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江豚的生存现状与保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江豚的生存现状与保护

轮机0913 朱梦华2009120099

长江江豚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江豚,长江渔民也叫“江猪”,仅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干流及洞庭湖和鄱阳湖,距今已经生活了2500万年。它是淡水鱼类王国的“国王”、处于淡水生物“金字塔”的顶端,被称为“水中大熊猫”。长江江豚通常喜欢单独活动,有时也结成2—3只小群。它食性甚广,以鱼类为主,也取食非鱼类,如虾类和头足类动物。长江江豚平均体长120—190厘米,体重每只约100─220千克。头部钝圆且较短,额部隆起稍向前凸起,吻部短而阔,身体的中部最粗,横剖面近似圆形。背脊上没有背鳍,鳍肢较大,呈三角形,末端尖,长约为体长的六分之一。具有5指。尾鳍较大,分为左右两叶,呈水平状。两尾叶水平宽约为体长的四分之一。背的后关部尾鳍有较明显的隆起鳍,在应该有背鳍的地方生有宽3—4厘米的皮肤隆起,并且具有很多角质鳞。全身为蓝灰色或瓦灰色,腹部颜色浅亮,唇部和喉部为黄灰色,腹部有一些形状不规则的灰色斑。一些个体在腹面的两个鳍肢的基部和肛门之间的颜色变淡,有的还带有淡红色,特别是在繁殖期尤为显著。1996年,该种群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等级,在中国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实际上,长江江豚就是全球唯一的淡水亚种。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比我们之前熟知的白鳍豚还要早。2007年白鳍豚被宣告功能性灭绝后,江豚成为长江中唯一的哺乳动物。长江江豚的濒危际遇,背后折射出中国地方经济急速发展,所付出的昂贵代价。长江江豚并没有得到我们的有效保护,特别是最近几十年以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长江江豚的生存情况日益恶化。从2012年3月3日开始,洞庭湖连续发现江豚死亡事件,截至4月15日,已经有12头江豚死亡,其中有9头集中在一个星期内被发现。专家称长江江豚进入快速灭绝期。

尽管死因目前还没有权威专家给出科学性的解释,但解剖专家称,导致江豚死亡的原因不亚乎三个:一是食物资源非常匮乏,二是受到水质污染的影响。此外,挖沙破坏了河床,而河床是江豚繁殖的地方,洞庭湖行船太密,螺旋桨很容易伤到江豚。而这三个死亡原因,都与现今人类活动脱不开关系。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滥捕滥捞导致渔业资源锐减,特别是电捕鱼、迷魂陈、海网、滚勾等国家明令禁止的捕鱼方法,不但有可能伤害到江豚,而且破坏了上游食物链。江豚觅食困难,直接影响其繁殖能力;湖中水源的污染,也加剧了江豚的死亡率。江豚吸食了受污染的水或鱼类后,很容易得肠炎病,而肠炎病是江豚的天敌;另外,近几年随着大吨位的翻驳船的增加,形成了对江豚的伤害。江豚依靠声波定位,翻驳船螺旋桨发出的声音,影响江豚超声波定位的准确性,很多江豚将马达声波误认为是自己同伴而被螺旋桨打死或打伤。除此以外,洞庭湖区周边有不少化工厂、制药厂、水泥厂、造纸厂,这些工厂缺乏严格“控污管理”,有很多企业偷偷摸摸向长江和洞庭湖排放各类污染物。而长江与洞庭湖的交汇的三江口处常年停靠各类运输船只,江豚在此地的江湖迁移功能在逐步减弱。

十几年前,洞庭湖中的江豚随处可见,成群结队。而今本已不多的长江江豚现在生活空间越来越小了。根据2012年1月份的调查统计,江豚的数量已少于大熊猫。而且从宜昌到

上海的水域,每年下降6.4%,每10年下降一半。如果这样严峻的形势在未来数年内得不到有效改善,长江江豚很可能步白豚后尘,于15年后灭绝。而作为长江水系食物链尖端的长江河豚的连续死亡或者灭绝,因为作为食物链的顶层,不适合江豚生存的地方,肯定也不适合其他生物生存。其带来的后果是灾难性的。

保护长江江豚就是保护环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在保护江豚方面,政府要起主导作用,摸清江豚死亡的原因,及时开展一系列保护措施。普通老百姓不要冷漠,江豚的生存跟人类并非没有关系。目前来说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第一是政府出面建立自然保护区,这是目前最直接的也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之前很多濒危动物的保护都采用了这种方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比如说大熊猫、朱鹮等等都是成功的例子。因此在洞庭湖区以及附近建立保护区是行之有效的。当然除了就地保护以外还有迁地保护,如果长江流域的环境不能有效改善的话,迁地保护比之就地保护可能是更好的选择。第二还是政府层面的,就是国家立法,进行法律保护。导致长江江豚死亡的原因,很多是非法渔民采取非法捕鱼手段直接或者间接造成的。通过立法,坚决取缔这一系类的违法行为,一经发现,坚决打击,没收非法捕鱼工具。同时也要在沿江渔民和居民之间加强宣传保护江豚的意义。通过电视公益宣传、广播宣传、传单宣传等方式综合进行,提高沿江居民和渔民保护长江江豚的责任意识。除了政府层面的力量以外,更多的是要靠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积极参与到这个保护活动中去,充分发动广大群众,组织志愿队和保护队,同捕捉伤害江豚的行为作斗争。因为就目前水上执法而言,存在它的特殊性,很多渔民没有被抓个正着,就不会承认自己的违法捕鱼行为,而水警的船很远就可以被非法捕捞渔民发现并有时间藏匿非法渔具。通过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警民结合,其发挥的效力不言而喻。第三,全国各地的动物园可以饲养保护长江江豚,之前有很多濒危动物就是在这样的模式下得到种群保护与发展的,比如说东北虎。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长江江豚得到饲养保护的同时,要让其野性不能失去,这才是对我们真正的挑战。大熊猫虽然人工饲养成功了,但是截至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工饲养大熊猫野化成功的案例。这方面还有待研究人员的努力。人工饲养长江江豚的野化远比人工饲养长江江豚本身来的困难。第四,人工帮助江豚繁殖,增加其数量。自然生长条件下的长江江豚每年十月产一胎,但是在目前长江江豚整体数目减少的情况下,长江江豚正常交配变得越来越困难,幼崽成活率也越来越低。人工饲养的长江江豚在得到保护的同时,还要帮助其繁殖,提高交配的成功率与幼崽的成活率。以上这些方面都是保护长江江豚所必需的,此外,更长期的任务摆在了我们面前,那就是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这才是根本性与长期性的挑战,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

长江江豚的保护,归根结底,就是长江流域的环境保护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数十年的飞速发展。与此同时,长江流域的水污染问题也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与此引发出来的生态危机不止是在目前的长江江豚上,还有之前的白鳍豚等等,它们只是长江流域生态系统庞大生物种群中的一个缩影。直至今日,当我们回过头看到为了经济发展所付出的环境代价,不得不说痛心疾首,教训深刻。随着可持续发展日益深入人心,进一步唤醒了全民的环保意识。为了更好的长效的保护环境,建议专门为长江水资源专门立法,加快制订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与法律法规,促进产业结构全面升级。在制定下一个五年计划规划时,统筹考虑并协调之力长江流域水环境问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时科技也是保护环境的必要条件,要促进和加快环保技术的发展,切实提高改善环保设备。中央财政也应该适当向这方面倾斜,同时应该吸收社会、民间资本进入环保领域,在政策层面和资金层面大力扶持循环经济,要发动全社会力量保护长江。地方政府在规划地区发展的同时,要综合考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