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纪行(现代文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里山纪行(节选)

在树身之间穿行了一阵,我们终于看到了神木。

它是台湾著名的红桧,木有香气,高达58米,胸径6.5米,可以说是罕见的庞然大物。

大就成了“精”,成了“神”。

它的树龄大约有三千年,被发现的历史也近一个世纪了。

这些或许是它被冠名为“神木”的原因吧。

同时,我也明白了,没有那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是孕育不出“神木”这样的树中巨子的。

就在我抵台的前几周,一声焦雷,从神木贯顶而下,一劈为三,中间全成枯焦。

两段横卧地上,一段还站着。

即令受此巨创,被用碗口粗的钢索系在另几棵原始大树上,神木依然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

它仍然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

1.用四个字概括台湾著名的红桧被冠名为“神木”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结合选文中“木有香气,高达58米,胸径6.5米”,“它的树龄大约有三千年,被发现的历史也近一个世纪了”这些内容进行概括。

答案:香、高、粗、久
2.“神木”已遭雷劈,为什么“它仍然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遭雷劈后的神木所展现的外在雄姿和内在精神这两个角度思考。

答案:“神木”遭雷劈,虽遭巨创,仍有一段还“依然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表现了一种不屈的精神,因此,“它仍然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

3.于神木“巨创”中,作者发现了丰富、深邃的内涵,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作者发现了受“巨创”的神木依然倔强挺立,它代表了阿里山的神韵,不难看出作者倾注的一腔赞美之情。

答案:神木受“巨创”后百折不挠、倔强挺立的雄姿令人肃然起敬,这正是阿里山的神韵和内在美,倾注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4.前文提到“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联系全文内容,你认为选文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选文通过对神木的描写,充分揭示了它的审美价值,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5.为什么本来不爱山而爱水的人却在阿里山上有了难得一乐的收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因为“我”在这儿听到了百鸟合鸣,看到了色彩娇艳的花儿,更看见了天上的流云在天上表演着大地上的人间万象。

6.作者阿里山看云别有情趣,文中穿插了不少对大陆情景的描绘,试分析作者的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构思的理解。

要紧紧结合文章重点语句理解,如“那两朵
杜鹃是中华民族和睦团圆的寓意”,“期盼祥云能飞落一场霖雨,浇在两岸国人的焦渴的心田之上”。

意合即可。

答案:表达了作者对中华民族和睦团圆的期盼,对宝岛台湾回归祖国怀抱的渴盼。

7.文中画线处描写“云”的语句优美动人,请从语言的角度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重点语句的赏析。

解题思路如下:
答案: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排比的手法,写“阿里山云”就像在表演大地上的人间万象,突出了云在天穹下身影不断变幻的特点,生动形象。

8.阅读全文,请你说说本文蕴涵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

文章写阿里山的鸟、花、云,皆是欢快明朗的语气,充满了喜爱赞美之情;写阿里山的景物时,又穿插对大陆的描述,表达了对台湾早日回归祖国怀抱的期盼之情。

答案:抒发了作者对阿里山的鸟、花、云的喜爱之情,对中华民族和睦团圆的期盼。

9.虎年春节前夕,记者了解到,在“八八风灾”中遭受重创的阿里山,公路和森林铁路仍在修复之中,其中森林小火车因铁轨遭冲毁,隧道被落石压垮,短时间内仍无法恢复。

(1)请问这时如果你去阿里山旅游,你将错过哪个富有阿里山特色的旅游项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乘坐阿里山古式风味的森林小火车游览。

(2)台湾旅游负责人表示,目前旅游大巴无法上到山顶,甚至连半山腰也没有办法上去。

但有的旅客执意要到山顶,你应该怎样劝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由于风灾肆虐,我们应特别注意安全,尽量在山脚游览相关的景点,等公路修复完善后,再游览整个阿里山,好吗?

①满眼是未加采伐的原始森林。

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评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

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是禅的世界。

偶有人声也是静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

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要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不再吐出来。

②山间的曲径幽路全被青苔染绿,茸茸的、毛毛的、蒙蒙的。

这是浓阴遮蔽下的青苔路,离开了那森森万树,离开了那浓浓团阴,决计长不出这么密、这么厚的青苔。

它真像一条条绿地毯,紧紧地贴在地表上、台阶上,甚或依附在树干上。

③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无边无际。

其盘曲之势,如幢顶,如伞盖,又如古寺宝塔,真不知树躯有多少围、树身有多么高。

它们排列之整肃,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

树干都是湿漉漉的,已不知多少年浸在山间雾气之中了。

虽是盛夏亭午时分,正是骄阳喷焰,却透不进日光来。

我们的身上也分明有点薄湿。

忽然间,我觉得,这不就是唐诗中所说的“入云深处亦沾衣”吗?
1.第①段描绘的阿里山林区有什么特点,请用一个双音节词加以概括: ;作者写“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对表现以上特点有何作用?
宁静(或“静谧”等);这里写若有若无的声音,反衬了林区环境的宁静,会使人感觉更加宁静。

2.仔细品读文章,根据第①段中划横线句分析人们的思想感情。

划线句子流露出人们对林区环境的浓浓爱意,因为爱,所以不忍大声;因为爱,所以要“深
深的吸气”“仿佛吸进去以后不再吐出来”。

3.请在感悟理解的基础上,比较下面一组句子在语言运用和表达效果上的不同:这是浓阴遮蔽下的青苔路,离开了那森森万树,离开了那浓浓团阴,决计长不出这么密、这么厚的青苔。

这是浓阴遮蔽下的青苔路,离开了万树,离开了团阴,决计长不出这么密、这么厚的青苔。

两句话的区别是第一句话在描写中运用叠词“森森”来修饰“万树”,用叠词“浓浓”来修饰“团阴”,叠词的运用不仅突出了树木之多、团阴之浓,体现了环境的清幽,而且使语言节奏鲜明,具有音乐美和情韵美。

4.请从运用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第③段中划波浪线句子的表达作用和语言效果。

这段文字用了6个比喻,句式整齐,结构匀称,节奏鲜明,和谐动听,生动活泼地写出了森林之广和盘曲排列之势,引发人的丰富联想和审美体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