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 中国哲学史 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哲学的特点
1、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大纲》中指出中国哲学有六个特点:合知行、一天人、同真善、重人生而不重知论、重了悟而不重论证、既非依附科学亦不依附宗教。
1、立足现实的态度
中国哲学强调“天人合一”,重视“百姓日用”,主张“极高明而道中庸”,“即世间而出世间”,认为理想的追求、精神的超越是一种现实的追求和内在的超越。
2、非实体性的思维
中国哲学家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思考,不是从分析对象世界入手,而是从考察对象世界的联系入手;不是追求决定这种关系的最终实体,而是探讨这种关系的各因素的联结及其功能。把人与自然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是从整体中各元素的分析入手,而是从整体中各元素的联系入手,来把握对象世界。中国古代的五行思想、阴阳思想、天地人相统一思想,都典型地体现了这种哲学智慧。
3、内圣外王的追求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的兴奋点,总是放在对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思考上,总是放在对人自身的思考上。即使是思考自然界、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他们也总是要最后归结到社会人生问题上。中国哲学的这一特点,在历史上形成了对“内圣”与“外王”的追求。所谓“内圣”,就是讲对人格的修养、自我的完善;所谓“外王”,就是讲以这种人格、自我去成治事功,实现治国平天下。
与此相联系,中国哲学家的哲学思考,往往不表现为纯粹思辨的学理,而表现为具有实践品格的学理。
4、不拘一格的表达
不重视西方的运用逻辑方法建立明晰的体系,而是认为运用逻辑方式难以表达这种人生的智慧。哲学智慧的表达方式,在中国哲学史上实际是不拘一格的,或采用语录的形式,或采用寓言的形式,或采用诗的形式,或采用注释前人著作的形式,或采用逻辑论证的形式,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
易传道与器
《系辞传》作者明确地讨论了一般原则(“道”)和具体事物(“器”)之间的关系问题。他们认为,“道”是没有具体形体的,所以叫“形而上”;具体事物是有形体的,所以叫“形而下”。在他们看来,“形而上者谓之道”的“道”就是“易”的八卦体系,“形而下者谓之器”的“器”是由“道”派生出来的。
如何理解孔子的天命思想
关于“天”。
1)自然之天:天没有意志,只是自然界及其运动(客观世界的存在与运动状况)。他
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阳货》)。
2)价值之天:有时用以凸显道德价值的终极来源与终极意义。“天生德于予”(《述而》)
3)他不主张对“天”作神秘主义的理解。至于鬼神崇拜,孔子也不那么赞成,“子不
语怪、力、乱、神。”使儒学在开端就远离宗教奠定在人文理性的基础之上。
关于“命”。外在的主宰力量。
1)指的是社会生活中制约人的活动的客观必然性。人的活动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要
受到“命”的支配。孔子说:“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宪
问》)他的政治理想能否得到实现,是由“命”来决定的。
2)盲目客观必然性的“时命”,由目的指向的“天命”,“时命”构成为人的一种外在
限制,“天命”却构成人的价值信念的终极源头,具有终极的支配地位,作为公正
的“天道”。
3)人们通过自己长期的生活、实践,而逐渐地认识到“命”,对客观的必然性、规律
性有了一种自觉性、主动性。所以,“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曰》)
如何理解孔子的仁
“仁”是孔子哲学的中心范畴。“仁”的特征:情感性(孝弟)、普遍性(爱人)、族群本位性、实践性(不仅在于主张一种入世的人文精神,同时也是提倡一种重视实践的理性态度。)1)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仁”是人的自我意识,而不是外在于人的东西。“仁”作为道德的基本意识:义务意识“爱人”,责任意识“忠恕”,自律意识“克己”“仁”作为道德的基本要求:“孝弟”“忠恕”“中庸”。
“仁”与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求之于己”“笃信好学”“躬行实践”
1)孝弟:孔子的弟子有若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在“仁”当中,
最基本的内涵是“孝弟”。从“孝弟”引发,以“孝悌”为本,立足于亲亲之情。
2)爱人:孔子把“孝弟”原则作了进一步推广,超越“亲亲”之爱,提出“爱人”“樊
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孔子主张的“爱人”,
3)忠恕:这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颜渊》)一方面是从肯定的方面讲:自己所希望达到的,也要使别人能达到;另
一方面是从否定的方面讲:自己所不愿意的事情,就不要加在别人身上。这种推己
及人的肯定方面,孔子称为“忠”;这种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称为“恕”。把
这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就叫“忠恕之道”。曾参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4)克己复礼:说明仁的基本性质和内容,这就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于礼的规范,
一旦能做到这一点,天下的人都会公认他做到了仁。
5)中庸:最高的道德要求道德规范。过犹不及的“”中行,人际关系的高度和谐“君
子和而不同”
2)理想人格
孔子主张通过“仁”的弘扬来追求并实现理想人格即君子。为仁的最终目标是“成圣”
简述孔子的正名思想
所谓“名”,是概念、名称;所谓“实”是客观实际。这个问题,在孔子那里就已经提出了。孔子是从政治上来提出这个问题的。在他看来,春秋时期的社会变革,就在于名实关系混乱了,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而要大治天下,就必须进行“正名”,即按照周礼所规定的名分来纠正当时社会大变革的实际情况。这就把“名”说成是第一性的,把“实”说成是从属于“名”的。
如何理解孔子的中庸之道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
基于这种重视实践的理性态度,孔子提出了看待社会现实、解决社会矛盾的方法论,这就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的总特征,就是承认矛盾,而又调和矛盾,达到矛盾双方的和调。用孔子的话说,一是“执两”,二是“用中”。
(一)“执两”孔子认为,认识事物与解决问题,都必须重视对立着的矛盾双方。他把对立着的矛盾双方概括为“两端”。
(二)“用中”孔子又认为,人们不仅应当承认事物的矛盾,而且要采取折中的办法,调和矛盾,做到无“过”、无“不及”,实现矛盾双方的和调。孔子说的中庸并不是在两端取一个中间值,而是有很大的灵活性“中节”。“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他把这种方法概括为“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庸》第六章)
(三)评价:孔子的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辩证智慧的一种形式。它主张协调矛盾双方,反对激化矛盾双方,启迪着人们用一种比较平稳温和的方式解决矛盾问题。这一思想对于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何理解老子的道
“道”的本意是指道路。老子把“道”第一次作为哲学最高范畴首次提出,作为最高本源的宇宙论。“道”具有两重涵义:一是指世界万物的总根源,一是指世界万物的总规律。
1)作为世界万物总根源的“道”:整个宇宙都是从“道”中生化出来的。老子说:“道生一,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