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养阴法治疗心律失常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益气养阴法治疗心律失常
[关键词]益气养阴;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电冲动的频率,节律,传导及起源部位的异常。

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属祖国医学“心悸”,“怔忡”,“胸痹”的范畴。

其临床表现为心慌,胸闷,汗出,头晕目眩,夜寐不安,脉象多促,结,代,数,疾,滑等。

心电图表现为心动过速(包括房早,室早等),过缓,心律不齐等。

近几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出现,中医体系的完善,以及对中医药的深入研究,中医药对于心律失常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

2008年~2010年,笔者采用益气养阴方法治疗心律失常35例,取得了明显疗效,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70例均为本院门诊病人,均符合《心血管疾病诊断标准》(1)的心律失常诊断标准,并经心电图及临床相关检查排除严重心功能不全,及合并脑血管,肝肾等系统严重疾病的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最大84岁,最小36岁,其中频发房早12例,阵发性房速2例,持续性房颤10例,频发室早6例,多源性早搏5例。

对照组35例,男22例,女13例。

年龄最大80岁,最小41岁,其中频发房早10例,短阵房速1例,持续性房颤11例,频发室早7例,阵发性房颤2例,多源性早搏4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入选患者在停用抗心律失常相关药物1周后,对照组口服倍他乐克片25mgq12hp.o.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方。

药物组成:西洋参20三七10甘松10丹参20琥珀4黄精10麦冬15五味子6炙甘草10水煎服,日一剂。

2组治疗均以4周为1疗程,一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3疗效判定标准
3.1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症状基本或完全消失,心电图心律失常表现消失或减少90%以上。

有效:症状明显改善,心电图阳性表现减少50%~90%。

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心电图阳性表现无明显变化或减少不足50%。

3.2动态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动态心电图明显改善,异位搏动减少90%以上。

有效:动态心电图明显改善,早搏减少50%以上,阵发性心律失常持续时间较前缩短50%以上,或频发转为多发或多发转为偶发。

无效:动态心电图无变化或加重。

4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任何明显不良反应。

4.1两组疗效对比见表1,经ridit分析,u=2.36,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
治疗组35 18 12 5 85.7%
对照组35 13 11 11 68.6%
4.2两组动态心电图疗效对比见表2,经ridit分析,u=2.06,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
治疗组35 16 13 6 82.9%
对照组35 13 10 12 65.7%
5讨论
心律失常是属于中医学心悸,怔忡,胸痹的范畴,是常见的临床病症。

从中医学角度分析,心律失常的发生多为本虚标实之证,其病位在心,病机以气阴两虚,血脉瘀滞为主,因此采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之法治疗心律失常获得一定疗效。

经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西洋参具有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心肌氧化,强化心肌收缩力的作用。

甘松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有强烈的松节油香气,具有抗心律不齐的作用。

其对异位节律的作用,类似于奎尼丁(2)。

三七,丹参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缺血和抗心律失常的作用(3)。

黄精具有抗心律失常,延缓心电位的传导,抑制异位节律的发生的作用,并且能调节生理机能,增加抗病能力。

麦冬,五味子可以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改善心肌供血,起到治疗早搏的作用。

琥珀能重镇安神。

炙甘草同样具有良好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因此运用益气养阴方治疗心律失常,对改善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显著安
全,且副作用轻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元柏民,刘书旺,杨广勇等.心血管病诊断标准[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2:32—64.
[2]杨从信,余群.甘松整律汤治疗室性早搏35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0,23(1):32—33.
[3]吴军.“心脉宁”治疗冠心病早搏临床疗效观察[j]。

河南中医,1998,18(2):41—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