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古代是名词解释及问答题(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对偶婚
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由于氏族对血族间婚姻禁忌的日益复杂,通婚范围更加缩小等原因,导致族外婚中男女双方在或长或短时期内较为稳定的结合,形成了越来越占主导地位的对偶婚。

对偶婚下的夫妻关系松弛,结合和离异较容易,双方始终没有形成独立的经济单位(由于底下的生产力水平),导致“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世系多从女子算。

女子的配偶是其他氏族的男子,男子嘶吼必须归葬本氏族,说明其对母系氏族的血缘依附关系。

它是氏族公社繁荣时期重要的婚姻形式,是向一夫一妻制过渡的婚姻形态。

2 仰韶文化
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1921年发现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是中原地区分布十分广泛的一种新石器文化。

其重点分布有西安半坡、河南陕县庙底沟等,其以关中平原、河东盆地和豫西沿河谷为中心,东至豫东、冀南、西及陇西,北过河套,南达鄂西北,影响所及地区更为广泛。

此时期,人们发明农业,开始定居生活,学会磨制石器和钻孔技术,学会了陶器的制作和牲畜的饲养,提高了生产力,改善了生活条件。

3 龙山文化
父系氏族公社时期,1928年首先在山东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发现。

其分布于山东、河南、陕西、山西南部等,年代距今约5000—4000年,属新石器时代后期。

经历了父权制确立,私有制产生、发展并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历史进程,各部落的联系得到加强。

龙山文化发展水平较高,速度较快,其私有制的发展。

阶级的分化明显,其发展同我国最早的阶级社会夏商周有直接关系。

4 原始社会的阶级和各阶段生产力发展状况
(一)猿人阶段
在类人猿向人的转变过程中,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促进了脑髓的发达。

猿人依靠的是创造性的劳动和集体的力量,属旧石器时代(人工打制石器和骨器)。

采集植物和捕捞水生动物是获取食物的主要手段。

会使用火,实行杂乱性交,形成血缘家族。

(二)古人时期
“古人”又称早期智人,属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四五万年,其最大特点是猿人体制上遗留下来的原始特征逐渐趋于消失,石器制造方面也有明显的进步。

继续以采集和狩猎为主的生活,发明人工取火大,打制石器有了第二次加工,出现族外婚制和氏族制度的萌芽。

(三)母系氏族社会
距今五万年左右,古人进化为新人,“新人”又称晚期智人,属旧石器时代晚期。

改进了打击和修制时期的方法,制造出多种类型分明的时期,发明了弓箭,并且出现骨器制作技术(骨针),出现装饰品以及原始宗教产生。

进入氏族公社时期,发明了农业,学会石器磨制和钻孔技术,学会陶器制作和牲畜饲养,但旧石器时代,人类只能依靠采集和渔猎获取生活资料。

(四)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距今5000年左右,属新石器时代后期。

锄耕农业的发展,以轮制陶器为代表的手工业,手工业和农业分离。

南方水稻种植已相当普遍,初步掌握灌溉和施肥技术,饲养家畜已很普遍,采集和渔猎仍在经济生活中占一定地位。

私有制产生,制陶术进步,冶铜业出现,阶级分化出现。

(五)二里头文化
夏(前2070—前1600年)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存分四期(前1920-前1625),反映了夏代社会经济状况和文化。

夏代生产工具仍以木、石、骨、蚌、角制品为主,但工具比以前精良,金属冶炼已经开始,工具种类很多。

如青铜铸造采用复合范铸。

夏以农业立国,谷物产量有了提高;手工业生产中出现世代的专业生产者;货币产生如贝。

(六)人殉和人祭
商(前1600—前1046)。

人殉是把人作为“人”贡献于死者,“杀人以卫死者曰殉”,殉人既为用,则必“使亲近,避仇敌”,所以被殉之人主要是近幸,包括与死者关系最密切的妻妾、宠臣、近侍和奴婢等。

人殉少则一二人,多则几十人乃至几百人。

祭司和战争是国家头等重要的大事,商代奴隶主贵族在频繁而又隆重地祭祀上帝。

各种自然神和祖先神灵时,除宰杀牲畜外,还要以人为祭品,实行残酷的人祭。

人祭,即人牲,
以人为牲,杀之以祭神灵祖先。

人祭以俘虏为主,也有奴隶。

人祭现象充分暴露了商代奴隶族贵族的残暴性。

(七)周公东征
西周(前1046—前771)周武王克殷后两年,病死在镐京。

前1042年子成王即位,成王年幼,武王弟周公旦辅政。

管叔、蔡叔等贵族对周公辅政不满,散布流言,与武庚等联合起兵反周,局势一时很严重。

周公“内弥父兄,外抚诸侯”,协调好内部关系,亲率大军东征。

经三年相继平定东方诸国。

经过这次战争,周灭商的事业才告已完成。

(八)宗法制度
宗法制度时在父权家长制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族家族制度,它构成了我国早期社会的等级阶梯,形成我国奴隶社会基础的社会政治制度。

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确定了贵族的亲疏、等级、分封和世系的关系,保证了嫡长子继承王位,解决了统治者内部诸子、诸弟的继承权争端,成为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

(九)尊王攘夷
齐桓公时期,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

经济上“相地而衰征”,政治上参其国而伍其鄙“,军事上作内政而寄军令”,收到“通货积财,国富强兵”的效果。

齐桓公利用周王室的共主地位,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联合燕打败山戎,并且“存刑救卫”威信大增。

前656年率八国之师伐楚,达成“召陵之盟”。

前651年,大会诸侯于葵丘,周天子派代表参加,齐桓公霸业达到顶峰。

10城濮之战
公元前632年晋文公为救曹、楚攻打的宋国,出兵讨伐楚国的盟国曹、卫,晋得到齐、秦的支持,迫使楚军北上,于城濮对峙。

晋文公采取诱敌深入、袭击敌军的薄弱部分,各个击破的战术。

以少胜多,晋军大胜,使中原小国归附于晋,拜托了楚的控制。

城濮之战确立了晋文公的霸主地位,不就大会诸侯于践土,周襄王正式册封晋文公为霸主,从而成就“取威定霸”的业绩。

11大国争霸的实质及历史影响
春秋时期大国争霸的实质是奴隶制接近衰亡的反应。

大国争霸的目的是扩张领土和掠夺人口和财富。

第一,争霸战争加快了统一中国的步伐。

大国在争霸和兼并战争中,开拓了疆土,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

这为全国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的建立,起了奠基的作用。

第二,争霸战争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

春秋时代是一个新旧制度交替变革的过渡阶段,大国争霸战争打击和削弱了奴隶主贵族集团,为封建地主阶级扫清了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有助于新势力的发展。

第三,争霸战争,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密切了华夏族与其他各族经济文化的联系。

第四,争霸战争打破了列国的分野,逐渐泯灭了各族的界限,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加速封建化进程。

12老子及思想
老子即老聃,道家学派的创始人,生卒年不可考,相传为楚国人,做过周守藏史,熟悉各种典章制度。

传世的老子《道德经》,不是出于一时一人之手,而是由其门人追记老子遗说,到战国时有楚人环渊纂集而成就是《道德经》的上下篇。

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同时也希望统治者尽量少过问政事,做到“去甚、去奢、去泰”薄赋敛,轻刑罚,尚节俭。

但鼓吹“愚民”政策。

理想社会,向往“小国寡民”的图景,主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

哲学上,属朴素辩证法思想,揭示了事物矛盾对立的两方面,提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等命题。

并观察到对立面的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但由于阶级立场的局限,极力否定对立面的斗争,夸大对立面的统一,并力图从内心精神世界消解现实的矛盾。

13孔子及思想
孔子(前551-前479年),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是没落的奴隶主阶层。

孔子幼年丧父,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看管牛羊的“乘田”。

中年以后,担任过鲁中都宰,后任司空、司寇等职。

去职后,周游卫、宋、郑、陈、蔡、楚等国,到处游说,晚年回鲁讲学。

孔子的言论,由其门人整理成为《论语》,《论语》成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政治上,主张“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之天子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主张以“周礼”来“正名”,同时把“德”“礼”视为首要的统治手段。

仁和礼的学说,“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

“仁”就是“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主张统治者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仁”的终极目的在于“克己复礼”。

孔子宣扬天命,但对鬼神却持存怀疑态度即“敬鬼神而远之”。

教育思想,A在教育对象上,倡导有教无类。

他推广私人讲学,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

B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强调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C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学与思的关系、学习与复习的关系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同时,启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独立思考是孔子教学方法的重要特点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同时,注重“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坚持对不同对象施以不同的教育即“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D在培养目标上,倡导“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E为了教学的需要,孔子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作为教材。

14 商鞅变法
商鞅(约前390—前338年)原为卫国破落贵族,姓公孙,名鞅,也叫卫鞅,后因为在秦国变法有功,封为商君,所以历史上成为商鞅。

前356至前350年,推行两次变法。

1,用法令形式废除奴隶制的井田制,“开阡陌封疆”。

2,奖励军功,建立军功爵制。

人的政治地位由有无军功来决定。

3,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保证了封建国家的财源和兵源。

4,普遍推行县制。

加强了中央集权。

5,建立什伍连坐制。

6,统一度量衡。

商鞅所采取的改革措施,目的是破除奴隶制度,巩固和发展封建制度,从本质上说这是一场地主阶级的政治革命。

15合纵连横
马陵之战后,魏国削弱,出现秦、齐对持局面。

秦、齐两大强国展开了争取弱国、孤立敌国的斗争,而魏、韩、赵等国内,也分成联秦抗齐和联齐抗秦两派,从而展开了合纵连横的活动。

所谓合纵连横,从地域上说,原是以韩、赵、魏为主,北连燕,南连楚,南北相连为纵;东连齐或西连秦,东西相连为横。

从策略上说,合纵是“合众弱以攻一强”,是阻止强国进行兼并的策略;连横是“事一强以攻众弱”,是强国迫使弱国帮助它进行兼并的策略。

长平战后,合纵是六国并力抵抗强秦,连横是六国分别投降秦国的意思。

16秦统一中国的原因
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事业,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一,从经济条件上讲,由于生产力的发展,铁制生产工具的使用,私田的的大量开垦,为统一提供必要的经济基础。

第二,从民族关系上讲,经过春秋战国长期的民族融合,华夏族成为一个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民族融合进一步加深。

第三,各阶层民众及统治者都要求统一。

第四,秦自商鞅变法以来,国富民强,实力远远超过了东方诸国。

第五,秦始皇雄才大略,统一决心坚定。

第六,秦国领土超过了关东六国之和,战略纵深优越。

第七,秦国在军事、外交上的政策,远交近攻,使用反间计。

第八,秦国军士,民风好勇、尚武、战斗力强。

17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及主要思想流派、主要思想流派、思想人物
社会背景:(一)阶级基础:战国时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

激烈的政治斗争和经济与文化繁荣,对各个阶级、阶层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们表明自己的态度,提出主张、愿望和要求。

(二)“士”阶层构成百家争鸣的主体。

战国时代的“士”是知识分子的通称,他们依附于一定的的阶级,“跑公室、走私门”希望得到统治者的任用。

(三)社会基础:在诸侯割据纷争的时期,统治者还不可能推行封建的文化专制主义。

“诸侯并争,厚招游学”现象盛行。

“合则留,不合则去”当时的士有相当的自由。

收门徒讲学也很盛行。

(四)战国时期的各个学派,都著书立说,议论政治在学术思想领域内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主要的思想流派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

主要思想流派:儒家、墨家、道家、法家
墨家和墨子:墨子(约前468-前376年)A重视劳动:反映小生产者的意愿和要求。

B主张“节用”“节葬”:反映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要求。

C主张“兼爱”“非攻”,反对“大攻小,强执弱”的兼并战争,提倡“兼相爱、交相利”。

反映民众要求平等,厌恶战争,希望安居乐业的愿望。

D主张“尚贤”“尚同”,反对世卿世禄制。

反映小生产者希望贤明君主,使自己生活稳定的愿望。

E天命论上:否定天命,但却保留尊天事鬼的信仰,F认识论上:提出是非真假标准的三表法。

道家和庄子: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名周,宋国蒙人。

A对老子的“道”作了进一步阐释。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老子说将得道是一个独立的精神性的东西,而庄子的“道”却是主观精神的东西。

B把老子的对立面转化的思想引向了相对主义。

“庄周梦蝶,蝶梦庄周”。

庄子哲学的理论基础是主观唯心论和绝对的相对论的结合。

C主张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以此来逃避现实的痛苦。

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精神麻醉法。

儒家和孟子:孟子(约前371-前289年),名轲,战国时邹人。

A政治上:主张实行温和的改良,反对激进的改革。

主张“法先王”,实行“托古改制”为巩固新兴的封建政权提供理论基础。

B继承孔子思想,提出“仁政”思想,发展了孔子的富民思想。

C哲学上提出性善论。

推出“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四德”(“仁”“义”“礼”“智”),最终是要达到“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D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主思想。

荀子:荀子,生卒不详,名况,子卿,战国末赵人。

A荀子主张既“隆礼”又重法。

他认为“礼者,法之大分”,“礼”是根本原则,法是具体措施,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B人性论上,荀子主张人性恶。

它力图通过性恶论说明建立封建法制和对人民进行教化的必要性。

“青,出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在自然观上上,荀子肯定“天”是自然的天。

提出“天人相分论”,第一次从理论上把人与神、自然与社会区分开来,是对天命论的有力批判。

他还强调“制天命而用之”,做到“天地官而万物用之”。

属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法家和韩非:战国早期法家有李悝、吴起、商鞅、申不害、慎到等,战国后期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

韩非(约前280-前233年),韩国人,是先秦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A法家提出了具有发展进化因素的历史观,批判儒家守旧不变的观点。

B法家是主张君主专制的。

商鞅重“法”,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韩非主张法、术、势缺一不可。

他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主张建立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

C继承了荀子的性恶论,认为人生下来是自私自利的。

强调用严刑峻法来制止人民的反抗。

18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
政治上,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创立皇帝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

经济上,确立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修驰道,保证了封建王朝的税收收入,消除了各地的割据势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军事上,扩大军队,军队有中央常备军和地方军组成。

文化上,统一文字,为加强中央集权而“焚书坑儒”。

此外,迁豪强于收销兵器,决通川防,修筑长城,以及秦始皇的巡游。

19汉初恢复经济的措施有哪些?
汉高祖总结秦亡教训,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a组织军队复员。

b赐军吏卒以爵位。

这样就从政治经济上扶持了一批军功地主。

c招抚流亡。

此举对安定人民生活,恢复和发展生产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d释放奴婢。

e减轻田租,什五税一。

惠帝时进一步推行黄老无为政治。

文景时,倡导以农为本,进一步推行“轻徭薄赋”“约法省禁”的政策。

文帝采纳贾谊、晁错的建议,提倡以农为本,多次发布诏令劝农,以发展农村经济。

文帝时,“赐今年农民租税之半”又“除田之租税”,景帝时,“令田半租”即三十税一。

武帝时推行新经济政策。

a改革币制,把铸币权收归中央。

b盐铁官营和均输平准政策。

c算缗和告缗。

20西汉中央集权是怎样得到巩固的?
汉高祖时期,剪除异姓诸侯王。

汉初,被封的异性诸侯王有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燕王臧荼、韩王信、衡王吴芮等。

从公元前202年到公元前195年,7年之间,汉高祖借口他们谋反,先后将韩信、彭越、英布、臧荼等杀掉,把张傲废为列侯,韩王信逃到匈奴,仅剩下一个实力最小的吴王。

同时立九个同姓王,杀白马盟誓“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文景时期,平定七国之乱。

面对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势力之间的尖锐矛盾,许多官吏都感到事态的严重,寻求解决矛盾的办法。

文帝时,贾谊上书《治安策》,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建议削夺诸侯王的封地。

景帝采纳“削藩”建议开始削夺王国土地,吴楚等七国遂于前154年举兵叛乱。

他们打着“请诛晁错,以清君侧”的口号。

景帝派太尉周亚夫等率大军反击,同时又杀掉晁错,名袁盎劝吴王刘濞退兵。

刘濞扬言“我已为东帝”。

景帝遂决心平定叛乱。

七国之乱经三个月就被平定了。

景帝把王国的行政权和官吏任免权收归中央,“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不能掌握政治和军队。

武帝时期。

A继续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a元朔二年(前127年)汉武帝采纳中大夫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

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诸子都在王国范围内分到封地,作为侯国。

“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

b后来,汉武帝又“作左官之律,设附益之法”。

“附益法”严禁封国的官吏与诸侯王串通一气,防止他们从事非法活动,以此达到孤立诸侯王的目的。

c元鼎五年(前112年),汉武帝以诸侯王所献助祭的“酎金”成色不好或斤两不足为借口,夺爵者达106人,占当时列侯的半数。

d对于地方豪强势力,汉武帝一方面继续推行迁徙豪强的办法,把他们迁到关中。

另一方面,任用酷吏诛杀豪强。

B加强中央集权。

a在中央,设外朝和中朝。

由尚书、中书、侍中等组成“中朝”成为实际的决策机关。

以丞相为首的“外朝”逐渐成为执行政务的机关。

b建立新的选拔官吏的制度:其一为察举制。

其二为“征召”制c加强军队和法律。

在中央常备军中,增设八校尉,隶属北军;增设期门军、羽林军,隶属南军。

武帝时,法律条文更加烦苛。

C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统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