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维修关联图法

设备维修关联图法
设备维修关联图法

设备管理理论与方法—设备综合管理。设备综合管理是运用长远的、全面的、系统的观点,采取一系列技术的、经济的、组织的措施,力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综合效率最高,从而获得最佳经济效益。设备综合管理的特点:一是全过程(一生)管理;二全员参加管理(从领导到工人);三是价值管理。全过程管理是基础,全员参加是手段,管理是目的。设备是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是完成生产任务的手段。设备管理水平和设备状况的好坏与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密切相关。设备管理工作,必须适应油田生产企的变化,为生产服务。随着生产的变化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当转变的时候,设备管理工作也应及时地调整、改善和提高,以适应变化了的方向对设备管理工作的要求。应当树立重视设备管理、加强设备管理为生产服务的思想。要根据生产任务、设备修理工作的难度,确定重点设备。对重点设备实行维护、修理、备件供应、改造、更新五优先,确保企业生产任务的完成。

设备维护保养与计划检修相结合

生产实践证明,设备管理工作应执行以“维修为主,检修为辅”的原则。没有正确的维护保养,就不可能有周到的计划检修。

设备的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之间常会出现一些矛盾。如果计划检修只是抢进度,忽视检修质量而遗留下设备隐患,就会加大维护保养的工作量。反之,如果维护保养不精心,发现问题不及时处理,操作人员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就不仅会带来“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的后果,而且会加大检修工作量,正常计划被打乱,甚至会造成严重后果。

设备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设备综合管理与许多因素有关。根据许多在设备管理改革和设备管理工作中取得成效的优秀单位来看,领导重视是搞好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与保证,这是一条成功的经验。

1. 迅速掌握重点---即时掌握问题重心,不似无头苍蝇般地找不到重点。

2. 学习重视企划---有效解析问题,透过手法的运用,寻求解决之道。

3. 重视解决过程---重视问题解决的过程,不只是要求成果。

4. 了解重点目标---拥有正确的方向,不会顾此失彼。

5. 全员系统导向---强化全员参与的重要性,进而产生参与感与认同感。

状态维修模式要求对设备进行相关参数测量,及时反映设备故障产生前的实际状态。测量的参数可以在足够的提前期间发出警报,以便采取适当的维修措施。这种预防维修方式的维修作业一般没有固定的间隔期,维修技术人员根据监测数据的变化趋势作出判断,再确定设备的维修计划。这样,对设备故障规律的认识和故障诊断技术的掌握、应用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案例:

运用因果图法分析影响油封泄漏维修质量的原因

影响差速器密封维修质量的原因是过程控制中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是:

人:操作者对质量的认识、技术熟练程度和身体状况等;

机器:机器设备、工装夹具的精度和维护保养状况等;

材料:工件材料的成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

方法:包括工装选择、操作规程等;

环境:场地的温度、湿度、照明和清洁条件等;

测量:测量的方法和精度等。

由于这6个因素的每一方面都包含了许多具体的因素,每个因素又是其他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分析影响质量的原因时,要把对质量发生作用的各种因素条理化,把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搞清楚,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达到控制质量水平的目的。同样,在通过对原因分析不仅要找出造成故障的规律,更要找出造成这种规律的原因,然后反馈到过程控制中,改进维修方法,达到提高质量的目的。

利用因果图表

因果图法是一种分析影响质量各种原因的有效方法。因果图由许多大小不同的箭头组成,图的中间是一条粗箭头,表示结果,也就是需要分析原因的某一质量特性;粗箭头的两旁有若干大箭头,表示人、机器、材料、方法、环境和测量等几方面的因素;每一箭头两旁又有若干小箭头,分别表示影响它所指的那个箭头的原因,如文中图所示。

图油封泄漏维修质量问题的因果图

根据上述因素可以找出差速器油封泄漏的主要原因。差速器油封泄漏质量问题原因分析清楚后,组织技术人员和员工、操作人员对上述问题逐项进行验证解决;加强员工技能培训,未培训合格不得上岗,加强现场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加强工作场地零部件的清洁度;确保油封密封位置正确。上述各项改进后,维修质量明显提高。

结论

1. 因果图能够全面地反映质量的因果关系,它不仅把质量中存在的问题与产生的原因表现出来,而且层次分明,可以从中反映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反映某一原因是通过什么途径影响其结果的。

2. 因果图的图形虽然比较简单,但若没有一定的技术水平与生产经验,对整个生产过程没有全面、深入地了解,就难以绘制全面

基础质量管理工具

基础质量管理工具 目录 一、统计技术基础知识 二、新七种工具 三、老七种工具 四、其它常用统计工具 第一章统计技术基础知识 第一节数据的基本知识 质量管理在反映、分析、处理和控制质量问题时,都离不开数据,正确地收集、使用数据是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这里结合统计技术的应用,介绍有关数据方面的基本知识。 据。 一、统计技术的定义 统计技术是研究随机现象中确定的统计规律的科学。 具体地讲,统计技术是指有关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统计数据,并对其所反映的问题作出一定结论的方法。 二、统计技术的分类 1、统计技术的分类 统计技术分成描述性统计技术和推断性统计技术。 描述性统计技术:是对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的技术。反映统计技术和描述观测结果。 推断性统计技术:是在对数据描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解释和作出推断性结论的技术。 统计技术有以下三种性质:

(1)描述性 利用统计技术对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以便展示出统计数据的规律,这就是统计技术的描述。 (2)推断性 统计技术都是要通过详细研究样本来达到了解、推测总体状况的目的,因此它具有由局部推断整体的性质。 (3)风险性 统计技术既然要用部分去推断全体,那么这种由推断而得出的结论就是不会百分之百准确,即可能有错误。 2、统计方法的分类 统计数据是统计方法应用中的统计对象,根据统计数据类别不同,统计方法可分为统计型方法(适用于数字数据的方法)和情理型方法(适用于非数字数据的方法)。表1-1总结了两类不同方法的特点。 特别提醒: 统计数据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是:归纳、分析问题、显示事物的客观规律。 统计技术部室具体解决质量问题的技术。要具体解决质量问题还需要依靠专业技术和组织管理措施。 表1-2 常用的统计技术

设备维修工作程序

设备维修流程图

设备维修工作程序 一、目的 规范设备管理流程,提升流程效率;加强设备故障维修的反应速度和信息反馈速度,最大限度的服务于生产需要,培养高效的维修管理团队。 二、设备维修管理流程 1、设备故障报修途径 a)生产部门的设备操作员工发现故障隐患:上报部门领导后,可以书面通知设备维修班,同时也可以先进行电话通知维修,然后,再填写设备报修单交予设备维修人员。 b)设备维修人员在日常设备巡查中发现设备故障隐患:首先排查设备故障,然后及时报告班长安排维修。 c)在设备定期的维护保养中发现设备故障隐患:首先要对故障情况进行检修工作,然后及时报告班长进行下一步工作。 2、设备故障的确认 a)设备故障情况通过报修途径报告至设备维修班,首先,由维修人员对故障情况进行确认,确定设备故障维修复杂系数,对设备故障简单分类后,制定出维修计划。 b)对于维修系数低的设备故障,由设备维修人员直接进行现场维修。 c)根据设备故障情况制定出相应的维修计划后,报告给设备科主管领导,由主管领导审核后批准执行。 d)维修班根据维修计划,首先依据故障情况领用设备配件以及配备维修工具,然后,组织维修人员实施维修工作。 e)对于设备故障需要委外维修、加工的,由维修班申请,设备科长审核后,报请分管副总经理审批。 3、设备故障的维修 a)设备故障维修结束后,设备维修人员要填写设备故障原因及维修情况说明;然后由设备操作员工对设备故障维修状况进行确认,确认设备故障解除后,签字确认。 b)设备故障在维修中发现缺少维修零部件,需要联系购买时,设备维修人员要在设备报修单上注明设备需要待修,以及待修的原因;由设备操作员确认并签字。维修人员要把此情况及时报告主管领导,由主管领导通知采购部门购买配件。

质量管理工具-排列图法

质量管理工具—排列图法 排列图也叫主次因果分析图,又称巴氏图或帕累托图。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发明的。他是确定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的一种工具。排列图反映了“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的观点。 1、排列图的特点 (1)按问题的大小进行排列,以便找出关键因素。排列图按原因或状况分类,把数据从大到小排列,成为一种频率分布。 (2)强调分层分析,问题明确有利于确定问题的次序。 (3)强调用数据说话,每一项都有次数和累计百分比,以数据为根据,有说服力,能反应质量问题。 2、绘制排列图的步骤 (1)收集一定时期的质量数据; (2)把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 (3)整理数据,做排列计算表。按分类项目统计频数,计算频数和累计频率,并列表示之。频率很小的项目可以合并为“其他”排在最后。(见附表)

调查项目出现的频数频率表

3、绘制排列图 排列图一般有两个纵坐标,几个直方形和一条曲线组成。左边的纵坐标,表示频数;右边的纵坐标,表示累计频率,标度0-100%;横坐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各个因素或项目,按各影响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从左至右排列;直方形的高度表示某项影响因素的大小,直方形标明质量问题的名称。在每个直方形上方右角标出累计值点,连接各点即成由左向右上升的曲线,这条曲线就称为帕累托曲线。 记录必要事项:主要记录图标题、获取数据时间、制图人、制图时间。 4、根据排列图确定各类因素 通常把累计百分数分为三类: (1)0-80%为A类因素,也即是主要因素; (2)81%-90%为B类因素,也即是次要因素; (3)91%-100%为C类因素,也即是一般因素。 例图:

例图-1

质量管理核心工具——8D、排列图、因果图2011.10

哈飞汽车培训教材 系列:质量管理 教材名称:质量管理核心工具——8D、排列图、因果图 编写人:张振海、曲长红、吴秀芳、 陈晓东 哈尔滨哈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二○一一年九月二十九日

目 录 第一章 8D的含义-------------------------------------1 第二章8D 的使用范围------------------------------4 第三章 8D 使用的质量工具-------------------------------9第四章8D 的分析步骤---------------------------------13 一、问题的描述--------------------------------------4 二、确定临时纠正措施----------------------------4 三、确定和验证根本原因和遗漏-------------------------5 四、确定和验证针对根本原因和遗漏点的永久纠正措施--------6 五、实施和确认永久纠正措施----------------------------7 六、防止再发生---------------------------------13 七、承认小组及个人的贡献-------------------------15 第五章8D 案例----------------------------------18 第六章 排列图的含义和应用----------------------------19 第七章 排列图的绘制步骤----------------------------19 一、确定分析的对象和分类项目------------------------18 二、确定收集数据的时间,并按分类项目在规定时间内收集数据--------------------------------------------------19 三、整理数据并做统计表-----------------------------21 四、记入图标用纸并按数据大小排列绘出柱状图------------21 五、绘制计曲线------------------------------21 六、记入必要的事项------------------------------21 第八章 因果图的含义-----------------------------------22 第九章 因果图的绘制步骤-------------------------------23

因果图与关联图法

因果图与关联图法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第四节因果图与关联图法 一、因果图法 1.什么是因果图法? 因果图是用来反映和表示质量特性问题与影响因素关系的图,通常又叫树枝图、鱼刺图、要因图。因果图法就是利用因果图来分析和寻找引起质量问题的原因的方法。 在指出主要质量问题以后,一般采用开质量分析会的办法,集思广益,理出头绪,将与会者的看法反映在一张图上。它是通过带箭头的线,将质量问题与原因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如图所示。 指的方向。 (3)确定大原因。因为影响产品质量问题一般有五大因素(人、机、料、法、环),所以一般因果图都是按五大因素分类,把大原因用箭头排列在主干两面,大原因线与主干线成60°角,见上图。 (4)召集与该质量问题直接相关人员,充分发扬民主,各抒已见,分类找出中原因和小原因,小原因就是展开分析到能采取措施的原因。 (5)在众多原因中,找出主要、关键的原因,用框框或用颜色区分开,这样的主要原因3~5项,不宜过多,一般采取表决和打分法等确定。 (6)记下必要的有关事项,如绘图日期,制图者,参加讨论人员及其他可供参考查询的注意事项。 3.因果图的应用实例 例:某纺织厂长条工序并条质量因果分析。其质量问题为并条重量不匀率高,分析结果见下图。

4.作因果图应注意的事项 (1) 确定质量问题,应尽量具体,必须是一个问题。 (2) 作图要发扬民主,尽量做把与问题有关的人员召集来,如果是一个人凭经验,把图 做好,那么也要讨论通过。 (3) 原因分析一定找出最小具体原因,才可以采取对策。 (4) 主要原因一定要标出。 (5) 为图形的美观,分枝线与主干线之间的倾斜角为60°。 (6) 大、中、小原因一定要分开,不要混淆。 二、关联图法 1、什么是关联图法? 所谓关联图法,就是把几个问题与其主要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用箭头连接起来表示的 图 , 是 寻 求 解 决 那 些 有 着 原 因 结 果 、 目的手段等关系的复杂问题的方法。 这种图形,可以纵观全貌,关系清楚,主次分明,很容易找出主要问题。 2、关联图的特点 (1) 它是从分析因果关系入手,能以各种复杂因素交织在一起的诸多因素中找出因果关 系,准确抓住主要问题,突出重点,使人们能有效地掌握需要解决的问题。 (2) 不受形式限制,可用灵活的图形来表示问题、因果之间的关系。 (3) 通过简单的直观图形,表达出复杂矛盾事物关系,容易使大家明确重点,意见一 致。 (4) 不仅能应用于解决单一目的问题,而且可应用于解决多种问题。 3、关联图的结构、形式和绘制方法 (1)关联图的结构: ① 把所表达的问题和主要因素用“○”或“□”圈起来。 并条重量不匀率高因果分析图 巡回 不及时

设备维修流程规定

设备维修流程规定 [HL-ZJB-001]-RZ[2015]- 013 编制:人事行政部 编制日期:2015年11月13日 审批: 审批日期:2015年11月17日 一、目的 为使公司机器设备及各办公设备得到及时有效的维修,使生产、市场及各部门工作更加顺畅。 二、适用范围及人群 某某有限公司全体员工。 三、职责 1.生产部 1.1生产设备异常时,由生产开出《设备维修申请单》,经生产厂长签字确认。 1.2生产厂长确认后联系机修/电工人员处理。 1.3维修完毕后由生产申请人员在收据及《设备维修申请单》签名确认。 1.4维修人员根据员工有效签名确认收据及《设备维修申请单》同时上交人事行政专员处确认维修费用事项,并进行报销处理。 1.5如维修人员不能修好时,由总经办根据设备保修期限联系厂家或其它人员维修。 2.市场部、人事行政部 2.1将维修事项向人事行政专员报备,填写《设备维修申请单》并拍照发一份给销售经理、人事行政经理,写明维修设备名称和故障原因。 2.2正常上班时间(早上08:30~下午18:00)接获门店请求后,由人事行政专员联系电工或者电脑维修人员到店进行维修;下班时间段可由店长上报直接上级,由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到店维修,后电话或网络告之人事行政专员。 2.3维修人员带收据到现场,维修确认好后,员工需在《设备维修申请单》及收据上进行签名确认维修情况。 2.4人事行政专员对所有维修事项进行跟进处理并确认。 2.5维修人员根据员工有效签名确认收据及《设备维修申请单》同时带回来总部人事行政专员处确认维修费用事项,并进行报销处理。

四、申请报修流程 1.生产设备维修流程

质量管理工具-统计方法-排列图因果图

TS16949推进宣传(八) ---常用统计分析方法介绍(一)----排列图、因果图 一、排列图 排列图是找出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因素的图表工具.它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雷托(Pareto)提出的.巴洛特发现人类经济领域中"少数人占有社会上的大部分财富,而绝大多数人处于贫困状况"的现象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即所谓"关键的少数与次要的多数"原理.朱兰(美国质量管理学家)把这个原理应用到质量管理中来,成为在质量管理中发现主要质量问题和确定质量改进方向的有力工具. 1.排列图的画法 排列图制作可分为5步: (1)确定分析的对象 排列图一般用来分析产品或零件的废品件数、吨数、损失金额、消耗工时及不合格项数等. (2)确定问题分类的项目 可按废品项目、缺陷项目、零件项目、不同操作者等进行分类。 (3)收集与整理数据 列表汇总每个项目发生的数量,即频数fi、项目按发生的数量大小,由大到小排列。最后一项是无法进一步细分或明确划分的项目统一称为“其它”。 (4)计算频数fi、频率Pi和累计频率Fi 首先统计频数fi,然后按(1)、(2)式分别计算频率Pi和累计频率Fi

(1) 式中,f为各项目发生频数之和。 (2) (5)画排列图 排列图由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几个顺序排列的矩形和一条累计频率折线组成。如图1所示为一排列图实例。 2.排列图用途 (1)确定主要因素、有影响因素和次要因素 根据排列图可以确定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累计频率Fi在0-80%左右的若干因素。是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如图中焊缝气孔和夹渣。主要因素个数一般为1-2个,最多不超过3个。 根据排列图可以确定质量问题的有影响因素:累计频率Fi在80-95%左右的若干因素。它们对产品质量有一定影响,称为有影响因素。 根据排列图可以确定质量问题的次要因素:累计频率Fi在95-100%左右的若干因素,其对产品质量仅有轻徽影响,称为次要因素。 (2)抓主要因素解决质量问题 将质量影响因素分类之后,重点针对1-2项主要因素进行改进提高,以解决质量问题。实践证明,集中精力将主要因素的影响减少比消灭次要因素更加有效。 (3)检查质量改进措施的效果 采取改进措施后,为了检验其效果,可用排列图来检查。若改进后的排列图中横坐标上因素频数矩形高度有明显降低,则说明确有效果。 二、因果图 在找出质量问题以后,为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以确定因果关系的图表称为因果图。它由质量问题和影响因素两部分组成。图中主干箭头所指的为质量问题,主干上的大枝表示主要原因。中枝、小枝、细枝表示原因的依次展开。 1.因果图的画法

因果图与关联图法

第四节因果图与关联图法 一、因果图法 1.什么是因果图法 因果图是用来反映和表示质量特性问题与影响因素关系的图,通常又叫树枝图、鱼刺图、要因图。因果图法就是利用因果图来分析和寻找引起质量问题的原因的方法。 在指出主要质量问题以后,一般采用开质量分析会的办法,集思广益,理出头绪,将与会者的看法反映在一张图上。它是通过带箭头的线,将质量问题与原因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如图所示。

2.因果图的的作图步骤 (1)明确提出存在的质量问题。 (2)画一条带箭头的主干,箭头指向右端,将提出的质量问题写在图的右边,即箭头所指的方向。 (3)确定大原因。因为影响产品质量问题一般有五大因素(人、机、料、法、环),所以一般因果图都是按五大因素分类,把大原因用箭头排列在主干两面,大原因线与主干线成60°角,见上图。 (4)召集与该质量问题直接相关人员,充分发扬民主,各抒已见,分类找出中原因和小原因,小原因就是展开分析到能采取措施的原因。 (5)在众多原因中,找出主要、关键的原因,用框框或用颜色区分开,这样的主要原因3~5项,不宜过多,一般采取表决和打分法等确定。 (6)记下必要的有关事项,如绘图日期,制图者,参加讨论人员及其他可供参考查询的注意事项。 3.因果图的应用实例 例:某纺织厂长条工序并条质量因果分析。其质量问题为并条重量不匀率高,分析结果见下图。 人

少股喂 回生条质 试验手法 啮合不 缠车处理 虚弄产环 法 料 巡回 分棉叉 拥条不 二并回压辊失

并条重量不匀率高因果分析 4.作因果图应注意的事项 (1)确定质量问题,应尽量具体,必须是一个问题。 (2)作图要发扬民主,尽量做把与问题有关的人员召集来,如果是一个人凭经验,把图做好,那么也要讨论通过。 (3)原因分析一定找出最小具体原因,才可以采取对策。 (4)主要原因一定要标出。 (5)为图形的美观,分枝线与主干线之间的倾斜角为60°。 (6)大、中、小原因一定要分开,不要混淆。 二、关联图法 1、什么是关联图法 所谓关联图法,就是把几个问题与其主要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用箭头连接起来表示的图,是寻求解决那些有着原因结果、 目的手段等关系的复杂问题的方法。 这种图形,可以纵观全貌,关系清楚,主次分明,很容易找出主要问题。

质量管理工具-统计方法-散布图、直方图

TS16949推进宣传(九) ---常用统计分析方法介绍(二)----散布图、直方图 一、散布图 在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中,常会接触到各个质量因素之间的关系。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往往不能进行解析描述,不能由一个(成几个)变量的数值精确地求出另一个变量的值,我们称之为非确定性关系。散布图就是将两个非确定性关系变量的数据对应列出,标记在坐标图上,来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1.散布图的画法 (1)收集数据 所要研究的两个变量如果一个为原因,另一个为结果时,则一般取原因变量为自变量,取结果变量为因变量。通过抽样检测得到两个变量的一组数据序列。 (2)在坐标上画点 在直角坐标系中,把上述对应的数据组序列以点的形式一一描出。注意,横轴与纵轴的长度单位选取原则是使两个变量的散布范围大致相等,以便分析两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2.散布图的用途 (1)确定两变量(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两变量之间的散布图大致可分下列六种情形。 1)强正相关(完全正线性相关)。x增大,y也随之线性增大。x与y之间可用直线y=a+bx(b为正数)表示。此时,只要控制住x,y也随之被控制住了,图1就属这种 情况。 图1

2)弱正相关。图2所示,点分布在一条直线附近,且x增大,y基本上随之线性增大,此时除了因素x外可能还有其它因素影响y。 图2 3)无关。图3所示,x和y两变量之间没有任何一种明确的趋势关系。说明两因素互不相关。 图3 4)弱负相关。图4所示,x增大,y基本上随之线性减小。此时除x之外,可能还有其它因素影响y。 图4

5)强负相关(完全负线性相关)。图5所示,x与y之间可用直线y=a+bx(b为负数)表示。y随x的增大而减小。此时,可以通过控制x而控制y的变化。 图5 6)非线性相关。图6所示,x、y之间可用曲线方程进行拟合,根据两变量之间的曲线关系,可以利用x的控制调整实现对y的控制。 图6 (2)变量控制。通过分析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出各变量之间的关联性类型及其强弱。当两变量之间的关联性很强时,可以通过对容易控制(操作简单、成本低)的变量的控制达到对难控制(操作复杂、成本高)的变量的间接控制。 (3)可以把质量问题作为因变量,确定各种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当同时分析各种因素对某一质量指标的作用关系时,或某一质量现状的引发因素包含多种因素时,应尽可能将质量数据按照各种可能因素类型进行分层,如:按操作人员分层、按使用设备分层、按工作时间分层、按使用原材料分层、按工艺方法分层或按工作环境分层

设备维修关联图法案例

案例: 运用因果图法分析影响油封泄漏维修质量的原因 影响差速器密封维修质量的原因是过程控制中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是: 人:操作者对质量的认识、技术熟练程度和身体状况等; 机器:机器设备、工装夹具的精度和维护保养状况等; 材料:工件材料的成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 方法:包括工装选择、操作规程等; 环境:场地的温度、湿度、照明和清洁条件等; 测量:测量的方法和精度等。 由于这6个因素的每一方面都包含了许多具体的因素,每个因素又是其他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分析影响质量的原因时,要把对质量发生作用的各种因素条理化,把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搞清楚,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达到控制质量水平的目的。同样,在通过对原因分析不仅要找出造成故障的规律,更要找出造成这种规律的原因,然后反馈到过程控制中,改进维修方法,达到提高质量的目的。

利用因果图表 因果图法是一种分析影响质量各种原因的有效方法。因果图由许多大小不同的箭头组成,图的中间是一条粗箭头,表示结果,也就是需要分析原因的某一质量特性;粗箭头的两旁有若干大箭头,表示人、机器、材料、方法、环境和测量等几方面的因素;每一箭头两旁又有若干小箭头,分别表示影响它所指的那个箭头的原因,如文中图所示。 图油封泄漏维修质量问题的因果图 根据上述因素可以找出差速器油封泄漏的主要原因。差速器油封泄漏质量问题原因分析清楚后,组织技术人员和员工、操作人员对上述问题逐项进行验证解决;加强员工技能培训,未培训合格不得上岗,加强现场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加强工作场地零部件的清洁度;确保油封密封位置正确。上述各项改进后,维修质量明显提高。 结论 1. 因果图能够全面地反映质量的因果关系,它不仅把质量中存在的问题与产生的原因表现出来,而且层次分明,可以从中反映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反映某一原因是通过什么途径影响其结果的。 2. 因果图的图形虽然比较简单,但若没有一定的技术水平与生产经验,对整个生产过程没有全面、深入地了解,就难以绘制全面

设备维修管理流程及报修单

目的 规范设备维修管理流程,提升维修效率;加强设备故障维修的反应速度和信息反馈速度,最大限度的服务于生产需要,培养高效的维修管理团队。 范围 XX 公司 执行时间 该制度于XXX年XX月开始执行 四内容 1 设备故障报修途径 1.1 使用部门的设备操作员发现故障隐患,上报主管(班组长、车间主任/ 科长),由操作班组填写《设备故障报修单》上“报修申请”部分内容后交予维修员。 1.2 设备维修员在日常设备巡查中发现设备故障隐患:首先排查并解除设备故障,对于较复杂的设备故障应及时报告维修班长安排维修。 1.3 在设备预维护过程中发现设备故障隐患:首先要对故障情况进行检修工作,对于较复杂的设备故障应及时报告维修班长进行进一步处理。 2 设备故障的确认 2.1 设备故障情况通过报修途径报至维修班,由维修班对故障情况进行确认,确定设备故障维修复杂程度。 3 设备故障的维修 3.1 简单故障的现场维修 3.1.1 对于维修复杂度低的设备故障,由设备维修人员直接进行现场维修。 3.2 较复杂故障的计划维修 3.2.1 对于维修复杂度高的设备故障,应制定出维修计划,报科室主管,由主管审核后批准执行。 最新可编辑word 文档

3.2.2 维修计划内容: 3.2.3 维修班根据维修计划组织实施维修工作。 3.3 委外维修 3.3.1 对于设备故障需要委外维修、加工的,由维修班申请,科室主管审核后,报请部门领导 批准后执行。 3.4 厂家维修 3.4.1 设备故障在维修中发现故障情况依靠公司自己的维修力量不能够解决, 产厂家维修时,维修员要把此情况及时报告科室主管, 经科室主管审核, 报请部门领导批准后, 由科室主管与设备生产厂家联系维修事宜。 3.5 特殊维修情况 3.5.1 设备故障在维修中发现缺少维修零部件,需要联系购买时,设备维修人员要在《设备故 障报修单》上注明设备需要待修,以及待修的原因;维修人员要把此情况及时报告科室主管, 由科室主管及使用部门主管确认并签字后,科室主管联系采购部门购买配件。 3.5.2 设备维修时,由于维修任务繁多导致设备不能够立即进行维修,要及时报告科室主管, 由科室主管和使用部门沟通协调,另外确定维修时间或者维修计划。 3.6 维修中的现场管理 3.6.1 检修人员使用不合格的零部件、紧固件、各种阀门、材料等,设备使用部门有权拒绝使 最新可编辑 word 文档 3.2.2.1 维修项目。 3.2.2.2 维修方案和开停车方案。 3.2.2.3 计划进度。 3.2.2.4 备品配件及辅助材料的准备。 3.2.2.5 维修人员的选定。 3.2.2.6 维修图纸或资料的准备。 3.2.2.7 维修工具的准备。 需要联系设备生

设备检修过程管理规定

设备检修过程管理规定 1.检修前必须落实各项准备工作。 1) 组织工作落实。 2) 技术措施及检修方案落实。 3) 各项零部件、材料、工具落实。 2.检修工作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严格按照设备维护检修规程中的质量标准和暂定质量标准执行。 1) 对于不符合标准要求的设备、备品、配件、紧固件、各种阀门、材料等,未经变更审批手续不得使用。 2) 检修完的设备、管道等都要达到完好标准,做到不漏水、不漏气、不漏电。 3) 在检修工作中,对质量要实行“三级检查”,即:检修人员自检,工段长检查,专业人员检查。 3.结合设备大、中修实行设备改造,由车间向机动处提出报告,并附图纸说明,批准后执行。重大设备革新,经机动处审查,设备副总批准。 4.设备检修要逐步采用故障诊断和监测等先进技术,做到及时、准确地发现设备缺陷,指导检查工作。 5.检修。 1) 废机油采用漏斗和油桶接收,浸在油中的设备吊出油箱后应放在接收槽内,机油不得滴漏在设备和地面上。 2) 废油脂用塑料布接收,放到回收槽内,油脂不能落到设备和地面上。 3) 设备拆卸的零部件,按其拆卸的工艺顺序摆放,并用规格的塑料布垫好。拆开的设备和清洗后的零部件,用塑料布盖好,以防杂质、灰尘沾染。

4) 拆卸的螺栓、螺帽、销钉、垫圈等小型零件,用零件盒盛装,禁止乱放、乱扔。 5) 干油桶有防尘盖,向设备填加润滑油脂,采用刮油刀,禁止用手抹。 6) 检修用工具、量具,要整齐地摆放在塑料布上,精密量具用完后随时装入量 具盒内。 7) 维修材料、设备、备品、配件等,按规格、类别整齐地摆放在指定位置上, 严防沾土。 6.正确使用检修工具和专用工具。严禁不合理地撬、打、铲、咬。 1) 采用先进的专用工具。如:拆卸设备的联轴节,必须采用扳手,严禁用锤打; 拆卸设备的端盖、压盖等,采用顶丝,严禁用扁铲剔、打;检修泵时应采用装有吊 装架、抓钩机构的移动检修车;设备螺栓的拆、转,应采用扳手。 2) 使用工具一定要符合标准,严禁乱用。如螺帽的拆卸,使用合乎规定的扳手,不得用管钳子咬、扁铲剔和气焊割;测量技术数据,按规定要求,使用合格的量具。 3) 设备找正时,要合理地使用测量仪器,严禁只凭手摸、眼睛看。设备联轴节 找正,要符合《设备维护检修规程》的规定,一律采用千分表(百分表);无条件 使用千分表(百分表)时,要利用钢板尺透光的方法来找正。 7.在检修中必须保护好防腐层、保温层、门窗玻璃、地坪、马路、树木和建(构)筑物等,严禁乱打、乱压、乱开孔或增加负荷。 8.检修现场要做到当班施工当班清理,检修完成后要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9.系统检修要建立现场调度指挥机构,负责调度、平衡综合进度和及时解决检修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质量控制工具

质量控制工具 在从事质量控制的工作中,一些经典的质量工具常常被用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以及用图表等视觉方式来 清晰地表达所发现的事件。 一、流程图(Flow Chart) 流程图是按顺序分别描述过程的各个阶段的图表。它可以按顺序展示操作、进入或流出系统的材料或服务,需要做的决定以及所涉及的人。描述的过程可以是任何事情:管理或服务过程,制造过程,质量改进计划过程。一个好的流程图可以直观地描述整个活动中所有过程的物流、信息流,让人很容易知悉整个过程。质量管理过程中常用的流程图有产品生产流程图、产品检验流程图、服务流程图等。 流程图的目的是用图形描述与过程有关的要素、组成或任务。 流程图有助于记录目的,并通过标准化的符号促进对过程和相互关系/过程间步骤相互依赖的统一理解。在高层次应用中,流程图目的在于让使用者理解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什么样的,而不提供那些不必要的或者是可能引起混淆的细节。 流程图应用程序

1) 判别过程的开始和结束。 2) 设想、观察或判断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 3) 规定在该过程中的步骤(输入、活动、判断、决定、输出)。 4) 画出表示该过程的一张流程图的草图。 5) 与该过程的有关人员共同评审该草图。 6) 根据评审结果,改进流程图草图。 7) 与实际过程比较,验证改进后的流程图。 8) 注明正式流程图的形成日期,以备将来使用和参考(可用作过程实际运作的记录,亦可用来判别质量改进的程度、机会)。 举例:1. 银行ATM机主流程图 2. ATM机操作流程图

二、因果图(cause and effect diagram ) 因果图,也叫鱼骨图或石川图,也被称为特性要因图,是一种用于分析质量特性(结果)与影响质量特性的因素(原因)之间关系的图。其目的是用图形记录分析与一个问题或机会(即结果)有关的因素(即原因)。 因果图适用于解决问题的场合,或用于识别与一个问题或机会(即结果)有关的因素(即原因)的一般分析中,通过对影响质量特性的因素进行全面系统地观察和分析,可以找出质量因素与质量特性的因果关系,帮助解决问题或分析问题的团队理解这些因素是如何产生已知的结果,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1. 制作因果图的步骤 (1)决定问题或质量的特性 因果图在未画之前,应先决定问题或质量特性(结果),如对不良率、停机率、送修率、抱怨的发生、外观不良、尺寸不良等有关质量不良的问题特性加以确定。 (2)准备适当的纸张,绘制因果图的骨架,将特性写在右端,自左画上一条较粗的干线(称母线),就是代表过程,并在干线的右端画一指向右方的箭头,在工作现场可用笔画在一张较大的纸上贴于现场。 (3)把导致质量特性(或问题发生的)原因分类成几个大类,每大类画于中骨上,且以 圈起来,

新旧七种质量管理常用七种工具对比

所谓全面质量管理常用七种工具,就是在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中,用于收集和分析质量数据,分析和确定质量问题,控制和改进质量水平的常用七种方法。这些方法不仅科学,而且实用,作为班组长应该首先学习和掌握它们,并带领工人应用到生产实际中。新七大手法主要应用在中高层管理上,而旧七手法主要应用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因此,新七大手法应用于一些管理体系比较严谨和管理水准比较高的公司 QC 旧七大手法:特性要因分析图、柏拉图、查检表、层别法、散布图、直方图、管制图。 QC 新七大手法:关系图、系统图法、KJ 法、箭头图法、矩阵图法、PAPC 法、矩阵数据解析法。 一、检查表检查表又称调查表,统计分析表等。检查表是QC 七大手法中最简单也是使用得最多的手法。但或许正因为其简单而不受重视,所以检查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少。 使用检查表的目的:系统地收集资料、积累信息、确认事实并可对数据进行粗略的整理和分析。也就是确认有与没有或者该做的是否完成(检查是否有遗漏)。 二、排列图法排列图法是找出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因素的一种有效方法。 制作排列图的步骤: 1 、收集数据,即在一定时期里收集有关产品质量问题的数据。如,可收集1 个月或3 个月或半年等时期里的废品或不合格品的数据。 2、进行分层,列成数据表,即将收集到的数据资料,按不同的问题进行分层处理,每一层也可称为一个项目;然后统计一下各类问题(或每一项目)反复出现的次数( 即频数) ;按频数的大小次序,从大到小依次列成数据表,作为计算和作图时的基本依据。 3 、进行计算,即根据第(3) 栏的数据,相应地计算出每类问题在总问题中的百分比,计入第(4) 栏,然后计算出累计百分数,计入第(5) 栏。 4、作排列图。即根据上表数据进行作图。需要注意的是累计百分率应标在每一项目的右侧,然后从原点开始,点与点之间以直线连接,从而作出帕累托曲线。 三、因果图法因果图又叫特性要因图或鱼骨图。按其形状,有人又叫它为树枝图或鱼刺图。它是寻找质量问题产生原因的一种有效工具。 画因果分析图的注意事项: 1、影响产品质量的大原因,通常从五个大方面去分析,即人、机器、原材料、加工方法和工作环境。每个大原因再具体化成若干个中原因,中原因再具体化为小原因,越细越好,直到可以采取措施为止。 2、讨论时要充分发挥技术民主,集思广益。别人发言时,不准打断,不开展争论。各种意见都要记录下来。

设备维修流程精编

设备维修流程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设备维修工作流程 一、目的: 规范设备管理流程,提高使用效率、加强设备故障维修的反应速度及信息反馈的速度,最大程度的服务于生产需要,培养高效的维修管理团队。 二、设备维修管理流程 1:设备报修流程 A:生产部门的操作人员发现故障隐患及时上报部门领导后,应填写维修记录表,同时通知设备维修人员到现场进行维修。 B维修人员在日常设备巡检中发现设备故障,应排查故障原因,记录故障问题并及时维修。 C:在设备定期的维护保养中发现设备故障,应对故障情况进行检修,记录问题并及时维修。 2:设备故障的确认 A:设备故障情况通过报修途径报告至设备维修部门,维修人员及时对故障情况进行确认,确定设备故障维修的复杂系数,对故障简单分类后,列出所需材料。 B:根据故障情况领取专用设备配件以及维修工具,组织维修人员实施维修工作。

C:对于设备故障需要委外维修、加工的,由技术员向主管工程师提出,由主管工程师审核后根据流程报请公司审批。 3:设备故障的维修 A: 对于设备维修系数低或仅是需要调试的设备,由技术员连同设备操作员共同调试或直接现场维修。 B:设备故障在维修中需要更换零件需到仓库领取并登记,当发现仓库缺少此维修零件,需要联系购买时,设备技术员向主管工程师提出,由主管工程师审核后按照公司流程申请购买。 C:设备故障在维修中发现,故障情况依靠公司自己维修力量不能够解决,需要联系设备生产厂家维修时,应将此情况写入维修记录表中,维修人员要将此情况及时报告主管工程师,由主管工程师与公司采购共同与生产厂家联系维修事宜。 D:设备在维修时,由于维修任务繁多导致设备不能够立即进行维修时,要主动与生产部门沟通或报告主管工程师与使用部门沟通协调,、确定维修时间。 E:设备维修过程中,设备使用人员要在现场以便维修人员及时了解设备情况。 F:设备维修结束后,设备维修人员要填写设备故障原因及维修情况于维修记录表上,并在维修后持续观察确认没有

关联图分析工程方法

Associate Chart Analysis Engineering Method 关联图分析工程方法 Prepared by 拟制Date 日期 Reviewed by 审核Date 日期 Approved by 批准 Date 日期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Revision record 修订记录 Date 日期Revision Version 修订版本 CR ID CR号 Section Number 修改章节 Change Description 修改描述 Author 作者

目录 1概述 (5) 2适用范围 (5) 3工程方法定义 (5) 3.1关联图在测试需求分析中的应用 (5) 3.2关联图分析工程方法思路 (5) 3.2.1确定用户类 (5) 3.2.2依据每个用户类,分析影响或者使用被测特性的因素 (6) 3.2.3绘制关联图 (7) 3.2.4依据关联图,形成测试规格 (7) 4接口描述 (7) 4.1工程方法使用环境 (7) 4.2输入 (8) 4.3输出 (8) 5应用分析及指导 (8) 5.1应用分析 (8) 5.2应用指导 (9)

Associate Chart Analysis Engineering Method 关联图分析工程方法 关键词:用户类、场景、关联图、需求分析、测试规格 摘要:本文通过对需求分析中常见的关联图进行讨论,提出在测试需求分析中的应用方法。 缩略语清单: Abbreviations缩略语Full spelling 英文全名Chinese explanation 中文解释 IPD 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 集成产品开发 测试系统工程师 Engineer System TSE Test Manager 测试经理 TM Test Engineer 测试工程师 TE Test PL Project Leader 测试PL SDV System Design Verification 系统设计验证 SIT System Integration Test 系统集成测试 SVT System Verification Test 系统验证测试 中英文对照表: 英文 Chinese 中文 English 测试规格Test specifications 产品测试规格Product test specification 测试特性Test feature 分配后测试规格Allocated test specification 特性测试需求Feature test requirement 特性测试规格Feature test specification 测试用例Test case title 测试类型Test type 分解分配原则Allocate principle 测试技术Test technique 测试场景Test scenario 操作概图Operational profile 测试需求跟踪Test requirement trace 测试点Test point 检查点Check point 功能点Function point

设备维修流程

设备维修工作程序 一、设备报修 设备报修 1生产车间的设备操作工人发现故障隐患及时上报车间管理人员后,由车间管理人员填写《设备维修申请单》交设备部。特殊情况下,也可电话通知维修,然后再填写《设备维修申请单》交设备部。 2维修人员在日常设备巡检中发现设备故障,应排查故障原因,向部门主管汇报。 3、在设备定期的维护保养中发现设备故障,应对故障情况进行检修,向部门主管汇报。 二、设备故障的确认 1设备故障情况通过报修途径通知设备部,维修人员及时对故障情况进行确认,分析设备故障原因和维修办法。 2、对于设备维修系数低的设备故障,由维修人员直接现场维修。 3、根据故障情况领取专用设备配件以及维修工具,组织维修人员实施维修工作。 4、对于设备故障需要委外维修、加工的,由设备部提出申请,经部门主管审核后报请公司领导审批。 三、设备故障的维修 1设备维修结束后,设备维修人员要将维修情况反馈设备操作人员,并当场试用确认。 2、维修中发现缺少维修零件,需要申请购买时应及时提出申请并通知采购部采购人员购买配件。 3、维修中需要请外协单位维修时,应填写《设备维修单》,注明故障原因、维修材料、价格,经设备主管、公司领导审批后安排维修。 4、维修时,由于维修任务繁多导致设备不能够立即修复时,要及时报告部门主管,并和使用部门沟通协调,另外确定维修时间。 5、设备维修过程中,设备使用人员要在现场以便维修人员及时了解设备情况。 四、设备维修记录 1设备故障维修正常运转后,需要维修人员、使用部门负责人在《设备维修单》上确 认签字。 2、维修工作结束后,设备部应将设备的维修情况记录在设备而档案中备查。 五、设备维修流程 设备使用部门提出维修申请 (填写《设备维修申请单》)丨设备使用人员说明故障原因和现状经车间主管签字送至设备部:设备部安排人员现场检查(能维修的现 场解决),不能解决的填写《设备维修单》I按照公司领导审批意见安排外协 单位维修使阿门验收签字确认(必要时维修负责人参与)。 以下分三种情况 1不需要更换配件(维修人员直接修复); 2、需要更换配件设备维修人员到设备仓领取配件进行处理故障; 3、外协维修维修部门跟进维修维修完成使用部门确认签字;《设备维修单》由设备部保存备案。

qc七大手法之关联图法

qc七大手法之关联图法 关联图法,是指用连线图来表示事物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它也叫关系图法。如图1所示,图中各种因素A、B、C、D、E、F、G之间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其中因素B受到因素A、C、E的影响,它本身又影响到因素F,而因素F又影着因素C和G,……这样,找出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便于统观全局、分析研究以及拟定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计划。 关联图可用于以下方面: (1)制定质量管理的目标、方针和计划。 (2)产生不合格品的原因分析。 (3)制定质量故障的对策。 (4)规划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展开。 (5)用户索赔对象的分析。 关联图的绘制步骤: (1)提出认为与问题有关的各种因素。 (2)用简明而确切的文字或语言加以表示。

(3)把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用箭头符号做出逻辑上的连接(不表示顺序关系,而是表示一种相互制约的逻辑关系)。 (4)根据图形,进行分析讨论,检查有无不够确切或遗漏之处,复核和认可上述各种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5)指出重点,确定从何处入手来解决问题,并拟订措施计划。 在绘制关联图时,箭头的指向,通常是: 对于各因素的关系是原因一结果型的,则是从原因指向结果(原因→结果); 对于各因素间的关系是目的-手段型的,则是从手段指向目的(目的→手段)。 关联图的绘制形式一般有以下四种: (1) 中央集中型的关联图。它是尽量把重要的项目或要解决的问题,安排在中央位置,把关系最密切的因素尽量排在它的周围。 (2) 单向汇集型的关联图。它是把重要的项目或要解决的问题,安排在右边(或左边),把各种因素按主要因果关系,尽呆能地从左(从右)向右(或左)排列。 (3) 关系表示型的关联图。它是以各项目间或各因素间的因果关系为主体的关联图。 (4) 应用型的关联图。它是以上三种图型为基础而使用的图形。 日本科技联盟曾就公司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应从何入手问题的调查 恍┕ 净卮鹬刑岢隽艘韵率 鱿钅浚?/ P> (1) 确定方针、目标、计划。 (2) 思想上重视质量和质量管理。 (3) 开展质量管理教育。 (4) 定期监督检查质量与开展质量管理活动的情况。

设备维修流程最新版

.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设备维修工作程序 一:设备维修管理流程 设备报修流程 A:生产部门的操作人员发现故障隐患及时上报部门领导后,应书面通知设备维修部门,也可电话通知维修,然后再填写维修联络单交于维修人员。 B 维修人员在日常设备巡检中发现设备故障,应排查故障原因,并及时报告上级安排维修。 C :在设备定期的维护保养中发现设备故障,应对故障情况进行检修,并及时报知上级进行下一步工作。 二:设备故障的确认 A :设备故障情况通过报修途径报告至设备维修部门,维修人员及时对故障情况进行确认,确定设备故障维修的复杂系数,对故障简单分类后,列出所需材料。 B :对于设备维修系数低的设备故障,由维修人员直接现场维修。 C :根据故障情况领取专用设备配件以及维修工具,组织维修人员实施维修工作。 D :对于设备故障需要委外维修、加工的,由维修部门提出申请,维修负责人审核后报请公司审批。 三:设备故障的维修 A:设备维修结束后,设备维修人员要填写设备故障原因及维修情况于维修联络单上,然后由设备操作人员对设备状况进行确认,确认设备故障解除后,签字确认。 B:设备故障在维修中发现缺少维修零件,需要联系购买时,设备维修人员要在维修联络单上注明;维修人员要把此情况及时报告维修负责人,由设备使用部门通知采购部门购买配件。 C :设备故障在维修中发现,故障情况依靠公司自己维修力量不能够解决,需要联系设备生产厂家维修时,应将此情况写入维修联络单中,维修人员要将此情况及时报告维修负责人,由维修负责人与生产厂家联系维修事宜。 D :设备在维修时,由于维修任务繁多导致设备不能够立即进行维修时,要及时报告维修负责人,和使用部门沟通协调,另外确定维修时间。 E:设备维修过程中,设备使用人员要在现场以便维修人员及时了解设备情况。 四:设备维修记录 A :设备故障维修情况的记录,在维修工作结束后,设备维修报修人、维修人员,要在维修联络单上确认签字。 B :维修工作结束后,维修人员要在设备维修联络单上记录设备维修情况及日期,并签字确认。 五:设备维修流程 设备使用部门提出维修申请 设备使用人员说明故障原因送至维修部门或者维修人员去现场维修 以下分三种情况 A:不需要更换配件(维修人员直接修复) B :需要更换配件 设备使用人员到设备仓领取配件,维修人员处理故障 C: 外协维修或施工 维修负责人确认后填写维修联络单联系外修(回复使用部门修复时间)维修部门跟进维修 维修完成使用部门确认签字;维修联络单保存备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