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
7.1.1 网络管理概述
(1) 网络管理的目标。
网络管理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增加网络的可用时间,提高网络设备的利用率,改善网络性能、服务质量和安全性,简化多厂商混合网络环境下的管理和控制网络运行的成本,并提供网络的长期规划。
(2) 网络管理员的职责。
在网络的建立和运行过程中,网络管理员的职责包括:对网络进行规划、建设、维护、扩展、优化和故障检修。
(3) 网络管理模型。
在网络管理中,一般采用管理者-代理的管理模型。
代理位于被管理的设备内部,它把来自管理者的命令或信息请求转换为设备特有指令,完成管理者的指示,或返回它所在设备的信息。管理者从各代理处收集信息,并进行处理,获得有价值的管理信息,以达到管理目的。
管理者和代理之间的信息交换可分为两种:从管理者到代理的管理操作;从代理到管理的事件通知。
在一般的网络管理模型中,一个网络管理者可以和多个代理进行信息交换,实现对网络的管理。
7.1.2.1 配置管理
(1)配置管理的目标。掌握和控制网络配置信息及跟踪、管理网络内各设备的状态和连接关系。
(2)配置管理的主要作用。增强网络管理者对网络配置的控制,它可以通过对设备的配置数据提供快速的访问来实现。
对设备的管理包括:识别网络中各种设备,确定设备的地理位置、名称和有关细节,记录并维护设备参数表;用适当的软件设备参数值和配置设备功能;初始化、启动和关闭网络或者网络设备。
7.1.2.2 故障管理
(1)故障管理的目标。自动监测网络硬件和软件中的故障并告知用户,当网络出现故障时,要进行故障的确认、记录、定位,并尽可能地排除这些故障。
(2)故障管理的一般步骤。发现故障→判断故障症状→隔离故障→修复故障→记录故障的检修过程及其结果。
常用的故障报告形式有文字、图形和声音信号。
7.1.2.3 性能管理
(1)性能管理的目标。衡量和呈现网络特性的各个方面,使网络的性能维持在一个可接受的水平上。性能管理使网络管理人员能够监视网络运行的关键参数,如吞吐率、利用率、错误率、响应时间、网络的一般可用度等。
(2)性能管理的功能类别。从概念上讲,性能管理包括监视和调整两大功能,监视功能主要指跟踪网络活动,调整功能指通过改变设置来改善网络的性能。
7.1.2.4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的目标是按照一定的策略对网络资源的访问进行控制,保证重要的信息不被未授权的用户访问,并防止网络遭到恶意或无意的攻击。
7.1.3.1 SNMP的概述
SNMP,即简单网络管理协议,位于ISO OSI参考模型的应用层,它遵循ISO的管理者-代理网络管理模型,主要由网络管理站、代理节点、管理信息库和SNMP这4个部分组成。SNMP 使用的传输层协议是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SNMP是应用层协议,SNMP v2规范定义了5种传输层服务,这5种传输层映射分别为UDP、CLNS、CONS、DDP、IPX。目前SNMP主要包括了3 个版本:SNMP v1、SNMP v2和SNMP v3,SNMP v3在SNMP v2的基础上,增加、完善了安全和管理机制。其主要特点是适应性强,适用于多种操作环境。
7.1.3.2 CMIS/CMIP的概述
CMIS/CMIP是ISO定义的网络管理协议,它是一个复杂的协议关系,管理信息采用了面向对象的模型。
CMIP的优点是安全性强,功能强大,不仅可以传输管理数据,而且可以执行一定的任务。不足之处在于对系统处理能力要求高,操作复杂,覆盖范围广,难以实现。
CMIS/CMIP采用管理者-代理模型,它以委托监控的方式对网络实体进行管理监控,开销小,反应及时,但是对代理的资源要求高。
7.2.1.1 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
信息技术是计算机、微电子和通信技术的结合。信息安全主要包括3个方面,即物理安全、安全控制和安全服务。
信息安全5个基本要素: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可审查性。
7.2.1.3 信息安全等级
美国国防部安全准则(TCSEC) 定义了4类7个级别,安全性从低到高分别为D1、C1、C2、B1、B2、B3、A1级别。协议TCSEC级别及其安全性详见表7-1。
表7-1 TCSEC级别及其安全性
级别安全性
D1级它是计算机安全性最低的一级,该级保护措施很少,没有安全功能
C1级C1级称为选择的安全保护;它可有选择的存取控制,实现用户与数据分离,数据的保护以组为单位C2级C2级称为受控的访问控制。包含所有的C1级特征,C2级具有限制用户执行某些命令或访问某些文件的权限,还加入了身份认证级别;达到C2级的操作系统有UNIX、XENIX、NetWare 3.x或更高版本及Windows NT等
B1级B1级称为标记安全保护,B1级支持多级安全
B2级B2级称为结构化保护,要求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对象都要加上标签,而且给设备分配安全级别
B3级B3级称为安全域,要求用户工作站或终端通过可信任途径连接到网络,而且采用硬件来保护安全系统的存储区
A1级最高的安全等级,又称为可验证安全设计
C2级为历年考试的常考点,应当对此级重点关注。
在我国,以《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为指导,将信息和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分为5个等级(见表7-2)。
表7-2 我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级别名称适用于危害
第一级自主保护级一般的信息和信息系统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益产生
一定影响,但不危害国定安全、社会秩
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
第二级指导保护级一定程度上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秩序、
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的一般信息和信
息系统
会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
公共利益造成一定损害
第三级监督保护级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
公共利益的信息与信息系统
会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
公共利益造成较大损害
第四级强制保护级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
公共利益的重要信息与信息系统
会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
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
第五级专控保护级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
公共利益的重要信息与信息系统的核
心子系统
会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
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的损害
7.3.1.1 网络安全的目的
确保网络系统的信息安全是网络安全的目标,对网络系统而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信息的存储安全和信息的传输安全。
信息的存储安全就是指信息在静态存放状态下的安全,一般通过设置访问权限、身份识别、局部隔离等措施来保证。
信息的传输安全主要是指信息在动态传输过程中的安全。为确保网络信息的传输安全,尤其需要防止出现如下状况。
(1)对网络上的信息的监听。
(2)对用户身份的假冒。
(3)对网络上信息的篡改。
(4)对发出的信息予以否认。
(5)对信息进行重放
7.3.1.2 安全措施
网络信息安全系统并非局限于通信保密,而是涉及方方面面的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一个完整的网络信息安全系统至少包括以下3类措施。
(1)社会的法律政策、企业的规章制定及网络安全教育。
(2)技术方面的措施,如防火墙技术、信息加密、防病毒、身份认证及授权等。
(3)审计与管理措施,包括技术与社会措施。主要有实时监控、提供安全策略改变的能力及对安全系统实施漏洞检查等。
7.3.2.1 安全攻击的具体内容及分类
安全攻击就是安全威胁的具体实现,其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①中断:指系统资源遭到破坏或变得不能使用,是对可用性的攻击。
②截取:未经授权实体得到了资源的访问权,对机密性的攻击。
③修改:未授权的实体不仅得到了访问权,而且还篡改了资源,对完整性的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