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性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 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性质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了解元素电离能的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 4.了解电负性的概念,知道元素的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及表示方法 基础自查(理一理)

2.原子轨道

电子云轮廓图给出了电子在 的区域。这种电子云轮廓图称为原子轨道。

第1电子层:只有s 轨道。

第2电子层:有s 、p 两种轨道。 第3电子层:有s 、p 、d 三种轨道。 3.构造原理

构造原理: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 根据构造原理可以写出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随着 的递增,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按 照右图中箭头的方向依次排布,即1s,2s,2p, .

4d,5p ……该原理适用于绝大多数基态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4.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能量最低原理

①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

②基态原子: 。当基态原子 能量后,电子会 ,变成 原子。 (2)泡利原理

一个原子轨道最多容纳 个电子,而且 (3)洪特规则

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基态原子中的电子总是优先 ,而且 相同。

联动思考(想一想)

1.请用核外电子排布的相关规则解释Fe 3+较Fe 2+

更稳定的原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 基础自查(理一理) 元素

周期表

⎪⎨⎪⎧

周期(7个横行)⎩⎪⎨⎪⎧ ① (一、二、三周期)每周期元素种类数

分别为 、 、 ② (四、五、六周期)每周期元素种类数

分别为 、 、

③不完全周期,也属于长周期( )元素种 类数

素周期表⎩

⎨⎧

族(18

个纵行)⎩⎪⎨⎪⎧ ① (ⅠA ~ⅦA 共7个)②副族(ⅠB ~ⅦB 共7个)③ (8、9、10纵行)④ (稀有气体)

3.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按构造原理最后填入电子的 的符号可把周期表里的元素划分为 个区,

分别为 、 、 、 、 ,各区分别包括 元素、ⅢB ~Ⅷ族元素、 元素、 元素、 元素,其中 区(H 除外) 区、 区和 区的元素都为金属。

4.元素周期律 (1)原子半径

①影响 因素⎩⎪⎨

能层数:能层数越多,原子半径 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

②变化规律

元素周期表中的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

周期表中元素的分区

原子半径逐渐。

(2)电离能

①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电子转化为正离子所需要的最

低能量。第一电离能越,越易失去电子,金属的活泼性就越强。

②规律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变。

同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变。

同种原子:随着电子的逐个失去,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数越来越,再失去电子

需克服的电性引力越来越,消耗的能量越来越,逐级电离能越来越。

(3)电负性

①含义:用来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吸引力的大小。电负性越大的原子,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

②标准:以氟的电负性为和锂的电负性为作为标准,得出了各元素的电负性。

③变化规律:在元素周期表中,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从上到下元素

的电负性逐渐。

④应用: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金属的电负性一般 1.8,非金属

的电负性一般 1.8,位于非金属三角区边界的元素的电负性则在1.8左右,它们既有性,又有性。

(4)对角线规则

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其相邻的主族元素的某些性质相似,如Li和,Be和。

(5)元素周期律

①概念

元素的性质随呈现变化。

②实质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是

联动思考(想一想)

2.在同一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的递变过程中,ⅡA族和ⅤA族为什么比同周期相邻的素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