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红素的来源及代谢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胆红素的来源及代谢过程,胆红素的肠肝循环:
1.胆红素的来源:由卟啉类化合物分解代谢而成。正常人:250~350mg/天胆红素。
①衰老红细胞破坏、降解:血红素辅基----(在肝、脾、骨髓网状内皮系统降解)----
胆红素。
②无效红细胞生成;
③来自组织(特别是肝细胞)中非血红蛋白的血红素蛋白质(如肌红蛋白、细胞色素
P450、细胞色素b5、过氧化氢酶等)的血红素辅基分解产生。
2.胆红素的代谢过程:主要是肝对胆红素的摄取、转化及排泄:
①位于血窦表面的肝细胞膜上存在特异性载体蛋白系统,胆红素与膜上载体结合,经
主动转运,进入胞质。每当白蛋白—胆红素复合物通过肝脏一次,即有40%的胆红素与白蛋白解离被肝细胞摄取。
②肝细胞内有两种载体蛋白,即Y蛋白和Z蛋白。对胆红素有高亲和力的Y蛋白和Z
蛋白从细胞膜上接受进入胞质的胆红素,形成“胆红素—Y蛋白”或“胆红素—Z蛋白”复合物,在肝细胞内储存或运送到滑面内质网。
③滑面内质网—UDP-glucuronyltransferase(酶)经其催化,胆红素的丙酸基迅速与
UDPGA反应,生成胆红素葡萄糖醛酸单酯和双酯(主要)。结合胆红素—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毛细胆管(载体)--经胆道排泄。结合胆红素+重氮试剂=直接胆红素。
3.胆红素的肠肝循环:结合胆红素—胆汁—十二指肠—回肠末端至结肠部位—经肠道细菌
的B-葡萄糖醛酸苷酶作用—水解脱下葡萄糖醛酸基---未结合胆红素---经肠道厌氧菌作用—还原—二氢胆红素、中胆红素、二氢中胆红素、中胆素原、粪胆原及尿胆原。后三者称为胆素原。在肠道下段接触空气被氧化为胆素,呈棕黄色,是粪便主要色素。在小肠下段生成的胆素原约有10%~20%重吸收入肝,95%以原形再次排入胆道。此为胆红素的肠肝循环。
如何区别结合胆红素与未结合胆红素?两者对临床诊断有何作用?
1.区别:
①未结合胆红素:肝、脾、骨髓等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将衰老的和异常的红细胞吞噬,分
解血红蛋白,生成和释放游离胆红素,这种胆红素是非结合性的(未与葡萄糖醛酸等结合)、脂溶性的,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在血液中与血浆白蛋白结合。由于其结合很稳定,并且难溶于水,因此不能由肾脏排出。胆红素定性试验呈间接阳性反应。故称这种胆红素为未结合胆红素。
②结合胆红素:Y蛋白—胆红素和Z蛋白—胆红素在滑面内质网内,未结合胆红素通过
微粒体的UDP-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DPGA)的作用,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转变为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主要的是胆红素双葡萄糖醛酸酯,另外有一部分结合胆红素为胆红素硫酸酯。这种胆红素的特点是水溶性大,能从肾脏排出,胆红素定性试验呈直接阳性反应。故称这种胆红素为结合胆红素。
什么是黄疸?阐述黄疸发生机制。
1.黄疸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
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因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故黄疸患者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察觉。
当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时,称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
当血清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称为显性黄疸。
2.黄疸发生机制:
①胆红素形成过多:超过肝脏处理能力,大量未结合胆红素在血中积聚而发生黄疸。
原因分为溶血性和非溶血性;溶血性:先天性红细胞膜、酶或血红蛋白的遗传性缺陷,后天性的血型不合输血、脾功能亢进、疟疾及各种理化因素导致红细胞大量破坏;非溶血性:无效造血,如恶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等产生过多胆红素。
②肝细胞处理胆红素的能力下降:不能将未结合胆红素(升高)转化为结合胆红素;
肝内毛细胆管受压迫或阻塞,使结合胆红素(升高)反流入血。可见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肝内胆汁淤积、感染、化学试剂、毒物、肿瘤导致的肝病,或Gilbert综合征、Crigler-Najjar综合征。
③胆红素的肝外排泄障碍:胆结石、胆道蛔虫、肿瘤压迫以及Dubin-Johnson综合征等
导致胆管梗阻,最后导致结合胆红素流入组织间隙和血窦,引起血中结合胆红素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