分左右,当第一捆蒙麻包推入舱内时发生了爆炸。

二、事故原因分析该船舱内贮存的电石在6天里产生了大量乙炔气体,达到了爆炸浓度极限,当蒙麻包被推入舱内,产生击发能源,引起乙炔气体爆炸。

山东潍坊青州电石厂氧气瓶爆炸事故(1)事故经过和危害1995年11月3日,山东潍坊青州电石厂,因氧气中混入可燃气,在对气瓶充氧过程中发生爆炸,造成2人死亡,5人轻伤,炸毁厂房10间、气柜1个、压缩机1台,直接经济损失17万余元。

该电石厂是一个生产电石、氧气、双氧水、过氧化硫脲、塑料、丙纶长丝等产品的集体企业。

11月3日上午,市区维修电力线路,全厂停电小修。

18时恢复供电,各车间陆续开工生产。

在20时左右,双氧水车间3台DY-24型纯水电解槽先后送电开车,将电解氢、氧气体送往气柜。

在21时30分左右,氧气车间一边组织制氧机开工生产,一边从电解工段气柜将氧气导入本车间50m3胶囊,用压缩机从胶囊中抽取氧气加压至12MPa,送往充氧台。

操作工在充氧台卡入10个氧气瓶,开启阀门向气瓶充氧。

22时55分,在开第8个气瓶闭门时,发生爆炸。

高压干燥器事故分析与预防

高压干燥器事故分析与预防

高压干燥器事故分析与预防湖北省工业气体协会技术服务部吴永清乙炔火灾爆炸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乙炔是特别危险的易燃易爆气体。

乙炔被加压后危险性更大。

溶解乙炔生产过程中,乙炔的压缩、干燥、充装工序的事故预防,是乙炔生产企业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摘编高压干燥器典型事故分析与预防,供大家参考。

案例一牡丹江某厂1986年9月15日下午3点55分,正常生产运行中系统压力为 1.96Mpa,1号压缩机配套的高压干燥器的爆破片突然破裂,膜片飞击屋顶,大量乙炔喷出燃烧起火,相邻高压干燥器爆破片相继破裂。

爆炸的冲击波,冲破阻火器和止逆阀,冲向充灌排,引起162只乙炔瓶起火,烧毁厂房322M2,损坏乙炔瓶398只,乙炔管道炸开4处,最长破口1m。

事故起因是由于爆破片(直经290mm薄铝片制成,限定破坏压力3.53Mpa)突然破裂,可能是安装不良或长期受压疲劳产生裂纹。

干燥器内未及时更换干燥剂形成气态乙炔空间大,诱发乙炔分解爆炸,防曝膜排气口未安装单管直通放空管,乙炔气泄放在室内。

案例二.柳卅市某化工厂1989年8月20日14时18分,Ⅰ号干燥器防爆膜突然爆破,一声巨响,干燥器上方墙角处有一个大火球,操作工紧急停机断开电源。

2.25Mpa高压乙炔燃爆的冲击波冲破阻火器、第三排支管阻火器(事后拆卸,阻火器充满炭黑)。

在操作工关闭第三排总阀时,只关了两转就听到一声闷响,第三排充灌架上多处起火,68只乙炔瓶易熔塞熔化起火。

事故原因是:更换氯化钙频繁紧固,使防爆膜局部变形、壁厚腐蚀减薄、泄爆后高压乙炔撞击防爆灯架及放空管而起火;高压流动气体情况下急速关闭阀门可能产生绝热压缩。

另外,潼关某厂1993年2月11日,高压干燥器防爆膜破裂起火爆炸,厂房被炸毁。

案例三南京某乙炔厂1990年9月15日下午2时15分,高压干燥器排污时发生爆炸,死1人,伤3人。

两组高压干燥器装在压缩机厂房外露天处,每支排污管直通大气空间。

当天充灌架己充气静置、压缩机停机,系统压力1.96 Mpa,准备排污后继续生产。

乙炔气瓶安全事故案例

乙炔气瓶安全事故案例

乙炔气瓶安全事故案例朋友们,今天给你们唠一唠乙炔气瓶引发的安全事故,那可真是惊心动魄啊。

就说有这么一个小作坊,那地方不大,干活儿的人也没多少安全意识。

他们那有个乙炔气瓶,就跟个定时炸弹似的放在角落里,周围还堆满了乱七八糟的杂物。

这乙炔气瓶本来就脾气大,得好好伺候着。

有一天啊,一个工人大哥在旁边抽烟呢,他可能压根就没把那个乙炔气瓶当回事儿。

那烟头啊,就那么一弹,好巧不巧就弹到了气瓶附近。

突然,“轰”的一声,就像鞭炮在屋里炸了一样。

那乙炔气瓶直接就爆了,火焰一下子就窜起来了,周围那些杂物就像干柴遇烈火,噼里啪啦地烧起来。

那工人大哥当时就懵了,头发都被烧焦了一部分,整个人就像个黑炭似的。

还好他跑得快,不然估计就被大火给吞没了。

这作坊也被烧得乱七八糟的,那些设备啊,材料啊,都毁了个七七八八。

本来小本生意,这下可倒好,直接就面临破产了。

还有一个建筑工地上的事儿。

这工地上的乙炔气瓶呢,在搬运的时候也不讲究。

那些工人就图个方便,直接把气瓶在地上拖来拖去的,也不管地面上有多少石子啊,坑洼啊。

这气瓶被这么一折腾,它内部的结构可能就有点受伤了。

然后呢,在使用的时候,连接气瓶的那个管子有点老化了,有个小裂口。

这就像水管子漏水一样,乙炔气就慢慢地漏出来了。

工地上到处都是焊接、切割的火星子啊。

这火星子一碰到泄漏的乙炔气,那可不就着了嘛。

瞬间,气瓶旁边就成了一片火海。

周围的工人吓得四处逃窜,那些脚手架啊,建筑材料啊,都被火烧得变形了。

你看,这两个案例都是因为对乙炔气瓶的不重视。

一个是不遵守使用规定,在气瓶附近抽烟;另一个是搬运和检查不到位,导致气瓶受伤和气管泄漏。

这乙炔气瓶就像个有小脾气的家伙,你得按照规矩来对待它,要是不小心惹毛了它,那可就是一场大灾难啊。

所以啊,不管是小作坊还是大工地,对待乙炔气瓶这种危险的家伙,可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

乙炔事故案例分析

乙炔事故案例分析

河北张家口下花园电石厂爆炸事故伤9人一.事故经过和危害1986年5月4日,河北省张家市下花园电石厂电石车间1#炉(16500KVA)二组上晚班(16~24)时,接班后,组长担心第一炉质量偏低,决定与第二炉合并于17时准时出炉,17时38分出炉完毕,电石锅牵引到冷却厂房进行吊装。

17时40分炉眼突然被矽铁穿透跑眼,此时由于炉眼前未来得及备好备用锅,造成液体电石流在地面上约0。

5t。

17时52分电炉停电堵住炉眼,18时06分送电恢复运行,并根据供电部门通知压2000负荷。

18时42分第二次跑眼,又一次停电将炉眼堵住,此时,1#炉转入压荷停电。

两次跑眼流在地面上电石约2~3t。

该组长鉴于流在地上电石较多,派人叫来了车间主任,主任来厂后和值班副任一起给该组开了个短会,简单部署了清理任务。

会后,鉴于清理任务较重,主任从车间成装工段调来了部分人员协同炉上人员共同清理。

20时20分,开始清理,现场共有26人,由于事先缺乏合理的组织部署。

现场作业人员未能采取分班作业。

当撬起一大块硬壳后,暴露出的电石有少量呈液态状。

由与高温灼烤。

无法靠近作业。

操作工拉来了水管往电石上喷水降温,喷水过程电石与水接触瞬时爆炸,9名同志的面部被灼伤或物体击伤。

事故发生之后,厂领导立即组织人员,将9名伤员送往煤矿医院进行抢救治疗,经煤矿医院检查,5名同志住院治疗(其中3名同志5有14日出院),1名同志左眼框上部被物体击伤,转市附属医院治疗。

其余3名同志在本厂小医院疗养。

二.事故原因分析通过本厂事故调查组调查分析,认为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1.操作人员思想麻痹,违反操作规程,未很好观察现场情况,就盲目打水降温,造成液体电石与水接触,是导致这次事故最主要原因。

这点本厂《安全规程》第六章第十二条有明确规定:“出炉岗位及轨道附近地面应保持干燥,严禁液体电石与水接触,防止爆炸伤人”。

2.事故班组在正常情况下连炉,且未能及时根据两炉合并和调整炉料配比后产量高等因素,充分做好出炉前的准备工作;第一次跑眼后未将轨道上电石清完就匆忙送电,导致二次跑眼。

乙炔生产爆炸案例

乙炔生产爆炸案例

乙炔生产过程中危害因素分析及安全控制江苏某医药原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医药中间体为主的企业,主产品1 ,4 - 丁炔二醇生产能力达3000 t/ a。

目前该公司有两台乙炔发生器,乙炔生产系统具有易燃、易爆等诸多危险、有害特性,如何实现乙炔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一直是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1 乙炔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案例1:发生器加料口燃烧某厂发生器在加料时,由于第1 贮斗排氮不彻底,电石块太大,在加料吊斗内“搭桥”。

操作人员采用吊斗撞击加料口,致使吊钩脱落。

于是现场挂吊钩,同时启动电动葫芦开关,结果引起燃烧,操作人员脸部和手部烧伤。

原因分析:乙炔气遇到电动葫芦开关火花引起燃烧。

案例2:乙炔发生器爆炸安徽某厂乙炔工段1# 发生器活门被电石桶盖卡住,操作人员进入贮斗内处理时突然发生爆炸,死亡3 人。

原因分析:人进入发生器内处理被卡住的活门时,致使大量空气进入贮斗内,用工具敲击电石时产生火花,乙炔气与之接触后发生爆炸。

案例3:乙炔发生器发生爆喷燃烧广西某厂乙炔工段当班操作人员发现乙炔气柜高度降至180 m3 以下,按正常生产要求,此时发生器需要添加电石,于是操作人员到三楼添加电石,1 # 发生器贮斗的电石放完后,又去放2 # 发生器贮斗的电石,当放出约一半电石物料时,在下料斗的下料口与电磁振动加料器上部下料口连接橡胶圈的密封部位,突然发生爆喷燃烧。

站在电磁振动器旁的操作人员全身被喷射出来的热电石渣浆烧伤,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原因分析:操作人员在放发生器贮斗的电石时,没注意到乙炔气柜液位的变化,致使加入粉料过多,产气量瞬间过大,压力超高,气压把中间连接的胶圈冲破,大量电石渣和乙炔气喷出,并着火。

案例4 :乙炔发生器加料口爆炸湖南某厂乙炔站1 # 发生器加料口爆炸起火,随后2 # 发生器加料口和贮斗胶圈的密封处也发生爆炸起火,电石飞溅到一楼排渣池,产生乙炔气导致起火,为此发生器一、三、四楼都起火。

操作人员紧急处理时,乙炔气又从2 # 冷却塔水封处冲出,不久便被一楼的火源引爆,冲击波将东、西、北三方围墙冲倒,周围的9 人受伤,其中1 人经抢救无效死亡,有2 人为重伤。

电石乙炔安全事故案例11-12

电石乙炔安全事故案例11-12

电石乙炔安全事故案例目录前言 (3)1 电石物化性质 (3)2 电石运输过程安全事故案例 (3)3 电石装卸过程安全事故案例 (4)4 电石贮存过程安全事故案例 (5)5 电石乙炔生产过程安全事故案例 (6)前言电石是由碳素原料和生石灰按一定比例投入到电炉内,在大电流、高温度下冶炼而成的。

同时还放出大量有毒有害气体。

电石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

在常温下,受水或潮湿空气的作用下,就能发生化学反应。

倘若室内或容器内的水渗入到电石中,就可能引起燃烧和爆炸。

爆炸事故尤其在电石运输、电石装卸、贮存、电石破碎、乙炔发生工段颇多。

可以说,电石运输和乙炔发生始终存在着爆炸的隐患。

水、电、尘、气都可能因为稍有疏忽而引发事故。

这些事故的发生,真可谓惊心动魄,惨不忍睹。

以血肉之躯为代价的悲剧,往往都是由于人们思想上的麻痹和工作上的疏漏而发生的。

痛定思痛,在此希望通过安全事故案例学习,能够从中吸取血的教训而有所收益。

1 电石物化性质电石的性质碳化钙,别名电石,分子式为CaC2,比重2.22、熔点2000℃,属一级遇湿易燃物品,纯品为白色立方体结构,市场上出售的工业品是碳化钙与氧化钙的混合物,呈灰色或灰黑色不规则块状物。

高温时有强烈的还原性,能还原过重氧化物。

电石(CaC2)属遇湿易燃物品,通常呈黄褐色或黑色硬块,其结晶断面为紫色或灰色,工业品中往往含有磷和硫等杂质。

工业电石遇水作用除产生大量的C2H2(爆炸极限为2.5% ~82%,v/v,以下同)外,还生成少量的剧毒气体PH3和H2S,当PH3含量超过0.08%,H2 S含量超过0.15%时,容易引起自燃爆炸,从而引燃、引爆C2H2气体;电石遇水或与潮湿空气作用分解出C2H2气体,当受到撞击、摩擦、振动或接触明火、高热时也极易引起燃烧爆炸。

因此,在电石遇水或潮湿空气发生火灾时,只能用干粉、水泥粉、干黄砂灭火,严禁使用水或泡沫等水性物质灭火。

但当大量电石大面积遇水燃烧时,用上述灭火剂扑救有时也难以奏效,必须采取特殊的处置方法,消除危害。

郭庄煤业公司“3.21”乙炔爆燃事故

郭庄煤业公司“3.21”乙炔爆燃事故

处理
决定
抄送 :公 司领 导及有关处 室 潞安集 团公 司安全监察局 校对 :闫 志龙 共 印 12Q份 ⒛ 12年 3月 ⒛ 日制发 存档 3份
(潞 20I2〕 根据 《 关于 2012年 安全 生产 工 作 的决定 》 矿 安字 〔 (潞 2010)I52号 生 号 )、 《 产安全风 险抵押实施 办法》 矿 安 劳字〔 (潞 2008〕 ⒛0号 安 《 全 绩效考核 办法》 矿 安 劳 字〔
)、
1
)、
生产 安 全 事 《
(潞 2⑾ 故监督管理 规定》 矿 安 字 〔 6〕 3号 )等 大件 规定 ,经 集 团公
5、
法人代 表 靳志 尚 ,男 ,侣 岁 ,中 共 党 员 ,郭 庄煤 业 董 事长 、
,
对矿 井 的安全 生产 工 作监督 不力 ,对 本起事故的发 生 负领 导责任 给予靳志 尚警告处分 ,并 罚款 10000元 。
6、
,
对郭庄煤 业公 司处 以 60万 元罚款 ;取 消郭庄煤 业公 司 一季
度安 全 目标 滚动奖 ;取 消郭庄煤 业公 司年度安 全 目标兑现 奖 ;取 消 郭庄煤 业公 司 一季度 安 全 绩效考核 奖 ;取 消郭庄煤 业公 司领 导 一
1、
巩鸿在 气割作 业 时 ,没 有严格按标准连接气瓶和 割炬 ,也 未
按规定对作 业现场进行 洒水 ,并 且 在 安 瓦 员未 下达作 业 命令 的情 况下就违章点燃 割炬 ,切 割 时引燃 泄 漏并局部积聚 的 乙炔 气体 ,是 造成本起事故 的直 接原 因。
2、
郭庄煤 业 对井下 三采 区变 电所气 割 电缆钩作 业未 引起足 够
会 电所气割巷道 内杂物安 全 技 术措 施》 签把 关 不严 ,对 本 起 事故 的发 生负主要领 导责任 ,免 去邓吉庆郭庄煤 业 总 工 程师职务 。

15个气瓶事故的典型案例

15个气瓶事故的典型案例

15个气瓶事故的典型案例案例一:四川省达州市达县申家滩双线特大桥材料加工厂施工工地,中铁二十三局襄渝铁路二线工程指挥部第二项目部发生一起气瓶爆炸严重事故,造成2人死亡,1人重伤,经济损失3万元。

事发时,该批气瓶被运送到事故地点,在装卸工人将气瓶从汽车上卸下时,一气瓶发生爆炸,造成装卸工2人死亡,受伤1人。

事故原因分析:1、违规充装:经查该气瓶为二氧化碳气和氧气混装,引起化学爆炸。

2、违规装卸:装卸工野蛮装卸,导致气瓶受到强烈冲击,引起爆炸。

案例二:潼南县某气体经销部搬运工在气瓶存放间用减压表测量氧气瓶内压力时,气瓶发生爆炸。

下图该气瓶爆炸后的碎片。

事故造成 4 人当场死亡,2 人重伤,其中1 名重伤人员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气瓶阀进气口及活门被烧及碳黑痕迹损坏的减压器进气口被烧及碳黒痕迹事故原因分析:对事故气瓶检查,爆炸的气瓶碎片内表面未发现油脂、碳黑等痕迹。

对同批气瓶内气体分析,未发现可燃气体成分,排除气体混装可能性。

但在气瓶阀和减压器接口处有烧损及碳黑存在。

认定事故原因是由于减压器混用,可能使其内部存有油脂。

在测压时,高压氧气接触油脂造成燃烧及爆炸。

案例三:2016年11月2日上午,沈阳新民市某公司院里进行氧气瓶卸车作业时,气瓶爆炸。

现场卸车作业2人死亡,远处1人因气瓶爆炸受伤,运瓶汽车风挡玻璃及现场建筑物和厂房玻璃严重破碎。

爆炸气瓶呈碎片飞出,卸车地点留有少量残片。

一只气瓶被崩起后,砸在厂区一屋顶,后坠落屋内。

现场运瓶车上仍有四只待卸气瓶,地面有四只刚卸车的气瓶。

现场所有气瓶颜色和钢印标识均为氧气。

事故原因分析:由于事故现场人员均已死亡,无法对事故经过进行了解。

但从事故现场现象可以认定,事故过程中仅有卸车操作。

从气瓶残片形状,可以认定不属于化学性爆炸。

因此,推断此次事故为野蛮装卸,气瓶在剧烈碰撞中致使气瓶薄弱处或缺陷处破坏,造成气瓶的撕裂。

案例四:哈尔滨某公司焊工从仓库领取乙炔气瓶和氧气瓶并运至车间进行焊接作业,仅焊了一个压缩空气管道接头,约2分钟完成,然后将气瓶放于车间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炔事故典型案例(1)1994年11月24日,河北省某电化厂乙炔工段乙炔发生器溢流,管堵塞,6时停车处理完毕,开车后下料管又堵,继续停车处理,工人们用木锤、铜锤敲打下料斗的法兰盘,13时50分发生爆炸,当场死亡1人、重伤1人、轻伤1人。

事故原因是下料口堵塞时间过长,使发生器电石吸入水分分解放热(干式发生器),又因加料斗密封橡胶圈破裂,进空气,当下料口砸通,突然下料,形成负压,而发生爆炸。

(2)1994年12月5日,河北省沧州市一家化工厂乙炔站3号乙炔发生器加料斗发生爆炸,致使厂房坍塌,半径100米以内窗玻璃破裂,1人死亡,2人轻伤,估计损失38万元以上。

事故原因是临时停电检修后,恢复生产未按操作规程进行所致。

(3)1995年5月的第一个星期,美国新泽西州享时敦一家乙炔生产厂发生爆炸,厂主当场死亡,2位工人受伤。

经分析,是由于碳化钙进给管路堵塞之故。

当时,厂主带领工人用水冲洗想疏通进给管路上的碳化钙,但水喷射到碳化钙上就产生乙炔气。

当时为了工作方便用电灯照明,由于不慎电灯掉下灯泡破碎,瞬间点燃乙炔气引发爆炸。

(4)1995年5月8日,河北省某化工总厂乙炔分厂乙炔发生器爆炸,造成1人死亡、1人重伤、3人轻伤,200平方米的厂房倒塌。

原因是因乙炔高压干燥器压力过高,排污过猛,产生火花所致。

(5)1995年6月30日,广西某化工厂违章使用浮筒式乙炔发生器,1名工人更换乙炔发生器内电石,并接上乙炔气胶管,浮筒即发生爆炸,该工人当场炸死。

事故原因是浮筒内空气未排净,乙炔气内磷化氢含量超标,自然引爆。

(6)1996年2月29日,四川省某化工总厂氯碱车间l号乙炔发生器检修,2名工人对其进行冲洗置换,拆开人孔盖检查,未进行气体分析,检查过程中突然发生爆炸,冲击波将1名工人冲出栏杆,从5米高处坠地而亡,另1名工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2万元。

(7)1997年3月20日,内蒙古某工厂电解车间生产急需集钠罐,车间主任擅自决定用焊枪烘干(按规定在烘干室用电烘干)。

因集钠罐内漏有乙炔气体,当点燃焊枪移向集钠罐时发生爆炸,1人死亡,2人重伤。

(8)1998年10月27日,新疆某氯碱厂检修供水总阀,3名管工在井里用气焊切割螺丝。

当准备用焊枪再次点着照亮时,打火机刚一打着,就发生了爆炸,1死1伤。

原因是第一次焊枪照亮后没有关焊枪,乙炔气漏出所致。

(9)1999年3月24日8时50分左右,哈尔滨汽轮机厂十四车间数控工段准备用来进行焊接作业的溶解乙炔气瓶发生爆炸,1名工作人员当场炸死,另3名工作人员送往医院后死亡,13人受重伤,17人受轻伤。

在场的3名瑞士专家由于受到不同程度的惊慌,事故后飞往外地疗养。

爆炸的乙炔瓶被炸成三截,瓶底被炸飞出了5米多远。

车间南端被炸毁1/3,玻璃全部震碎。

18台数控铣床有6台全部报废,另外12台的电脑控制系统也被损坏,直接经济损失1500万元。

由于该起事故特大,黑龙江省政府请求国务院派人调查处理,后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牵头组织调查组,调查结论是:乙炔瓶充装单位充装管理混乱,乙炔瓶不补加丙酮或少补加丙酮,最严重的达一只瓶缺丙酮11.8kg。

在丙酮不足的情况下,超量充装乙炔,最严重的超量达4.8kg。

充装记录不全且混乱。

为此,国家质监局2000年2月21日发了一个“质技监锅字[2000]14号”《关于哈尔滨溶解乙炔气瓶爆炸事故的通报》。

(10)2000年2月12日上午,香港元朗大生围一机器维护工场发生乙炔瓶爆炸,7名工人于春节后首日开工即遭事故,造成了3人死亡、4人受伤。

当日8时6分,7名春节放假后上班的工人在工场内准备开工,当有人启动气焊枪时即发生猛烈爆炸,2名工人被弹起抛上10多米高的工场顶部,横搁在工字钢的横梁上而死亡,其余5名工人被炸伤,其中1人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据初步调查,连接乙炔瓶的软管损坏漏气,而工场内存放有53瓶氧气和29瓶乙炔,明显违反存放规定。

警方经现场调查初步确认,事故是由放在工场外的10多个乙炔瓶的橡胶软管损坏,而接进工场内气体泄漏引发。

据推测,乙炔瓶的橡胶软管在春节放假时已损坏,至12日上班开工,工棚里已充满了乙炔气体,当工人进行切割时就触发爆炸。

(11)2001年3月20日下午3时,南京市江宁区同夏路50号气站发生乙炔瓶爆炸事故,乙炔瓶炸得四分五裂,2人被炸成重伤。

该气站位于一幢3层迎街大楼的中心部位,门面房内堆放了大约70余个氧气、乙炔气钢瓶,该气站左右店铺的门窗及楼上10余扇窗户玻璃,在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作用下,全部散碎落地。

有一个钢瓶飞过马路落在加油站旁,一辆汽车挡风玻璃被炸碎、顶部变形,牌号为苏AV0469的跃进牌蓝色危险物品运输车正停在一边。

据爆炸点旁一家湖北汽配店的老板透露,爆炸时受了重伤的父子俩,已在消防官兵的护送下,去江宁区医院抢救了。

(12)2001年3月22日18:20,湖北孝感市孝南区九真再生造纸厂发生乙炔气瓶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5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约5万元。

(13)2001年4月11日晚11时,湖南娄底市工业气体公司乙炔厂在充装结束时发生一起爆炸事故,1只乙炔气瓶及净化系统爆炸,造成1人死亡、2人重伤、1人轻伤,全厂停产,厂长当场炸死。

原因:①乙炔生产过程中未严格按工艺要求进行净化;②操作者为“提高效率”擅自违章地调高压缩机压力(规定不能超过2.5MPa);③干燥器袋内8个月未加氯化钙(无水);④充装时违章地“先关机后送瓶”,造成系统压力过高;⑤气瓶长期不按规定补加丙酮,乙炔不能溶解。

因此是一起严重的违章违规事故。

(14)2001年11月23日下午,江苏东海县驼峰毛巾厂发生一起爆炸事故,三间厂房被毁,造成1人死亡、1人重伤。

据了解,当天下午2点多钟,两名工人在车间干活,约2:30,车间内一只乙炔罐发生剧烈爆炸,随着一声巨响,车间的三间房屋被炸毁,1名工人当场身亡,另1名工人受重伤。

(15)2002年2月16日20时30分左右,江苏淮安市楚州区施河镇太平中路通达市场南人口处一间15m2乙炔气焊门市部发生爆炸,造成3死1伤。

巨响之后,这间私人店铺被夷为平地,对面西侧一堵围墙被爆炸冲击波推出数米远,紧邻小楼被震得摇摇欲坠,周围百米内的铝合金门窗被扭曲变形,玻璃被震碎。

警方与群众从废墟中挖出死者,经查,店主一家2口和马自达汽车车主被炸身亡,另有1名路人受重伤,另一行人因惊吓过度突发脑溢血,当场昏倒,爆炸是在焊接马自达汽车时发生的,现场发现一个乙炔气瓶被炸坏。

(16)2002年3月24日下午4时许,北京市朝阳区十里堡北里一电气焊加工点,工人正在室内气焊作业时,乙炔气瓶橡胶管破裂漏气,喷出的乙炔气遇焊枪明火立即燃烧起来,火顺着导管烧到了乙炔气瓶瓶嘴。

16:.09,消防队员赶到,地上的乙炔气瓶正在喷火,旁边还有两只乙炔气瓶,于是迅速喷水降温灭火。

不然很危险,教训是作业前要检查现场设备的完好性。

(17)2002年8月24日下午1时半左右,武汉青山区武汉冶金设备制造公司结构厂乙炔操作工到隔壁乙炔房内灌乙炔,发现乙炔正在泄漏,赶紧关阀,不料突然起火,且越烧越大。

后经消防官兵扑救,大火在2时半左右被扑灭。

操作工面部、上半身被烧伤。

当时乙炔库房堆放了90多个钢瓶,绝大多数被抢运出来,但有6只钢瓶爆炸。

原因是关阀过快,磨擦起火。

(18)2003年6月28日上午10时30分许,广州天河区五山派出所附近一大型工地内,焊枪喷射出的火花引燃突然泄漏的乙炔发生火灾。

事发后警方和消防人员及时赶到现场营救,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19)2003年7月28日9时40分,广东湛江市上遂溪县城月镇一座小型乙炔气厂发生爆炸,在场5人死亡。

(20)2003年10月4日下午6时许,西安北郊汉城工业园区一工厂内发生爆炸,房顶被掀飞,附近地区许多人都感受到爆炸带来的冲击。

爆炸是厂里储存的乙炔气体引发的,未发现造成人员伤亡。

(21)2003年11月3日11时45分左右,重庆市沙坪坝区华岩镇重庆标准件厂家属区内,20多平方米的民房夷为平地,并导致3人受伤。

现场发现蓝色气罐是工业用乙炔气罐,工人贪便宜,将未用完的工业乙炔气罐搬回家煮饭,结果发生爆炸,造成3人受伤,其中2人重伤。

(22)2003年12月10日8时21分,大连染料厂一工地内有多个乙炔气瓶发生泄漏并引起火灾。

60多个用于切割和焊接的氧气瓶和乙炔气瓶已全部起火,火焰从烧坏的气瓶阀处喷出,燃烧火焰长达近1米左右,直接烧烤着临近的氧气瓶同时并发出“嘶嘶”可怕的响声,燃烧钢瓶装有乙炔和丙烷,每只30公斤,经消防官兵及时救险,没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3)2003年12月12日上午,位于浙江奉化市松岙镇的浙江船厂一艘正在建造的5.1万吨货轮内发生可燃气体爆燃事故,造成2人死亡、1人重伤。

发生爆燃的是侧推舱的底部,当时3名工人正在舱底进行电缆托架的焊接作业。

船舱深达6米,舱里结构复杂,下去困难。

初步判断,有可能是作业时乙炔外泄导致了爆燃事故。

(24)2003年12月18日13时55分,陕西韩城市新城办崇阳村一非法自制乙炔作坊发生爆炸,造成2死2伤。

警方调查,该制作坊没有任何审批手续,生产乙炔是当地村民,亲兄弟4人,在燃爆过程中2人当场丧生,2人被严重烧伤。

作坊已被查封。

(25)2004年1月16日,清晨6时20分,杭州上塘高架公路拱北小区段发生一起车祸,一货车为避让前方车辆,撞在高架桥墩上。

这辆货车满载易燃乙炔,所幸当时货车车速不是很快,才没有造成后果。

驾驶室内2人受伤,被送往市二医院急救,无生命危险。

以上汇列是笔者在杭州制氧机研究所从事行业技术情报工作及《深冷技术》主编工作时收集的信息,对了解到的较大乙炔事故,尤为死亡事故作了汇综整理,以时间先后排列。

因资料有限,收集不全,定有遗漏的事故或汇综得不全面,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