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理念引领学校课程与教学工作改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心理念引领学校课程与教学工作改革

作者:张帆

来源:《广东教学·教育综合》2017年第57期

一、改革背景

振能小学创办于1914年,是一所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传承的老校。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学校存在活力不足、教学活动较少、教师队伍相对老化和信息相对封闭等现实问题。因此,学校提出在十三五期间,积极践行教育即唤醒的核心价值取向,构建“活力课堂”。

二、“活力课堂”的内涵与特征

“活力课堂”有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的理解。

狭义:指常规四十分钟课堂中,让师生在思想(维)、内容、行动和表达上充满生动,洋溢生命的活力。

广义:指构建充满活力的人生成长的大课堂,让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中积极、上进,充满活力。

三、关键行动

1.构建开放、多元、充满活力的课程体系

学校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要求,整合班级、学校、社区资源,着力打造“国家、地方课程”为主轴,以校本课程为辅翼的较完善的活力课程体系。

2.制定学科特色发展目标和实施方案

例:语文学科:“诗画语文”教学研究。诗与画(文字与视象)的互现,是诗画语文的基本属性。中国的文字是象形文字,常常以“画”的形式呈现。“诗画语文”强调语言表达、文字表达,要充满画面感。构建诗情画意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数学学科:根据数学学科的特征,让师生在思维、内容、行动和表达上,充满生动,洋溢活力。英语学科:根据英语学科属性和学段特征,开发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在思维、情感、行动和表达上充满生动、活泼。美术学科:“创意美术”教学实践。以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通过“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索”四大领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表现能力,让学生充满自信和活力。

3.建立学科教学评价体系,作为教师备课、上课、评课的依据

各学科组构建了符合自己学科特征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作为老师们备课、上课、评课的依据。以英语学科为例,见附1:《振能小学活力英语课堂评价表》

四、初步成效及后续改革设想

1.初步成效

依据深圳市龙华区教育局关于印发《深圳市龙华区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的指导思想,根据学校的工作思路,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活力课堂”,促进教师发展、彰显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达到学校健康和谐发展,教学处制定了《振能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及教研工作实施细则》。该细则促进了学校教学工作稳步推进,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1)“6+6”育人模式,为积极人生打下良好基础。

在振能小学,学生会获得“六项修炼”和“六项基本技能”。

“六项修炼”包括:孝敬父母、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说到做到、处处体现善意、做事有计划、把认准的事做到底。

“六项基本技能”包括:演讲技能(演讲不少于60场次),阅读技能(阅读不少于60本书籍),心算速算技能(学生将通过心算速算考核),英语口语技能(讲英语故事不少于30个),创新创造技能(小发明小创造不少于30项),体育艺术技能(获得不少于2项体育锻炼技能和2项艺术表达技能)。

“6+6”育人模式的提出以及实践,对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校本课程学习内容,完善了活力课堂体系,让学生旺盛的生命力得以体现,在思想、内容、行为和表达上洋溢生动和活力。

(2)跨学科融合课程建设,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2016年我校开始进行跨学科融合课程的研究和建设,目前形成了整合语文、数学、英语、音乐、舞蹈、美术和书法的跨学科课程。

经过跨学科融合课程的学习,学生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方法三方面都有一定的收获。跨学科融合课程的持续性开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基于学科基础技能提炼课程学习内容、基于内容实际调整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基于教学需求配套智慧校园工程等。基于以上思考,教学处正在进行以“作业作品化”为切入点的可持续跨学科融合课程的探索。

2.后续研究设想

目前,振能小学“活力课堂”课程建设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存在的问题也比较明显。为促进“活力课堂”建设的持续改进和良好发展,后期我们的主要工作设想如下:

(1)定期收集学生、教师、家长、社区和党方面的信息,听取专家和上级领导的建议,进行反思、研讨和总结,让我们的教学改革得到持续发展。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教師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和交流沟通机会,引进名师、专家资源,整体提升教师教学与教研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