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节能减排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企业节能减排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摘要:工业企业是能源消耗量最大、污染物排放最多的企业,是节能减排的重点。

本文通过构建基本模型和静态模型分析认为,工业企业实行节能减排在长期内会增加社会福利。

但短期内提高社会效率不明显,甚至会产生不少负面影响。

节能减排的任务仍然艰巨。

关键词:工业企业;节能减排
中图分类号:f713.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8-0-02
一、引言
节能减排是指在节约使用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的同时,减少废弃物和对环境有害物的排放。

其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节能减排政策的来源是为了消除资源外部性的庇古税和科斯定理,工具有政策性工具和引导性工具[1]。

途径是通过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发展循环经济、开发清洁能源等[2]。

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是导致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另外我国处于经济发展的快速时期,工业企业发展迅速,工业企业能源消耗占总消耗的70%,工业污染严重,主要有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污染。

中国国际环保局负责人预测,大概我国需要1750亿美元来治理工业污染,到2020年我国工业污染将增加4倍,中国有20%的人口将生活在污染严重的地区。

因此,工业企业的节能减排任务的完成程度直接影响到全国的完成程度。

本文通过构建基本模型和静态
模型分析认为,实行节能减排在长期内会增加社会福利,但短期会产生不少负面影响,提高社会效率的作用不明显。

需要国家的政策进行约束。

二、工业企业“节能减排政策”的福利分析
节能减排是减少能源消耗和降低废气排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是应对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

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长远看来,它不仅能带来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时对于工业企业而言,可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水平和企业形象,创造企业品牌,最终为企业创造效益[3]。

由于市场具有外部性,即当一个人从事一种影响旁观者的福利,而对这种影响即不付报酬又得不到报酬的活动时,就产生了外部性。

正的外部性是指当某一市场主体的活动给别的主体带来了可以无偿得到的收益。

负的外部性则正好相反。

我们说任何一个工业企业实施节能减排的活动都具有正的外部性,那么该企业得到的私人价值小于社会价值。

我们假设某工业企业实施节能减排前后的生产成本为和(>),由于提高能源利用率或者降低废物排放势必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

则相应的产品的价格为和(>),由于市场的正外部性可以通过政府补贴内在化,我们假设此时的政府补贴额度为,则减排后的成本为-,设、分别为减排前后的需求量,正的外部性导致消费者的社会价值高于私人价值,则需求量增加则>,此时企业前后的利润为:
=(-) (1)
=(-+)(2)
同时我们假设企业的价格随着成本的提升同幅度增加,即:-=?%=,-=?%=。

带入上式得>,即企业的利润增加,生产者剩余增加。

对于消费者而言,需求曲线向上移动,如图1所示:
图1
上图既可以看到消费者剩余的增加即时外部利益部分,同时社会福利减排前为?%=的面积,改变后为?%=,显然社会福利增加。

结论是符合常理的,也是为什么我国要实施节能减排的原因。

三、短期静态分析
我们说“节能减排政策”是否有效,主要看其是否可以改善环境、改善民生和提高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

然而,由于该项政策是一个总体指标,而且其量化到某个单位有一定的难度[4]。

因此,各个企业实施起来弹性较大。

有的地方政府为了保护当地企业的正常生产,通过对周边乡镇进行拉闸限电来降低能耗;有的企业则在检查期间保持良好的姿态;甚至一些企业在新闻发布会上公然宣告本企业已经节能减排多少,已远超过了国家制定的目标等。

由于这些无法计量,也无从考证整个地区节能减排的成绩是否由本企业引起,展现给大家的只是一个个的数据。

同时我们发现,在这些喜人的数据背后却是环境的不断恶化,资源的急剧下降。

我们说节能减排政策固然是好,但由于各项限制标准以及执行力度不够完善,因此短期内不会增加社会福利,甚至会增加企业的公关成本,给企业带来无形的压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

在此,
我们仍用市场的外部性来分析社会福利。

图2
如图2所示,社会福利由?%=的面积最终变为?%=至于变化后是增加了社会福利还是减少,要看外部利益是否超过了外部成本。

如果超过则增加社会福利,如果没有超过则减少了社会福利。

现实的情况是,副作用往往来的快并且多,因而往往会减少社会福利。

因此,短期来看该政策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四、该政策对工业企业的影响
由于该政策是一个硬性约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技术创新意识。

但是,由上面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该政策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不少副作用。

如:增加企业的规避成本和降低居民的效用。

以下我们进行分别阐述。

(一)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
“节能减排政策”是在资源、人口、环境的矛盾日益激化的背景下提出的。

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国际知识分子组成的“罗马俱乐部”曾预言到未来一个世纪,将出现地球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等严重局面。

在我国,占能耗排放近70%的工业企业必须提高其环保意识,承担起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

是坚持走循环经济的必然选择。

(二)激发企业的创新意识
“节能减排政策”的有效落实是离不开技术创新的。

工业企业必须转变其落后的生产模式,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必须积极开
展,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和系统化技术的研究工作[5]。

(三)增加企业的规避成本和降低居民的生活效用
由于该政策是一个总的控制目标,具体考核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政策的压力在一些地方仍没有转化为价格信号和更严格的环境执法[6]。

加上一些地方政府为了保护当地的经济正常发展、促进社会就业、提高财政收入等,通过对周边城镇拉闸限电来降低当地的能源消耗。

这些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降低其生活效用。

有些企业则运用公关手段和媒体合作,做虚假报告。

这些势必增加企业的规避成本,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

(四)空间上的不一致性
由于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而该政策的有效实施是和技术进步分不开的。

因此一刀切的政策很难适应全国各地的差异。

如果对不同城市给予不同的节能减排标准,又影响到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影响到政策的落实。

总之,该项政策长期来看会增加社会福利,有利于保护环境和改善民生。

但是,由于该政策的责任不明确,措施不配套、政策不完善等原因,真正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节能减排仍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参考文献:
[1]何晓铭.安徽省低碳经济发展研究[j].经济纵
横,2009:35-37.
[2]廖振宇.企业节能减排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西工业企业节能减排意愿调查[j].商场现代化,2010,(29).
[3]付宜飞.工业企业节能减排[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02).
[4]王建.上海加大工业企业节能减排力度[j].上海化
工,2008,(07).
[5]余箐.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四人谈:节能减排——有色金属工业企业的责任与挑战[j].有色冶金与节能,2009,(02).
[6]杨志荣,周伏秋.企业能耗与节能减排的量化方法[j].电力需求管理,2008,(10).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