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和重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和重塑
[摘要]感恩是构建和谐社会、融洽人际关系的重要举措,但现实中许多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不会理解人、尊重人、感恩人。

文章从大学生对父母、同学和社会等三个视角论述了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分析了形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家庭的宠爱、学校教育的忽视、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个人交往经验的欠缺,并指出学校应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生活相结合来开展感恩教育是提升大学生感恩意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重朔
(浙江绍兴312000)
感恩就是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的恩惠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反哺的一种认识和行为,其主要特征就是会理解人、会反哺人。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近年来,大学生中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一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会体谅父母的付出和社会的帮助,不会理解同学的支持和老师的关心,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应当。

这种与主观价值相偏离的观念,正影响校园乃至社会的和谐。

一、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
1.感恩父母的意识不强。

在许多家庭中,父母全身心、全方位、全过程地关心子女成长,但他们大多没有得到应有的理解和回报。

许多大学生高档消费、攀比消费、透支消费,为了下馆子、人酒吧、进迪厅、交朋友,个别大学生甚至偷改收费通知,虚报学费标准,设法向父母多要钱物。

甚至部分经济困难的学生也不体谅父母,照样穿名牌、摆阔气,给家庭带来很大的经济压力。

同时,部分青年大学生经常以多种理由“忽悠”父母,很少与父母沟通交流,即使有也是寥寥数语,应付了事;很少回家陪伴父母,即使在暑假也以找工作、参加社会实践为名,不愿回家;很少能够记得父母的生日,对父母的关心说教,嗤之以鼻,不以为然;有些学生经常关注自身生理上的“欠缺”,将责任归于父母;有些经济困难的学生常常抱怨父母工作差、收入低;更有个别大学生自私自利,自寻短见,把痛苦和伤心,无情地留给父母。

以上种种现象,充分说明一些大学生对珍贵亲情缺乏理解,对美好人生缺乏体会。

2.感恩同学的意识不足。

在同窗好友间,很多大学生也常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尊重和理解他人,为求得自己的快乐而不顾同学的感受。

晚上宿舍熄灯后,不顾他人作息习惯,搞“卧谈”,煲电话粥,聊QQ,边洗衣服边唱歌,心中没有同学。

学生干部选拔及评奖评优中,个别学生拉“选票”、告“黑状”、乱“诋毁”,漠视同窗友情,无限放大个人欲望。

食堂用餐高峰时,有的一人独占数座,没有考虑到其他同学也需要座位。

自习室内,有人穿高跟鞋跑来跑去,如入无人之境;更有小恋人旁若无人,窃窃私语,影响他人正常学习。

这些都是同学交往中,不会换位思考、不会礼貌谦让、不会尊重他人的表现。

有此行为的青年学生时时处处事事都站在对自己有利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为一些小事,破坏同学友情,有的甚至演化为“武力”冲突;有的学生因为自身经济困难不愿与周围同学沟通交流,
渐渐脱离集体,甚至走上极端的路子。

带着这种道德观念的学生毕业后,可能会引发一些社会问题。

3.感恩社会的意识淡薄。

很多大学生对社会关心、支持和帮助缺少感恩,认为社会的帮助都是理所当然,这在高校的部分经济困难学生中很有代表性。

在国家助学贷款中,部分学生为获得国家助学贷款虚报个人材料,进入还款期后,部分学生对银行的贷款催讨置之不理,甚至恶意逃避偿还贷款本息。

2008年第四季度浙江省地方高校学生助学贷款不良率1.62%,2009年第二季度浙江省地方高校学生助学贷款不良率2.69%。

在国家助学金的发放过程中,很多经济困难学生以相关部门发放补助不及时为由,恶意批评中伤相关社会机构和职能部门,不去了解实情,不会换位思考。

种种情况说明感恩教育亟待加强。

二、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
1.家庭成员的宠爱。

目前,在校大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一个独生子女家庭中基本上都是子或女一人、父母两人、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各两人的结构。

当他们还在母亲体内时,就受到百般呵护,出生后更是受到万千恩宠,从读书,到就业、置业、成家等,样样关心,甚至等到孙子出世,长辈们还要发挥余热,帮忙照看第三代或第四代。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他们是被关心、关照的对象,很少有机会关心、服务他人,这种环境自然会使他们形成只知索取、不知回报的不良习气。

正如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顾俊所说,在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父母长久的恩宠下,感恩的情感也随之变得麻木。

这正是家长们要反思的主要问题。

2.学校教育的忽视。

审视我们的现代教育,中小学校无法逃避升学“指挥棒”的影响,注重升学率,素质教育限于文娱体育;学业减负表现为减少补课时间和课后作业;思想品德教育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且内容单一,方式传统,很少涉及感恩等相关主题的教育。

高等院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思想教育也往往处于从属地位,开展思想教育也仅限于空洞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或时下兴起的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很少提及感恩教育。

即使有类似的教育,也往往表现为“一头热”,被教育者学习过程中被动接受,缺乏学习激情。

随着高校扩招和学生增多,专职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政工人员年纪轻、资历浅,而工作上点多面广,任务繁重,效果很难保证。

同时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也缺少对改造自身人生观、价值观的主动性,对“两课”的学习缺少动力,对思想教育活动缺乏热情,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亲情、友情的认知和理解。

3.社会环境的影响。

在我国古代有《二十四孝图》《孝经》等书籍,推崇的是“施恩不图报”和“知恩图报”的美德,宣扬的是“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古训。

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

可是,经过20世纪的破旧立新,尤其是“文革”期间的检举、灭亲之风后,国人的阶级意识、斗争意识提高了,与此相反的是亲情、友情、恩情被淡化了。

进入市场经济后,在利益追求为最终目标的市场经济大氛围中,违法乱纪、急功近利、纯粹追求物质金钱等现象层出不穷,更值得一提的是知识经济新纪元的到
来,使得科学技术成了第一生产力,更把“守旧”的中国文化观念、生活理念打入深渊。

“痛定思痛”后人们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盲目过高地强调物质,把一切归于物质,并逐步沦为物质的仆人。

所有这些又使得思想单纯、思维直接、视角单一的大学生在精神上暂时失去了方向,并在学习、生活等压力面前,开始变得冷漠、健忘、浮躁,无暇顾及他人,自我中心意识不断膨胀,这种意识无形中为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构建了“平台”。

4.个人交往经验欠缺。

在家庭中,大学生往往处于交往的支配地位,不是家长眼中真正意义上的交往对象。

更为严重的是,家庭中没有与其身份相等的交往对象,面对的是父母自上而下的告诫,代沟较深。

学校里,应试、升学影响下的教育模式,使他们进入学龄后就为了升学、考试而学习,几乎没有多少交往的内容、时间和空间。

进人大学后,部分学生继续过着自己的“小皇帝”生活,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不喜欢与人交往,不理解和尊重他人和社会,自我中心意识不断强化。

正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所强调的,我们很多学生放弃了交往的机会,或者不会交往,缺少理解,无法感受别人的存在,无法体验别人的感受,无法知觉别人的利益,无法感恩他人。

三、大学生感恩意识重塑途径
1.学校应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家庭开展感恩教育。

家庭是人成长的重要环境,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形成。

作为高校应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平台,引导学生家庭反思家庭教育的得失,改变对子女“有求必应”的做法,对其要求应区分情况有所节制,不娇生惯养,及时纠正。

改变对子女只养不教、放任不管的态度,对他们的行为应合理分析、合理引导。

改变对升学“指挥棒”的认识,着眼长远,认真做好指导学习和引导做人两项工作。

在家庭内营造平等民主的环境,引导子女学会尊重和关爱别人,融洽关系。

同时更要让子女参加家务劳动,体验劳动艰辛,养成劳动习惯,树立劳动意识,珍惜他人劳动的观念。

2.学校应主动强化自身感恩教育,重点设计,重点突破。

一要在“两课”中设立感恩教育专题,通过生活化事例分析、多样化教学,让学生喜欢课程,融入课堂,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通过教育让学生明确人人都有感恩情结,只是由于生活的压力、工作的负担、利益的驱动而被忽视。

让学生明确恩情无处不在,这是人生的一种责任和境界,努力引导学生认同感恩行为,树立感恩品质。

二要积极营造校园感恩文化,根据学校实际,要通过校报、校园网等舆论阵地,解读感恩内涵,弘扬感恩典型,在校园内营造正确的感恩氛围。

将教师节、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作为学校的感恩活动日,每年定期组织全校性的感恩大行动,以行动树立学生的感恩意识。

组织感恩事迹巡回报告会,让学生代表讲自己的感恩故事、感恩心得,让学生在听报告中受教育、受启发。

感恩文化需要历史积淀,学校要有意识地在传统活动中总结、提炼和传承,将感恩的工作做深做透,让学生真正意识到有了感恩之情,会使我们愉悦和温暖,宁静和安详;有了感恩之德,会使我们增加团结和信任,理解和宽容;有了感恩之责,会使我们承担应尽的社会义务,社会更加和谐。

3.学校应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利用现实情景开展感恩教育。

社会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在学生中间有影响力,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愿意接受。

高校政工人员应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刊、社团活动等载体将现实中富有生活哲理和感恩的故事等传递给学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学习、体验、感受、领会,进而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同时要结合现实生活,有目的地开展感恩实践,组织一些诸如给父母洗一次脚、写一封信、算一笔账、买一次菜等多种贴近实际且富有意义的活动,让他们感受父母、师长、同学、社会的重要,自然地激发他们产生认同、共鸣、感激、回报。

同时要引导青年学生在人与人的交流中学会感恩。

米德的社会互动理论强调在交往中才能互相理解,才能改变自我中心的倾向。

因此,学校应结合青年学生社会交往的现状,加强人际交流指导,引导学生善于分析,摆正位置,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

有正确的社会认知,才能主动克服由于认知偏差而产生的交往障碍,有健康的心理情绪,能发现别人的优点,接纳别人的不足,在他人成功和失败时能给予发自内心的祝贺和关心,能主动控制因愤怒、恐惧、嫉妒等不良情绪带来的人际交往影响,能有艺术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在举手投足间体现友谊、温情和真诚。

感恩教育的开展必将使我们的思想教育内容更为丰富,也将使我们的青年大学生能更主动、自觉地尊重人、理解人、感恩人,也将使我们的校园和社会更加和谐、温暖。

[参考文献]
[1]何芳.感恩教育: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J].中国教育学刊,2005(7).
[2]杨冠英.大学感恩教育呈“倒金字塔”模式矫正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19).
[3]付春明.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感恩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08(11).
[4]李多艺.感恩教育漫谈[J].甘肃教育,2009(5).
[5]杜海平.中小学感恩教育的缺失与重塑[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研究版).2009(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