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教师积极语言在课堂中的运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积极语言的运用与探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积极语言的运用与探索摘要:言语是一种表达思想,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手段。
在一堂好的数学课程中,老师们的教育语言是最根本的保障。
老师们用自己的教育语言,将自己所知道的东西传递到了学生们的耳中,让他们与老师们之间的感情更加融洽,从而让他们更加坚定自己的学习自信。
新一轮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新课改中的“主体性发展”和“教师促进者”的角色,要在新课改中更好地运用教师促进者的角色。
关键词:小学数学;积极语言;运用与探索引言在课堂上,教师是知识的传承者。
而语言是老师的教育理念最直观的反映,在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等都需要以数学语言为依托。
所以,在课堂上,老师的言语艺术是最重要的,也是一名好老师所应具有的素质。
因此,以下是我个人对使用数学的课堂语言的观点。
一、浅谈图文方式的多元艺术: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语言在这个特定的认知过程中,教师要在这个认知过程中,不断地提问并解决问题。
问题的科学性和精辟性,是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金钥匙”。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问题。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对于40分钟的教室非常重要。
在课堂上,只要给了他们足够的机会,他们的主动性就会得到最大程度地发展。
所以,这就要求老师在进行问题的时候,尽量使用多种形式的语言,并辅以合适的身体语言,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问题的答案的灵感。
没有什么比兴趣更好的教学方法了。
比如,在提出问题的时候,可以说:“你能帮助老师找到已知的条件和所求的问题吗?”、“你愿意把你的答案跟每个人分享吗?”、“你能代替老师来解答吗?”、“你还有其他的问题要跟老师或者同学们讨论吗?”此外,还要多设计几种不同程度的问题。
在对待学习不好的学生时,要多提一些问题:“是什么”。
例如:“请您说一下矩形的圆周是多少?”对于学生来说,应该多问一些“为什么”这样的问题。
例如:“请您说一下,为什么要首先找出这一题目的中庸之处?”对于优秀学生应该更多地提出“有没有异议”的问题。
教师积极语言与有效沟通(PPT 88页)

7
35
在你上学我去赶汽车上班时,你深情地向我高
呼:“爸爸再见!”我却蹙着眉头对你嚷道:“怎
么又驼背了,把胸挺起来。”
晚上,一切又重新开始。我在下班路上看到你
跪在地上玩弹子,袜子破了好几个洞,禁不住又大
发雷霆:“袜子是花钱买的,你怎么一点也不知道
心疼……”并在你朋友面前押着你回家,使你当众受
辱。
36
28
埃利斯:不合理信念三个特征
2、过分概括化:即以某件具体事件,某一言
行对自己进行整体的评价。是一种以偏概全的思 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主要表现在:
一是个体对自身的片面认识和评价
如偶遭失败便认为自己“没用,什么也干不成,是个
废物,窝囊货”;稍有成就,就认为自己“很了不起,最
聪明、最能干”;某个人对自己不友好或者几次与人打交
《女中学生被赶出教室后自杀校园冷暴力引发关注》 雷梦佳,15岁,河南洛阳孟津西霞院初一学生。“因为和
同年级其他班另一个女同学打架,班主任周老师在4月7号组织 全体同学投票,一道选择题,是留下来给雷梦佳一次改正错误 的机会,还是让家长将其带走,家庭教育一周?结果,26个同 学选择让她离开,12个同学选择再给她一次机会。之后这个15 岁的女孩再也没有回到学校,三天后人们发现了她的尸体。
你上课为什么大声讲话?给我闭嘴! D
驳斥和
教师积极语言在课堂中的运用读后感

教师积极语言在课堂中的运用读后感刚开学不久,班里就分配到一位新语文老师。
在没上课之前,听到过他一些事情,例如他之前也是带毕业班的,而且教育效果非常好等。
因此,这让我对他充满期待。
经过近半个月的接触,感受到这位老师教学方法独特,思路清晰,并且对学生非常亲切。
但是也有许多地方让我很失望,也与我的想象有很大出入。
读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积极语言在课堂中的重要性。
积极语言在课堂中指的是:充满自信的、鼓励性质的语言,它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给学生更多的动力去学习,从而获得更大的进步,更好的发展。
对于教师来说,在课堂上应该多多使用积极语言,我认为以下几点: 1、尊重学生,不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要时刻观察学生的反映,以及时掌握他们的动向。
2、随机应变,对不同的学生说出不同的话,比如:当学生回答错误时,应先给予肯定,再帮助他们分析原因,使其掌握正确答案。
3、即使是学生犯错误时,教师也不能责怪学生,应该选择适当的时间、地点,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给学生留面子,培养他们自信心,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
4、随着时代的进步,新的教学理念出现在我们面前。
我们作为教师要勇于承担责任,对自己说的话负责,对学生说的话负责,对工作负责,因为你的态度决定了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
“好”一个成功的老师,应该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地发展,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生只有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才会拥有愉快的学习,积极的学习,主动的学习,愉快的学习。
在课堂上,教师尽量少说多做,少讲解,多引导。
我觉得当前最大的问题是老师“懒惰”。
比如一节课下来都是老师讲解,提问,让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状态,根本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动性。
对于这种现象,有人认为是因为老师的教学水平太低所致,其实不然,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优点,但是为什么别人能做好,你却做不好呢?最关键的还是因为懒惰。
如果一个老师愿意花时间准备课程,去钻研课程内容,那么无论你上的是哪门课,学生的积极性都是最高的。
音乐教师积极语言案例

音乐教师积极语言案例音乐教师积极语言在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教学效果。
下面是一个音乐教师积极语言的案例。
小明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对音乐非常感兴趣。
他的音乐老师李老师平时总是鼓励他,并且使用积极语言来引导他学习音乐。
例如,当小明弹奏钢琴时,李老师总是用鼓励的语言来表扬他的努力和进步,比如“好棒啊,小明,你弹得真好听!”、“你的节奏感越来越好了!”、“继续加油,你会越来越厉害的!”等等。
这样的鼓励和赞美让小明感到很有成就感,也让他更加热爱音乐,更加努力地学习和练习。
除了在课堂上,李老师还经常在家访时和小明的家长交流,表扬小明在音乐学习上的表现,并鼓励他们多给小明提供机会学习和表演音乐。
这样的肯定和鼓励不仅让小明在音乐学习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增强了他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让他在其他方面也变得更加积极向上。
综上所述,音乐教师的积极语言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音乐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尽可能使用积极语言,通过赞美和鼓励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教学效果。
在学生们练习演奏乐曲的过程中,有一位年轻的音乐教师名叫李老师,她非常注重语言的运用,特别是积极语言的使用。
在她的课堂上,学生们都能感受到自己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和鼓励。
有一次,李老师正在指导学生们练习一首曲子,其中有一名学生一直弹不好某一个小节,李老师并没有指责学生的错误,而是鼓励他:“你的练习很好,只需要再多花点时间在这一个小节上,相信你会弹好的。
”另外,在一次演出前,有一名学生表现得非常紧张,李老师并没有批评他,而是说:“我知道你能做到的,你已经准备好了,你会表现得非常出色的。
”这样的话语让学生觉得自己被老师肯定和信任,减轻了他的紧张情绪,最终表现出色。
李老师的积极语言不仅仅是表扬和鼓励,她也善于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提高自我意识。
在一次评估学生作品的活动中,李老师问学生:“你认为你这次的演奏有哪些进步?”这样的提问让学生们自我评价,并且发现自己的进步,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积极语言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语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积极的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积极语言的力量,以下是我对教师积极语言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积极语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
积极的语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知识产生好奇心。
例如,在讲解一个复杂的概念时,我通常会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知识。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知识,还能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积极语言能拉近师生距离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积极的语言能够拉近师生距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尊重。
我经常用鼓励性的话语鼓励学生,让他们在遇到困难时充满信心。
例如,当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时,我会说:“你真棒!继续保持,我相信你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这样的鼓励让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关爱,从而更加信任和尊重我。
三、积极语言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课堂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积极的语言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我经常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使课堂充满活力。
例如,在讲解数学公式时,我会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在欢笑中掌握知识。
这样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乐于学习,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积极语言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品质。
教师运用积极的语言,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勇敢面对挑战。
在课堂上,我会针对学生的优点进行表扬,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例如,当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表现出色时,我会说:“你的回答很棒,老师为你感到骄傲!”这样的表扬让学生更加自信,有利于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进步。
五、积极语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积极的语言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课堂上,我会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
例如,在组织课堂活动时,我会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锻炼。
用赞美的语言温暖学生的心田——浅谈积极语言对课堂的重要性---李瑶

用赞美的语言温暖学生的心田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
教师对学生的真诚关爱一定能激活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产生有效的”正迁移”,化为进取的动力.在课堂上,教师的每一个亲昵的动作、鼓励的眼神,每一句激励的话语都会触及学生的心灵,带动他们的情绪变化,诱发学生的情感投入。
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积极语言,这不仅是老师语言表达方式的变革,更是蕴含了一种积极的教育方式,即要求老师在教育态度、教育方法和教育行为方面具有积极性、建设性、激励性。
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情绪和发展影响效果截然不同:采用积极语言的教育方式,会使学生产生愉悦情绪,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友善、自尊和自信,有利于形成、增强老师所期待的行为。
如果教育过程中采用冷淡漠视性语言、嘲讽侮辱性语言、抱怨打击性语言、惩罚性语言等消极语言,则会令学生感到厌烦,内心抵制,产生不快情绪,导致学生消极地评价自己,对自己缺乏自信心,过于关注自己的缺点,个人成就感就降低,自我效能感就下降,对学习的意义和价值的评价会下降,学习变得机械化且效率低下,产生自卑心理和低成就感,老师所期待的行为不被增强,反而会被减弱。
所以,采取肯定的、积极的、富有鼓励性的评价,不仅仅是激活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更是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必不可少的手段。
活用课堂激励语言,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树立自信,体验成功,以致不断进步,不断发展。
那么,怎样巧妙运用课堂激励语言,让学生在课堂上勇于表现自我,张扬个性,乐于探究,敢于质疑呢?在此,我谈几点本人的粗浅看法.一、积极语言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我们的课堂积极语言要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
小学1-3年级的学生,他们好强好胜,表现欲特别强,那怕是一点点的成绩总希望得到老师与同学的赞许,教师在激励他们时可以经常使用夸张的手法,整齐的激励语言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谈积极教学语言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谈积极教学语言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作者:黄声龙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9年第23期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积极语言,这不仅是教师语言表达的提升,更是积极教育方式的提升。
采用积极的教学语言不仅仅是让语言积极,而是要求老师在教学态度、教学方法、以及教育方式上做改变,让课堂更具积极性,建设性,激励性。
这种教学方式能活跃教学课堂,正面引导学生情绪,交流方式,以及性格发展,对塑造友善、自信、自尊、自力的核心素养有积极影响。
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何为积极性教学语言,对课堂教学有哪方面的改善,并结合实例探讨了如何运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积极教学语言优化教学运用策略一、积极教学语言之幽默教学,能活跃课堂气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采用幽默有情趣的语言能深深地吸引学生并感染课堂,使得课堂轻松愉快。
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具有幽默感,幽默风趣的语言使同学们豁然开朗,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所阐述的问题迎刃而解,理解得透,巩固得深,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乐学。
如教学“长度单位的进率时,我利用祖父、父亲、儿子、孩子四代同堂来比喻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大小关系。
再比如,在学习“认识分数”时,在介绍“分子”和“分母”这两面个数学名词的时候,插入猜谜语的环节。
又如闽南的一位老师在教学《同时能被 2 和 3 整除》这一课时教学内容时,通过预习让学生说说同时“被 2 和 3 整除”的特征,并让学生举例,等他们说完后,老师对学生说你们班主任王莉莉(王莉莉闽南语言数字 522 谐音)522 就能“同时被 2 和3 整除”。
这时一位女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爸爸(588)也能“同时被 2 和 3整除”。
全班学生哄堂大笑。
老师抓住机会,趁热打铁,对学生的想法予以肯定,全班怀着一种兴趣专心地听讲,学生在笑中学,学中笑,过程中轻松地掌握了。
[1]二、数学教师激励性的语言,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在每一个人的心底都蕴藏着得到别人赞誉的一种需要。
教师积极语言在课堂中的运用学习总结.doc

教师积极语言在课堂中的运用学习总结写学习总结最要紧的是要提出规律性的东西。
如果只罗列几条成绩和缺点,那是不够的。
以下YJBYS为大家整理了教师积极语言在课堂中的运用学习总结,欢迎阅读!篇一:教师积极语言在课堂中的运用学习总结近日有幸聆听《新作文》杂志社张水鱼女士在点评董劲老师执教的《三颗枸杞豆》一文时,说老师教学本课,让她有许多写作的燃点。
我说,读《教师积极语言在课堂中的运用》一文,让我有许多写作的燃点。
其中攫取两点印象最燃点和大家分享:一、让好奇心生根发芽书中举了许多日常生活中真实的事例,如:玲玲不会写的作业就找妈妈帮忙,妈妈看完题目,就告诉女儿如何回答,结果女儿养成了不会就叫妈妈的习惯,没有自己去思考,结果养成了不爱思考的习惯。
一旦依赖的习惯养成,就没有自己的创新精神,也只会人云亦云。
结果后悔也来不及。
这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
正如,我们的课堂上,也常常出现孩子不会的就问,如果老师一听到学生问道,就解答,长期下去,孩子如何学会自己思考?如果能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又怎能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呢?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为孩子打开一扇思考的窗,引领孩子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发现解决问题,当他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后,此不更加热爱思考?此不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天长日久,就会具有创新的思维。
同样是孩子的妈妈,一位妈妈看到孩子拆开电视机,没有责怪孩子,反而一道孩子画电路图,使孩子对电视电路产生了兴趣,若干年后孩子考入了英国剑桥大学电子工程系。
而另外一位妈妈看到孩子在品拆变形金刚,将自己差点绊倒,断然批评孩子瞎搞。
两个妈妈,不一样的做法,不一样的说法,造就了两个不一样的孩子。
第一位妈妈呵护了孩子好奇心,第二位妈妈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
忽然想起我那正在上初三的儿子,他直到现在还喜欢拼拼拆拆。
这不,昨天,他还将零件诸多、看上去非常复杂的机器人,一会儿功夫,拼得像模像样。
这也成了他消除学习压力的一种方法,而且还乐其不彼。
谈积极语言在教学中的运用

谈积极语言在教学中的运用作者:姜竹青来源:《甘肃教育》2014年第10期〔关键词〕积极语言;效应;创造性;人际关系;教学效率〔中图分类号〕 G471〔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0—0041—01积极的语言能为自己和他人带来愉快体验和愉快情绪,从而促进积极人际关系和行动。
把积极心理学的积极语言,运用于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既具有深刻的理论依据,又具有可操作性。
对于学校教育而言,运用积极语言模式的关键是要采取积极教育的方式,对每个学生有积极的期待,在教育态度、教育方法和教育行为方面,具有积极性、建设性、激励性,关心关注每个学生,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为每个学生提供施展自己的舞台,相信每个学生的进步。
一、积极的预想期望,产生良好的效应首先,教师要善于创造积极的教育环境。
积极的教育环境是产生期望效应的前提,教师要注意用赞美的语言和欣赏的表情,从期望的情景、期望的过程、期望的效果等方面,全方位地创造实现期望效应的环境,关注每个孩子,给予学生以积极的情绪和情感体验。
其次,充分发挥主体的积极效应。
实现期望效应,主体是关键。
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自身的发展,学生自觉性就愈强,产生的期望效应也就愈大。
要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力,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成功,以期带来更大的期望效应。
要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让学生具有饱满的热情、坚韧的意志、坚定的信心,始终处于积极、能动的状态之中,提高期望和预想的效应。
再次,双向互动。
教育教学活动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调动学生们健康向上的情绪,发现每个孩子的潜能和优势,激发和引起主体的共鸣。
特别善于运用积极语言本身的艺术魅力,用关爱的语气、赞许的态度、尊重的表情、信任的眼神,培养学生的友善、自尊和自信,从双向交流和双向互动中,引发主体内因的变化,产生积极的期望效应,形成和增强教育者所期待的行为。
教师积极语言在课堂中运用

教师踊跃语言在讲堂中的运用教课语言,是赐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
所谓踊跃性教课语言就是在教课中使用踊跃的词汇和语句表达踊跃的思想及踊跃的情绪,它包含激励性语言、赏识性语言、启示性语言等等,它是充满启示、激发兴趣、开辟想象的语言;它又是最有效地调换学生、最适合地发挥自己,进而表现出教师教课特点的语言。
踊跃性教课语言拥有规范性、形象性、兴趣性、激励性等特点。
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踊跃性,帮助学生成立自信,促进个性发展,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想能力。
它能制造出活跃的讲堂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入耳讲 , 踊跃主动地接受教育。
它能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成为密切配合、相受益彰的双边活动,促进教课任务圆满地达成。
一、激励性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的踊跃性和主动性人都喜爱听好话、听夸奖的话、听激励性的话,学生也是需要多进行夸奖,多说些激励性的话,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保护学生的学习踊跃性。
多年的教课我发现:实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合时赐予必定,少用、慎用责备语言,会促进学生自信的提升。
心理学研究表示,对学生优点和优点的必定与赞叹能够使学生获取心理上的知足,进而产生轻松、快乐的心理状态,而学生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下才能高效地进行学习,才能保持踊跃的进步心。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曾说过:“教课艺术的实质不在于教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呼喊,激励。
”作为教师的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所以多用激励性的语言会呼喊、激励学生的,也会促进自己教课的成长。
在讲堂上,老师应当常常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
特别是对学习没有兴趣的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只需发现学生有一点点进步,哪怕是不足挂齿的,也应当实时夸奖他,鼓舞他,使他感觉我也有优点,我也能进步。
比方:当一名平常不爱讲话的学生把问题回答正确时,我会和蔼的说:“回答得特别好!”“你今日表现得真好!”再如上课时,当我提出比较简单的问题时,我会请学困生回答,当他回答正确时,我送他这样的一句 : “回答得特别正确,进步很大。
教师积极语言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教师积极语言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教师积极语言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老师的话有着很大的魔力哟!老师积极的语言就像温暖的阳光,能让我们开开心心地学习和成长。
比如说,当我们回答问题答错了,老师没有批评,而是笑着说:“没关系,再想一想,老师相信你下次一定能答对!”这样的话是不是让我们心里暖暖的,也更有勇气去思考啦?还有呀,我们班的小明同学字写得不太好,老师没有生气地说他,而是温柔地告诉他:“小明,你看这几个字,如果能再写得工整一点,就像小士兵一样整齐,那该多棒呀!”后来,小明真的努力把字写得越来越好啦。
老师积极的语言就是有这样神奇的力量,让我们不怕困难,变得越来越棒!《教师积极语言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小朋友们,老师的话有时候可重要啦!积极的语言能让我们像小花朵一样快乐地长大。
就像上次考试,小红没考好,心里特别难过。
老师走过去抱抱她,说:“小红,这次没考好只是一次小意外,老师知道你平时很努力,下次一定会进步的!”听了老师的话,小红马上就有信心继续加油啦。
还有我们班的体育比赛,大家跑得气喘吁吁,没拿到第一名,都有点失落。
老师大声说:“孩子们,你们已经很棒啦,努力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大家一下子就又开心起来。
老师的积极语言,就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好朋友,一直陪伴着我们。
《教师积极语言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和你们说一说老师的积极语言哟!比如说,有一次手工课,小强做的小飞机怎么也飞不起来,急得都快哭了。
老师过来摸摸他的头说:“小强别着急,咱们一起看看哪里需要改进,老师觉得你肯定能做出会飞的小飞机!”在老师的鼓励下,小强终于成功啦!再比如,咱们班的舞蹈表演,有的小朋友动作不太熟练,有点紧张。
老师说:“宝贝们,你们已经很努力练习啦,大胆去跳,老师为你们骄傲!”结果表演特别精彩。
老师积极的语言,就像给我们加油的小喇叭,让我们充满力量!《教师积极语言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发现老师的话很神奇呀?有一回,语文课上,小亮读课文总是磕磕绊绊的。
教师积极的语言心得体会

八字霸气的口号八字霸气的口号11、刻苦学习,勤勉工作。
2、这天明天,由我创造。
3、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青春如火,勇于拼搏。
6、刻苦训练,自强不息。
7、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8、博观细取,厚积薄发。
9、壮志未愁,一马当先。
10、不学自知,不问自晓。
11、刻苦勤奋,严格自律。
12、释放zz,放飞梦想。
13、勇于进取,敢于创新。
14、认真做事,坦荡为人。
15、大事化小,教训难找。
16、贫而无怨,富而不骄。
17、厚积薄发,志在必得。
18、严实活新,勤奋进取。
19、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20、气有浩然,心无止尽。
21、愉快学习,健康成长。
22、不到终点,永不放弃。
23、以精立业,以质取胜。
24、慎而思之,勤而行之。
25、风云十五,军中骄子。
26、君子之学,死而后已。
27、坚持规程,保你平安。
28、文明用语,礼貌待人。
29、zz协力,争创佳绩。
3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31、放飞理想,誓言共煌。
32、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33、谈泊明志,宁静致远。
34、愈挫愈勇,为国争光。
35、船载千斤,掌舵一人。
36、人贵知足,唯学不然。
37、磨炼意志,奋发冲刺。
38、奋勇冲击,永争第一。
39、干头万绪,安全在先。
40、横绝学海,笑傲苍穹。
41、团结一致,奋力拼搏。
42、力挫群雄,舍我其谁。
43、站着做人,跪着服务。
4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45、深思乐学,团结进取。
46、勤奋学习,顽强拼搏。
47、虚怀若竹,清气若兰。
4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49、积极进步,奋力拼搏。
50、相信自己,战胜自己。
51、坚持不懈,直到成功。
5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53、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54、凡事自省,检讨改进。
55、乐学苦思,敏锐创新。
56、开拓创新,争优进取。
57、立凌云志,做栋梁材。
58、吃苦耐劳,磨练意志。
59、宁静致远,厚积薄发。
60、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61、强班强校,校荣我荣。
62、安不忘危,盛必虑衰。
教师应用积极语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学案例

教师应用积极语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学案例教师应用积极语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学案例1. 引言:教师在教学中的语言运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积极语言是一种能够鼓励学生、提升学习积极性和培养核心素养的教学手段。
本文将探讨教师如何应用积极语言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通过一个教学案例来说明其实践应用的效果。
2. 理解积极语言:积极语言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鼓励性、肯定性和激励性的口头表达方式。
积极语言有助于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性,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等。
3. 积极语言在核心素养教学中的应用:3.1 创造力的培养:通过使用积极语言,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在课堂上赞美学生的独特思维和创新想法,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给予肯定性的反馈。
这样一来,学生会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的创意,从而培养出更高水平的创造力。
3.2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积极语言也可以帮助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如“你的观点很有洞察力”或“你的分析很有逻辑性”,来表扬学生在批判性思考方面的表现。
这种积极的反馈会激发学生继续思考、分析和评估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水平。
3.3 沟通能力的培养:通过使用积极语言,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沟通能力。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及时给予肯定性的反馈,如“你的表达很清晰”或“你的观点很有说服力”。
这样一来,学生会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并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4. 教学案例:在一堂高中数学课上,教师希望通过应用积极语言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他开始课前布置了一个数学问题,并在课堂上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和解决问题。
当学生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时,教师使用了积极语言给予肯定性反馈,并进一步引导他们分析和评估问题。
教师还鼓励学生提出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不断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也培养了自己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
教师积极语言在课堂中的运用

教师积极语言在课堂中的运用教学语言,是指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
所谓积极性教学语言就是在教学中使用积极的词汇和语句表达积极的思想及积极的情绪,它包括激励性语言、赏识性语言、启发性语言等等,它是充满启迪、激发兴趣、开拓想象的语言;它又是最有效地调动学生、最恰当地发挥自己,从而体现出教师教学特色的语言。
积极性教学语言具有规范性、形象性、趣味性、激励性等特点。
它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促进个性发展,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它能制造出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听讲,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
它能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成为紧密配合、相得益彰的双边活动,促进教学任务圆满地完成。
一、激励性语言激发学生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人都喜欢听好话、听表扬的话、听激励性的话,学生也是需要多进行表扬,多说些激励性的话,才能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才能保护学生的研究积极性。
多年的教学我发现: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适时给予肯定,少用、慎用批评语言,会促进学生自信的提高。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学生优点和长处的肯定与赞美可以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产生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而学生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下才能高效地进行研究,才能保持积极的进取心。
德国教育家- 1 -XXX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舞。
”作为教师的我们,面临的是活生生的人,所以多用激励性的语言会呼唤、鼓舞学生的,也会促使自己教学的成长。
在课堂上,教师应当经常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研究。
尤其是对研究没有兴趣的学生和研究有困难的学生。
只要发现学生有一点点进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也应当及时表扬他,鼓励他,使他感到我也有优点,我也能进步。
比方:当一位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把问题回答正确时,我会亲切的说:“回答得十分好!”“你今天施展阐发得真好!”再如上课时,当我提出比较简单的问题时,我会请学困生回答,当他回答正确时,我送他这样的一句:“回答得十分正确,进步很大。
自我善用积极语言培养积极情绪教学设计

自我善用积极语言培养积极情绪教学设计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积极情绪对我们的心理健康和工作生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为了帮助学生培养积极情绪,我们应该从小培养他们善用积极语言的习惯。
本文将设计一堂以自我善用积极语言培养积极情绪的教学活动。
二、活动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到积极情绪的重要性;2. 培养学生善用积极语言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心态。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或展示一张积极向上的图片来引起学生的注意。
然后,教师可以与学生分享一些积极的经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2. 了解积极情绪(10分钟)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积极情绪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例如,快乐、自信、乐观等。
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积极情绪下的经历和感受,引导他们感受积极情绪的力量。
3. 探讨积极语言的作用(15分钟)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探讨积极语言对我们的影响。
例如,积极语言可以帮助我们树立信心、改变思维模式、调整情绪等。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和故事来说明积极语言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积极语言在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4. 分组讨论积极语言的应用(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积极语言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
例如,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如何用积极语言鼓励自己,与他人交流时如何用积极语言传递正能量等。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提示,如“我相信我可以做到”、“我会尽力而为”等,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5. 积极语言练习(20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积极语言练习。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代表在小组面前陈述一个他们遇到的困难,并用积极语言鼓励自己。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供反馈和建议。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积极语言。
6. 总结和展示(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强调积极语言的重要性和应用方法。
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教师语言艺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语言艺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语言艺术是一种高度有效的教学策略。
通过运用精确、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教师能够更好地传递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教师如何运用语言艺术在教学中发挥作用。
一、用形象的语言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抽象的概念,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知识。
例如,在教授数学概念时,教师可以使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将抽象的概念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
例如,当教授平行线理论时,教师可以比喻平行线如同两条永不交叉的铁轨,给学生形象地展示平行线的特点。
这种形象的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他们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二、用优美的语言增强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时使用的语言应该力求准确、有条理,并且富有美感。
通过运用优美的语言,教师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解文学作品时,教师可以运用修辞手法来增加语言的效果。
通过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教师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的意义和内涵。
三、用互动的语言促进学生参与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激发他们的思维,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用互动式的语言与学生进行对话、提问等方式,使教学更具活力。
例如,在讲解历史事件时,教师可以用引人入胜的语言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通过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可以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四、用正面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教师的语言应该充满正能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通过鼓励、赞扬等积极语言的运用,教师可以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成长。
例如,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用鼓励的语言激励学生。
通过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教师可以建立学生的自信心,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
总结教师语言艺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通过运用形象的语言激发学生兴趣,使用优美的语言增强教学效果,采用互动的语言促进学生参与,以及用正面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教师可以更好地传递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如何运用积极语言模式进行教学

如何运用积极语言模式进行教学作为一名从教20多年的老教师,特别是作为一名校外综合实践的教师,如何让学生喜欢我的课,如何让自己更具有亲和力,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教学活动中我比较注意运用积极语言,采取鼓励教育的方式。
积极性教学语言就是在教学中使用积极的词汇和语句表达积极的思想及积极的情绪,它包括激励性语言、赏识性语言、启发性语言等等,它是充满启迪、激发兴趣、开拓想象的语言;它又是最有效地调动学生、最恰当地发挥自己,从而体现出教师教学特色的语言。
积极性教学语言具有规范性、形象性、趣味性、激励性等特点,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促进个性发展,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它能制造出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听讲, 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它能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成为紧密配合、相得益彰的双边活动,促进教学任务圆满地完成。
积极性教学语言的运用,不仅是老师语言表达方式的变革,更是蕴含了一种积极的教育方式,即要求老师在教育态度、教育方法和教育行为方面具有积极性、建设性、激励性。
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情绪和发展影响效果截然不同:采用积极语言的教育方式,会使学生产生愉悦情绪,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友善、自尊和自信,有利于形成、增强老师所期待的行为。
作为教师本身也能身心愉悦,这就达到了“双赢”,所以何乐而不为呢?应用积极语言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学生能够享受人生的幸福,而且在当下的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的幸福,即能为学生带来愉快体验和愉快情绪,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发现和发挥学生的优势和潜能,让学生得到快乐,享受教育的幸福。
我认为任何阶段的教学,积极语言模式即鼓励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手段。
教师希望通过鼓励、表扬来强化学生的正确行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鼓励、表扬都能帮助教师达到目的,有时鼓励、表扬会适得其反,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如何正确运用积极语言鼓励、表扬是十分重要的。
幼儿教师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和技巧

幼儿教师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和技巧一、基本要求:1.语言规范:幼儿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使用规范、准确的语言表达,避免使用方言、口语和夹杂外来语的说法,以免产生干扰或误解。
2.语音语调:幼儿教师应注重语音语调的准确性和自然度,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确保语言表达的清晰易懂,音量适中,语调抑扬顿挫,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
3.控制速度:幼儿教师要控制说话的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以便幼儿能够听懂和理解。
同时要注意适度停顿和重音的运用,有助于幼儿理解和记忆。
4.语言简洁:幼儿教师应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长篇大论或术语晦涩,注意使用幼儿易懂的词汇和简单的句子结构,以便幼儿能够理解和学习。
5.考虑文化差异:在语言运用中,幼儿教师要注意尊重和体谅幼儿的文化差异,避免使用涉及敏感问题或冲突的侮辱性或歧视性语言,保持和谐的教学环境。
二、技巧:1.图文结合:幼儿教师可以使用图片、图表、实物等辅助教学工具,将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形象,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
同时,可以使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
2.问答互动:幼儿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回答的形式来促进幼儿的参与和思考。
提问应适度,避免难度过高或过低,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及时肯定和鼓励幼儿的回答。
3.多媒体应用:幼儿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包括音频、视频、动画等形式,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可以根据幼儿的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电子课件和教学软件,增强语言教学的效果和趣味性。
4.反馈指导:幼儿教师应及时给予幼儿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和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在纠正错误时,要注重方法和态度,提供正确的范例和解释,鼓励幼儿勇于表达和尝试,建立自信心和积极性。
5.教材选择:幼儿教师在语言教学中要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的教材和教具,确保内容的连贯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要根据幼儿的不同能力和兴趣,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总之,幼儿教师语言运用是促进幼儿学习的重要环节,要求教师具备规范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并运用恰当的技巧来引导幼儿学习。
积极语言教研活动(3篇)

第1篇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积极语言教育已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推动积极语言教育的发展,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我校特举办了一场以“构建和谐课堂,提升教学品质”为主题的积极语言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分享交流、实践探索,激发教师对积极语言教育的热情,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变革。
积极语言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强调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我校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政策,将积极语言教育理念融入课堂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进一步深化积极语言教育,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特举办此次教研活动。
二、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开启积极语言教育之门活动伊始,我们邀请了国内知名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专家从积极语言教育的起源、发展、内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使老师们对积极语言教育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讲座中,专家强调了积极语言教育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引发了在场教师的强烈共鸣。
2. 教学观摩:感受积极语言教育的魅力为了使老师们更直观地了解积极语言教育的实践应用,我们安排了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观摩。
观摩课中,教师们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将积极语言教育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气氛活跃,充分展示了积极语言教育在提升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方面的优势。
3. 分组讨论:碰撞思维的火花在观摩课后,老师们按照学科分组,围绕“如何将积极语言教育融入课堂教学”这一主题展开热烈讨论。
各组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经验、交流心得,共同探讨如何将积极语言教育理念融入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4. 实践探索:打造特色课堂为了使积极语言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更深入的实践,学校组织教师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
教师们通过设计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开展课外兴趣小组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积极语言教育的魅力。
积极语言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积极语言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摘要】:孩子的心就像瓷器,经不起太大的打击,别以为他们只是小孩子,但他们也有自己的自尊心。
所以,当我们在批评或教育时,都要讲究场合和分寸,以免对孩子的心灵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
【教学案例】悠扬的下课音乐声响起,班主任陆老师准时与学生道再见,师生道别声刚落,只见同学们拿着英语书往教室门口飞奔而去,由于冲得太快了,何欢把教室门口第一排李桦同学桌上的书和铅笔盒都带落到地上,何欢不知是不知道自己打翻了同学的东西,还是怕背英语排不到队,继续朝教师办公室一路狂奔而去,此时的李桦瞪着一双愤怒的眼睛,朝着何欢的方向破口大骂:“操,什么贱人,家里死人啦!”“李桦,你怎么说脏话,你给我过来?”陆老师对李桦喊道。
李桦好像没听到一样,把脸转向一边,露出不屑的表情,也没向老师走去。
陆老师看到此景生气地说:“你什么态度?让你过来你没听见啊?”“哼,谁让他把我的东西都弄地上的!”李桦不服气地嘀咕了一句。
陆老师一下火就上来了:“他把你东西弄地上了是错,那你做得对吗?你家长平时就是这样教你的?有没有教养?”“切,说脏话的又不是我一个,你怎么不去管别人?”李桦很不服气。
“我现在就听见你在说!”老师的嗓音大了许多,“什么学生,不可理喻,回去好好反思,写个检讨,下一节课上当全班学生检讨”……【案例评析】这是一幕发生在课间因要急着去排队背书而发生的事,这样的事,上课的日子每天都在重复着,有的可能我们关注了,有的我们没留意而已。
情境中教师面对学生说脏话这一诱发事件关注了,并处理了,但我们仔细琢磨会发现,教师语言关注的都是学生的问题而不是情绪,而且大量使用了消极语言。
这样做的结果我们也看到:孩子产生了敌对和抵触心理,任何话都听不进去。
另外,教师面对学生说脏话,也没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更没有建立合理信念,学生说脏话是没有处理好情绪的表现,如果我们能及时帮助孩子处理好情绪,这个问题应该可以解决的。
【教学反思】合理情绪疗法创始人艾利斯在ABC理论模式中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积极语言在课堂中的运用教学语言,是指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
所谓积极性教学语言就是在教学中使用积极的词汇和语句表达积极的思想及积极的情绪,它包括激励性语言、赏识性语言、启发性语言等等,它是充满启迪、激发兴趣、开拓想象的语言;它又是最有效地调动学生、最恰当地发挥自己,从而体现出教师教学特色的语言。
积极性教学语言具有规范性、形象性、趣味性、激励性等特点。
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促进个性发展,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它能制造出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听讲,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
它能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成为紧密配合、相得益彰的双边活动,促进教学任务圆满地完成。
一、激励性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人都喜欢听好话、听表扬的话、听激励性的话,学生也是需要多进行表扬,多说些激励性的话,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多年的教学我发现: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适时给予肯定,少用、慎用批评语言,会促进学生自信的提高。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学生优点和长处的肯定与赞美可以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产生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而学生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下才能高效地进行学习,才能保持积极的进取心。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舞。
”作为教师的我们,面临的是活生生的人,所以多用激励性的语言会呼唤、鼓舞学生的,也会促使自己教学的成长。
在课堂上,老师应该经常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
尤其是对学习没有兴趣的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只要发现学生有一点点进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也应该及时表扬他,鼓励他,使他感到我也有优点,我也能进步。
比如:当一名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把问题回答正确时,我会亲切的说:“回答得非常好!”“你今天表现得真好!”再如上课时,当我提出比较简单的问题时,我会请学困生回答,当他回答正确时,我送他这样的一句:“回答得非常正确,进步很大。
”有的学生上课举手发言,即使他回答错了,教师也要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他,“看他能大胆发言了,虽然问题回答得不完全正确,但是他已有了很大的进步,我相信下一次他一定能把问题回答正确。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说,对于不爱发言的学生来说,教师能表扬他、鼓励他,他当然非常高兴,甚至非常自豪,由此,他会对学习产生兴趣,会认真听课,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
二、赏识性语言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情感、经验、合作的交流与碰撞的过程,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丰富情感和个性的人。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及时把握和利用课堂动态生成的因素,对学生进行充满激励,充满人文关怀的“赏识性”评价语言,就有助于开启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智,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学习情绪,引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建立起足够的学习自信;变无视自我为认识自我,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从而使学生个性飞扬,信心十足,课堂气氛活跃。
我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赏识性语言有:“你真行!” “你很棒!” “你接受力真强!”“你与众不同的见解真是让人耳目一新!”“你说得太好了,了不起!”“老师佩服你,为你感到骄傲!”“你的分析很透彻!”“你的点评很深刻!”“你的回答很精彩!”等。
从内心深处赞赏、欣赏每一位学生,包括自己不喜欢的学生,与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孩子们在一种愉悦、宽松的气氛中学习,他们敢于表现、敢于质疑、敢于争论。
个性化的思维、情趣都有了张扬的空间,获得一种自我的满足与成功感,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着理解、信任、友爱、尊重和鼓舞。
三、启发性语言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启发性语言能启迪学生的思考,激起他们学习的动机和兴趣,使学生主体处于积极自觉的学习心理状态。
当学生自身没有学习的内在要求时,教师要善于通过启发性的讲解激起学生的学习需要,当学生有了潜在的学习需要时,教师就应因势利导地把潜在的学习动机转变为活动状态的动机,使之成为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力。
教师在启发时,往往设置“问题”情景,采用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而不应一口气把话说尽。
通过教师的提问,为学生开创了宽阔的思维空间,极大地吸引着学生,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启发性语言,改变了学生的被动接受角色地位,让他们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积极性教学语言蕴含着对学生的激励、赏识、期待。
积极性教学语言是点燃学生智慧火炬的火种,是开启学生心灵之扉的钥匙,也是紧密维系教与学双方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中介。
因此,教学语言的恰当运用十分重要,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得益于教师独特的语言魅力,而采用积极性教学语言,就能达到双赢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运用积极性教学语言呢?1、要把握好激励时机要把握激励的时机。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利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及时恰当地用激励性语言来评价学生,使学生体验、享受学习的成功,树立起坚定的自信心。
开展激励性评价在于如何抓好时机,也就是说老师要善于做“及时雨”。
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去鼓励,“雨”要下得及时,既不可久旱后降甘露,也不要水漫金山悲戚戚。
在课堂上,当一个学生尽其所能解答了一道疑难的时候,教师就应当堂表扬他;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错了的时侯,教师也应先肯定他勤于思考,勇于回答问题,然后再鼓励他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
这样适时适度的激励表扬,学生学得专注,也学得开心。
例如,有一次在《孔子》课上,有一名学生胆子很小,平时从不回答问题,可是当我提出一个问题时,全班举手的人很多,他也举了手,看到这种情况我很为他高兴,虽然他可能答不上,但我还是让他回答,没想到他回答的非常好,只是声音太小,我高兴的对他说:“你回答的非常准确,老师为你骄傲!你想不想让全班的都听到你精彩的回答呢?”这个学生听到老师的话高兴。
于是声音洪亮地把答案重新说了一遍,全班学生并为他鼓掌。
从此以后,我感觉这个学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回答问题的次数多了,声音也洪亮了。
由此看出,及时恰当的鼓励对学生的发展是多么重要。
2、要准确得体评价语言要准确。
虚情假意、言不由衷、言过其实是目前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主要问题之一。
不管学生回答的程度如何,总是说“好的”“不错”,这种言不衷的评价不仅不会起到激励作用,反而会导致许多负面效应。
评价的语言应准确得体,符合学生实际,有较强的针对性,不能随意打击,也不能夸大其辞。
如可以这样评价:“你回答得很流利,速度放慢一些同学们就能听得更清楚”,“你说的非常正确,若是声音再洪亮点,效果会更好”,“你的想法很贴切,如果你能深刻思考,相信会更完美”。
评价语言要富有感染力。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同样一个“好”,可以说得平淡如水,让人感到有勉强应付之嫌,也可以说得激情满怀,让人感受到你发自内心的赞赏,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影响很大。
情绪和情感是一种内在的动机力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的评价应该注重情感投入,用充满真情的激励语言,热情地给予褒奖。
如“真能干”,“多聪明”,“就是与众不同”,“确实有头脑”,“很有自己的见解”,“多么富有创造性的思考啊”等等,让学生实现情感共鸣和思想融通,真切地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从而发挥教学语言的激励功能。
3、要恰当地运用肢体语言在课堂教学中,可运用肢体动作辅助说话,用“目光”“走动”“微笑”“轻抚”等简单的动作来代替老师的讲解,代替老师的课堂管理。
教师在课堂上的表情也是语言符号。
教师可以用眼睛表达各种感情,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往往靠语言联系,教师可以用和蔼可亲的目光捕捉学生的视线,这无形当中就达到了控制学生的作用。
同时,教师可以用严肃的目光批评课堂违纪的学生,同大声训斥相比,这种批评方法更容易接受,且不影响其他学生的注意力。
无声语言可以辅助有声语言,还可以美化教师的形象。
正所谓“此处无声胜有声”,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充分运用无声语言,以提高教学效果。
有一次,我在上课时,发现一位男同学“走神”,我边讲边走动到他身边,用手轻轻抚摸他的头发,他立即纠正了自己的错误,专心听课了。
再如,某次课上,结合教材阅读材料“15岁的肖某,私自与影楼签订了协议,允许照片用作商业用途……”,我提问“肖某的母亲能打赢官司吗?”,一位女同学起立回答说“能”,此时,全班大部分学生集体回答“不能”,她惊呆了,不知所措,我朝她微笑着轻轻点头以示鼓励,暗示她回答正确,可以继续说理由,“因为肖某是未成年人,她签的协议无效。
”她的答案很完美,我立即走上前去,给予亲切握手,肯定了她的回答。
课堂上教师的神态举止,与学生的目光交流,一举手,一投足,对学生来讲都是语言。
走进课堂,教师脸上带着亲切温和的微笑, 眼中饱含鼓励、期望和关注,及时用眼神与学生交谈,用自己的体态语言向学生们传递师爱的强有力的信息, 这样的体态语言同亲切自然的语气互相呼应、相得益彰,学生会在老师的感染、鼓舞下将注意力牢牢地聚集在老师身上,使思维活力得以激发,从而取得积极的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语言是教师的职业语言。
教学语言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纽带,为学生与课本之间的对话架设了桥梁,是教学内容的载体。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语言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教学实践的重要条件。
积极性的教学语言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与表达能力。
作为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增强教学语言的艺术性,熟练掌握积极性教学语言的运用技巧,使教学语言发挥最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