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反对缴费确定型“名义账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反对缴费确定型“名义账户”
最近,网上有一篇文章《养老金个账空账率超9成将来兑现或入不敷出》,来源《华夏时报》(2016-10-15)。主要讲的是(基本)养老金的“亏空”问题和解决办法, 提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以下简称个人账户)“空账”,个人账户“坐不实”和缴费确定型“名义账户”问题。这又是以“养老金缺口”为借口说法的再现,而不去想想解决“养老金缺口”的好办法。这是一篇与“2014-12-29”发表的《楼继伟力挺社保名义账户制:做实个人账户13年未果》类似的文章。
从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次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到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的“健全参保缴费激励约束机制”,连同此篇文章的缴费确定型“名义账户”的再次提出和“把精力放在加强个人账户多缴多得的功能上”,可以看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要改变为类似商业养老保险制度是先前提出“多缴多得”者和后来主张、拥护“多缴多得”人们的又一次“改革”目标。细细分析如下:
一、个人账户“空账”产生的原因,钱都去哪了。
个人账户“空账”源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改制、转轨成本,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积累不足或没有积累,关键的是国家政府财政补贴不足或不到位,这应是不争的事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及“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政府给予补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用于支付基础养老金,是现收现付制;个人账户基金(应改为个人账户养老基金)用于支付个人账户养老金,是一种完全累积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现收现付制和个人账户基金的完全累积制的“统账结合”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一种特殊的部分积累模式。
应当注意,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是相结合,不是相混合。本应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与个人账户基金实行分别管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不能占用个人账户基金。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因为社会统筹部分的当期支付不足,每年国家、政府没有为制度改革逐年支付成本或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没有得到及时、足额的补偿,即国家或各地方的财政补贴不到位,本该完全累积制的个人账户基金在各当期被不合理的支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不断透支、挤占、挪用了个人账户基金,所以出现了个人账户"空账"的现象。
在《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1]33号)文件下的企业改制成本是多少?对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欠账为什么不补贴?《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文件下的机关事业单位转轨成本是多少?在2015年又增加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薪金又建立职业年金(职业年金基金实行的是“名义账户制”),国家财政为此拨款又是多少?财政部应该有一本帐。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一直在“西方”化中,到处都可以找到“西方”的影子,“西方”的理念,单纯的“延迟退休年龄”和“养老金替代率”、“养老保险扶养比”、“五大支柱”、“代际”、“年金”等等不能照搬,要有借鉴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实际,国外的例证几乎不能说明中国的社会(主义)问题(因为社会理论不同)和不适用于中国的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应当联想回忆一下从改革开放初“高薪养廉”的提出使得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连续加薪和各种津贴大大超过企业职工工资收入到2015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超高转轨成本,这些用的都是纳税人的钱,都是国家政府的财政补贴的钱,然而并没有用在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上来弥补社会统筹的不足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欠账,不原意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拨款,还要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单独建账。这就应当知道钱去哪了。都已经知道完全累
积制下的基金有很大的贬值风险,为什么还要搞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住房公积金等累积式基金(还存在不公平性问题),而“名义账户”的提出是越来越脱离中国的实际。
二、文章的“名义账户”提出和“名义账户制”。
①文章对做实个人账户感到厌烦了,又提出“名义账户”。
此篇文章一开始就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当期收不抵支”,个人账户基金“下降”。表述说“从2001年起,中央开始试点坐实个人账户,……,然而效果很不理想”,“个人账户空账问题依然存在”,“空账规模越来越大,每年仍在增加”,“再没有任何一个省份愿意加入到坐实个人账户的行列中来”,“启动坐实个人账户试点后,全国个人账户空账规模依然骤增”,“空账率超九成”,“为‘名义账户’提供改革空间”。
②文章搬弄“坐实”和“完善”,为“名义账户”出台寻找依据。
此篇文章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完善个人账户制度。’从强调‘坐实’转向‘完善’,口径明显松动,个人账户俨然已经成了养老保险制度的一块‘心病’”。“‘名义账户’的提法应运而生,并且,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前,此提法基本形成了共识”,“个人账户部分从坐实账户转向名义账户”。
③何为“名义账户”?就不是“空账”的体现了吗?就不是“欠账”了吗?
此篇文章说“所谓名义账户制,就是将缴费确定型的待遇发放与现收现付的筹资机制相结合的新制度。其主要特征为:用投资收益率作为个人账户的记账利率,参保人可在退休后按该记账利率累积后的金额领取养老金。换句话说,就是个人账户中没有真实资金,仅是对个人缴费进行记账,把缴费和收益都计入账户,作为未来发放的依据。”,“目的是增强多缴多得的激励机制”。
“坐实个人账户”与“名义账户”有什么关系?有人说“中央不提‘做实’而提‘完善’”,而“完善”不是也包括“坐实”问题吗?其用心就是继续为有利于鼓励个人“多缴多得”做准备,并且重又提及“精算平衡原则”,既然“精算”了,为什么出现了个人账户“空账”问题?所以“名义帐户”就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和个人帐户基金的“混账”,将个人缴存的8%和社会统筹的20%全都记入个人账户(将社会统筹的钱归个人),给付的多少取决于记入个人账户储存额的多少,即“多缴多得”。因为是现收现付制,所以两个基金都没有真实资金,是“空账”。每年将个人帐户缴存的钱都投入到发放基本养老金,资金被用于当期基本养老金支付,账户中没有“真金白银”了,仅是记录个人缴费情况,把缴存(费)和收益都计入个人账户,作为未来发放基本养老金的依据,在给付方式上采取缴费确定型,只看缴存(费)情况了。这和商业保险又有什么不同?
从2001年开始中央在部分省市试点坐实个人账户工作“效果很不理想”、“再没有任何一个省份愿意加入”和做实个人账户试点“难以为继”、“无法持续”,这些只能说明是在整个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坚持“多缴多得”思想观念指导的结果。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二十多年了,要做实个人账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经过连续五年、十年的时间扎实的、具体的、持续的做实个人账户工作来完成。因为坐实个人账户不能保值增值,资金在贬值、缩水,那么“名义账户制”没有资金就没有保值增值,“名义账户”债务在“滚雪球”式的扩大,不也是在“贬值”和“缩水”吗?
三、提出“名义账户”要干什么?
个人帐户是“名义帐户”的“空账”没有现金,如何保值增值?每年的个人帐户资金(还要“扩大个人账户比例”)和记账利息的“收益率”(所谓的“高利率原则”)将使“名义帐户”越滚越大,而基本养老保险将负债累累,一直欠账到国家公共债务。“名义帐户”只有一个好处,就是不再做实个人帐户了,只是暂时减轻了财政压力,政府的财政拨款少了,而省下的钱又可以继续增加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薪金和津贴,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人员继续参照在岗工作人员的收入调整、增加退休养老金。因为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坚持的是“多缴多得”分配办法,所以2015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