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库陶瓷产业集群发展的SWOT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信息
作为沈阳市北部产业集群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法库县以其陶瓷产业集群的迅速发展壮大而越来越被世人所熟知,受到国内外投资者的青睐。

据建材周刊报道,从2002年第一条陶瓷生产线落地至今,法库陶瓷产业历经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2010年全县实现工业生产总值230亿,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税收3亿元,占全县税收的28%,预计到2012年新的一年中,法库县的陶瓷及其配套产业产值将突破300亿元,安置就业人数达到15万人。

陶瓷产业集群的迅速壮大带动了法库相关产业的发展,在财政贡献、就业水平、环境建设、品牌推广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对法库陶瓷产业集群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SWOT分析法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安德鲁斯于1971年在《公司战略概念》中提出的战略分析框架,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重要步骤。

将战略分析的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关键的内部因素(优势和劣势)及外部因素(机遇和威胁)的一种方法,优劣势着眼自身的实力与竞争对手的比较,机遇和威胁分析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可能的影响上。

本文在此借用企业战略管理的SWOT分析法,对法库陶瓷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外部关键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对法库陶瓷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对策与建议。

一、法库陶瓷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分析
1.规模优势
法库陶瓷产业集群在开始规划的时候,在法库只有陶瓷土,没有陶瓷产业化基础,在6年的发展中,法库的领导和企业家们走访了全国各大产瓷工业区,不断的通过优惠的政策、便利的基础设施等各方面的支持,到现在为止共引进陶瓷企业120多家,上生产线200多条,总投资80多亿元,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产业集群。

法库的6年超越,完成了南方产瓷区十年、二十年的发展历程。

用一名佛山老总的话说,法库再经过几年的发展,等产瓷生产线达到了300多条以后,就可以成为全国的第三大产瓷区了,这种速度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最快的。

2.循环式的发展优势
法库对陶瓷业的“两高”(高污染、高能耗)给予了高度重视。

用煤层气清洁能源代替燃煤,用陶瓷生产的煤灰、残次品生产空心砖,使垃圾变成了原材料,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初步实现了循环式的发展。

3.市场优势
沈阳是东北亚地区的中心城市和最大的商品集散地。

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将为沈阳法库陶瓷产品提供广阔的销售市场。

同时,市场可辐射到日本、韩国、蒙古、俄罗斯等远东和环渤海地区,为陶瓷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

4.资源优势
法库有充足的生产陶瓷制品所需的瓷土、膨润土、高岭石、硅灰石、硅石、铝矾石、长石、方解石、珍珠岩、沸石等主要原料,并具有发展陶瓷产业的能源资源优势。

中国煤炭生产基地之一的调兵山煤矿距园区10公里,年产煤炭2000万吨以上,热值在5000—5800大卡。

县内有两个地方煤矿,可保证供应。

并引进了调兵山煤田的煤层气,引进天然气工程也正在积极筹划之中。

5.政策优势
第一,陶瓷工业城规划区城面积为7000万平方米。

企业用地方式为占用或征用,使用面积按投资规模确定。

土地性质为国有,取得土地使用权,方式为出让,出让期50年。

①免收土地出让金;②土地免费使用10年;③土地征用价格为4.1万元/亩。

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在12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视其投资规模,市政府给予固定资产投资额5%的政策扶持资金。

第三,如企业需要,政府可根据企业规划,由政府建设标准厂房,企业可租赁或购买(可一次性购买,也可分期购买)。

第四,进入陶瓷工业城的企业,建设和生产所需的电、自来水、煤及陶瓷生产原料,一律按本地优惠价格收取。

第五,进入陶瓷工业城的企业如遇特殊情况,可采取“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办法,由县政府常务会议或县长办公会议决定,给予特殊优惠。

二、法库陶瓷产业集群发展的劣势分析
1.专业化分工程度低,阻碍产业链延伸
集群的生产专业分工,使集群内企业能立足自身资源选择产品生产价值链中最能发挥自身优势的生产环节,达到集群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使集群成为一个高效的生产组织体系。

集群内企业可以通过这个生产组织体系获得集群的规模效应,强化自身竞争优势,进而增强集群的竞争力优势。

如果集群内缺乏生产专业分工,会导致集群内企业的低水平重复和过度竞争,影响有潜力的大企业的成长,削弱小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空间,阻碍产业链的延伸,最后危及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法库陶瓷产业集群内,陶瓷生产单位同时既是原材料的供应机构也是产品的设计商和销售商,多数大的陶瓷生产企业集聚在一起,虽然形成竞争的格局促进了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但是缺乏专业化的分工,导致了重复建设,公共资源浪费,产品同质化等问题,不利于整个陶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

2.陶瓷文化挖掘不足
法库陶瓷历史悠久,在6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北方少数民族在3400多年前便在此形成了部落,之后又有东胡、乌恒、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名族与汉族在这里书写了生存与发展的历史篇章,同时也留下了陶瓷发展的轨迹。

法库共发现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遗址130处,战国时代遗址3处,辽金时代遗址120多处。

法库的陶瓷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是在陶瓷产业化发展中没有充分利用这一历史文化,没有把历史文化用于陶瓷产品的外观设计上和发展第三产业上。

陶瓷产业是一种文化产业,陶瓷制品不光要考虑质量标准,在外观的美化和吸引消费方面也需要做出自己的特色。

另外,国内许多地区借助陶瓷产业发展了陶瓷文化旅游基地,极大的带动了产业集群第三产业收入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吸引了投资商和消费者,对树立陶瓷品牌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法库陶瓷产业集群的文化展示区设有陶瓷书画院和摄影家协会,但是没有形成陶瓷文化产业化。

3.产学研结合能力差,技术创新水平不高
陶瓷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体系的支撑,企业的核心技术或核心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也是影响陶瓷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陶瓷企业应培育出自身的核心技术,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目前陶瓷企业技术创新主要来自于企业内部的自主创新,通过企业的技术部门研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

自主创新有时会经历漫长的时间,往往贻误商机或重复别人的研发工作,所以陶瓷企业在自主创新的同时,对外可以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法库产业集群各企业科研机构共有22家,但与科研机构合作的企业数目较少,研究开发项目的数量也与国内同类企业相比有较大差距,这将不利用与企业研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

三、法库陶瓷产业集群发展的机遇分析
1.陶瓷消费需求机遇
中国是一个陶瓷生产大国,2006年的产能达43个亿(平方米),除了出口5亿多(平方米),那么有近40亿(平方米)由国内消化掉了,就是说,中国也是一个陶瓷消费大国。

从市场了解的情况看,其消费机遇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为陶瓷产业提供了发展机遇。

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全球最快的,但陶瓷的人均消费量只有二三个平方米,中国现在还有一半以上的人口没有用过瓷砖,大部分在农村。

随着我国民生的改善,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全面启动后,陶瓷产品,特别是建陶的需求量将是巨大的,惊人的。

如果人均达到五六个平方米,那将是相当惊人的。

第二,房地产业的快速递增,为陶瓷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一方面,我国每年有1000万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这些人要买房,要装修,买房装修必然要用陶瓷产品;另一方面,房地产业
法库陶瓷产业集群发展的SWOT分析
沈阳时代新技术公司王忠惠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张海笔
[摘要]本文采用企业战略管理的SWOT分析法,对法库陶瓷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外部关键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对法库陶瓷产业集群
的发展提供对策与建议。

法库陶瓷产业集群具有规模、循环式发展、市场、资源和政策优势;劣势主要表现在专业化分工程度低,阻
碍产业链延伸,陶瓷文化挖掘不足,产学研结合能力差,技术创新水平不高;虽然法库陶瓷产业集群的发展适逢陶瓷消费需求日益扩
大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有利机遇,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不可忽视、招商问题不可轻视、规划问题不可近视。

[关键词]法库陶瓷产业集群SWOT分析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节能减排视角下辽宁制造业产业集群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2232001)。

作者简介:王忠惠(1970-),女,辽宁沈阳人,总经理助理,会计师,主要从事企业管理与财务管理。

张海笔(1984-),男,山西晋中人,博士,助教,主要从事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研究。

(下转第56页)
科技信息
仍在保持一个强劲发展的势头,除了商用住房,加上民生工程、安居工程,经适房的大面积上马等,都需要巨大量的建陶产品。

据东大等部门的评估,沈阳市每年至少需要瓷砖10个多亿(平方米),东北三省的需求则高达20多个亿(平方米)。

目前,法库生产的陶瓷只能满足市场需求的25%,而法库的建陶主要销售区域就在东北及内蒙古地区,如果东北亚市场进一步开放,将为法库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需要我们很好地去发现并把握。

2.南陶北上的机遇近几年,迫于资源、能源、污染问题的压力,广东、福建等华南、西南等产区的陶瓷企业发展空间越来越小,而自身又存在加快资本扩张的优势,积极向北向西寻求发展空间。

我们法库地处辽北,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具备适宜陶瓷产业发展的资源优势、能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

经过建设配套设施,可以为南陶北上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

目前,法库已经引来了一二百家企业,还需要再抓住机遇引来实力更强、牌子更硬的企业入驻工业园,把法库陶瓷产业做大做强。

3.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机遇
中央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决策,正在得到进一步的实施,其财税费等方面都有具体的优惠政策。

这也为法库陶瓷产业发展,创造软环境提供了条件,抓住这一机遇对法库下步发展极为有利。

四、法库陶瓷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1.环境问题不可忽视当前,陶瓷产业的污染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和重
视,并成为重点治理对象。

陶瓷行业也将环保与节能降耗,放在了发展前提的重要位置。

法库是一个新兴的陶瓷产区,防治污染应是基地发展建设的重中之重。

2.招商问题不可轻视据了解,南方有的陶业产区在招商问题上,存在经验教训:轰轰烈烈招商,缺乏扎扎实实规划,结果企业扎堆,几百条生产线蜂拥而上,几年以后,原料和水、电、油、气、路,还有环保,不堪重负,引发一系列问题。

这些地区的经验说明,招商不是“招伤”。

招商不宜操之过急,应从长计议,循序渐进,完成好配套,打好基础,稳步培育,这样不但不会有损当地的经济利益,反而会改善当地的投资环境。

3.规划问题不可近视
每个产区都离不开很好的规划。

一是规划有短期规划,和中长期规划,重要的是区域产能规划。

这需要请专家做出科学的评估,法库需要5个亿,还是8个亿,做出前瞻性规划。

二是规划适合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业内有的专家认为陶瓷产区不宜搞“集群式”,认为几个企业的污染不可怕,可以自然洁化,几十个、上百个窑炉一起燃烧排放,这就很可怕,对环境的压力就很大。

解决起来也相当困难,南方产区就遇到过这样的问题。

三是规划的执行要有连续性,不能一茬班子一套规划,后来人要“今朝也理前朝事”,对战略性规划要“接力”完成,造福企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上接第53页)学实训基地建设。

例如湖北省政府颁布了《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省提升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的意见》等文件,提出政府要支持高校与企业、行业、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区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共建一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对成效明显、示范作用强的,认定为“湖北省高校实习实训基地”,有关部门对承担基地建设任务的企业给予奖励,并在资金和项目安排上给予扶持[7]。

这将是个良好的开端,越来越多的省份和地区将会更加认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也将会更加重视中外合作办学实训基地建设工作。

同时还要支持传统实训基地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或其他形式的合作改造为具有国际化特色的中外合作办学实训基地,提高现有实训基地的使用效率。

(三)洋为中用。

既要重视技术的标准化问题,更要重视技术的标准及职业资格认证问题。

以国际化视野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其培训技术的标准化水平甚至成为其办学质量的标杆。

但是我们不能忽略职业标准不同的现实,特别是职业资格认证问题。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已公布国外学历学位认证范围,明确指出:有七种证书不能认证,包括国
(境)外各类职业技能或职业资格证书[8]。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指出:对于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学生,经政府批准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鉴定合格的,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颁发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
证书[9]。

因此,
到底采用哪种技术标准进行培训,通过考试获得哪种职业资格,是安排学生通过国外考试获得国外职业资格,还是安排学生通过国内职业资格考试,或者安排学生获得国内、国外双证,需要在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进行选择和必要的计划和安排。

实训基地建设也应与之相适应和配套。

(四)高职中外合作办学实训基地应当成为技术创新的承载体。

高职中外合作办学实训基地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设备、软件和环境以及师资和技术人才,在承担中外合作办学教育教学工作之余,还应该承担更多的技术创新工作,与企业开展深层次的校企合作。

不但要培训学生、培训员工,还要开展技术创新合作。

中外合作办学实训基地要充分发挥技术设备优势,把世界先进技术和理念与国内工厂生产实际相结合,推进技术创新工作发展。

(五)开放的实训基地是中外合作办学实训基地的发展方向。

服务是中外合作办学实训基地生存发展的根本。

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指出: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的相互沟通。

鼓励开放实训基地、示范专业、名师名课、精品课程等职业教育
资源,为各类学生提供职业教育课程和技能培训[10]。

中外合作办学实训基地建设也应该建立开放服务的办学思路。

要允许把从国外引进的办学理念、办学设备、设施和软件提供给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以外的学生,同时要广泛与外企合作开展员工培训等,通过服务树立品牌,扩大中外合作办学的影响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职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1]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刘延东同志出席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成立30周年座谈会[EB/OL ].[2011-9-29]./html/content_2081_i_167.html
[2]李艳霞.借鉴德国经验建设高职实训基地[J ].职业技术教育,2009(11):91-95
[3]张建妮.国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J ].中国冶金教育,2012(1):10-16
[4]卜晓苑.新加坡职业教育发展对我国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之启示[J ].职业教育研究,2012(1):174-176
[5]何琼,叶茎,盖超会.香港理工大学工业中心模式对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的启示[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1(4):29-30
[6]上海交通大学.关于中外合作办学的几点意见[EB/OL ].[2012-01-09]./zwb/content_cn.jsp?urltype=news.NewsContentUrl&wbtreeid=1008&wbnewsid=1222
[7]湖北省政府办公厅.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高教强省提升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的意见[EB/OL ].[2012-09-21]./auto5472/auto5473/201210/t20121015_415511.html
[8]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范围[EB/OL ]./publish/portal0/tab135/info14593.htm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EB/OL ].[2003-9-1]./index.php/default/news/index/2
[10]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EB ].[2012-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