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考研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什么是中国哲学的出世和入世?
(2)如何理解中国哲学中的八卦、阴阳和五行学说?
一、孔子哲学
(3)如何理解孔子的天命观?
(4)如何理解孔子的“仁”的思想?
(5)如何理解孔子的忠恕之道?
(6)如何理解孔子的正名论?
(7)孔子的教育哲学思想包括哪些?
(8)如何理解孔子哲学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
二、墨家哲学
(1)墨家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2)墨子哲学对儒家哲学的批判有哪些?
(3)如何理解墨子哲学中的“兼爱”“非攻”“天志”“明鬼”?(4)简述墨子哲学的认识论。
(5)比较墨家哲学与儒家哲学对待神灵以及敬拜神灵的态度的不同。(6)墨家哲学认为国家的起源是什么?
(7)简述后期墨家哲学的知识论。
(8)如何看待后期墨家的关于“辩”的讨论?
(9)后期墨家对墨子哲学兼爱思想的发展是什么?
三、道家哲学
(1)杨朱哲学的基本观点包括哪些?
(2)如何理解老子的道论?
(3)如何理解老子的德论?
(4)老子哲学中的辩证法因素是什么?
(5)老子哲学的处世原则有哪些?
(6)老子哲学中的政治哲学思想包括哪些内容?
(7)简述庄子哲学的主观唯心主义倾向的表现。
(8)简述庄子哲学相对主义倾向的表现。
(9)庄子哲学中获得相对幸福和绝对幸福的路径是什么?
(10)如何理解庄子哲学对“情”与“理”的表述?
(11)庄子哲学的政治社会哲学思想有哪些?
四、名家哲学
(1)如何理解惠施的相对论?
(2)怎样理解公孙龙的“白马非马”“离坚白”的哲学论证?
五、阴阳家哲学
(1)如何理解阴阳家的重要文献《月令》?
(2)简述邹衍的历史哲学
六、儒家哲学的顶峰—荀子与孟子
(1)比较孟子和荀子关于人性的观点。
(2)简述孟子哲学的政治哲学。
(3)如何看待孟子哲学中的神秘主义倾向?
(4)简述荀子关于道德起源的哲学思想。
(5)简述荀子关于人的地位的哲学思想。
(6)如何理解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
(7)如何理解荀子的礼乐学说?
(8)简述荀子的逻辑理论(简述荀子的名实观)。
七、法家哲学的集大成者—韩非子
(1)比较法家哲学和儒家哲学的不同
(2)比较法家哲学与道家哲学的不同
(3)如何看待韩非子的“法”“术”“势”思想?
(4)如何看待韩非子的历史观
八、儒家哲学的形而上学
(1)如何理解《易传》中的“道”?
(2)解释《中庸》中的“中和”“庸常”“明诚”。
九、秦汉哲学
(1)什么是黄老之学?
(2)简述董仲舒哲学的宇宙生成论。
(3)简述董仲舒哲学的人性论。
(4)简述董仲舒哲学的社会伦理学说。
(5)简述董仲舒哲学的政治哲学。
(6)简述董仲舒哲学的历史观。
(7)如何理解董仲舒的“人副天数”“天不变,道亦不变”“三纲五常”“天人感应”。
(8)如何理解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的纷争?
(9)如何理解谶纬思潮和《白虎通义》。
(10)解释王充的《论衡》。
十、魏晋哲学
(1)论述向秀—郭象《庄子注》对老庄哲学的修正。
(2)解释魏晋玄学、名教自然之辨、正始之音、三玄、越名教而任自然。(3)如何理解王弼的“得意忘象”“得意忘言”的哲学内涵?
(4)解释佛学的一般概念:“业”“生死轮回”“无明”“菩提”“谛义”。
(5)简述僧肇的哲学思想
(6)简述道生的哲学思想
(7)简述慧远的哲学思想
(8)简述范缜的哲学思想
十一、隋唐佛学和儒学
(1)论述禅宗哲学的主要哲学思想
(2)论述三论宗、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的哲学思想
(3)简述柳宗元的宇宙论和历史观。
(4)简述刘禹锡的天人观。
(5)简述韩愈的道统论和人性论。
(6)简述李翱的复性说。
十二、宋明理学
(1)理解周敦颐的宇宙论。
(2)如何理解周敦颐的精神修养方法——主静?
(3)如何理解邵雍的宇宙生成论和事物演化的规律?
(4)如何理解张载的宇宙发生论?
(5)简述二程理学的主要哲学思想
(6)如何理解朱熹哲学的“理”与“气”?
(7)如何理解朱熹哲学的太极说
(8)如何理解朱熹哲学的“存天理,灭人欲”?
(9)如何理解朱熹哲学的“致知”和“用敬”?
(10)如何陆九渊哲学的“心”?
(11)如何理解王阳明的“宇宙”“明德”“良知”“格物”“用敬”?(12)如何理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十三、中国哲学对立范畴之大讨论
(1)先秦哲学中的名实之辩
(2)魏晋玄学中的名教与自然之辩
(3)儒家哲学的义利之辨
(4)中国哲学的天人之辩
(5)中国哲学的道器之辩
(6)佛教哲学的顿悟与渐悟之辩
(7)中国哲学的心性之辩
(8)宋明理学中的理气之辩
(9)中国哲学的知行之辩
(10)中国哲学的性情之辩
(11)道家哲学的有无之辩
(12)中国哲学的心物之辩
(13)中国哲学的形神之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