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索、锚杆注浆报验

锚索、锚杆注浆报验
锚索、锚杆注浆报验

锚索灌浆报验申请表

工程名称:永祺西京三期基坑支护工程编号:

预注浆、后注浆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GB50208-2002

预应力张拉、放张、灌浆及封锚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GB50204-2002(Ⅲ)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

锚杆成孔记录表

施工单位: 2013年10月22日编号001 工程名称施工部位锚杆土钉成孔(A区) 设计孔规格:Φ:100-120mm L=9m孔体检查备注 成孔日期锚孔层厚编号土层类型孔直径 (cm) 孔深度 (cm) 孔倾角度 (0 ) 孔间距 (mm) 2013.10.22 A-1 11 9 10 横向2000 纵向1500 2013.10.22 A-2 11 9 10 横向2000纵向1500 2013.10.22 A-3 11 9 10 横向2000纵向1500 2013.10.22 A-4 11 9 10 横向2000纵向1500 2013.10.22 A-5 11 9 10 横向2000纵向1500 2013.10.22 A-6 11 9 10 横向2000纵向1500 2013.10.22 A-7 11 9 10 横向2000纵向1500 2013.10.22 A-8 11 9 10 横向2000纵向1500 2013.10.22 A-9 11 9 10 横向2000纵向1500 2013.10.22 A-10 11 9 10 横向2000纵向1500 2013.10.22 A-11 11 9 10 横向2000纵向1500 2013.10.22 A-12 11 9 10 横向2000纵向1500 2013.10.22 A-13 11 9 10 横向2000纵向1500 2013.10.22 A-14 11 9 10 横向2000纵向1500 2013.10.22 A-15 11 9 10 横向2000纵向1500 简图 专业技术负责人:质检员:专业工长:班组长:

施工单位: 2013年10月22日编号002 工程名称施工部位锚杆土钉成孔(A区) 设计孔规格:Φ:100-120mm L=9m孔体检查备注 成孔日期锚孔层厚编号土层类型孔直径 (cm) 孔深度 (cm) 孔倾角度 (0 ) 孔间距 (mm) 2013.10.22 A-16 11 9 10 横向2000纵向1500 2013.10.22 A-17 11 9 10 横向2000纵向1500 2013.10.22 A-18 11 9 10 横向2000纵向1500 2013.10.22 A-19 11 9 10 横向2000纵向1500 2013.10.22 A-20 11 9 10 横向2000纵向1500 2013.10.22 A-21 11 9 10 横向2000纵向1500 2013.10.22 A-22 11 9 10 横向2000纵向1500 2013.10.22 A-23 11 9 10 横向2000纵向1500 2013.10.22 A-24 11 9 10 横向2000纵向1500 2013.10.22 A-25 11 9 10 横向2000纵向1500 2013.10.22 A-26 11 9 10 横向2000纵向1500 2013.10.22 A-27 11 9 10 横向2000纵向1500 2013.10.22 A-28 11 9 10 横向2000纵向1500 2013.10.22 A-29 11 9 10 横向2000纵向1500 2013.10.22 A-30 11 9 10 横向2000纵向1500 简图 专业技术负责人:质检员:专业工长:班组长:

锚杆拉拔力试验标准

K P a、K N、吨之间关系换算 P=F/S F=Mg 牛是力的单位 吨是质量单位 帕是压强单位 他们之间必须定义一个单位面积(比如一平方米)才可以换算,否则无法换算 牛这个单位通常为质量乘重力常数,即千克乘9.8(地球重力常数)获得的值。即F=Mg 吨就是质量单位,他是一个物体体积与密度乘积得到的,M=V*密度 帕,就是一个压力作用于某一单位面积上得到的比值, P=F/S 兆帕是M P a,而K P a是千帕,两者相差1000倍。 另外注意大小写,帕的P必须大写,a必须小写,前面的前缀单位如果是正位,也就是倍数为正10倍整数的,那么用大写,比如M[兆(一百万倍)]K[千(一千倍)] 而如果是负10的倍数的,则用小写,比如d[分(10份之一)]c[厘(百份之一)] 吨是个质量单位1吨就是1000千克,帕是个压力单位(原来叫压强),即单位面积的压力,1M P a既10的6次方牛在1平方米上的压力,一千牛等于0.1吨在1平方米上的压力!

你说1MP=10的6次方牛在1平方米上的压力, 那么请问1MP=???? 公式:1Pa=1N/平方米 压强的定义: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力. 力-重力---千克力-k g f(非法定计量单位)牛顿-N(法定计量单位), 1kgf=9.81N 压力 - 压强 ----1kgf/cm2=9.80665*10 的 4 次方 Pa. N--- 力的单位 t--- 重量单位 Pa-- 压力单位 杨家寨煤矿锚杆抗拔力检测管理规定

为了能够及时掌握锚杆支护巷道锚杆锚固力的情况,根据锚 杆支护巷道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要求,特制定此规定: 一、锚杆抗拔力检测总体要求 1 、根据 GB50086-2001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锚 杆支护必须进行强度检测,一般采取锚杆抗拔力试验。 2 、锚杆抗拔力试验的目的是判定巷道围岩的可锚性、评价锚 杆、树脂、围岩锚固系统的性能和锚杆的锚固力。 3 、试验必须在现场进行,使用的材料和设备与巷道正常支护 相同。检测结果必须如实填写,严禁弄虚作假。 二、锚杆抗拔力检测试验要求 1 、操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安全规程、作业规程的有关内容, 熟悉锚杆支护施工工艺,具有一定的现场施工经验。 2

锚杆与锚索的区别

锚杆&锚索的区别 两者只是量的区别,不是质的区别,只是张拉介质不同。锚索的受拉件是钢绞线制作,锚杆是高强度精轧螺纹钢筋为主钢,通常锚索应用在大吨位锚固工程。 锚索的受拉筋是用钢绞线制作,锚杆是用钢筋或钢管。通常锚索受力较大,还要加予应力,受力形式分锚固段和自由段,可以用作永久性锚固工程。锚索是锚杆的一种,土丁也是。 在国内,一般情况下,锚索是需要施加预应力的,因此它是主动受力,多应用于已出现变形或对变形要求严格的工程部位;锚杆则一般不施加预应力(有时也会施加很小的预应力),因此它是被动受力,只有当被锚固岩土体发生一定变形时它才发挥锚固力。此外,锚索长度一般在20-50米,锚杆则不到20米。在国际上,锚索只是锚杆的一种类型。 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支护结构采用对预应力锚索施加的预应力将滑动岩土体与稳定岩体紧密连结为一体,增加岩土体各层面的抗滑力,同时又通过坡面上框架梁将各个锚索有效地连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由表及里的加固体系,进而达到防止整体边坡失稳的目的,是一种新型的抗滑结构[20]。 1. 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支护体系作用机理 预应力锚索框架梁体系中,将锚索锚固到框架上,锚固力首先作用于框架,然后通过框架传递给岩土体,从而在岩土体中产生附加应力,调整岩土体内应力环境,起到加固边坡的目的。框架梁除表层固坡作用外,还有传力作用。如果单独使用预应力锚索进行边坡加固,锚索拉力过大会引起表层坡体的变形,甚至破坏,而坡体过大的变形又会导致锚索预应力的损失。将预应力锚索与框架梁结合,框架梁起到锚墩的作用,由于框架梁与坡面的有效接触面积大,坡体在锚索作用下的变形能得到限制[21]。 2. 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支护体系的优点[4] ⑴预应力锚索框架是高边坡病害防治和坡面防护的有效措施

超长锚索成孔技术

覆盖堆积层中超100m深孔 预应力锚索套管跟进钻孔施工技术 李长华刘常新江根来 1 工程概述 官地水电站竹子坝场地加固工程位于右坝肩与竹子坝料场之间,引水发电系统进水口附近,该场地建设有高线砼拌和系统和竹子坝人工骨料加工系统。由于建设两大系统相继建成投入使用,该场地上荷载发生重大变化,进而产生了滑动和变形,尤其是前缘侧边坡以及前缘的平台边坡稳定性很差,相继出现溜滑和变形。为了应对此变化,保证两个系统安全运行,在施工区边坡主溜滑和变形方向设计了挡土墙加预应力锚索支护方案,对边坡进行加固处理。正边坡设置750kN和1000kN锚索共272根,其中1360~1380高程正边坡交错布置105m、110m的750kN锚索42根,锚索与坡面成俯角35°夹角;1380~1395高程正边坡交错布置105m、110m的1000KN锚索62根,锚索与坡面成俯角15°夹角(见图1)。 图1 预应力锚索夹角示意图 施工地质勘探报告显示,该施工区场地出露的地层为第四系崩坡积堆积(p1+d1Q4)块碎石土、冲洪积堆积(p1+a1Q3)含碎石粉质粘土和湖积堆积的(PL+a1Q3)的含碎卵石土、粉质粘土(1Q3)及孤块石夹少量砂卵砾石层(co1+p1Q3)等,下伏基岩为二叠系上统上段和中段的玄武岩。场地大部分覆盖层主要是冲洪坡积堆积块碎石土、含碎石粉质粘土和湖相沉积的含碎卵石及粘土,厚度普遍大于100m,存在不均匀(变形)沉降。地下水埋藏较浅,直接受地表水影响。粉质粘土(IQ3)粉质粘土下存在大量承压水。

2.1 预应力锚索施工程序 完成施工准备工作后,根据测量放线现场确定的孔位将钻机就位,按照设计要求的角度和钻孔深度完成钻孔。锚索孔验收合格后下入提前编制好的锚索体,然后封闭锚索孔孔口,分别对锚索体锚固段和张拉段进行注浆。锚索编制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将锚索体分为锚固段和张拉段,锚固段设置承压板、隔离支架和止浆包,张拉段设置隔离支架并外包土工布,分别采用铅丝绑扎,锚固段和张拉段分别设置1组进回浆管路。完成一片区域的锚索注浆后,进行锚墩和框格梁浇筑,为保证张拉效果,锚墩和框格梁同步浇筑。锚墩和框格梁达到7d强度后即可进行锚索张拉作业。张拉力达到设计要求后锁定,持续进行3~7d应力损失监测,如应力损失超过设计要求必须进行锚索补偿张拉。锚索张拉力达到设计要求后截断锚头外多余长度钢绞线封锚。 2.2 钻进工艺选定 2.2.1 覆盖堆积层边坡常规钻孔工艺 在厚度较浅覆盖堆积层内锚索钻孔施工,主要采用常规工艺“直锤钻孔结合固壁灌浆”和“单级套管跟进钻孔”。“直锤钻孔结合固壁灌浆”主要缺点是:单孔锚索钻孔周期长,覆盖堆积层内钻孔过程中反复多次出现塌孔,且富含的地下水延长了纯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凝固周期,固壁灌浆后待凝3~5d方能进行扫孔作业,塌孔后浅孔钻具较易处理出孔,但深孔钻具处理困难,经常出现孔内抱死现象,钻具损失较大;“单级套管跟进钻孔”工艺主要缺点:由于覆盖堆积层厚度超过100m,受套管、管靴材质限制,在跟管至55m孔深左右时,出现管靴与套管连接处断裂或第一节套管与第二节套管连接处断裂事故,经过处理往往只能取出偏心钻具,20m以内浅孔时尚能将断裂的管靴和套管处理出孔,20m以上的深孔无法将断裂的管靴和套管处理出孔,造成锚索孔报废和管靴、套管的非正常损耗,并且事故孔处理周期较长。 考虑到竹子坝施工场地加固工程工期紧张,前期施工中直接采用“单级套管跟进钻孔”常规锚索钻孔工艺,但是效果很不理想,自2009年4月27日投入23台YXZ-90A 型锚索钻机采用常规套管跟进钻孔工艺开始钻孔施工,截至5月31日仅完成23孔锚索钻孔,单孔锚索成孔周期在35d左右,单孔废孔进尺90m左右,废孔率达到300%,单个锚索孔需要反复开孔3次左右才能成孔,孔内事故频发,单孔损耗达到钻头3个、钻杆21m、管靴5个、套管15m。 2.2.2 覆盖堆积层边坡“2级套管跟进”和“单级套管反复多次跟进”的运用 通过对前期钻孔施工的研究和数据分析发现,采用“单级套管跟进钻孔”锚索钻孔工艺时,由于覆盖堆积层厚度超过100m,受套管、管靴材质限制,在跟管至55m孔

锚杆(锚索)支护设计公式Word版

锚杆(锚索)支护设计技术参数 一、锚索设计承载力 钢绞线直径为φ15.24mm时230kN ,钢绞线直径为φ17.8mm时320kN ,钢绞线直径为φ21.6mm 时454kN 。 二、锚索设计破断力 钢绞线直径为φ15.24mm时260kN ,钢绞线直径为φ17.8mm时355kN ,钢绞线直径为φ21.6mm 时504kN 。 三、锚杆(锚索)支护参数校核 1、顶锚杆通过悬吊作用,帮锚杆通过加固帮体作用,达到支护效果的条件,应满足:L ≥L 1+L 2+L 3 式中L ——锚杆总长度,m ; L 1——锚杆外露长度(包括钢带、托板、螺母厚度),m ; L 2——有效长度(顶锚杆取围岩松动圈冒落高度b ,帮锚杆取帮破碎深度c ),m; L 3——锚入岩(煤)层内深度,m 。 其中围岩松动圈冒落高度 b= 顶 f H B ??? ? ? -+?245tan 2ω 式中B 、H ——巷道掘进荒宽、荒高; 顶f ——顶板岩石普氏系数; ω——两帮围岩的似内摩擦角,ω=()顶f arctan 。 ? ?? ? ? -?=245tan ωH c 2、校核顶锚杆间、排距:应满足 γ 2kL G a <

式中a——锚杆间、排距,m;

G ——锚杆设计锚固力,kN/根; k ——安全系数,一般取2;(松散系数) L 2——有效长度(顶锚杆取b ); γ——岩体容重 3、加强锚索长度校核,应满足d c b a L L L L L +++= 式中L ——锚索总长度,m ; a L ——锚索深入到较稳定岩层的锚固长度,m ; c a a f f d K L 41? ≥ 其中: K ——安全系数; 1d ——锚索直径; a f ——锚索抗拉强度,N/㎜2; c f ——锚索与锚固剂的粘合强度,N/㎜2;(10)? b L ——需要悬吊的不稳定岩层厚度,m ; c L ——托板及锚具的厚度,m ; d L ——外露张拉长度,m ; 4、悬吊理论校核锚索排距: L ≤nF 2/[BH γ-(2F 1sin θ)/L 1] 式中 L---锚索排距,m ; B---巷道最大冒落宽度, m ; H---巷道最大帽落高度, m ;(最大取锚杆长度) γ---岩体容重,kN/m 3(包括顶煤+直接顶) L 1---锚杆排距, m, F1---锚杆锚固力, kN;70

锚杆及锚索拉拔力检验规范

河北省矾山磷矿有限公司 砂浆锚杆及树脂锚索拉拔力检验规范 为加强井巷工程施工管理,进一步规范锚网喷、锚注及锚索等支护形式的施工行为,搞好工程质量,结合我矿地质条件和施工图设计要求,特制定本拉拨力检查规范。 一、总则 根据GB50086-2001《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MT/T879-2000《煤矿预应力锚固施工技术规范》,MT 5009-1994《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锚杆、锚索支护必须进行拉拔力试验强度检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才能正常交付使用。 矿山井建工程中的锚杆支护、锚喷支护、锚网喷支护、长锚索支护的拉拔力试验由生产技术处工程质量组负责组织进行,采矿部、安全处、施工单配合工作。 二、检验目的 拉拔力测试的目的是判定巷道围岩的可锚性、评价锚杆锚索、树脂、围岩锚固系统的性能和锚固力,检验必须现场进行。 三、检验设备 (1)、SW-300锚杆拉拔仪(工作压力63MPa、测量范围0-300kN)。 (2)主要用于锚杆、钢筋等锚固体的锚固力检测,是锚杆施工支护工程和锚索质量检测的必备仪器。

四、拉拔检验要求 1、抗拔力应符合以下规定 合格:最低值不小于设计的90% 优良:最低值不小于设计值。 检查数量:每安装300根锚杆,抽试三组进行测试,每组不得少于3 根,其中每组拱顶锚杆2根,边帮锚杆1根;锚索测试数量取总数的5%。 2、锚杆合格条件为 同组锚杆锚固力或拉拔力的平均值,应大于或等于轴向拉力设计值;同组单根锚杆的轴向锚固力或拉拔力,不得低于设计值的90%。 测试要求:ф16mm左旋无纵筋等强螺纹钢锚杆,抗拔力大于42.5KN。 3、锚索合格条件为 首先锚索支护材料要符合施工措施的规定,且最小锚固长度要≥1.5米;分级张拉,分级方式为0—30千牛—60千牛—90千牛—130千牛。 测试要求:ASTMA419-98(1*7×15.24mm)单根钢绞线,抗拔力大于120KN。 五、拉拔检验程序 1、树脂锚固拉拔测试应在安装后0.5~4.0小时进行,水泥砂浆锚固拉拔测试应在安装后15天进行,时间过短影响固化后的强度,时间过长则因巷道围岩发生变形影响测量结果。 2、张拉机具的校验:张拉前必须把张拉机具、测力装置及所需附属机具准备齐全,并都进行过严格的率定的校验。

施工设计锚杆锚索

金信未来城B区边坡喷护工程项目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川南分院 二○一三年十月目录 第1章工程概况1 1.1编制依据1 1.2工程概况1 第2章施工组织设计1 2.1施工准备工作1 2.2施工组织及策划2 2.3施工方法2

第3章主要施工资源配置计划9 3.1施工劳动力配置计划9 3.2施工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计划9 3.3施工组织机构11 第4章施工总布置12 4.1布置原则12 4.2主要临时设施12 4.3施工设施规划12 第5章施工总进度13 5.1编制原则13 5.2施工工期安排13 5.3施工工期保证措施13 第6章质量管理体系及措施15 6.1质量保证体系15 6.2质量责任15 6.3保证质量措施16 第7章安全管理体系及措施18 第8章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19 8.1文明施工措施19 8.2环境保护措施21

第1章工程概况 我单位组织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了实地踏勘工作,经过认真的分析研究,针对工程实际编制了本施工组织设计,用于指导和管理施工。 1.1编制依据 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2、《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3、《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4、《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2工程概况 本工程内容包括锚杆施工、锚喷支护、压顶梁等。 第2章施工组织设计 2.1施工准备工作 1、项目管理指挥系统 项目管理层:在单位领导组织,项目经理管理下,由工程技术部、质量安全部、设备物资部、财务统计部、综合办公室等七个职能部门所组成,对本工程项目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材料供应、劳动力的调配和成本核算进行全方位、全过程有计划的组织和协调管理工作 2、施工准备 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保证按时开工,并对如下工作内容进行准备安排。 ①、联系监理、甲方定位、放线,为工程开工做准备。 ②、及时及甲方取得联系,将施工用水、用电接至施工现场。 ③、学习和审查图纸,检查图纸和资料是否齐全,核对平面尺寸和总体标高,以及图纸相互间有无矛盾;掌握设计内容及各项技术要求,了解工程规模、结构形势、特点、工程量和质量要求;熟悉土层地质,水文勘察资料:会审图纸,搞清地下构筑物,基础平面及周围地下敷设管线的关

锚索成孔根管施工方案内容

目录1 工程概况2 1.1 工程地质条件3 1.2 锚索施工现状5 2 锚索施工难点6 2.1 钻孔质量技术指标要求高6 2.2 地质复杂6 3 应对的施工措施与分析6 4 根管钻进施工工艺6 4.1 根管钻进目的6 4.2 施工工艺流程6 4.3 根管成孔施工工艺7 5 根管工程量9 6 结束语9

锚索根管成孔专项施工方案 1 工程概况 ⑴在一期和二期加固区内增设锚索 C区和F3区:该区为在一期和二期初步治理的基础上进行治理施工,主要为深层锚索施工,根据已经实施区域框格梁布置情况适当增设竖向或水平向框格梁。该区位于高程930.00m~980.00m,间隔增设长65m~70m、1500kN锚索,竖向排距5m,水平向间距10m错开布置的预应力锚索60根。 F1区和F2区:该区为在一期和二期初步治理的基础上进行治理施工,主要为深层锚索施工,根据已经实施区域框格梁布置情况适当增设竖向或水平向框格梁。位于高程955.00m~980.00m,间隔增设长度为55m~70m,竖向排距5m,水平向间距10m错开布置的预应力锚索52根。 F4区:该区为在一期和二期初步治理的基础上进行治理施工,主要为深层锚索施工,根据已经实施区域框格梁布置情况适当增设竖向或水平向框格梁。位于高程975.00m~980.00m,间隔增设长度为55mm,竖向排距5m,水平向间距10m错开布置的预应力锚索9根。 ⑵新增设的区域 H区:该区为初次治理区域,包含深层锚索施工、锚杆、框格梁、深孔锚筋束等。该区位于高程985.00m~1000.00m。对于岩石边坡区域,在清坡后,表

层岩体采取系统锚杆、框格梁、深孔锚筋束;另在坡面钻设深1m、间排距3m 的排水孔、排水管需伸出坡外;对覆盖层区域,以框格梁和锚索支护为主,为减少扰动和破坏植被只需在框格梁及锚索部位进行清坡。框格梁布置以水平为主,根据现场情况局部增加竖向梁,施工中框格梁需埋入坡体中。采用间排距5m、1500kN,长度为50m~70m的锚索进行加固。共布置102根锚索。 J区:该区为新治理区域,包含深层锚索施工。该区位于高程870m~880m。在清坡后,表层岩体采取系统锚杆、框格梁、深孔锚筋束;另在坡面钻设深1m、间排距3m的排水孔、排水管需伸出坡外;框格梁布置以水平为主,根据现场情况局部增加竖向梁,施工中框格梁需埋入坡体中。采用间排距5m、1500kN,长度为50m~55m的锚索进行加固。共布置18根锚索。 ⑶裂缝封闭和损坏排水沟修复 后缘截水沟回填粘土并夯实,同时对后缘截水沟已有的截排水沟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截水沟两端排水分别进入上、下游的小张沟和小辜沟。 1.1 工程地质条件 拉裂变形体位于瀑布沟水电站右岸坝轴线上游约780m左右。拉裂变形体的前缘高程为730m,后缘高程为1187m,前后缘平面长约400m,宽约360m,高差达450m,两侧有深10~35m冲沟切割;自然谷坡大致走向为近SN向,谷坡总体呈折线状,地形上呈陡—缓—陡-缓(下陡上缓)的变化,地貌上呈现出槽脊(沟梁)相间的梳状地貌形态。谷坡坡度在980m高程以下近50°,980m 高程以上近40°。 拉裂变形体坡体后缘(高程约1180m)与区域内发育的最后一级夷平面高程接近。其中:970m~1090m高程坡段坡度相对较变缓,该缓坡段与河谷发育的Ⅴ级侵蚀阶地高程大致对应,形成于Q2末到Q3早期,河谷下切幅度达150

锚杆锚索检测规范依据

应提供基坑支护锚杆、锚索检测报告的依据如下: 1、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中4.7锚杆设计和4.8 锚杆施工与检测的规定。 2、根据《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10) 5进场验收的5.0.3和5.0.14条的预应力筋锚具、夹具与连接器取样规定 一、《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2.1 术语 2.1.14 锚杆anchor 由杆体(钢绞线、普通钢筋、热处理钢筋或钢管)、注浆形成的固结体、锚具、套管、连接器所组成的一端与支护结构构件连接,另一端锚固在稳定岩土体内的受拉杆件。杆体采用钢绞线时,亦可称为锚索。 4.7 锚杆设计 4.7.1锚杆的应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锚拉结构宜采用钢绞线锚杆;当设计的锚杆抗拔承载力较低时,也可采用普通钢筋锚杆;当环境保护不允许在支护结构使用功能完成后锚杆杆体滞留于基坑周边地层内时,应采用可拆芯钢绞线锚杆; 2在易塌孔的松散或稍密的砂土、碎石土、粉土层,高液性指数的饱和粘性土层,高水压力的各类土层中,钢绞线锚杆、普通钢筋锚杆宜采用套管护壁成孔工艺; 3锚杆注浆宜采用二次压力注浆工艺; 4锚杆锚固段不宜设置在淤泥、淤泥质土、泥炭、泥炭质土及松散填土层内; 5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锚杆的适用性。 4.7.9钢绞线锚杆、普通钢筋锚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5锚杆杆体用钢绞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的有关规定; 6 普通钢筋锚杆的杆体宜选用HRB335、HRB400级螺纹钢筋; 7应沿锚杆杆体全长设置定位支架;定位支架应能使相邻定位支架中点处锚杆杆体的注浆固结体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0mm,定位支架的间距宜根据锚杆杆体的组装刚度确定,对自由段宜取1.5m~2.0m;对锚固段宜取1.0m~1.5m;定位支架应能使各根钢绞线相互分离; 8钢绞线用锚具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 t14370 2007《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的规定; 4.8 锚杆施工与检测 4.8.7预应力锚杆张拉锁定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锚杆固结体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且不小于15MPa后,方可进行锚杆的张拉锁定; 2拉力型钢绞线锚杆宜采用钢绞线束整体张拉锁定的方法; 3锚杆锁定前,应按表4.8.8的张拉值进行锚杆预张拉;锚杆张拉应平缓加载,加载速率不宜大于0.1N k/min,此处,N k为锚杆轴向拉力标准值;在张拉值下的锚杆位移和压力表压力应保持稳定当锚头位移不稳定时,应判定此根锚杆不合格; 4锁定时的锚杆拉力应考虑锁定过程的预应力损失量;预应力损失量宜通过对锁定前、后

锚杆(索)支护规范及检测管理规定

锚杆(索)支护规范及检测管理规定为进一步加强山西保利裕丰煤业有限公司锚杆(索)支护管理,规范锚杆(索)施工,提高锚杆(索)支护工程质量,根据我矿实际情况,制定裕丰公司锚杆(索)支护管理规定如下: 一、锚杆(索)支护现场管理 (一)锚杆(索)支护作业必须严格按工作面作业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施工。 (二)作业规程中必须明确规定锚杆(锚索)的安装质量、锚固力、预紧扭矩、间排距、锚杆孔角度、外露长度、孔深及材料的规格尺寸等。 (三)锚杆距顶底板、两帮超过0.5米时,必须采取补打锚杆(锚索)或其他支护措施进行补强。 (四)对于巷道交叉点、过断层等特殊地点,其加强支护的范围应延伸至巷道正常段起点5米以上。 (五)锚杆安装前,应检查树脂锚固剂性状。严禁使用过期、硬结、破裂等变质失效的锚固剂。 (六)安装时必须边搅拌边将锚杆推进至孔底,严禁先推进后搅拌。 (七)井下运输、存放树脂锚固剂应注意避免受压、受折、受热,严禁坐树脂锚固剂。已破损或废弃的树脂锚固剂要带出地面挖坑掩埋或采用其他方式妥善处理,严禁混入煤流系统中。 (八)对于断层破碎带、煤层松软区、地质构造变化带、地应力异常区、动压影响区等围岩支护条件复杂区域,必须及时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调整支护方式,选择加密锚杆、全长锚固、锚索补强、点柱、架棚及锚架联合支护等强化支护措施。 (九)锚杆(索)支护作业场所必须备有5~10架备用棚及其它材料,以备改变支护方式和抢险之需。

(十)对锚杆(索)支护巷道应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顶板、煤帮失效的锚杆应及时补打,对松动的螺母应及时紧固。 (十一)锚杆(索)支护巷道,当班掘出,当班应打好锚杆,顶板有效支护距迎头最大空顶距离不超过200mm,且临时支护距离必须符合作业规程规定,锚索滞后、帮锚滞后距离要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十二)严禁将锚杆(索)乱堆乱放,必须上架或吊挂管理;存放运输要保证锚杆(索)干净、无锈,以免影响锚固力;安装锚索使用锚索钻机带专用夹具搅拌器安装,张拉锚索应在锚固剂搅拌均匀1小时后进行。 (十三)钻孔直径、锚杆直径和树脂药卷直径要合理匹配。钻孔直径与锚杆杆体直径之差一般应为6~10mm,钻孔直径与树脂药卷直径之差一般应为4~8mm。即:Φ18mm的锚杆钻孔直径为24~28mm,Φ20mm的锚杆钻孔直径为26~30mm。 二、锚杆支护质量及检查验收 (一)锚杆(索)检测日常由施工单位组织进行,各施工单位必须配备检测所需的器具设备,每个施工队组必须有队组施工记录、验收记录,对当班施工的锚杆、锚索逐一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质量不合格时,必须采取补救措施。 (二)锚杆安装质量标准及检查方法 1、锚杆(索)安装:安装牢固,锚杆(索)托盘要紧贴岩面。 2、锚杆(索)角度:锚杆孔的方向与井巷轮廓线的角度或与层理面夹角不应小于75°;锚索钻孔轴线与设计轴线的偏差不应大于3°。 3、锚杆(索)间排距:误差不超过设计值±100mm。 4、锚杆(索)外露:锚杆螺母外锚杆丝扣10-40mm,锚索露出锁具150-250mm。 5、锚杆孔深度不小于杆体有效长度,且不大于杆体有效长度20mm,

锚杆、锚索施工工艺标准

根据《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ZJQ00—SG—008—2003)、《百金大厦基坑支护设计施工方案》(2009年05月16日),结合本工程的支护实际情况,特制定此方案,以保证本工程安全顺利施工、完成。 一、术语 1、锚杆:由锚固段、自由段、锚头组成的,一端与支护挡土结构相连,一端与土层相锚固的细长杆件。依靠其锚固段与土体的磨阻力,加固或锚固现场土体。一般采取先在土层中钻孔,后置入钢筋、在锚固段注浆、锚头紧固的方法制成。亦可采用置入钢管、角钢、钢绞线,在锚固段注浆的方法制成。 2、锚杆支护结构:锚杆支护结构包括挡土支护结构、腰梁和锚杆三部分组成。挡土支护结构可以是钢板桩、排桩墙、连续墙等各种挡土结构;当挡土结构为非连续体时,在锚拉点标高处应加腰梁,使之形成整体共同受力。 3、锚固体:土层锚杆的锚固段全长即为锚固体。锚固体是由水泥砂浆或水泥浆将拉杆(预应力筋)与土体黏结在一起形成的,通常呈近似圆柱体状。 4、锚头:锚头是锚杆体的外露部分,有锚杆承压垫板及紧固器组成。 5、承压垫板:直接承受拉杆拉力的垫板,并将拉力传递给锚头。 6、紧固器:又称锚具,是将拉杆锚固在垫板和挡土结构的连接件。

7、拉杆:拉杆是锚杆的主要部分,拉杆从锚头到锚固体的末端,其长度取决于锚固段和自由段的总长度。拉杆可以是粗钢筋、钢丝绳或钢绞线构成。 8、土钉:依靠其全长与土体的磨阻力,用来加固或锚固现场土体的细长杆件。可采取先在土层中钻孔,后置入钢管、再全孔注浆的方法制成。 9、土钉支护:以土钉、被加固的土体、钢筋混凝土面层和必要的防水措施组成的支护体系。 二、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锚索施工前必须具备以下文件: 1、工程周遍环境调查及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支护施工图纸齐全,包括支护平、剖面图及总体尺寸;挡土结构的类型、详细设计图纸及设计说明,如已施工完毕应有施工的详细记录;表明锚索位置、尺寸(直径、孔径、长度)、倾角和间距;喷射混凝土面层厚度及钢筋尺寸,锚索喷射混凝土面层的联系构造方法和混凝土强度等级; 3、排水及降水方案设计; 4、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规定基坑分层、分段开挖的深度及长度,边坡开挖面的裸露时间限制等; 5、现场测试监控方案,以及为防止危及周围建筑物、道路、地下设施安全而采取的措施及应急方案;了解支护坡顶的允许最大变形量,对邻近建筑物、道路、地下设施等环境影响的允许程度。

锚索成孔根管现场施工方法内容

目录 1工程概况2 1.1工程地质条件3 1.2锚索施工现状5 2锚索施工难点6 2.1钻孔质量技术指标要求高6 2.2地质复杂6 3应对的施工措施与分析6 4根管钻进施工工艺6 4.1根管钻进目的6 4.2施工工艺流程6 4.3根管成孔施工工艺7 5根管工程量9 6结束语9 锚索根管成孔专项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⑴在一期和二期加固区内增设锚索 C区和F3 区:该区为在一期和二期初步治理的基础上进行治理施工,主要为深层锚索施工,根据已经实施区域框格梁布置情况适当增设竖向或水平向框格梁。该区位于高程 930.00m~980.00m,间隔增设长65m~70m、1500kN锚索,竖向排距5m,水平向间距10m错开布置的预应力锚索60 根。 F1区和F2 区:该区为在一期和二期初步治理的基础上进行治理施工,主要为深层锚索施工,根据已经实施区域框格梁布置情况适当增设竖向或水平向框格梁。位于高程955.00m~ 980.00m, 间隔增设长度为55m~70m,竖向排距5m,水平向间距10m错开布置的预应力锚索52 根。

已经实施区域框格梁布置情况适当增设竖向或水平向框格梁。位于高程975.00m~ 980.00m,间隔增 精心整理 设长度为55mm,竖向排距5m,水平向间距10m错开布置的预应力锚索9 根。 ⑵新增设的区域 H区:该区为初次治理区域,包含深层锚索施工、锚杆、框格梁、深孔锚筋束等。该区位于高程985.00m~1000.00m。对于岩石边坡区域,在清坡后,表层岩体采取系统锚杆、框格梁、深孔锚筋束;另在坡面钻设深1m、间排距3m的排水孔、排水管需伸出坡外;对覆盖层区域,以框格梁和锚索支护为主,为减少扰动和破坏植被只需在框格梁及锚索部位进行清坡。框格梁布置以水平为主,根据现场情况局部增加竖向梁,施工中框格梁需埋入坡体中。采用间排距5m、1500kN,长度为50m~70m的锚索进行加固。共布置102 根锚索。 J 区:该区为新治理区域,包含深层锚索施工。该区位于高程870m~880m。在清坡后,表层岩体采取系统锚杆、框格梁、深孔锚筋束;另在坡面钻设深1m、间排距3m的排水孔、排水管需伸出坡外;框格梁布置以水平为主,根据现场情况局部增加竖向梁,施工中框格梁需埋入坡体中。采用间排距5m、1500kN,长度为50m~55m的锚索进行加固。共布置18 根锚索。 ⑶裂缝封闭和损坏排水沟修复 后缘截水沟回填粘土并夯实,同时对后缘截水沟已有的截排水沟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截水沟两端排水分别进入上、下游的小张沟和小辜沟。 1.1工程地质条件 拉裂变形体位于瀑布沟水电站右岸坝轴线上游约780m左右。拉裂变形体的前缘高程为730m,后缘高程为1187m,前后缘平面长约400m,宽约360m,高差达450m,两侧有深10~35m冲沟切割;自然谷坡大致走向为近SN向,谷坡总体呈折线状,地形上呈陡—缓—陡-缓(下陡上缓)的变化,地貌上呈现出槽脊(沟梁)相间的梳状地貌形态。谷坡坡度在980m高程以下近50°,980m高程以上近40°。 拉裂变形体坡体后缘(高程约1180m)与区域内发育的最后一级夷平面高程接近。其中:970m~1090m高程坡段坡度相对较变缓,该缓坡段与河谷发育的Ⅴ级侵蚀阶地高程大致对应,形成于Q2末到Q3早期,河谷下切幅度达150m~180m;820m~970m高程段坡度变陡,形成于Q3早期至Q3末期,该阶段地壳上升速率较前期更快,该期下切深度接近现代河床谷底;坡体760m~820m

锚索成孔根管施工方案内容

锚索成孔根管施工方案 内容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目录 1 工程概况2 1.1 工程地质条件3 1.2 锚索施工现状5 2 锚索施工难点6 2.1 钻孔质量技术指标要求高6 2.2 地质复杂6 3 应对的施工措施与分析6 4 根管钻进施工工艺6 4.1 根管钻进目的6 4.2 施工工艺流程6 4.3 根管成孔施工工艺7 5 根管工程量9 6 结束语9 锚索根管成孔专项施工方案1 工程概况

⑴在一期和二期加固区内增设锚索 C区和F3区:该区为在一期和二期初步治理的基础上进行治理施工,主要为深层锚索施工,根据已经实施区域框格梁布置情况适当增设竖向或水平向框格梁。该区位于高程930.00m~980.00m,间隔增设长65m~70m、1500kN锚索,竖向排距5m,水平向间距10m 错开布置的预应力锚索60根。 F1区和F2区:该区为在一期和二期初步治理的基础上进行治理施工,主要为深层锚索施工,根据已经实施区域框格梁布置情况适当增设竖向或水平向框格梁。位于高程955.00m~980.00m,间隔增设长度为55m~70m,竖向排距5m,水平向间距10m错开布置的预应力锚索52根。 F4区:该区为在一期和二期初步治理的基础上进行治理施工,主要为深层锚索施工,根据已经实施区域框格梁布置情况适当增设竖向或水平向框格梁。位于高程 975.00m~980.00m,间隔增设长度为55mm,竖向排距5m,水平向间距10m错开布置的预应力锚索9根。 ⑵新增设的区域 H区:该区为初次治理区域,包含深层锚索施工、锚杆、框格梁、深孔锚筋束等。该区位于高程985.00m~1000.00m。对于岩石边坡区域,在清坡后,表层岩体采取系统锚杆、框格梁、深孔锚筋束;另在坡面钻设深1m、间排距3m的排水孔、排水管需伸出坡外;对覆盖层区域,以框格梁和锚索支护为主,为减少扰动和破坏植被只需在框格梁及锚索部位进行清坡。框格梁布置以水平为主,根据现场情况局部增加竖向梁,施工中框格梁需埋入坡体中。采用间排距5m、1500kN,长度为50m~70m的锚索进行加固。共布置102根锚索。

关于进一步规范锚杆、锚索支护设计、施工及质量检查、验收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规范锚杆、锚索支护设计、施工及质量检查、验收 的通知 各煤矿: 针对近期公司各煤矿井巷掘进、维修工程采用锚杆(索)支护多次出现工程质量低劣,支护强度不够导致变形严重,甚至出现片帮和垮冒顶,严重影响使用功能,重复维修及处理垮冒给公司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问题。经公司研究决定,在公司印发的《xxx有限公司井巷掘进支护管理办法》(xxx字〔2013〕xx号)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井巷掘进、维修使用锚杆、锚索支护的设计、施工及质量检查、验收等管理工作,现通知如下: 一、锚杆、锚索支护设计要求 1、在使用锚杆、锚索支护井巷掘进、维修工程施工前,必须在编制作业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中进行支护设计。设计参数、材质和规格要与规程、措施一并向施工单位、矿相关管理人员贯彻、学习。设计必须包括以下内容: (1)巷道名称、位臵、用途、规格; (2)地质条件及围岩分类,包括巷道所处层位、煤层及顶底板岩性、类别、煤层硬度、周围采掘情况、构造、水文及瓦斯情况等; (3)锚杆(锚索)材质、强度、规格、布臵间排距、角度及确定依据;锚杆(锚索)托盘材质、强度、规格; (4)锚杆(锚索)锚固参数(孔径、锚固长度、锚固剂选型)及确定依据; (5)锚杆(锚索)预紧力矩(预紧力)、工作锚固力; (6)护表构件(梯子梁、钢带、网)形式、强度、规格;

(7)支护材料单位消耗量; (8)现场监测方案; (9)补强加固措施。 2、支护参数、材质、规格要结合施工地段围岩岩性、结构及构造等情况进行分类设计,严禁千篇一律。 3、沿煤层顶板施工的矩形、倒梯形巷道的锚杆(索)支护,两帮最上一根锚杆与顶板要有不小于20°夹角,且锚固段必须全部设计在顶板岩石内;顶部两侧锚杆要向巷帮侧布臵,与顶板夹角不大于75°;若顶部锚索数量多于3根,两帮侧锚索布臵要向巷帮侧布臵,与顶板夹角不大于80°。 4、巷宽大于4.2m时或矿压大、呈现发育构造地段采用锚杆(索)支护时,顶部锚索配套工字钢形成组合梁支护,但锚索间距不宜超过1.5m,工字钢梁总长不大于2.0m(否则布臵两组组合梁)。 5、矿压大、层理发育及构造地段,原则上金属网必须采用直径大于5mm的金属焊接网;锚杆锚盘采用厚度不低于8mm的碟形托盘并宜配套厚度大于50mm木托板;锚索托盘优先选用11#工字钢加工制作;螺母只能采用锚杆配套螺母。 6、现场施工条件发生变化,必须修改支护设计,并按该地点作业规程或措施的审签程序进行审签,然后再行付诸实施。 7、对由于设计不合理造成严重变形,对责任人员处罚500-1000元/次,若由此造成冒顶事故,除赔偿经济损失外,公司将对责任人员予以开除(解除劳动合同)。

锚索 套管成孔 施工方案

锚索施工工艺 § 1.1.1 施工工艺要求 1、本工程由于淤泥质砂层较厚,泥浆护壁成孔困难时,须加套管跟进成孔; 2、锚索采用nx7φ5钢绞线,钢绞线强度标准值为1860MPa 。成孔直径为150mm ; 3、一次注浆材料选用水灰比为~的纯水泥浆,并加入适量的早强剂、及膨胀剂,一次注浆压力为~;二次注浆材料选用水灰比为~的纯水泥浆,注浆压力为2~3MPa ; 4、钢绞线锚固段架线环与紧箍环每隔1m 间隔设置,紧箍环系16号铁丝绕制,不少于两圈,自由段每隔2m 设置一道架线环,以保证钢绞线顺直; 5、待注浆体及压顶梁砼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进行锚索张拉; 6、锚索锁定前先张拉至设计抗拔力的倍,保持15min ,然后卸荷至零,再重新张拉至锁定荷载预应力进行锁定作业。锚索张拉荷载分级及观测时间应遵守规范进行。 7、锚索施工过程中为尽可能减少成孔对地层产生的影响,应尽量进行跳打。 § 1.1.2 施工工艺流程 测 量 放 线 钻 机 就 位 锚 杆 制 作 成 孔 施 工 终 孔 验 收 下 锚 泥浆 制作 施工 记 录 套管 安装 清 孔

锚索套管施工工艺流程图 § 1.1.3 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场地平整 土方开挖至锚索标高以上30~50cm 时留设施工平台,施工平台宽6~8米,平台平整干爽。然后复核每排锚索的水平标高,按设计的锚索水平间距要求拉通线进行布孔,并用木桩或钢筋作为标记并编号。锚索孔位置允许偏差±50mm 。锚索定位后向监理及业主申请复验。 2、钻机就位 根据锚索孔位移机就位,用木枋或钢板将钻机垫平稳,保证施钻过程中钻机不会有较大的晃动而影响成孔质量。对淤泥质场地应换填或铺设钢板保证钻机在施钻过程中不发生移位。 3、套管安装 安装前先检查潜孔锤及套管直径,要求直径偏差小于10mm 。然后先安装第一节钻杆,装好后安装首节带牙套管,然后将带牙套管及钻头对准所要施工的锚索孔位。最后用罗盘仪按设计图纸的要求调整好钻机角度,角度偏差±1°。 4、成孔 成孔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锚索的锚固效果及有效时间,本工程采用DPJ-300型履带式潜孔钻机,钻孔直径为150mm ,钻孔位偏差不得大于±50mm ,钻机就位后,按35°的设计角度以φ150mm 孔径钻至超过设计深度~0.3m ,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后,由甲方、监理人员对孔深进行查验,并作详细、完整的钻孔记录。 注浆、二次注浆 拔出 套管 水泥浆拌制 腰梁 施工 张拉 锁定

锚杆、锚索拉拔试验安全技术措施

锚杆、锚索拉拔试验安全技术措施 为确保锚杆、锚索拉拔力检测期间的安全,特制定本技术安全措施。 一、技术规范 1、检测仪器: ZY-200型煤矿用锚杆拉拔仪、MSY-100锚杆涨拉仪、MSY-200锚索涨拉仪;油箱使用液压油。 2、检测方法: (1)接通液压源;用快速接头及胶管将进出油口与油泵连接好。(2)用丝杆、支撑筒、油缸与要检测的锚杆螺纹接头连接好。(3)操作换向阀,手动加压油泵,开始检测。 (4)读数:压力表读数(KN),即为检测拉力值。 (5)检测完毕后,操作换向阀卸压,使压力表归零,油泵活塞全部缩回。 3、检测时间及数量规定;不定期检测。每20m抽样检测一组,每组随机抽样检测不少于3根,设计及支护材料变更时,另选定一组检测,锚杆锚固力、锚索预紧力检测数量不变。 4、检测点设置要求: (1)矩形断面:顶板抽试1根、两帮各1根为一组。 (2)检测顺序;先检测顶部锚杆及锚索,后检测帮部锚杆。 5、设计锚杆锚固力标准;顶锚杆抗拔力为100KN, 帮锚杆抗拔力为60KN,锚杆拉拔加压应缓慢均匀,直至锚杆松动或压力表读数

(数显值)达到锚杆设计锚固力值的90% 即为合格。 6、锚索预紧力标准;直径15.24mm的锚索预紧力值为33MPa 。 7、被抽查的锚杆、锚索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只要其中1根锚杆不合格,必须进行第二组抽查,如仍不合格,有关人员要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补救措施。 8、在每组检测中都要做好原始记录,并建档管理,报交相关领导审阅。 9、用油漆做好标记,为下次检测作参照。 10、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确认作业地点安全后方可开始作业。 二、安全措施 1、每次正常锚杆锚固力检测前,锚杆拉力检测必须仔细检查油量、油管、压力表、卸压阀、密封圈、各连接件的连接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设备性能良好。必须对拉力计进行空载加压卸压、出缸收缸试验,确保检测期间设备工作正常。 2、选定检测点后,先找顶找帮确定安全可靠才开始安拉拔装置,安装拉力计时,其作用线应于锚杆同心,必须牢固可靠,防止拉拔装置脱落伤人。 3、检测完毕后,先找顶找帮确定安全后,再拆除拉拔装置,进行新的检测;或拆除各连接部件,将拉力计放回工具箱。工具箱加锁并放于各个掘进工作面安全保管。 4、检测完成后必须将拉力计卸压,方可取下拉拔装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