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电力志农村电力篇(庐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巢湖电力志农村电力篇(庐江)

第*章农村电力

1、行政区划及公司概况。

庐江位于安徽省中部,北接合肥,东临巢湖,南近“黄金水道”长江。县域面积2352平方公里,2003年末户籍人口11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5万人。庐江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境内多为丘陵地貌,其中森林面积37789公顷,耕地面积92230公顷。庐江是全国商品粮油基地县和粮油生产百强县,也是省内多矿种资源集中区。

2002年底,庐江供电区域覆盖全县32个乡镇。境内拥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属巢湖供电公司直管),主变2台,总容量210兆伏安;110千伏变电站3座,主变5台,总容量92.3兆伏安;35千伏变电站8座,主变16台,总容量76.4兆伏安。110千伏供电线路3条,线路总长36.357千米;35千伏线路15条,线路总长236.32千米;10千伏线路98条,总长2494.6千米。

2、企业发展历程。

20世纪90年代开始,庐江电力事业迅速发展,主、配网建设同步开展。1995年11月,随着新河村的通电,全县村通电率达100%。1997年解除邻近与枞阳县井边用电供电关系,1998年解除周边县3个行政村的供用电关系,2004年陆续解除与无为县3个行政村、昆山部队及普济圩农场供用电关系。1992年庐江县撤区并乡后,乡(镇)

用电管理站随着乡(镇)的合并进行调整,全县并为32个用电管理站和1个用电管理所,站长不再由乡(镇)分管领导兼任,用电管理站的人、物、财三权归庐江县农村用电管理总站统一管理,全县各乡(镇)农电管理逐步走向规范。自1998年开始,伴随一、二期农网改造,全县农村电网建设初具规模,基本满足了农村电力市场用电增长需求。2000年12月,根据安徽电力工业局皖电劳【2000】1090号文件精神,庐江供电局改制成为安徽电力庐江供电有限责任公司,为省电力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001年3月,庐江县电力行业正式撤站建所,在全县按行政区划设立了32个供电所,人、财、物移交供电部门,实行一体化管理。

庐江供电公司在建设和改造农村电网的同时,深化企业管理,开展系列创建活动。先后在1995年被电力工业部授予“达标单位”;2000-2001年被国家电力公司授予“双文明单位”;2000年被安徽省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2001年被国家电力公司授予“电力市场整顿和优质服务年活动先进集体”;2002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授予“安徽省电力先进集体”,被安徽省电力工会授予“先进工会”等荣誉称号。

2003年,庐江供电公司通过国家电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考评验收,步入省内首批“国一流”供电企业。

3、农村电力发展概况。

进入90年代,庐江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粮食加工、水泥建材、化工、个体工商业等蓬勃发展,农村用电量呈快速增长态势。同期,

农电体制改革减少了农村供电中间环节,降低了农村居民电价,进一步激发农村用电量的增长。

为适应农村用电快速增长的需要,1998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以国办发[1998]134号文件提出改造农村电网,改革农村电力管理体制,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简称“两改一同价”。庐江“两改一同价”始于1999年1月,于2003年9月全部竣工。整个工程分一期农网改造、二期农网改造两期进行,同步进行城网改造。累计完成投资1.745225亿元,其中国债资金投入1.38547亿元,用户自筹资金3597.55万元,新建改造台区1939个,总容量124970千伏安,其中新增变压器1675台,容量103242千伏安,续用变压器264台,容量21728台,淘汰高能耗变压器682台,容量55730千伏安,新建改造10kV线路758.23公里,400V线路3609.01公里,220V线路2311.56公里,改造农户239837户,新建下户线2602.66公里,普及家用保护器239837只。已改造的台区占全县应改造台区的96%。

通过大规模的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电网结构得以改善、设备得到更新改造、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提高、线损降低,全县农村电网基本消灭了以竹竿、木杆、铁丝、拆股导线架设的农电线路;农电基本建设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同时,也减轻了农民电价负担,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电力保障。农村电网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999年以前,农村电力管理体制,由供电局与农村乡镇电管站两家管电。由于农村供电出现中间环节,农村电价居高不下,人情电、

关系电、权力电等“三电”现象普遍,引发诸多问题。2001年,完成农电体制改革,结束乡镇电管站管电的历史,供电局向农村派出32个农村供电所,取缔任何形式的电费承包和个体转供电,全面推行“五统一”,即统一电价、统一发票、统一抄表、统一核算、统一考核;“四到户”,即销售到户、抄表到户、收费到户、服务到户;“三公开”,即电量公开、电价公开、电费公开;“一上墙”,即农户电量、电费、电价公布上墙的管理。经过大力整顿,庐江农电管理从无序管理进入规范化管理和信息化管理的新时期。实现了城乡电力一体化管理。

庐江区域年供电量由1991年的1.92亿千瓦时增长到2003年3.4亿千瓦时,增长97%。农村人均年用电量由1991年的4.71千瓦时增长到47.78千瓦时,增长914%。

第一节农电设施

一、农电线路

1991年,庐江县110千伏线路2条,线路总长16.757千米;35千伏线路11条,线路总长169.57千米;10千伏线路85条,线路总长2190.29千米。经过10多年的电网建设与改造,至2002年,110千伏供电线路3条,线路总长36.357千米;35千伏线路15条,线路总长236.32千米;10千伏线路98条,总长2494.6千米。期间:新建110千伏线路1条。

庐缺线路:为解决新建的110千伏缺口变电所电源问题,根据“九五”电网规划,巢湖地区供电局下发文件《关于下达110kv庐江缺口

输变电工程计划任务书的通知》((1996)巢地电计字第031号),报请安徽省电力工业局批准,同意110千伏缺口变输变电工程设计方案,总投资2050万元。1999年3月由巢湖鼎力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联合省电力设计院共同设计,巢湖电力实业总公司施工架设。本工程自220千伏庐江变电所110千伏出线构架(536#间隔)起至110千伏缺口变电所进线构架止,途径城关镇,沙溪乡、泥河镇、缺口镇,2000年元月起施工,至2001年6月15日投入运行。该线路命名为110千伏536庐缺线路。线路全长19.6公里,导线采用LGJ-185/30型钢芯铝绞线,地线选用GJ-35型镀锌钢绞线,全线采用杆塔79基,耐张16基、直线63基,其中铁塔29基(直线24基、耐张5基),砼杆50基(18米直线杆3基、21米直线杆25基、24米直线杆12基、18米耐张杆9基、15米耐张杆1基)。导线净重42.21吨,地线净重6.1吨。绝缘子采用FC70/146玻璃绝缘子,共计2178片。

新建改造35千伏线路多条。

庐三线路:1989年庐江供电局根据庐江县城经济的发展,新建35千伏三里岗变电所。为解决其电源问题,经巢湖供电局批准,自行设计、新建1条从庐江变电所至三里岗变电所35千伏线路。庐三线路1988年设计,1989年1月施工,同年9月投入运行,线路全长3.77公里,导线采用LGJ-70型钢芯铝绞线,导线净重3.2吨,地线采用GJ-25型镀锌钢绞线,净重0.8吨,全线架设架空地线。砼杆采用15米4子型排列方式,架空地线采用1.7米角钢顶帽,砼杆共计27基,其中耐张4基、直线杆23基,线路绝缘子采用X-4.5型,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