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电阻率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缆轻、可扩展道能力强。 一般串行结构数据采集速度 不高;如实现并行采集需要 多芯电缆。
一、概论
2.仪器发展历史 分布式子站系统+子站: 计算与子站组成小行工业网络。子站具 有独立测量能力。
一、概论
2.仪器发展历史 • 电容耦合 • Ohmapper • IRIS syscal pro for contimues land survey
数据处理与解释
• 2 Increase Damping Factors with depth 电流密度分布随深度 指数形式变小
数据处理与解释
• 参数设置 • 3 Type of optimisation • Method
数据处理与解释
• 参数设置 • 4
数据处理与解释
• 参数设置 • 5
数据处理与解释
• 参数设置 • 6
• 参数设置 • 14
数据处理与解释
• 参数设置 • 15
数据处理与解释
• 参数设置 • 16
数据处理与解释
• 参数设置 • 17
数据处理与解释
数据处理与解释
数据处理与解释
数据处理与解释
数据处理与解释
数据处理与解释
数据处理与解释
数据处理与解释
数据处理与解释
数据处理与解释
数据处理与解释
四、数据处理与解释
反演问题解法 • Gauss-Newton • Quasi-Gauss-Newton • NLCG • Steepest descent Method 反演深度
数据处理与解释
• 反演(Res2dinv ) • 1、读入数据
数据处理与解释
• 编辑
数据处理与解释
• 参数设置 • 1 Damping factors
二、方法原理
4.直流电阻率叠加定理 二极装置(电位装置) 组合可以得到任意电极组 AMN NMB 合的视电阻率。 K K AMN s sABMN NMB s K AMN K NMB 5.互换定理
sAMN
1 ( AN sAM AM sAM ) MN
2.仪器发展历史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概论
一、概论
3.软件发展历史 • 1D 反演 • Ix1D 非常优秀的一维反演软件 • 2d: Res2Dinv EarthImager2D • 3d: Res3Dinv EarthImage3D
一、概论
4.Multi-electrode survey优点 • 技术创新; • 剖面与测深同时开展; • 避免电极布置引起的误差; • 数据量大,利于反演解释。
三、野外工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 1、极距布置与距离测量误差。 • 2、供电安全。 • 3、电缆保护。 • 4、接地电阻测量与故障排除。 • 5、A、B开路问题分析。 • 6、测量电位过大原因分析。
四、数据处理与解释
1.数据编辑与坏点剔除
2.反演
四、数据处理与解释
• 反演原理
• Robust and smooth
(U ) I (r r0 )
j E U
q (U ) t
q j t
二、方法原理
2.数学物理方程 • 边界条件: • 地下边界 • 地表边界 • 电阻率界面
I U 2 R
U jn 0 n
U1 U 2 jn1 jn 2 Et1 Et 2
一、概论
5.Multi-electrode Survey 应用领域 • 覆盖层调查 • 地下水调查 • 地下空洞、岩溶调查 • 浅层构造 • 环境地质调查 • 考古
二、方法原理
1.直流电阻率法
• 剖面 • 测深
• 思考:直流为什么 • 可以测深?
二、方法原理
2.数学物理方程
E U gradU
二、方法原理
3.视电阻率

K
AMNB s
AMNB
K
1 AM
AMNB

2 1 1 AN BM
U MN I AB
1 BN
当B极在无穷远时 当B、N极均在无穷远时

AMN s
K
AMN
U MN I AB
K
ABM
2 1 1 AM BM

ABM s
K
ABM
UM I AB
K
AM
2AM
• 电法勘探体积效应Pole-Pole
二、方法原理
• 电法勘探体积效应GM
二、方法原理
• Dipole-Dipole
二、方法原理
• 电法勘探体积效应Pole-Dipole
三、野外工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参数设置 • 1、极距的选择 • 2、剖面长度(电极数) • 3、观测层数 • 4、供电时间 • 5、供电电流(最大供电电压) • 6、装置选择
二、方法原理
6.装置 一定的供电电极与测量电极排列形式。 为什么会出现装置? • 不同电极排列形式在同一地质体上有不同的 响应。 • 相同装置不同供电与测量电极间距反应不同 的探测深度。
• 一条剖面或深测曲线上采用相同的装置有利 用解释。
二、方法原理
6.装置
二、方法原理
6.装置
二、方法原理
6.装置
数据处理与解释
• 参数设置 • 7
数据处理与解释
• 参数设置 • 8
数据处理与解释
• 参数设置 • 9
数据处理与解释
• 参数设置 • 10
数据处理与解释
• 参数设置 • 11
数据处理与解释
• 参数设置 • 12
数据处理与解释
• 参数设置 • 13
数据处理与解释
• 参数设置 • 13
数据处理与解释
二、方法原理
8.探测深度 • DIC: depth of investigation characteristics • NDIC: depth of investigation characteristics normalized with respect to the geometric factor
一、概论
2.仪器发展历史 • 传统仪器+多路转换器 电磁继电器做电极转换—干扰大、速 度慢;电缆重、可扩展道数少。(国内主 流)
一、概论
2.仪器发展历史 分布式系统:计算机组成 小形工业网络。 主机包括发送控制 命令、接收信号等部分; 主电缆由6芯电线组成, 主要作用是信号传输; 电极连接盒根据主机的 命令进行电极转换和数 据采集、传输。
二、方法原理
6.装置
二、方法原理
6.装置
二、方法原理
6.装置
二、方法原理
6.装置
二、方法原理
6.装置
二、方法原理
6.装置
二、方法原理
6.装置
二、方法原理
7. 装置的优缺点 • 数据点数及分布 • 布极误差的影响 • 电位及电流测量误差的影响 • 直观反应异常的能力 另外: 反演处理的能力
高密度电阻率法
Multi-electrode resistivity Survey
一、概论
1.方法发展历史 • 直流电阻率—剖面、测深 • 日本,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为适应山地工作, 采用一次布极电极转换方法工作的直流电阻率 方法。
•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系统研究,完善二维理 论体系出现,三维Multi-electrode开始发展。
二、方法原理
• 9.探测深度
二、方法原理
• 9.探测深度
二、方法原理
• 9.探测深度
二、方法原 理 9.探测深度
二、方法原理
• 电法勘探体积效应-Wenner-alf
二、方法原理
• 电法勘探体积效应Wenner-bt
方法原理—分辩能力
• 电法勘探体积效应Wenner-gam
二、方法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