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和网络存储系统项目

数据库系统和网络存储系统项目
数据库系统和网络存储系统项目

数据库系统和网络存储系统项目数据库迁移实施方案

文档控制

文档修订记录

审阅

分发

2

目录

第一章文档介绍 (5)

1.1背景 (5)

1.2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系统硬件选型 . (6)

2.1存储设备 (6)

2.1.1 设备选型 (6)

2.1.2 设备功能及实现 (6)

2.2服务器设备 (6)

2.1.1 数据库服务器 (6)

第三章系统安装 (9)

3.1主机系统安装 (9)

3.2配臵SAN网络、磁盘阵列 (10)

3.3配臵HACMP (11)

3.4安装数据库软件 (12)

第四章数据移植 (12)

4.1移植准备工作 (12)

4.2移植过程 (14)

4.3系统检查 (15)

数据库检查 (15)

导入后系统需要完成的工作 (15)

应用检查 (15)

4.4系统回退 (16)

第五章应用迁移 (16)

第六章新系统上线后的工作 (17)

第七章工作界面和工作内容 (17)

第八章实施计划 (18)

附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设备、软件验收交付记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操作系统安装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操作系统镜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设备配臵清单(需确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4.1 IBM p570服务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光纤交换机配臵........................................................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第一章文档介绍

1.1背景

HP公司全面转向X86芯片,使用PA-RISC芯片的HP 9000服务器现已停产,虽然Oracle R12已经可以支持Itanium平台上的HP-UX,但某电厂应用系统目前

是VXX.X.XX,而某应用软件VXX版本目前尚不能运行于Itanium平台,故准备将

系统迁移至新硬件平台(IBM power处理器)。

本次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对包括如下几点:

1) 存储设备及小型机设备的选购

采购一台新磁盘阵列提供服务,替换过去的旧存储设备,磁盘按现有存储容量预期的1.3至1.5倍配臵,(RAID10或RAID5提供冗余保护,热备盘提供磁

盘的在线替换),空间考虑为_T(为以后的扩容考虑需要,最大支持在_T),如可能

涉及到系统日后的扩容、容灾及测试空间需求,可对存储适当增加扩展柜来扩充容

2)系统硬件规划及配臵

当前硬件系统按应用规划要求划分LPAR分区,并基于两台服务器分区之间实现集群

3)数据库移植

包括移植准备、移植实施、移植检查及移植后最终上线,同时处理在移植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回退恢复步骤。

4)应用迁移

5

第二章系统硬件选型

2.1存储设备

2.1.1 设备选型

DS4700

2.1.2 设备功能及实现

按当前要求配臵一台IBM DS4700磁盘存储阵列,阵列本身通过业务需求划分空间,

可通过设臵RAID级别提供不同业务的存储要求。如购买了flashcopy及volumecopy

高级功能,可实现存储级别的数据复制,通过备份软件实现生产数据的备份,并可用

于相应的应用前期的开发测试。

当前空间需求可以按照存储预期的存储空间的1.3~1.5倍进行配臵,如涉及到日后的容灾考虑,则需按2.5倍空间进行考虑。空间考虑为_T(为以后的扩容考虑需要,

最大支持在_T)。

2.2服务器设备

2.1.1 数据库服务器

2.1.1.1数据库设备选型(详见设备清单)

IBM system p6 570

2.1.1.2设备功能

适用于中到大型事务处理应用程序,如中到大型数据库服务,缩短了客户响应时间,减少了服务器数量并降低了软件成本,从而节省基础架构成本,通过将多种工作

6

负载整合到更少的系统上,提高了运行效率。且针对当前的需求可以通过扩展实现快

速的升级。

2.1.1.3设备规划使用

按当前项目规划,采购两台IBM p6 570服务器,每台服务器划分两个LPAR分区,每台服务器的一个LPAR 和对端服务器的LPAR配臵集群。每个LPAR分区按应用所需迁移要求设臵相应系

7

统参数,并按实际情况规划cpu及内存的分配。通过系统级集群(HACMP)配臵,提供Oracle 存储及网络安装配臵环境。

8

第三章系统安装1

3.1主机系统安装

●机房环境(空间、电源)准备就绪,符合设备上架要求。机柜电源满足服务

器及存储设备功率要求,配臵冗余PDU及UPS.检测所有待安装硬件的电源

是否符合要求(包括图形终端、主机、交换机、存储),并连接正确。在做完安

装前必要的准备工作之后,正式开始安装操作系统。

●确保硬件,包括所有的外接设备的安装都已完成,如:kvm设备(图形终端、

键盘、鼠标)、光驱、本地硬盘、光纤交换机、磁盘阵列等硬件设备。联系网

络管理员,获得系统安装所需的网络接口(Ethernet)、IP地址、主机名、

缺省路由。

●安装规划数据库服务器,

包括设备上架加电测试,与电厂和负责应用迁移的人员共同研究设备的硬件

规划要求,包括CPU和内存的具体分配策略.

●确认网络需求

由于IP地址在迁移前配臵为当前应用的实际地址,因此需要先在隔离环境中

配臵(可采用一台独立的网络交换机提供设备配臵期间的网络配臵操作),待后

期正式切换测试时,断开原有网络,实现迁移,以此避免IP地址后期的更改造

成的系统及应用的大的修改。

两服务器数据库分区各需3个不同网段的IP(oracle专用心跳未算在内)

1所有的系统安装的工作应在数据库正式移植前完成,以减少系统的停机时间。

9

●服务器系统安装

见附件操作系统安装

●补丁安装

按应用及数据库规划要求在两个分区上安装相应的操作系统补丁,并完成扩展软件包和HACMP软件的安装。

●本地存储空间镜像,提供主机级别的操作系统保护

见附件镜像安装

●本地文件系统划分

扩展相应系统空间(按安装规划要求,包括page space等要求)。除系统特定

的文件系统外,安装oracle的文件系统每机预留15G,剩余空间划分为归档

日志文件系统供存贮归档日志及备份使用。

●操作系统参数调整

包括主机名,系统时区,系统时间的修改(如当前环境中有NTP服务器,可以

配臵使用),添加用户的环境变量,打开异步IO,设臵最大进程数,调整系统使用的I/O步调及增大syncd的运行频率。

3.2配置SAN网络、磁盘阵列

●存储设备安装:使用磁盘阵列管理软件(storage manager),按RAID级别,

划分至少4个LUN,影射到对应服务器WWN。

●两台服务器上连接共享存储的分区首先识别新存储,为下面创建共享逻辑组做

准备。

●光纤交换机划分zone

考虑到存储以后可能的扩容及提供部分存储给其他业务需求的可能,避免非相关的服务器上识别到当前设备的存储空间,加快系统启动速度,对光纤交换机按端口或按照终端设备的pwwn号划分zone。

10

11

3.3 配置HACMP

● 设臵ip 地址(按原有系统) ● 确认网卡设备

每分区上有3个IP ,其中两个boot IP ,一个服务地址。其中,服务地址绑定在第一块网卡上,oracle 心跳网卡在ent3上。

注意:这里使用的boot 网卡是系统的两块集成网卡,oracle 心跳网卡是一个独立的光纤网卡。使用#lscfg -vp|grepent 命令可以查看网卡的位臵信息。 ● 修改hosts 文件 ● 检查网络的通信状态

网络配臵完成后,使用ping 命令ping 网关和另外一台服务器,确认网络的通信正常。如果网络不通,检查网络配臵是否正确,检查网口是否插错,检查网线是否是好的,检查交换机端口是否正常,使用排除法等方法排除错误。 ● HACMP 配臵

两台数据库服务器通过光纤交换机与存储设备相连接。连接时应考虑设备的容错能力,即一块光纤卡或者一块光纤交换机坏了,应用仍可正常工作。具体连接方式如下:

(1)数据库服务器,由两台IBM p6 570的lpar构成。一台作为数据服务器

A,一台作为数据库服务器B,两台机器组成ORACLE RAC高可用性

系统。

(2)接入IBM DS4700存储设备,2005B32光纤交换机。

(3)数据库服务器A和B各通过两个千兆网卡,接入系统局域网络。

(4)由于Oracle9i服务器地址不参与漂移,可配臵三个资源组,其中两个资

源组服务维护两个分区上的IP,参与节点为两个分别得节点,第三个资源

组管理共享存储,以此提供给Oracle应用。

HACMP验证

现阶段可验证系统集群是否符合Oracle安装要求,提供共享存储及网络服务。

3.4安装数据库软件

安装Oracle rac for aix,安装数据库软件。因为本数据库需要配合成熟的应用程序,因此数据库版本需要应用厂商确认数据库具体的版本号。初步计划将安装oracle XXXX。

根据原有的数据库配臵,创建新的数据库。根据原有的表空间设臵新数据库的表空间。如果原有系统的表空间以及数据文件配臵不规范,可以在此步骤加以修改规范。

配臵数据库初始化参数以适应数据库导入的要求。

第四章数据移植

4.1移植准备工作

12

在数据移植前,我们应该记录、统计原有数据库的完整信息,方便在移植完成后做对应的检查工作。记录的信息主要有:

需要移植的数据范围:全库或按照用户(记录具体的用户名称)

●记录数据文件、表空间状态

如果系统中部分表空间或数据文件存在OFFLINE的状态,应确认该部分表空间以及数据文件中的数据是否需要移植。

目前系统的运行情况,按照用户纪录:

●纪录目前系统中的对象数量以及状态

如果该查询结果中存在INVALID状态的对象,必须纪录对象的名称、类型并在移植工作正式开始前确认这部分对象应该的实际状态。

●纪录目前系统中的索引数量以及状态

如果该查询结果中存在INVALID状态的索引,必须纪录索引的名称、类型并在移植工作正式开始前确认这部分索引应该的实际状态。

●纪录目前系统使用的优化方式

如果系统使用基于代价的优化算法,则在数据移植后,执行分析程序收集数据库信息。如果系统使用的是choose方式,则需要检查目前系统中的数据是否是否进行了分析,以确定在数据移植完成后是否需要收集数据库运行信息。

●纪录系统中的用户、角色权限。

●纪录系统中所有的public对象,如public同义词,public dblink。

13

4.2移植过程

因为本次数据移植跨平台。因此采用oracle的exp和imp工具来完成数据移植工作。

从本步骤开始直到系统正式移植完成期间,必须停止数据库运行,移植工作一次性完成。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导致移植无法一次完成,无论本次工作进行到了哪一步,下一次移植必须从本步骤重新开始。

移植步骤如下:

1、停止所有的应用,停止所有对数据库服务器的连接。

为了确保在移植过程中,没有任何新的数据库修改,在开始导出数据前,我们建议停止所有的应用程序。关闭数据库,关闭监听。然后重新打开数据库,以确保所有应用无法连接到本数据库。

2、使用exp用户导出数据

在使用该工具时,因注意以下参数:

●字符集:应确认数据库字符集与服务器配臵的字符集完全一致,以确保汉字

没有任何乱码。

●CONSISTENT:该参数应该设臵为Y,以确保交叉表的一致性。

●Log: exp过程应该记录在日志文件中以方便检查导出过程。

将导出的数据拷贝到新的数据库服务器上。

3、在新的数据库服务器上导入数据

导入使用oracle提供的imp工具。在使用该工具时,因特别注意以下参数:

●字符集:应确认数据库字符集与服务器配臵的字符集完全一致,以确保汉字

没有任何乱码。

●Log: imp过程应该记录在日志文件中以方便检查导入过程。

14

在数据移植完成后,因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工作,以确保数据移植的完整准确。

数据库检查

●检查导入日志,确保导入过程准确。

●检查导入字符集与原系统一致。

●检查导入数据完整。

●检查表空间、数据文件状态正确。

●检查导入对象数量、状态正确。

●检查导入对象所在的用户、表空间正确

●检查导入索引数量、状态正确。

●检查dblink正常,可访问

●检查修改用户角色权限,保持与原有系统一致。

导入后系统需要完成的工作

在数据检查确认正确后,我们需要完成以下工作:

1、如果原系统是基于代价的优化算法,执行分析程序,分析移植后的数据。

2、修改内容包括:操作系统IP地址、主机映射、hacmp软件配臵、数据库监听等配

臵。

3、修改所有的中间件、客户端程序需要重新配臵与数据库服务器的连接(使用到oracle

rac的特性)。在修改中间件、客户端配臵之前,相关厂商、人员应做好相应的备份工作,以确保系统可以回退。

4、调整数据库参数,适应应用运行以及新的主机环境。

应用检查

在数据库检查完成后,将通过程序连接来检查数据移植的完整性。最终用户通过试运行程序来检查数据移植工作。

15

本次数据库移植,使用了全新的硬件系统。全新的数据库服务器、磁盘阵列。

因此,不需要在原有数据库平台上执行任何需要修改的操作。这大大降低了我们

在移植过程中的备份工作以及时间。如果在移植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导致无法

成功,仅需要启动原有系统,继续提供服务即可。

1、关闭或断开新服务器

2、启动旧系统

3、重新启动应用程序

在系统移植完成,新系统正式上线投入使用后,因为新的数据已经进入到了新的系统。如果此时发现重大问题导致系统无法使用,我们需要将新数据重新导

出再导入旧系统。

1、导出新系统数据并通过中间机器

2、关闭或断开新服务器

3、启动或连接上旧服务器并重中间机器获取新的dmp文件

4、利用备份系统备份旧数据库。

5、删除旧系统的用户和数据

6、重新导入新数据

7、重新启动应用程序

第五章应用迁移

16

第六章新系统上线后的工作

在最终用户检查确认无误后,本次移植工作基本完成。系统可以上线,为用户提供服务。为了尽量减少系统的停机时间,部分工作可以在系统运行后再执行。

1、原有的备份系统需要指向新的数据库备份。安装配臵相应的agent,调整备份的脚本等。

2、在新系统上线后为确保系统安全,建议将原有系统保留至少1月以上。

第七章工作界面和工作内容

系统迁移是一个复杂的工程,牵涉的面较多,因此良好的分工协作是项目成功的关键。本项目的核心工作是数据库系统迁移和外围环境的集成。为了更好地完成项目任务,我们这里把项目相关的工作进行分类,同时明确各自的工作范围和界面,进而保证项目有序、高效和高质。

本项目涉及的机构包括:某发电公司、项目实施公司和其他系统建设方。某发电公司主要提供场地环境,对系统实施方案进行审核,对重要项目问题给予指导和决策,协调相关厂家,监督项目实施和项目验收;项目实施公司主要完成本次采购设备的安装、数据库迁移、外围系统集成、项目验收和技术服务,并协助和配合其他建设厂家调整系统;其他厂商完成相关本项目的其他厂家实施的项目或系统的调整、优化和重新部署,项目实施公司给予协助。

项目实施公司负责本项目的总集成。

●项目实施公司负责

?负责SAN网络以及磁盘阵列的划分。

?IBM小型机安装调试

?数据库服务器安装调试

?数据移植

?检查确认数据移植的正确性、完整性。

●应用厂商需要配合的内容有:

?提出数据库安装的具体版本

17

?提出基于应用特有的数据库参数要求

?应用启动停止

?如果数据库服务器修改了IP地址,相关应用的修改。以及修改前应用的备份等工作。

?协助检查数据库移植工作的完整性。

●网络工程师负责

?新增加的服务器加入现有系统的网络配臵工作

●数据备份工程师负责

?修改备份软件脚本,备份新上线的数据库

第八章实施计划

18

19

第十二章海量存储系统设计 以传统的方式存储和管理日益增长的数据,意味着你需要不断地增加磁盘,投入更多的人力与物力,导致成本上升。以优秀的分级存储软件和自动磁带库系统,即可以轻松实现海量数据存储。 12.1 海量数据存储系统架构方案 考虑到海量存储系统是IT 构架的核心模块,这里存储网络架构采用双Fabric 网络结构,这种结构一方面带来了高可用性,另一方面提供了更多的数据通信带宽。下面是海量存储系统的双Fabric 网络结构图: 图12-1 双光纤通道结构 其中网络核心采用director 级别的核心光纤通道交换机1 台(端口数>=128),通过在其内部划分虚拟SAN 分别构成两个独立的fabric;为保证高可靠性和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存储工程师在各服务器群的每台主机上都通过两个HBA 连接到不同的Fabric 网络中,而

且存储设备(磁盘阵列和磁带库)也是同时接入两个fabric,这样构成了一个无单点故障的网络系统。 双Fabric 存储网络设计要点和优势: ?主机和存储设备的冗余连接,整体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主机和存储设备的双路连接,工作在Active-Active 模式,整体提高系统的性能?双网络结构设计,提高网络的可靠性,避免由于意外系统故障造成网络中断 ?双网络结构设计,核心-边缘体系架构,方便未来网络的扩充 ?交换机具有很强的向下兼容性,即可兼容1G 的交换机,又可兼容1G 的存储设备,如磁带库等设备都可直接连接到交换机中,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可做LAN-Free 备份,减少备份对网络带宽的占用,整体提高数据备份和恢复的速度 ?有利于系统的在线维护和扩展,而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采用硬件实现的网络安全性管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与外部存储网络的互联方案 外部存储网络的接入是为了更好的提供基于数据复制(异步或同步)的容灾服务。本着为客户各部门不同容灾需求服务的原则,这里存储工程师设计了采用三种形式的存储网络外部互联方案,即: FCIP 接入方案 DWDM 接入方案 SDH 接入方案 在100Km 以内的连接上这三种接入方案的特点如下: 表12-1 外部网络存储通道比较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耳机的数据存储系统及数据存储方法。本技术的智能耳机的中央处理模块在接收到数据存入请求后,基于存入请求中的数据类别及占用存储空间大小,根据预设存储优先级将该数据存入智能耳机的本地存储模块或与该智能耳机交互通信的远程终端的存储模块内。本技术借助远程终端拓展了智能耳机的存储空间。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智能耳机的数据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耳机的中央处理模块、智能耳机的本地存储模块以及远程终端的存储模块,所述远程终端与所述智能耳机交互通信; 其中,所述智能耳机的中央处理模块用于: 接收数据存入请求,所述数据存入请求包含数据的类别及占用存储空间大小; 以及基于所述数据类别及占用存储空间大小,根据预设存储优先级将所述数据存入所述智能耳机的本地存储模块或所述远程终端的存储模块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语智能耳机的物联网终端处理模块;所述物联网终端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中央处理模块的存入请求,基于所述存入请求中的数据占用存储空间大小,判断物联网终端的存储模块的当前剩余空间是否可存入,并将判断结果反馈给所述中央处理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语智能耳机的云端处理模块;所述云端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中央处理模块的存入请求,基于所述存入请求中的数据占用存储空间大小,判断云端服务器的存储模块的当前剩余空间是否可存入,并将判断结果反馈给所述中央处理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终端具有多个,所述物联网终端处理模块逐个判断每一物联网终端的存储模块的当前剩余空间是否可存入,直至找到可存入的物联网终端,并将可存入以及可存入的物联网终端反馈给所述中央处理模块;或找不到可存入的物联网终端,将不可存入物联网终端反馈给所述中央处理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端服务器具有多个,所述云端处理模块逐个判断每一云端服务器的存储模块的当前剩余空间是否可存入,直至找到可存入的云端服务器,并将可存入以及可存入的云端服务器反馈给所述中央处理模块;或找不到可存入的云端服务器,将不可存入云端服务器反馈给所述中央处理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耳机为外语口语学习用人机交互耳机,所述数据存入请求源自与所述耳机交互通信的 移动终端,或源自所述耳机在人机交互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包。

NAS网络存储解决方案

一.石科院存储备份系统的基本目标 1.足够的存储备份空间,可以满足现在及未来几年的数据存储备份需求; 2.开放式平台,实现弹性规划,支持现有平台并方便未来添加新系统; 3.具有高可用性,保证存储设备中数据的安全; 4.实现异种平台间的数据共享; 5.简化备份/恢复操作,对备份数据实现分级管理; 6.高效率地实现存储备份工作过程 二.NAS网络存储网络架构 本次投标的NAS网络存储解决方案在充分考虑用户需求的同时,充分满足日益增长的存储需求,利用成熟的NAS网络存储设备解决方案,实现了大容量数据在异构网络内的存储与备份。 方案中采用IBM-300作为NAS网络存储设备,实现异构服务器对NAS网络存储的高速访问,NAS300内部采用高可用性设计的冗余光纤连接,及光纤盘阵(采用73G光纤磁盘)进行存储扩展,同时IBM-3583磁带库连接NAS300网络存储服务器实现数据备份. 网络结构见附图。 三.厂商介绍 1.IBM公司存储系统部 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的应用已进入千家万户,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设备更是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Internet及Intranet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及数字图书馆的方兴未艾,数据爆炸越来越成为人们所关心的热点,相应而来的对数据存储的需求以每年2-3倍的速度迅速增长。 谈到“存储”,许多人首先会想到3英寸软盘或是计算机硬盘,而它们只是一些简单的存储介质。我们在这里要说的是在计算机系统中扮演非常重要角色的存储系统。“存储系统”

这个词看起来貌似陌生,其实与我们每天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当我们去银行办理存取款业务时,通过帐号银行便可马上从计算机系统中调出帐户的所有信息,包括存款、支取、利息计算等。这些至关重要而又非常庞大的数据信息必须妥善保存才能保证银行业务的正常运行。担当此重任的正是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系统。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是不胜枚举的,例如电信局对移动电话话费的管理,股票交易所每日大量数据的交换,石油勘探队采掘信息的记录等,存储系统在这些领域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存储系统,包括数据记录介质如磁盘、光盘和磁带,大型自动化的数据记录系统如磁盘阵列、磁带库和光盘库,以及存储管理软件。磁盘系统拥有最高的数据传输速度,适于主机直接的数据访问。磁带和光盘系统适于数据的近线、离线访问,数据检索和数据备份。存储管理软件,则帮助我们将服务器--客户端的分布式网络环境中的数据进行集中的统一管理。 回顾存储系统的发展历程,1956年9月,IBM公司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数据存储器,305RAMAC。它标志着直接数据访问存储系统工业的诞生。在此之后,IBM一直以其无人可及的技术发明和产品领导着存储系统工业的发展。IBM发明了软盘驱动器、Winchester硬盘驱动器、RAID技术专利和磁阻记录磁头技术,将存储技术推入一个个新纪元。1999年,IBM在存储领域获得了220多项专利,超过了业界其它存储厂商的总和。从第一台约有三个冰箱大的数据存储器的诞生到现在,IBM已推出了最新的1GB硬盘,其大小只相当于一枚一元硬币,从体积、容量、存取速度方面都较以前有了惊人的发展。 2000年,IBM在存储领域获得了320多项专利,拥有此领域50%以上的专利,超过了业界其他主要存储厂商的总和 ,并因此在2000年11月12日获得了“美国国家卓越科技勋章”以表彰IBM公司多年来在数据存储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和领先地位。 今天,存储系统的高可靠性,高性能,良好的扩充能力,及易于管理性已经成为存储设备的必需。信息是计算机系统最宝贵的资源,保护信息的安全,进行迅速的信息访问是存储

一、本课程的任务 后台数据库构建、数据库操作、管理、维护,为后续课程如JA V A,https://www.360docs.net/doc/e117806332.html,作准备工作,从而从前台到后台完成一个完整信息管理系统的创建。 二、本课程的学习特点及思路 1、项目引导,任务驱动 2、以一个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后台数据库的构建为例,贯穿本课程。 3、项目分成若干个子项目。按子项目的完成来开展教学。 三、考试形式: 按平时实验情况及课程设计情况给出分数。

项目一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中数据需求分析 任务: 确定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 找出系统中的实体,如学生、教师、课程等。 找出各实体的各种属性,如学生有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 找出实体之间的关系,如学生与课程的关系是“学习”,画出E-R图 将E-R图转换成二维表 对二维表进行优化处理 课程引入: 在IT企业中,经常需要创建一些小型的数据库对企业的生产,销售,财务,人事等日常生产活动进行管理,那第要创建一个怎样的数据库,库中包含哪些表及其它对象,表中有哪些数据既能保证数据的冗余尽可能少,又能何证对数据库操作不会出现异常,既方便用户的使用和操作,又能满足数据库安全及管理需要?这是IT工作岗位中经常遇到的工作,也是IT从业人员必备的职业素质。因此掌握信息系统的数据分析的知识、方法及技巧是完全必要的。本单元通过对“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数据需求分析的学习及实践,使同学们掌握常用信息系统的数据分析方法与技巧,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好基础。 数据库设计目的是根据用户的需求,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式,使它能有效地存储数据。数据库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信息系统的质量和运行效果。因此设计一个结构优化的数据库是对数据进行有效管理的前提和正确利用信息的保证。在中小型企业中,通常使用SQL Server数据库。 项目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教学管理中采用现代的科学管理和技术手段势在必行。这样可以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充分发挥人,财,物各种将资源的效用。通过分析我校教学管理现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发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学生信息,教师信息,学成成绩,教学授课,选课情况等方面进行一体化管理 课程内容: 数据库设计的方法中比较著名的有新奥尔良方法,它将数据库的设计分为四个阶段: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阶段是整个设计的基础,是最困难,最耗时间的一步,需求分析做得是否充分与准确,决定了其上构建数据库的速度与质量。需求分析如果做的不好,可能会导致整个数据库设计返工重做。 本案例中任务分析:管理员可对学生基本信息,班级信息,教师信息,学生选课情况,学校基本信息进行管理,学生可对本人信息进行修改,进行网上选课,浏览个人成绩及选课情况。包括这样几个功能模块: 1、用户管理:用户注册,用户登录,用户修改,用户删除 2、学生基本信息管理:系别信息添加、修改、删除;班级信息添加、修改、删除;学生信 息的添加、修改、删除;系别、班级、学生基本信息的查询。 3、教师基本信息管理:教师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查询。 4、课程管理:课程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查询;教师授课安排,学生选课。 5、学生成绩管理:成绩的录入和修改;成绩的汇总统计,成绩的审核和锁定;成绩的查询。 6、系统维护管理:数据备份、恢复;导入、导出;系统帮助。 通过对以上系统功能分析得知,该系统涉及大量,复杂的数据管理,如何组织数据,采取何

1.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数据库需求分析 学生成绩管理是学生信息管理的重要一部分,也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开发能大大减轻教务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工作量,同时能使学生及时了解选修课程成绩。该系统主要包括学生信息管理、课程信息管理、成绩管理等,具体功能如下: (1)完成数据的录入和修改,并提交数据库保存。其中的数据包括班级信息、学生信息、课程信息、学生成绩等。 班级信息包括班级编号、班级名称、学生所在的学院名称、专业名称、入学年份等。学生信息包括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等。课程信息包括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的学分、课程学时等。各课程成绩包括各门课程的平时成绩、期末成绩、总评成绩等。 (2)实现基本信息的查询。包括班级信息的查询、学生信息的查询、课程信息的查询和成绩的查询等。 (3)实现信息的查询统计。主要包括各班学生信息的统计、学生选修课程情况的统计、开设课程的统计、各课程成绩的统计、学生成绩的统计等。 2.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数据库概要设计 学班属于班级编号班级名所在学所属专入学年学姓性出生年课课程编选课程名课程学课程学平时成期末成m 3.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详细设计 (1)E-R图转换为关系模式 班级(班级编号,班级名称,所在学院,所属专业,入学年份)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班级编号) 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学分,课程学时) 成绩(学号,课程编号,平时成绩,期末成绩) (2)根据命名规范确定表名和属性名 Class(ClassNo,ClassName,College,Specialty,EnterYear)Student(Sno,Sname,Sex,Birth,ClassNo) Course(Cno,Cname,Credit,ClassHour) Score(Sno,Cno,Uscore,EndScore) (3)关系模式详细设计 Class(ClassNo,ClassName,College,Specialty,EnterYear)

目录 目录................................................................................. 东莞樟木头人民医院服务器、存储系统设计方案说明........................................... 一、项目概述............................................................................. 二、服务器、存储系统架构组成设计......................................................... 三、服务器系统设计....................................................................... 四、存储系统设计......................................................................... 五、系统设计特点......................................................................... 东莞樟木头人民医院服务器、存储系统设计方案说明 一、项目概述 樟木头人民医院位于樟木头镇东城区仙河大道、莞惠公路旁,广深铁路在樟木头镇设有车站,医院占地面积6万多平方米。病床330张,职工500余人,日门诊量预计在1500~2000人次左右,现有医生工作站150台左右。其中高级职称68多人,中级职称60余人,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于一体的国营非营利性综合性医院,是东莞市社会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是法定产科医院,是全镇唯一一家法定发放医学出生证的医疗机构,是广东省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区的知名医院。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中,医院已经进入了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大型的数字化医疗设备在医院中使用,各种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和医疗临床信息系统正在普及。常见的系统包括医院信息系统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实验室信息系统LIS:(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医学影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临床信息系统CIS:(Clinical Information System)、电子病历CPR:(Computerized Patient Record)、社保系统等。考虑现有医院2台服务器将无法承担全院的业务量,为完善樟木头人民医院信息化建设,保证HIS系统、PACS系统业务正常运行,现重新规划设计医院的信息化系统。具体设计方案如下: 二、服务器、存储系统架构组成设计 三、服务器系统设计 1、HIS系统服务器 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即医院信息系统:主要是医院各科室对病人诊疗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交换,由于其需要多任务同时处理,并且需要数据库的长时间运

<1>华为OceanStor S6800T存储系统 华为OceanStor S6800T存储系统是面向企业级高端存储应用的新一代产品,以业界领先的硬件规格为支撑,融合了高密设计,TurboModule高密 度I/O模块及热插拔设计,TurboBoost三级性能加速技术,多重数据保护 等高端技术,能够满足大型数据库OLTP/OLAP,高性能计算,数字媒体,互联网运营,集中存储,备份,容灾,数据迁移等不同业务应用的需求, 有效保证用户业务安全性与连续性。 高性能,高扩展性 业界领先的硬件:64位多核处理器以及高速大容量缓存,高 交换带宽,整体性能较上一代产品提升50% 按需选择多种类型的硬盘:FC/SAS/NL SAS/SATA/SSD 领先的IO扩展性和灵活性:最大12个I/O模块,48个I/O接口 (包括前后端接口);支持4/8Gbps FC,1 Gbps iSCSI,10 Gbps iSCSI(TOE),10Gbps FCoE与6Gbps SAS接口;独创的TurboModule 技术大幅提升I/O模块密度,支持前后端I/O模块灵活配比,降低 维护成本 TurboBoos t按需提升系统性能:强大硬件支撑其固有高性 能;SmartCache通过使用闪存驱动器来扩展缓存,获得针对 系统优化的性能,混合工作负载的运行速度可提升数倍;纯 SSD RAID组性能大幅提高。三级性能加速机制,按需提升系 统性能,降低整体拥有成本。 高可靠,高可用性 热插拔设计:TurboModule技术实现控制器、风扇、电源、I/ O模块、备电模块、硬盘等模块热插拔,不影响主机业务,支 持在线I/O扩容 掉电保护技术:系统掉电后内置的备电模块自动将Cache数据 写入数据保险箱,保证数据不丢失 硬盘预拷贝技术:提前发现即将故障的硬盘,主动迁移故障 盘数据,规避系统降级的风险,有效降低数据丢失的风险

网络存储与数据备份复习资料 网络存储方式选择 直连存储(DAS);存储区域网络(SAN);ISCSI技术; DAS优点: 1实现大容量存储;2可实现应用数据和操作系统的分离;3提高存取性能;4实施简单。DAS缺点: 1扩展性差;2资源利用率低;3可管理性差;4异构化严重。 DAS适用环境: 1服务器在地理分布上较为分散,利用SAN或NAS在进行互连时非常非常困难时;2存储系统必须被直接连接到应用服务器上时;3包括许多数据库应用和应用服务器在内的应用,都需要直接连接到存储器上。 SAN优点: 1设备整合2数据集中3高扩展性4总体拥有成本低5具有无限的扩展能力6更高的连接速度和处理能力 SAN缺点: 1SAN各个客户端的存储空间是分离的,通过光纤实现连接,许多设备价格高昂,因此,SAN 的实现需要相当高的费用2网络维护也需要相当的开销 SAN适用环境:1关键任务数据库应用2集中的存储备份,3高可用性和故障切换环境4可扩展的存储虚拟化5改进的灾难容错特性。 在制定网络存储方案应遵循的原则 1网络存储的核心——数据2要产品也要技术3需求为主4长远考虑,打好基础 选择存储产品 1容错能力2性能3容量4连接性5管理性6附加功能 SATA硬盘特点 1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2更简单的连接方式3真正的热插拔4更高的数据传输精度 SATA目前传输速率150MBps二代三代300MBps,600MBps SAS技术特点 1兼容SATA2连接简单3传输速率高(平均速率3GBps峰值5GBps) RAID1 又称镜像阵列,是一种由两块磁盘实现的冗余磁盘阵列(最大程度地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修复性) RAID1的优点 1数据存储安全2读取速度较高 缺点:1写入速度较低2存储成本高 RAID5:是由至少3块磁盘实现的冗余磁盘阵列 R AID5的优点:1数据存储安全2读取速度较高3磁盘利用率较高 缺点:写入速度较低

1、下列典型行业应用对存储的需求,正确的是( C ) A.WEB应用不包括对数据库的访问 B.WEB应用是大数据块的读取居多 C.邮件系统的数据特点介于数据库和普通文件二者之间,邮件用户等信息属于数据库操作,但是每个用户的邮件又是按照文件组织的 D.视频点播系统要求比较高的IOPS,但对存储带宽的稳定性要求不高 2、对于存储系统性能调优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必须在线业务下进行调优 B. 存储系统的调优可以与主机单独进行,应为两者性能互不影响 C. 存储系统的性能调优属于系统性调优,需要了解客户IO模型、业务大小、服务器资 源利用和存储侧资源利用综合分析,对于存储侧重点关注RAID级别,分条深度, LUN映射给主机的分布情况等 D. 以上都不正确 3、不具备扩展性的存储架构有( A ) A. DAS B. NAS C. SAN D. IP SAN 4、DAS代表的意思是( D )direct access s A. 两个异步的存储 B. 数据归档软件 C. 连接一个可选的存储 D. 直连存储 5、哪种应用更适合采用大缓存块?( A ) A. 视频流媒体 B. 数据库 C. 文件系统 D. 数据仓库 6、衡量一个系统可靠性常见时间指标有哪些?( CD ) A. 可靠度 B. 有效率 C. 平均失效时间 D. 平均无故障时间 7、主机访问存储的主要模式包括( ABC ) A. NAS B. SAN C. DAS D. NFS 8、群集技术适用于以下场合:( ABCD ) A. 大规模计算如基因数据的分析、气象预报、石油勘探需要极高的计算性 B. 应用规模的发展使单个服务器难以承担负载 C. 不断增长的需求需要硬件有灵活的可扩展性 D. 关键性的业务需要可靠的容错机制 9、常见数据访问的级别有( AD ) A.文件级(file level) B.异构级(NFS level) C.通用级(UFS level) D.块级(block level) 10、常用的存储设备介质包括( ABC ) A. 硬盘 B. 磁带 C. 光盘 D. 软盘 11、常用的存储设备包括( ABCD) A. 磁盘阵列 B. 磁带机 C. 磁带库 D. 虚拟磁带库 12、存储网络的类别包括( ABC ) A. DAS B. NAS C. SAN D. Ethernet 13、常用数据备份方式包括( ACD ) A. D2D B. D2T2D C. D2D2T D. D2T 14、为了解决同位(为)检查码技术的缺陷而产生的一种内存纠错技术是( D ) A. Chipkill B. 热插拔 C. S.M.A.R.T D. Advanced ECC Memory 15、以下不是智能网卡的主要特点是( D ) A. 节能降耗 B. 降低TCO C. 数据更安全 D. 可作为主机总线适配器HBA使用

文档编号: PRMS-2 版本号: V1.0 文档名称:详细设计说明书 项目名称:项目申报管理系统 项目负责人:董艳,苏丽,李瑞卿 编写:董艳 2009年11月10日 校对:董艳,苏丽,李瑞卿 2009年11月10日 审核:董艳,苏丽,李瑞卿2009年11月10日 批准:董艳,苏丽,李瑞卿2009年11月10日 开发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信管062班

详细设计说明书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根据从该阶段开发正式进入软件的实际开发阶段,本阶段完成系统的大致设计并明确系统的数据结构与软件结构。在软件设计阶段主要是把一个软件需求转化为软件表示的过程,这种表示只是描绘出软件的总的概貌。本概要设计说明书的目的就是进一步细化软件设计阶段得出的软件总体概貌,把它加工成在程序细节上非常接近于源程序的软件表示。 该文档供系统开发人员使用,为进一步设计软件、编写代码打下基础。 1.2项目背景 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科技高速发展,国家对科技项目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每年都有很多项目要上报国家或政府,纸制的项目申报报告的审批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 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使市级重点建设项目月报信息统计工作更加科学、规范、高效、简便,我们小组打算开发“项目申报管理系统”。本系统是为方便重点建设项目业主单位报送项目月报,增强申报部门与项目单位间的信息沟通与反馈,了解项目的建设进度及存在问题,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前期工作、资金筹措、征地拆迁、建设施工等问题而开发的应用软件管理系统。 根据2009年重点项目申报工作的需要,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信管提出开发一套为重点项目申报工作服务的应用系统。 1.3定义 项目申报管理系统是指应用电子计算机和相关网络支持,为申报项目的相关人愿提供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从而优化项目申报,减少项目申报周期,提高工作质量。 文档中采用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及缩略词简要如下: PRMS:Project Report Management System,项目申报管理系统。 1.4参考资料 [1]教学提供详细设计模板 [2]杨选辉《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王珊,萨师宣。《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耿祥义张跃平。《JSP实用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1.存储及备份设备命名 存储、备份、存储区域网设备命名依次连接,不留空格,其表示形式为: 代表 Mass Storage) 存储及备份系统3字代码:M ( 1.1.1.存储设备命名 : 例1:cq-mdsk-ibmds830001解读如下 例2:cqspb-mdsk-ibmds830001解读如下:

1.1. 2.备份设备命名 例1:cq-mtap-ibm765001解读如下: 例2:cqspb-mtap-ibm765001解释如下: 1.1.3.存储区域网设备命名 例1:cq-msan-ibm2005b1601解读如下: 例2:cqspb-msan-ibm2005b1601解读如下: 1.1.4.存储虚拟化设备命名 例1:cq-mvir-ibmsvc4101解读如下:

例2:cqspb-mvir-ibmsvc4101解读如下: 1.1.5.存储逻辑单元命名 存储设备逻辑单元号(LUN-Logical Unit Number)命名依次连接,不留空格,其表示形式为: 例1:cq-aupm-lunoradata01解读如下: 例2:cqspb-axxx-lunoradata01解读如下:

1.1.6.全球名称的别名命名 在存储区域网中,为全球名称(WWN-World Wide Name)别名命名,包括服务器设备全球名称和存储设备全球名称别名两种,全球名称别名命名依次连接,不留空格,其表示形式为: 1. 服务器设备全球名称别名 例1:cq-aupm-db1-wwnhba1解读如下: 例2:cqspb-aupm-db1-wwnhba1解读如下: 2. 存储设备全球名称别名 例1:cq-mdsk-wwnibmds830001i0003解读如下 :

企业解决方案 其成本远远低于使用服务器存储,而效率却远远高于后者。NAS能够满足那些希望降低存储成本但又无法承受SAN昂贵价格的中小企业的需求,具有相当好的性价比。 NAS系统网络存储产品由于采用了多任务、多线程的嵌入式Linux系统技术,能够快速处理和响应来自网络的多个并发用户及来自多种不同操作系统的请求,其数据传输速率已接近网络带宽的极限。NAS网络存储设备具有很强的扩展性,可随着视频数据的迅速增长逐步扩充容量。 案例概述 方案建议将NAS作为网络存储设备,通过内部局域网络连接。局域网络的数据、文件可以通过ISCSI协议、FTP协议或者SAMBA协议传输并存储到NAS网络存储设备中,且网络中可以连接多个NAS网络存储设备,实现大容量安全存储。 文件服务器 文件服务器是为网络上各工作站提供完整数据、文件、目录等信息共享,对网络文件实行统一管理的服务器。它能进行文件建立、删除、打开、关闭、读写等操作。

U-NAS是为存储备份而优化的系统 ●以工业级计算机的制造为标准进行产品设计与制造,通过采用嵌入式的主板、cpu大大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由于采用嵌入式的Linux操作系统,因而稳定性及安全性方面大为提高。 ●控制软件简单易懂,任何人都可根据自己的相应权限轻松地对自己的数据进行备份。 ●系统稳定性高,不易受计算机病毒影响(这受益其采用的精简、固化的Linux操作系统),因而不需要专业人员维护。 ●通过第三方的备份软件(比如second copy等),即使用户正在使用计算机也能实时地对操作系统进行备份工作,而不会中断用户的正常工作。 ●通过设置,能定时对用户指定的数据进行备份,不须人手干预,自动化程度高。 ●即使用客户主机的操作系统崩溃,亦能通过网络启动(事前)事先备份在NAS上的操作系统,并恢复原有数据。 ●整机耗电发热小,更为节能,且对使用环境的要求比较低。 ● U-NAS在windows、linux、mac等当前主流平台构成的应用平台之间,能够轻松应对。 U-NAS综合功能特别是在文件处理能力方面更为强大,同时在数据安全如数据容灾方面NAS更具优势。

巧用FreeNAS搭建网络存储及备份系统 摘要:文章论述了使用iSCSI技术解决本地数据存储的问题,并且利用网络存储可方便解决重要数据及移动存储介质中数据备份的问题。网络存储盘初次使用时只需初始化一次,使用方式就跟本地硬盘一样。既使用方便又避免了数据备份耗时、数据丢失的风险,提高了数据可靠性和工作效率。 关键词:iSCSI;ZFS卷;CHAP认证;Portals;Targets 我们在日常办公中习惯将个人数据存储在电脑的本地硬盘中,一旦电脑的操作系统因病毒感染或者系统文件被破坏而无法启动时,就面临着本地硬盘中数据恢复的问题。尽管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实现数据的完整恢复,且费时又费力。此时我们不禁会想到倘若重要的信息数据不是存储在本地硬盘之中,那么也就不用担心系统崩溃时数据丢失的隐患。能否有一种方法可完全取代本地数据存储的方式。文章介绍的iSCSI技术可有效解决本地数据存储的问题,并且利用网络存储可方便解决重要数据及移动存储介质中数据备份的问题。 1 现象描述 大多数人都将重要的数据存储于个人电脑之中,然而一旦系统崩溃或者硬盘损毁,则恢复本地硬盘中的数据将变得非常麻烦。虽然我们可通过FTP、CIFS 等方式实现数据的异地存放和共享,但是通过这些协议搭建的存储环境其传输效率较低,当传输的文件数据量较大时,I/O吞吐率较高时,其瓶颈效应就体现出来了。为此,我们改用基于SAN技术架构的iSCSI协议,借助于FreeNAS开源系统来搭建一套成熟、完善的网络存储系统以满足重要信息数据存储和备份的需求。 2 原因分析 既然采取FreeNAS所提供的iSCSI技术来解决网络存储的问题,那么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FreeNAS是什么?可以用来做什么?FreeNAS是一套开源免费的NAS服务器,它能够将一台普通电脑转变成为专业的网络存储服务器。软件基于FreeBSD开发,支持Samba 及PHP,通过iSCSI、CIFS(samba)、FTP、NFS protocols、Software RAID (0,1,5)等丰富的协议实现多种模式下得网络存储及共享功能。便捷的web 界面的设定工具,方便用户通过Windows、Macs、FTP、SSH 以及网络文件系统(NFS)来访问存储服务器。此外,FreeNAS支持部署在外部移动介质或Flash Disk上,系统资源开销小,运行空间仅16 MB左右。在清楚了FreeNAS后,接下来我们就需要对其进行部署实施了。 3 处理过程 由于所选用的是开源软件,其更新速度较快,此处以FreeNAS 8.2 64Bit版本为例介绍其部署和iSCSI服务端、客户端的详细调试过程(全套实际部署环境均为硬件真实环境,因截图需要部分图片取自虚拟环境,但在实际操作中无差异,

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 教学管理系统 数据库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教学管理系统学院软件学院 班级软件技术四班年级2013级 姓名彭超李新徐彤(2014 年11月)

用5行左右的文字对系统进行简要介绍 对教学管理信息统一规范整理,实现各种信息的自动管理。为便于信息的查询,找出各种信息的关联性,根据各种需求设计出合理的报表。 减轻教学日常信息管理的负担,方便学生、教师查询信息和学校对所有信息的管理。以简单便捷的操作获取详尽的信息。 一、数据需求分析 某学校设计学生教学管理系统。学生实体包括学号、姓名、性别、生日、民族、籍贯、简历、登记照,每名学生选择一个主修专业,专业包括专业编号、名称和类别,一个专业属于一个学院,一个学院可以有若干个专业。学院信息要存储学院号、学院名、院长。教学管理还要管理课程表和学生成绩。课程表包括课程号、课程名、学分,每门课程由一个学院开设。学生选修的每门课程获得一个成绩。另外,为了管理教师教学安排,教师包括编号、姓名、年龄、职称,一个教师只能属于一个学院,一名教师可以上若干门课程,一门课程可以有多名老师来上,每个教师所上的每门课都有一个课堂号和课时数。 本系统数据字典如下: 数据项表

数据流 数据流表 二、概念结构设计 1.首先确定系统中的实体 从以上数据需求可以看出,系统共包括5个实体:学生、专业、学院、教师、课程。

2.再确定系统中实体间的关系 根据数据需求描述推出:专业与学生是1对多关系;学生与课程是多对多关系;课程与老师是多对多关系;课程与学院是多对1关系;学院与专业是1对多关系;学院与教师是1对多关系。 3.转化成E-R图 图1 实体-属性图 图2 教学管理ER图 三、逻辑结构设计

数字媒体智能网络存储 数字媒体智能网络储备 支持RAID 0,1与专利技术X-RAID? 最大支持2TB硬盘,可配备2x 2TB共4TB的储备容量 产品介绍 一个专门为家庭使用设计的网络附加储备 NAS 设备 ?为您所有运算机方便地共享而提供的外部储备 当家里有超过一台运算机的时候,ReadyNAS Duo 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不 像 USB 硬盘,ReadyNAS 能直截了当连到网络中,并承诺所有的 Windows 或 者 Macintosh 运算机同时存取内部的信息。 ?不管身在何方通过互联网都能够访问储备 只要有一个互联网宽带连接和一个家用路由器,ReadyNAS 通过设置,就能够通过 互联网安全地访问其内部信息。 ?为您的所有数据做一个完整备份,可选的备份硬盘功能为硬盘故障提供爱护为所存数据提供安全爱护,能够选装第二块硬盘。那个备份硬盘将额外储存所有数 据,一旦主硬盘故障,将赶忙接管提供服务。 ?支持大部分网络音乐、图片、视频播放器 高级流媒体支持,承诺 ReadyNAS 直截了当提供媒体服务,不需要依靠运算机。这些支持的设备包括NETGEAR EVA8000、Sonos? Digital Music System、Logitech Squeezebox?、Apple iTunes? clients、Sony Playstation? 3 and Microsoft Xbox 360? ?内嵌BitTorrent?客户端实现直截了当从互联网下载资源 正式授权的 BitTorrent 客户端,让你无需依靠运算机直截了当从互联网中下载资源。

能够从运算机通过Web 治理界面,方便地进行下载治理,或者能够在 EVA8000 通过 NETGEAR 数字娱乐界面进行治理。 ?综合了文件和文件夹的异地备份! 所有ReadyNAS储备系统都内置了ReadyNAS Vault的备份软件,只要确认你想要爱护的文件,剩下的工作ReadyNAS Vault就会自动安全的帮你处理! ?支持MAC系统 所有ReadyNAS系统支持苹果系统的文件协议(AFP格式)和苹果的Time Machine(时刻机器) ! 因此专门多苹果用户都能够用一个中心储备来共享文件,并做备份。支持自己开发软件同时支持 Macintosh状态监测工具 产品规格 储霸王ReadyNAS Duo数字媒体智能网络储备的要紧技术规范表如下: 产品名储霸王ReadyNAS? Duo数字媒体智能网络储备 RAID‐硬件加速X-RAID独立卷自动扩充 ‐多个卷支持硬件加速RAID 0,1 ‐热插拔支持 系统需求‐Microsoft?Windows?2000 (SP4),XP Home or Pro (SP1 or SP2), ‐Vista, Macintosh OS-X, Linux ‐支持远程访问功能,但必须有路由器与宽带连接 ‐Web扫瞄器支持:IE6.0+, Netscape Navigator 7.0+, Fafari 1.22+, Mozilla Firefox 1.03+ 硬件配置‐ReadyNAS Duo 网络附加储备设备 ‐2 Serial A TA 通道 ‐兼容SATA 和SATA II 硬盘 ‐热插拔和可锁硬盘托架

第3章项目需求分析与数据库设计 3.1 项目开发背景 移动数据库是移动计算环境中的分布式数据库,移动数据库的应用大都嵌入到诸如掌上电脑、PDA、嵌入式设备等移动设备中,故移动数据库有时也称为嵌入式移动数据库。 目前绝大多数行业中数据存储与管理都需要随时随地进行,如果将数据存放在中心服务器数据库中,不便于各项数据操作,这时可以将中心服务器中数据库的部分数据,在联网状态下下载和保存到移动数据库中。这样很多的功能实现就可以在离线情况下直接在移动设备端实施完成,同时大幅度减少了中心服务器的负荷和压力。另外在设备端中对移动数据库的各项数据改变,也可以在网络连通时再传回到服务器上,以便保持服务器端与设备端数据的同步。 根据物流配送行业的特点,目前很多公司从客户商品购买到货物发送到客户手中这一系列业务流程都采用基于嵌入式设备的移动解决方案。工作人员在开始一天的工作时,可以直接通过手持设备查看当天要发送的所有货物信息,例如货物的收件人、收件地址和联系方式,并且可以给出一个最佳的投递路线。除此之外,当货物送达后,客户还可以直接在手持设备上进行电子签名以确认货物的送达,而后工作人员就可以将客户签名和货物送达信息直接通过无线网络传递给中心服务器,避免了一系列的“纸上操作”过程,大大加快了工作效率。 随着3G时代的到来,嵌入式移动数据库的应用会越来越广,利用嵌入式移动设备,当无线网络畅通时,可以利用无线网络获取所需的信息,并将这些重要信息存放到移动数据库中,这样既可以减少中心服务器的负载,又可以随时随地取得资料。当无线网络再次畅通时,我们又可以将移动数据库中的数据改变回传至中心数据库服务器。中心服务器数据库中如果存在新的数据信息,移动数据库也会自动加载这些新信息,确保了移动数据库和中心服务器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同步。 3.2 项目的需求分析设计 3.2.1 项目业务需求描述 嵌入式软件开发公司对各地物流运输公司进行调研之后,整理出将要实现的移动物流配送系统业务功能,移动物流配送系统面向三类用户:客户服务人员、库房管理人员(包括装车人员)、货物运输人员。 (1)客户服务人员可以利用手持移动设备为客户购买所需商品,建立新的订单,并将新的客户订单信息发往商品所在的物流公司中央数据库服务器。 (2)库房管理人员可以利用手持设备获得中央数据库中有关客户订单的信息,确认客户

存储设备与数据容灾备份系统 数据容灾备份系统为现实中一种信息安全技术手段,在企业及互联网中用得非常普遍,它指在不同地埋位置节点,建立两套或多套功能相同的IT系统,使他们互相之间可以进行功能切换和健康状态监视,当一处系统因意外(包括自然灾害,如火灾、地震等)停止工作时,整个应用系统可以自动切换到另一处,使得该业务功能可以继续正常工作。本文介绍如何选取存储设备构建数据容灾备份系统。 充分利用当前主流的数据备份技术构建企业或个人内部的数据容灾解决方案,离不开选择正确的存储设备与之配合。现今数据量的日益膨胀大大刺激了各存储厂商开发新产品的热情,同时也促进了各式存储设备的销售,如何选择合适的存储设备为存放信息,带着这个问题结合数据备份技术,针对当前主流的专业存储设备展开探讨。 1、文件服务器 文件服务器是应用较普遍的存储设备,其功能大体是专门负责企业内部文件的管理与处理,文件服务器日常的数据管理及处理工作通常包括数据上传、下载、共享、存储、备份等。 文件服务器通常是采用直接数据备份的方式,当然通过另外付费配置相关数据备份软件,其备份技术及方式等方面也能得到一定的提升。文件服务器由于通常采取性能较高的处理器、容量较大的内存及做工精良的主板作为它的核心部件,这些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文件服器的的高效及稳定性,同时由于一般的文件服务器通常会采用通用的操作系统作为它的操作平台,因此其在可操作性及易用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企业通常会用双机容灾的方式,即通过利用两台文件服务器构建双机备份系统,这在一定程度确保了数据安全,同时对于网络的稳定及安全也起到一定的效果。以双机备份为例,在正常情况下,确实是确保数据安全的“双保险”,但当出现问题时,如其中的一台文件服务器出现非致命性的故障如因某种原因导致数据出现损毁或错误时,极有可能导致另外一台机器里面的数据也会受到影响,这个时候的数据恢复的付费也是一件头痛的事情;文件服务器的通用操作系统在当前病毒、黑客“猖獗”的互联网时代极易受伤,文件服务器一面充当文件管理、处理的工作,一面还须承担承载整个外部网接入及管理的重任,过重的负载是造成文件服务器不稳定的重要原因;最后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文件服务器在对异构平台数据备份及存储方面的兼容性较差,通常都要购置若干台基于不同操作平台的服务器,这无形中加大了IT设备的投入。 2、磁盘阵列柜 磁盘阵列柜的构成是由多个类型、容量、接口甚至品牌一致的专用硬磁盘或普通硬磁盘组成一个阵列组,使其能以某种快速、准确和安全的方式来读写磁盘数据。这种存储设备一般采用数据备份和磁盘备份两种技术作为主要的数据备份技术,优点在于其具有较高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同时其存储容量相对于其他存储设备而言也是较大,这种设备通常在数据量较大的企业中作为构建中央存储系统的核心部分。 磁盘阵列柜不菲的价格是众多企业面前的一道坎,专业的磁盘阵列柜通常售价动辄数万、数十万以上,选择合适的专业数据存储、备份软件与之配套也颇费心思,磁盘阵列柜高贵的身价也需专业的IT人员进行“侍奉”,设备或人为操作出现问题导致数据被破坏后的数据还原的付费也着实令不少企业头痛,这也意味着磁盘阵列柜后期维护管理方面与其他存储设备相比需要付出更多。 3、光盘塔 光盘塔由几台或十几台CD-RW/DVD-RW驱动器并联构成,通过软件控制某台光驱的读写操作,使之按照人们的要求自动读取信息,这种存储备份设备在文件服务器、高容量磁盘等存储设备价格不菲的时代,凭借其良好的性价比得到部分企业的“热捧”。这种设备采用数据备份的技术。优点是可以能按需求保存数据,且保存的数据具可移动性。缺点是光盘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