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考研章节题库-简答题【圣才出品】
中国哲学史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中国哲学史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二)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1.心斋答:心斋是指洗掉黏附在心中的成见、认知、欲望以及经验等累赘,恢复虚灵明觉之本心的工夫。
《庄子·人间世》的一则寓言:颜回向孔子请教游说卫国国君的方法时,孔子对其讲了“心斋”的道理:“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
听止于耳,心止于符。
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
唯道集虚。
虚者,心斋也。
”意思是用耳听,虽可执定于耳闻,但不如用心去体会;用心去体会,期待与心境相符,尽管提升一层,仍不如用气去感应。
气无处不在,广大流通,虚而无碍,应而不藏。
故心志专一,用气去感应,就可达到空明的心境,自然合于道妙。
2.大同答:①大同是指古代儒家宣扬的理想社会。
语出《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闲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一思想对后世思想家多有启发,近代洪秀全、康有为、谭嗣同、孙中山等都曾受过影响。
②大同是指忘形骸、忘物我的精神境界。
《庄子·在宥》:“颂论形躯,合乎大同,大同而无己。
”③大同是指天地万物为统一整体。
《吕氏春秋·有始览》:“天地万物,一人之身也,此之谓大同。
”3.谶纬答:“谶纬”是两汉时期流行的一种学说,其理论依据主要是古代河图洛书的神话、阴阳五行学说和西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主要是把自然界的偶然现象神秘化,并视为社会安定的决定因素。
“谶”是指把诡秘的隐语和预言当做上天的启示,向人们昭示未来的吉凶祸福。
“纬”是指汉代儒生假托古代圣人制造的依附于“经”的各种著作。
谶纬和经学一起,推动了汉代经学的神学化。
尽管谶纬充斥着浓重的神学迷信色彩,但谶纬还含有许多天文、历数、地理等方面的古代自然科学知识。
郭齐勇《中国哲学史》-课后习题-第1~2篇【圣才出品】
第一编先秦哲学第1章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1.在殷周之际,周公等人的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思想有什么意义?答:(1)在殷周之际,周公等人的观念的变化①思想来源上:殷商时代已有道德意识的启蒙。
在《盘庚》中已包含了尊重民意、民利和当政者的笃诚敬业精神等人文主义的萌芽。
但殷代仍以敬事鬼神为主。
小邦周取代大殷商以后,周初人进一步有了人文的自觉,这种自觉源于他们以小邦而承受大命,又面临内外部的叛乱。
继承了商人崇拜上帝至上神的天命观念,他同样认为天是有意志的,但周公的天命观和商人是有区别的;②天德关系上:以祖配天到以德配天德转变,重神到所谓重道忠于民而信于神,改造了商人诸事占卜的天命论。
“以德配天”即用德替代祖先,以道德作为祭天的配享,也即将德放到了与天相等同的地位。
在殷周之际的革命中,周公等人的观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把血缘性的祖宗崇拜,发展为政治与道德性的祖宗崇拜(“以祖配天”到“以德配天”),把外在性的天神崇拜,逐渐内在化、道德化。
“敬德保民”周公认为,夏、殷王朝败亡,说明“天命”是可以转移、变更的。
“天命靡常”,“天惟时求民主”,人主只有敬慎其德,治理好国家,“保享于民”才能“享天之命”。
所以命是可以更改的,关键是主政者要“明德”“敬德”。
③天与天命中神的观念淡了,认为惟德是辅;由天不可信的思想演化成对天的怨恨等。
(2)“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思想意义①周人改造夏、殷两代的王权神授论,不仅创造天子说,假天神权威为王权的合理性作论证,而且创造天命转移论,假天神权威对君主的权力作出一定的限制和道德的约束,又赋予君主不仅治理人民,而且教化人民的双重责任。
②周人的“敬”“敬德”“明德”的观念,是一种充满责任感的忧患意识,从把责任、信心交给神转而为自我担当。
这是周人在自觉、主动、反省地凸显主体的积极性与理性作用,是中国人文精神最早的表现,是以“敬”为动力的、具有德性的人文主义或人文精神。
③周公提出的“敬德保民”“敬德安民”等一系列人道主义的思想是非常深刻的,在社会实践中起过一些作用。
郭齐勇《中国哲学史》配套题库-现代哲学名校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第四编现代哲学一、名词解释1.大同书[清华大学2014研;中山大学2013研]答:《大同书》是近代改良派领袖康有为的著作。
他在书阐发理想的社会与政治纲领。
书中倡导托古改制,借公羊学创“大同”学说,主张维新变法,由“小康”而进“大同”。
他认为只有在政治、经济、生活富足的“大同”社会中,才能真正实现人的本性。
“大同”理想是中国资产阶级的先进思想家向西方探寻真理的积极成果,超过了洪秀全的农业空想社会主义,但康有为的“大同”理想也只是一种空想,最终没有实现。
2.“全变”[武汉大学2014研]答:“全变”是康有为根据《周易》的“变易”思想和近代自然科学知识而提出的概念。
他的“天道尚变”的宇宙发展观认为天、地、人都处于变化之中,没有事物是永恒不变的。
他的辩证法思想冲击了传统观念,突破了“器可变,道不可变”的局限性,为进行维新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全面变法的内容包括:①变器,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②变事,发展近代工商业;③变政,推行资本主义的政治体制;④变法,变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制度。
康有为的“全变”思想主张中国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超过了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思想,突破了早期改良思想家的局限,富有积极意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3.以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研]答:“以太”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设想的一种物质,泛指晴天或上层大气,是物质构成的一种元素。
谭嗣同以“以太”为“仁”,为万物之本原;康有为以“以太”为不忍人之心;章炳麟认“以太”为“原子”;孙中山则以之为“太极”,为宇宙生成之初的物质。二、简答题1.孙中山的“知难行易”说。
[南开大学2015研]答:“知难行易”说是中国近代革命家、思想家孙中山的认识论关于知行关系的学说。
(1)提出背景通过总结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经验教训,孙中山深感“知易行难”的传统旧说,不但不能激励人们的进取精神,反而助长畏难苟安的心理。
“不知固不欲行,而知之又不敢行,则天下事无可为者矣。
”他认为这是中国近代积弱衰败、革命事业不能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郭齐勇《中国哲学史》配套题库-汉至唐代的哲学章节题库(圣才出品)
第二编汉至唐代的哲学一、填空题1.黄老之学的经典是______和______。
汉初黄老学派的主要代表有盖公和______。
【答案】《黄帝书》;《老子》;曹参2.《新语》的作者是______,《新书》的作者是______,他们均是兼综______学说的汉代思想家。
【答案】陆贾;贾谊;儒道3.《论六家要旨》一文的作者是______。
在这篇论文里,他概括出阴阳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六家的思想要旨。
【答案】司马谈;儒;墨;名;法、道德4.在1973年年底由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属于黄老道家的重要著作《黄老帛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四部分,它很可能就是史书有载而失传已久的______一书。
【答案】《经法》;《十六经》;《称》;《道原》;《黄帝四经》5.董仲舒遗留下来的著作主要有______和______,他的学说主要是通过发挥______一书中的“微言大义”来完成的。
【答案】《天人三策》;《春秋繁露》;《春秋公羊传》6.董仲舒所谓的“三统”是指______、______、______;他的性三品说,把人性分为三等,即______之性、______之性和______之性,其中只有______之性可以叫做性。
【答案】黑统;白统;赤统;圣人;中民;斗筲;中民7.董仲舒所谓的天,不仅有自然属性,还有道德属性。
他把天运行的规律与人的情感对应起来,将春秋冬夏四季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情对应起来,赋予天以情感特征。
【答案】爱;乐;严;哀8.董仲舒的“五行”学说,不仅把五行与四季相配,与东西南北四方相配,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德相配。
【答案】仁;义;礼;智;信9.董仲舒的三纲学说,是以______观念为根据的,即以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妇为阴。
中国哲学史 名校考研真题 (简答题)【圣才出品】
二、简答题1.简述明末清初的经世致用思潮。
[中山大学2018年研]答:(1)经世致用思想兴起的原因明末,汉族知识分子开始反思明亡的教训。
在思想领域,人们反思的矛头指向了宋明理学及陆王心学,认为他们空谈性命而不务实事。
“书生徒讲义理,不揣时势,未有不误人国家者”。
要求学术反虚就实,提倡经世致用的真学问和“以实为宗”的新学风。
他们学风的特点是:务当世之务,康济时艰,反对脱离社会实际;勇于任事,不务空谈,“生存一日当为民办事一日”;致力于创新,绝不蹈袭古人;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
他们的研究范围,几乎涉及社会问题的一切方面,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地理、民族、法律、人情、风俗、科学等,“事关民生国命者,必穷源溯本,讨论其所以然”。
他们以社会问题为中心,在救世济时的思想指导下,提出了解决当前社会问题的各种方案。
代表人物有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傅山、颜元、李塨、方以智、戴震等。
(2)经世致用思潮的主要内容①气论哲学的兴起反思思潮的总体走向是对宋明理学超越追求的一种拨正,所以,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一致强调现实关怀,注重经世致用。
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一转向是以从理到气、从超越追求到现实关怀为标志的。
无论是王夫之、方以智,还是对王学一直情有独钟的黄宗羲,都转向了气,都强化了对气的论证。
清代哲学大体上都是以气论为基础的,这不仅包含着一种本体论的转向,更重要的则表现了一种立足于现实关怀以重新确立超越追求的指向。
如王夫之“以气释理”并坚持“据器以出道”时,不仅表明了一种新的本体论的确立,同时也表明其力图通过器识、历史以重新探索道之超越指向的趋势。
②提倡个性解放的新道德a.在关于理欲、情理、义利、个体与类的关系的讨论中,这一时期的学者集中表达了以自然人性论为出发点的新理欲观、新情理观、新义利观以及关于个性解放的论说。
从泰州学派到李贽及李贽的众多崇拜者,都要求冲破禁欲主义,肯定“人欲”的合理性,批判“天理”说对人性发展的宰制,批判道学末流的虚伪,主张“自然之性乃自然真道学”,在自由竞争中“各遂千万人之欲”。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论述题) 【圣才出品】
三、论述题1.程颐“涵养须用敬”的修养方法[南开大学2015研]答:涵养须用敬是北宋理学家程颐的修养方法,意为修养心性须以敬为首要之功。
(1)“识仁”尽心首先必须“识仁”。
仁只有在诚敬中体认,使道与物、仁与事浑然无对,这才是真正的识仁。
诚是主体在识仁过程中的一种真实不妄,纯以天理为“默识”根据的修养工夫或心灵状态。
在这种工夫或心灵状态中,天人一贯,内外相合,没有人我、道器、理事的区别,而纯任仁的流行、仁的朗现。
诚道,也就是“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之道。
主一之谓敬,敬是中正不偏、纯一不已之心。
“诚为统体,敬为用”,敬的作用指向诚自身。
能诚敬则能识仁,“学要在敬也、诚也,中间便有个仁”。
(2)“定性”仁是天理,仁是性本,识仁还必须“定性”。
程颢认为,定性的根本原则是“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
这其实是根据天理、天性的特点,认为定性之定,不是在死静不流之中的定,也不是有造作、有分别、有心计之定,定性必须不论事物之动静,不分人物之内外,不作有心的亲疏之分。
只有在这种自然而超越的定中,天性才呈现出其一般性来。
由此程颢主张去除自私用智和喜怒于心的有意求定,而主张以自然明觉、澄然无事的忘心人定,洞见心性之本然。
(3)“涵养须用敬”程颐在工夫论上与程颢基本相同,主张诚敬与“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之道,不过他对“敬”的一面尤为强调,认为“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
程颐常说“主一之谓敬”,这种内恭其心、外肃其容的专心刻意之敬,似与程颢自然而为的诚敬工夫论不同。
此外,程颐还认为学问贵在自得,须“默识心通,诚意烛理”,以心识性,以意明理。
程颐突出了心作为思体而格物穷理的一面。
2.二程“天理”“格物”思想的异同。
[武汉大学2015研]答:(1)二程“天理”思想①“理”的内涵二程兄弟以“理”作为他们学说的最高范畴。
理包括自然界具体事物之所以然,就是物理;理还包括人类社会具体事物之所当然,即伦理;同时理还可以与性连用组成“性理”,“性理”表示人的本质。
郭齐勇《中国哲学史》配套题库-先秦哲学章节题库(圣才出品)
第三部分章节题库第一编先秦哲学一、填空题1.据《周礼》记载,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______,一曰______,一曰______。
《易经》的八卦(经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乾卦的四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连山》;《归藏》;《周易》;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元;亨;利;贞2.六府三事,谓之九功(《左传·文公七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谓之六府。
______、______、______谓之三事。
【答案】水;火;金;木;土;谷;正德;利用;厚生3.洪范九畴(《尚书·洪范》),初一曰五行:一曰______,二曰______,三曰______,四曰______,五曰______。
【答案】水;火;木;金;土4.六艺是古代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经是指先秦的六种典籍,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礼;乐;射;御;书;数;《诗》;《书》;《礼》;《乐》;《易》;《春秋》5.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据《论语·先进》篇记载,德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言语:______、______;政事:______、______;文学______、______。
这十人被称为孔门“四科十哲”。
【答案】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贡;冉有;季路;子游;子夏6.关于老子其人,历史上有不同说法。
《史记》中记载了三个老子:______、______、______。
《老子》一书,又称______。
中国哲学史考研章节题库-简答题【圣才出品】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中国哲学史考研章节题库-简答题【圣才出品】章节题库二、简答题1.谈谈中国哲学史上最早的“气”与“阴阳”的学说。
答:中国哲学史上最早的“气”与“阴阳”学说出现春秋时期。
(1)雏形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在西周都城镐京附近发生了地震,太史伯阳父指出:“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
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
”(《国语·周语上》)伯阳父首次提出了“气”的概念,认为天地之间充满了“天地之气”,其间有一定的次序,人事秩序出现混乱就会引发天地之气呈现失序状态。
他认为天地之气分为阳气和阴气,地震的成因就在于阴阳两种气、两种力量失去了其固有的秩序,即阳气被阴气压住后,伏在地下不能上升、散发,从而导致了地震。
(2)观念的出现“气”与“阴阳”的观念出现在春秋初期。
春秋时期普遍用阴阳二气解释星象、气候、灾害、音律、疾病等现象,以“气”与“阴阳”的范畴来阐释宇宙的秩序与关系,说明宇宙之生成演化。
2.简论孔子的“正名”思想。
答: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的“正名”思想是其提纲挈领性的政治思想。
(1)提出春秋后期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礼崩乐坏,且不断发生臣弑君、子杀父的暴行。
对此,孔子力图恢复周礼权威,维护宗法等级制度秩序,而其首要任务是“正名”。
《论语·子路》篇记载,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日:“必也正名乎!”理由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2)内容孔子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即为君者应该有“君”的样子,为臣者应该有“臣”之样,君之实要符合“君”之名,臣之实要符合“臣”之名,父子亦如此。
在社会关系中,每个名都包含了一定的义务与责任,君、臣、父、子皆是社会关系中的名,都必须履行相应的责任与义务,孔子“正名”思想的涵义就在于此。
郭齐勇《中国哲学史》配套题库-现代哲学章节题库(圣才出品)
第四编现代哲学一、填空题1.龚自珍和魏源是19世纪中叶今文经学运动的积极倡导者。
今文经学派推崇_____,对经典的解释着重探求其中的_____,从而同古文经学派注重_____的学风对立起来。
今文经学运动提倡_____,即要求把学术研究和现实政治联系起来,通过对古代典籍的解释,评论时政,应对当前的社会问题。
【答案】《公羊春秋传》;微言大义;文字考证;经世致用2.龚自珍对公羊三世说加以改造,提出每一个朝代的历史都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答案】治世;衰世;乱世3.魏源编写了我国近代第一部系统介绍世界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的巨著_____,在对待西方文化的问题上,他提出了_____的杰出思想。
魏源的主要哲学著作是_____。
【答案】《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默觚》4.康有为以研究今文经学的形式,写成_____、_____二书。
前者通过宣布正统儒家经典为伪经,破除了对于传统观念的迷信;后者则把孔子打扮成“托古改制”的改革家,论证变法维新的合理性。
【答案】《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5.谭嗣同的哲学思想主要表现于_____、_____等著述之中。
他利用西方自然科学中的_____概念,作为建立自己宇宙观的基石。
【答案】《仁学》;《以太说》;以太6.梁启超在_____中将道德分为两个范畴,即_____和_____。
前者指的是那些促进群体凝聚力的道德价值观;后者指有助于个人道德完善的那些道德价值观。
【答案】《新民说》;公德;私德7.严复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翻译家,他先后翻译了赫胥黎的_____、亚当·斯密的_____、约翰·穆勒的_____、斯宾塞的_____、孟德斯鸠的_____等著作。
【答案】《天演论》;《原富》;《名学》和《群己权界论》;《群学肄言》;《法意》8.章太炎一生著述宏富,几乎涉及传统学术的各个方面,其中表现其哲学思想的著作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中国哲学史考研题库-考研真题精选【圣才出品】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名词解释1.三纲八目(《大学》)[山东大学2018年研]答:三纲八目是《大学》中“三纲领,八条目”的简称。
其中,三纲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亲民”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
“八条目”的中心环节是修身,格物、致知是修身的外部途径,诚意、正心是修身的内在前提,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更高一个层次的自我实现。
2.三才之道[浙江大学2018年研]答:三才,又作“三材”,是中国古代哲学术语。
①指天、地、人,兼指天道、地道、人道。
《易传·系辞下》:“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
”东汉王符《潜夫论》称:“天本诸阳,地本诸阴,人本中和。
三才异务,相待而成。
”②指人的形、气、神。
北宋邵雍《观物外篇》:“神统于心,气统于肾,形统于首。
形气交而神主乎其中,三才之道也。
”3.五德终始[浙江大学2018年研;北京师范大学2017年研]答:五德终始是战国时期的阴阳家邹衍所主张的历史观念。
“五德”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种德性。
“终始”指“五德”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运转。
邹衍常常以这个学说来为历史变迁、王朝兴衰作解释。
他认为虞(舜)、夏、殷、周的历史是一个胜负转化的发展过程。
它按照土、木、金、火、水依次相胜而具有阶段性,又循环往复而具有周期性,矛盾运动推动着“五德转移”,又决定着“并世(当世)盛衰”。
在每一发展阶段都存在着阴阳两种势力的矛盾和斗争。
两者交争,历史属于斗争中的胜利者。
这种五德相胜又是被机械的周期律预先决定的,王朝的兴起必有天意符瑞作为象征和验证。
五德终始说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丹鼎派[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研]答:丹鼎派,又称“金丹道教”,它并非是实有的教派,而是相对于符箓派而言的,是后世对道教中以炼金丹求仙为主的各道派的通称。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章节题库(汉-唐时期的哲学思想)【圣才出品】
第二编汉-唐时期的哲学思想一、名词解释1.黄老之学答:黄老之学是战国时(约公元前5~3世纪)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
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无为而治”。
它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实为道家和法家思想结合并采纳了阴阳、儒、墨等诸家的观点。
在内容上,继承并改造了老子关于“道”的思想,认为“道”是作为客观必然性而存在。
在社会政治领域,黄老之学强调“道生法”,主张“是非有分,以法断之,虚静谨听,以法为符”。
虽然黄老之学依托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但它是在坚持“法治”的前提下,采用“德治”,通过审名察刑,礼法并用,达到“清静无为”。
2.《论六家要旨》答:《论六家要旨》是司马谈编写的一部概括三代秦汉之际的思想学派的重要论文,其要旨是“尚简恶繁,贵卑忌深”。
司马谈第一次分析出自春秋战国以来重要的学术流派,把几个世纪以前的哲学家划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六家,并一一加以论述,反映出汉武时代以儒家思想为主,兼用阴阳家、法家和道家“黄老”的学说。
3.天人感应答:“天人感应”是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神秘学说。
它主张天与人相类相通,天存在意志,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可以感应上天。
西汉董仲舒将此系统化、哲理化后,创立了谶纬神学。
他认为天是至上的人格神,认为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
天人感应的原则是同类相感,即善事会感应出好现象,恶事能感应出坏现象。
人的阴气会与天的阴气发生感应;同样地,人的阳气能感应天的阳气。
4.《春秋繁露》答:《春秋繁露》是汉代哲学家董仲舒的政治哲学著作,是对《春秋》大义的引申与发展,现仅存82篇。
该书推崇公羊学,对“春秋大一统”的主旨进行了发挥,阐释了以阴阳、五行为骨架,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哲学一神学理论,宣扬“性三品”的人性论、“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的伦理思想和赤黑白三统循环的历史观,奠定了汉代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制度的理论基础。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圣才出品】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一、名词解释1.竹林七贤[武汉大学2015研]答:竹林七贤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王戎、刘伶、阮咸七位名士,因他们七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所以世称“竹林七贤”。
在哲学思想上,竹林七贤以嵇康、阮籍为代表,其哲学主张是“越名教而任自然”。
在文学上,这七人的作品基本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竹林七贤的生平遭遇,不仅向后人指出了从事文学艺术活动要保持精神和思想上一定的自由的必要性,更促使后来的文人认真思考自己的文学艺术创作和政治的关系,从而自觉慎重地摆正自己的社会位置,有所选择、有一定目的的去进行创作,且后者更为重要和深远。
2.“天下惟器”“道在器中”(王夫之)[武汉大学2015研]答:“天下惟器”“道在器中”是明末思想家王夫之的哲学观点,批评了宋明理学“离器而言道”的倾向。
王夫之认为,道与器是统一不可分的,“道”标志事物的共同本质或普遍规律,“器”标志个别、特殊的具体事物。
“天下惟器而已矣。
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谓道之器也。
”其意是指道与器是物质世界的两个方面,而不是截然分开的两体。
“天下惟器”表明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具体的存在,表达事物本质或事物类本质的哲学抽象都只是个别某一方面的本质,这种本质不能脱离具体的事物而存在。
因此只能说“道在器中”,“道”是“器之道”,而不能说“器者道之器”。
王夫之的“道器观”是他关于世界统一性问题所作的较为深入的阐发。
3.《神灭论》[山东大学2015研]答:《神灭论》是南北朝时期著名思想家范缜的哲学著作。
《神灭论》坚持了物质第一性的原则,系统阐述了无神论的思想,指出人的神(精神)和形(形体)是互相结合的统一体:“神即形也,形即神也,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他把人的形体与精神的关系,用刀口同锋利的关系作了形象的比喻:“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刃,形之于用,犹刃之于利”。
郭齐勇《中国哲学史》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第四部分模拟试题郭齐勇《中国哲学史》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1.形而上者谓之道答:形而上者谓之道是指阴阳及其“道”的存在和变化都是不露形迹的。
《周易·系辞上》中记载:“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在中国哲学史上,《易传》提出的“形而上”与“形而下”、“道”与“器”这两对概念,逐渐被哲学家发展为表述抽象与具体、本质与现象、本源与派生物的范畴。
汉唐以来的哲学家对“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关系展开了长期的辩论。
宋代的朱熹说:“理,形而上者;气,形而下者。
”清代学者戴震则说:“形谓已成形质,形而上犹曰形以前,形而下犹曰形以后。
”(《孟子字义疏证·天道》)2.《春秋繁露》答:《春秋繁露》是汉代哲学家董仲舒的政治哲学著作,是对《春秋》大义的引申与发展,现仅存82篇。
该书推崇公羊学,对“春秋大一统”的主旨进行了发挥,阐释了以阴阳、五行为骨架,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哲学一神学理论,宣扬“性三品”的人性论、“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的伦理思想和赤黑白三统循环的历史观,奠定了汉代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制度的理论基础。
从思想系统方面看,《春秋繁露》是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吸收了阴阳与五行的学说,创立了“天创万物”和“天人感应”的学说,编造了君权神授与王道三纲理论。
3.六经皆我注脚答:六经皆我注脚是陆九渊提出的口号,据说有学生问到他为什么不著书,他回答说:“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六经注我”的意思就是经典都是用来发明自己的本心的,“我注六经”就是用自己的本心去解释经典。
他提倡先立乎其大,也就是先明本心,挺立自己的道德主体,而反对寻行数墨,从事文字的考证和经书的注解,他认为这样会迷失本心。
这与朱熹在注释经典的时候注重文本原意的态度很不一样,朱熹注重经典,表现了一种历史文化传承的意识;而陆九渊则表现了道德主体的自立。
陆九渊并不是不要人读书,他是要人先明本心,然后再去读书。
4.以太阿屯说答:以太阿屯说是清代章太炎早期哲学思想融合了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的成果。
中国哲学史考研章节题库-名词解释【圣才出品】
章节题库一、名词解释1.史伯论“和实生物”答:“和实生物”是西周末年周太史史伯提出的一种关于世界起源的观点,即和谐与融合才能产生、发展万物。
史伯认为,“和”与“同”不同:“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即“和”是不同元素的结合,其前提是不同与差别,这样的“和”才能够长久,“和成”的物才能丰长。
“和实生物”主要强调了多样性的统一(和)乃是人与万物得以生长繁衍的基本条件,简单的同一(同)不可能产生任何新的东西。
2.晏婴论和与同答:“和与同”是春秋后期齐国政治家晏婴提出的“去同取和”的观点。
在与齐景公的一次对话中,齐候认为臣子梁丘据与他之间是“和”的关系,晏婴则认为只能称作是“同的关系”。
晏婴先以调羹、音乐作比,后就君臣关系指出:国君认为可以的,臣下禁言不可以,能使可以更加完备;国君认为不可以的,臣下进言指出可以的,去掉不可以的,谓之和。
而梁丘据是这样的:国君认为可以的,他也说可以;国君认为不可以的,他也说不可以,就好像用水来调和水,琴瑟总弹一个调子,是谓同而非和。
晏子认为世界不可能单一化、同质化,各种力量只有并存共处,相辅相成,相济相生,才能够实现和谐。
3.史墨论“物生有两”答:“物生有两”是指晋国哲学家史墨认为事物皆存在相反、相成两个方面。
春秋时晋国史官史墨在评论鲁国季氏赶走鲁昭公之事时指出:“物生有两,有三,有五,有陪贰。
故天有三辰,地有五行,体有左右,各有妃耦。
王有公,诸侯有卿,皆有贰也。
天生季氏,以贰鲁侯,为日久矣”。
史墨从具体事物中认识到“物生有两”的矛盾,分析了鲁君与季氏君臣关系发生变化的合理性与必然性,得出“社稷无常奉,君臣常位,自古以然”的结论,认识到在生长发展过程中,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事物都存在两个对立面。
矛盾的对立面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一主一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斗争,通过斗争来实现相互转化的关系。
4.无为而无不为答:“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提出的“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的观点。
郭齐勇《中国哲学史》配套题库-先秦哲学课后习题(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课后习题第一编先秦哲学第1章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1.在殷周之际,周公等人的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思想有什么意义?答:(1)在殷周之际,周公等人的观念的变化①思想来源上:殷商时代已有道德意识的启蒙。
在《盘庚》中已包含了尊重民意、民利和当政者的笃诚敬业精神等人文主义的萌芽。
但殷代仍以敬事鬼神为主。
小邦周取代大殷商以后,周初人进一步有了人文的自觉,这种自觉源于他们以小邦而承受大命,又面临内外部的叛乱。
继承了商人崇拜上帝至上神的天命观念,他同样认为天是有意志的,但周公的天命观和商人是有区别的;②天德关系上:以祖配天到以德配天德转变,重神到所谓重道忠于民而信于神,改造了商人诸事占卜的天命论。
“以德配天”即用德替代祖先,以道德作为祭天的配享,也即将德放到了与天相等同的地位。
在殷周之际的革命中,周公等人的观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把血缘性的祖宗崇拜,发展为政治与道德性的祖宗崇拜(“以祖配天”到“以德配天”),把外在性的天神崇拜,逐渐内在化、道德化。
“敬德保民”周公认为,夏、殷王朝败亡,说明“天命”是可以转移、变更的。
“天命靡常”,“天惟时求民主”,人主只有敬慎其德,治理好国家,“保享于民”才能“享天之命”。
所以命是可以更改的,关键是主政者要“明德”“敬德”。
③天与天命中神的观念淡了,认为惟德是辅;由天不可信的思想演化成对天的怨恨等。
(2)“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思想意义①周人改造夏、殷两代的王权神授论,不仅创造天子说,假天神权威为王权的合理性作论证,而且创造天命转移论,假天神权威对君主的权力作出一定的限制和道德的约束,又赋予君主不仅治理人民,而且教化人民的双重责任。
②周人的“敬”“敬德”“明德”的观念,是一种充满责任感的忧患意识,从把责任、信心交给神转而为自我担当。
这是周人在自觉、主动、反省地凸显主体的积极性与理性作用,是中国人文精神最早的表现,是以“敬”为动力的、具有德性的人文主义或人文精神。
2015年南开大学863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5年南开大学863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一、简答题1.墨子“非命”与“天志”的矛盾答:(1)“非命”墨子在提出尊天明鬼的同时,力主“非命”。
从内容上讲,这种世界观可以分为“天命论”和“定命论”。
“天命论”是说天有赏善罚暴的能力,它根据人们行为的善恶来决定具体的赏罚。
“定命论”是说在人力之外还有一种无法把握的盲目的支配力量存在,人的吉凶祸福、寿天贵贱,社会的安危治乱,都由这种外在的盲目的力量所支配,这是春秋晚期新出现的命运说,以儒家的主张最力。
墨子不反对“天命论”,但对“定命论”进行了猛烈的攻击。
墨子反对“定命论”,主要是出于以下两种考虑:①定命说使人相信命运而不强力从事,因而使赏罚失去作用,人伦遭受破坏,社会出现混乱;②定命说宣传天、鬼之外还有另一种力量存在,这与天、鬼的绝对权威相矛盾。
墨子认为,鬼是宇宙的主宰,它们有意志,可以赏善罚暴。
其赏善罚暴的根据在人的行为:行善者得赏,作恶者受罚。
只要人的行为改变了,天意也就会跟着变动。
但“命”(定命)的观念就不同了。
“命”是人力无法预见的力量,与人的行为并无直接的关联,因此,经常会出现这种结果,即行善者未必得福,作恶者未必受报。
这样,一旦承认有“命”的存在,那么不但人力无法发挥作用,就连天、鬼的权威也会受到动摇。
人力无法发挥作用,自然会使人陷于消极怠惰;天、鬼的权威受到动摇,则会使墨子失去推行自己主张的一个重要支柱。
因此,从推行自己学说的角度考虑,墨不得不坚决反对有“命”说。
他认为,命定论是帮助暴君来欺骗百姓的,决定社会治乱和人们命运的,不是“命”,而是“力”。
(2)“天志”墨子在否定命定论的同时,提出了“天志”说。
墨子认为上天有意志,有欲恶,它是万事万物的最高主宰。
“天”全知全能,无所不在。
天对人的行为能赏善罚恶。
赏罚完全看人是否服从了天的意愿,如果顺从了天的意愿,那么就会得赏,否则,惩罚就会接踵而至。
这实际是墨子所代表的下层劳动者的利益和愿望的主观意识的外化。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精选 (名词解释)【圣才出品】
一、名词解释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武汉大学2015研]答:“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指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
语出《论语·述而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愤”是指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是指想说而又不知道怎么说。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经常用来说明对学生要求严格,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孔子还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这些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仍具有借鉴意义。
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武汉大学2015研]答:“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指天地不会偏爱任何事物,在天地眼中,万物与刍狗没有分别,即世界上万事万物其实都是平等的,出自老子《道德经》。
刍狗是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
河上公对这句有注:“天施地化,不以仁恩,任自然也。
”其意是指天地不讲仁恩,只是任其自然,将万物看作刍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也是庄子齐物论思想的滥觞,对后世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
3.“性者,本始材朴”[武汉大学2015研]答:“性者,本始材朴”是战国时期荀子的哲学用语,出自《荀子·礼论》。
“本始”是指原始,本初。
“材朴”是指资质朴素。
人的本性其本质是没有经过雕饰的,是自然的,换言之,人的本性是无所谓善恶的“本始材朴”的自然之性,它既有转化为恶的可能,也有发展为善的机会。
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性中本无善端。
非但无善端,且有恶端。
虽然他认为人性本恶,但荀子认为人具有接受道德教育的聪明才力,积学既久,成为习惯,圣即可积而致也。
这与注重道德修养自觉性的性善论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的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
4.“尚贤”“尚同”[武汉大学2015研]答:“尚贤”“尚同”是墨子在政治方面的主张,二者的结合反映了墨子独特的治国理念。
①“尚贤”是指任用人才,不计出身贵贱,一切以能力为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节题库
二、简答题
1.谈谈中国哲学史上最早的“气”与“阴阳”的学说。
答:中国哲学史上最早的“气”与“阴阳”学说出现春秋时期。
(1)雏形
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在西周都城镐京附近发生了地震,太史伯阳父指出:“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
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
”(《国语·周语上》)伯阳父首次提出了“气”的概念,认为天地之间充满了“天地之气”,其间有一定的次序,人事秩序出现混乱就会引发天地之气呈现失序状态。
他认为天地之气分为阳气和阴气,地震的成因就在于阴阳两种气、两种力量失去了其固有的秩序,即阳气被阴气压住后,伏在地下不能上升、散发,从而导致了地震。
(2)观念的出现
“气”与“阴阳”的观念出现在春秋初期。
春秋时期普遍用阴阳二气解释星象、气候、灾害、音律、疾病等现象,以“气”与“阴阳”的范畴来阐释宇宙的秩序与关系,说明宇宙之生成演化。
2.简论孔子的“正名”思想。
答: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的“正名”思想是其提纲挈领性的政治思想。
(1)提出
春秋后期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礼崩乐坏,且不断发生臣弑君、子杀父的暴行。
对此,孔子力图恢复周礼权威,维护宗法等级制度秩序,而其首要任务是“正
名”。
《论语·子路》篇记载,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日:“必也正名乎!”理由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
(2)内容
孔子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即为君者应该有“君”的样子,为臣者应该有“臣”之样,君之实要符合“君”之名,臣之实要符合“臣”之名,父子亦如此。
在社会关系中,每个名都包含了一定的义务与责任,君、臣、父、子皆是社会关系中的名,都必须履行相应的责任与义务,孔子“正名”思想的涵义就在于此。
(3)意义
孔子提出的“正名”思想,第一次指出了事物的名称、概念应当与实际事物相符,具有一定的逻辑学与认识论的意义。
3.简论孔子哲学思想的方法论。
答:孔子的思想即仁、礼、中庸。
其中仁是核心,礼是仁的外在表现,而中庸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即方法论。
(1)中庸
“中庸”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普遍方法论原则,也是儒家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中”是指适中、中和、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标准;“庸”包含平常、不易、用三层意义。
《论语》中处处可见孔子的中庸之道。
例如,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此乃文质关系上的中道。
孔子评论《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即哀乐情感表达的中道。
中庸之道不是无原则地迎合所有人,更不是滑头主义的“乡愿”,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
”(《阳货》)
(2)时中
中庸之中有“时中”的含义。
《中庸》中引用孔子之语,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时中”即符合时代的要求。
孔子还提出了“权”即通达权变的观点,强调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动态的平衡统一。
孔子主张“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即启发问题时要求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出发。
他还提倡“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方法,即在两端之间寻求一个动态的平衡,具体分析、灵活处理问题。
4.简评老子“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
答:(1)小国寡民的含义
“小国寡民”是老子理想的社会与国家形态。
《老子》第八十章言:“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段话对老子理想中的“小国寡民”的社会图景作了详细的描述。
(2)无为而治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而“小国寡民”恰好与其“无为而治”的思想相对应。
老子说:“为无为,则无不治”,“治大国若烹小鲜”,他不赞同通过对人民控制的加强来治理天下,相反地,他主张尽量减少扰民,以达成天下大安之目的。
(3)道、德、仁、义、礼
老子认为社会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即“道”“德”“仁”“义”“礼”。
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是由“道”来统治的,一切纯任“自然”,是完全“无为”的。
以后的社会分别由“德”“仁”“义”“礼”统治。
老子认为,与前一个阶段相比,后一个阶段离“无为”越远,离他
的“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也就越远。
(4)评价
“小国寡民”是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构想出来的桃花源式的乌托邦,体现出老子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反映出在战争频繁的春秋战国时期,生活动荡不安的人民迫切要求安静修养与减轻剥削的愿望。
“小国寡民”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
5.谈谈老子的认识论思想。
答:老子建立了中国古代第一个完整的认识论体系。
他的认识论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排斥感性认识
《老子》第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过分追求物质生活,享受各种颜色、声音、味道等,会导致人眼瞎耳聋,口味败坏,这表现了老子排斥感性认识的认识论。
(2)脱离客观世界谈认识
老子认为,不应当在客观世界中去寻求对事物的认识。
他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圣人不需要去实践就有知识,无需观察就可作出判断,不用实际去干就能取得成果。
他主张“塞其兑,闭其门”的神秘主义的内心直观,认为只要保持内心的虚静,万物就能在面前呈现,人们就能够抓住其本来状况去认识它们。
(3)明确区分“力学”与“力道”
老子认为,知识的增加即欲望的增加,求“道”就需要不断减少知识、欲望,直至一无所知,才能够上升到“无为而无不为”的最高境界。
6.墨子的“兼爱”与儒家的“仁爱”有何区别?
答:(1)“兼爱”的含义
墨子所说的“兼爱”是无差等的爱,他要求人们抛弃血缘与等级差别观念,爱人如己。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以此实现“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的理想社会。
(2)“仁爱”的含义
孔子所说的“仁爱”是一种有差别的爱,如对父母的爱不同于对兄长的爱,对自己父母的爱不同于对别人父母的爱。
儒家主张从亲情出发,推己及人,也就是把对父母兄弟的爱层层向外推广,逐渐扩展为对宗族、国家以及对社会的爱,其中最真实、最浓厚的爱是“亲亲”之爱,所以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
(3)两者的区别
①儒家强调“亲亲”之爱为仁之本,主张爱有等差;墨家强调普遍平等的爱。
②儒家的“仁爱”是先己后人,推己及人;墨家则主张有己有人,先人后己。
③儒家的“爱人”没有涉及到利;而墨家把“爱”与“利”结合起来,把“交相利”作为“兼相爱”的基础。
7.谈谈墨子的“三表法”。
答:“三表法”是春秋战国时期墨子主张的检验认识真理性的三条标准。
(1)“三表法”的内容
墨子主张用古代圣王的历史记载、老百姓之亲身经验以及实际运用是否有利于国家和人民来判断认识的正确与否。
在此,墨子强调感觉经验、闻见之知,更重加视古代文献的记载,尤为强调社会效果是衡量诸种学说是非曲直的重要标准。
(2)“三表法”确立的意义
①积极意义
“三表法”的确立有积极意义。
在中国哲学史上,墨子首次提出了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问题,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②局限性
“三表法”也存在严重的局限性,它建立在感觉经验的基础之上,却忽视了理性思维的作用。
由于古籍中有鬼神的记载,百姓中有鬼神的传闻,因此墨子根据相同的标准论证了鬼神存在的正确性,而且他还认为鬼神的威慑性有利于国家治理和人民安定。
8.《中庸》是如何论“诚”的?
答:(1)“诚”之内涵
①“诚”本意是指真实无妄。
《中庸》中把“诚”的范畴提高到形而上的天道层面,即“诚”是上天本然之属性和天之所以为天的根本道理。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②天道公而无私,所以是诚。
③圣人不待思勉而自然合乎中道,来自于天性。
普通人则有气质上的遮蔽,不能直接尽天命之性,所以需要通过后天之修养工夫以求诚。
④“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便是求诚的工夫。
(2)“至诚而后明善”与“明德而后至诚”
圣人的自然天性使其可以至诚而后明善;而贤人则必须经过学习与修养的工夫,先明德而后至诚。
圣人表现出天下之至诚,极尽众人之本性,可以支持天地生养万物,这样便可与天地鼎足而三,人的地位也由此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