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卫科波菲尔》有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大卫?科波菲尔》有感

《大卫?科波菲尔》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的一部代表作。生活在英国由半封建社会向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的狄更斯,一向以通过刻画社会各阶层的代表人物形象而揭露批判社会的各种丑恶社会现象而著称,而《大卫?科波菲尔》也正是这样的一部作品。

记得初读《大卫?科波菲尔》是在初中的时候,那时,每每看到大卫的遭遇,便会产生一种想将他从小说里拉出来的冲动,因为他的处境是如今的每个孩子都无法想象的!

在该书中,作者从一个孩子的角度来描写人物和事物,当时读这本书的感觉是它是为孩子而写的。可是,当我再一次翻开这部书时,我却发现它比我记忆中的更为沉重、更令人伤感:遗腹子大卫?科波菲尔在母亲及女仆辟果提的照料下长大。贪婪凶狠的继父摩德斯通将大卫看成累赘,婚前就将他送到辟果提的善良的哥哥家中,这样,大卫和辟果提及其收养的一对孤儿——他妹妹的女儿爱弥丽和他弟弟的儿子海穆一起过着和睦、清苦的生活。母亲去世后,摩德斯通立即将不满10岁的大卫送去当洗刷酒瓶的童工,使他陷入难以维持温饱的生活。科波菲尔历尽艰辛才找到姨婆贝西小姐,贝西小姐虽生性孤僻但心地善良,她收留了大卫并供他上学。这期间,大卫和寄宿姨婆家中的威克菲律师的女儿安妮斯结下情谊。在中学毕业后的外出旅行中,大卫邂逅了童年的同学斯提福兹,两人一起到雅茅斯拜访辟果提一家,斯提福兹乘机诱拐已经和海穆订婚的爱弥丽与之私奔,辟果提万分痛苦,发誓要找回爱弥丽。回伦敦后,大卫堕入情网爱上了朵拉并与之结婚,可是由于朵拉的头脑简单,大卫婚后生活并不理想,而姨婆也濒临破产。此时,大卫遇上了当童工时的房东密考伯,身为希普的秘书,密考伯知道他之前设计圈套使威克菲律师走投无路时,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密考伯揭露了希普陷害威克菲尔并导致贝西小姐破产的的种种阴谋,令希普得到应有的惩罚。为此贝西小姐送给密考伯一笔资金以示感谢,使密考伯在澳大利亚发财致富,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同时,辟果提经过多方奔波终于找到了被斯提福兹抛弃后沦落伦敦的爱弥丽,可却在带爱弥丽回程前突遇狂风骤雨,海穆下海救一因客轮遇险而落水濒死的旅客不幸被巨浪吞没。而当人们捞起海穆的尸体时那名乘客的尸体也漂到了岸边,人们发现那个人居然是诱拐爱弥丽的斯提福兹!怀念海穆的爱弥丽移居澳大利亚,终身不嫁。而大卫成了作家,因朵拉患重病离开人世而悲痛出国旅游,在三年后,回到伦敦时大卫发现这三年来一直和他保持着联络的安妮斯始终爱着他,于是他俩结成良缘,与姨婆贝西和女仆辟果提愉快地生活在一起。

故事到此结束,如果熟悉查尔斯?狄更斯,你便会发现在这部小说中渗透着不少作者本身的元素。大卫和作者一样出生在一个星期五,一样有着不幸的童年——先是将家的东西一点点卖掉,进而就是最令他伤心,也极少被他提到的是他做童工的经历!因此,作者在《大卫?科波菲尔》这本书中所刻录下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艺术创作形象,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感知作者内心深处那童年留下的阴影,刻下的烙印。也因为如此,当他在描述大卫的童工经历时,摆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狄更斯,他笔下的每句话便是他内心的呐喊、反抗,试想这样亲身经历的童年遭遇出自一位大作家的手下,其结果又怎能不引起读者共鸣呢?在这方面狄更斯的的确确做到了!正如前面所说的,当回读这部书时,我的眼睛一次又一次的变得模糊,随时都想伸出双手,将这个不幸地少年拉出来,助他脱离那个悲凄的环境。

当然狄更斯写这本书的目的并不在于只向人们倾诉他那不幸的同年。通过大卫?科波菲尔一生的悲欢离合,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社会面貌,它突出地表现了金钱对婚姻、家庭和社会的腐蚀作用,摩德斯通骗娶大卫的母亲是鉴于觊觎她的财产;爱弥丽的私奔是经受不起金钱的诱惑;威克菲尔一家的痛苦,海穆的绝望,无一不是金钱造成的恶果。

作者知道这个社会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痛苦,因此,又在书中塑造了善良的角色:辟果提、贝西姨婆、安妮斯、海穆及密考伯等这些角色,尽量在正与邪之间能找到一个平衡点,

让像斯提福兹那样邪恶的人最后能得到惩罚。总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观点使作者希望能以道德观来改造社会,消除人间的罪恶,这或许也是他的局限性所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