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高新区与工业园区城市化过程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rt
03
比较研究

• •
比较优势
规模经济 集聚效应
3.1
比较优势
1
2
两区区位比较
规划结构比较
政策条件比较 更新进程比较
3
4 5
资源条件比较
3.1.1
区位比较
工业园区
• 概况:苏州工业园区于1994年5月正式启动,行政区域面 积 288 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7万 • 位置:苏州市区东部,东接昆山市,南连吴中区,西靠 姑苏区,北隔阳澄湖与常熟相望 • 交通:泸宁铁路、泸宁高速公路、312国道、苏杭公路等 多条干线穿越其中,交通条件优越。
连片开发
二者前期管理构架和建设资金不同,两者的开发行为也因此不同。 相较来说,工业园区在前期发展中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
3.1.3
政策条件对比
b.优惠政策比较
工业园区 • 苏州工业园拥有着由中新两国国家副总理
担任主席的 “中国一新加坡联合协调理 事会”,级别之高在国内没有任何一家开 发区可与之相比。 • 园区被授予许多具有唯一性的特殊政策, 形成了“不特有特、特中有特”的政策优 势。
高新区
• 概况:苏州高新区,全称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下设 江苏省苏州浒墅关经济开发区、苏州科技城、苏州高新区 综合保税区、苏州西部生态城
• 位置:位于苏州古城西侧,东临京杭大运河,南邻吴中区, 北接相城区,西至太湖。 • 技术产业:江苏省首批“333 工程”产业化基地正式落户 苏州高新区,同时苏州大学等高校的“333 工程”专家携 一批高科技项目,联手高新区内的数家企业进行技术攻关, 所签署的8 个合作项目涉及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高科技 领域
苏州
20
1
7
——基于边际成本下的新城再造
高新区与工业园区城市化过程研究
Comparation and research
2017年12月5号
目 录
CONTENT
01
02
03
04
经济学理论
现状介绍
比较研究
结论
Part
01
经济学理论

• • •
边际成本
比较优势 规模经济 集聚效应
01
边际成品
在经济学和金融学中,边际成本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 产品)带来的总成本的增量。 这个概念表明每一单位的产品的成本与总产品量 有关。比如,仅生产一辆汽车的成本是极其巨大的,而生产第101辆汽车的成 本就低得多,而生产第10000辆汽车的成本就更低了(这是因为规模经济带来 的效益)。 但是,考虑到机会成本,随着生产量的增加,机会成本也可能会增 加。还是这个例子,生产新的一辆车时,所用的材料可能有更好的用处,所以 要尽量用最少的材料生产出最多的车,这样才能提高边际收益。边际成本简写 为MC或MPC。
• 高新区产业分布比例
产业类型 化工 制药 塑料 化妆品 涂料 生物技术 食品 金属加工 机械加工 设备制造 造纸 包装 汽修 电子 气体制造 纺织服装 企业数量 3 5 3 2 1 1 2 10 6 6 6 1 2 54 1 6 百分比 2.75% 4.59% 2.75% 1.83% 0.92% 0.92% 1.83% 9.17% 5.50% 5.50% 5.50% 0.92% 1.83% 49.54% 0.92% 5.50%
3.2
规模经济:企业类型
高新区产业构成
• 入驻:名硕、明基、爱普生、飞利浦、华芯微电子、 雷允上制药、紫兴纸业等 • 主导产业:电子信息、装备制造 • 新兴产业:新能源、生物医药、服务外包等 高新区产业部分成片分布,其他零星分布在用地上, 主要以独立企业分布为主,未形成集聚规模明显的产 业园区。但已形成相当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群。
01
理论
城市形成的经济机理
规模经济:
指通过扩大生产规模而引起经济效益增加的现象。规模经济反映的是生产要素的集 中程度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规模经济的优越性在于:随着产量的增加,长期平 均总成本下降的特性。但这并不仅仅意味着生产规模越大越好,因为规模经济追求 的是能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的生产规模。一旦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到超过一定的规模, 边际效益却会逐渐下降,甚至跌破趋向零,乃至变成负值,引发规模不经济现象。
1994 年
278 平方千米 79.46万
城镇人口比重
类别 主管单位
85.63%
97.77%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区
科技部 商务部
所有制属性
著名景点
全资国有
中国、新加坡合资合作
苏州乐园、太阳山国家森 金鸡湖景区、白鹭园、阳 林公园、树山村 澄湖半岛
02
现状
城市化过程差距
苏州高新区与工业园区的资本投入比较
基础 建设
高新区—七通一平:是指土地(生地)在 通过一级开发后,使其达到具备上水、雨污水、 电力、暖气、电信和道路通以及场地平整的条 件,使二级开发商可以进场后迅速开发建设。 高新区自然资源以“一湖(太湖)、一山 (阳山)”为主。 人文旅游资源则围绕“一河(京杭大运河)” 而展开。 从高新区资源状况看,集聚度高、特色鲜明、 感召力强的主要特色自然资源。 高新区中,主要集聚苏州本地的大学,却无 研究院或相关企业,人才资源相对较弱。
工业园区生物医药服务外包示范园”称号;2009年,生物纳米园被授予国家“海外高层
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江苏省生物医药、纳米技术科技产业园等称号。
3.1.5
资源条件比较
a.基础建设、资源条件、文化比较 高新区 工业园区 工业园区——九通一平:“一平”为土地 自然地貌平整,“九通”为通市政道路、雨 水、污水、自来水、天然气、电力、电信、 热力及有线电视管线。 以“一湖(金鸡湖)”为主,自然资源 相对缺乏。
年度GDP值
旅游景点
950.28亿元
4个国家4A级景区 2个3A级景区 1个国家级湿地公园 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 2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2条全国特色商业街 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省级自驾游基地各1个 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2个 30个开放式城市公园 25公里沿太湖景观带
2001亿元
苏州大旅游格局中的七大板块之一 金鸡湖景区 独墅湖 阳澄湖旅游度假区 科技文化艺术中心 李公堤 重元寺 摩天轮公园 工业园综合保税区工业旅游项目(全国工业旅游示范 点)
理论
城市化过程差距
基本情况
城市化过程 差距
企业投入 企业产出
Part
02
现状介绍

• •
基本情况
资本投入 产出
02
现状
城市化过程差距
苏州高新区与工业园区的基本情况比较
苏州高新区 地理位置 位于苏州古城区西部 苏州工业园 位于苏州古城区东部
建立时间
面积 常住人口2014年末
1990 年
258 平方千米 59.03 万
01
理论
城市形成的经济机理
集聚效应:
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 靠近的向心力,是导致城市形成和不断扩大的基本因素。 集聚效应是一种常见的经 济现象,如产业的集聚效应,最典型的例子当数美国硅谷,聚集了几十家全球IT巨 头和数不清的中小型高科技公司。
01
工业园区
• 首期开发,采用了由西向东“轴向布局”的形式,商业区居于中心 地带,其南北两侧,由内向外依次是居住区和工业区。 • 空间结构:双核多心十字轴、四片多区异彩呈 • 注意留有余地,有一定的伸缩性 • 园区规划不仅对土地的用途、规模提出了开发准则和严格的管理要 求,而且具体的控制指标大多也是定量化的。
高新区 • 苏州高新区是属于国家科技部主管的国家级高新技产业开发区
序列,享受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优惠政策, 从优惠政策上 来讲,苏州高新区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CONTRAST
• 作为中国率先进行通关作业制度改革和现
代物流试点的区域,苏州工业园区不仅拥 有独立的海关、高效的绿色通道、具有内 陆口岸功能的进出口货物分流中心,而且 经国务院批准还可在区内设立现代物流园、
苏州工业园在政策上的极其特殊和优惠,使它在招商引资方面极具优 势,因此,相应发展指标比苏州高新区要高一些也在情理之中。
允许成立外商独资或中外合作经营的国际 物流公司。
高新区——苏州科技城
3.1.4
更新进程比较
• 苏州科技城位于苏州国家高新区西部,滨临太湖,背靠大阳山国家森林公园,于2006年基本建 设完成。是苏州市“一核四城”发展定位中的生态科技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苏州高新区行政
01
理论
城市形成的经济机理
比较优势
*区位优势*资源条件 *规划优势*优惠政策
城市形成的 经济机理
规模经济 集聚效应
*企业类型 *企业规模 *企业竞争力
*匹配机制 *共享机制 *学习机制
01
理论
城市形成的经济机理
比较优势:
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 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 比较优势。也可以说,当某一个生产者以比另一个生产者更低的机会成本来 生产产品时,我们称这个生产者在这种产品和服务上具有比较优势。
2013 高新区 全社会固定资 2203.63 产投资(亿 元) 注册内资(亿 1179.52 元) 实际利用外资 90020 (万美元) 工业园区 4723.09 2014 高新区 2015 工业园区 高新区 3156.72 工业园 区 6937.56
2675.39 5721.24
2868.05 196060
中心所在地,是苏州高新区实施“北扩西进”战略全新规划建设的科技新城,区域面积25km2。
• 苏州科技城以“科技、山水、人文”完美融合的创新建设理念,紧紧围绕建设“一流科技新城” 目标,全力推进“二次创业”进程,加快科技创新和开发建设步伐,瞄准“研发创新高地、人 才集聚高地、科技成果转化高地”三大目标,通过建设创新载体、汇聚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环 境、丰富创新成果,使苏州科技城成为创新高地。
1403.47 3279.37 100132 210374
1894.28 109573
Baidu Nhomakorabea
3746.57 231568
02
现状
城市化过程差距
苏州高新区与工业园区的产出比较
2013 2014 2015
高新区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进出口总额(万 美元) 工业总产值(万 元) 880 2201870 25752200
资源 条件
文化
工业园区内除了拥有很多国内外高校外, 周边还配套有研究院、科研机构等,为其提 供高科技人才。
3.1.5
资源条件比较
b.旅游情况较 苏州高新区 苏州工业园区
苏州市区东部 一湖(金鸡湖) 133.37元 (2014年)
地理位置 自然资源 旅游总收入
苏州市区西部 一湖一山一河(太湖、阳山、京杭大运 河) 96.23亿元(2014年)
3.1.3
政策条件对比
a.开发者比较 高新区 开发者 高新区开发总公司(全资国有) 工业园区 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和新加坡政府合作) 政企分离
管理构架
前期政企合一,后期政企分离
CONTRAST
建设资金
开发区开发建设资金并不充裕
开发区开发建设资金较充裕
开发行为
逐片开发,滚动开发
工业园区——生物纳米科技园 SIP BioBay
• 苏州生物纳米科技园是苏州工业园区政府为推进苏州工业园区科技跨越计划而重点建设的
生物科技与纳米技术自主创新专业科技载体。生物纳米园于2006年12月被命名为苏州市
医药(工业园区)特色产业基地;2007年7月成为“国家纳米技术国际创新园”的核心区 域;同年12月被江苏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成为省内第一个省级生 物医药专业孵化器;2008年10月,生物纳米园被授予“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基地——苏州
工业园区
1910 4226832 42852300
高新区
950 2357624 29312400
工业园区
2110 4635426 47240300
高新区
1100 2531870 32416200
工业园区
2350 5164520 50426300
02
现状
小结
• 通过以上数据比较,可以发现苏州高新区及工业园区在建立时间、建 设面积、人口等方面没有过大差距,且两者都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 主要产业结构,并依据苏州的整体定位发展外向型经济。 • 但在实际发展中,两者在投入及产出方面具有较大差异,且工业园区 的整体发展情况明显优于高新区。
相较而言,工业园区的 区位更靠近上海,运输 成本更优,利于与上海 的经济贸易活动,发展 外向型经济。
3.1.2
规划结构比较
高新区
• “一核、两轴、三心、六片” • 规划采用“紧凑组团、山水环绕” 紧凑组团布局模式推进城镇建设空间 的集约化发展与生态化建设,各组团根据资源状况、产业基础及发展前 景相对独立地生长,通过山水生态空间围合形成“功能相对完整,产居 相对平衡,空间相对集中”的组团式紧凑城镇发展空间。特别是新老建 设组团之间在功能、空间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