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以山西为例》导学案

《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以山西为例》导学案
《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以山西为例》导学案

《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以山西为例》导学案

【目标定位】

1. 结合区域特征,对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进行评价。

2. 结合材料辩证分析旅游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 根据材料提出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旅游资源的类型及特性

探究一

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以排山倒海的壮观气势著称于世。壶口瀑布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吉县西部南村坡下。?书·禹贡?中曾用了八个字描述壶口:盖河漩涡,如一壶然。黄河流经晋陕峡谷到达吉县境内时,水面一下子从400多米宽收缩为50余米,最后从20米余高的断层石崖飞泻直下,跌入30米余宽的石槽之中,听之如万马奔腾,视之如巨龙鼓浪,形成壶口大瀑布中的〝雷首雨穴〞、〝万丈龙槽〞、〝彩桥通天〞等种种奇观。在夏季,壶口瀑布气势恢宏;而到了冬

季,整个水面全部冰冻,结出罕见的巨大冰瀑。

类型

种类 核心 形成过程 举例 特性 旅游意义 自然旅游资源

地貌景观 地貌景观

自然过程 太行山大峡谷 多样性、非凡性、永续性

季节性、地域性 对于探险、猎奇、游乐、疗养等性质的旅游具有重要意义 水域风光 壶口瀑布 生物景观 芦芽山自然保护区公园 天象与气候

五台山云海 人文旅游资源

遗址遗迹 建筑景观 历史过程及当代人

类活动 晋祠 可创造性、可变异性

表现在教育性〔知识的、文化的〕旅游方面的意义

建筑与设施 悬空寺 旅游商品 山西陈醋 人文活动

晋剧

壶口瀑布位置示意图

壶口景区除了壶口瀑布之外,区域中还有孟门山、黄河壶口地质公园、龙洞、十里龙槽、明代码头、同治长城、四铭碑亭、龙门飞渡、唐太宗李世民带兵征战的挂甲山,宋元年间的坤柔圣母殿等旅游景观。景区东距临汾市区169千米;西距陕西革命圣地延安170千米;北距山西太原387千米;南距陕西西安449千米。

1.请结合材料,对黄河壶口旅游资源价值进行评价。

2.请结合上述材料和壶口位置图,对壶口景区的旅游开发条件进行评价。

【方法归纳】

探究二

2019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山西旅游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十二五〞时期,全省旅游总收入由2019年的1083.46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3447.5亿元,增长3.15倍,年均增长24.74%。全省旅游接待人次由2019年的1.26亿人次增长到2019年的3.61亿人次,增长2.69倍,年均增长23. 47%。旅游业发展推动了环境改善和生态保护,为山西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每年的清明节,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都会举行祭祖大典,来自全国各地的大槐树移民后裔代表齐聚于此,祭奠祖先。同时,大槐树景区会在这一天免费向公众开放,因此当地老百姓都习惯爱清明节当天观大典,游景区,再加上各地的游客,热闹景象可想而知。今年清明节期间,景区的道路两侧和小河内漂满了食品袋和塑料瓶。

谈一谈大力发展旅游业会对山西省产生哪些影响?

【方法归纳】

探究三

材料一:在2019年山西省赴重庆、青海、黑龙江等省区市进行了全方位、大力度的宣传推广,山西旅游品牌形象有了新的提升。2019年省××局将继续加大〝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旅游主题宣传推广,拓展国际、国内两大客源市场,在继续做好以电视台为主的主流媒体形象宣传推广工作的同时,加强网络等新媒体宣传营销。

材料二:今年清明小长假期间,记者在壶口瀑布景区外随意走进一家农家乐餐厅,发现地板上有一层油腻的污渍,服务员利索地用抹布擦了擦餐桌,留下一层水印。服务员说,由于客流量大,到饭点时有很多客人排队等座,所以,不能及时打扫卫生很正常。有游客认为,只看壶口瀑布的话一个多小时就看完了,感觉有点单调,希望景区能够开发一些当地特色的项目供游客游玩。记者在平遥古城随机选择了5位游客填写调查问卷,有4位游客认为平遥古城内公厕太少,多数为收费的私人厕所,有些环境很差。有2位游客不满有人在路上随意拦车,让车停到非正规停车场。令游客不满意的还有景区卫生,有个别景点垃圾桶是用涂料桶做的,与景点环境格格不入。

材料三:

在山西省经济转型的背景之下,怎样促进山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景区、山西人民分别应该怎样做?〕

【方法归纳】

【学以致用】

你去过山西省的哪个旅游景区?请根据今天所学知识,评价该景区的旅游发展条件,并为该景区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槐乡五月》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

《槐乡五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文章写花又写人,花与人交融在一起,花美人美生活美,表达了作者对槐乡五月深深的喜爱之情。本文的语言如诗如画,美妙动听,描写与抒情水乳交融,对称的句式错落有致,使全文呈现出较强的节奏感和浓浓的意境美,是丰富学生语言积淀,培养语感的好材料。 设计理念: 从美入手,以读解文,以情带读,通过开放的教学设计,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倡导自主、协作的学习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把学生带入课文描述的优美意境,让学生在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和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在品味语言文字、朗诵优美词句中积累词语,培养语感。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槐花的方法。 3、感受槐乡五月的美好景色,感受槐乡孩子的热情好客、快乐幸福,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受。 教学重难点: 品味欣赏优美词句,感受槐花的美丽清香,感悟槐乡孩子的热情纯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去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的槐花婀娜多姿,香气飘溢;那里的孩子热情好客,纯朴可爱,于是,人们称这里为“槐乡”。同学们,让我们沐浴着轻柔的春风,迈着轻盈的脚步,一起走进槐乡,走进槐乡的五月,好吗?

[板书:槐乡五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去感受槐乡的气息。 2、同学们读得真投入,似乎被槐乡的美景迷住了,五月的槐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3、是呀,五月的槐乡,处处飘香;五月的槐乡,笑声飞扬,难怪作者写了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课件出示: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4、朗读2遍。 三、品读赏析,感受槐乡美景 1、的确是这样,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不信,你听:[课件出示:在五月,洋槐开花了(吆喝)音乐声中播放画面] 2、槐花美吗?赶快读读第一自然段吧,边读边体会,槐花有什么特点?槐花给你印象最深的特点是什么? 3、白 (1)读有关语句。 [课件出示: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2)齐读,读了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槐花洁白无瑕,似瑞雪,如白银,咱们边读边想象。 4、美 (1)读有关词句。 [课件出示: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2)请美美地读一读,细细想一想,你欣赏到了什么? (3)咱们来体会体会这个“抱”和“挂”字,从“抱在一起”你感受到什么?从“挂满枝头”感受到什么? 对,这个“抱”字,把槐花写活了,“挂”字把槐花写美了,这是一种团结之美,一种生机勃勃之美,一种充满生命之美。谁来把这种美读出来? (4)这么美的槐花,在作者眼中像什么?在你的眼中呢? (5)槐花美,你们的想象力美,作者的语言更美,咱们来试着记住这些优美的文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美丽的南沙群岛

2 美丽的南沙群岛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规范书写本课9个生字,能正确认读“浩、垦、搏”等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华”。理解并积累生字组成的重点词语“星罗棋布”、“生息繁衍”、“用之不竭”、“碧波浩渺”、“流连忘返”等。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第二、三自然段。 3.学习联系上下文抓住“难以计数、用之不竭、水天相连、碧波浩渺”等关键词语体会南沙的美丽富饶。学习抓住课文每一段的总起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4.学习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总分的写作方法进行描写,并运用这种写法学习描写自己熟悉的一处景物。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联系上下文抓住“难以计数、用之不竭、水天相连、碧波浩渺”等关键词语体会南沙的美丽富饶。学习抓住课文每一段的总起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学习总分的写作方法,并运用这种写法学习描写自己熟悉的一处景物。 三、教与学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单。(见后附件1) 教师: 1.搜集南沙群岛美景和物产图片。 2.教学课件。 3.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风景导入,了解课题的魅力 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祖国的两大奇迹——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这节课,我继续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欣赏课件画面)这就是祖国的南大门,美丽富饶

的南沙群岛。 2.板书课题:美丽的南沙群岛。齐读课题。 3.针对课题从写法上进行评价。 (学生行为预设:课题中一个“美丽”写得好,直接告诉读者南沙群岛的特点。) 4.老师总结:课题直接点出景物的特点,同时也告诉读者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写“美丽”。写法直接,意思明确,值得我们学习。 5.结合课前预习,简介对南沙群岛的了解,并出示中国地图,指出南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并理解课文语段: 传说仙女下凡时,在辽阔的南中国海上撒下了一串串珍珠,这就是美丽的南沙群岛。 (二)检查初读,落实学习基础 1.认写字词,体会汉字的美丽 (1)出示词语(生字带拼音),自由读,然后同位互相提醒容易读错的生字。 辽阔岛屿合璧资源水天相连 矿产宝库海龟不仅星罗棋布 (2)检查认读,重点指导认读“资”是平舌音;“屿”是整体认读音节。重点观察“龟”字,根据字形猜测古人造“龟”字的由来。 甲骨文小篆楷体(3)教师范写“龟”字,强调竖弯钩的形象写法(乌龟的尾巴)。学生书写,教师关注学生的书写双姿要规范,书写评价依据六不写字规则进行。(不碰边线、不出格、不乱画、不用改正纸或修正液、不折角、不撕页) (4)说说课前从本课中积累的四字词语。 (5)课件展示老师摘抄的好的四字词语,学生认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齐读、去掉拼音认读) 搏击风浪生息繁衍难以计数用之不竭蔚为壮观

美丽的南沙群岛教案

《美丽的南沙群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三自然段。。 3.初步理解“总——分”的构段方式,学习这一写作方式。: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国爱岛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语言优美,如“星罗棋布”“碧波浩渺”等,注重对学生语言的积累。 难点:初步理解课文“总——分”的构段方式,学习这一写作方式。 二、教学过程 课时1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中国的两大奇迹——雄伟的长城和运河,今天我们一起再去祖国的最南端欣赏那些美丽的岛屿。(ppt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美丽的南沙群岛 读了课题,你指道了些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从“美丽”知道南沙群岛一定很迷人,从“群”知道有很多岛屿。) 那你能把南沙群岛之美,岛屿之多读出来吗? 看视频 (二).质疑课题,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1.(出示课题)对于这美丽的南沙群岛,你们想知道什么? (南沙群岛究竟有多少岛屿?南沙群岛究竟有多美丽?有哪些景色让人流连忘返呢?) 2.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相信认真的学生一定能找到答案。 3.检查自学情况:出示字词 4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课文三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南沙群岛的什么?(ppt) 板书:(地理位置,物产,景色)

(三)精读课文 【第一自然段】 1.思考:传说中的南沙群岛是什么样子的?指答 (1)第一句:这真是个美丽的传说!“晶莹的珍珠”指什么?(ppt)从“一串串晶莹的珍珠”你能体会到什么? (2)你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岛屿之多?边读边想象,并找出重点的词语。(二百多座、星罗棋布。相机理解“星罗棋布)”。(ppt)有解释、图 (3)作者不仅用美丽的传说,还用数字和成语写出了岛的数量之多,写的得真好,想不想读一读1、2句【生读1、2句】 师小结:南沙群岛的岛屿星罗棋布,美如珍珠,你们读得真不错。 ⑷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就生活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他们会怎样生活,请细细读读第一自然段余下的句子。 指读,其他同学注意听。 评议朗读,结合朗读理解“浩瀚”“生息繁衍”ppt 师总结: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南沙群岛上,说明自古以来美丽的南沙群岛就是我国的领土。相信同学们一定会为之骄傲,同学们带着这种情感再读第1自然段。 写字教学 第二课时 2、过渡:美丽的南沙群岛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朗读课文二、三自然段,你是被南沙群岛的丰富物产吸引了呢,还是被迷人的景色所吸引?哪儿吸引你,就在哪儿多看看,多读读。 【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数数有几句,你喜欢哪一句? Ppt: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她拥有〃〃〃〃动力。 2、出示第二句。如果老师把这一句改成这样,你觉得怎样?【她有很多

《送东阳马生序 》导学案

二十三送东阳马生序 (第一课时) 一、目标导学 1.初步感知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 2.掌握常见文言实词“序”“致”“质”等的意义。 3.掌握常见文言虚词“以”“诸”等的用法。 二、自主预学 1.一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下列练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嗜.好()逾.约()加冠.()叱咄 ..( ) ( ) 叩.问()皲.裂()媵人 ...( ) ( ) ( ) ..()负箧曳屣 容臭.()至舍.()烨.然()缊.袍敝.衣()() 俟.其欣悦()以衾.拥覆()日再食.()廪稍 ..()()裘.葛之遗.()()冻馁.()谒.()以为贽.() (2)文学常识积累。 本文作者是,字,号,初家。本文选自。本文是一篇,赠序是的文体,内容多为之辞。 2.二读课文,借助文下注释及工具书,试着翻译课文,对不能理解的词句做上标志。 疑问摘要: 三、互动探究 (一)交流讨论“预习导学”部分的知识点。 (二)在预习的基础上朗读课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梳理文章一、二两段词句意思。 1.注意朗读的节奏,句读要准确。 2.揣摩有关字词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理解重点字词。 1.通假字。 (1)四支.僵劲不能动()(2)同舍生皆被.绮绣() 2.一词多义。 (1)以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以.中有足乐者()计日以.还()以.衾拥覆() 俯身倾耳以.请()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2)致无从致.书以观()闲情逸致.()(3)之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弗之.怠()录毕,走送之.()当余之.从师也()(4)或或.遇其叱咄()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或.王命急宣()

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南沙群岛》

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南沙群岛》 《美丽的南沙群岛》 教学设计: 一、激情导入 1、欣赏课件或插图 2、配乐解说:宽广无限的大海真美啊,浪花飞溅,蔚为壮观.一派“烟波荡荡接天河,巨浪悠悠通地脉”的迷人景象。这就是祖国的南大门,美丽富饶的南沙群岛。 3、指导读题:美丽的南沙群岛。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3、结合学生朗读纠正字音. 三、感知全文内容 1、引导学生边读边看图思考:你对南沙群岛的总体印象是什么?在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 2、交流所画句子,齐读句子. 3、教师小结: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不仅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而且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指导学习生字 1、巩固生字。

(1)认读生字新词及其所在的主要句子。 (2)查字典,说说加横线字词的意思。 星罗棋布心旷神怡繁衍碧波浩淼 2、指导书写,重点指导“阔”“屿”“龟”三个字.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上节课我们读了>这篇课文,你们知道些什么? 2、这节课请同学们放慢脚步,边读边想象,细细欣赏那蓝色宝库般迷人的海岛。 二、精读感悟 学习第1自然段 1、传说中的南沙群岛是什么样的?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晶莹的珍珠”指什么?“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说明什么?(岛屿多) (2)南沙群岛有多少岛屿?齐读第二句,边读边想象。结合理解“星罗棋布”。 (3)指导朗读第一、二句。 师小结。 (4)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是怎样在南沙群岛上生活的? 指名读第三句,其他同学注意听。 评议朗读,结合朗读理解“浩瀚”、“生息繁衍”等词语的意思。 3、过渡:

(1)齐读第1自然段 (2)小结激疑:南沙群岛历史悠久,我们每个人都为它自豪,课题是“美丽的南沙群岛”,那它美在何处? 学习第2自然段 1、了解南沙群岛的悠久历史后,我发给你们每人一把金钥匙,开动脑筋去打开这座蓝色宝库。 2、学生自学第2自然段,思考:你用什么方法打开“宝库”?在“宝库”里你发现了什么? 3、组织讨论自学方法和所学内容,结合句子理解“蕴藏”和“用之不竭”的意思. 4、为什么说南沙群岛是一座宝库?请你通过朗读告诉我们为什么说南沙群岛是一座蓝色宝库? 5、师生合作朗读,体会总分写法。 小结:南沙及其海域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产资源,真不愧是一座巨大的蓝色宝库。 6、细细品味,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并练习背诵。 学习第3自然段 1、讴歌了南沙群岛的富饶,你们想背上小画板去海边散步写生吗? (1)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把表示颜色的词画下来。 (2)那金色的沙滩,黝黑的礁石,雪白的浪花,翠绿的海水…… 2、任意的组合都是一幅美丽迷人的热带风光图.这些句子你们读懂了吗?

《送东阳马生序》导学案

《送东阳马生序》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重点词的含义,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2、理解文中对比写法,并体会其作用。 3、学习古人勤奋好学的精神。 重难点:疏通文意,学习古人勤奋好学的精神。 课时:4课时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借助工具书,参考课下注解及课后补充材料,预习下列内容: 1、了解题目“序”的含义、分类及作者。 2、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shì()学逾()约硕()师趋()百里外叱咄()俟( )其欣悦 卒( )获有所闻负qiè( )曳xǐ( ) 皲( )裂媵( )人以qīn( )拥覆容臭( ) 烨( )然yùn( )袍bì( ) 衣 3、将你不敢确定字音的字写在下面: 4、说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假借( ) 走( )送之加冠( ) 与游( ) 先达( ) 叩问( ) 援( )疑质( )理或遇其叱咄( ) 礼愈至( ) 穷冬( ) 至舍( ) 持汤( )沃灌( ) 寓逆旅( ) 日再( )食腰( )白玉之环略无慕艳( )意 4、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四支僵劲不能动 (2)同舍生皆被绮秀 5、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并填空: 全文共两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作者分别克服了______之难和______之难,得到了_______和_______的结果。 (用原文中的四自短语填空)第二自然段,作者用自己求学中衣、食、_____ 、__ ____ 四个方面的贫穷反衬自己求学追求精神上的富足。 课堂学习: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古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勤苦学习的佳话,程门立雪让人感动,悬梁刺股让人震撼,或许学习他们较困难,那么我们来学习宋濂吧,学习他孜孜不倦的精神,学习他排除万难的精神。(板书题目、作者) 二、自主学习。 1.自读书后对作者的介绍,假如你要用一句话很简短的话向别人介绍,你怎么讲? 2.读下面一段话,了解本文的文体特点。 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

《1.2排列与组合》习题课导学案

《§1.2 排列与组合》习题课导学案. 班级组别组名姓名【学习目标】 1.能运用排列组合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2.能结合具体情况,灵活选用常见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排列组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解题策略、解题方法的选择 【学法指导】 1.结合具体问题,归纳题型特点,选择解题方法 2.比较区别,找准不同问题情境的联系与区别 【知识链接】 排列组合的定义,排列数组合数公式 【学习过程】 练1用0,1,2,3,4,5这六个数字: (1)能组成多少个无重复数字的四位偶数? (2)能组成多少个无重复数字且为5的倍数的五位数? (3)能组成多少个无重复数字且比1 325大的四位数?

知识点二:相邻不相邻排列问题(即某两或某些元素不能相邻的排列问题) 例2.7位同学站成一排, (1)甲、乙和丙三同学必须相邻的排法共有多少种? (2)甲、乙和丙三名同学都不能相邻的排法共有多少种? (3)甲、乙两同学间恰好间隔2人的排法共有多少种? 知识点三:选排问题先取后排 例3.(1)4名优秀学生全部保送到3所学校去,每所学校至少去一名,则不同的保送方案有多少种? (2)四个不同球放入编号为1,2,3,4的四个盒中,则恰有一个空盒的放法有多少种? 练2(1)6本不同的书分给甲、乙、丙3位同学,每人各得2本,有多少种分法? (2)把6个不同的小球全部放到5个有编号的小盒中,每小盒至少有1个小球,有多少种方法? (3)把6个相同的小球全部放到5个有编号的小盒中,每小盒至少有1个小球,有多少种方法? (4) 某校准备组建一个10人的篮球队,由高一的6个班学生组成,要求每班至少1人,则名额的分配方案有多少种?

2017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优秀教案

2017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优秀教案 全册备课 第一单元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三年级的特点,是承上启下,就是从一二年级的认识字教学为重点,向加强阅读感悟转移。翻苏版国标本第六册,我们不难发现教材有“五新”:题材新、立意新、角度新、结构新、语言新。 本单元共三篇课文,《长城和运河》、《美丽的南沙群岛》、《庐山的云雾》,这三篇课文都是写景的,都是景美、情美的美文,适合朗读感悟和积累运用。我们可以把这三篇课文整合起来,成为一组“寻找美”的单元去综合处理。单元目的 1、让学生通过以读为主的各种训练,复习巩固必要的语文知识,懂得运用语言文字的一般规律,落实工具性,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 2、透过课文中优美的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的想像力,享受审美愉悦。 3、引导享受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单元重、难点 1、学会本单元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优美的课文。 3、通过学习,感受文章语言的美,激发想象力,享受审美愉悦,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建议 将“习惯篇”中的预习习惯的培养纳入到本单元的训练之中。到了中年级,应加强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他们的预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了落实预习效果,培养学生自学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我们可以将“预习作业”设计为《我的课前研究报告》,报告可以从朗读、理解重点词句。探究解疑,搜集处理相关等方面,让学生成为“研究者”,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时分配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2) 《长城和运河》(2)《美丽的南沙群岛》(2) 《庐山的云雾》(2)习作1(2)练习1(3)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预习、复习,使学生懂得预习、复习的重要性,培养课内、外主动预习、复习的习惯。 2.结合学生学习生活,使学生了解认真完成作业的重要性,培养认真完成课内外作业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教学准备 1.收集学生在家学习情况的照片。 2.整理学生假期学习习惯调查表。 学习习惯、按时完成作业、坐姿端正、执笔正确、学习用品摆放整齐3.布置预习本课:看懂图意。 4.积木一套、白纸、信封、书法用纸一张、优秀作业若干。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1)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请大家一起造“成长塔”,谁的高而且稳,谁就是成功者,老师奖一颗“成功之星”。 小组领取积木开始搭建,相机评议,得出:“成长塔”基石越多越稳,才可以搭建得更高。 2.同学们,“成长塔”的基石就是你们的好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你才能成为成功者哟。 3.根据家长填写的调查表给自己的“成长塔”贴基石。

美丽的南沙群岛

教师姓名上课时间审查组长课型阅读教学内容三语下:第2课《美丽的南沙群岛》第1教时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辽、阔、屿、罗、库、资、龟、”等九个一类字和“浩、垦、搏”等九个二类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结合课文内容,初步感悟南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 4.指导书写生字“阔”“屿”“龟”,描红临写。 教学重点准确认读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大致说出南沙群岛美在哪里。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含设计意图)思考与修改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从感官上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体会南沙群岛的美 (2)课件出示,学生听、赏课文,思考:南沙群岛美在哪里? 【设计意图:结合课题引入学习内容,奠定情感和认知上的基础。】 环节二:学习目标展示 1.正确认读“辽、阔、屿、罗、库、资、龟、”等九个一类字和“浩、 垦、搏”等九个二类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指导书写生字“阔”“屿”“龟”,描红临写。 环节三:学生自主学习 1.出示生字词语,读正确:辽阔岛屿星罗棋布矿产曾母 暗沙海龟蕴藏、浩渺、难以计数、辽阔、蔚为壮观。 2.联系课文和日常积累,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齐读词语,读好词 语。) 3.通过读课文,我知道了课文先概括地介绍了南沙群岛位 于享有的美誉;然后分别 从和两个方面具体描绘它的美丽富饶,最后抒发了 作者的感情。 环节四:师生交流展示 1.出示生字,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的。(全班交流) 2.指导书写,重点指个难写的字:“阔”、“屿”、“龟” 3.生描红生字,师巡回指导,纠正姿势。

环节五:课堂检测 1.课件出示下列词语: 辽阔岛屿壮观海龟宝库矿产难以计数搏击清澈美誉曾母暗沙水天相连星罗棋布五彩缤纷心旷神怡蔚为壮观 2.默写本课词语 辽阔岛屿壮观海龟、宝库矿产资源星罗棋布 环节六:反馈小结 本节课,我们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学会了生字新词,课后把字词理解并会默写。 ●课外阅读资料:阅读《富饶的西沙群岛》 ●课外拓展练习:完成第2课习字册 ●教师备课参考资料:《小学语文备课手册》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美丽的南沙群岛教案设计(六)

美丽的南沙群岛教案设计(六) 导读: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三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国爱岛的情感。初步理解“总——分”的构段方式,学习这一写作方式。 教学重点: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国爱岛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总——分”的构段方式,学习这一写作方式。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出示课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中国的两大奇迹——雄伟的长城和运河,今天我们一起再去祖国的最南端欣赏那些美丽的岛屿。(出示课题)齐读课题:美丽的南沙群岛。 1、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从“美丽”知道了南沙群岛一定很迷人,从“群”知道南沙群岛有很多岛屿) 那你能把南沙群岛之美,岛屿之多读出来吗?(指名读好课题) 二.质疑课题,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1.对于这么美丽的南沙群岛,你们想知道什么? 提出问题:南沙群岛究竟有多少岛屿?南沙群岛究竟有多美丽?

南沙群岛有哪些特色令人留连忘返?等等。 2.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以上问题。 3.检查自学情况:出示词语 星罗棋布搏击风浪生息繁衍 难以计数用之不竭水天相连 蔚为壮观清澈明亮五彩缤纷 心旷神怡碧波浩渺充满魅力 1)、生自由练习读词。一是要读准字音,二是读流利。 2)、指名读(注意正音) 3)、齐读。要求:边读边想象画面。看看哪些词你能读懂? 4、师:读得很好。看来大部分词都能读懂,谁先来汇报你读懂的词? 5、预设: “五彩缤纷”:就是指颜色很多很漂亮。你能说出一个“五彩缤纷”意思相近的词吗?五颜六色五彩斑斓 “心旷神怡”:“神”就是“精神”,“神怡”就是“精神愉快”,那么“心旷”是什么意思?就是心灵很开阔。“心境开阔,精神愉快”就是“心旷神怡”的意思。用熟词猜生词方法,很快就弄懂了“心旷神怡”的意思了。课文中什么东西让人感到精神特别愉快?请找出带有这个词的句子读一读。(海水、龙虾、燕鱼、海龟令人心旷神怡。)你用上“因为……所以……”来回答,请听题:海水、龙虾、燕鱼、海龟为什么会令人心旷神怡?(因为海水清澈明亮,龙虾、燕鱼、海龟

11《送东阳马生序》后附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何为赠序,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和虚词。 2、把握本文因事说理,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语言风格。 3、辩证看待学习中的难与易、苦和乐。 【知识链接】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谥文宪。学识渊博,工散文,文字简练朴素,与刘基、高启并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为明“开国文臣之首”。 赠序,是指亲友间以作文相赠的文字,内容多是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的文字 【预习导学】 一、熟读课文, 1给下列字词注音并解释。 嗜()学:逾():硕(): 俟():衾():烨()然: 叱()咄():皲()裂: 媵()人:容臭(): 负箧()曳()屣():。 2、指出下列通假字,并解释。 ①四支僵劲不能②同舍生皆被绮绣 ③滕人持汤沃灌 3、指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①走送之古:今:②日再食:今: ③滕人持汤沃灌古:今: 4、一词多义 (1)至礼愈至() (2) 以无从致书以观() 至舍()以是人多以书假()而足肤皲裂而不知()以衾拥覆() 久而乃和()计日以还()(4)之弗之怠()走送之()当余之从师()慕圣贤之道() 5、词类活用: ①手自笔录②腰白玉之环 ③录毕,走送之④余立侍左右 6、翻译下列句子 ①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②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③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二.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感知课文(能用原文时请用原文): 1.文章主要是以作者自身经历,勉励马生读书当且(用原文)。 2.为说明上述问题,作者用了四个切身事实说明问题,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①②③④ 3.为解决无书以读的困难,作者克服了怎样的困难(请用原文回答)? ① ② 结果如何(用原文)? 4.作者如何克服无师以教的困难?(用原文) ①②学习态度, ③老师脾气不好时, ④老师气色缓和时, 结果如何?(用原文) 5.作者奔走求师,克服了哪些困难?(用原文) ①② ③④ 【合作学习】 1.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用原文回答) 书:师: 衣:食: 住:行: 2.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的衣饰豪华的情节? 3、作者为什么能克服种种困难,而“卒获有所闻”?(用原文回答) 4.作者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并不讲大道理,却直接以自身经历相告,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作者写到自己住读生活之苦时,运用了写法,突出自己“中有足乐”,淡化“口体之奉”,展现苦中求学的精神。

2018年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苏教版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教材)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人教最新苏教版 语文配套教学设计 各课内容如下: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文 1 长城和运河 2 美丽的南沙群岛 3 庐山的云雾 习作1 练习1 课文 4 微笑着承受一切 5 雪儿 6 花瓣飘香习作2 练习2 课文 7 菩萨兵 8 李广射虎9 少年王勃10 大作家的小老师 习作3 练习3 课文 11 赶海12 荷花 13 古诗两首习作4 练习4 课文 14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15 水上飞机16 跟踪台风的卫星 习作5 练习5 课文 17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18 狼和鹿19 放飞蜻蜓 习作6 练习6 课文 20 恐龙21 槐乡五月22 海底世界23 日月潭的传说 习作7 练习7 课文 24 寓言两则25 争论的故事26 剪枝的学问 习作8 练习8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全册 学校:X X小学 班级:X X年级 任课教师:X X X

第一单元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三年级的特点,是承上启下,就是从一二年级的认识字教学为重点,向加强阅读感悟转移。翻苏版国标本第六册,我们不难发现教材有“五新”:题材新、立意新、角度新、结构新、语言新。 本单元共三篇课文,《长城和运河》、《美丽的南沙群岛》、《庐山的云雾》,这三篇课文都是写景的,都是景美、情美的美文,适合朗读感悟和积累运用。我们可以把这三篇课文整合起来,成为一组“寻找美”的单元去综合处理。 单元目的 1、让学生通过以读为主的各种训练,复习巩固必要的语文知识,懂得运用语言文字的一般规律,落实工具性,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 2、透过课文中优美的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的想像力,享受审美愉悦。 3、引导享受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单元重、难点 1、学会本单元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优美的课文。 3、通过学习,感受文章语言的美,激发想象力,享受审美愉悦,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建议 将“习惯篇”中的预习习惯的培养纳入到本单元的训练之中。到了中年级,应加强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他们的预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了落实预习效果,培养学生自学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我们可以将“预习作业”设计为《我的课前研究报告》,报告可以从朗读、理解重点词句。探究解疑,搜集处理相关等方面,让学生成为“研究者”,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时分配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2) 《长城和运河》(2)《美丽的南沙群岛》(2) 《庐山的云雾》(2)习作1(2)练习1(3)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课《美丽的南沙群岛》课文及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课《美丽的南沙群岛》课文及 教案 传说仙女下凡时,在辽阔的南中国海上撒下了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这就是美丽的南沙群岛。南沙群岛位于祖国的最南端,二百多座岛屿、礁盘星罗棋布。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片浩瀚的大海上 航行、捕鱼,在小岛上开垦、种植。茫茫南沙,汇入了祖先搏击风浪 的汗水;片片岛屿,留下了祖先生息繁衍的烟火。 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她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仅曾母暗沙,就以丰富的石油储量而享有“第二波斯湾”的美誉。 南沙也是个迷人的世界。天是一片蓝玉,海是一块翡翠。远望水 天相连,翡翠和蓝玉合璧,蔚为壮观。俯看清澈明亮的海水,龙虾、 燕鱼、海龟五彩缤纷,令人心旷神怡。碧波浩淼的南沙海域,连浪涛 都是美的,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是 欢迎的人群在挥舞着花束。能够肯定,将来的南沙群岛会是一个充满 魅力的旅游胜地。 【教案】 教学要求】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7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边默读边思考,初步理解一个自然段中的几层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南沙、热爱祖国辽阔海疆的思 想感情。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在中国的最南端,那里有金色的海滩,黝黑的礁石,雪白的浪花清澈的海水,五彩的海龟……真是一幅美丽动人的热带风光图。这就是祖国的南大门,美丽富饶的南沙群岛。今天,我们大伙儿,就去走一走,瞧一瞧。 二、出示课题。(“美丽”用红粉笔写)齐读,读了课题,你觉得课文会写些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三、初读课文。 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结合学生朗读纠正字音。 四、指导生词。 1、出示生字词。 Liaokuoyujiaoluohaohan 辽阔岛屿礁石星罗棋布浩瀚 kujinanguikuangyu 宝库仅仅黑暗海龟心旷神怡海域 a、读准生字的音。 重点:阔、屿、仅、旷 b、想办法记字形。 礁阔域 c、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排列组合中的分类讨论学案

2.(人教A版选修2-3第29页例4)1:某人手中有5张扑克牌,其中2张为不同花色的2,3张为不同花色的A,有5次出牌机会,每次只能出一种点数的牌但张数不限,此人有多少种不同的出牌方法? 变式2:将7个小球任意放入四个不同的盒子中,每个盒子都不空, (1)若7个小球相同,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放法? (2)若7个小球互不相同,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放法?

变式3:一个口袋内有4个不同的红球,6个不同的白球, (1)从中任取4个球,红球的个数不比白球少的取法有多少种? (2)若取一个红球记2分,取一个白球记1分,从中任取5个球,使总分不少于7分的 取法有多少种? 例2:设()443322104 13x a x a x a x a a x ++++=-. (1)求43210a a a a a ++++; (2)求420a a a ++; (3)求31a a +; (4)求4321a a a a +++; (5)求各项二项式系数的和. 变式4: 若( ) 100 100332210100 32x a x a x a x a a x +++++=- , 求()()299 53 12100420a a a a a a a a ++++-++++ 的值.

1【分析】:分类讨论,由于情况太多,要做到不重不漏. 【解答】出牌的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类: (1)5张牌全部分开出,有55A 种方法; (2)2张2一起出,3张A 一起出,有25A 种方法; (3)2张2一起出,3张A 分开出,有45A 种方法; (4)2张2一起出,3张A 分两次出,有3523A C 种方法; (5)2张2分开出,3张A 一起出,有35A 种方法; (6)2张2分开出,3张A 分两次出,有4523A C 种方法; 因此,共有不同的出牌方法8604523353523452555=+++++A C A A C A A A 种. 【点评】分类讨论一直是高中的难点,但更是高考的热点内容之一,所以同学们不能回避,应加强训练. 变式2:【解析】:(1)解法1:∵7=1+1+1+4=1+1+2+3=1+2+2+2, ∴分三类,共有分法 解法2(隔板法):将7个小球排成一排,插入3块隔板, 故共有分法 (2)∵7=1+1+1+4=1+1+2+3=1+2+2+2, ∴共有分法.65101 1 23252711122435274447=++C C C C C C A C C A C 变式3:【解析】:(1)将取出4个球分成三类情况1)取4个红球,没有白球,有4 4C 种 2) 取3个红球1个白球,有1634C C 种;3)取2个红球2个白球,有,2 624C C 种 符合题意的取法种数有 或或则个白球个红球设取种 186142332)60(72) 40(5,,)2(1151 64 42 63 43 62 42 624163444=++∴?? ?==???==???==∴?? ?≤≤≥+≤≤=+=++∴C C C C C C y x y x y x y y x x y x y x C C C C C 例2【分析】:本题旨在训练二项展开式各项的系数与二项式系数. 【解答】(1)令x=1得()16134 43210=-=++++a a a a a ; ). (201 42 41 4种=++C A C ). (203 6种=C

小学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南沙群岛》知识点、教案及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南沙群岛》知识点、教 案及练习题 传说仙女下凡时,在辽阔的南中国海上撒下了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这就是美丽的南沙群岛。南沙群岛位于祖国的最南端,二百多座岛屿、礁盘星罗棋布。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片浩瀚的大海上航行、捕鱼,在小岛上开垦、种植。茫茫南沙,汇入了祖先搏击风浪的汗水;片片岛屿,留下了祖先生息繁衍的烟火。 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她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仅曾母暗沙,就以丰富的石油储量而享有“第二波斯湾”的美誉。 南沙也是个迷人的世界。天是一片蓝玉,海是一块翡翠。远望水天相连,翡翠和蓝玉合璧,蔚为壮观。俯看清澈明亮的海水,龙虾、燕鱼、海龟五彩缤纷,令人心旷神怡。碧波浩淼的南沙海域,连浪涛都是美的,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是欢迎的人群在挥舞着花束。可以肯定,将来的南沙群岛会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 字:撒、璧、俯、魅 词:辽阔、晶莹、岛屿、浩瀚、繁衍、蕴藏、储量、美誉、翡翠、碧波浩淼、心旷神怡 重点句子 1、传说仙女下凡时,在辽阔的南中国海上撒下了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这就是美丽的南沙群岛。南沙群岛位于祖国的最南端,二百多座岛屿、礁盘星罗棋布。 2、茫茫南沙,汇入了祖先搏击风浪的汗水;片片岛屿,留下了祖先生息繁衍的烟火。 3、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她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 4、俯看清澈明亮的海水,龙虾、燕鱼、海龟五彩缤纷,令人心旷神怡。碧波浩淼的南沙海域,连浪涛都是美的,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是欢迎的人群在挥舞着花束。 主要内容: 《美丽的南沙群岛》一课,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句向我们介绍了南沙群岛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资源,主要写了南沙物产富饶。

(三年级语文教案)2《美丽的南沙群岛》

2《美丽的南沙群岛》 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顺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星罗棋布","合壁"等词语. 4?通过朗读感悟课文内容,感受南沙群岛迷人的景色和丰富的特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海疆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欣赏课件画面. 2?配乐解说:宽广无限的大海真美啊,浪花飞溅,蔚为壮观.一派"烟波荡荡接天河,巨浪悠悠通地脉”的迷人景象.这就是祖国的南大门,美丽富饶的南沙群岛.

3?指导读题:美丽的/南沙群岛.

?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3?结合学生朗读纠正字音. 三.感知全文内容 1?引导学生边读边看图思考: 2?在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齐读这三个句子. 3教师小结: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不仅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而且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扌旨导生字 1?巩固生字. (1) 认读生字新词及其所在的主要句子. 浩瀚海域岛屿辽阔 繁衍心旷神怡星罗棋布海龟 (2) 查字典,说说带点字词的意思. 星罗棋布心旷神怡繁衍碧波浩淼

2?指导书写.重点指导"礁"和"域俩个左右结构的字.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 上节课我们读了&t;&It;美丽的南沙群岛>>这篇课文你们知道些什么? 2. 这节课请同学们放慢脚步,边读边想象,细细欣赏那蓝色宝库般迷人的海岛. 二?精读感悟 1?传说中的南沙群岛是什么样的?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 "晶莹的珍珠"指什么 ---- 串串晶莹的珍珠"说明什么? (岛屿多) (2) 南沙群岛有多少岛屿?齐读第二句,边读边想象. (3) 指导朗读第一,二句. 师小结. (4)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是怎样在南沙群岛上生活的?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送东阳马生序》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送东阳马生序》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实词和虚词。 2.把握赠序的特征和本文对比的说理方法。 3.辩证地看待学习中的难与易、苦和乐。 第一课时 【美好积累】 一、自主学习 1.走进作家作品 2.文化常识 关于“序” 古代“序”有两种:一是介绍、评论文章的序;一是临别赠言的赠序。本文属于赠序。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种写法。 《送东阳马生序》是作者给同乡(东阳)一位姓马的晚辈(马生)的临别赠言(序)。这是一篇赠序,有别于介绍评价的序。 3.一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划出自己认为难读的字词,做好标注。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嗜学(shì)逾约(yú)俟其欣悦(sì)叱咄(chì du)皲裂(j n)媵人(yìng )负箧曳屣(qiè x )缊袍(yùn )既加冠(guàn )以衾(q n )容臭(xiù)烨然(yè)弗之怠(dài ) 4.二读课文,要求读出节奏,小组讨论以下节奏的划分并说出划分依据。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5.三读课文,要求读懂内容,小组合作,结合预习与课下注释理解下面文言现象。记录下自己有疑惑的地方,组内解决。 (1)重点实词 余幼时即嗜学(爱好,喜欢) 无从致书以观(得到)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常常、借、向、用手、用笔) 弗之怠(不)(松懈) 不敢稍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成年)(学问)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担心)(大)(交往)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曾经)(奔向)(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高)(填满) 余立侍左右(侍侯) 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引,提出)(询问)(侧)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训斥)(更加)(周到) 俟其欣悦(等待)(心情高兴)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愚笨)(终于) 负箧曳屣(背)(书箱)(拖)(鞋子) 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服侍的人)(浇洗)(被子) 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暖和)(居住)(旅店) 同舍生皆被绮绣(华丽的衣服)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宝石)(腰佩) 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光彩照人的样子)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旧絮)(破) 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毫无)(羡慕)(足够)

排列组合复习教学设计

《排列组合的复习》教学设计 上传: 李火年更新时间:2012-5-8 6:27:3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够熟练判断所研究问题是否是排列或组合问题; (2)进一步熟悉排列数、组合数公式的计算技能; (3)熟练应用排列组合问题常见解题方法; (4)进一步增强分析、解决排列、组合应用题的能力。 2.能力目标 认清题目的本质,排除非数学因素的干扰,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注重不同题目之间解题方法的联系,化解矛盾,并要注重解题方法的归纳与总结,真正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德育目标 (1)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认识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 (3)解决问题能抓住问题的本质。 教学重点:排列数与组合数公式的应用 教学难点:解题思路的分析 教学策略: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在必要时给予指导和提示,学生的学习活动采用自主探索和小组协作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媒体选用:学生在计算机网络教室通过专题学习网站,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测度等)进行自主探索和研究。 教学过程 一、知识要点精析 (一)基本原理 1.分类计数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可以有类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办法中有种不同的方法,……,在第类办法中有种不同的办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种不同的方法。 2.分步计数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需要分成个步骤,做第一步有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种不同的方法,……,做第步有种不同的办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种不同的方法。

3.两个原理的区别在于一个与分类有关,一个与分步有关即“联斥性”: (1)对于加法原理有以下三点: ①“斥”——互斥独立事件; ②模式:“做事”——“分类”——“加法” ③关键:抓住分类的标准进行恰当地分类,要使分类既不遗漏也不重复。 (2)对于乘法原理有以下三点: ①“联”——相依事件; ②模式:“做事”——“分步”——“乘法” ③关键:抓住特点进行分步,要正确设计分步的程序使每步之间既互相联系又彼此独立。(二)排列 1.排列定义:一般地说从个不同元素中,任取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个不同元素中,任取个元素的一个排列。特别地当时,叫做个不同元素的一个全排列。2.排列数定义:从个不同元素中取出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个不同元素中取出个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表示。 3.排列数公式:(1)…,特别地 (2)且规定 (三)组合 1.组合定义:一般地说从个不同元素中,任取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个不同元素中取出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2.组合数定义:从个不同元素中取出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个不同元素中取出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表示。 3.组合数公式:(1) (2) 4.组合数的两个性质:(1)规定(2) (四)排列与组合的应用 1.排列的应用问题 (1)无限制条件的简单排列应用问题,可直接用公式求解。 (2)有限制条件的排列问题,可根据具体的限制条件,用“直接法”或“间接法”求解。2.组合的应用问题 (1)无限制条件的简单组合应用问题,可直接用公式求解。 (2)有限制条件的组合问题,可根据具体的限制条件,用“直接法”或“间接法”求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