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哲学流派之三--永恒主义(修改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在永恒主义者看来,获得个人美好生活的 手段也是达到美好社会的手段。只有当人
们追求真、善、美时,才有可能获得真正 的幸福和真正美好的社会。
3.永恒原则只有通过自由艺术的教育 才能获得
• 永恒主义认为,重要的生活真理并不体现 在经验科学之中。哲学、宗教以及体现永 恒原则的人文学科的地位应该置于科学之 上。
• 永恒主义作为现代的一种教育哲学流派,是在 反对进步主义的过程中勃然兴起的,而且永恒 主义者和进步主义教育之间的论争也有声有色、 声势浩大,一直持续到第二次大战只有。
• 这也吸引了许多大学讲授古典著作的教授,如 诺克(《美国的教育学说》)、巴比特(《人 文主义和美国》)、莫尔(希腊传统)、福尔 斯特(《美国的州立大学》)、海特(《教学 的艺术》)和埃利奥特(《对一种文化定义的 注释》)以及英国的利文斯通(《保卫古典语 言》《论教育》)。
• 在教育方面,柏拉图强调让受教育者理解 高级理念的意义,为此要加强理智的训练。
• 在认识论方面,柏拉图提出了“回忆说”。
• 在他看来,教师的根本作用在于帮助学生 回忆理念世界,所以柏拉图认为,所谓学 习的人就是在回想的人,而所谓学习只不 过是回忆罢了。
• 柏拉图认为,真正的教育不能仅仅限于知识的 传送和技能的训练,它必须使人从偏见、狭隘 的见识,尤其是从经验的狭隘性和偏见中解放 出来,使他的灵魂获得自由。只有这样的教育 才真正称得上是“自由教育”。
第二节 永恒主义教育的产生及其 “复古”特征
• 一、永恒主义教育的产生及发展
• 在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一些学院和大学 讲授经典著作的“不受约束”的青年教师 形成了一个小团体,其中核心人物是赫钦 斯(Hutchins),人称神童,29岁任耶鲁大 学法学院院长、30岁任芝加哥大学校长; 艾德勒(Adler);哲学教授布坎南 (Buchana)、巴尔、多琳和麦克凯恩。
• 社会的文明需要自由教育。
• 第一,自由教育是西方的、传统的。
• 在进步主义看来,西方的文明可以说是体 现在自由探索的文明。“自由教育旨在持 续地交换意见(dialogue),这乃是西方文明 的心脏。西方文明是交换意见的文明。它 就是逻各斯的文明,自由教育使学生成为 伟大的对话(Great Conversation)的参加者, 而这种伟大的对话起于历史而持续至现 今。”
• 艾德勒和布坎南产生了后来被称为“百本 名著计划”的念头,并告诉了赫钦斯。
• 开始时,人们他他们称为“名著仔” (Great Book Boys)。艾德勒对这个名称不 满意,提出他们应该自称为“Perannalists” (永恒主义者),永恒主义也因此得名。
赫钦斯(Robert Maynard Hutchins 1899-1977)
• 如果人性得到发展,他就可以理解控制真实世界的 永恒原理,并把这些永恒的原理应用于特定的情境, 从而表现出和谐、自制和文明,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 如果人性得到充分发展,他不仅能够控制环境,而 且还由于掌握了真理而富有人性。
• 此外由于人性得到充分发展,他能更好地地理解他 所生活的世界,以及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地位、作 用和责任。
• 第一,儿童的可塑性是有限的;
• 第二,任何时代,任何地方的儿童都具有 一种普遍的、共同的本性。
• 赫钦斯说:教育哲学乃是第二位的主题, 它取决于我们对于人和社会的概念,也就 是说,它取决于我们的一般哲学。
根据不同的关于人和社会的概念出 现了不同的教育学说,在赫钦斯看 来,基于错误的人和社会概念所作 出的诸如适应环境、满足直接需要, 或进行社会改革的努力,只能说是 “一种训练、教学、适应、或满足 直接需要的制度”,根据其功用, 人们可以认为它是一种“好的”制
• 永恒主义者强调,教育的中心应该是体现 在“名著”之中的西方的伟大的传统和智 慧,而它们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可以给人 们提供一个关于人性、人的价值、人的命 运的永恒真理,可以引导我们解决当前社 会存在的问题,并可避免错误和混乱。
• 宗教永恒主义者认为,只有基督教才能给 学校的生活以意义,主张信仰和理性、宗 教和哲学、超自然的知识和自然知识的综 合,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文化冲突,并建立 一个统一文化。
第三节 永恒主义教育的基本主张
• 一、教育的性质和目的 • 1.教育的性质是永恒不变的 • 第一,世界是受真善美原则控制的,而这
些原则是亘古不变的、永恒的。第二,人 性是不变的。 • 由这两个前提,永恒主义得出结论:教育 的性质是永恒的、不变的。
永恒主义强调人性不变,但不排斥 儿童具有可塑性。
• 永恒主义关于人性不变的观点主要包括两 个要点:
三、新托马斯主义
• 新托马斯主义认为,人具有精神性的永恒的灵 魂,而且人性是不变的。
• 人是赋有理性的动物,他的最高尊严在于智慧。 • 教育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身体,而且要考虑学
生的灵魂和理性,不能仅仅把学生看作是一种 物质的存在。
• 新托马斯主义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从最广 泛的意义上就是“塑造人”,确切地说,就是 帮助儿童成为充分成型的和完美无缺的人。
度,但“它不是教育制度”。
• 在永恒主义者看来,人的“理性的、道德的、 精神的能力”乃是任何时代、任何地方的人都 具有的不变的本性,由于人都具有这些共同特 征,所以儿童的可塑性才不是无限的,不是任 何文化形态都可以打上印记的东西。
• 永恒主义认为,尽管人的本性中具有这些能力, 但这些能力是潜在的,它有可能被埋没,只有 在适当的条件下它才能引发出来,而这种适当 的条件就是符合人的本性的教育。
二、永恒主义的复古特征
• 永恒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复古”。 • 1.永恒的原则控制着变化 • 在永恒主义者看来,实验主义哲学造成的
最大的危害是文化的混乱、文化上的腐败。 它使人们只顾眼前的利益,崇拜金钱。
• 在教育方面的表现是,只考虑学生想要什 么,并迎合这种需要,而不注意学生“应 该”要什么。
• 永恒主义者认为,宇宙中的一切运动、变 化不是像进步主义听说的那样漫无目的, 而是具有方向性的,一切运动和变化受到 永恒原则控制。要使人真正成为一个人, 使人活得幸福,就必须理解这些永恒的原 则,以获得统一的文化。
• 教会派永恒主义主张,上帝主宰着人世间 的一切,人类的一切事务都要通过他来解 决。
• 2.永恒的原则高于科学
• 科学本身无法认识人、知识、道德的价值, 它也无法发现生活的真理。
• 在所有生物中,只有人具有灵魂和理性。 因此,只有人才能理解控制宇宙的永恒法 则。
• 在永恒主义者看来,人获得美好生活的手 段就是发展人的灵魂和理性,充分实现一 个人的内在潜能,为此需要训练,教育的 作用也就在于此。
•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或心灵具 有产生理念或形式的能力,因此,只有人 才能获得关于世界和人自己的知识。
• 此外,他们都贬低经验,而重视理性。
• 这些都是永恒主义教育最根本的思想基础。
二、欧洲中世纪哲学
• 欧洲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是经院哲学。 这种哲学因在中世纪时天主教的学院、即 经院中讲授而得名。
2.教育目的就是发展人的本性、把人 塑造成人
• 永恒主义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发展 那些使人同动物区别开来的根本特征,即 人之为人的特征,把人塑造成人。
• 不同的永恒主义者在不同的场合,对教育 目的的表述有异,如“培养人类的智慧”、 “发扬人性”、“使人成为人”、“培养 各种理智的道德”等等,然而万变不离其 宗,都涉及“人”以及其理性的、道德的、 精神的方面。
由道德、智慧和精神的力量加以改造,其 基础乃是自古希腊以来西方传统的对于人 性、生活的目的观念的信任。
• 拯救危机的最有效办法就是恢复西方的伟 大传统,至少要在实际上恢复古代的那种 稳定的,以哲学而不是科学定向的社会。
2.社会文明需要自由教育
• 赫钦斯认为:“文明就是对共同理想的刻 意追求。教育就是刻意地试图用一个理想 来塑造人。物质主义的文明不能持久。试 图用物质主义的理想来塑造人的教育不能 挽救他们或他们的文明”。
• 人必须学习研究科学和数学,其中包括几何、 代数和天文学。
• 柏拉图的学园大门之上高悬“不懂几何学者不 得入内”。
•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只有人的灵魂才有理 性,只有人的灵魂才有思维的功能。
• 人的功能是人的才质,才是人区别于其他 所有事物的最后的标准。
• 所以,对于人的教育就应该尽量地实现或 显示人的理性或灵魂。在教育实践上,他 主张的自由教育要一切服从理性灵魂。
• 经院哲学形成于8-10世纪,其前身为教父哲 学。
• 在人的问题上,托马斯认为人是上帝创造 的,人由灵魂和肉体组成。人的灵魂给人 以智慧,这样,人就可以理解,并作出理 性的行动。由于人有理性,所以人和动物 就有本质区别。
• 在托马斯看来,人的理性是不变的,所以 人性也是不变的。而教育的作用就是在于 对人的理性的熏陶。
教育哲学流派三 永恒主义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周桂勋
redfly1986@
• 永恒主义(Perannialism),又称为“古典 主义”、“古典人文主义”“新经院主义” 等。
• 永恒主义教育哲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复 古”。
• 永恒主义强调人文学科的教育以及对于理 论问题的理解,注重一般智力的提高。当 然,永恒主义主张复古,并非真的要使现 代社会回复到古代的状态,说到底,“复 古”只不过是维护和加强“现实”的一种 手段而已。
• 只有受过那种使人的心灵获得自由艺术的 教育,从而掌握永恒原则的人,才能决定 科学以及由科学决定的事实的意义。
• 永恒主义认为,对于人类来说最重要的是 诸如什么是美好生活、什么是好的社会、 人的本性和命运是什么等关于人类存在的 问题。
• 而对于这些问题的认识和解决,只能通过 自由教育。
• 赫钦斯说,自由教育包括自由艺术方面的 训练以及对于那些使人类生气勃勃之最重 要观念的理解。它旨在帮助人类学会为他 自己思考,发展他的最高级的人的力量。 这是一种至善的教育,这一点从未被否认 过。
• 永恒主义大致上可以分为两个派系,一为 世俗派、另一为宗教派。
• 宗教派的永恒主义也叫新托马斯主义教育。
第一节 永恒主义的思想渊源
• 作为现代西方教育哲学一个重要流派的永 恒主义虽然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 但它所代表的却是西方最古老的教育学说, 从一定的意义上讲,永恒主义乃是西方传 统的教育学说在当代以新的形式的复兴。
一、古希腊哲学
• 对永恒主义教育哲学起到直接渊源作用的 是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的哲学。
• 柏拉图的哲学也叫做“理念论”,它是欧 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 系。
• 在本体论方面,柏拉图关心的中心问题是, 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永恒的本质究竟是什 么。在他看来,理念是永恒的、不变的、 绝对的,因而也是真实的。
• 第二,民主社会需要自由教育。
• 民主社会每个公民都有选举权、都是统治 者,都需要自由教育。
• 公民如果不能理智地利用闲暇时间是危险 的,它将导致道德的衰退和教育。
• 工业社会变化迅速,各种职业层出不穷, 教育若以职业培训为定向,难免疲于应付。
• 永恒主义者认为,自由教育以理论思维为 定向,凭借理论的力量,自由教育可以适 用于各种环境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这 种类型的教育比其他类型的教育更容易使 学生领悟理论乃是一种使知识一体化的手 段,它可以填补已知东西之间的间隙,能 够灵活地对付新的、不确定的情境,而且 能探索未知的东西。”
• 为了使学生能在复杂的环境之中把握并运 用永恒的原则,永恒主义强调,自由教育 要发展纯粹的理性,要获得形而上学的知 识,要能使学生“像古人那样思考”,要 “回到古人那儿去”,“和古代伟大人物 的思想取得接触”。
• 为此,自由教育注重概念和理论的理解, 而不重视现成的现实材料的传递吸收,以 及具体技能技巧的发展。因为前者是永恒 的,后者只有暂时的用途。
• 最重要的是,发展人性的教育将努力使学生知道什 么是最大的善,帮助学生理解并建立一个价值等级, 这将使他具有高度判断力和道德感。
• 赫钦斯认为,发展人的理性的教育就是最 好的教育,它是获得幸福的最好手段,是
培养公民的最好方法,甚至是最好的职业 教育。
二、教育与社会
• 1.西方社会面临覆灭的危险 • 由迷恋科学技术所造成的物质主义,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