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版)》修订后的变化对音乐鉴赏教学的启迪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3
掌握课程评价方式,落实学业质量水平。新课标指出“音乐课 程评价的中心内容是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及相对应的学业质量水 平,可通过日常学习表现评价模式和学业质量评价模式进行评价”。 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对日常学习表现评价,可采用自评、师评和同 学互评的评价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全面的认识自己的学习情况,也 有利于教师后续的教学工作。音乐鉴赏的学业质量评价的主要依据 是学业质量水平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清楚水平质量描述的内 容,为模块学习完毕后的学业水平考试做好准备。新课标的评价内 容和方式的转变,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监督作用,学生从单纯的 听音乐变成了牢固的音乐鉴赏知识。考试的加入让音乐与其他学科 站在了同一位置上,提高了音乐课程的地位。
自《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颁布以来,音乐鉴赏模 块在音乐课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优先开设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的 音乐鉴赏模块”是这一时期的教学原则。新课标中关于必修课选学 和学校所能开出的教学模块由学生选修的课程设计,打破了全体高 中学生统一学习同一门音乐课程的固定模式,“丰富课程选择,满 足发展需要”成为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这一变化冲击了音乐鉴赏 模块的基础性地位,如何提高学生选修音乐鉴赏的兴趣,实现音乐 核心素养的价值,落实音乐鉴赏的教学内容和学业质量水平检测, 成为一线音乐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
◎ 音乐教育 ● 中等教育
黄河之声 2019年第3期 总第528期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版)》修订后的变化对 音乐鉴赏教学的启迪
刘 蕙 如
(青岛大学音乐学院,山东 青岛 266000)
摘 要:本文通过对《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版)》修订后的变化的分析,为音乐鉴赏教学提出几点建议,发 挥音乐课程核心素养的价值,更好的开展音乐鉴赏教学工作。 关键词:《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版)》;音乐鉴赏教学;变化;启迪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17年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版)》,与《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相比,修订后的音乐 课程标准更加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符合教育教学和学生身心 发展的规律,在继承中前行,在改革中完善,为音乐课程体系注入 新活力。
纵观《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版)》,在整体设计上有 三点最鲜明、最重要的变化。第一,凝练音乐核心素养,将其概括 为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贯穿到音乐课程标准的各个方 面。核心素养作为最前沿的教育理念,一直倍受专家学者的关注, 音乐课程标准的改革经历了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 心素养”的变化,满足了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变化,有利于人才的培 养。第二,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 修课程包括音乐鉴赏、歌唱、演奏、音乐创编、音乐与舞蹈和音乐 与戏剧,面向全体学生,具有基础课的性质。选择性必修课程包括 合唱、合奏、舞蹈表演、戏剧表演、音乐基础理论、视唱练耳,是 必修课程的延伸,具有扩展课性质。选修课程由学校自主开设,学 生自主选择修习。这一变化拓展了高中音乐课程教学空间和学生学 习选择空间,学生按兴趣选择音乐课程的学习,更加符合学生的学 习心理。第三,设立学业质量标准,检测学生完成课程后的学业成 就,按学业质量水平分为三个等级,水平1是学生在学业水平考试中 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水平2和水平3是学业水平考试中的提高要求, 也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学业质量的提出打破了音乐学习的盲目 性和考试内容的无针对性,使各个模块的教学有章可依,考试内容 有章可循,使教师教学目标更清晰,切实将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落 实到实处。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版)》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师 要认真学习新课标,在音乐鉴赏教学中,要及时转变教学方法,更 新教学观念,落实教学内容,保证教学效果,发挥音乐课程核心素 养的价值,为培养时代需要的人才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 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 教育出版社,2003. [3]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了解教材编写内容,转变教学方式方法。教材作为教师与学生 的连接点,在音乐课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可 利用学生熟悉的音乐作为导入,补充其他的音乐知识,做到基于教 材授课,扩展教材补充,提高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兴趣,扩展学生 的音乐知识面。在听赏音乐的过程中,教师可设计思考问题,让学 生集体讨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针对课堂中的教学内容,教 师可设计探究性问题,让学生采用现场调研、撰写短评的形式,表 达鉴赏心得,增强文化鉴别能力。音乐教师还要关注其他学科中与 音乐相关的内容,运用到音乐鉴赏教学中,使学生在不同学科的横 向联系中增强文化理解能力。
把握课程标准变化,夯实教师专业素养。《普通高中音乐课 程标准(2017版)》作为高中音乐课程的纲领性文件,对音乐课程 的开展起着指导性作用。教师应系统学习新课标,切实做到理解并 落实。新课标中指出“音乐鉴赏教学是培育学生音乐审美感知和文 化理解素养的重要途径”。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作为核心素养的重
要内容,在音乐鉴赏环节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要对核心素养的内 容进行系统的学习,为开展音乐鉴赏教学做好准备工作。新课标指 出“在教学中,可以根据音乐作品的特点,引导学生在听赏环节中 唱、奏音乐主题或随乐律动。”这条教学建议对教师的弹和唱提出 了更高要求,不再局限于放音乐-听音乐-讲知识的课堂模式,要 通过进修学习、参加培训、交流演出等途径加强教师专业素养,更 好的开展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