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滑考试复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人体外力:在滑跑中作用于主要外力有重力、支撑作用力、摩擦力、空气阻力。

2、摩擦力:摩擦力动员在冰上滑跑的过程中,冰面与冰刀作用产生滑动摩擦力。

3、空气阻力:滑冰时空气对人体的的作用力。

4、滑跑节奏:滑跑中,各部位动作、强度和时间间隔的关系。

5、支撑反作用力:速滑运动员通过冰刀作用给冰面的压力所产生的反作用力称支撑反作用力
5、滑步宽度:滑步宽度是指垂直于滑跑方向,两冰刀留在痕迹间的最远距离1、1997年以后世界优秀运动员开始使用(克莱普)冰刀,是运动成绩突飞猛进。

2、1572年苏格兰人发明了第一双“(全铁质冰刀)”,这是现代冰刀的起始标志。

3、起跑姿势按运动员站立姿势可分(正面)起跑和(侧面)起跑,按运动项目距离可分为()起跑、()起跑。

4、(第十八)届冬季奥运会,由于世界各国运动员较广泛采用荷兰人赫里特(Gerrit)博士发明的新式冰刀(此项发明已被国际滑联批准使用),使速滑运动技术和运动成绩大幅度提高。

5、(1892)年,在荷兰的倡议下,由荷兰滑冰协会主持召开了对国际滑冰运动感兴趣的国家参加了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成立了国际滑冰联合会(ISU),并选出了领导机构。

6、1924年在(法国夏蒙尼)单独举行了第一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7、1992年在法国阿尔贝维尔举行的第16届冬奥会上,我国优秀选手(叶乔波)获500米,1000米两枚银牌,实现了冬奥会上奖牌“零”的突破。

8、速度滑冰直道一个滑步动作的构成一种划分方法为:(4)个时期;( 6)个阶段;(12)个动作,一个复步是由两个滑步构成9、速滑比赛中,女子全能项目有(500、1500、3000、50000),男子全能项目有(500、1500、5000、10000)。

10、冰上四种停止法(犁式停止法、身体侧向内外刃、刀跟停止法、单脚外刃停止法)
11、速度滑冰,简称速滑,是指在规定距离内以竞速为目的的滑冰比赛,或者说是以冰刀为用具在冰上进行的一种(竞速运动
12、速度滑冰直道基本姿势,上体放松成背弓的流线型姿势。

上体应倾至几乎与冰面平行或肩背略高于臀部,与冰面形成(90-110度)角,上体要充分放松,团身,两肩下垂,力求接近流线型。

头部微抬起,目视前方10~20米。

13、速度滑冰弯道的一个滑步动作的构成一种划分方法为(2 )个时期;(4)个阶段;(6)个动作,一个复步是由两个滑步构成。

14、从动力学结构来分析速滑技术的动作机制,亦可将这两类力归为(内力)和(外力)。

15、在第19届冬奥会上,(杨扬)获得金牌,实现我国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

1、美国的布什内尔于1850年发明了钢
制冰刀,挪威人保尔森又发明了现代所
用的(B、管式冰刀)(传统冰刀)。

2、(1964年)女子速滑被列入冬奥会项
目。

3、(1959年)在哈尔滨召开了第一届全
国冬运会,这是我国首次将冬季项目单
独举办的全国运动会。

4、1993年第七届全运会起,将()
列为全运会比赛项目。

A速度滑冰和花样滑冰 B短道滑冰和冰
球C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
5、速滑运动训练内容总体上分为两大
系统,即( C陆上训练和冰上训练)。

6、1992年在法国阿尔贝维尔举行的第
16届冬奥会上,我国优秀选手(B叶乔
波)获500米,1000米两枚银牌,实现
了冬奥会上奖牌“零”的突破。

7、速度滑冰滑跑姿势,腿部姿势的共
同点是成低姿势。

即大腿深屈,膝关节
角度约( C 90°~110°),踝关节角
度在55°~75°,髋关节角度屈至45
°~50°,并使身体重心线(是通过身
体重心的假设线)从后背下部穿过大腿
,经过膝盖后与脚的中部相连接。

8、速度滑冰冰场位于海拔( B 1000
米以上)的冰场称为高原冰场。

9、我国通用的比赛场地为标准的(.400
米)半圆式速滑场地。

10、高原训练已被国内外运动训练界广
为重视和采用,尤其是(A周期性体能
类)运动项目如中长跑、游泳、自行车
、速度滑冰等项目都广泛运用高原训练
,并取得显著效果。

11、血乳酸的浓度指标可反映和监控运
动员供能水平。

安静时正常人血乳酸值
为(A 1毫摩尔/升)
12、2006年在意大利都灵举行的第二十
届冬奥会上,我国女子优秀选手(C王
北星)获500米银牌
13、腿部姿势的共同点是成低姿势。


大腿深屈,膝关节角度约90°~110°
,踝关节角度在(A 55°~75°),髋
关节角度屈至45°~50°,并使身体重
心线(是通过身体重心的假设线)从后
背下部穿过大腿,经过膝盖后与脚的中
部相连接。

14、我国标准的速度滑冰比赛场地每条
跑道宽不得低于(A4)
15、速度滑冰长距离项目包括3000米、
5000米和10000米,(B有氧代谢能力)
是取得长距离优异比赛成绩的基础。

一.速滑项目最佳竞技状态特征:1、运
动员各器官系统机能达到最佳2、技术
达到高度协调自动化,将运动素质最大
幅度表现出来3、运动员达到最佳状况
,情绪高涨,经理旺,训练比赛欲望高
,并有一定的自控能力4、晨脉下降,
血红蛋白含量高,心律恢复阶段变短,
保持匀速滑行能力强
二.速度轮滑初学者的教学顺序:1、先
陆上素质教学后轮滑场教学2、先分解
教学后完整教学3、先行走后滑行4、先
高姿势滑行后底姿势滑行5、先单蹬双
滑后单蹬单滑6、直道—停止法—弯道
或直道同步教学
三.克莱普冰刀使速滑成绩大幅度提高
的主要原因:1、运动员膝可充分展开
,最大达180度,而刀尖不切入冰面,
减少摩擦力,增加蹬冰距离2、踝关节
伸展角度明显提高,膝关节下降3、使
用克莱普的滑跑频率提高4、克莱普滑
跑速度提高,而运动员并没有能量过多
消耗,说明它有节省能力的作用
四、简述1500米的战术特点:1500介于
中长项目,运动员必须具有速度,耐力
,和耐乳酸抗能力。

所以应按计划进行
,使推迟到最后出现此项目战术有两种
:匀速滑行,先慢后快滑跑
五、速度滑冰终点裁判的职责与分工:
1、一名裁判员判断运动员到达终点的
名次2、一名裁判员记录运动员在终点
直道上或到达终点时有无犯规情况
六、速度滑冰运动员一般身体训练的内
容:1、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
训练内容2、神经肌肉用力和整个机体
运动方向同速度滑冰有相同或相似的
练习3、对专项素质提高有益处的辅助
练习4、发张一般协调能力的练习5、促
进恢复的练习
七、速滑运动员的模式特征:当今速滑
水平非常高,随着科学话训练方法手段
不断完善运动成绩提高速度持续发展
因此知道哪些身体机能及其机能水平
的提高有助于继续提高运动成绩是重
要的模式特征并按其特征进行模式训
练有利于完成模式特征及按指标特征
主要由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素质技术战
术等等组成。

八.我国速度滑冰冰上经常采用的训练
方法有哪些:1间歇训练法2重复训练法
3变速训练法4短冲训练法5等速训练法
6超主项距离训练法7分段训练法
九.发展一般力量的练习方法有哪些:1
、克服自身体重的练习
2、不同重量的负重练习
3、克服外界环
境阻力的练习4、负重或不负重的各种
跳跃练习5、上肢和腰腹肌的力量练习
一.请论述速度滑冰课的主要教学方法
1、完整练习法:从动作的开始到结束
,不分部分和阶段,完整的进行学习的
方法
2.分段练习罚:指把完整的动作合理的
分成几个部分或者几个阶段,然后按段
逐次练习的方法通常分为;1)单纯分
段练习法:把所交的内容分成若干个部
分,现将各个部分学习掌握后,再把各
部分综合起来进行全面学习。

2)递进
分段法:首先教第一部分,其次教第二
部分,再次第三部分,最后第四部分。

3)顺进分段法:首先教第一部分,学
会后其次教第二部分。

第一第二部分熟
了后在教第三部分,第一第二第三部分
熟练后再教第四部分,如此的循序渐进
直至学会为止。

4)逆进分段法:逆进
分段法与顺进分段法相反,他是先学最
后一部分,逐渐增加学到前一部分,最
后完整掌握
3、重复训练法:是指不改变动作结构
和运动负荷的表面(外面)数据,即在
相对固定的条件下,根据完成动作的基
本要求反复练习的方法通常分为连续
和间歇重复练习法两种:1)连续重复
练习法是指没有间歇连续重复的练习。

2)间歇重复练习法:是指重复练习间
有相对固定的间歇
4、变换练习法:在变换的条件下进行
练习的方法,他的主要特点是改变练习
对机体所起作用的某些因素:1)连续
变换练习法2)间歇变换练习法,综合
练习法
5、综合练习法:各组练习法的组合运
用。

循环练习法,
6、游戏和比赛法:1)游戏法是以游戏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的练习方法。

2)比赛法是指在比赛条件下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的方法
二.请论述速度轮滑裁判长职责与权利?1、保证参加比赛的运动员遵守规则和规程,并对比赛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和现行规则中未涉及的问题作出决定。

2、分配裁判员在比赛中所负责的工作。

3、对裁判员的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遇有不同意见时,裁判长将协调各方面的
4、根据规则和规程对参加比赛各协会的教练和领队在此赛中的不妥行为采取惩罚措施。


5、命令不符合规定的预赛重新举行
6、签署比赛成绩记录,并将比赛中所出现问题的处理意见一同上报中国轮滑协会。

7、组织各项距离的比赛抽签
8、检查发令员发出信号前,裁判员是否各就各位,计时员是否做好准备。

9、保证被取消资格的运动员立即离开跑道。

10、立即取消不服从裁判警告的运动员的比赛资格。

11、对不服从裁判员的运动员予以警告。

12、调整或撤换不能胜任裁判职责的裁判员。

13、比赛结束,向中国轮滑协会提交竞赛总结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