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的无声语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教师的无声语言
作者:殷庆霞
来源:《新课程·教研版》2011年第20期
人际间的交流是通过两种行为进行的,一种是言语行为,一种是非言语行为。美国教育社会心理学家班尼指出:“在课堂教学中,动作和姿势、表情等非言语行为是替代词语表达的一种有效而又经济的辅助手段。教学非语言行为是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性运用言语以外的方式进行教学的活动,它是教师教学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纵观我校几节获奖优质课,无一不体现了教师的态度认真、精神焕发、目光敏锐、举手投足得体自如,处处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不仅增强了传授内容的信度,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面主要从这几方面论述:
一、眼神
教师进入课堂,不要急于打开课本,而应用亲切的目光巡视学生。此时喧闹的学生便会意识到上课了,从而安静下来,迅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中。课堂上,学生有时会注意力不集中,或做小动作,教师如果大发雷霆或是“大打出手”,既会影响整个课堂进度,不能很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又破坏了自己的情绪,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影响了师生关系。其实这时我们可以采取很多种办法来避免这种负面影响,可以以静制动,走近学生,用关切的目光注视他,以示提醒,此时学生便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集中注意力,进入语文学习状态中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激励期待的眼神,比有声语言更能触动学生,牵动他们的情感。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眼神制止学生的一些与教学无关的活动,关注每一个学生,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音质、语调和语速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控制好说话的语调、音色、语速等辅助性语言系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强化信息的语义分量,产生强调,吸引功能。圆润悦耳的声音能使学生更乐于聆听,尖细粗哑的声音质则难于令人接受;抑扬顿挫的语调能给人带来听觉上美的享受,平板沉闷的语调则令人昏昏欲睡;快慢适中的语速易于学生听懂,过快或过慢的语速则会令人无所适从。在朗读课文时,教师更要随课文情感需要随时调节语速和音调。据有关调查统计发现,高水平的教师其课堂组织管理行为中90%是用非言语发出,观摩众多优质课,无一不体现了教师的态度认真、精神焕发、目光敏锐、举手投足得体自如,处处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不仅增强了传授内容的信度,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空间距离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有利于创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有的老师只在讲台狭小的空间活动,让学生感觉呆板和过于严肃;而适当地走下讲台,在同学间稍稍走动,可让学生感到很随和亲切。但上课时教师不适宜长时间站在某学生跟前,易给这位同
学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也不宜在过道间频繁地走动,晃来晃去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在请同学回答问题时,教师应将身子稍向前倾,可以表明你在认真倾听她的回答或者你很感兴趣,请继续往下说吧。这种姿势通常表示对学生的赞赏,会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
四、个人形象
教师个人的整体形象,包括教师的个性、气质、服饰、仪表等,这些因素虽对教学无直接的影响,但也间接地影响着课堂的气氛及效果。服饰着装方面,教师总体上应把握得体大方,必要时可以根据所讲的课文的格调来着装。课文内容肃穆的,穿着应庄重;课文明快生动,服饰可随意轻闲些;课文抒情的,服饰可略显柔和。一个人的体格与面貌,一般来说是不易改变的,但仪表整洁,优雅大方,会使学生更专心听课,也使学生从教师的美形象中领略到美的价值。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创造性地运用非语言表达,不仅会使所教知识被学生容易接受,并能够迅速理解和掌握教师所传递的信息;而且它是教师塑造自身形象的重要手段,是教师人格和气质的充分体现。影响学生对教师形象的认同,将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非语言交流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关键在于教师在平时的素养,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教师平时细心的观察和认真的积累,最终才能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作者单位湖北省潜江市江汉油田向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