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车发展现状与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叉车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当前经济环境及其对叉车产业的影响
1.全球经济环境
自去年9月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一度陷入严重衰退的状态中。由于市场需求的骤然滑落和低迷,这次危机给全球工业车辆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中国工业车辆行业也未能幸免,危机使国内制造厂家的生产经营活动遭遇到了实质性的困难。
出口市场萎缩给国内厂商带来的伤害尤其深重。自2001-2008年,中国工业车辆行业的产销量每年平均以31.67%的速度增加,出口的年均增长速度更是达到55.12%以上。2008年中国机动工业车辆出口总数60333台,占行业总销量的35.89%,这说明中国工业车辆产业的发展已离不开国际经济大环境的支持。2009上半年,行业的出口同比下降61.6%,而且至今为止,并不能看出有明显复苏的迹象。中国工业车辆企业的国际化步伐刚刚才迈出,金融危机就不期而至,告诉我们未来的道路将是崎岖而坎坷的,征途中充满着艰辛和风险。
2.国内经济环境
今年第二季度后,本土工业车辆企业的销量呈现回升趋势,这主要得益于国内经济的复苏。总体而言,国内市场是令人鼓舞的,情况远好于国际市场。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推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尤其是在2008年11月推出总额达4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刺激方案,有效地拉动了内需。今年第二季度以来,下游行业的全面复苏带动了工业车辆市场需求的增长,国内市场销量开始出现企稳回升势头。鉴于工业车辆市场的规模与全社会的经济活动总量之间总是保持一种正相关的关系,我们相信随着宏观经济的不断改善,国内市场的需求将稳步回升。
二、中国叉车产业现状
1、快速增长及增长背后的原因
在过去几年里,受惠于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物流业、仓储业、制造业等下游行业快速发展,需求的拉动使得国内工业车辆销量增长迅速。从2001年到2007年,中国叉车市场销量年平均增长率达到将近35.95%,这种快速增长的势头一直持续到2008年第四季度,直到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才被打断。
2008年,行业全年销量为168119台,同比仅增长10.3%。2009上半年,行业销售59413台,同比下滑36.55%。所幸自7月份以后,整个行业呈现逐月增长态势,回暖的迹象已非常明显。
中国工业车辆产业是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而同步成长起来的,促使中国工业车辆行
业快速壮大的主要因素有: {#Content_Pages#}
⑴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所带来的旺盛市场需求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的领跑者。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工业化程度不断加深,物流业飞速发展,社会使用意识逐步提高,对工业车辆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平稳较快发展的国内经济给整个工业车辆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世界经济从2002年-2008年期间处于缓慢上升周期。由于本土工业车辆产品成本较低,加之近年来产品品质和性能不断上升,综合竞争力因而得到不断提高,出口连年高速增长。自2005年开始,中国的工业车辆产品出口量已大于进口量,从此成为工业车辆净出口国。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工业车辆产业的发展同样受益于世界经济的繁荣与进步。
⑵对外开放所带来的技术和管理能力的提升
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后,一方面,为了应对新形势下的竞争,行业内的厂家纷纷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加以消化吸收,进而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另一方面,在国门打开以后,中国广阔的市场和廉价的劳动力,吸引了众多的外资企业到中国进行本土化生产,在壮大行业实力的同时,还促使本土企业通过近距离的竞争和观察,获得了很多技术、管理方面的收益。通过对外开放,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⑶充分竞争环境下本土企业竞争能力不断提高
中国工业车辆行业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国内市场的竞争呈现国际化特征,本土企业则因为国内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转而向外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在残酷竞争的环境下,在参与国际交换的过程中,产业结构逐渐得到优化,本土企业的素质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
在充分竞争和开放包容的市场环境下,整机企业纷纷根据需要从国际市场上采购关键零部件,本土零部件企业也通过积极为国际用户配套提升了自身能力,这些由市场驱动的竞争行为使得本土工业车辆的整体质量得到稳步提高。
2、国内机动工业车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目前阶段,我国工业车辆产业尚处于发展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依然明显,尽管本土企业产品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但国外品牌产品仍然主导了国内的高端工业车辆市场。
差距形成的原因:①受国家基础工业水平的影响。工业车辆是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它的发展不仅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技术水平,而且还直接受到外部环境中包括原材料、化工、液压、电子元器件等基础工业水平的制约。②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本土企业研发资源严重不足,缺乏对市场和用户需求的深入研究,自主研发能力差。工业车辆行业近几年虽然伴随着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而快速增长,但这种增长更多体现在数量而不是整体能力上,是一种低层次基础上的增长。③用户需求层次总体上不高。在中国当前环境下,整个社会仍
处于从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向社会化大生产的工业经济过渡过程中,虽然由于经济发展程度高度不平衡,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对工业车辆的使用观念因而有很大差异,市场呈现多层次和多元化的特征,但主流的市场需求仍停留在以机械代替人工搬运的层次上,需求动力不足使得产业结构调整仍处于初级阶段。 {#Content_Pages#}
3、行业产能过剩
在过去的经济繁荣时期,由于市场需求旺盛,行业内各企业均有扩大产能的冲动,目前整个行业的产能已大于市场规模。受金融危机的影响,08年第四季度后,市场对工业
车辆产品的需求已有所减缓。在当前市场需求有所减缓的现状下,产能扩张的势头并没有得到较好的控制。各企业目前仍在投资,希望更进一步增加生产能力以满足未来的市场需求。
整个行业内企业对未来市场走势的看法如此一致,在行业高增长期的投资行为高度统一,使得行业未来蕴涵着巨大的风险。未来工业车辆行业的竞争将异常激烈,利润空间会不断受到挤压,行业内所有企业都将面临生存和发展的考验,这种风险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已经有所显现。如同中国的家电行业一样,中国工业车辆行业的未来秩序,将会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重新整理。
4、行业新进入者众多
由于国内潜在市场巨大,持续不断引来国内外潜在进入者涉足到中国机动工业车辆领域。目前的潜在进入者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潜在进入者是尚未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著名工业车辆制造商,这类厂家的目标用户基本上是在华的外商独、合资企业和国内经济效益较好的大企业;第二类潜在进入者是国内的汽车或工程机械生产商。因为机动工业车辆兼有汽车和工程机械的特点,从国外经验来看,有些工业车辆厂家是汽车企业发展起来的,有些工业车辆厂家则是工程机械企业发展起来的。有鉴于此,国内汽车和工程机械行业的一些企业,有的已经开始了实际进入,还有的已经制定了进入工业车辆行业的计划;第三类潜在进入者是手动物料搬运设备制造商。这一类厂家进入机动工业车辆领域是出于产业升级的自然需要,他们优先考虑的产品领域是电动车辆,尤其是电动仓储车辆。
这些潜在进入者都有自己的独特能力,一旦进入工业车辆行业,将会促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会给现有的叉车制造企业带来竞争的压力和挑战。从长远来看,这些新进入者带来了新的资金、技术、理念和商业模式,必将从根本上改变行业的竞争格局。
三、存在的问题
1、恶性竞争
价格是行业内企业在竞争中最有力的武器。在国内,高端市场失手国外品牌,众多国内工业车辆企业挤在中低端市场比拼价格;在向海外进军时同样瞄准了国内同行,用价格战作为主要竞争手段。这种非理性的竞争行为损害了全行业的利益。 {#Content_Pages#}
如果全行业的利润空间被恶性竞争逐渐吞噬,各企业在制造中只能获取微薄的加工费用,那么企业和整个行业将不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而且,由于社会为此承担了资源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