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_危机与重构_王卓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是 , 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价值地位孰高孰低 , 而民族国家的建立 ( 民族独立 ) 与多民族国家的整合这两大政治实 践 在 一 定 意 义 上 可 视 作 民 族 认 同 优 先 和 国 家 认 同 优先的相应体现 。
图 1 “ 民族国家 ” 内涵的认同性危机
① ②
,《 林震 :《 论台湾民主化进程中的国家认同问题 》 台湾研究集刊 》2 0 0 1 年第 2 期 。 — —来 自 吴鲁平 、 刘涵慧 、 王静 :《 公民国家认同的特点 及 其 与 对 外 接 纳 度 的 关 系 研 究 —
③ 国理念的基本认同 。
国家认同是现代民族国家构 建 过 程 中 任 重 道 远 的 复 杂 系 统 工 程 , 是 国 家 合 法 性 的主要来源 。 从民族国家形成 的 历 史 经 验 可 以 看 出 , 民 族 国 家 内 涵 着 国 家 与 民 族 、 公民身份与族群身份 、 国家认同 与 民 族 认 同 三 对 关 系 , 同 时 又 存 在 着 政 治 性 和 文 化 性认同的区分 , 且各自相连 , 环环相扣 。( 见图 1) 而有关于这三对关系的争论大略 形成两派 : 一是冲突论 , 认为民族认同与国 家 认 同 虽 有 关 联 , 但 由 于 国 家 认 同 的 整 合需要消除族群的个性 , 两者在本质上是 相 互 对 立 和 矛 盾 的 , 因 而 主 张 抑 制 、 消 除
② 因此 , 可取之法是 在 坚 持 多 元 统 一 的 原 则 基 础 上 寻 求 国 家 认 同 的 补 具有脆弱性 。
充 、 修正和超越 。

— —立 宪 民 主 的 逻 辑 基 础》 ,陈光金 詹姆斯 · M. 布坎南 、 戈登 · 塔洛克 : 《 同 意 的 计 算— 译 , 北京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 行政体制改革动力的宪政经济学 0 0 0 年 ; 吴新星 :《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 思考 》 0 1 1 年第 2 期 。
④ 二 是 一 致 论, 认 为 国 家 各民族间的异质性来整 合 统 一 的 “ 国 族” 或 政 治 共 同 体;
是具有 “ 我群意识 ” 的人的积极行动创造 出 的 共 同 体 , 但 在 成 功 创 造 国 家 后 , 统 治
⑤ 但随之而来的 集团必然会强化相应的民 族 意 识 , 以 神 圣 化 国 家 的 历 史 文 化 根 源 。
地方政府与社会管理 ” 的阶段性成果 。 本文系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 从文化至上主义到民族主 ① 中国的情况可能有所不同 。 中 国 人 有 关 国 家 的 观 念 呈 现 出 “ 义 ” 的特 点 , 因 此 , 西 方 语 境 的 国 家 认 同 在 中 国 问 题 的 适 用 上 不 得 不 慎 重 考 虑 “ 国 、“ 、“ — — 对中国国家观念史的 民族 ” 国家 ” 等问题 。 姚大力 : 《 变化中的国家认同 — 族” , 陈明 、 朱汉民 主 编 : 《 , 北 京: 首 都 师 范 大 学 出 版 社, 研究述评 》 原 道》 ( 第1 7 辑) 2 0 1 2年,第1 2 6—1 4 8页。 ·1 6·
中国社会科学 2 0 1 3 年第 9 期
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 : 危机与重构
王卓君 何华玲
全球化浪潮的 全 面 推 进 , 迅 速 改 变 着 传 统 的 生 活 方 式 和 观 念 。 全 球 化 进 程 中 , — —民 族 国 家 的 内 外 生 态、结 构 和 功 能 也 在 发 生 变 作为世界政治活动的主要 行 动 者 — 化 , 并引发了国内公民对其认同感或消解 , 或 强 化 的 变 迁 。 国 家 认 同 是 民 族 国 家 合 法性及其构建的首要前提 , 全球 化 引 发 的 认 同 危 机 给 民 族 国 家 带 来 了 巨 大 挑 战 。 但 不应忽略的是 , 全球化对民族国 家 认 同 的 挑 战 , 只 有 伴 之 以 民 族 国 家 内 部 国 家 治 理 的失败 , 才会真正引发解构民族国家的实 质 后 果 。 因 此 , 民 族 国 家 生 死 之 战 的 关 键 并非在全球化的有无 、 缓急 , 而 在 于 如 何 完 善 国 家 构 建 , 强 化 民 主 治 理 的 绩 效 , 这 才是民族国家破解国家认同危机的因应之道 。
一 、 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 : 内涵与特性
( 一 ) 国家认同的内涵 ) 是 诸 多 群 体 认 同 的 一 种 形 式, 完 整 的 表 达 应 为 民 国家认同 ( n a t i o n a l i d e n t i t y ) ,兼备 “ 族国家认同 ( 认 同 感” 和 “ 认 同 行 为” 双 重 内 涵。 国 n a t i o n s t a t e i d e n t i t - y 家认同中有关民族国家的先赋性 , 决 定 了 国 家 认 同 只 可 能 伴 随 着 近 代 欧 洲 民 族 国 家
② ·1 8·
,《 欧阳景根 :《 社会主义多民族国家制度性国家认同的实现机制 》 浙江社会科学 》2 0 1 1 年第 5 期 。
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认同
第四 , 非国家共同体认同 。 国 家 认 同 不 仅 是 公 民 个 体 的 认 同 , 同 时 还 以 各 种 共 同体的形式表达 。 民族 、 国族 、 社 会 组 织 、 亚 国 家 组 织 和 超 国 家 组 织 等 共 同 体 形 式 都吸纳部分的公民认同 , 当这些 共 同 体 与 国 家 保 持 和 谐 一 致 的 关 系 时 , 公 民 的 认 同 会通过共同体转化机制过渡到国 家 认 同 层 面 , 否 则 非 国 家 共 同 体 认 同 的 竞 争 性 会 冲 击甚至消解国家认同 。 因此对国家认同的研究必须充分考虑民族主义 、 超国家主义 、 社群主义等相关变量 。 ( 二 ) 国家认同基本特性的辩证统一 国家认同的内容与功能在相 当 程 度 上 使 国 家 认 同 具 有 高 度 的 复 杂 性 , 全 球 化 的 影响则表明国家认同本质上是众 多 主 体 在 普 遍 联 系 中 的 矛 盾 统 一 。 只 有 基 于 辩 证 立 场对国家认同的生成机理 、 内容体系 、 状态 特 征 等 做 出 全 面 解 读 , 才 能 把 握 国 家 认 同的本质特性 。 国家认同生成机理的原生性和构建性 1. 这是由促成民族国家诞生的 民 族 主 义 的 一 般 性 特 征 决 定 的 。 尽 管 安 德 森 将 民 族 , 但依然无法否认国家认同由国家的民族性带来的自然衍 主义视作 “ 想象的共同体 ” 生的特征 。 除了政治制度的认同外 , 国家认 同 还 表 现 为 公 民 对 于 民 族 传 统 、 语 言 符 号 、 风俗习惯 、 生活方式的文化心理认同 , 这 些 民 族 特 征 都 是 在 长 期 的 历 史 脉 络 中 缓慢生成的 。 公民自出生便被烙 上 这 些 原 生 性 的 特 征 。 而 民 族 国 家 的 构 建 过 程 是 民 族主义和政治理念等具有强烈构 建 性 特 征 的 因 素 主 导 的 , 因 此 公 民 的 国 家 认 同 是 个 体潜移默化的心理确认和国家权力 、 社会交往的制度及价值灌输的构建结果 。 国家认同表现形式的意识性和行动性 2. 国家认同是公民个体自 我 认 同 的 一 部 分 , 是 对 自 身 公 民 身 份 的 确 认 , 它 “ 是一 种自我意识的形式 , 也是一种他 者 意 识 的 形 式 , 即 识 别 那 些 与 我 们 有 共 同 身 份 的 人 。 ① 个人层面的国家认同是以个体的自觉意识为 以及我们具有特殊责任去帮助的人 ” 前提 , 以个体的归属感 、 忠诚 感 、 民 族 自 豪 感 等 为 情 感 性 表 达 , 而 最 终 落 实 为 有 关 国家公共生活的行动实践 。 行动 是 公 民 国 家 认 同 的 表 达 方 式 , 也 是 国 家 认 同 的 生 成 机制 。 国家认同行动的核心是公 民 对 国 家 公 共 政 治 的 参 与 , 是 公 民 权 的 实 现 和 公 民 义务的履行 , 在特殊时期表现为为国家的利益 、 荣誉的奉献 。 国家认同内容体系的政治性和文化性 3. 国家认同一方面是公民对国家共同体的认同 , 是公民在文化心理上对自己归属/ 不归属于某个国家的认定 , 即归属性认同 ; 另一方面是公民对国家政权体系的认同 , 是公民在将自 己 视 作 国 家 成 员 的 基 础 上 , 对 国 家 的 政 治 、 经 济 、 社 会 制 度 的 肯 定 , 即赞同性认 同 。 因 此 , 国 家 认 同 呈 现 为 “ 政 治—法 律 公 民 身 份 与 赞 同 性 国 家 认 同、
) 的证据 》 ,《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 》( 中文版 )2 I S S P( 2 0 0 3 0 1 0 年第 1 期 。 — — 国外近期实证研究综述 》 ,《 国家认同 、 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 — 世界 民 族 》 ③ 马得勇 : 《 2 0 1 2 年第 3 期 。 ④ 如亨廷顿在 《 我们是谁 》 一书中 认 为 美 国 的 国 家 认 同 是 以 “ 盎 格 鲁—新 教” 文 化 为 核 心的 , 因而视移民及其所带的族群价值观为对美国国家特 性 的 挑 战 。 塞 缪 尔 · 亨 廷 顿 : 《 — — 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 》 , 程克雄译 , 北京 : 新华出版社 ,2 我们是谁 — 0 0 5年。 ⑤ , 台 北: 扬 智 文 化 事 业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江宜桦 : 《 自 由 主 义、 民 族 主 义 与 国 家 认 同 》 1 9 9 8年,第1 9 9—2 0 0页。 ·1 7·
① 并与 “ 、“ 、“ 的兴起而形成 , 民族自决 ” 民族主 义 ” 国 族” 等 观 念 相 关 联。 在 中 文
世界中 , 梁启超 1 中国的前途之希望与国民责任 》 曾使用 “ 国家认同 ” 一 9 1 1 年在 《 词 。 但直到 1 9 9 0 年代苏联解体 , 大陆学者才开始逐步关注国家认同问题 , 以寻求多 民族国家的国家构建之道 。 本世 纪 以 来 , 有 关 国 家 认 同 的 讨 论 则 与 全 球 化 的 浪 潮 紧 密关联 。 从现有研究看 , 有关国家认 同 的 定 义 并 未 达 成 共 识 。 有 学 者 从 国 家 认 同 的 主 体 角度进行界定 : 个人维度上 , 国家认同是个 人 自 我 认 知 的 一 部 分 , 是 个 人 对 其 所 处
① 因 此, 民 族 国 家 要 获 得 公 民 的 认 同, 满 足 于国家构建过程中的个人或 集 体 行 动 。
ຫໍສະໝຸດ Baidu
公民个人和族群的利益诉求至关重要 。 第三 , 文化认同 。 民族国家 是 近 代 以 来 的 产 物 , 但 神 话 传 说 、 语 言 文 字 、 历 史 记忆 、 交往历史 、 族群观念 、 宗 教 信 仰 等 文 化 因 素 却 并 非 是 新 近 产 物 。 民 族 国 家 的 认同感构建必须以国家内属各 民 族 的 文 化 传 统 、 风 俗 习 惯 等 民 族 特 质 为 根 基 , 但 文 化认同危机一直是构建统一多民 族 国 家 过 程 中 长 期 难 以 突 破 的 瓶 颈 。 不 同 民 族 间 的 文化共识是民族国家构建的基 础 , 但 在 接 触 的 过 程 中 难 免 会 产 生 情 绪 化 的 抵 触 , 从 而造成文化适应上的心理阻滞 。 为 了 弥 合 文 化 上 的 差 异 , 诸 多 国 家 采 用 文 化 融 合 等 方式构建更高的国族观念 , 从而 塑 造 新 的 统 一 的 文 化 认 同 ; 但 构 建 的 文 化 认 同 往 往
中国社会科学 2 0 1 3 年第 9 期
国家认同是公民确认自己属 于 某 个 国 家 共 同 体 的 心 理 活 动 。 这 种 心 理 上 的 变 化 主要经历三个过程 : 首先是认定 自 身 属 于 这 个 政 治 共 同 体 , 亦 即 公 民 身 份 的 自 我 认 定 , 这是先赋的文化传统和后天 政 治 制 度 结 合 作 用 的 结 果 ; 其 次 是 对 国 家 的 制 度 文 化等因素与自身的价值 、 信念进行对比后 , 强 化 或 消 除 原 先 的 国 家 认 同 的 意 识 , 这 是个体自我成长和国家共同体构 建 双 向 互 动 的 结 果 , 同 时 也 可 表 现 为 民 族 与 国 家 的 冲突和协调 ; 最后才是因国家认 同 而 生 成 实 际 行 为 , 如 制 度 性 与 非 制 度 性 的 政 治 参 与等 。 基于以上 , 笔者将国 家 认 同 界 定 为 制 度 、 利 益 、 文 化 、 非 国 家 共 同 体 认 同 的 “ 。 四位一体 ” 第一 , 制度认同 。 国家是具有 政 治 性 和 权 力 性 的 特 殊 共 同 体 , 国 民 由 族 群 身 份 升华出公民身份的认同 , 主要在于对国家 政 治 体 制 、 法 律 制 度 、 执 政 者 理 念 和 行 为 等政治因素做出考量 。 认同的过程可以表 现 为 国 民 在 民 族 主 义 、 自 由 主 义 、 共 产 主 义等意识形态的理念引导下创造 一 个 新 的 民 族 国 家 , 也 可 表 现 为 在 现 有 的 国 家 范 围 内的政治参与 。 后者是现代民族 国 家 的 国 家 认 同 构 建 和 强 化 的 主 要 方 式 , 其 关 键 在 于如何从制度和行为的角度保证 将 公 民 吸 引 在 国 家 这 一 共 同 体 内 , 与 此 同 时 还 要 应 对个人主义 、 地方主义 、 社群主义 、 超国家主义的挑战 。 , 公民希望通过民族国家这一 第二 , 利益认同 。 作为国家共同体中的 “ 政治人 ” 机制获得市场交换无法实现的 利 益 。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 国 家 认 同 乃 是 公 民 个 体 或 群 体 同 意 的 计 算” 并 非 是 外 在 的, 而 是 内 化 对各种方案计算和选择的最终结果 , 这种 “
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认同
的政治共同体 合 法 性 的 主 动 认 同 ; 国 家 维 度 上 , 则 表 现 为 国 家 在 国 际 关 系 中 的 特
① 有学者则将其概 括 为 功 能 维 度 和 内 容 维 度 两 个 方 面 。 ② 功能维度是公民个人 性。
确认 “ 自己属于哪个国家以及这 个 国 家 有 哪 些 特 点 ” 的 心 理 活 动 , 在 此 维 度 上 国 家 认同实际上是国家认异 。 由此 , 国家认同便 成 为 国 家 利 益 的 来 源 , 同 时 也 成 为 国 家 存在的合法性力量和黏合力量 。 至于内容 维 度 , 有 学 者 将 之 概 括 为 双 元 结 构 : 一 为 国家认同的文化层面 , 即公 民 对 领 土 、 主 权 、 主 流 文 化 传 统 、 信 仰 等 方 面 的 文 化 认 可和心理归属 ; 一为国家认 同 的 政 治 层 面 , 即 公 民 对 国 家 政 权 系 统 、 政 治 制 度 、 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