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洛阳市偃师寇店三中王灵娟
关键词:疑问提出问题探究解决问题
优质课赛讲中,我连续听了四位教师所讲的同一节课。让我惊讶的是:课文内容相同,不同的老师对这篇课文的理解、感悟、品析的切入点却不同,设置的问题也千差万别,解读文本的角度也是因人而异。由此,我在想:语文教学中,不同的学生读了同一篇文章之后,会不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呢?因为学生的文化基础、生活经验、想象能力、思维方式、思想境界、审美趣味等并不一定相同呀。学生面对同样的作品,特别是文学作品,产生不同的理解或感受,这是完全正常的,也就是所谓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然而,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大多是教师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设置固定的问题,课堂上,教师接二连三地问,学生断断续续地答,教师不断地发出指令,学生手忙脚乱地去执行,始终是学生以教师的思维为中心,以预设的问题为半径,跟着老师的思路画圆,把教师对课文的品味结果强加给学生。这种做法,违背了《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所提出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也违背了《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这样的教学,忽视了学生自己对文本的感知、理解、体验、领悟;忽视了学生发散性思维习惯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真正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忽视了学生不解、疑惑的眼睛……它重视的是教师怎样问学生,重视的是教师向学生问什么,重视的是课堂上问题解决的结果,而不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从而导致了我们的孩子越长越大,越大越没有问题可问,形成了一种学而不思,思而不疑,疑而不问的现象。
爱因斯坦说过这样一句话:“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语文教学特别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也特别需要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如果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学而生疑,疑而发问,至少可以反映他在学习中思维的活跃性、深刻性、独立性和创新性。
问题意识的产生展现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旺盛的好奇心,提出问题是启开学生思维的钥匙。况且,语文教学,让孩子们接触的是作家提供的文本和形式符号,学生在对文本的解读过程中,体现了学生与作者,与文本之间的一种精神对话和交流,体现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不同的学生因个体的差异而对文本的解读会有所不同。鲁迅谈《红楼梦》的解读时说:“单就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文学虽有普遍性,但因读者的体验的不同而有变化。”英国的英语课程大纲关于阅读的表述是:“应指导学生具体深入地思考读物的质量和深度,鼓励他们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对作品的情节、人物、思想、词汇、和结构作出反应。”那么,我们的几十位,上百
位,甚至更多的学生,在同一个教师的引导下阅读了同一篇文章,会不会有新的发现,新的问题要问呢?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应该是多元的。因此,在注意语文教学内容价值取向的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领悟和疑问。
亚里士多德说得好:“思维自疑问开始。”
波兰哲学家罗曼·英伽登认为,文学作品提供给接受者的是一个“图式化”结构框架,其中有许多空白和不确定点,读者只有在一面阅读一面将它具体化时,作品的主题意义才逐渐显示出来。同样,语文教学中,不同的学生,接触到同一文章,无论是知识性学习,还是文学鉴赏,教材内容中都有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学习中,学生应该有自己的思考空间,理解层次,疑难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深度,采取不同方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参与探究的主动性,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
所谓探究性学习,就是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探究学习的主要特点是: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实现语文教学的丰富性、多样性、层次性、深刻性和有效性。
也许,这样的课堂,刚开始,师生会都不习惯,学生提出的问题也会五花八门,甚至偏离主题,但是,提出问题习惯的培养定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要我们坚持以“疑”为线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于生疑,终于释疑,缘疑而入,又缘疑而出,通过求“疑”的启发式、发现式、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智能并传授知识,同时又加强了学生对阅读能力和探求能力的培养。从而,使每一节课都成为学生自己探求的课,使每一节课都成为学生自己领悟的课,使每一节课都成为学生回味无穷,永恒记忆的课。
科学家李政道说:“能正确提出问题就是迈出了创新的第一步。”
鼓励学生缘疑质难,能起到激发和开拓学生思维的作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一般来说,教师作为文本与学生的中介,他的思想深度、文化水准、人生阅历、审美情趣要高于学生,他可以起到向导的作用,但绝对不能取代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为了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为了引导学生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使课堂既轻松活泼,又镇定有序,从而达到收放自如的境界。例如:学生提问可采取:集合式(集中让学生发问,组长汇总后解答),逐一式(学生一一提问,师生一一及时解答),切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