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商誉会计问题的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商誉会计问题的探析
摘要:商誉作为无形资产,在企业生存和竞争中的重要性亦日益凸现。

但迄今为止,会计界在有关商誉的诸多问题上尚未达成共识,商誉也成了会计学者和实务工作者中最富争议的话题之一。

本文阐述了我国商誉会计问题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经过思考和分析提出了改进我国商誉会计现存问题的建议,要丰富和完善现在的商誉会计理论,提升会计人员的素质,加强商誉信息的披露等。

关键词:商誉自创商誉无形资产信息披露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2)01—0098—01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商誉及商誉会计也应运而生。

可以发现,主要是由于企业并购行为和股份制改革中出现了商誉问题。

一、商誉问题现状及分析
1、商誉的会计处理没有达成统一意见
(1)受传统会计固有模式的局限,商誉在现有的会计系统中未能得到真实、公允的反映。

商誉来在许多企业中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发生着影响,在企业并购活动中,成交价格往往也包含数额很大的商誉成分,这都是不争的事实,如果由于现有会计模式的局限性,不对商誉加以反映,就会违反重要性原则,必然影响会计的可靠性与相关性。

(2)对商誉的会计处理存在很多方法,目前还不能有效合理科学
的进行选择,会计政策上呈现多样性。

首先,商誉计算方法多样化。

而不同的计算方法结果差异较大;其次,购买商誉的具体会计处理又存在一定的选择性。

各种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直接影响到企业间财务表的可比性,进而给企业盈余治理提供了方便。

(3)对自创商誉不予以确认和计量,不能够准确衡量商誉对企业的实际价值。

由于目前对商誉的处理是只对外购商誉确认,而对自创商誉不予确认,其结果不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运用商誉因素来分析企业的潜力。

2、对财务会计理论结构存在一定的冲击
对会计目标的冲击
关于会计目标,理论界形成了两个学派。

一是受托责任学派,二是决策有用学派。

显然这两个学派在会计导向及信息质量特征的侧重点上是大相径庭的:在导向上,前者是面向过去,后者是面向未来;在信息质量特征侧重点上,前者强调可靠性,后者则着重相关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目标将是为相关利益人提供有利于经济决策的会计信息,同时兼顾受托责任信息。

对会计原则的冲击
对历史成本原则的冲击。

从财务会计的发展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不确定信息(如重置成本、重置价值等)进入财务会计核算体系,人们已经承认用公允价值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计价的适用性。

那么,自创商誉因不可能找到交易价格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也就无可非议。

对权责发生制原则的冲击。

传统商誉会计理论下,商誉形成时不确认入账,只有等产权交易实现时才确认入账,这种权责发生制对确认和计量利润或亏损额难以称得上是客观和公允。

对谨慎性原则的冲击。

如果会计只确认外购商誉,对自创商誉不予确认,那么谨慎性处理观念就值得怀疑了。

自创商誉是过去若干交易的综合结果,表明一个企业长期存在的超额盈利能力,而现行会计理论得不到充分披露,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3、各会计准则不能很好的协调
由于商誉是在企业的并购、重组或股份制改革中产生的,同时又是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结果导致在对商誉进行会计处理的过程中准则与准则之间协调不当。

而且我们看到,商誉的规范变化比较频繁,缺乏一贯性,这也对商誉的会计处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4、信息披露的不完善
由于现行财务报表主要借助于货币计量单位来反映企业经济活动,因而许多无法量化的事实和质量信息不能得到揭示,而这些非量化信息往往是报表使用者判断企业盈利能力、发展前景所必需的。

披露这些信息有助于投资者更好的理解财务信息所传递的含义,了解经济事项变动的原因,正确评价企业发展所拥有的机会和面临的风险,从而制定正确的投资策略。

二、完善商誉会计理论的思考及建议
1、突破传统思维
只有突破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体系才可能建立真正的商誉会计。

会计学应大胆吸纳经济学、治理学前沿的先进理论,丰富、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从整个学科角度探讨会计学学科问题,研究人员应从更宽的视野、更广的角度、更深的层次和更创新的手段提升会计理论研究。

2、丰富和完善商誉会计理论
经济的全球化、数字化、网络化、无形化给人类带来全面而深远的影响,伴随着管理方式的更新,现行会计理论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与新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传统的理论在很多方面都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尽早完善商誉会计理论体系是知识经济给我们提出的重要课题。

3 、提升会计人员素质
各会计准则存不能很好的协调,商誉的规范变化比较频繁,缺乏一贯性,这也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性知识结构,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素质,不仅要精通本行业的业务,还要了解相关行业的基本知识,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我国深化会计改革和会计国际化的需要,才能立于时代的潮头。

4、完善信息的披露
当会计信息会影响到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时,就应该充分披露。

商誉一直作为无形资产的一部分与其他无形资产一同在报表中披露。

商誉不可辨认性决定了它的计量与其他无形资产不同。

而且近年来商誉的数额越来越大,它与财务的相关性也越来越强,在无形资产项目下单独披露商誉的价值,这对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分析企业的
发展前景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邓小洋,2001:《商誉会计论》,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 葛家澎、林志军,2001:《现代西方会计理论》,厦门大学出版社。

[3] 缑宇英,2005:确认企业自创商誊的可行性探讨,经济师(l0)
[4] 于玉林,2001:《现代无形资产学》,经济科学出版社。

[5] 汪海粟,2002:《无形资产评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