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潍坊家乡文化建设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潍坊家乡文化建设调查报告
(机械工程)研12级4班
姓名:张洪磊学号:20122003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作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伟大实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伴随着社会精神领域的深刻变化,也就是说,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不仅是创造和增加物质财富的过程,也是树立和塑造精神形象的过程,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要清醒认识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地位和作用,确立与建设和谐社会相一致的思想和文化理念,加强政策支持,加大投入力度,努力缩小城乡之间在文化生活上的过大差距,建设适合于潍坊实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文化。
一、潍坊市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现状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潍坊市农村文化事业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总的来看,全市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多层次、多形式的开展活动,在活动内容和形式上立足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广泛开展各种文化活动。
如春节期间,各地都进行专门部署,投入专项资金,举办民间文艺汇演、迎春灯会、焰火晚会、电视晚会等活动,参与的群众及演员逾百万人。
昌邑、临朐等地农民还自发组织业余剧团,走乡串村为广大群众演出,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2、文化基础设施有所改善。
目前,我市的临朐、青州、安丘、寿光已成为“全国社会文化先进县”,高密、寒亭、昌邑、诸城、奎文已成为省级“社会文化先进县”。
3、农村文化产业初具规模。
我市的文化经营形式多种多样,书画、装裱、风筝、年画、剪纸、雕塑、根艺、奇石、盆景等,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农村文化市场。
临朐的奇石发展很快。
4、农村文化内生机制逐步形成。
在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组织引导培育下,民间文艺团体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农村文化内生机制逐步形成,农村文化自身造血功能进一步增强,农民群众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热情不断高涨。
二、潍坊市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当前,潍坊市推进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所面临的形势,概括起来讲就是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还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能适应在全社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还不能在和谐潍坊建设中引领广大农民自觉参与,形成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局面。
要实现我市建成“文化名市”的目标和使农村文化建设在新的起点上更好更快的发展,为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人才保证智力支持还面临着许多实际困难和问题的制约,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对发展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亟待进一步提高。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在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的作用还没有引起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普遍重视。
相当一部分没有充分认识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及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2、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文化设施是开展文化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
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农村群众对文化活动的需求日趋强烈,并且要求越来越高。
3、对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投入不足。
通过调查发现,资金困难是制约我市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瓶颈。
其表现:一是很多地方对农村文化的投入相对较少。
二
是已有农村文化设施流失很严重。
三是农村文化消费支出与教育、卫生支出存在畸轻畸重现象。
4、农村文化专业人才队伍严重匮乏。
繁荣农村文化生活,发展建设农村和谐文化,需要一支业务强、素质精的文化专业队伍。
三、推进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思路
根据潍坊市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和树立科学发展观、科学人才观和正确政绩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借助“文化惠民”工程的的实施,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以乡镇为重点,抓住村这个关键,在夯实基础上下功夫,重点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开创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为此,当前需要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中央提出以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方式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文化建设已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农村文化的受众面是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9亿农民,因此,各级领导要切实提高对农村文化工作的重视程度。
2、加强规划,要重视文化设施建设。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首先要完善农村文化设施,为农民进行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
3、认真做好我市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
各级政府加大投入,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开展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普查,建
立“非保”工作试点和“非保”名录,条件成熟的推荐申报国家级和省级“非保”代表作。
积极开发民间工艺项目、民俗表演项目和民俗旅游项目。
(二)大力加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
1、大力繁荣文艺创作,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
加大对农村题材重点选题的资助力度,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原则,为农民创作推出一批反映当代农村生活、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
3、积极开展文化活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充分利用节假日和农村集市开展文化活动,把“文化三下乡”与专业文化工作者到农村辅导群众文化活动结合起来,把经常性、小型多样的文化活动与定期举办大中型群众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对农民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大团结等教育,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
(三)加强农村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
积极扶植农村专业和业余文化队伍,努力提高农村文化专业人员的素质。
当前,要尽快改善农村文化队伍“青黄不接”的现状,及时补充“新鲜血液”成为紧迫任务。
通过调查分析, 我们认为推进我市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最根本的问题是,资金不足,人才不够,机制不力。
资金是根本,人才是核心,机制是保障。
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缺一不可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中,只有不断投入资金,加强人才培养,加大机制创新力度,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实现我市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持续健康更好更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