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产业结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 次产业第三次产 5
18
19
24
26

10
20
29
31
37
1971
16 35 49
1870
美 第一次产业第二 50
国 次产业第三次产 25

25
1910
31 31 38
1930
22 31 47
1940
17 31 52
1960
7 34 59
1971
4 31 65
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 高, 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 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 三次产业移动。 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变动趋势是第一次产业的劳 动力将减少,第二次、第三次产业的劳动力将 增加。
(二)从主导产业的转换过程来看
P181-182
1、以农业为主导的阶段 2、以轻纺工业为主导的阶段 3、以原材料和燃料动力等基础工业为重心
的重化工业阶段
4、以低度加工组装型重化工业为主导的阶 段
5、以高度加工组装型工业为主导的阶段 6、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阶段 7、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阶段
二、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4、工业化后期: 第三产业占有支配地位(人均GDP在2000~
4000美元) 5、后工业化时期: 产业知识化成为主要特征, 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其主要标志有两个: (1)知识型企业发展迅速; (2)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越来越大
小测验: 2009年我国人均GDP 突破3500美元,第二产 业在GDP中的比重为46.8%,第三产业在GDP 中的比重为42.6% ,请问我国的工业化现在处 于哪一个阶段?
——最好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
(三)科技进步 1、科技进步促进众多新兴产业部门 的形成。
2、科技进步加速了产业结构调整演 进的速度。
(四)资本供应状况 资本供应的总量规模、增长速度、充足程度、价 格水平(利息率等),直接影响产业的形成和发 展。 1、资本总量规模越大, ——越有利于发展重工业 2、资本越短缺,资本价格越昂贵, ——就越妨碍资本有机构成高的产业的发展 3、资本越充足,价格越低廉, ——越有条件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拉 长短线产业,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和高新 技术产业。
22.4
43.6
34
1951-52
20.2
36.0
43.8
1963-67
13.7
47.9
38.4
美国
1919-29
11.2
41.3
47.5
1953
5.9
48.4
45.7
1963-67
3.3
44.3
52.4
1、第一次产业(农业部门),创造的国 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同第一次产业劳动力的 相对比重一样,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31
31
31
34
31
业劳动力
各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在三次产
业间的分布变化(单位﹪)
国别
时间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法国
1893
25.0
46.2
28.8
1963
8.4
51.0
40.6
意大利
1940-42
22.4
43.6
34
1951-52
20.2
36.0
43.8
1963-67
13.7
47.9
38.4
42.9
28.7
1990
27.1
41.3
31.6
1995
19.9
47.2
32.9
2000
15.1
45.9
39.0
2001
14.4
45.1
40.5
2006
11.1
47.9
40.9
2008
10.7
47.4
41.8
2、第二层次:三大产业的内部结构
我国第一产业的农、林、牧、渔业
结构的总产值构成
单位﹪
农业
林业
3、第三次产业(服务部门)的劳动力相对比重, 几乎在所有国家中均呈上升的趋势,但国民收入 的相对比重未必与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同步, 综合来看,是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三)霍夫曼定理
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内容: 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霍夫曼比例是不 断下降的趋势(规律),这就是所谓 的霍夫曼定理。
产生3万吨运量 产生5万吨运量 产生6万吨运量 产生7000吨运量 产生8000吨运量
二、产业结构的特征
(一)产业结构的相关性 (二)产业结构的层次性
1、第一层次:三大产业结构
我国三大产业结构的GDP构成(单位﹪ )
第一 产业 第二 产业 第三 产业
1979
31.3
47.1
21.6
1985
28.4
(一)配第——克拉克定理 1、三个前提条件 (1)以若干国家按时间序列发生的变化为依
据。 (2)以劳动力作为考察经济发展的指标 (3)使用的产业分类法是三次产业分类法
2、内容:
有关国家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移动情况
1872 1912 1930 1936 1958
日 第一次产业第二 85
62
52
45
37
导的产业结构
受资源制约的国家和地区可以借助科技的 发展和贸易来克服资源匮乏的弱点。
(二)人口因素——劳动力资源 劳动力的数量、素质和价格等劳动力资源
的状况及其变化,是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
形成和变动的重要因素。
1、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资金又 缺乏的国家和地区
2、劳动力不足、而资金比较充裕的国家 和地区
资本资料工业占主导地位,霍夫曼比例<1。
第三节 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
一、供给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一)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自然资源 气候、水土、森林、矿产等自然条件和资 源的禀赋状况,对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产 业结构有决定性的作用。 石油、煤、铁、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丰富 的国家和地区 ——可形成以资源开发、加工型产业为主
时间
第三次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 第三次产业劳动力的变化
美国 1919-29
47.5
43
1953
45.7
53
1963-67
52.4
62
内容:
1、第一次产业(农业部门),创造的国民收入的 相对比重同第一次产业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一样, 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2、第二次产业(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的相对比 重,总体趋势是上升的,第二次产业的劳动力相 对比重,则是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美国
1919-29
11.2
41.3
47.5
1953
5.9
48.4
45.7
1963-67
3.3
44.3
52.4
美国第三次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和劳动 力的变化
3、第三次产业(服务部门)的劳动力相对比重, 几乎在所有国家中均呈上升的趋势,
但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未必与劳动力的相对比重 上升同步,综合来看,是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重工业(%) 56.9 52.8 52.6 50.6 52.8 56 52.9
(三)产业结构的动态性
我国比较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发展 中地区的GDP比较
第一 产业
第二 产业
第三 产业
比较发 达地区
5.86 ﹪
48.24 ﹪
45.92 ﹪
中等发达 12.76 ﹪ 地区
49.36 ﹪
37.88 ﹪
各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在三次产
业间的分布变化(单位﹪)
国别
时间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法国
1893
25.0
46.2
28.8
1963
8.4
51.0
40.6
意大利
1940-42
22.4
43.6
34
1951-52
20.2
36.0
43.8
1963-67
13.7
47.9
38.4
美国
1919-29
11.2
发展中地 14.73 ﹪ 区
45.71 ﹪
39.56 ﹪
▪ 这充分说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的性质。
▪ 即从总体上看,我国还处在工业化的过程 中,因此,各地区第三产业比重与发达国 家相比,普遍较低。
从特定地区来看,则差距更大。
广东与广西的GDP比较 单位﹪
广东 广西
第一产业 5.1 18.9
第二产业 49.3 43.9
第三产业 45.6 37.2
第二节 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规律
一、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 从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来看 1、前工业化时期: 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 2、工业化初期: 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人均GDP接近或达到300美
元) 3、工业化中期: 第二产业仍居第一位,第三产业逐渐上升(人均
GDP在300~2000美元)
这一比例将直接影响消费资料产业部门的发展, 并间接影响给消费资料产业提供生产资料的生产资 料产业部门的发展,从而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动。 这种变动是有规律的,它遵循恩格尔定律。
3、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的比例 ▪ 中间需求:生产性需求 ▪ 最终需求:消费性需求, ▪ 它包括个人消费、设备投资、出口、政
府采购等。 ▪ 中间需求的结构决定了生产中间产品的
3、劳动力素质高、受教育程度高的国家 和地区
4、劳动力价格昂贵的国家和地区
1、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资金又缺 乏的国家和地区
——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2、劳动力不足、而资金比较充裕的国家和 地区
——适合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
3、劳动力素质高、受教育程度高的国家和 地区
——适合发展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 4、劳动力价格昂贵的国家和地区
产业的内部结构 ▪ 最终需求的结构决定了生产最终产品的
产业的内部结构
年份
我国中间产品(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亿元)
1985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4480 53100 58500 72200 88200 115500 142700 176800 221100 265500 277500
年份
1978 2001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我国最终产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1558.6 37595.2 67177 76410 89000 108488 125343 154554
库兹涅茨的三次产业分类: A——第一次产业,即农业部门; I——第二次产业,即工业部门; S——第三次产业,即服务部门。
内容:
各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在三次产业间 的分布变化(单位﹪)
国别
时间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法国
1893
25.0
46.2
28.8
1963
8.4
51.0
40.6
意大利
1940-42
41.3
47.5
1953
5.9
48.4
45.7
1963-67
3.3
44.3
52.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美国第二次产业劳动力的移动情 况
2、第二次产业(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的 相对比重,总体趋势是上升的,
第二次产业的劳动力相对比重,则是大体 不变或略有上升
时间
1870 1910 1930 1940 1960 1971
第二次产 25
17.3 20.8 21.4 23.0 22.5 22.3 25.2 27.2 27.8
第三 产业
12.2 16.8 18.5 24.8 27.5 27.7 32.2 33.2 34.1
(二)库兹涅茨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库兹涅茨的主要贡献: 是使用了国民收入(或国内(民)生产总值GDP
(GNP))这个指标。
(五) 商品供应状况P241 对产业结构变动产生较大影响的商品包括 原料品、中间投入品、零部件、进口品等 商品。 (六)环境因素P241-242 环境因素包括国内环境因素和国际环境 素,具体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法律、 文化等环境因素
二、需求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一)消费需求 1、人口的增加和人均收入水平的变化 2、个人消费结构 个人消费结构是指个人在衣、食、住、行、文化、 娱乐、保健和旅游等方面的消费支出的比例关系。
▪ 根据霍夫曼比例的变化趋势,把工业化的过 程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消费资料工业占主导地位,霍夫曼比例为 5 ( ± 1); 第二阶段:
资本资料工业的发展快于消费资料工业的 增长,霍夫曼比例为2.5( ± 1); 第三阶段:
资本资料工业已达到与消费资料工业相平 衡的状态,霍夫曼比例为1( ± 0.5); 第四阶段:
我国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变化趋势是否符 合配第—克拉克定理?
我国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变化(单位﹪ )
1978 1985 1990 1995 2000 2001 2006 2008 2009
第一 产业
70.5 62.4 60.1 52.2 50.0 50.0 42.6 39.6 38.1
第二 产业
牧业
渔业
1985
69.2
5.2
1990
64.7
4.3
1997
56.4
3.3
2004
51.5
3.8
22.1
3.5
25.7
5.3
31
9.3
34.5
10.2
3、第三层次:产业内的行业结构
1978 1980 1985 1990 1992 1993 1994
轻工业(%) 43.1 47.2 47.4 49.4 47.2 44 47.1
第三章 产业结构 第一节 产业结构概述
▪ 一、产业结构的概念: ▪ 产业与产业之间的关系, ▪ 即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和联系方式。 ▪ 各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数量比例关
系。
工业与运输业之间大体上存在以下数 量比例关系:
每生产一万吨化肥或水泥 每生产一亿度火电 每生产一万吨钢 每生产一万吨煤 每生产一万吨石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