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与硫酸的化学性质

盐酸与硫酸的化学性质
盐酸与硫酸的化学性质

盐酸的化学性质

1.与酸碱指试剂反应

紫色石蕊{(C7H7O4N)n}试剂与pH试纸变红色,无色酚酞{C20H14O4}不变色。

2.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物和水

HCl+NaOH=NaCl+H2O

3.能与活泼金属单质反应,生成氢气

Fe+2HCl=FeCl2+H2↑

Zn+2HCl=ZnCl2+H2↑

4.能和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CuO+2HCl=CuCl2+H2O

MgO+2HCl=MgCl2+H2O

Fe2O3+6HCl=2FeCl3+3H2O

5.能和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

2HCl+Na2SO3=SO2↑+H2O+2NaCl

Na2S2O3+2HCl=2NaCl+H2O+SO2↑+S↓

FeS+2HCl=H2S↑+FeCl2(实验室制取硫化氢)

6.能与大部分碳酸盐和碳酸氢盐(HCO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aCO3+2HCl=CaCl2+CO2↑+ H2O(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NaHCO3+HCl=NaCl+CO2↑+ H2O

7、具有还原性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4HCl(浓)+MnO2=加热=MnCl2+2H2O+Cl2↑

14HCl(浓)+K2CrO7==3Cl2↑+2CrCl3+2KCl+7H2O

NaClO+2HCl=NaCl+Cl2↑+H2O

另外,盐酸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氯化银,氯化银不能溶于水,产生沉淀。

HCl+AgNO3===HNO3+AgCl↓

能用来制取弱酸

CH3COONa+HCl=CH3COOH+NaCl

电离方程式为:HCl===H++Cl-

浓硫酸化学性质

1.脱水性

脱水指浓硫酸脱去非游离态水分子或脱去有机物中氢氧元素的过程。

(1)脱水性简介

就硫酸而言,脱水性是浓硫酸的性质,而非稀硫酸的性质,浓硫酸有脱水性且脱水性很强。

(2)可被脱水的物质

物质被浓硫酸脱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的过程,反应时,浓硫酸按水分子中氢氧原子数的比(2:1)夺取被脱水物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或脱去非游离态的结晶水,如五水合硫酸铜(CuSO4·5H2O)。

(3)炭化

可被浓硫酸脱水的物质一般为含氢、氧元素的有机物,其中蔗糖、木屑、纸屑和棉花等物质中的有机物,被脱水后生成了黑色的炭。

浓硫酸如C12H22O11=浓硫酸=12C+11H2O

(4)黑面包反应

在200mL烧杯中放入20g蔗糖,加入几滴水,水加适量,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15mL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迅速搅拌。观察实验现象。可以看到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炭,还会闻到刺激性气味气体。

C12H22O11=浓硫酸=12C+11H2O C+2H2SO4(浓)==CO2↑+2SO2↑+2H2O

(5)络合反应

将SO3通入浓H2SO4中,则会有“发烟”现象。

H2SO4+SO3=H2S2O7(亦写为H2O·SO3·SO3)

2.强氧化性

(1)跟金属反应

①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②加热时,浓硫酸可以与除金、铂之外的所有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硫酸盐,本身一般被还原成二氧化硫Cu+2H2SO4(浓)=加热=CuSO4+SO2↑+2H2O 2Fe+6H2SO4(浓)=加热=Fe2(SO4)3+3SO2↑+6H2O在上述反应中,硫酸表现出了强氧化性和酸性。

(2)非金属反应

热的浓硫酸可将碳、硫、磷等非金属单质氧化到其高价态的氧化物或含氧酸,本身被还原为二氧化硫。在这类反应中,浓硫酸只表现出氧化性。

C+2H2SO4(浓)=加热=CO2↑+2SO2↑+2H2O

S+2H2SO4 (浓)=加热=3SO2↑+2H2O

2P+5H2SO4 (浓)=加热=2H3PO4+5SO2↑+2H2O

(3)跟其他还原性物质反应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溴化氢、碘化氢等还原性气体不能选用浓硫酸。

H2S+H2SO4(稀)=S↓+SO2↑+2H2O

2HBr+H2SO4(稀)=Br2↑+SO2↑+2H2O

2HI+H2SO4(稀)=I2↓+SO2↑+2H2O

3.难挥发性

制氯化氢、硝酸等(原理:高沸点酸制低沸点酸)如,用固体氯化钠与浓硫酸反应制取氯化氢气体

NaCl(固)+H2SO4 (浓)=NaHSO4+HCl↑(常温)

2NaCl(固)+ H2SO4 (浓)=加热=Na2SO4+2HCl↑(加热)

再如,利用浓盐酸与浓硫酸可以制氯化氢气体。

酸性:制化肥,如氮肥、磷肥等

2NH3+ H2SO4 =(NH4)2SO4

Ca3(PO4)2+2 H2SO4 =2CaSO4+Ca(H2PO4)2

稳定性:浓硫酸与亚硫酸盐反应

Na2SO3+ H2SO4 =Na2SO4+H2O+SO2↑

4.强酸性

纯硫酸是无色油状液体,10.4°C时凝固。加热纯硫酸时,沸点290°C,并分解放出部分三氧化硫直至酸的浓度降到98.3%为止,这时硫酸为恒沸溶液,沸点338°C。无水硫酸体现酸性是给出质子的能力,纯硫酸仍然具有很强的酸性,98%硫酸与纯硫酸的酸性基本上没有差别,而溶解三氧化硫的发烟硫酸就是一种超酸体系了,酸性强于纯硫酸。

但是广泛存在一种误区——稀硫酸的酸性强于浓硫酸,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的确,稀硫酸第一步电离完全,产生大量的水合氢离子H3O;但是浓硫酸和水一样,自身自偶电离会产生一部分硫酸合氢离子H3SO4,正是这一部分硫酸合质子,就导致纯硫酸具有非常强的酸性,虽然少,但是酸性却要比水合质子强得多,所以纯硫酸的哈米特酸度函数高达-12.0。

纯硫酸是无色、粘稠,导电性能极高的油状液体,并不易挥发,但是加热沸腾前会产生大量的白雾状硫酸酸雾。纯硫酸是一种非常极性的液体,其介电系数大约为100。因为它分子与分子之间能够互相质子化对方,造成它极高的导电性,这是由于它发生自偶电离生成的两种离子所致,这个过程被称为质子

自迁移。这种反应机理是和纯磷酸以及纯氢氟酸所同出一辙的。但纯硫酸达成这种反应平衡所需要的时间则比以上两者快得多,差不多是即时性的。

2H2SO4==H3SO4++HSO4- Kap(25°C)=[H3SO4+][HSO4-]=2.7×10^-4 在硫酸溶剂体系中,(H3SO4+)经常起酸的作用,能质子化很多物质产生离子型化合物:NaCl+ H2SO4→NaHSO4+HCl【不加热都能很快反应】KNO3+ H2SO4→(K+)+(HSO4-)+HNO3

HNO3+ H2SO4→(NO2+)+(H3O+)+2(HSO4-)

CH3COOH+ H2SO4→〔CH3C(OH)2+〕+(HSO4-)

HSO3F+ H2SO4→(H3SO4+)+(SO3F-)【氟磺酸酸性更强】

上述与HNO3的反应所产生的(NO2+),有助于芳香烃的硝化反应。

稀硫酸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

1.可与多数金属(比铜活泼)和绝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水

2.可与所含酸根离子对应酸酸性比硫酸根离子弱的盐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弱酸

3.可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水

4.可与氢前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氢气

5.加热条件下可催化蛋白质、二糖和多糖的水解。

6.能与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稀硫酸的检验

【所需药品】经过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镁粉

【检验方法】使用经过盐酸(HCl)酸化的的氯化钡(BaCl2)。向待测物溶液滴入几滴经过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震荡,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向溶液中加入镁粉后生成可燃性气体,则待测溶液中含有硫酸。

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实验的观察与分析,初步掌握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及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归纳和实验操作能力 情感培养: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重点难点: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实验探讨法 教学过程: 1、引入:人们把硫酸称为“化学工业之母”,因为硫酸是世界上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化工基本原料之一。硫酸有哪些用途呢? 硫酸是化学工业上最重要的产品之一,掌握了它的性质,有助于我们了解和认识它在工农业生产和国防工业上的重要用途。 2、硫酸的物理性质: 我们已经学过盐酸,盐酸有哪些化学性质? [问题讨论]稀硫酸是否具有和盐酸相似的化学性质? 3、电离方程式 HCl ==== H+ +Cl- H 2SO 4 ====2H+ +SO 2 4 4、[探究与讨论] 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有哪些? [学生实验]指导、检查学生实验。 [交流小结]指导学生正确描述反应现象、书写化学方程式、总结反应规律。 分析、讨论每个实验反应物、生成物的类别,试着总结出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5、[小结]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①硫酸和酸碱指示剂作用; ②硫酸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硫酸盐和氢气; ③硫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硫酸盐和水; ④硫酸与碱反应生成硫酸盐和水; ⑤硫酸与某些盐反应生成硫酸盐和另一种酸。 6、离开实验室,整理桌面。 唐永佳 2006.2.21

课后反思: 1、开课思路:在刚学过盐酸的化学性质后,学生对酸的化学性质很感兴趣,也具有 一定的知识理论和实验技能。在此基础上,开设这节硫酸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课。 2、成功之处:本节课的教学环节设计合理,采用实验探究模式,符合学生的学习认 知规律。教学过程基本流畅,完成教学重点和难点。针对学生实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操作规范,能及时指出和纠正,效果良好。整节课的实验有序、有效。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3、不足之处: ①实验教学中,仪器和试剂的课前准备不够充分,由于试剂的纯度、硫酸的浓 度的原因,干扰了实验的现象,对学生知识的掌握产生不良的影响。 ②多媒体的使用,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观看效果,字体太小,使课件的有利程度 降低。 ③备课过程比较匆忙,忽视了备学生这一重要的环节。

20℃时硫酸的密度与浓度对照表

20℃时硫酸的密度与浓度对照表 SO4密度H2SO4密度H2SO4密度H2SO4密度H 2 g/cm3% g/cm3% g/cm3% g/cm3% 1.000 0.3 1.115 16.7 1.230 31.4 1.345 44.7 1.005 1.0 1.120 17.4 1.235 32.0 1.350 45.3 1.010 1.7 1.125 18.1 1.240 32.6 1.355 45.8 1.015 2.5 1.130 18.8 1.245 33.2 1.360 46.3 1.020 3.2 1.135 19.4 1.250 33.8 1.365 46.9 1.025 4.0 1.140 20.1 1.255 34.4 1.370 47.4 1.030 4.7 1.145 20.7 1.260 35.0 1.375 47.9 1.035 5.5 1.150 21.4 1.265 35.6 1.380 48.4 1.040 6.2 1.155 22.0 1.270 36.2 1.385 49.0 1.045 7.0 1.160 22.7 1.275 36.8 1.390 49.5 1.050 7.7 1.165 23.3 1.280 37.4 1.395 50.0 1.055 8.4 1.170 23.9 1.285 37.9 1.400 50.5 1.060 9.1 1.175 24.6 1.290 38.5 1.405 51.0 1.065 9.8 1.180 25.2 1.295 39.1 1.410 51.5 1.070 10.6 1.185 25.8 1.300 39.7 1.415 52.0 1.075 11.3 1.190 26.5 1.305 40.2 1.420 52.5 1.080 12.0 1.195 27.1 1.310 40.8 1.425 53.0 1.085 12.7 1.200 27.7 1.315 41.4 1.430 53.5 1.090 13.4 1.205 28.3 1.320 41.9 1.435 54.0 1.095 14.0 1.210 28.9 1.325 42.5 1.440 54.5 1.100 14.7 1.215 29.6 1.330 43.1 1.445 55.0 1.105 15.4 1.220 30.2 1.335 43.6 1.450 55.4 1.110 16.1 1.225 30.8 1.340 44.2 1.455 55.9 1.460 56.4 1.585 67.8 1.710 78.5 1.835 95.7 1.465 56.9 1.590 68.2 1.715 78.9 1.836 97.0 1.470 57.4 1.595 68.7 1.720 79.4 1.475 57.8 1.600 69.1 1.725 79.8 1.480 58.3 1.605 69.5 1.730 80.2 1.485 58.8 1.610 70.0 1.735 80.7 1.490 59.2 1.615 70.4 1.740 81.2 1.495 59.7 1.620 70.8 1.745 81.6 1.500 60.2 1.625 71.2 1.750 8 2.1 1.505 60.6 1.630 71.7 1.755 8 2.6 1.510 61.1 1.635 7 2.1 1.760 8 3.1 1.515 61.5 1.640 7 2.5 1.765 8 3.6 1.520 6 2.0 1.645 72.9 1.770 84.1 1.525 6 2.4 1.650 7 3.4 1.775 8 4.6 1.530 6 2.9 1.655 7 3.8 1.780 85.2

§2常见的酸和碱——稀硫酸的化学性质作业

§7.2 常见的酸和碱 ——稀硫酸的化学性质作业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几种溶液久置于空气中,溶质不变,但溶液质量增大、溶质质量分数减小的是 A.浓硫酸 B.浓盐酸 C.石灰水 D.浓硝酸 2. 酸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原因是酸溶液中都含有 A.氢离子 B.氢分子 C.酸根离子 D.酸分子 3. 用pH试纸测定白醋的酸碱度时,如果先将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把白醋滴到试纸上,测得的结果与白醋实际的pH比较 A、偏低 B、偏高 C、相等 D、无法判断 4. 等质量的下列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最多的是 A.铁 B.镁 C.锌 D.铝 5.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2Fe+6HCl=2FeCl3+3H2↑ B.Fe2O3+4HCl=2FeCl2+3H2O C.CuO+2HCl=CuCl2+H2O D.CaCO3+2HCl=CaCl2+H2CO3 6.下列物质中,不能用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制取的是 ①MgCl2②CuCl2③ZnSO4④FeSO4⑤FeCl3 A.①② B.②⑤ C.②④ D.③⑤ 7.下列关于盐酸的用途中,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的是 A 制氢气 B 除铁锈 C 与大理石反应制二氧化碳 D 溶解氧化铜 8.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 A.用过滤的方法把硬水变成软水 B.用食醋除去水瓶胆中的水垢 C.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白酒和白醋D.用洁厕精(主要成分是盐酸)除去铁锈 9.把过量的稀盐酸加入装有下列固体的烧杯中,能生成无色澄清溶液的是 A.氧化铜B.氧化铁C.镁D.铁 10. 如图表示化学反应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X是稀硫酸,a可能是紫色石蕊试液 B.若X是稀硫酸,b可能是氧化物 C.若X是稀盐酸,c不可能是单质 D.若X是稀盐酸,d不可能是单质 二、填空题 11.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及现象 铁锈与稀盐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铜与稀硫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与稀硫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灰石和稀盐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

硫酸的密度与浓度对照表

硫酸的密度与浓度对照表(20℃时) 密度 H2SO4 密度H2SO4 密度 H2SO4 密度H2SO4 g/cm3 % g/cm3 % g/cm3 % g/cm3 % 1.000 0.3 1.115 16.7 1.230 31.4 1.345 44.7 1.005 1.0 1.120 17.4 1.235 3 2.0 1.350 45.3 1.010 1.7 1.125 18.1 1.240 3 2.6 1.355 45.8 1.015 2.5 1.130 18.8 1.245 3 3.2 1.360 46.3 1.020 3.2 1.135 19.4 1.250 33.8 1.365 46.9 1.025 4.0 1.140 20.1 1.255 34.4 1.370 47.4 1.030 4.7 1.145 20.7 1.260 35.0 1.375 47.9 1.035 5.5 1.150 21.4 1.265 35.6 1.380 48.4 1.040 6.2 1.155 2 2.0 1.270 36.2 1.385 49.0 1.045 7.0 1.160 2 2.7 1.275 36.8 1.390 49.5 1.050 7.7 1.165 23.3 1.280 37.4 1.395 50.0 1.055 8.4 1.170 23.9 1.285 37.9 1.400 50.5 1.060 9.1 1.175 24.6 1.290 38.5 1.405 51.0 1.065 9.8 1.180 25.2 1.295 39.1 1.410 51.5 1.070 10.6 1.185 25.8 1.300 39.7 1.415 5 2.0 1.075 11.3 1.190 26.5 1.305 40.2 1.420 52.5 1.080 12.0 1.195 27.1 1.310 40.8 1.425 5 3.0 1.085 12.7 1.200 27.7 1.315 41.4 1.430 53.5 1.090 13.4 1.205 28.3 1.320 41.9 1.435 5 4.0 1.095 14.0 1.210 28.9 1.325 42.5 1.440 54.5 1.100 14.7 1.215 29.6 1.330 43.1 1.445 5 5.0 1.105 15.4 1.220 30.2 1.335 43.6 1.450 55.4 1.110 1 6.1 1.225 30.8 1.340 44.2 1.455 55.9 密度 H2SO4 密度 H2SO4 密度 H2SO4 密度 H2SO4 g/cm3 % g/cm3 % g/cm3 % g/cm3 % 1.460 56.4 1.585 67.8 1.710 78.5 1.835 95.7 1.465 56.9 1.590 68.2 1.715 78.9 1.836 97.0 1.470 57.4 1.595 68.7 1.720 79.4 1.475 57.8 1.600 69.1 1.725 79.8 1.480 58.3 1.605 69.5 1.730 80.2 1.485 58.8 1.610 70.0 1.735 80.7 1.490 59.2 1.615 70.4 1.740 81.2 1.495 59.7 1.620 70.8 1.745 81.6 1.500 60.2 1.625 71.2 1.750 8 2.1 1.505 60.6 1.630 71.7 1.755 8 2.6 1.510 61.1 1.635 7 2.1 1.760 8 3.1 1.515 61.5 1.640 7 2.5 1.765 8 3.6 1.520 6 2.0 1.645 72.9 1.770 84.1 1.525 6 2.4 1.650 7 3.4 1.775 8 4.6 1.530 6 2.9 1.655 7 3.8 1.780 85.2

常见酸及酸的化学性质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指示剂的作用 2.知道盐酸、硫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3.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和稀释方法; 4.掌握酸的化学性质,知道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课前预习】 1.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溶液中是如何变色的? 2.写出铝与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情境导入】 人们在购买葡萄、橘子等水果时,常习惯的问“酸不酸?”。的确,许多未成熟的水果是很酸的,这是因为里面含有很多的有机酸,如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等,随着水果的成熟有些酸会逐渐分解,酸味也随之减轻。 【观察】教师演示,取适量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到试管中,分别滴加几滴石蕊和酚酞试液,观察记录变色情况。 【自学】浓盐酸的质量分数为35%-37%,密度1.097g/cm3,浓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 【观察】完成下表: 么? 【阅读】盐酸和硫酸的用途。 【观察】教师演示,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完成下表: 【讨论】 1.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溅在皮肤或者衣物上会有什么结果?应该怎么处理?说明浓硫酸具有什么性质? 2.如果将稀硫酸不慎溅在衣物上,应该怎么处理? 3.在稀释浓硫酸时应该怎样操作?为什么要这样做? 【归纳---板书】 一、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及用途: 1.盐酸——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2. 3. ⑴脱水性:能够将纸张、木材、布料、皮肤里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夺去,使它们脱水生成黑色的炭,发生炭化。(思考:脱水性是什么性质?) ⑵:浓硫酸跟空气接触,能够空气里的水分,可用作某些气体 的。 ⑶强烈的。 ⑷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一般不生成氢气,而生成水。 4.浓硫酸的稀释:稀释时,应将其沿杯壁慢慢倒入中,且边 倒边搅拌。而不能把往里倒,以免水沸腾将硫酸带出,造成危险。 (因为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万一浓硫酸洒在皮肤上,请立即,然后涂3%-5%的溶液。 【巧学妙记】浓硫酸的稀释:“酸入水,沿内壁,慢慢倒,不断搅”。 【练一练】: 1.下列物质敞口放一段时间,质量会减少的是 ( ) A.浓硫酸 B.大理石 C.稀硫酸 D.浓盐酸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出现白烟 B.用浓硫酸在白纸上写字,白纸上的字迹慢慢变黑 C.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D.稀硫酸、稀盐酸都可以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3.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C.硫酸可用于精炼石油和金属除锈 D.盐酸是重要化工产品 4.如图该装置被誉为“万用瓶”。 ⑴用来洗气。向其中装入足量浓硫酸,将氧气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由端进端出 来的气体就只有。这同时说明浓硫酸具有性。 ⑵用来收集气体。空的该装置可以实现向下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其关键在于进 气出气口不同。 ①如进,出,实现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②如进,出,实现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③实现排水法收集时,必须现放满水,再由要收集的气体将水排出,而水只能从端 排出,所以此时气体永远是端进。

盐酸和硫酸的比较(见右图)

酸和碱 1、盐酸和硫酸的比较(见右图)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H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浓硫酸、硝酸不能制 取氢气。 3、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比较 4、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溶液的酸碱性用酸碱指示剂区别,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值越小酸性越强,pH值越大碱性越强。pH的测定测定方法是使用pH试纸。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只有可溶性的碱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正常雨水由于含有二氧化碳也显酸性,酸雨通常指pH值小于5.6的雨水。PH=7的溶液才是中性。) A、碱类物质一定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B、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C、呈酸性的雨水就是酸雨 D、pH=0的溶液即不显酸性,也不显碱性,呈中性 2、X是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则X是(B)(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反应,能与水反应说明又是可溶性的。) A、SO 2B、K 2 O C、CuO D、CO 2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酸与盐反应不能叫中和反应。浓硫酸质量能增加但不会变质。 锌与盐酸反应产生无色气体氢气,不是CO 2 。) A、面粉发酵生成有机酸,在做面食前要根据中和反应原理,用纯碱去中和有机酸 B、服用胃舒平(含Al(OH) 3 )去中和过多的胃酸 C、浓硫酸、固体烧碱在空气中露置一段时间,质量会增加而且会变质 D、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含有CO 3 2- 4、下列干燥气体的方法正确的是(C)(干燥剂除了能吸收水份外,还不与被干燥物发生化 学反应。如固体烧碱能与非金属氧化物CO 2 反应。) A、用固体烧碱干燥CO 2B、用碱石灰(生石灰与火碱的混合物)干燥SO 2 C、用无水氯化钙干燥H 2D、用浓硫酸干燥NH 3 5、现有铁、盐酸、氧化铁、氧化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钾六种物质,两两混合能发生反应的总数有(B) A、4种 B、5种 C、6种 D、7种 6、在一定条件下,同一反应进行的快慢与反应物的溶质质量分数成正比。现用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硫酸溶液与过量的镁粉反应,为了使反应慢点而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

硫酸浓度与比重对照表

硫酸浓度与比重对照表

硝酸的百分比浓度、当量浓度及比重对照表 1.0036 1.1609 1.0152 1.1733 1.0543 1.2213 1.0661 1.2335 盐酸浓度与比重对照表 HCL含量( 克 ) 比重20/4℃HCL含量( 克 ) 比重 20/4℃ 100g中含 量 1升中含量100g中含量1升中含量

1 10.03 1.003 2 2 243.8 1.108 2 20.16 1.008 24 268.5 1.119 4 40.72 1.018 26 293. 5 1.129 6 61.6 7 1. 02 8 28 319.0 1.139 8 83.01 1.038 30 344.8 1.149 10 104.7 1.047 32 371.0 1.159 12 126.9 1.057 34 397.5 1.169 14 149.5 1.068 36 424.4 1.179 16 172.4 1.078 38 451.6 1.189 18 195.8 1.088 40 479.2 1.198 20 219.6 1.098 磷酸浓度与比重对照表 H3PO含量( 克 ) 比重 20/4 ℃H3PO含量( 克 ) 比重 20/4 ℃ 100g中含量1升中含量100g中含量1升中含量 1 10.04 1.004 55 758.5 1.379 3 30.49 1.01 4 60 855.6 1.426 5 51.37 1.025 65 958.8 1.475 8 83.36 1.042 70 1068 1.526 10 105.3 1.053 75 1184 1.579 15 162.4 1.082 80 1306 1.633 20 222.7 1.113 85 1436 1.689 25 286.6 1.146 90 1571 1.746 30 354.2 1.180 96 1746 1.819 35 425.6 1.216 98 1807 1.844

常见酸及酸的化学性质

第十单元常见的酸和碱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指示剂的作用 2.知道盐酸、硫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3.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和稀释方法; 4.掌握酸的化学性质,知道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课前预习】 1.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溶液中是如何变色的? 2.写出铝与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情境导入】 人们在购买葡萄、橘子等水果时,常习惯的问“酸不酸?”。的确,许多未成熟的水果是很酸的,这是因为里面含有很多的有机酸,如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等,随着水果的成熟有些酸会逐渐分解,酸味也随之减轻。 【观察】教师演示,取适量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到试管中,分别滴加几滴石蕊和酚酞试液,观察记录变色情况。 【自学】浓盐酸的质量分数为35%-37%,密度1.097g/cm3,浓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 【讨论】打开浓盐酸的瓶盖为什么会产生白雾?说明它有什么性质?浓硫酸没有白雾说明什么? 【阅读】盐酸和硫酸的用途。 【观察】教师演示,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完成下表: 1.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溅在皮肤或者衣物上会有什么结果?应该怎么处理?说明浓硫酸具有什么性质? 2.如果将稀硫酸不慎溅在衣物上,应该怎么处理? 3.在稀释浓硫酸时应该怎样操作?为什么要这样做? 【归纳---板书】 一、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及用途: 1.盐酸——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2. 3.⑴脱水性:能够将纸张、木材、布料、皮肤里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夺去,使它们脱水生成黑色的炭,发生炭化。(思考:脱水性是什么性质?) ⑵ :浓硫酸跟空气接触,能够 空气里的水分,可用作某些气体的 。 ⑶强烈的 。 ⑷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一般不生成氢气,而生成水。 4.浓硫酸的稀释:稀释时,应将 其沿杯壁慢慢倒入 中,且边倒边搅拌。而不能把 往 里倒,以免水沸腾将硫酸带出,造成危险。(因为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万一浓硫酸洒在皮肤上,请立即 ,然后涂3%-5%的 溶液。 【巧学妙记】浓硫酸的稀释:“酸入水,沿内壁,慢慢倒,不断搅”。 【练一练】: 1. 下列物质敞口放一段时间,质量会减少的是 ( ) A .浓硫酸 B .大理石 C .稀硫酸 D .浓盐酸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出现白烟 B .用浓硫酸在白纸上写字,白纸上的字迹慢慢变黑 C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D .稀硫酸、稀盐酸都可以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3.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盐酸可用来除铁锈 B .稀硫酸在实验室里常用作干燥剂 C .硫酸可用于精炼石油和金属除锈 D .盐酸是重要化工产品 4.如图该装置被誉为“万用瓶”。 ⑴用来洗气。向其中装入足量浓硫酸,将氧气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由 端进 端出来的气体就只有 。这同时说明浓硫酸具有 性。 ⑵用来收集气体。空的该装置可以实现向下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其关键在于进气出气口不同。 ①如 进, 出,实现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②如 进, 出,实现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www. https://www.360docs.net/doc/e113688216.html, ③实现排水法收集时,必须现放满水,再由要收集的气体将水排出,而水只能从 端排出,所以此时气体永远是 端进。

硫酸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硫酸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标识中文名:硫酸英文名:sulfuricacid分子式:H2SO4分子量:98.08CAS 号:7664-93-9危险性类别:第8.1类酸性腐蚀品。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纯品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无臭。熔点(℃):10.5沸点(℃):330.0临界温度(℃):无资料临界压力(MPa):无资料饱和蒸气压(KPa):0.13(145.8℃)燃烧热(KJ/mol):无意义相对密度(水=1):1.83(空气=1):3.4溶解性:与水混溶。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本品助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引燃温度(℃):无意义闪点(℃):无意义爆炸下限(%):无意义爆炸上限(%):无意义最小点火能(mj):无意义最大爆炸压力(MPa):无意义危险特性遇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遇电石、高氯酸盐、雷酸盐、硝酸盐、苦味酸盐、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吸水性。禁配物碱类、碱金属、水、强还原剂、易燃或可燃物。消防措施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避免水流冲击物品,以免遇水会放出大量热量发生喷溅而灼伤皮肤。毒性急性毒性LD50:2140mg/kg(大鼠经口) LC50:510mg/m3,2小时(大鼠吸入);320mg/m3,2小时(小鼠吸入)毒性刺激性:家兔经眼:1380μg,重度刺激。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mg/m3):2前苏联MAC(mg/m3):1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

硫酸浓度与密度对照表

硫酸浓度/密度对照表(20℃) 密度H2SO4密度H2SO4密度H2SO4密度H2SO4 g/cm3%g/cm3%g/cm3%g/cm3% 1.00000.3 1.115016.7 1.230031.4 1.345044.7 1.0050 1.0 1.120017.4 1.235032.0 1.350045.3 1.0100 1.7 1.125018.1 1.240032.6 1.355045.8 1.0150 2.5 1.130018.8 1.245033.2 1.360046.3 1.0200 3.2 1.135019.4 1.250033.8 1.365046.9 1.0250 4.0 1.140020.1 1.255034.4 1.370047.4 1.0300 4.7 1.145020.7 1.260035.0 1.375047.9 1.0350 5.5 1.150021.4 1.265035.6 1.380048.4 1.0400 6.2 1.155022.0 1.270036.2 1.385049.0 1.04507.0 1.160022.7 1.275036.8 1.390049.5 1.05007.7 1.165023.3 1.280037.4 1.395050.0 1.05508.4 1.170023.9 1.285037.9 1.400050.5 1.06009.1 1.175024.6 1.290038.5 1.405051.0 1.06509.8 1.180025.2 1.295039.1 1.410051.5 1.070010.6 1.185025.8 1.300039.7 1.415052.0 1.075011.3 1.190026.5 1.305040.2 1.420052.5 1.080012.0 1.195027.1 1.310040.8 1.425053.0 1.085012.7 1.200027.7 1.315041.4 1.430053.5 1.090013.4 1.205028.3 1.320041.9 1.435054.0 1.095014.0 1.210028.9 1.325042.5 1.440054.5 1.100014.7 1.215029.6 1.330043.1 1.445055.0 1.105015.4 1.220030.2 1.335043.6 1.450055.4 1.110016.1 1.225030.8 1.340044.2 1.455055.9 1.460056.4 1.585067.8 1.710078.5 1.835095.7 1.465056.9 1.590068.2 1.715078.9 1.836097.0 1.470057.4 1.595068.7 1.720079.4 1.475057.8 1.600069.1 1.725079.8 1.480058.3 1.605069.5 1.730080.2 1.485058.8 1.610070.0 1.735080.7 1.490059.2 1.615070.4 1.740081.2 1.495059.7 1.620070.8 1.745081.6 1.500060.2 1.625071.2 1.75008 2.1

浓硫酸理化性质

浓硫酸 物理性质 纯硫酸是一种无色无味油状液体。常用的浓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3%,其密度为1.84g·cm-3,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1。硫酸是一种高沸点难挥发的强酸,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浓硫酸稀释时应该“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若将浓硫酸中继续通入三氧化硫,则会产生"发烟"现象,这样超过98.3%的硫酸称为"发烟硫酸" 熔沸点 98.3%时 熔点:-90.8℃; 沸点:338℃ 化学性质 1.脱水性 ⑴就硫酸而言,脱水性是浓硫酸的性质,而非稀硫酸的性质,即浓硫酸有脱水性且脱水性很强。 浓硫酸的腐蚀性⑵脱水性是浓硫酸的化学特性,物质被浓硫酸脱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的过程,反应时,浓硫酸按水分 子中氢氧原子数的比(2∶1)夺取被脱水物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 ⑶可被浓硫酸脱水的物质一般为含氢、氧元素的有机物,其中蔗糖、木屑、纸屑和棉花等物质中的有机物,被脱水后生成了黑色的炭(炭化)。 浓硫酸如C12H22O11===12C + 11H2O 2.强氧化性 ⑴跟金属反应 ①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②加热时,浓硫酸可以与除金、铂之外的所有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硫酸盐,本身一般被还原成SO2 Cu + 2H2SO4(浓) ==== CuSO4 + SO2+ 2H2O 2Fe + 6H2SO4(浓) ==== Fe2(SO4)3 + 3SO2 + 6H2O 在上述反应中,硫酸表现出了强氧化性和酸性。 ⑵跟非金属反应 热的浓硫酸可将碳、硫、磷等非金属单质氧化到其高价态的氧化物或含氧酸,本身被还原为SO2。在这 类反应中,浓硫酸只表现出氧化性。 C + 2H2SO4(浓) ==== CO2 + 2SO2 + 2H2O S + 2H2SO4(浓) ==== 3SO2 + 2H2O 2P + 5H2SO4(浓) ==== 2H3PO4 + 5SO2 + 2H2O ⑶跟其他还原性物质反应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实验室制取H2S、HBr、HI等还原性气体不能选用浓硫酸。 H2S + H2SO4(浓) ==== S + SO2 + 2H2O 2HBr + H2SO4(浓) ==== Br2 + SO2 + 2H2O 2HI + H2SO4(浓) ==== I2 + SO2 + 2H2O 3。吸水性 就硫酸而言,吸水性有很多用处,比如很多的气体都可以用浓硫酸来干燥。它是良好的干

盐酸和硫酸的识别

盐酸和硫酸的识别 盐酸(CHl)和硫酸(H2SO4)是两种常见的酸,也是很重要、用途很广的两种酸。化学试题有关酸的知识一般都围绕它们而展开,故有关这两种酸知识的识别对我们学习其他一些不常见的酸很有帮助。 由于两者都是酸,在化学性质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如与酸碱指示剂作用,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与金属氧化特的反应等。但由于酸根离子(CL—,SO42—)的不同,两者也存在一定的相异性,这往往成了试题中的考点。 (1)实验室中制氢气常用的药品是In和稀H2SO4 In+H2SO4=InSO4+H2↑ 也可用HCL代替H2SO4,相比,用H2SO4制得的H2更纯净,盐酸是氯化氢(HCL)气体的水溶液,有一定的挥发性。 (2)CO2的实验室制法中,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 此反应中不可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原因是反应虽可发生,但生成了微溶的硫酸钙覆盖在碳酸钙表面,阴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CaCO3+H2SO4=CaSO4+H2O+CO2↑) (3)生活中,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用盐酸比硫酸的效果要好一些,即使盐酸过量残留在金属表面,也会挥发,不会对金属制品产生侵蚀,此外,“洁厕灵”等除污剂中含有有效成分也是盐酸。 (4)需识别的两个特征反应: HCl+AgNO3=AgCl↓+HNO3 H2SO4+Ba(NO3)2=BaSO4↓+2HNO3 反应中的AgCl和BaSO4是不溶于稀HNO3的两种白色沉淀,可通过滴加AgNO3和稀HNO3签别HCl和含Cl—的化合物是氧化物的特征反应,同样,后者可用于H2SO4及含SO42—化合物的鉴别。需注意的是,在Cl—和SO42—同存的溶液中,要鉴别Cl-和SO42—时,顺序一

硫酸密度表

(按25℃换算)

本文来源:蓄电池在线 20℃時硫酸的密度與濃度對照表 比重含量比重含量比重含量比重含量 1 0.3 1.215 29.6 1.43 53.5 1.645 72.9 1.005 1 1.22 30.2 1.435 54 1.65 73.4 1.01 1.7 1.225 30.8 1.44 54.5 1.655 73.8 1.015 2.5 1.23 31.4 1.445 55 1.66 74.2 1.02 3.2 1.235 32 1.45 55.4 1.665 74.6 1.025 4 1.24 3 2.6 1.455 55.9 1.67 75.1 1.03 4.7 1.245 33.2 1.46 56.4 1.675 75.5 1.035 5.5 1.25 33.8 1.465 56.9 1.68 75.9 1.04 6.2 1.255 34.4 1.47 57.4 1.685 76.3 1.045 7 1.26 35 1.475 57.8 1.69 76.8 1.05 7.7 1.265 35.6 1.48 58.3 1.695 77.2 1.055 8.4 1.27 36.2 1.485 58.8 1.7 77.6 1.06 9.1 1.275 36.8 1.49 59.2 1.705 78.1 1.065 9.8 1.28 37.4 1.495 59.7 1.71 78.5 1.07 10.6 1.285 37.9 1.5 60.2 1.715 78.9 1.075 11.3 1.29 38.5 1.505 60.6 1.72 79.4 1.08 12 1.295 39.1 1.51 61.1 1.725 79.8 1.085 1 2.7 1.3 39.7 1.515 61.5 1.73 80.2 1.09 13.4 1.305 40.2 1.52 62 1.735 80.7 1.095 14 1.31 40.8 1.525 6 2.4 1.74 81.2 1.1 14.7 1.315 41.4 1.53 6 2.9 1.745 81.6 1.105 15.4 1.32 41.9 1.535 63.4 1.75 8 2.1 1.11 16.1 1.325 4 2.5 1.54 6 3.8 1.755 82.6 1.115 16.7 1.33 43.1 1.545 64.3 1.76 83.1

不同温度下硫酸溶液的密度和质量百分浓度的关系

不同温度下硫酸溶液的密度和质量百分浓度的关系

硫酸浓度表 密度(g/ml) 电解液中硫酸含量 15℃25℃质量(%) 体积(%) mol/L(15℃) g/L(15℃) 1.0000 1.000 0.0 0.0 0.000 0.0 1.0100 1.009 1.4 0.8 0.144 14.1 1.0200 1.019 2.9 1.6 0.302 29.6 1.0300 1.029 4.4 2.5 0.463 45.4 1.0400 1.039 5.9 3.3 0.627 61.4 1.0500 1.049 7.3 4.2 0.782 74.5 1.0600 1.058 8.7 5.0 0.941 92.2 1.0700 1.068 10.1 5.9 1.103 108.1 1.0800 1.078 11.5 6.7 1.267 124.2 1.0900 1.088 12.9 7.6 1.435 140.6 1.1000 1.098 14.3 8.5 1.602 157.0 1.1100 1.107 15.7 9.5 1.779 174.3 1.1200 1.117 17.0 10.3 1.943 190.4 1.1300 1.127 18.3 11.2 2.110 206.8

1.1400 1.137 19.6 1 2.1 2.280 22 3.4 1.1500 1.147 20.9 13.0 2.453 240.4 1.1600 1.156 22.1 13.9 2.616 256.4 1.1700 1.166 23.4 1 4.9 2.793 273.7 1.1800 1.175 24.7 1 5.8 2.954 289.5 1.1900 1.186 25.9 1 6.7 3.145 308.2 1.2000 1.196 2 7.2 17.7 3.331 326.4 1.2100 1.206 2 8.4 18.7 3.506 343.6 1.2200 1.216 2 9.6 19.6 3.685 361.1 1.2300 1.225 30.8 20.6 3.865 378.8 1.2400 1.235 32.0 21.6 4.049 396.8 1.2500 1.245 33.0 22.6 4.235 415.0 1.2600 1.255 34.4 23.6 4.422 433.4 1.2700 1.265 35.6 24.6 4.613 452.1 1.2800 1.275 36.8 25.6 4.807 471.1 1.2850 1.280 37.4 26.1 4.899 480.1 1.2900 1.285 38.0 26.6 5.002 490.2 1.3000 1.295 39.1 27.6 5.187 508.3 1.3100 1.305 40.3 28.7 5.387 527.9 1.3200 1.315 41.4 29.7 5.577 546.5 1.3300 1.325 42.5 30.7 5.767 565.2 1.3400 1.335 43.6 31.8 5.961 584.2 1.3500 1.345 44.7 32.8 6.155 603.2 1.3600 1.355 45.8 33.9 6.356 622.9 1.3700 1.365 46.9 34.9 6.556 642.5 1.3800 1.375 47.9 35.9 6.745 661.0 1.3900 1.385 49.0 37.0 6.950 681.1 1.4000 1.395 50.0 38.0 7.143 700.0 1.4100 1.405 51.0 39.1 7.338 719.1 1.4200 1.415 52.0 40.1 7.535 738.4 1.4300 1.425 53.0 41.2 7.734 757.9 1.4400 1.435 54.0 42.2 7.935 777.6 1.4500 1.445 54.9 43.2 8.123 796.1 1.4600 1.455 55.9 44.2 8.317 815.1 1.4700 1.465 56.9 45.5 8.532 836.1 1.4800 1.475 57.8 46.5 8.729 855.4 1.4900 1.485 58.7 47.5 8.925 874.6 1.5000 1.495 59.7 48.7 9.138 895.5 1.5100 1.505 60.6 49.7 9.338 915.1 1.5200 1.515 61.5 50.6 9.539 934.8 1.5300 1.525 62.4 51.7 9.742 954.7 1.5400 1.535 63.3 52.9 9.947 974.8

区别浓硫酸和稀硫酸的方法小结

区别浓硫酸和稀硫酸的方法 物理方法: 1.称重法:浓硫酸比稀硫酸密度大(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mL),相同体积,重的是浓硫酸。 2.粘度法:浓硫酸是粘稠的液体,而稀硫酸则接近于水的粘度,所以将试剂瓶拿起摇动几下 3.沸点法:硫酸是高沸点的酸,98%的浓硫酸沸点为338℃,故可取少许于试管中加热,先沸腾且有大量水蒸气产生的为稀硫酸 4.稀释法:浓硫酸溶解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故可在小烧杯中加20mL 水,沿烧杯壁慢慢加酸(切不可将水加到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溶解时放出大量热的是浓硫酸 5.露置法: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的是浓硫酸。

6.导电法:取两个碳棒作电极,插入酸中,电路中串联上小灯泡,用两节干电池构成闭合回路,小灯泡发光且较亮的是稀硫酸,因为浓硫酸中水较少,绝大部分硫酸分子没有电离,故自由移动的离子很少,导电性较差。 化学方法: 1.钝化法:分别取少许于试管中,加入铁丝或铝片,无现象的是浓硫酸,有气泡出现的是稀硫酸。因为浓硫酸在常温时可使铁、铝等金属表面快速氧化生成一种致密的氧化膜而发生“钝化”。 2.氧化法:分别取两支试管,加入铜片或木炭后,再分别加入酸,然后加热,能够产生刺激性气体的是浓硫酸。 3.胆矾法:分别取两支试管,加入胆矾少许,再分别加入酸,晶体溶解溶液变蓝色的是稀硫酸,晶体表面变白色的是浓硫酸。 4.脱水法:分别用玻璃棒醮取两种酸在纸或木材或棉布上画痕,表面脱水炭化的是浓硫酸。 5.蔗糖法:在小烧杯中加入约10g蔗糖,滴入1mL水后,再加入酸,能使蔗糖脱水炭化产生“黑面包”的是浓硫酸。

6.食盐(硝酸钠)法:在试管中加入少许食盐,然后分别加入酸,产生刺激性气体的是浓硫酸,食盐溶解无刺激性气体产生的是稀硫酸。 7. 镁锌法:稀硫酸与镁锌等反应产生无色无味的氢气,浓硫酸与镁锌等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 8. 试纸法:滴在紫色石蕊试纸上,稀硫酸的变红,浓硫酸的碳化变黑。 不管鉴别几种什么物质,只有找出这些物质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的差异即可。

知识点2盐酸和硫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知识点2盐酸和硫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蒸气接触,又形成了盐酸小液滴。 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如果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但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此过程是物理变化。 ③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常用做干燥剂,干燥装置如图甲所示,但浓硫酸不能干燥氨气,因为它能与浓硫酸反应。可以用来干燥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 ④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实验室必须密封保存这两种酸。' 警示:①浓盐酸的挥发性及浓硫酸的吸水性是两种酸特殊的物理性质。 ②浓硫酸做干燥剂时,需干燥的气体一定从长导管通入,从短导管导出,即归纳为:长进短出。 知识点3:浓硫酸的腐蚀性 素的化合物组成)里的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生成黑色的炭。 (2)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浓硫酸时,一定要小心,防止沾到皮肤和衣物上。 (3)事故处理:若将浓硫酸沾在皮肤、衣物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 拓展:①浓硫酸不但能脱去皮肤中的氢、氧元素,而且也可以脱去纸张、木材、布料中的氢、氧两种元素,这种作用通常叫做脱水作用,在上述过程中浓硫酸表现出脱水性。 ②浓硫酸的脱水性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化学性质。区别于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是原物质中没有水,而是将原物质中的氢、氧两种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 知识点4:浓硫酸的稀释(重点) 用手轻轻触碰烧杯外壁,手的感觉是发热或烫。其原因是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规律总结: ①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容器壁满满注入水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里。如果将水倒入浓硫酸里,由于水的密度小,浮在浓硫酸的上面,硫酸溶解时放出的热量不易散失,使水暴沸,带着酸四处飞溅。 ②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③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巧计口诀:稀释浓硫酸,应防酸飞溅;硫酸慢入水,及时来搅拌。 ^ 知识点5:酸的化学性质(重点、难点)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