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75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75例【摘要】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确诊的150例患儿平均分成2组,治疗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比较2组疗效。结果: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明显优于对照组78.6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能显著改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不良反应轻微。
【关键词】热毒宁注射液;上呼吸道;感染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1-0117-01
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病和多发病,病原体绝大部分为病毒,约占90%以上[1]。小儿对各种病毒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且短暂,并无交叉免疫,故一年内可多次发病,影响小儿的身体健康。我院儿科门诊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儿科门诊15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年龄4个月~9岁,男82例,女68例。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发热、鼻塞、流涕、咽痛、腹痛或乏力等症状,均符合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1]。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75例,男40例,女35例,平均年龄(4.3±0.63)岁;对照组75例,男42例,女33例,平均年龄(4.1±0.74)岁。2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
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5 mg/(kg.d),qd。治疗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0.8ml/k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ml中静滴,qd。2组患儿均根据病情给予常规治疗,如退热、止咳、化痰平喘,严重者采用雾化、氧疗等。对有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治疗。观察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
1.3疗效评定标准[2]:痊愈:体温恢复正常,自觉症状和临床体征消失,异常实验室检查指标正常;有效:体温下降,自觉症状和体征部分消失,异常实验室检查指标有所改善;无效:发热不退,自觉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加剧,异常实验室检查指标无好转。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资料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组75例,痊愈51例,有效2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利巴韦林注射液对照组75例,痊愈34例,有效25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78.67%。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2.2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1例呕吐,治疗组未发生不良反应。
3 讨论
呼吸道感染为小儿常见疾病之一,冬春季节由于气候多变,小儿抗病能力差,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因是病毒,少数是细菌或肺炎支原体。临床多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清水鼻涕、咽痛,重症可引起高热惊厥、频咳、烦躁以及病毒性心肌炎。目前临床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以抗病毒为主。利巴韦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且被证明有效,但其有不可忽视的毒副作用[3]。热毒宁注射液由金银花、青蒿、栀子三味纯植物药组成,其中青蒿味辛、苦寒,能解表清热、宣郁散结,研究表明,青蒿具有抗内毒素、免疫抑制和促进细胞免疫作用[4]。金银花甘寒,能清热解毒、宣散风热,具有抗菌、增强免疫功能作用。栀子苦寒,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泻火出烦的作用,那莎等[5]报道,栀子具有解热、镇静、抗菌、抗感染、抗肿瘤、抗过敏等作用。这三味中药组合成复方制剂,共同发挥解热、镇痛、抗菌、抗病毒的作用,还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
本次观察显示,治疗组显效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能更快的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疗效显著,且未发生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堂.实用儿科学(上册)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67.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24-225.
[2]侯庆升.利巴韦林的不良反应[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3(5):782-784.
[3]谭余庆,赵一,林启云,等.青蒿提取物抗内毒素实验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9,24(3):166.
[4]那莎,郭国田,王宗殿,等.栀子及其有效成分药理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1):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