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北京大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大學
一、概況
二、課程大綱/ 教學大綱
包括古文選讀和基本知識兩大部分。

古文選讀講授歷代文言文名篇;基本知識包括古代漢語詞彙、語法、語音知識,有關漢字的基本知識,古代姓氏名號、職官地理、天文曆法、古代文體、詩詞格律、文化常識等。

教學大綱(中文系本科)
一、文選部分:選講教材中的35篇左右的歷代散文(重點在先秦兩漢)、15篇左右的駢文、詩詞。

二、通論部分:包括怎樣查字典辭書、漢字的結構和發展、古今詞義的異同、詞的本義和引申義、古漢語詞類活用、古代漢語的詞序、古代漢語的判斷句、古代漢語的被動表示法、古代漢語介詞、連詞、語氣詞、古代的姓氏和名號、古代的官職、古代的地理、古代的曆法、古書的註解、標點與今譯、古代的文體、詩詞格律等。

三、古代漢語常用詞講解:選講約150個古代漢語常用詞,涉及古今詞義的異同、詞的本義和引申義、同義詞辨析等。

四、課堂討論和作業評講:共六次。

課堂討論內容有:辨析古今詞義的異同、分析詞的本義和引申義、字、詞、句落實的重要性、古今漢語語法異同、古代文化知識專題、先秦諸子對中國文化的影響、辭賦的欣賞、如何運用古漢語知識欣賞古典詩詞等。

課時:通論50 課時;文選50 課時。

古代漢語常用詞講解12課時。

課堂討論和作業評講18課時。

導言
第一章:漢字
第二章:詞彙
第三章:音韻
第四章:實詞、短語與句子
第五章:虛詞
第六章:古書閱讀常識
第一章:漢字
教學目標:瞭解漢字發展的歷史;認識漢字的性質和構造;掌握因形求義的基本方法;
熟悉假借字、分化字、異體字、繁簡字的特點。

教學重點:漢字構造類型的判斷;因形求義方法的運用;幾種用字方法的識別。

教學時數:12
第一節漢字形體的演變
一、漢字形體演變的幾個階段及其代表字體
漢字形體演變的六個階段: 甲骨文、金文、戰國文字、小篆、隸書、楷書。

(一)甲骨文
甲骨文又稱卜辭、殷虛文字等,主要是指商代鍥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

甲骨文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成體系的文字。

甲骨文的特點:
1 .象形、象意字多。

形聲字占百分之二十。

2 .字無定格,異構字多。

3 .存在不少異字同形現象。

(二)金文
金文又稱鐘鼎文、銅器銘文等,是古代鑄(少數是刻)在青銅器物上的文字。

金文的特點:
1 .象形性弱化,符號性增強
2 .趨向定型化,但異體依然不少。

3 .形聲字增加。

4. 注重字形美化。

(三)戰國文字(六國文字)
戰國文字的品類很多:金文、石刻文字、璽印文字、貨幣文字、陶文、簡帛文字
戰國文字的特點:
1 .形體歧異多。

2 .俗體使用廣泛。

(四)小篆
秦統一中國之後頒行的標準字體;是根據戰國時期的秦國文字稍作整改而來。

小篆的特點:
1 .結構定型,固定了偏旁部首的位置和寫法。

2 .符號化(表意抽象化,筆劃線條化,書寫規整化)
3 .構形系統性加強(基本構件、組合模式、組合層次三要素)
(五)隸書
隸書歷史上也稱佐書、史書、八分,是以點、橫、掠、波磔等點畫結構取代篆書的線條結構而使之便於書寫的一種字體。

隸書有秦隸、漢隸。

一般指漢隸。

漢隸由秦隸發展,秦隸是秦系文字的發展。

漢隸又叫“八分”。

隸書的特點:
1 .用方折、平直的筆法改變篆書圓轉的筆道。

2 .用點、畫結構取代篆書的線條結構。

3 .書法上有挑法、波勢、和波磔。

字形構造特點放在下面“隸變”講。

(六)楷書
楷書也叫真書、正書,它產生於漢末,盛行于魏晉南北朝,一直沿用至今。

楷書的特點:
1 .徹底擺脫了篆書的影響,構形單一。

2 .點畫形態豐富
二、漢字形體演變的三個問題
(一)隸變
所謂隸變,是漢字由篆書到隸書的演變,是漢字由古文字演變為今文字的一次質的飛躍。

隸變拋棄象形特徵,用筆勢代替筆意(用書寫符號代替描繪符號),失去構形理據。

隸變在漢字發展史上的作用:隸變使漢字形體徹底擺脫了古漢字象形、象意的桎梏,衝破了篆書線條結構的嚴密裹刺的糾纏,由“描繪”符號一變而為“書寫”符號。

隸變在漢字發展史上確實是一次質的飛躍,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嶺。

(二)訛變
訛變是指漢字形體在演變過程中,由於誤解字形或為著書寫的方便而破壞原本表義結構的變形。

訛變造成了字形與字義的乖戾,喪失了構形的理據。

是個別字的現象,無規律可循,在漢字形體演變的每一階段都發生。

訛變的原因:1 .因形體相近而致誤。

2 .因割裂象形性筆劃而致誤。

3 .因增加裝飾性的筆劃而致誤。

4 .因增加聲符而破壞了原來的象形、象意結構。

(三)字形的趨繁與趨簡
字形的趨繁與趨簡是指某個字在其形體演變過程中筆劃的增多與減少。

第二節造字原則和方法——六書
六書是漢代人根據對小篆的形體分析而歸納、總結出來的六條造字原則和具體的造字方法。

後世講六書,一般都用許慎的名稱而依劉歆的次第。

(一)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

日、月是也。


(二)指事“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

上、下是也。


象形和指事的辨別:在結構上都歸“獨體”。

象形多表示具體概念,指事多表示抽象概念(但高、大為象形)。

(三)會意“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

武、信是也。


1 .會形合成。

2 .會義合成。

會意字與象形字、指事字的區別:象形、指事是以獨體、靜態而名物,會意則是以合體、動態而示意。

所以反映在語法上,象形字、指事字多用為名詞,會意字則多為動詞。

(四)形聲“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

江、河是也。


學習形聲字應注意的問題:
1 .形聲字的義符只能表示某種意思的範圍,而不能標明表聲字的具體含義。

2 .形聲字的聲符除了標聲之外,往往兼有表意的作用。

3 .形聲字的義符和聲符在表現形式上有多種複雜的情況。

(五)轉注“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授。

考、老是也。


對轉注的多種解釋:1 .訓詁上的互訓。

戴震、段玉裁主此說。

2 .語詞派生,文字孳乳。

章炳麟主此說。

(六)假借“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託事。

令、長是也。


假借現象產生的原因:1 .為了限制造字的數量。

2 .由於要記錄的詞意思抽象,不好通過字形來顯示,於是借用同字來代替。

第三節因形求義
一、因形求義的定義:
所謂因形求義,就是憑藉對字形的分析來判定本字及其本義。

這是傳統訓詁學的重要訓釋方法,後世的訓詁學家把它與聲訓相對,稱之為形訓。

二、因形求義的作用:
1 .有助於準確地把握住文句中某個字的含義,從而得以深入、具體、形象地理解文辭的意思。

2 .有助於瞭解和把握有關字群的相關含義。

三、因形求義的步驟與方法:
1 .恢復古形。

2 .辨明構形方法。

3 .參考和利用《說文》的正確解釋。

4 .驗證文獻,查找例證。

四、因形求義要注意的問題:
1 .所依據的字形要正確。

2 .抽象概念與具體形象符號之間有矛盾。

3 .證據要充分
4. 並非所有的字都能因形求義。

第四節古書的用字
一、通假字
1. 通假與六書的假借的區別。

六書的假借和通假都是“依聲托事”,但前者是“無本其字”,後者是“本有其字”。

2. 通假現象產生的原因。

3. 通假字與被通假字之間的關係。

4. 通假字的辨別。

二、分化字
1. 什麼是分化字。

一個字由於承擔的職能太多,後來分成兩個或數個字,分別承擔不同的義項,這些職能分細的字叫分化字,原來職能未分的字叫母字或原字。

分化字與母字相對。

2. 分化的原因:文字記錄詞分工精密化的要求。

節省與辨別是一對矛盾。

3. 分化的手段:(1 )增加義符;(2 )改換義符;(3 )增加聲符;(4 )改換聲符;(5 )在原來的字形上改變寫法。

4. 母字與分化字的關係(分化字的類型)。

三、異體字(異構字)
1. 什麼是異體字。

所謂異體字,是指在某一歷史時期音義完全相同、記詞職能也完全一樣,只是構形有異的字。

2 .異體字的形體差異:(1) 所用造字方法不同;(2) 同為形聲,所取意符不同;(3)
同為形聲,所取聲符不同;(4) 同為形聲,所取意符和聲符都不同;(5) 偏旁部首所處的位置不同;(6) 筆道形態略有不同。

3. 辨析異體字應注意的問題。

四、繁簡字
1. 什麼是繁簡字。

記錄同一個詞的幾個字中,筆劃多的叫繁體字,繁體字簡化後筆劃少的叫簡體字。

2 .繁簡字之間的關係。

三、練習、測試參考題(如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