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区茶树主要病虫调查及防控对策的建议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s r c : e p pe e tst efn ng fi v sia in o ie s n e t n W u i gt aa e sa d p o o e e— t a t Th a rr po h i di so e tg to fd s a ea d p ssi ln e r a n r p s sa s — n re f o - lu in c n r l a ur n te iso n pol to o to n me s eo m. h Ke y wor : u i gMo n an , a te , s a ea e t Oc u e c ndc nto ds W ln u ti s Te e Die s ndp s, c r n ea o r l r
20 09年 9 1 在湖 北西 部 大面 积发 生 ,发病 ~O月 率 1%左 右 , 些 茶 园发病 率 达 10 病 害程 度达 2 有 0 %,
分离病原菌,即在病 叶的病健交界处取 2 3 m 组  ̄m 2
织块 , 每病 斑 3 5块 置 于培养 皿 中用 7 %的酒 精 消 — 0 毒 3 ~0 , 后 用无 菌 水 洗 净 3 4次 , 无 菌 吸 水 0 6 s然 ~ 经
纸吸去多余水分 , 置于孟加拉红琼脂培养基上 2℃ 5 培养 ,d 检 查分 离情 况 , 进一 步 纯化 , 取样 镜 2后 并 并 检病原形态 、 测孢子大小( 每种菌测 5 个孢子)最 0 , 后 根 据症 状特 征 、 原形 态 , 照有关 文 献 , 定 病 病 参 确 害种类 。
2 结果 与分析
21 主要 病虫 种类及 发生 规律 . 经 调查 ,武 陵 山 区茶树 主 要 病 害有 茶 白星病 、 茶 轮斑病 ( 生地 : 调查 点 ) 种 , 外局 部 发生严 发 各 2 另
茶 尺蠖 在 武 陵 山区茶 园一 年发 生 6 7代 , 生 ~ 发 高峰期集 中在 6 月和 9 ,0 6 头/ 月 4 ~ 0 m ,发生严重
毒 蛾 ( 生 地 : 施 )眼纹 广 翅 蜡 蝉 、 广 翅 蜡 蝉 发 恩 、 柿 ( 发生 地 : 靖 ) 保 。 调查 结果 显 示 以下 三条 规 律 , 是 高 山茶 白星 一 病 主要发 生在 4 0 0m海 拔 以上 的 山区 , 旦 发 生 , 一 则
环境条件 , 使其不利 于病虫 、 而有利于天敌 的生长 发育和繁殖 ; 三是提高茶树对病虫害 的抗性 ; 四是 直接杀死病虫 。如谭济才嘲 从以上 四点出发 , 把病虫 害 与茶 树 、茶 园环境 视 为一 个 整体 ,于 18 9 1 98 19 年 对东 山峰茶 场 病虫 害 进行 病 虫 害综 合 治 理 , 而 从
中国重 要 的红绿 茶 和名 优茶 出 口基 地口 I 陵 山区 。武
茶 叶 主产 区位 于北 纬 3 。 右 ,属亚 热带 季 风湿 润 0左 性气 候 ,海拔 在 2 0 10 m,年均 日照 时数 1 4 ~ 0 ~20 20
宜都 、 赤壁 、 山, 英 湖南石 门、 靖 、 源及 澧县等 保 桃
和 发生规 律 。
1 . 病 害调 查方 法 .2 2
叶产业化道路 , 必须有适合本土的病虫害防控体系 作为技术支撑 , 为此 , 作者在武 陵山区做 了一些先
行 的调查 与防控探 索 。
Hale Waihona Puke 1 调 查地 点 与 方 法
11 调 查地点 .
收稿 日期 :0 1 2—2 2 1 —0 1 修 改 稿 收 到 日期 :0 1— 3 7 2 1 0 —0
地。
12 调查方 法 I
1 . 虫 害调 查方 法 .1 2
20 —0 0年夏 、 09 2 1 秋两 季 , 用普查 与 重点调 查 采 相 结 合 的方 法 。普 查 : 查 害 虫 发生 种 类 、 调 为害 程
17 h年均气温 1℃~ 8 , 60 , 5 lc 年均活动积温 4 0 ̄~ C 50 C
31 引进推 广抗 性 良种 .2 .
3%的寄生菌存在 , 0 茶蓑蛾寄生蜂寄生率高达 5 % 0~
8%。虫 害种类 多 的茶 园 , 天敌 数量 相对 也 较多 , 0 其 而且一 般 武 陵山 区害虫 发生 高 峰期在 6月 、 9月 , 而 天敌往往 是在 7月 、0月 达到 发生高 峰期 。 1 211 茶 白星病(hUscat a oi r) .. Py ott ee l Haa i h f a 5月 、 是该 病 的发 生 高 峰期 ,在 湖北 西 部 、 9月
使 得东 山峰茶 叶 被 审定 为 “ 色食 品 ”本 文通 过 对 绿 , 武 陵 山区 茶 园 自然 条 件 、 树 生长 状 况 、 虫 害 发 茶 病 生 特 点 进 行 综 合 调 查 ,并 结 合 植 保 管 理 的有 效 措 施 , 出 以下 4点 防控 策 略的建议 。 提
34 ~ 级。一般在 9 1 月发病较重 , ~0 是当地茶树 的主 要 病 害 , 高 温 高 湿 、 叶有 伤 口和 管 理 不 善 的茶 在 茶
园发病 偏重 。 21 假 眼小绿 叶蝉(m oac G te) .. 3 E p c 口(oh) 假 眼小 绿 叶蝉 在 武 陵茶 区一 年 中 的 消 长表 现
广, 为害最 大 , 以平地居多 , 但 而幼龄茶 园, 蝽蟓 发
生种类 多 , 为害 明显 。三是 黑毒 蛾爆 发地 区有 2 %~ 0
在 武 陵 山区 的茶 园 面积 日益 增 多 的趋 势 下 , 引 种 需严 格 执行 植 物检 疫 制度 , 并对 引入 的 苗木 进 行 追踪 观察 , 以防 引进新 的茶 园病 虫 害 。
摘
要: 本文报道 了武陵山区茶叶主产 区茶树病虫害调查结果 , 并提 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无公 害防控对 策。
关键词 : 武陵山区; 茶树 ; 病虫 ; 发生与防控
I v si a in fDie s sa ssi ul o t i a Tr e nd t e n e tg to o s a e nd Pe t n W i M un a nsTe e sa h ng Co t o e s r s n r lM a u e
31 以农 业 防控为 基础 。 强茶 园栽培 管理 . 加
31 . 1 加 强植 物 检 疫 .
嫩叶、 老叶上都是斑点 , 不管高 山还是平地茶园 , 修 剪茶 园都 易感 染 云 纹 叶枯病 , 老龄 茶 园则 普 遍 发 生
茶树 膏药 病 ,而枝 梢黑 点病 在 各地 几 乎 都有 发 生 。 二是 茶尺 蠖 、 眼小 绿 叶蝉 在 武 陵 山区发 生 面 积最 假
50  ̄ 年 均 降 水 量 10 — 50 m, 对 湿 度 达 到 00 C, 20 10 m 相 8%左 右 1 壤母 质 主 要为 砂 岩 、 0 , 土 石灰 岩 , 包 括 还 古 老 的板岩 、 枚岩 、 英砂 岩及 砂 页 岩 千 石 。而 使 武 陵山 区走 上 优 质 、 高效 、 武 陵特 色高 新 技 术 的 茶 有
第3 8卷第 2期 2 1 年 6月 01
茶 叶 通 讯
T EA COMM UNI CATI ON
V o .8, o. 1 3 N 2
l n ,0 1 u e 2 1
武陵山区茶树主要病虫调查及防控对策的建议
周 凌云 王沅江 黄飞毅 黄安平 覃事永
( 南省 农业科 学 院茶叶研 究所 ・ 沙 ・1 1 5 湖 长 402 )
茶 叶 通 讯
第3 8卷
芽下 前 5片 叶 )通过 观察 记 载各 种 病 害 的症 状 、 , 发 病率 、 重度 。 严 对 于各 类 显 症 的病 叶 , 品取 回 , 常 规 方 法 样 按
21 荼轮 斑病 (et oza h a a a a .. 2 P s l i teeS w d 1 az
Z O igyn WA GY a-i g HU N e y, U N npn , I i og H ULn-u , N u nj n , A GFi i H A GA - ig Q NS - n a - hy
(e eerhI tueo nnAcdm A r utrl c ne, hnsa402 ) TaR sac si t fHua ae yo gi l aSi csC agh 115 n t f c u e
武 陵 山 区绵延 于 湘 、 、 、 四省 市 , 括 4 鄂 渝 黔 包 7
调 查 地 点选 择 在 湖 北 鹤 峰 、 恩 、 施 、 宣 恩 五峰 、
个县, 面积约 1 万 k 中近 2 个县将茶叶作为 0 m, 其 0 发 展农 村经 济 和农 民脱 贫致 富 的主 导产 业 , 已成 为
茶 圆赤 星病 ( 生 地 : 源 )武 陵 山 区发 生 较 多 的 发 桃 ;
茶树害虫有 9种 , 按为害面积大小和为害程度的重
轻 排列 , 次 为假 眼小 绿 叶蝉 、 尺 蠖 、 刺 粉 虱 、 依 茶 黑
茶橙瘿螨 、 茶蚜 、 茶小卷叶蛾( 发生地 : 各调查点 ) 、 茶 毛虫 ( 生地 : 峰 )茶 蓑 蛾 ( 生 地 : 恩 )黑 发 五 、 发 宣 、
为典型的双峰型 , 1 自6月上旬起 至 7 第 峰 月下旬
止 , 量 以 6月份 最 为 集 中 ,0 8 虫 4 ~ 0头/ 2第 2峰 出 m; 现 在 8月 上 、 中旬 至 1 0月 中旬 ,0 6 3 ~ 0头/ z虫 量 m,
以 9月 份较 多 。
21 茶g. .E t pso l u y uiaWer ) .4 . .J cr i bi ahp l hl  ̄( o q q n i
采用 “ ” z 字形 5点 取样 法 , 每点 查 5枝 ( 枝取 每
基 金项 目 : 技 基 础性 工作 专 项 ( 0) Y 1 5 0 ; 科 2 ( F 2 Oo )科技 部 支撑 项 目(0 1 AD 1 0 ) 8 21B 0B2 。
作者简介 : 周凌云(9 8 )女 , 南邵阳人 , 17 一 , 湖 助理研 究员, 从事茶树病 虫害生态防控研究。 主要
度、 分布区域 , 并查 阅当地有关害虫发生的文献资
料, 以确 定 优 势 种 群 和危 害范 围 , 了解 相应 的防 并 控 策略及 其 成效 ; 点 调查 : 重 在晨 露 干后 , 取 5点 采 取 样 , 行下 铺垫 05 茶 . 大小 的 塑料布 , 用振 落法 m 采 调查 假 t 4绿 叶蝉 、 尺蠖 等 害虫 与蜘 蛛等 天敌 的 l ,  ̄ 茶 发 生 动 态 , 带 回室 内 , 期 观 察 害虫 的生 活 习性 并 定
重病害有茶藻斑病( 发生地 : 五峰、 保靖等地 )茶云 、
纹 叶枯 病 ( 发生 地 : 壁 、 赤 保靖 )茶 网饼病 ( 、 发生 地 : 保 靖 )茶 枝 梢 黑 点 病 ( 生地 : 调 查 点 )茶饼 病 、 发 各 、
( 发生 地 : 恩施 )茶 炭疽 病 ( 生 地 : 门 、 都 ) 、 发 石 宜 和
时, 可达 50 60 m , 0 ~ 0 头, 清晨 、 昏取食最盛 , 黄 受惊 动后可吐丝下垂。一般阴雨连绵的气候对该虫发生 有利 , 对湿 度在 8 %~ 0 相 0 9 %时有利 卵 的孵化 。
3 茶树病 虫害防控对策 的建议
茶 树病 虫 害 的 防控方 法 有 4种 : 是 减少 病 虫 一 的种 类 和 数 量 , 加 天 敌 的种 类 和数 量 ; 是 改 变 增 二
20 09年 9 1 在湖 北西 部 大面 积发 生 ,发病 ~O月 率 1%左 右 , 些 茶 园发病 率 达 10 病 害程 度达 2 有 0 %,
分离病原菌,即在病 叶的病健交界处取 2 3 m 组  ̄m 2
织块 , 每病 斑 3 5块 置 于培养 皿 中用 7 %的酒 精 消 — 0 毒 3 ~0 , 后 用无 菌 水 洗 净 3 4次 , 无 菌 吸 水 0 6 s然 ~ 经
纸吸去多余水分 , 置于孟加拉红琼脂培养基上 2℃ 5 培养 ,d 检 查分 离情 况 , 进一 步 纯化 , 取样 镜 2后 并 并 检病原形态 、 测孢子大小( 每种菌测 5 个孢子)最 0 , 后 根 据症 状特 征 、 原形 态 , 照有关 文 献 , 定 病 病 参 确 害种类 。
2 结果 与分析
21 主要 病虫 种类及 发生 规律 . 经 调查 ,武 陵 山 区茶树 主 要 病 害有 茶 白星病 、 茶 轮斑病 ( 生地 : 调查 点 ) 种 , 外局 部 发生严 发 各 2 另
茶 尺蠖 在 武 陵 山区茶 园一 年发 生 6 7代 , 生 ~ 发 高峰期集 中在 6 月和 9 ,0 6 头/ 月 4 ~ 0 m ,发生严重
毒 蛾 ( 生 地 : 施 )眼纹 广 翅 蜡 蝉 、 广 翅 蜡 蝉 发 恩 、 柿 ( 发生 地 : 靖 ) 保 。 调查 结果 显 示 以下 三条 规 律 , 是 高 山茶 白星 一 病 主要发 生在 4 0 0m海 拔 以上 的 山区 , 旦 发 生 , 一 则
环境条件 , 使其不利 于病虫 、 而有利于天敌 的生长 发育和繁殖 ; 三是提高茶树对病虫害 的抗性 ; 四是 直接杀死病虫 。如谭济才嘲 从以上 四点出发 , 把病虫 害 与茶 树 、茶 园环境 视 为一 个 整体 ,于 18 9 1 98 19 年 对东 山峰茶 场 病虫 害 进行 病 虫 害综 合 治 理 , 而 从
中国重 要 的红绿 茶 和名 优茶 出 口基 地口 I 陵 山区 。武
茶 叶 主产 区位 于北 纬 3 。 右 ,属亚 热带 季 风湿 润 0左 性气 候 ,海拔 在 2 0 10 m,年均 日照 时数 1 4 ~ 0 ~20 20
宜都 、 赤壁 、 山, 英 湖南石 门、 靖 、 源及 澧县等 保 桃
和 发生规 律 。
1 . 病 害调 查方 法 .2 2
叶产业化道路 , 必须有适合本土的病虫害防控体系 作为技术支撑 , 为此 , 作者在武 陵山区做 了一些先
行 的调查 与防控探 索 。
Hale Waihona Puke 1 调 查地 点 与 方 法
11 调 查地点 .
收稿 日期 :0 1 2—2 2 1 —0 1 修 改 稿 收 到 日期 :0 1— 3 7 2 1 0 —0
地。
12 调查方 法 I
1 . 虫 害调 查方 法 .1 2
20 —0 0年夏 、 09 2 1 秋两 季 , 用普查 与 重点调 查 采 相 结 合 的方 法 。普 查 : 查 害 虫 发生 种 类 、 调 为害 程
17 h年均气温 1℃~ 8 , 60 , 5 lc 年均活动积温 4 0 ̄~ C 50 C
31 引进推 广抗 性 良种 .2 .
3%的寄生菌存在 , 0 茶蓑蛾寄生蜂寄生率高达 5 % 0~
8%。虫 害种类 多 的茶 园 , 天敌 数量 相对 也 较多 , 0 其 而且一 般 武 陵山 区害虫 发生 高 峰期在 6月 、 9月 , 而 天敌往往 是在 7月 、0月 达到 发生高 峰期 。 1 211 茶 白星病(hUscat a oi r) .. Py ott ee l Haa i h f a 5月 、 是该 病 的发 生 高 峰期 ,在 湖北 西 部 、 9月
使 得东 山峰茶 叶 被 审定 为 “ 色食 品 ”本 文通 过 对 绿 , 武 陵 山区 茶 园 自然 条 件 、 树 生长 状 况 、 虫 害 发 茶 病 生 特 点 进 行 综 合 调 查 ,并 结 合 植 保 管 理 的有 效 措 施 , 出 以下 4点 防控 策 略的建议 。 提
34 ~ 级。一般在 9 1 月发病较重 , ~0 是当地茶树 的主 要 病 害 , 高 温 高 湿 、 叶有 伤 口和 管 理 不 善 的茶 在 茶
园发病 偏重 。 21 假 眼小绿 叶蝉(m oac G te) .. 3 E p c 口(oh) 假 眼小 绿 叶蝉 在 武 陵茶 区一 年 中 的 消 长表 现
广, 为害最 大 , 以平地居多 , 但 而幼龄茶 园, 蝽蟓 发
生种类 多 , 为害 明显 。三是 黑毒 蛾爆 发地 区有 2 %~ 0
在 武 陵 山区 的茶 园 面积 日益 增 多 的趋 势 下 , 引 种 需严 格 执行 植 物检 疫 制度 , 并对 引入 的 苗木 进 行 追踪 观察 , 以防 引进新 的茶 园病 虫 害 。
摘
要: 本文报道 了武陵山区茶叶主产 区茶树病虫害调查结果 , 并提 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无公 害防控对 策。
关键词 : 武陵山区; 茶树 ; 病虫 ; 发生与防控
I v si a in fDie s sa ssi ul o t i a Tr e nd t e n e tg to o s a e nd Pe t n W i M un a nsTe e sa h ng Co t o e s r s n r lM a u e
31 以农 业 防控为 基础 。 强茶 园栽培 管理 . 加
31 . 1 加 强植 物 检 疫 .
嫩叶、 老叶上都是斑点 , 不管高 山还是平地茶园 , 修 剪茶 园都 易感 染 云 纹 叶枯病 , 老龄 茶 园则 普 遍 发 生
茶树 膏药 病 ,而枝 梢黑 点病 在 各地 几 乎 都有 发 生 。 二是 茶尺 蠖 、 眼小 绿 叶蝉 在 武 陵 山区发 生 面 积最 假
50  ̄ 年 均 降 水 量 10 — 50 m, 对 湿 度 达 到 00 C, 20 10 m 相 8%左 右 1 壤母 质 主 要为 砂 岩 、 0 , 土 石灰 岩 , 包 括 还 古 老 的板岩 、 枚岩 、 英砂 岩及 砂 页 岩 千 石 。而 使 武 陵山 区走 上 优 质 、 高效 、 武 陵特 色高 新 技 术 的 茶 有
第3 8卷第 2期 2 1 年 6月 01
茶 叶 通 讯
T EA COMM UNI CATI ON
V o .8, o. 1 3 N 2
l n ,0 1 u e 2 1
武陵山区茶树主要病虫调查及防控对策的建议
周 凌云 王沅江 黄飞毅 黄安平 覃事永
( 南省 农业科 学 院茶叶研 究所 ・ 沙 ・1 1 5 湖 长 402 )
茶 叶 通 讯
第3 8卷
芽下 前 5片 叶 )通过 观察 记 载各 种 病 害 的症 状 、 , 发 病率 、 重度 。 严 对 于各 类 显 症 的病 叶 , 品取 回 , 常 规 方 法 样 按
21 荼轮 斑病 (et oza h a a a a .. 2 P s l i teeS w d 1 az
Z O igyn WA GY a-i g HU N e y, U N npn , I i og H ULn-u , N u nj n , A GFi i H A GA - ig Q NS - n a - hy
(e eerhI tueo nnAcdm A r utrl c ne, hnsa402 ) TaR sac si t fHua ae yo gi l aSi csC agh 115 n t f c u e
武 陵 山 区绵延 于 湘 、 、 、 四省 市 , 括 4 鄂 渝 黔 包 7
调 查 地 点选 择 在 湖 北 鹤 峰 、 恩 、 施 、 宣 恩 五峰 、
个县, 面积约 1 万 k 中近 2 个县将茶叶作为 0 m, 其 0 发 展农 村经 济 和农 民脱 贫致 富 的主 导产 业 , 已成 为
茶 圆赤 星病 ( 生 地 : 源 )武 陵 山 区发 生 较 多 的 发 桃 ;
茶树害虫有 9种 , 按为害面积大小和为害程度的重
轻 排列 , 次 为假 眼小 绿 叶蝉 、 尺 蠖 、 刺 粉 虱 、 依 茶 黑
茶橙瘿螨 、 茶蚜 、 茶小卷叶蛾( 发生地 : 各调查点 ) 、 茶 毛虫 ( 生地 : 峰 )茶 蓑 蛾 ( 生 地 : 恩 )黑 发 五 、 发 宣 、
为典型的双峰型 , 1 自6月上旬起 至 7 第 峰 月下旬
止 , 量 以 6月份 最 为 集 中 ,0 8 虫 4 ~ 0头/ 2第 2峰 出 m; 现 在 8月 上 、 中旬 至 1 0月 中旬 ,0 6 3 ~ 0头/ z虫 量 m,
以 9月 份较 多 。
21 茶g. .E t pso l u y uiaWer ) .4 . .J cr i bi ahp l hl  ̄( o q q n i
采用 “ ” z 字形 5点 取样 法 , 每点 查 5枝 ( 枝取 每
基 金项 目 : 技 基 础性 工作 专 项 ( 0) Y 1 5 0 ; 科 2 ( F 2 Oo )科技 部 支撑 项 目(0 1 AD 1 0 ) 8 21B 0B2 。
作者简介 : 周凌云(9 8 )女 , 南邵阳人 , 17 一 , 湖 助理研 究员, 从事茶树病 虫害生态防控研究。 主要
度、 分布区域 , 并查 阅当地有关害虫发生的文献资
料, 以确 定 优 势 种 群 和危 害范 围 , 了解 相应 的防 并 控 策略及 其 成效 ; 点 调查 : 重 在晨 露 干后 , 取 5点 采 取 样 , 行下 铺垫 05 茶 . 大小 的 塑料布 , 用振 落法 m 采 调查 假 t 4绿 叶蝉 、 尺蠖 等 害虫 与蜘 蛛等 天敌 的 l ,  ̄ 茶 发 生 动 态 , 带 回室 内 , 期 观 察 害虫 的生 活 习性 并 定
重病害有茶藻斑病( 发生地 : 五峰、 保靖等地 )茶云 、
纹 叶枯 病 ( 发生 地 : 壁 、 赤 保靖 )茶 网饼病 ( 、 发生 地 : 保 靖 )茶 枝 梢 黑 点 病 ( 生地 : 调 查 点 )茶饼 病 、 发 各 、
( 发生 地 : 恩施 )茶 炭疽 病 ( 生 地 : 门 、 都 ) 、 发 石 宜 和
时, 可达 50 60 m , 0 ~ 0 头, 清晨 、 昏取食最盛 , 黄 受惊 动后可吐丝下垂。一般阴雨连绵的气候对该虫发生 有利 , 对湿 度在 8 %~ 0 相 0 9 %时有利 卵 的孵化 。
3 茶树病 虫害防控对策 的建议
茶 树病 虫 害 的 防控方 法 有 4种 : 是 减少 病 虫 一 的种 类 和 数 量 , 加 天 敌 的种 类 和数 量 ; 是 改 变 增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