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褐煤的利用途径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
(1)微生物生长过程中培养基中的多肽或多 胺产生的碱性物质可溶解褐煤中的酸性成分。
(2)微生物分泌的螯合剂相表面活性剂对褐 煤具有部分液化作用。
(3)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对褐煤的降解。其 中微生物通过向体外分泌胞外因子来解聚煤中大
[1] 戴和武.谢可玉褐煤利用技术[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 社.1998.
根据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要求,为了在新彤势下不断提高煤炭工业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水平,推动 煤炭工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受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的委托,编制“十一五”环保发展规划和政策研究,煤炭 工业环境保护办公室于2005年11月9—12日在广西桂林召开了煤炭环境保护重点课题审查会。有关重 点产煤省、市煤炭局、煤炭企业、科研设计院校等单位环保负责人、专家共5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褐煤的低温干馏是在惰性气体中进行的,目 的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其产品有半焦、干馏 煤气和低温煤焦油。低温干馏的优点如下:
(1)操作条件温和(常压和中等温度); (2)不需要氧气、氢气及昂贵的催化剂; (3)对原料煤无严格要求; (4)设备简单; (5)技术简单; (6)基建投资少。 褐煤新法干馏是用625℃的半焦作热载体, 焦煤比为3:8,原煤粒度在0.6~2.5mm,经过干 燥、脱水,并预热到120~150℃,干馏温度为500 ~590℃,产物为焦油、轻油和煤气,优点是褐煤不 直接 万燃方烧数。 据
褐煤直接液化与低温间接液化法相比,从投 资规模看,前者投资少,后者投资高;从柴油馏分 产物的性质看,前者直链烃少,环烷烃及芳烃含量 高,十六烷值低,凝点较低,硫、氮等杂质含量较 高,后者则以链烷烃组分为主,十六烷值过剩,不 含硫、氮等杂质,但凝点较高。两者的柴油馏分均 需经过较苛刻的加氢提质工艺,花费较大的代价 才可生产出合格的柴油。
不溶物(黑腐酸)
围1褐煤化学族组成分离流程
l褐煤直接燃烧
燃烧是褐煤直接利用最常见的方法。由于褐 煤通常含有较高的水分,不便于远距离运输,所以 世界各国生产的褐煤主要用于坑口电站燃烧发 电。其燃烧过程可以分为干燥、干馏、挥发分燃烧 和半焦燃烧四个阶段。褐煤燃烧的最终产物是二 氧化碳、水、少量硫和氮的氧化物及灰渣。
物——粗蜡煤油,即沥青A。提取的蜡是制造涂
相比,具有能耗低、转化条件温和、转化效率高、转
பைடு நூலகம்
料、油漆、橡胶添加剂、润滑油和高级蜡纸的原料。
化产物的经济效益和应用价值高、设备要求简单
利用褐煤生产的腐植酸类型很多,包括:硝基
等优点,是实现能源良性、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腐植酸、硝基腐植酸铵、硝基腐植酸钾、腐植酸钠、 磺甲基腐植酸钠、腐植酸钾、黄腐酸、黄腐酸铁、腐
7小结
西酸复混肥等。
综上所述,褐煤具有广泛的利用途径。但在
6褐煤生物转化
各种利用途径中都需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走可 持续发展的道路。随着煤炭工业微生物利用技术
用微生物降解褐煤,以生产各种燃料及一些
的不断发展,用微生物降解转化褐煤将具有广阔
化工原料(如甲烷、氢气、丙酸、丁酸、乙酸)的研究
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很受重视。煤在微生物参与下大分子会发 生解聚。生物降解的机理一般认为有以下几种:
3褐煤液化
褐煤液化是通过化学方法将固体煤转变成液 体产品,主要工艺有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褐煤 液化是高效、洁净利用煤炭,增加液体燃料油来 源,发展煤化工,解决煤炭直接燃烧污染的重要 途径。
直接液化是在适当温度、压力等条件下,借催 化剂作用,将褐煤加氢裂解成液体烃类,并生成少 量气体,同时脱除氧、氮和硫等杂原子的过程,又 称加氢液化。其工艺包括:原料煤干燥、破碎、制 备煤浆、加氢液化、固液分离、净化气体、分离液态 产物、分馏液态产物、精制加工以及将残渣气化制 取氢气等过程。褐煤直接液化的产品是优质汽 油、喷气柴油、柴油、芳烃和炭素化工原料,并副产 燃料气、液化石油气、硫磺和氨等。
收稿日期:2005—06—16 作者简介:沈国娟(1980一),女,浙江绍联人,安徽 理工大学2003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微
p、pⅢpppw pw 生物在煤转化中的应用,电话:0554 6633577。
据国际地质学家预测:全球褐煤地质储量约 4万亿t,占煤炭储量的40%弱。到1995年底,全 球已探明的褐煤及次烟煤可采储量5100亿t。我 国褐煤资源丰富,已探明的保有储量达1303亿t, 占全国煤炭储量的13%弱,主要分布在东北、西 北、西南、华北等地,集中在内蒙古、云南和黑龙江 等省。因此,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褐煤资源是值 得深入讨论的课题。褐煤是由芳香烃环组成并由 盐桥、脂肪链等连接起来的大分子网状结构化合 物,其有机部分的化学族组成分析见图l L2j。
石墨电极需求的粘结剂——电极沥青产品,其主 要质量指标满足要求,为煤焦油深加工技术开发、 提高产品附加值,寻找了一条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冯勇祥,陆术琳,梁若清,等国内改质沥青的现状t受其发展 [J]炭素技术,1999(4):25~28
[2]潘立慧,方庆舟,许斌粘结剂用煤沥青的发展状况[J]炭 素,2001(3):33~42
2005年第6期
沈国娟,等:浅谈褐煤的利用途径
以及甲烷合成。褐煤气化可生产城市煤气、管道
分子物质是主要的降解机制”J。
煤气、氨、尿素、甲醇和烃类的中间产物等。煤炭
褐煤经微生物降解后,黄腐酸含量有所提高,
气化比直接燃烧具有更大的优越性:燃烧稳定,无
腐植酸化学活性有所增强,可改良土壤,促进农作
环境污染;便于输送、净化,原料的组成和投料量
此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1f听取有关领导关于“循环经济理论”的报告;(2)讨论审查了《煤炭工业环 境保护“十一五”计划2006—20LO)(征求意见稿)、《煤炭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征求意见稿)、 《煤炭开采I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3)研究2006年煤炭行业环境保护工作。会上,与 会代表分为三组分别对三个重点课题进行了认真审查,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05年第6期
褐煤
●。_-_。。-。。。。。。。。。。。。。。。。。。。。。。_-。。。。。。。。。。。。。。。。。。。。一
沥青
}k清
o 5%NaOH
厂———————————]
。r溶物(腐植酲触液)
残留物
1堑堕!
可溶物(点晦醢)
不溶物
厂—————I—丙—酮——]
可溶物(棕腐畋)
物生长,同时,它还可促进植物对氮、磷、钾等养分
都容易调节控制;简化了生产工艺和设备。
的吸收,是不可多得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各种
5制取褐煤蜡
深井钻探中,褐煤的腐植酸可作为泥浆的调整剂, 调节和维护泥浆的工艺性能,提高钻探质量。
褐煤蜡是指褐煤经有机溶剂抽提所得的描提
褐煤的微生物转化与利用与传统的工业转化
间接液化是先将褐煤气化为合成气(CO+ H2),再以合成气为原料通过费托合成(F—T合 成)生产出液体燃料和化学品的过程。间接液化 工艺包括:造气单元、F—T合成单元、分离单元、 后加工提质单元等,其核心是合成反应单元。煤 炭高温间接液化工艺的产品以汽油和轻烯烃为 主,经提质加工后可得到高质量的汽油;煤炭低温 间接液化工艺的产品以链状烃为主,主要为煤油、 柴油并含有一定量的石脑油和石蜡。
褐煤燃烧不但浪费了大量能源、资金及设备, 还严重污染了环境。燃烧产物中含有粉尘、硫氧 化物、氮氧化物、烃和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这些 物质排放到大气中会造成粉尘污染和气体污染。
2褐煤热解和炼焦
褐煤热解(干馏)是指在隔绝空气(惰性气体 或氢气存在)的条件下将褐煤加热,最终得到热解 煤气、焦油、酚类产品、焦炭或半焦产品的加工 过程。
2005年第6期
煤炭加I与 综合利 用
c(1“。”800EsSING&COMPREIl8、8‘”2“’1LIZATIOo
No.6.2005
浅谈褐煤的利用途径
沈国娟,张明旭,王龙贵
(安徽理工大学,安徽淮南232001)
摘要:介绍了褐煤几种常见的工业利用途径——燃烧、热解、炼蔫、液化、气化、提取褐煤蜡 及褐煤微生物的转化利用,筒述了各种利用途径的机理、主要产物和优缺点。
褐煤的用途十分广泛,工业利用的途径主要 有:燃烧、热解、炼焦、液化、气化、提取褐煤蜡及褐 煤微生物的转化与利用。
表6重复试验分析数据
4结束语
河南天宏焦化公司对煤沥青脱杂质预处理 后,再进行热聚合改质,试制的改质沥青喹啉不溶 物为11%~12%,甲苯不溶物为32%~36%,B 树脂为20%~24%,软化点为108~112℃,结焦 值为59.5%~60%,均符合改质沥青国家标准一 级品 万的要 方求 数,据可以制得符合开封炭素厂超高功率
(环办)
万方数据
浅谈褐煤的利用途径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沈国娟, 张明旭, 王龙贵 安徽理工大学,安徽,淮南,232001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OAL PROCESSING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2005(6) 12次
参考文献(3条) 1.戴和武;谢可玉 褐煤利用技术 1998 2.钟蕴英;关梦嫔;崔开仁;王惠中 煤化学 1992
3.王风芹;袁红莉;陈文新 微生物降解褐煤的酶学机理[期刊论文]-生物技术 2002(02)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董洪峰.云增杰.曹勇飞.DONG Hong-feng.YUN Zeng-jie.CAO Yong-fei 我国褐煤的综合利用途径及前景展望[期 刊论文]-煤炭技术2008,27(9) 2. 张学仁.于洋.刘大野.刘民娟.ZHANG Xue-ren.YU Yang.LIU Da-ye.LIU Min-juan 丹峰煤田富蜡褐煤资源赋存特 征及开发利用[期刊论文]-西部探矿工程2006,18(6) 3. 李宝才.周梅村.张惠芬.毕莉.郑江宁.辛小燕.罗钫.盛国英.傅家谟 云南昭通褐煤树脂物化学组成与分布特征 [期刊论文]-煤炭学报2004,29(3) 4. 沈萍.刘喜奇.王立君.刘志峰.Shen Ping.Liu Xiqi.Wang Lijun.Liu Zhifeng 浅谈褐煤的形成机制及开发加工 利用[期刊论文]-中国煤炭地质2009,21(z1) 5. 杨洋.韩德虎.于艳梅.胡耀青.YANG Yang.HAN De-hu.YU Yan-mei.HU Yao-qing 褐煤热变形特性的实验研究[期 刊论文]-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0,41(2) 6. 赵振新.朱书全.马名杰.张恒.王路宁.颜淑娟.杜晓静.ZHAO Zhen-xin.ZHU Shu-quan.MA Ming-jie.ZHANG Heng. WANG Lu-ning.YAN Shu-juan.DU Xiao-jing 中国褐煤的综合优化利用[期刊论文]-洁净煤技术2008,14(1) 7. 王力.杨小雁.王英.WANG Li.YANG Xiao-yan.WANG Ying 微生物液化褐煤的工艺方法和作用效果研究[期刊论文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28(2) 8. 王英.王力.王学民.Wang Ying.Wang Li.Wang Xuemin 微生物液化褐煤的溶煤方式和工艺条件研究[期刊论文]煤炭转化2006,29(1) 9. 陈永国.郭森魁.何屏.CHEN Yong-guo.GUO Sen-kui.HE Ping 褐煤气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期刊论文]-能源工程 2001(1) 10. 袁红莉.周希贵.陈文新.蔡亚岐 降解褐煤菌种选育及降解产物研究[会议论文]-1999
关键词:褐煤;利用;途径 中图分类号:TD8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397(2005)06.0025—03
褐煤是泥炭成岩作用的产物,即植物残骸在 物理、生物、化学作用下变成的岩石。褐煤是煤炭 资源中煤化程度较小的煤,属于软质煤,呈褐色, 无光泽,与其他煤种相比,褐煤含氧量高,灰分及 灰熔点变化大,密度小,易于自燃,煤粉容易爆炸。 从我国主要褐煤矿区商品煤煤质资料中可知,我 国的褐煤是一种高挥发分(50%左右)、高水分 (30%左右)、高灰分(30%左右)、低热值(14MJ/ 妇左右)、低灰熔点的劣质燃料…。
4褐煤气化
褐煤气化是指在某种气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对 煤炭进行加工的过程。其反应工艺以煤为原料, 以氧气(包括空气、富氧和纯氧)和水蒸气(或=氧 化碳、氢气)为气化介质,通过最低度的氧化(不同 于燃烧),将煤中所含的碳、氢转化为一氧化碳、氢 气和甲烷等有效成分。褐煤气化工艺包括原料准 备、煤气的生产、净化、脱硫、煤气变换、煤气精制
[2】钟蕴英.关梦嫉,崔开仁,王惠中煤化学[M]江苏徐州:中 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2
[3]王风芹,袁红莉.陈文新微生物降解褐煤的酶学机理[J] 生物技术,2002,(02):45 47
如g如带‰际出橼如鼢她—旆如F幽≠龆F甥出社‰蝴如F蛛峪‰≈砗‰出科%过嫦如科绵幽—绵逝趟烯蛳如删缔出栅如斟坏觊84坏¥¥¥¥她斛绵如—‰过希4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