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病例的分类有那些

疟疾病例的分类有那些
疟疾病例的分类有那些

疟疾病例的分类有那些

一、病原学分类

1、间日疟病例:感染了间日疟原虫的病人。

2、恶性疟病例:感染了恶性疟原虫的病人。

3、三日疟病例:感染了三日疟原虫的病人。

4、卵性疟病例:感染了卵性疟原虫的病人。

5、混合感染病例:只少感染了两种疟原虫的病人。

二、临床分类

1、带虫者:血中有疟原虫而无临床症状者。

2、疑似病例:有流行病学史或既往史;有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但热型和发作周期不规律,即临床症状不典型病例。

3、临床诊断病例:在无实验室诊断条件下,根据临床症状典型或假定性治疗诊断的病例。

(1)有流行病学史或既往史;症状典型,有周期性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每天或隔天或隔两天发作一次。重症病例出现昏迷等症状。

(2)有流行病学史或既往史;有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但热型和发作周期不规律;试治有效。

4、确诊病例:经实验室检查(镜检、快速诊断试纸RDT)阳性的病例为确诊疟疾。

(1)、有流行病学史或既往史;症状典型,重症病例出现昏迷等症状;血检阳性或疟原虫抗原检测阳性。

(2)、有流行病学史或既往史;症状不典型;血检阳性或疟原虫抗原检测阳性。

在世界卫生组织疟疾病例监测标准中,根据疟疾患者的临床症状把病例分为无症状疟疾病例(带虫者)、单纯疟疾病例(普通疟疾病例)、重症疟疾病例(出现严重并发症,并需住院治疗的病例)和死亡疟疾病例。

三、流行病学分类

1、当地原发病例由当地传染源在当地传播而感染的病例。

2、复发病例间日疟或卵形疟患者在适当治疗后,停止发作,症状消失,外周血中已检不出原虫,在无新感染的情况下,肝细胞内迟发性子孢子经过一段休眠后复苏,进行裂体增殖,产生的肝期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大量繁殖,达发热阈值后,再次出现疟疾临床发作的病例。

3、输入病例在其它疟区感染的病例,包括外来流动人口和当地居民在传播季节到疟区感染回归后发病的病例。

4、输入继发病例由输入病例在当地传播感染的第1代病例。

5、血传病例通过输血或注射等方式而感染的病例。

6、原因不明病例原因不明、无法区分的孤立病例。

在流行病学病例分类时,应注意有外出史的病例不应该笼统地作为输入病例,应根据外出季节、地点、回归后距发病的时间等综合分析。外来流动人口在当地感染的病例和当地居民外出至无疟区发病的病例均应归入当地感染病例。

常见传染病与及寄生虫病

常见传染病与及寄生虫病 考试大纲---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一、结核病 病因:空气传播结核分枝杆菌、生型分枝杆菌或非洲分枝杆菌 基本病理变化 变质、渗出和增生 本质:结核性肉芽肿 1.变质——干酪样坏死。 状似奶酪;镜下:红染无结构的颗粒状物,内含结核杆菌。 2.渗出: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炎。 3.增生——结核结节。 典型结核结节——中央有干酪样坏死,其中含有结核杆菌,周围有类上皮细胞,Langhans巨细胞,外周有淋巴细胞浸润,少量成纤维细胞增生。

干巨累(类) (二)原发性肺结核病的病变特点及结局 多见于儿童。 机体第一次感染结核杆菌引起。 1.病变特点——原发综合征(肺原发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 2.发展和结局 绝大多数可自然痊愈。少数病情恶化,可播散。 (1)淋巴道播散 原发综合征:肺的原发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三者合称原发综合征,是原发性肺结核病的病理特征。 (2)血道播散 1)全身粟粒性结核病:大量结核杆菌进入血循环,形成结核性败血症,播散到全身各脏器,形成密集分布、大小一致、灰白色界限清楚的小结节。

2)肺粟粒性结核病。 (三)继发性肺结核病的病变特点及结局 多见于成年人。人体再次感染结核杆菌而发生。 1.病变特点——注意跟原发性对比。 (1)多从肺尖开始。 (2)局限在肺内(机体对结核菌有免疫力和变态反应)。 (3)主要沿支气管在肺内播散。肺门淋巴结不受累,血道播散也很少。 (4)周围常有增生性病变,形成结核结节。 (5)病程长,新旧病变交错存在。 2.病理类型及结局 (1)局灶型:增生为主,中央干酪样坏死。 (2)浸润型:最常见。特点:在肺尖或锁骨下区,病灶周围发生渗出、坏死。如未及时治疗或患者抵抗力下降,坏死物经支气管排出后形成急性空洞。 空洞不断向外排出含菌的坏死物——慢性纤维空洞型(第3型); 或经支气管播散——干酪性肺炎(第4型)。 (3)慢性纤维空洞型。 (4)干酪性肺炎:浸润型或空洞内的细菌经支气管播散导致。 (5)结核球:球形干酪样坏死病灶。相对较稳定,可手术切除。 (6)结核性胸膜炎。

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分类题目

物质的组成、构成和分类 1,现有C、H、O、Na、Cu、S六种元素,从中选出相关元素组成下列类别物质的化学式:(每一类各写两例) ?单质_____________ ?酸_____________ ?碱_____________ ?盐_____________ ?氧化物____________?有机物_____________ 2、构成氧气的分子和构成液氧的分子具有( ) A、相同的性质 B、不同的性质 C、相同化学性质 D、不同化学性质 3、钾的相对原子质量较氩的相对原子质量小1,而核电荷数大1,由此可推断,一个钾原 子和一个氩原子所含中子数的关系是( ) A、钾的中子数比氩的中子数少1个 B、钾的中子数比氩的中子数少2个 C、钾的中子数等于氩的中子数 D、钾的中子数比氩的中子数多1个 4、下列关于物质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何纯净物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 B、一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单质 C、任何一种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D、任何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5、有下列四组物质,每组均有一种与其它物质所属类别不同,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这种 物质的名称: ①食醋、牛奶、加碘盐、水;②冰、干冰、氧化铁、铜绿; ③蛋白质、油脂、维生素、煤气;④纯碱、烧碱、食盐、石灰石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6、进入21世纪,化合物已超过2000万种,其些物质由碳、氢、氧、钠中某些元素组成, 用上述元素,按要求各写出一种常见物质化学式: ①用于炼铁的气体且有可燃性的氧化物__________; ②“汽水”“雪碧”中含有的一种酸__________; ③能溶解蛋白质、油脂、纸张的工业原料的碱__________; ④家庭中常用作洗涤剂的纯碱是__________; ⑤可造人工雨雾的一种氧化物是__________; ⑥“西气东输”工程中将要输送的有机物是__________。 综合能力提升 1、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B、离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 C、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分子中含有离子 2、能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A、碳元素和氧元素 B、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 C、二氧化碳分子 D、二氧化碳分子中的电子数 3、由原子构成,且常温下呈液态的物质是( ) A、五氧化二磷 B、汞 C、硫酸 D、液氧 4、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 ) A、铜 B、氯化钠 C、氯化氢 D、氩气 5、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氧气、氧化镁、液态氧 B、铁、二氧化硫、石油 C、铜、二氧化锰、甲烷 D、磷、二氧化碳、水银 6、下列几组物质中,元素组成完全相同的是( )

疟疾达标题库及答案

疟疾诊治知识题库 一、是非题(对的在后面括号中打“√”,错的打“×”) 1.疟疾俗称为“打摆子”。(√) 2.能感染人的有5种疟原虫,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巴西疟原虫。(×) 3.疟疾是一种丙类传染病,不需要十分重视的。(×) 4.当发现疟疾病例时,应依法进行网络报告或其他方式上报。(√) 5.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是传染病的义务报告人,发现疟疾或疑似疟疾病例,均应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医疗机构。(√) 6.疟疾在中国的流行历史很短。(×) 7.疟疾只在非洲流行。(×) 8.间日疟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可以全年流行。(×) 9.目前我国输入性的疟疾病例有明显的季节性。(×) 10.疟疾是通过蚊子传播的一种寄生虫病。(√) 11.各种蚊子都能传播疟疾。(×) 12.在我国,只有中华按蚊一种蚊子传播疟疾。(×) 13.疟原虫的裂殖子通过蚊子传播给人。(×) 14.疟原虫只寄生人体的红细胞。(×) 15.疟原虫先寄生在肝细胞内,后来才寄生于红细胞内。(√) 16.疟原虫只寄生在人体的肝细胞内。(×) 17.疟原虫还寄生在人体的肌肉内。(×)

18.疟疾的发作是由于疟原虫破坏红细胞后释放出大量的代谢产物所引起的。(√) 19.各种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完成一个增殖周期所需要的时间是一样的。(×)20.间日疟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完成一个增殖周期需要48小时。(√) 21.三日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完成一个增殖周期需要72小时。(√) 22.恶性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完成一个增殖周期需要36-48小时。(√) 23.卵形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完成一个增殖周期需要48小时。(√) 24.中华按蚊的孳生地是那些小的臭水沟。(×) 25.微小按蚊主要传播恶性疟。(√) 26.疟疾的流行与环境的温度没有关系。(×) 27.输血也可以传播疟疾。(√) 28.正常情况下,感染疟疾的孕妇能通过胎盘将疟原虫传给胎儿。(×)29.发冷、发热和出汗的周期性发作是间日疟病人的典型症状。(√) 30.进入间歇期,疟疾患者还会有发热。(×) 31.间日疟的发作周期一般为48小时。(√) 32.恶性疟的发作周期一般为36-48小时。(√) 33.三日疟的发作周期一般48小时。(×) 34.恶性疟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常可发展为重症疟疾。(√) 35.间日疟能引起患者死亡。(×) 36.疟疾的再燃是指由于血液中少量的疟原虫重新大量繁殖而再度发作。(√) 37.各种疟原虫都会出现再燃。(√) 38. 疟疾的复发是指初发患者经治疗后,血中疟原虫已彻底肃清,但是肝脏中的迟

疟疾新个案表-(2015版)

附表2 疟疾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2015版) 编号: 1.病例基本情况 1.1 患者姓名:; 1.2 身份证号:; 1.3 联系电话:; 1.4 年龄:周岁; 1.5 性别:①男②女; 1.6户籍所在地(请详细注明行政村/居委会、自然村/居民组名称): 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 (如为境外,国籍:); 1.7现住址(请详细注明行政村/居委会、自然村/居民组名称): 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 1.8 现住址GPS坐标: 2.本次发病、诊断和报告情况 2.1主要临床表现(可多选):①发热②发冷③出汗④头痛⑤腹泻; ⑥其他(请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有无并发症:①有②无,如无请跳转至2.4项; 2.3 主要并发症: ①脑损害②ARDS ③休克④溶血⑤严重肾损害⑥肺水肿 ⑦严重贫血⑧酸中毒⑨肝损害⑩胃肠损害?其他(请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 2.4 发病日期:年月日; 2.5 发热情况:①持续发热②隔天发热③发热间隔时间不规则 2.6 病情程度:①轻(门诊治疗)②重(住院治疗)③危重(有昏迷等凶险症状)2.7 发病地点(请详细注明行政村/居委会、自然村/居民组名称): 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如为境外,填国家或地区名:); 2.8 镜检结果: ①未做②阴性③间日疟原虫④恶性疟原虫⑤三日疟原虫⑥卵形疟⑦混合感染;⑧其他 2.9 RDT检测结果(请注明RDT生产厂家:产品批号:) ①未做②阴性③阳性④恶性疟原虫;⑤其他 2.10 开展实验室检查单位:, - 1 -

疟疾考试题

附件2:疟疾防治知识考核试题 单位姓名分数 选择题(不定项) 1.在中国流行最广泛的疟原虫是( B ) A 恶性疟原虫 B 间日疟原虫 C 三日疟原虫 D 卵形疟原虫2.疟疾的传染源为( B ) A 体内有裂殖体的现症病人和带虫者B体内有配子体的现症病人和带虫者 C 体内有滋养体的现症病人和带虫者D体内有子孢子的现症病人和带虫者 3.典型的疟疾症状有( A B D ) A 发热 B 寒战 C 呕吐 D 出汗 E 咳嗽 4.确诊疟疾的方法( C ) A 查大便 B 查小便 C 查血 D 查痰液 5.在疟疾流行区开展发热病人疟原虫血检工作,提高“三热”病人血检率。“三热”病人是指( B ) A 临床初诊为疟疾、疑似疟疾和疑似感冒的发热病人 B 临床初诊为疟疾、疑似疟疾和不明原因的发热者 C 临床初诊为疟疾、疑似疟疾和感觉身体先冷后热的病人 D 临床初诊为疟疾、疑似疟疾和疑似贫血的发热者 6. 间日疟现症病人的临床治疗方案( A ) A 氯喹/伯氨喹八日疗法 B 蒿甲醚7日疗法 C 氯喹/伯氨喹四日疗法 D 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用药或复方 7. 杀灭肝内期疟原虫的唯一药物是( B ) A 乙胺嘧啶 B 伯氨喹 C 氯喹D哌喹 8.引起脑型疟疾最常见于( B ) A 间日疟原虫 B 恶性疟原虫 C 三日疟原虫 D 卵形疟原虫 9. 用于恶性疟治疗的药物有哪些(ABC ) A 蒿甲醚 B 双氢青蒿素 C 青蒿琥酯 D 氯喹 E 伯氨喹 10. 疟疾疫点调查与处置内容包括哪些(ABCDE ) A 基本情况 B 病例筛查 C 媒介调查、控制 D 健康教育 E 扩大治疗

附件3: 山东省疟疾防治知识习题库 一、是否题 1.疟疾俗称为“打摆子”。A.对 2.能感染人的有5种疟原虫,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巴西疟原虫。B.错 3.疟疾是一种丙类传染病,不需要十分重视的。B.错 4.当发现疟疾病例时,应依法进行网络报告或其他方式上报。A.对5.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是传染病的义务报告人,发现疟疾或疑似疟疾病例,均应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卫生行政部门。A.对6.疟疾在中国的流行历史很短。B.错 7.疟疾只在非洲流行。B.错 8.间日疟在我国可以全年流行。B.错 9.目前我国输入性的疟疾病例有明显的季节性。B.错 10.疟疾是通过蚊子传播的一种寄生虫病。A.对 11.各种蚊子都能传播疟疾。B.错 12.在我国,只有中华按蚊一种蚊子传播疟疾。B.错 13.疟原虫的裂殖子通过蚊子传播给人。B.错 14.疟原虫只寄生人体的红细胞。B.错 15.疟原虫先寄生在肝细胞内,后来才寄生于红细胞内。A.对 16.疟原虫只寄生在人体的肝细胞内。B.错 17.疟原虫还寄生在人体的肌肉内。B.错 18.疟疾的发作是由于疟原虫破坏红细胞后释放出大量的代谢产物所引起的。A.对 19.各种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完成一个增殖周期所需要的时间是一样的。B.错 20.间日疟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完成一个增殖周期需要48小时。A.对21.三日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完成一个增殖周期需要72小时。A.对22,恶性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完成一个增殖周期需要36-48小时。A.对23.卵形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完成一个增殖周期需要48小时。A 24.中华按蚊的孳生地是那些小的臭水沟。B.错 25.微小按蚊主要传播恶性疟。A.对 26.疟疾的流行与环境的温度没有关系。B.错

常见传染病分类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甲类:霍乱、鼠疫(共两种). 乙类:二脑六肺三热记,肠传脊肝伤寒痢,性传淋梅与艾滋,虫传疟疾与血吸,狂咬破布钩炭疽(共26种,注:二脑指流脑与乙脑;六肺指经呼吸道飞沫传播的六种,其中三种病原体为病毒,即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非典、麻疹,另外三种病原体为细菌,即白喉、百日咳、肺结核;三热指猩红热、登革热和流行性出血热:肠传指经胃肠道传播,主要有脊灰、病毒性肝炎【暂且归为此类,因为乙、丙、丁型肝炎是经血液传播】、伤寒与副伤寒、细菌性与阿米巴型痢疾;性接触传播的有淋病、梅毒与艾滋病;虫媒传染病是疟疾与血吸虫病;最后一句指的是狂犬病、新生儿破伤风、布氏杆菌病、钩端螺旋体病与炭疽),另外新加了甲型H1N流感。0 U* P, f- W$ ] `9 p( Q7 r9 v 丙类:一急一黑,二风二虫三流(急指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黑指黑热病;二风指麻风与风疹,二虫指包虫与丝虫,三流指流感、流腮与流斑),另外还有除霍乱、细菌性与阿米巴型痢疾、伤寒与副伤寒以外的其它感染性腹泻,在新加手足口(共11种)。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疟疾

疟疾 疟疾 为疟原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受感染的雌性按蚊的叮咬而感染。周期性的发冷、发热、出汗,脾肿大与贫血。 一、内治 (一)西药 1.发作期控制发作:用氯喹,第1天4片(每片2.5克),6小时后再服2片,第2~3天每天2片,共计10片,或用奎宁(每片0.3克或0.12克),第1~2天,服0.45~0.6克,每天3次,第3~7天服0.3~0.6,每天2次。凶险发作有脑、肝、肾等严重症状时要送医院抢救。 2.休止期防止复发:用磷酸伯喹,每片13.2毫克,口服,每日3片,疗程8天,或每日4片,疗程4天。 (二)中药 1.鸡骨常山(酒炒)10克,槟榔15克,草果仁6克,柴胡10克,穿山甲6克,黄芩10克,知母10克,发作前2~3小时水煎服,或单用常山10克水煎服。 2.鸦胆子仁,每次10~20粒,装入胶囊吞服,连服5~7天。

3.徐长卿全草5~7株(相当于干品9~12克,或鲜品30~60克),加水300毫升,煎至150~200毫升,酌加食糖少许,在疟疾发作前2~4小时之间服药。4.水蜈蚣30克(干品6~9克),加水400毫升煎透,于疟疾发作前1小时与发作时2次分服,每日1剂,连服3日。服药时间力求准确。 5.蜂蜜15~30克,白酒适量(根据各人饮酒量酌情增减),于发作前10分钟至1小时服用,如发作时间掌握不准,可在发作当日连服3次。 6.仙鹤草20克(大剂量)煎服。 7.胡椒20~30粒,装鸡蛋内,煮熟服,或用胡椒末1.5克拌饭吃。 8.鲜马鞭草全草150克。加水煎浓汁约300毫升,于发作前后4小时、2小时各服1次,连服5~7天。用鲜品效佳,干品效差。 9.鸡胆治三日疟,临发作前2~3小时吞服1个,隔2天再吞服1个,连服3~4个。又治恶性疟疾,用鸭胆1个,泡于1杯酒中,疟未发前服。 10.青蒿15~25克,捣汁服或水煎服或研末,开水送服。 11.青蒿20克,草果5克,水煎服。 12.辣椒子30粒(儿童减半),每天早上空腹服下,连

中国城市的政治等级排行榜(划分十个等级)

中国城市的政治等级排行榜(划分十个等级) 第一政治等级:省级城市(包括直辖市、特别行政区)6个 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第二政治等级:副省级城市(含五个计划单列市)15个 沈阳市、大连市(计划单列)、长春市、哈尔滨市、济南市、青岛市(计划单列)、西安市、南京市、杭州市、宁波市(计划单列)、厦门市(计划单列)、武汉市、广州市、深圳市(计划单列)、成都市 第三政治等级:非副省级的省会城市、经济特区城市20个 石家庄市、呼和浩特市、太原市、郑州市、兰州市、西宁市、银川市、乌鲁木齐市、合肥市、福州市、南昌市、长沙市、汕头市(经济特区城市)、珠海市(经济特区城市)、海口市、三亚市(经济特区城市)、南宁市、贵阳市、昆明市、拉萨市 第四政治等级: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优先发展地带的主体城市(经济优先发展地带包括京津唐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闽南三角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21个 唐山市、秦皇岛市(沿海开放)、烟台市(沿海开放)、连云港市(沿海开放)、南通市(沿海开放)、扬州市、镇江市、常州市、无锡市、苏州市、嘉兴市、湖州市、绍兴市、温州市(沿海开放)、泉州市、东莞市、惠州市、佛山市、中山市、湛江市(沿海开放)、北海市(沿海开放) 第五政治等级:经济优先发展地带的非主体城市、市区人口大于100万的城市20个 邯郸市(百万人口)、鞍山市(百万人口)、抚顺市(百万人口)、吉林市(百万人口)、齐齐哈尔市(百万人口)、包头市(百万人口)、大同市(百万人口)、洛阳市(百万人口)、淄博市(百万人口)、威海市、芜湖市、马鞍山市、徐州市(百万人口)、泰州市、金华市、舟山市、台州市、莆田市、漳州市、江门市 第六政治等级:沿海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52个 沧州市、保定市(历史文化)、承德市(历史文化)、丹东市、营口市、锦州市、葫芦岛市、开封市(历史文化)、安阳市(历史文化)、濮阳市(历史文化)、商丘市(历史文化)、南阳市(历史文化)、泰安市(历史文化)、聊城市(历史文化)、东营市、潍坊市、日照市、咸阳市(历史文化)、汉中市(历史文化)、延安市(历史文化)、榆林市(历史文化)、天水市(历史文化)、武威市(历史文化)、张掖市(历史文化)、亳州市(历史文化)、安庆市(历史文化)、淮安市(历史文化)、盐城市、衢州市(历史文化)、宁德市、景德镇市(历史文化)、赣州市(历史文化)、襄樊市(历史文化)、随州市(历史文化)、荆州市(历史文化)、岳阳市(历史文化)、梅州市(历史文化)、潮州市(历史文化)、汕尾市、肇庆市(历史文化)、阳江市、茂名市、桂林市(历史文化)、柳州市(历史文化)、钦州市、防城港市、遵义市(历史文化)、泸州市(历史文化)、宜宾市(历史文化)、自贡市(历史文化)、乐山市(历史文化)、丽江市(历史文化) 第七政治等级:各省区重点经济城市、国家旅游名城、重要铁路交通枢纽城市54个 廊坊市、衡水市(铁路交通枢纽)、辽阳市、本溪市、盘锦市、通化市、大庆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黑河市、伊春市、呼伦贝尔市、通辽市(铁路交通枢纽)、乌兰察布市(铁路交通枢纽)、鄂尔多斯市、晋中市(旅游名城)、长治市、新乡市、焦作市、平顶山市、漯河市(铁路交通枢纽)、德州市(铁路交通枢纽)、临沂市、济宁市、宝鸡市(铁路交通枢纽)、嘉峪关市、酒泉市、克拉玛依市、阜阳市(铁路交通枢纽)、蚌埠市(铁路交通枢纽)、淮南市、黄山市(旅游名城)、南平市(旅游名城)、鹰潭市(铁路交通枢纽)、九江市(旅

疟疾培训试题及答案

2015年疟疾防治知识培训试题 姓名:单位:分数: 一、判断题 1.能感染人的有5种疟原虫,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巴西疟原虫。(否) 2.当发现疟疾病例时,应依法进行网络报告或其他方式上报。(是)3.疟疾是通过蚊子传播的一种寄生虫病。(是)4.疟原虫先寄生在肝细胞内,后来才寄生于红细胞内。(是)5.各种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完成一个增殖周期所需要的时间是一样的。(否)6.感染疟疾的孕妇能通过胎盘将疟原虫传给胎儿。(否)7.发冷、发热和出汗的周期性发作是间日疟病人的典型症状。(是)8.恶性疟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常可发展为重症疟疾。(是)9.疟疾的再燃是指由于血液中少量的疟原虫重新大量繁殖而再度发作。(是)10.疟疾的流行病学史是指曾于疟疾传播季节在疟疾流行区住宿、夜间停留或近二周内有输血史。(是)二、选择题(答案打对勾) 1.发现疟疾病例后,应该在多少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A.6小时 B.12小时C.24小时D.48小时2.疟疾传播给人是生活史的那个阶段 A.配子体B.子孢子C.合子D.裂殖子3.疟原虫寄生在人体的哪里 A.肌肉细胞 B.消化道内C.脑细胞内D.红细胞内 4.经输血感染疟原虫后,以下哪个提法不正确 A.没有复发B.不通过红外期 C.不会增殖D.可以有再燃 5.恶性疟发热特点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 A.多起病急,无寒战B.常伴有咳嗽 C.热型不规则D.可伴有腹痛及腹泻6.以下实验室检查项目中,哪一项检查结果不可作为疟疾的实验室确诊依据 A.血片检查B.RDT检测 C.PCR检测D.抗体检测 7.以下哪一组是治疗间日疟的首选药物 A.氯喹片加伯氨喹B.青蒿琥酯片加阿莫地喹片 C.双氢青蒿素哌喹片D.青蒿琥酯片加阿莫地喹片8.在治疗从国外感染疟疾病人的同时,还因注意什么A.让家人一起来检查B.让一同回国的人来检查 C.让同村的人也来检查D.不要注意什么

疟疾是由什么引起的

是对家人负责疟疾是由什么引起的 炎热的夏季,是疟疾发病的“温床”。该病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不仅损害了人们的健康,还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是,很多人对其却不够了解,为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疟疾是什么引起的。 疟疾的发生,主要是感受“疟邪”,但其发病与正虚抗邪能力下降有关,诱发因素则与外感风寒,暑湿,饮食劳倦有关,其中尤以暑湿诱发为最多。夏秋暑湿当令之际,正是蚊毒疟邪肆虐之时,若人体被疟蚊叮吮,则疟邪入侵致病。因饮食所伤,脾胃受损,痰湿内生;或起居失宜,劳倦太过,元气耗伤,营卫空虚,疟邪乘袭,即可发病。 病机疟疾的病位总属少阳,故历来有“疟不离少阳”之说。感邪之后,邪伏半表半里营卫之间,邪正交争,则疟病发作;疟邪伏藏,则发作休止。发作时,邪入与营阴相争,卫阳一时不能外达,则毛孔收缩,肌肤粟起而恶寒;其后,邪出与卫阳相搏,热盛于肌表,故又转为高热;迨正胜邪却,则疟邪伏藏,不与营卫相搏,汗出热退,症状解除。至于休作时间的长短,与疟邪伏藏的深浅有一定关系,如每日发、间日发者,邪留尚浅;三日发者,则邪留较深。 由于感受时邪不一,或体质有所差异,可表现不同的病理变化。一般以寒热休作有时的正疟,临床最为多见。如素体阳虚寒盛,或感受寒湿诱发,则表现为寒多热少的寒疟或但寒不热之“牝疟”。素体阳热偏盛,或感受暑热诱发,多表现为热多寒少之温疟。因感受山岚瘴毒之气而发者为瘴疟,可以出现神昏谵语,痉厥等危重症状,甚至发生内闭外脱的严重后果。若疫毒热邪深重,内陷心肝,则为热瘴;因湿浊蒙蔽心神者,则为冷瘴。 疟疾总因感受疟邪所致,故病理性质以邪实为主。但疟邪久留,屡发不已,气血耗伤,不时寒热,可成为遇劳即发的劳疟。或久疟不愈,气血瘀滞,痰浊凝结,壅阻于左胁下而形成疟母。且常兼有气血亏虚之象,表现为邪实正虚。 关于疟疾是有什么引起的?综合上述内容,想必大家也都有所了解。希望能对患者的康复治疗带来一定的帮助,使患者能够早日恢复健康,过上健康快乐的生活。 疟疾疾病的感染 通常情况下,疟疾疾病是任何人都有可能患的。但是经过人与人之间的反复传播之后,有些人会在体内产生一种抵御疟疾疾病的力量。如果这个人不幸再次患了疟疾疾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就非常的轻微了。 在疟疾流行区,成人发病率较低,儿童发病串较高。但婴儿由于血中的血红蛋白不适合疟原虫的生长,所以先天性疟疾和婴儿患疟疾的情况很少见。孕妇由于其生理功能特殊,免疫力低,也容易感染疟疾。此外,非疟区的人进入疟疾流行区后,也容易感染,而且可以引起疟疾的暴发流行。 中国疟疾流行区非常广泛,除青藏高原外,全国其他地方几乎都可以发生疟疾。一般来说,长江以北地区为低疟区;长江以南,台北、桂林、昆明连线以北为中疟区,以南为高疟区。特别是在云南中缅边境地区,人员出入境频繁,很容易出现境外疫情的输入和传播。 疟疾主要是通过蚊虫叮咬而形成的,所以也可以说,只要有蚊虫叮咬的情况下,就有引发疟疾疾病的可能。因此预防抵御疟疾的关键就是杀灭蚊虫。

疟疾病例个案调查表(2019版)

疟疾病例个案调查表 顺序编号卡片编号 一、一般情况 1.户籍所在地:省市县(区)乡(镇) 行 政村自然村; 2.现住址:省市县(区)乡(镇) 行 政村自然村; 3.户主姓名:; 4.患者姓名:;联系电话:; 5.性别:①男②女; 6.年龄:周岁; 7.职业:①学龄前儿童②学生③农牧民④渔船民⑤工、商业⑥其他; 8.文化程度:①学龄前儿童②文盲③小学④初中⑤高中⑥大专以上; 9.患者家中有无防蚊设施:①全无②蚊帐、纱门、纱窗③纱门、纱窗 ④蚊帐、纱窗⑤蚊帐、纱门⑥纱窗⑦纱门⑧蚊帐; 10.患者是否有使用蚊帐习惯:①是②否; 11.患者是否有露宿习惯:①是②否。 二、本次发病情况 12..发病地点是否国外:①是②否; 如选“是”,国外发病地点: 如选“否”,国内发病地点:省市县(区)乡(镇) 行 政村自然村; 13.发病日期:年月日; 14.初诊日期:年月日; 15.初诊单位:①省综合医院②市县综合医院③乡镇卫生院④村卫生室 ⑤个体医生⑥其他; 16.主要临床表现:①持续发热②隔天发热③发热不规则; 17.本次发病诊断方式:①临床诊断②实验室诊断(镜检、快速诊断等) ③抗疟疾试疗有效④其他;

18.血检疟原虫日期:年月日; 19.镜检结果:①检查阴性②不明③混合感染④三日疟原虫⑤恶性疟原虫⑥间日疟原虫⑦未检; 20.本次发病是:①复发②初发; 21.病情程度:①危重(有昏迷等凶险症状)②重(住院治疗)③轻(门诊治疗); 22.并发症:①是②否 如选“是”,并发症名称: 23.病例是否死亡:①是②否。 三、本次治疗情况 24.抗疟药试治:①是②否; 如选“是”,试治方法: 25.治疗药物名称:; 26.是否全程足量(正规)治疗:①是②否; 27.住院治疗:①是②否。 四、既往病史情况 28.曾患疟疾次数:;(如为“0”请直接跳至30项) 29.最近1次患疟疾时间:年月;发病地点是否国外:①是②否; 如选“是”,国外发病地点: 如选“否”,国内发病地点:省市县(区)乡(镇) 行政村自然村; 当时抗疟治疗药品:①氯伯八日②氯喹和伯喹③其他; 治疗时间:年月; 治疗地点:省市县(区)乡(镇); 当时治疗是否全程足量(正规):①是②否; 是否进行清理治疗:①是②否; 是否进行休根治疗:①是②否。 五、传染源及传播途径调查 30.发病前10-30天内是否外出:①是②否;(如选择“否”请直接跳至31项)

道路工程的组成和分类

道路工程的组成与分类 ㈠道路的组成 按所在位置、交通性质及其使用特点,可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等。 1.公路的组成 ⑴线形组成。公路线形是指公路中线的空间几何形状和尺寸。 ⑵结构组成。公路的结构是承受荷载和自然因素影响的结构物,它包括路基、路面、桥涵、隧道、排水系统、防护工程、特殊构造物及交通服务设施等。 2.城市道路的组成 道路工程的主体是路线、路基(包括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等)和路面三大部分。 ㈡道路的等级划分 1.公路的等级划分。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二、三、四级5个等级。

⑴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是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道,设有中央分隔带,全部立体交叉,全部控制出入,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高速行驶的公路。 ⑵一级公路。一级公路与高速公路设施基本相同。一级公路只是部分控制出入. ⑶二级公路。二级公路是中等以上城市的干线公路。 ⑷三级公路。三级公路是沟通县、城镇之间的集散公路。 ⑸四级公路。四级公路是沟通乡、村等地的地方公路。 2.城市道路的等级划分 按城市道路系统的地位、交通功能和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分为四类。 ⑴快速路。快速路主要为城市长距离交通服务。 ⑵主干路。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 ⑶次干路。次干路配合主干路组成城市道路网,它是城市交通干路。

⑷支路。支路是一个地区(如居住区)内的道路,以服务功能为主。 二、路基 路基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 ㈠路基基本构造。是指路基填挖高度、路基宽度、路肩宽度、路基边坡等。 ㈡路基的作用 是路面的基础,是路面的支撑结构物。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称为路堤,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称为路堑。路面底面以下80c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称为路床。 ㈢路基的基本要求 1.路基结构物的整体必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2.路基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水温稳定性 水温稳定性是指强度和刚度在自然因素的影响下的变化幅度。 ㈣路基形式

疟疾题库

疟疾题库 一、判断题(判断为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相应题号的“A”涂黑,判断为错误的请将相应题号的“B”涂黑) 1. 疟疾俗称为“打摆子”。() 2. 能感染人的有5种疟原虫,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巴西疟原虫。() 3. 疟疾是一种丙类传染病,不需要十分重视的。() 4.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是传染病的义务报告人,发现疟疾或疑似疟疾病例,均应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卫生行政部门。() 5 目前我国输入性的疟疾病例有明显的季节性。() 6. 疟疾是通过蚊子传播的一种寄生虫病。() 7. 各种蚊子都能传播疟疾。() 8. 在我国只有中华按蚊一种蚊子传播疟疾。() 9. 疟原虫先寄生在肝细胞内,然后再寄生于红细胞内。() 10. 疟原虫还寄生在人体的肌肉内。() 11. 疟疾的发作是由于疟原虫破坏红细胞后释放出大量的代谢产物所起。()27 12. 疟疾的流行与环境的温度没有关系。() 13. 输血也可传播疟疾。() 14. 正常情况下,感染疟疾的孕妇能通过胎盘将疟原虫传播给胎儿。() 15. 发冷.发热和出汗的周期性发作是间日疟病人的典型症状。() 16. 进入间歇期,疟疾患者还会有发热。() 17. 间日疟的发作周期一般为48小时。() 18. 恶性疟的发作周期一般为36~48小时。() 19. 三日疟的发作周期一般48小时。() 20. 恶性疟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常可发展为重症疟疾。() 21. 间日疟能引起患者死亡。() 22. 各种人体疟原虫都会出现再燃。() 23. 疟疾的复发是指初发患者经治疗后,血中疟原虫已彻底肃清,但是肝脏中的迟发型子孢子复苏后,并发育释放裂殖子再进入红细胞内,经繁殖而引起临床症状。()

中国城市行政级别详解

中国城市行政级别详解 一、城市分级介绍 ?中国城市在行政级别上分为五个层次: 1.直辖市 2.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 3.地级市 4.省直管市(所有的省直管市均不设市辖区) 5.县级市(所有的县级市均不设市辖区) ?中国城市从综合实力分级为五级; 一线城市 二线城市 三线城市 四线城市 五线城市 ?其他划分、或特殊称谓 区域划分:比如按地理位置划分,华北,华中,华东,西北; 地位划分:中心城市; 经济带,经济圈划分:环渤海,珠三角,长三角; 二、城市行政分级详解 二.一行政分级 1.直辖市(4个)(正部级) 直辖市(正部级)四个分别为: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2.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15个)(负部级) 副省级城市目前有十五个分别是:哈尔滨、长春、沈阳、济南、南京、杭州、广州、武汉、成都、西安、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其中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即是计划单列市也是副省级城市。) 3.地级市(包括设区的地级市和不设区的地级市《其中不设区的地级市共3个:广 东省东莞市、广东省中山市、海南省三亚市) 省会是地级市(正厅级)城市:17个(普通省会地级市、普通自治区首府地级市<非副省级城市>:石家庄,郑州,南昌,太原,乌鲁木齐,呼和浩特,长沙,贵阳,昆明,西宁,兰州,银川,南宁,福州,拉萨,海口,合肥) 二.二补充说明 直辖市定义 直辖市是国家的一级行政区之一,属于省级行政单位,重庆市人民政府市长的地位等同于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

副省级城市定义 副省级城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名之一,受省级行政区管辖,副省级市的市长与副省长行政级别相同,享有省一级的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副省级城市的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市长、市政协主席均为副部级<副省级>干部,副职<副书记、市委常委、副市长、人大副主任、政协副主席、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为正厅级干部,市政府部门和市辖区是副厅级(如西安市财政局、西安市长安区),市政府部门内设处室和市辖区政府工作部门为正处级(厦门市商务局财务处<正处级>、深圳市盐田区教育局<正处级>)。 计划单列市定义 计划单列市享有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计划单列市,就是副省级城市中剔除省会城市,剩下的那些城市,就是属于副省级城市。 计划单列市的计划单列内容主要是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邮电、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商品购销和分配调拨,能源及主要物资分配调拨、外贸进出口、地方定额外汇、劳动工资、财政信贷、科学技术以及各项社会发展计划指标等。计划单列市的收支直接与中央挂钩,由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两分,而无须上缴省级财政。 地级市 地级市为省辖市的一种,接受省、自治区政府的直接领导和管辖。地级市是地级行政单位,行政区划级别相当于地区、自治州、盟级别的市。地级市一般下辖市辖区,管辖县、自治县、旗、自治旗,代管县级市。在总计334个地级行政区中,其中有293个地级市、30个自治州、8个地区、3个盟,地级市数量约占地级行政区总数的88%,地级市已逐渐取代地区成为地级行政区的主体。 分三类 1、既设市辖区,又管辖县、自治县、旗、自治旗,亦代管县级市等县级行政区;此类地级市占绝大多数。 2、只设市辖区,不管辖县、自治县、旗、自治旗,亦不代管县级市等县级行政区;如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南京市、厦门市、武汉市、鄂州市、海口市、三亚市、莱芜市、乌海市、克拉玛依市。 3、既不设市辖区,又不管辖县、自治县、旗、自治旗,亦不代管县级市等县级行政。这些地级市下面直接辖乡级行政区,俗称“直筒子市”;如东莞市、中山市、三沙市、儋州市、嘉峪关市 地级市和县级市的区别 所谓的地级市、县级市是从过去的行政区划称谓演变来的。就以江苏省为例,省会是南京市,所以叫省会市。全省原来划分有苏州地区、无锡地区、常州地区、镇江地区、扬州地区、南通地区、徐州地区、连云港地区、盐城地区,这些地区也叫行署,行署的所在市就叫地级市,地区行署下辖地级市和县。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江苏省

我国法定传染病的种类

我国法定传染病的种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简称《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共三类37种。 甲类2种,包括: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5种,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雪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碳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百日咳、白喉、新生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钩端螺旋体病、雪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10种,包括: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诊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传染病流行过程 流行过程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 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传播途径指病原体自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环境中所经历的全部过程。传染病可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传播,主要传播途径有空气、水、食物、接触、媒介节肢动物以及医源性传播等。 人群易感是指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 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 冬春季好发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水痘、单纯疱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脑、猩红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两类新病种。 这些传染病的主要传染途径是病原体通过呼吸道的排泄物(飞沫等)传播的。冬春季寒冷,学生在外边活动减少,多集中在教室内,这更增加了传染机会。为了御寒,习惯把门窗关得很严,室内外的空气很难交换,空气相对静止的室内,带有病菌、病毒的飞沫在空气中飘浮,学生在教室时间长,空气不新鲜,自然容易感染呼吸道传染病。另外,寒冷的空气会使鼻黏膜的血管收缩,降低呼吸道的抵抗力,这也是容易得病的一个原因。 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措施有以下几点: 1、坚持晨检制度,发现病例,及时隔离,环境消毒,疫情上报。教室每天保证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多到户外活动,适时增减衣服。 3、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平时多喝开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把住“病从口入”关。 4、尽量减少到空气不流通的场所集会,特别是不要到网吧长时间游戏。 5、对流感、流脑、麻疹等,在流行期间还可注射相应疫苗预防。 流脑的预防 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播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多在春季流行。 该病的一般表现症状是:突然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精神不振,颈项强直,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流脑根据病情轻重分为普通型和暴发型。暴发型起病急骤,常在24小时内出现严重休克和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因此,在流脑高发期,若出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或者突发高热、身上有出血点、头痛、喷射状呕吐、嗜睡、烦躁不安等症状,要立即到正规医院抢救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流脑有以下并发症:脑及其周围组织因炎症或粘连可引起第Ⅱ、Ⅲ、Ⅶ及Ⅷ对颅神经损害、肢体运动障碍,失语、大脑功能不全、癫痫等。脑室间孔或蛛网膜下腔粘连可发生脑积水,后者又导致智能障碍、癫痫等。经脑膜间的桥静脉发生栓塞性静脉炎后可形成硬膜下积水,多见于1-2岁的幼儿。当及时和适当的治疗效果不满意,恢复期出现抽搐,喷射性呕吐,特别伴有定位体征,颅内压持续升高,以及发热等即应想到硬膜下积水的可能。化脓性迁延性病变有结合膜炎、全眼炎、中耳炎、关节炎、肺炎、脓胸、心内膜炎、心包炎、睾丸炎等. 流脑虽来势凶猛,发病急剧,但只要掌握发病规律,采取综合措施是可以预防的,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常晒衣服、晒被褥、晒太阳。脑膜炎双球菌具有怕热、怕冷、厌氧的弱点,因此要经常晒衣服、晒被褥、晒太阳。居室内的温度要在18℃-20℃,湿度在50%—60%最为合适,每天开窗3—4次,每次约15分钟左右,每天用湿布擦桌子和地面,使室内空气新鲜而湿润。让孩子多增加户外活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最为适宜,以提高小儿对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同时,在流脑好发季节,室内还可用食醋、艾叶等熏蒸消毒,杀灭病菌。 2.保护易感人群,提高免疫能力。注意在流行期内,与流脑病例密切接触的人员均应接种疫苗。目前我国市场上供应的A+C群双价多糖疫苗,能有效诱导出抗体,免疫年龄在两岁以上的人群,次年不需要加强,3-5年后需加强接种。 3.及时发现病人,早期隔离、治疗。在流脑流行季节,一旦发现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咽喉痛等症状的病人,应提高警惕。若病人出现高烧不退、剧烈头痛、喷射呕吐等,应立即送医院检查,确诊者应隔离治疗。病人污染的环

疟疾防治知识题库

附件3 江西省疟疾诊治知识题库 一、是非题(对的在后面括号中打“V”错的打“%” 1 ?疟疾俗称为“打摆子” (V ) 2.能感染人的有 5 种疟原虫,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巴西疟原虫。(X ) 3 ?疟疾是一种丙类传染病,不需要十分重视的。(X) 4.当发现疟疾病例时,应依法进行网络报告或其他方式上报。(V ) 5.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是传染病的义务报告人,发现疟疾或疑似疟疾病例,均应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医疗机构。 ( V) 6.疟疾在中国的流行历史很短。 ( X ) 7.疟疾只在非洲流行。 ( X ) 8.间日疟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可以全年流行。(X ) 9.目前我国输入性的疟疾病例有明显的季节性。(X ) 10.疟疾是通过蚊子传播的一种寄生虫病。(V ) 11.各种蚊子都能传播疟疾。(X ) 12 .在我国,只有中华按蚊一种蚊子传播疟疾。 ( X ) 13.疟原虫的裂殖子通过蚊子传播给人。(X ) 14.疟原虫只寄生人体的红细胞。(X ) 15 .疟原虫先寄生在肝细胞内,后来才寄生于红细胞内。( V ) 16 .疟原虫只寄生在人体的肝细胞内。( X ) 17 .疟原虫还寄生在人体的肌肉内。( X) 18 ?疟疾的发作是由于疟原虫破坏红细胞后释放出大量的代谢产物所引起的。( V ) - 11 -

19 ?各种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完成一个增殖周期所需要的时间是一样的。( X ) 20 ?间日疟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完成一个增殖周期需要48小时°(V ) 21 ?三日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完成一个增殖周期需要72 小时。( V ) 22 ?恶性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完成一个增殖周期需要36-48 小时。( V ) 23 ?卵形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完成一个增殖周期需要48小时。(V ) 24 ?中华按蚊的孳生地是那些小的臭水沟。( X ) 25 ? 微小按蚊主要传播恶性疟。 ( V ) 26 ? 疟疾的流行与环境的温度没有关系。( X ) 27 ?输血也可以传播疟疾。(V ) 28 .正常情况下,感染疟疾的孕妇能通过胎盘将疟原虫传给胎儿。( X ) 29 .发冷、发热和出汗的周期性发作是间日疟病人的典型症状。( V ) 30 .进入间歇期,疟疾患者还会有发热。( X ) 31.间日疟的发作周期一般为48小时。( V) 32 .恶性疟的发作周期一般为36-48 小时。( V ) 33 .三日疟的发作周期一般48 小时。( X) 34 .恶性疟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常可发展为重症疟疾。( V ) 35.间日疟能引起患者死亡。( X ) 36.疟疾的再燃是指由于血液中少量的疟原虫重新大量繁殖而再度发作。 (V ) 37 .各种疟原虫都会出现再燃。 ( V ) 38. 疟疾的复发是指初发患者经治疗后,血中疟原虫已彻底肃清,但是肝脏中的迟发型子孢子再次释放至血液 中、经繁殖而引起临床症状。( V ) 39.各种疟原虫都有复发现象。 (X ) 40 .脑型疟多见于儿童。 ( V ) 41 .免疫力低下者也常常引发脑型疟等重症疟疾。 (V ) 42.患者一旦发展成了脑型疟,就治不好了。 ( X ) 43 .在对脑型疟患者救治过程中,只要关注病原体就可以了。( X ) 44 .在对脑型疟的救治过程中,对症治疗也非常重要。( V ) 45.输血性的疟疾治疗后也有复发。 (X ) 46.疟疾的诊断依据包括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等三个方面。 (V ) 47.疟疾的流行病学史是指曾于疟疾传播季节在疟疾流行区住宿、夜间停留或近二周内 有输血史。 ( V ) 48.疟疾的发作具有周期性,其间歇期的长短取决于子孢子在肝细胞内发育的时间。 (X) 49 .在疟疾发作后数小时采血进行镜检是最好的时机。( V ) 50.血片中查到疟原虫还不能确定患者就是疟疾病例。 (X ) 51 .对疟疾病例的隔离要求与其他传染病的隔离要求一样。 (X ) 52 .疟疾病例经治疗后,一般不会留有后遗症。 ( V) 53.及早规范治疗可以防止恶性疟发展为凶险型发作。( V) 54 .ACT 是氯喹和伯氨喹的简称。( X ) 55.治疗间日疟最常用的是氯喹和伯氨喹。( V) 56 .非重症恶性疟病例的首选抗疟药物剂型为注射剂。( X) 57.间日疟、三日疟和卵形疟应首选氯喹/伯氨喹九日疗法治疗方案。 (X ) 58.一般的疟疾病例用口服给药就可以了。 ( V) 59.在使用伯氨喹治疗疟疾患者时,需注意患者是否同时患有G6PD 缺乏症。 (V ) 60.疟疾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后,就可以不用继续治疗了。 ( X ) 61 .休止期抗复发治疗针对的是红细胞内的疟原虫。 (X ) 62.休止期抗复发治疗常用的药物是氯喹。 (X ) 63.各种疟疾都需要休止期抗复发治疗的。 (X ) 64 .到疟疾流行区最好的预防措施是不让蚊子叮咬。(V ) 65 .在每年传播季节前,对上一年内本辖区内登记、报告的所有间日疟病例,采用伯氨喹八日疗法进行 1 次传播休止期根治。(V) 66 . RDT 是快速诊断试验的简称。(V ) 67 . RDT主要检测待检样本中的疟原虫抗体。(X ) 68.对发热病人开展血片的疟原虫检测或RDT 检测是发现病人的主要途径。(V ) 69 .疟疾流行的主要区域是热带和亚热带。(V ) 70 .疟疾病例的疫点处置是为了保护病例。(X )71.疟疾防治的重点人群是来自流行区的人群。(V) - 1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