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型社会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是用ISEI值测量的从事技术工人工作的人员,分值在33分到40之间。如果按照国 家颁发的技术证书去测量的话,那我们技术工人的比例就更低了
技术工人 11.2%→9.8%
﹣1.4%
• 4、第四个变化是白领人员比例增加很快。
社会学讲的白领一般指四个阶层,就是叫管理层、专业技术层、商业营销层、普通 办公室人员阶层,这部分人得分值差不多都是ISEI值41到45分之间
•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阐释到,如果中 产阶级分化了会引发社会的动荡与不稳定。 反之如果中产阶级不分化,那自然预示着社 会的稳定。
• 马克思论证的逻辑与橄榄型社会的逻辑是一 致的,这样的社会结构被认为是一种比较理 想的现代社会结构。
第2页
一、什么是橄榄形社会?
橄榄型社会结构,以及关于社会结构的讨论在我们国家是比较热烈
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 71.98 70.58 64.46 64.46 46.58
其他从业人员
0.09
0.04
0.07
0.07
0.10
中国职业结构变迁
第 14 页
第1515 页
3、同一个城市里面,户籍的人口居民和外来打工者之间有非常巨大的差异
• 如果把农民工从城市人口数据中抽出去,只算城市户籍人口,那城市社会结构是橄榄型 • 外来打工族在城市里比例相当高,从右下结构图上看来,还没有达到中产的水平,而占大部分的农
民工的ISEI分值还是比较低
第 11 页
三、橄榄型社会结构的形成需要什么条件?
6、教育与中产社会的形成,创造新的 教育结构,加强与职业结构的互动
七个方面
5、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广覆盖的 养老、医疗、公共服务等保障体系
7、市场准入与中产社会,形成可以自 由流动,通过市场渠道手段实现收入、 地位上升的环境
第 13 页
五、中国究竟离橄榄型社会还有多远?
先看过去30年我国的职业结构变迁情况,再用外延法推测,预计到2050年我国将完成橄榄 型社会的建设
1982
1990
2000
2005
2010
各类管理人员
1.56
1.75
1.67
1.67
1.84
专业和技术人员
5.07
5.31
5.70
5.70
7.10
普通职员
1.30
1.74
3.10
3.10
4.45
商业销售和服务业人员 4.01
5.41
9.18
9.18
16.66
生产、运输等操作人员 15.99 15.16 15.83 15.83 23.27
产业结构对科技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强烈,教育 的进步会推动科技队伍的建设和社会结构的演进
现代化的橄榄型社会结构是一个中等收入成为 主体的社会,要有一系列的政策变量来影响这样 一种收入的结构,如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 度等
一个社会的整体结构发生变化,白领蓝领要处 于较高的比例
从发达经济体上我们可以看到,如果能够完成现 代产业转型,完成职业结构转型,推进教育和科 技水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最终是能够调整社会结构的
城市
农村
差
大城市
小城市
异
户籍 居民
外来 打工族
第8页
二、中国目前是什么样的社会结构?
1、中国的社会结构城市和农村存在着非常巨大的差异
• 城市社会结构总体图形看是橄榄型的,如果仅仅看中国城市社会结构,中国实现现代化了,社会结 构现代化了;但我们的农村还是倒丁字型结构,我们农村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我们还有一个巨大的农村,这些农村人口如果计算农村户籍人口的话,还是个非常大的比例。 所以非常需要解决农村问题,农村需要现代化,不把这个问题解决,社会结构就没有现代化。
一个橄榄型社会结构的形成,从一般的角度来看,是在八个前提条件下完成的
蓝领阶层 白领阶层
收入分配
社会福利
产业 结构
教育
职业结构
管理阶层
科学技术 队伍
影响社会结构最大的一个要素是“产业结构”, 产业转型也是我们国家目前面临的大问题,社会 结构会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变而发生变化
产业结构的变化会引发工作方式的变化,也就 是职业结构的变化。在新的职业结构中,有一个 很大的变化是“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管理层
• 中国改革开放38年来社会进步速度非常快, 完成了两件大事:工业化、城镇化。城镇化 率按城镇常住人口计算已经超过50%
• 当前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一个非常关键 的时期,中国社会下一步往哪里去发展?怎 么去发展?
• 如果说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看,橄榄型社会 是我们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是和谐 社会的象征。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里也专 门提到“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不断 扩大中等收入者在全社会的比例
• 2005年,使用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 (2000年)的数据做ISEI的测量, 呈现的是“倒丁字型社会结构”, 大体上得分23分值的农民群体人数 最多
第4页
二、中国目前是什么样的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就是所谓“社会地位结构”,即一个社会是由什么样的人构成 的
• 把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进行分析, 用同样的方法测量社会地位,呈现 的是“土地字型结构”,农民有明 显减少的
第9页
二、中国目前是什么样的社会结构?
2、大城市和小城市存在非常巨大的差异
• 我们国家非常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地域广阔,东部看起来还是一个明显的橄榄型在扩大的一个社 会,而西部恰恰是一个流失的社会;大城市发展有“循环累积效应”,而小城市、西部有“恶性 循环效应”,它越流失就留不住人才,也就越不容易吸引精英,西部的结构问题比较尖锐
• 1、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农民从五普的63.2%变成了六普的46.49%。
有16.71%的农民转到了其他阶层:一部分农民进城打工成了“农民工”;还有一部 分农民“农业户籍人口”转成了“非农业户籍人口”,术语叫“农转非”,或者叫“ 市民化”
“农转非”也有两种方式:一是城市扩张,原来的农民变为了市民(农业转移人口的 市民化);还有一部分农民“就地城镇化”,这部分农民没有离开农村,但是他们的 生产方式发生变化,从事的劳动已经不是农业劳动
白领 2.9%→13.34%
+10.44%
第7页
二、中国目前是什么样的社会结构?
从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倒丁字型社会结构”到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土字型社会结构”,有三 个重要的问题:
第一,中国的社会结构城市和农村存在着非常巨大的差异。 第二,大城市和小城市存在非常巨大的差异。 第三,同是在一个城市里面,户籍的人口居民和外来打工者之间有非常巨大的差异。
• 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简称CGSS)数据显示,东部(主要是东 部沿海、东南沿海一带)与西部2005年及2013年在收入、教育和职业三个维度之间的差异在扩 大:东部收入中产从2005年的占比53.3%明显上升到2013年的66.65%,而西部收入中产则由 2005年的占比21.23%下降到2013年的14.37%,教育、职业中产变化情况类似
• 那么农民到哪里去了呢?他们流到 了社会其他阶层去了,总的来看, 即使是土地字型结构,还是下层太 大,还没有走到一个现代化的结构 中来
推进中国现代化的进程,非常深刻的一个问题是社会结构需要现代化, 社会结构现代化的前提是要求我们要完成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
第5页
二、中国目前是什么样的社会结构?
根据五普和六普的数据测量,中国社会结构图形有四个最突出的变化
中国离橄榄型社会还有多远
——李强,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第0页
目录
一.什么是橄榄形社会? 二.中国目前是什么样的社会结构? 三.橄榄型社会结构的形成需要什么条件? 四.如何推进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 五.中国究竟离橄榄型社会还有多远?
第1页
一、什么是橄榄形社会?
橄榄型社会是形象比喻,是用一个橄榄球形象的图形来表现社会结构,就是两头小中间大, 也叫做“中等收入层”或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社会,橄榄形社会也叫做纺锤型社会
2005年→2013年 东部收入中产53.30%→66.65% 东部教育中产39.21%→55.91% 东部职业中产40.92%→56.17%
2005年→2013年 西部收入中产21.23%→14.37% 西部教育中产25.30%→16.14% 西部职业中产25.09%→17.22%
第 10 页
二、中国目前是什么样的社会结构?
农民 63.2%→46.49%
﹣16.71%
• 2、第二个变化是体力工人的增加。
农民整体减少了16.71%,而体力工人只增加了3.78%。原因是:过去市民、城市户 籍中有很大一部分的人从事重体力劳动。从2000年到2010年,因为国企改革很大 一部分市民脱离了体力劳动。在今天整个产业环节中,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大体上是 由农民工承担的,农民工其实替代了一部分原来城市里的人从事的体力劳动
橄榄型分配格局
第3页
二、中国目前是什么样的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就是所谓“社会地位结构”,即一个社会是由什么样的人构成 的
• 社会学家归纳出了一种比较量化的 方法,叫“国际社会经济地位指数 ”(International SocioEconomic Index,简称:ISEI), 依据大量的调查资料、数据,给每 个人的社会地位打分,以此测量高 、中、低收入
第 12 页
四、如何推进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
推进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产业创新、产业升级,推进新的经济 结构
2、城镇化与社会结构转型,以城市为 主体,推进城乡一体化
3、农民工进入中等收入群体,通过技 术水平的提升来提高收入和社会地位
4、收入分配调整,完善税收制度,向 橄榄型收入分布靠拢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产业的体力工作部分还是非常大,在未来的产业进程中还是需 要相当数量体力劳动工作的
体力工人 9.8%→13.58%
+3.78%
第6页
二、中国目前是什么样的社会结构?
根据五普和六普的数据测量,中国社会结构图形有四个最突出的变化
• 3、第三个变化是技术工人是现实是虽然我们的技术工人绝对数 增加了,但技术工人比例在过去的十年里不但没有增加,反而下降了1.4%
• 在2010年的劳动者中数据,各种管理人员占了1.84%,但是专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只占7.1%。欧美 发达国家的专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再加手艺人员,几乎占掉了全部劳动者的50%,按照这样的比例和 我国变迁的情况,大体上能够做出预测:2040年我国白领劳动者将超过蓝领劳动者,2050年白领 劳动者比重占到全体从业者约60%,中国社会将进入一个现代化的社会结构,完成一个橄榄型社会 的建设
技术工人 11.2%→9.8%
﹣1.4%
• 4、第四个变化是白领人员比例增加很快。
社会学讲的白领一般指四个阶层,就是叫管理层、专业技术层、商业营销层、普通 办公室人员阶层,这部分人得分值差不多都是ISEI值41到45分之间
•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阐释到,如果中 产阶级分化了会引发社会的动荡与不稳定。 反之如果中产阶级不分化,那自然预示着社 会的稳定。
• 马克思论证的逻辑与橄榄型社会的逻辑是一 致的,这样的社会结构被认为是一种比较理 想的现代社会结构。
第2页
一、什么是橄榄形社会?
橄榄型社会结构,以及关于社会结构的讨论在我们国家是比较热烈
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 71.98 70.58 64.46 64.46 46.58
其他从业人员
0.09
0.04
0.07
0.07
0.10
中国职业结构变迁
第 14 页
第1515 页
3、同一个城市里面,户籍的人口居民和外来打工者之间有非常巨大的差异
• 如果把农民工从城市人口数据中抽出去,只算城市户籍人口,那城市社会结构是橄榄型 • 外来打工族在城市里比例相当高,从右下结构图上看来,还没有达到中产的水平,而占大部分的农
民工的ISEI分值还是比较低
第 11 页
三、橄榄型社会结构的形成需要什么条件?
6、教育与中产社会的形成,创造新的 教育结构,加强与职业结构的互动
七个方面
5、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广覆盖的 养老、医疗、公共服务等保障体系
7、市场准入与中产社会,形成可以自 由流动,通过市场渠道手段实现收入、 地位上升的环境
第 13 页
五、中国究竟离橄榄型社会还有多远?
先看过去30年我国的职业结构变迁情况,再用外延法推测,预计到2050年我国将完成橄榄 型社会的建设
1982
1990
2000
2005
2010
各类管理人员
1.56
1.75
1.67
1.67
1.84
专业和技术人员
5.07
5.31
5.70
5.70
7.10
普通职员
1.30
1.74
3.10
3.10
4.45
商业销售和服务业人员 4.01
5.41
9.18
9.18
16.66
生产、运输等操作人员 15.99 15.16 15.83 15.83 23.27
产业结构对科技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强烈,教育 的进步会推动科技队伍的建设和社会结构的演进
现代化的橄榄型社会结构是一个中等收入成为 主体的社会,要有一系列的政策变量来影响这样 一种收入的结构,如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 度等
一个社会的整体结构发生变化,白领蓝领要处 于较高的比例
从发达经济体上我们可以看到,如果能够完成现 代产业转型,完成职业结构转型,推进教育和科 技水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最终是能够调整社会结构的
城市
农村
差
大城市
小城市
异
户籍 居民
外来 打工族
第8页
二、中国目前是什么样的社会结构?
1、中国的社会结构城市和农村存在着非常巨大的差异
• 城市社会结构总体图形看是橄榄型的,如果仅仅看中国城市社会结构,中国实现现代化了,社会结 构现代化了;但我们的农村还是倒丁字型结构,我们农村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我们还有一个巨大的农村,这些农村人口如果计算农村户籍人口的话,还是个非常大的比例。 所以非常需要解决农村问题,农村需要现代化,不把这个问题解决,社会结构就没有现代化。
一个橄榄型社会结构的形成,从一般的角度来看,是在八个前提条件下完成的
蓝领阶层 白领阶层
收入分配
社会福利
产业 结构
教育
职业结构
管理阶层
科学技术 队伍
影响社会结构最大的一个要素是“产业结构”, 产业转型也是我们国家目前面临的大问题,社会 结构会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变而发生变化
产业结构的变化会引发工作方式的变化,也就 是职业结构的变化。在新的职业结构中,有一个 很大的变化是“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管理层
• 中国改革开放38年来社会进步速度非常快, 完成了两件大事:工业化、城镇化。城镇化 率按城镇常住人口计算已经超过50%
• 当前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一个非常关键 的时期,中国社会下一步往哪里去发展?怎 么去发展?
• 如果说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看,橄榄型社会 是我们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是和谐 社会的象征。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里也专 门提到“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不断 扩大中等收入者在全社会的比例
• 2005年,使用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 (2000年)的数据做ISEI的测量, 呈现的是“倒丁字型社会结构”, 大体上得分23分值的农民群体人数 最多
第4页
二、中国目前是什么样的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就是所谓“社会地位结构”,即一个社会是由什么样的人构成 的
• 把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进行分析, 用同样的方法测量社会地位,呈现 的是“土地字型结构”,农民有明 显减少的
第9页
二、中国目前是什么样的社会结构?
2、大城市和小城市存在非常巨大的差异
• 我们国家非常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地域广阔,东部看起来还是一个明显的橄榄型在扩大的一个社 会,而西部恰恰是一个流失的社会;大城市发展有“循环累积效应”,而小城市、西部有“恶性 循环效应”,它越流失就留不住人才,也就越不容易吸引精英,西部的结构问题比较尖锐
• 1、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农民从五普的63.2%变成了六普的46.49%。
有16.71%的农民转到了其他阶层:一部分农民进城打工成了“农民工”;还有一部 分农民“农业户籍人口”转成了“非农业户籍人口”,术语叫“农转非”,或者叫“ 市民化”
“农转非”也有两种方式:一是城市扩张,原来的农民变为了市民(农业转移人口的 市民化);还有一部分农民“就地城镇化”,这部分农民没有离开农村,但是他们的 生产方式发生变化,从事的劳动已经不是农业劳动
白领 2.9%→13.34%
+10.44%
第7页
二、中国目前是什么样的社会结构?
从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倒丁字型社会结构”到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土字型社会结构”,有三 个重要的问题:
第一,中国的社会结构城市和农村存在着非常巨大的差异。 第二,大城市和小城市存在非常巨大的差异。 第三,同是在一个城市里面,户籍的人口居民和外来打工者之间有非常巨大的差异。
• 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简称CGSS)数据显示,东部(主要是东 部沿海、东南沿海一带)与西部2005年及2013年在收入、教育和职业三个维度之间的差异在扩 大:东部收入中产从2005年的占比53.3%明显上升到2013年的66.65%,而西部收入中产则由 2005年的占比21.23%下降到2013年的14.37%,教育、职业中产变化情况类似
• 那么农民到哪里去了呢?他们流到 了社会其他阶层去了,总的来看, 即使是土地字型结构,还是下层太 大,还没有走到一个现代化的结构 中来
推进中国现代化的进程,非常深刻的一个问题是社会结构需要现代化, 社会结构现代化的前提是要求我们要完成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
第5页
二、中国目前是什么样的社会结构?
根据五普和六普的数据测量,中国社会结构图形有四个最突出的变化
中国离橄榄型社会还有多远
——李强,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第0页
目录
一.什么是橄榄形社会? 二.中国目前是什么样的社会结构? 三.橄榄型社会结构的形成需要什么条件? 四.如何推进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 五.中国究竟离橄榄型社会还有多远?
第1页
一、什么是橄榄形社会?
橄榄型社会是形象比喻,是用一个橄榄球形象的图形来表现社会结构,就是两头小中间大, 也叫做“中等收入层”或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社会,橄榄形社会也叫做纺锤型社会
2005年→2013年 东部收入中产53.30%→66.65% 东部教育中产39.21%→55.91% 东部职业中产40.92%→56.17%
2005年→2013年 西部收入中产21.23%→14.37% 西部教育中产25.30%→16.14% 西部职业中产25.09%→17.22%
第 10 页
二、中国目前是什么样的社会结构?
农民 63.2%→46.49%
﹣16.71%
• 2、第二个变化是体力工人的增加。
农民整体减少了16.71%,而体力工人只增加了3.78%。原因是:过去市民、城市户 籍中有很大一部分的人从事重体力劳动。从2000年到2010年,因为国企改革很大 一部分市民脱离了体力劳动。在今天整个产业环节中,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大体上是 由农民工承担的,农民工其实替代了一部分原来城市里的人从事的体力劳动
橄榄型分配格局
第3页
二、中国目前是什么样的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就是所谓“社会地位结构”,即一个社会是由什么样的人构成 的
• 社会学家归纳出了一种比较量化的 方法,叫“国际社会经济地位指数 ”(International SocioEconomic Index,简称:ISEI), 依据大量的调查资料、数据,给每 个人的社会地位打分,以此测量高 、中、低收入
第 12 页
四、如何推进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
推进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产业创新、产业升级,推进新的经济 结构
2、城镇化与社会结构转型,以城市为 主体,推进城乡一体化
3、农民工进入中等收入群体,通过技 术水平的提升来提高收入和社会地位
4、收入分配调整,完善税收制度,向 橄榄型收入分布靠拢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产业的体力工作部分还是非常大,在未来的产业进程中还是需 要相当数量体力劳动工作的
体力工人 9.8%→13.58%
+3.78%
第6页
二、中国目前是什么样的社会结构?
根据五普和六普的数据测量,中国社会结构图形有四个最突出的变化
• 3、第三个变化是技术工人是现实是虽然我们的技术工人绝对数 增加了,但技术工人比例在过去的十年里不但没有增加,反而下降了1.4%
• 在2010年的劳动者中数据,各种管理人员占了1.84%,但是专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只占7.1%。欧美 发达国家的专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再加手艺人员,几乎占掉了全部劳动者的50%,按照这样的比例和 我国变迁的情况,大体上能够做出预测:2040年我国白领劳动者将超过蓝领劳动者,2050年白领 劳动者比重占到全体从业者约60%,中国社会将进入一个现代化的社会结构,完成一个橄榄型社会 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