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中庸”与古希腊“中道”之比较

儒家“中庸”与古希腊“中道”之比较
儒家“中庸”与古希腊“中道”之比较

儒家“中庸”与古希腊“中道”之比较

摘要:孔子从济世安民的目标出发而创建以”仁”为宗旨、以”中庸”为方法的儒家学说,他的学说既具有理论上的高度,又切合社会现实、切合日常生活而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亚里士多德从他的”研究哲学是为了求知,不是为了实用”的本旨出发,他的学说不考虑在现实社会中的实用性和可行性,而完全是作为纯思辨的理论而存在。因此二者在”中道”的理论上形成了很大差异。

关键词:中庸;中道

如果说”仁”是儒学的宗旨、内容或总目标,”礼”是为了实行”仁”的宗旨而必须遵循的具体条文,或者儒学的外在形式或实施”仁”的具体手段,那么”中庸”则是贯穿于”仁”与”礼”两者之间的方法论。

一、儒家的”中庸”思想

儒家创始人孔子认为,远古圣帝尧、舜、禹相传的”允执其中”,乃是适用于处理一切事物的基本法则,于是加以继承发展而创建了全面而系统的方法论中庸之道。

所谓”中”,它是一种体现处理事物正确性的基本原则,是指人的主观认识和行为与事物的客观实际适相符合,从而达到一定的预期目标,故含有合乎客观规律的”真理”之意。若从”庸”字的通常意义中引申出来的哲学意义而言,历来有两种解释:其一是作为常理或定理解。其二是作为运用解。它体现了适用于一切事物的普遍性。所谓”中庸”,就是正确而普遍的真理。

国学大师 论中庸与中道的区别

国学大师论中庸与中道的区别 儒家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中庸, 佛家释尊的核心思想是中道(又称中路或单字”中”). 于是很多人便把儒家的中庸与佛家的中道混为一谈了, 认为两者指得是同一件东西. 那么这两者是否是同样的含义呢? 我们先来分析中庸. 本文摘自国学经典网 子程子曰: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后是圣人则定义为: 中者,天下之正道; 庸者,天下之定理. 至于朱熹的定义就显得有些模糊了. 国学大师朱熹曰:“中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名。庸者, 平常也。” 至于还有人说中庸是“折衷主义”, 说中庸是“和稀泥”, 这都是属于不明之见了, 暂且不用去讨论. 我私下里认为, 诸多的注释之中, 尤其以子程子的注释最为经典, 也最符合原意. 然而, 子程子对庸字的注解似乎又有一些模糊. 不易就是庸吗? 对此笔者认为, 要了解这一点, 还需要分析一下中国语言文字的特点. 中国语言文字有个一而含二的特点. 所以, 子程子在此处讲的不易, 实际上是指内含变易的不易, 而绝非纯粹的不易. 笔者曾经在两年前就提出过关于庸字的论述: 中以易行, 易以中恒, 庸道成也. 所以笔者对庸字的解释恰恰是与子程子的注释截然相反. 但是这只是名义上的相反, 实际上的含义却是同一的, 要理解此点, 还需要回归到前面论述的中国语言文字的特点上去. 关于佛家的中道思想, 虽然也含有中字, 但是这个中与儒家的中字显然不是一个含义. 我们来看一下六祖慧能的坛经中体现的中道的思想: “出语尽双,皆取对法,来去相因。究竟二法尽除,更无去处。”这 是一个典型的持”中”的态度, 可以发现, 这和儒家的中庸根本粘不到边. 再如: “善不善等”, “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等等. 其中以”佛法非法非非法”一言最为代表了, 这是带有佛家最鲜明的中道思想的言语表达. 而心经中色不

学习老子的中庸之道

4.3.3老子之道与中庸 我们认为,孔子和儒家中庸之道的深层涵义,在很大程度上与老子的自然之 道相通。甚至是有所继承和借鉴。老子吸收了自古以来的中道思想,提倡“圣人 去甚,去奢,去泰”④;主张“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⑤;主张效法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反对“损不足以奉有余”⑥;主张“持 而盈之,不如其己”⑦;主张“不如守中”⑧。孔子受前人(包括老子在内)中道 思想的启发,发现中庸是一种值得挖掘和提升的概念,试图在哲学的层面对中庸 进行重新的诊释和建构,但孔子并未完成中庸的哲学建构。 前面讲了,在郑玄、程颐、朱熹等人看来,孔子所讲的中庸即“天命所当然” 的“天下之正道”和“常道”、“定理”。而老子“道”最主要的意思就是指客观存 在于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都必须遵守的宇宙总规律。作为“天下之正道”、“常道” 的中庸之道与老子这种宇宙规律之道在本质上是完全相通的。 老子认为:“道”标志着宇宙变化的有序性,即规律。这个世界并不是杂乱无章的,事物的运动变化遵循着各自的规律。规律的最大特征就是具有普遍性的 意义。那么什么状态是事物最普遍的状态呢?事物的中正之道就是最能代表事物 本来面目的一种状态。老子提出的作为宇宙总规律的“道”,可以理解为程颐所 讲的“天下之正道”;而老子的“德”是指万物的本性,即每个事物自己的那部 分规律,其实是具体事物自身的“道”。那么,宇宙的“道”生养万物之后,万 物又各有其自己的“道”,所以说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消亡,各有自 己恒定的规律,即“常道”。事物的任何运动变化遵循着这些代表普遍规律的“常 道”。老子深感这种规律的不可言说,借“道路”的“道”对这种规律和运动做 了大致的描述:“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 曰返”①。说到万事万物最一般的状态,老子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 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②在老子看来,“道”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 曰“反”、二曰“常”。“反”即“返”,也就是说,“道”生万物,然后万物 消亡之后又都复归于“道”,这个“道”就是事物最本性的“中”的状态。所谓 “常”,是指规律这种“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③的自然本性,万事万物最终都 将回到这种最本性的虚静状态。所以老子说:“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 常。”④回复到事物的本性,这才叫做“常”。万事万物不管如何变化,总归脱离 不了它们自身的规律,而这种规律就是一种中正、恒常的“中道’夕、“正道”。朱熹 解释“中庸”时说“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⑥,就是说中庸之 道乃天命所成的宇宙万物自身精微极致的规律之道。 《老子》第五章说:“天地之间,其犹真禽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 穷,不若守中。”⑥对其中“不若守中”一句的解释,历来颇具争议。有两种解释 比较普遍,⑦第一种观点认为“中”乃“冲”的网坏,“不如守中”本应为“不如 守冲”。如陈鼓应先生引严灵峰“‘中’字疑系‘冲’字之网坏,失去‘水’旁, 校者不察,遂改为‘中”,一说,把“守中”解释为“守冲”,表示持守虚静的意 思。⑧第二种观点认为“守中”即悟守中正之道,即“无为”之道。如蒋锡昌说: “此‘中’乃老子自谓其中正之道,即‘无为’之道也。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守之’即‘守道’,亦即此文‘守中’。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言人君‘有为’则速穷,不如守清静之道为愈也。”① 我们认为老子的“不如守中”的“中”实质上是指虚静无为的“中正之道” 两者把“中”都最终解释为“虚静”或者“清静”“无为”的状态,有一定的道理, 基本意思都一致,都符合老子的思想主旨。但把“中”解释为“冲”实属臆测,

伊斯兰教_中道_观与儒家中庸思想之比较

“中道”思想在伊斯兰文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伊斯兰文明追求和平,向往安定的思想根基。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家文明也非常重视对中道思想的研究,并把这种思想称之为中庸,把它看作最高的道德范畴。比较伊斯兰文明中的中道思想与儒家文明中的中庸思想,对于我们研究世界文明中的共性 和差异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伊斯兰文明“中道”观与儒家中庸思想的差异伊斯兰文明中的中道思想是与其宗教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要理解伊斯兰文明的中道思想首先要明确它的宗教的一般原则,即其“真主独一”的基本教义,这一教义构成了伊斯兰教中道思想的一般标准。正如《古兰经》所云:“我这样以你们为中正的民族,以便你们作证世人,而使者作证你们。”因此,评判一个民族是否“中正”的标准就是是否承认存在一个独一无二的真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伊斯兰文明的中道思想主要是为伊斯兰教信仰服务,是在伊斯兰教的基本前提和框架之下进行阐发。在“真主独一”的原则之上,伊斯兰教要求穆斯林在宗教生活中谨守中道,不搞偏激,遵循正路。《古兰经》 诫喻穆斯林:“你应当按照天命而遵循正路,与你一 起悔过的人,也当遵循正路。你们不要过分,他(指真 主)确是明察你们的行为的。” [1] 经文中多次强调的“我的正路” ,就是指“中道”。据圣门弟子加尔比传述:先知穆罕默德当时为了向一些穆斯林说明上述《古兰经》经文中的“正路”是什么,他画了一条线,并 且把他的手放在中间的线上,接着宣示了这段经文。[2]176 由此可见,伊斯兰文明中的“中道”思想的基本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宗教的权威,而且在伊斯兰文明中“中道”思想的传播主要依靠的是先知穆罕默德的教导,它的最初形式也是通过《古兰经》中以真主口谕的形式而得以流传。因此,伊斯兰文明中的“中道”思想具有明显的宗教信仰色彩,成了现实的人通向真主的一种道路和方法,同时也成了评判现实中的人的宗教态度的一个标准。 与此相比较,儒家的中庸思想所注重的是对日常生活中人的伦理人常的规定,是道德等级的约束,把它作为划分世人品级的标准。中庸一直被看作是儒家的重要道德准则,是儒家所追求的为人处世的最高规范。在孔子及儒家学者的心目中,中道为贯通 收稿日期:2010-01-09 作者简介:张晓楠,江苏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部教师。 伊斯兰教“中道”观与儒家中庸思想之比较 张晓楠 (江苏省委党校,江苏南京210004) [摘 要]中道思想是世界各大文明共同关注的思想之一,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明对其都有 精辟的论述。从二者之间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儒家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对这一共通思想论述的差异性和相似性,从而更好地理解二种文明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为消除文明间的对立和隔阂提供思想上的支持。 [关键词]中道;伊斯兰文明;儒家;中庸思想doi:10.3969/j.issn.1009-0339.2010.01.019[中图分类号]B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339(2010)01-0080-03 第21卷第1期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Vol.21No.12010年2月Journal of Guangxi Institute of Socialism F eb.2010 80

中庸与无为

论孔子中庸之道与老子无为思想的异同 课程名称:中国哲学专题研究 年级:2013级 院系:政法学院 专业:伦理学 学号:2130302021 姓名:李园花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一、孔子中庸之道 (2) (一)词源学意义上的厘清 (2) 1、中 (2) 2、庸 (2) (二)中庸之道的内涵 (3) 1、集德性之特征、方法与境界的中庸 (3) 2、融经与权之中庸 (3) 3、注情与理之中庸 (3) (三)中西中庸观 (3) 二、老子无为思想 (4) (一)无 (4) (二)为 (4) (三)无为之内涵 (5) 1、无为是达到道家自然的手段。 (5) 2、从自然与人为的高度排斥妄为。 (5) 3、尊重事物的本来状态,但并不否认发展。 (5) 三、孔子中庸之道与老子无为思想的异同 (5) (一)异 (5) (二)同 (6) 1、同是一种境界 (6) 2、同时一种原则 (6) 3、同是一种手段 (6) 注释: (7) 参考文献: (7)

论孔子中庸之道与老子无为思想的异同 摘要:孔子的中庸之道和老子的无为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和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作为儒家伦理精髓的“中庸之道”之内涵的把握与对作为道家核心概念的“无为”之内涵的理解在现代社会发展中都存在误解、误用的问题,正确理解和深入把握二者各自的内涵及其异同对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高个人修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中庸无为 “中庸”一词最早见于孔子《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1】中庸思想在古代中国思想史上是极其重要的思维方法和修养之道。一方面,《中庸》难读难懂,另一方面,“中庸”思想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地遭到误读,一些人认为“中庸”无非是保守性、折中主义的代名词,应该给予批判和抛弃。朱自清认为,以往曾作为启蒙教材的《四书》,到了今天却成了很难读懂的“天书”,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是敬而远之,实在令人痛心。要准确理解“中庸之道”,首先要从词源学意义上来分析,以更为准确的把握其真实内涵,还历史一个本来面目。 一、孔子中庸之道 (一)词源学意义上的厘清 1、中 “中”在先秦古籍中意义有三:一指中间或两者之间;二指适宜、合适、合乎标准;三指人心、内心的和谐境界。“中”既有内在的辩证规定,又有外在的超越性。“中”表征为一个恰好的“度”,是在面对复杂对象时精确把握事情的“分寸”。“中”强调的度既不能过,又不能不及。这一合适的“度”非同小可,不可小看。同时,“中”还意味着合乎一定的标准或法则,意味着与人的生命和谐感具有某种同形同构的心理内在性。而作为伦理概念的“中”其含义主要集中在后两层,《中庸》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2】即是说“中”是人所固有的一种内心状态,是一种本然的合乎天地自然的内在精神状态。当然,除了后两层含义之外,第一层含义即处于两者之间,这是通常情况下对“中”的最普遍的解释,但其含义并不是说处于两者之间的都可以说是中庸,因为其正确性并不是由其“中间性”所决定的,最终在于后两者意义的支撑才能够成立。 2、庸 “庸”的含义在古籍中主要有二:一指用,即实践“庸者,用也”,是把握了纷繁复杂事物的度,并将这个度运用到生活和实践中;二指常行常道,所谓“庸,常也”即是说。中庸本质上不是一般的平庸、平常,不是平庸和放纵,而是更高的合于礼的要求来约束自己,像老子的为道日损一般,减轻对物欲的贪婪而更多一些平常之道,合乎规律的生活,从而达到一种“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天人合一的圣人境界。

浅谈中庸主义

中庸主义,又称中道,作为一个与极端主义相对的概念以其强调缓和矛盾、避免偏激等特点,历来受到中外许多思想家的推崇,亚里士多德就是其中之一。亚里士多德在探讨幸福与美德的过程中提出了他的中道学说,并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分析论证.亚氏的中道思想是对古希腊传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与通常所说的折衷调和主义有本质区别,闪耀着辩证法思想的火花.亚氏的这一思想在今天对于节制人的私欲,提升人的道德情怀有着重要意义. 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就是一种与过度与不及相对而言的状态,即适度、适当的状态,他同时指出对人与对事物的中道是不同的。他认为:“就事物自身而言的中间,我指的是距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中间。这个中间于所有的人都是同一个一。相对于我们的中间,我指的是那个既不太多也不太少的适度,它不是一,也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 对于中庸之道,我们都不陌生。在中国历史上也有一位推崇“中庸之道”的思想家——孔子。孔子的中庸之道与亚里士多德的有哪些相同及不同呢? 首先,二者的理性精神观是一致的:不走极端。中庸或中道,要在持“中”,不走极端,强烈地反映出人类的理性精神。其次,在主体指向的指向上,无论是孔子还是亚里士多德都认为中庸是一种至上美德,并非人人具有,平常人只有完善自己的人格,逐渐向中庸美德靠拢。最后,是思想方法的一致:致中和适中。作为一种思想方法,中庸和中道要求人们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时,要“致中”和“时中”。由于

时代背景与阶级的差异,亚里士多德的中庸观与孔子的也有不同的地方。(1)经验德性论与先验人性论的不同亚里士多德将伦理德性看成是一种习惯或性格,所强调的是这种德行的产生途径是后天性的,是在“习”中逐渐形成的。(2)德性自愿与道德自觉的不同孔子的中庸思想更强调一种道德上的责任感、义务感,而亚里士多德中道论更注重道德行为的意志自愿性。 亚里士多德说:“德性非出生于天性,但也不违反天性。自然给我们以获得德性的才能,这种才能是由习惯而完善的。”由此可见,德行并不是天生就有的,上天只是赋予了我们获得这种德行的可能性,我们是在后天的不断实践过程中来获得德行,在实践中将这种德行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实践是将德行变为现实的途径,如果没有实践,德行永远只能使可能。同样,我们由于实行诚实,而成为诚实的人;由于实行谦虚而成为谦虚的人,由于实行节制而成为节制的人。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就是“在适当的时间和机会,对于适当的人和对象,持适当的态度去处理,才是中道,亦即是最好的中道。”也就说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不能用极端的观点来看待问题。这对于人类的发展是有重大的启示意义的。从个人发展角度看,用中道思想来要求自己,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正视自身的优点和不足,能不断地促进我们改正缺点,完善自身,有利于我们成为一个积极有度的人,对于个人的长远发展是非常有益的。这应该是我们每个人所追求的境界。

中庸之道与处事之方

中庸之道与处事之方 (提纲) 引言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提出?轴心时代?( Axial Period)的说法,认为大约在公元前800至前200年之间,特别是公元前500年前后,中国、印度、波斯、犹太和希腊的先哲们几乎不约而同地涌现出来,创言立说,奠定了各自文明的基本框架。处于这一时期的先秦诸子们便创发了引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达上千年之久的道德理念。孔子首倡并被儒家不断诠释的?中庸?观念,就是其中一种具有现代性的积极的思想元素。 一、中庸的价值何在? 儒家传统的中庸之道蕴涵了为人处事的大智慧与真精神,它小可以使个人进退有度,左右逢源,把处理大事小情的分寸感拿捏到极至,大则有助于社会共同体的方针大略免于畸重畸轻,忽左忽右,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1、高明之举 中庸之道是人类较早领悟到的一种思想方法与为人处事的原则,中西方的先哲多把中庸作为人类崇高的美德和境界而孜孜以求。

?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 ?在一切事情,中庸是最好的。?(毕达哥拉斯《金言》) ?美德乃是一种中庸之道。?(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 2、难以获得 中庸这种道德境界与做事原则,常常可望而不可即,可求而难得。?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中庸》) 3、君子所为 能否真正做到中庸,是君子与小人、社会精英与普通民众的区别所在。任何社会,可称为君子或精英者总不在多数,故尔,中庸之德也必然少见。 二、何谓中庸? 1、?中?与?中心崇拜? ?中?与?中央?概念、?中国?称谓以及?中心崇拜?之关系。 2、中庸=中用=用中 哲学意义的?中?有中正、中和、中庸、不偏不倚诸义。?庸?字最普通的意思为?用?。?中庸?一词首见于《论语〃雍也》,多见于《礼

浅析中庸与中道之比较(一)

浅析中庸与中道之比较(一) 论文关键词:中庸之道;中道美德;伦理思想 论文摘要:中庸与中道,二者意义较为相近。中庸概念由孔子首先提出来,《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亚里士多德也提出了中道美德这一观点,指出在实践事务上也和在感情事务上一样,存在过度、不及和适中三种情形。他认为道德德性是适度,它是两种恶即过度与不及的中间。中庸与中道相比较,在伦理学和政治哲学等诸方面存在着怎样的异同,本文将从中庸与中道的理论提出、思想内涵、达到途径等方面予以论述。 一、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 孔子(前551一前479),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国文化的第一位集大成者。当时多变的政局使他的政治抱负难以施展,历经了14年周游列国的颠沛流离生涯。虽即如此,但孔子仍克己修身,反躬自省,游说于诸侯。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奴隶社会衰亡、新兴封建制逐渐兴起的交替时期,在这种变革动荡的时代中,许多人都会提出不同的主张。孔子在政治上强调以礼立国“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同时,《论语·子路》中还记载了他提出的尊君而不主张独裁的言论。在这种时代和文化背景下,孔子所提出的中庸,就是倡导以礼修身养性,这便是中国家国一体的文化特征,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从家族伦理到国家伦理精神的体现,充分反映出孔子伦理思想的进步,以及为调和当时的阶级矛盾、社会矛盾服务的主观政治思想意愿。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希腊科学精神的集大成者。在他的伦理思想里“中道”居于核心地位,是最高的善。这也是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方法论和全部思想的基石。亚里士多德生活在古希腊由城邦奴隶制向中央集权奴隶制过渡的时期。各城邦内奴隶主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十分激烈。中小奴隶主破产,社会财富大量集中在大奴隶主手中。马其顿帝国建立后,希腊各城邦均受其统治,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亚里士多德提出了理想国家的形式,他认为以中小奴隶主阶级为主体的共和政体,既是最好的,又是稳定的。这种政体的优点还体现在中产阶级适应理性,不会走极端。他说:“在一城邦中,所有公民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阶级)—极富、极贫和两者之间的中产阶级。”这一中道理论的提出,虽然只是他的一种乌托邦式的政治幻想,但这与亚里士多德所处的时代和位置密不可分,他当时作为亚历山大大帝的家庭老师,与马其顿王亲有非常特殊的关系,为维护马其顿帝国的统治利益,他提出这一中道伦理观,想以此来协调各方面的矛盾。 孔子的理论提出比亚里士多德早一个多世纪,但纵观他们所处的相似的动荡而变革的时代背景,他们的中庸与中道思想提出的主旨意图,却有极其相近之处。中庸与中道思想是中西方伦理精神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它反映出人们一定的价值标准和文化取向,是人类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无论是在中国思想发展史,还是在西方思想发展史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二、中庸与中道的思想内涵 孔子非常崇尚中庸,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那么何为中庸?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强调君子应以中庸为行动指针,以中道行事,这便是合乎天地好生之德。中庸强调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恰到好处之度。《论语·先进》中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这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有共通之处,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道德德性必定是以求取适度为目的,同感情与实践相关,而感情与实践中存在着过度、不及与适度。而过度和不及都被他称之为恶,都同样会毁灭德性。正如他所举例,这就像体力与健康的情形一样,锻炼过度或过少都损害体力。同样,饮食过多或过少也会损害健康,只有适量的饮食才能增进和保持健康。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把中庸、中道归于“至善”。《中庸》载:“喜怒哀

(完整版)中道与狂狷

中道与狂狷 孔子曰“过犹不及”。《中庸》四章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一般都把“中庸”理解为不走极端,在“过”与“不及”两端进行折衷权衡,选取一个无过无不及、所谓恰到好处的中点,如不卑不亢、不紧不慢、不瘟不火等。这样理解“中”,似乎也能从《中庸》六章“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于民”一句得到印证。 虽说“庸”字有“平常”之义,但中庸之道决不是这么简单易行。《中庸》九章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实现天下均贫富,爵禄不合礼义而坚决不受,为了道义可以赴汤蹈火,这三种情况都能实现,但践行中庸之道也是不可能的。 先确定两端,经过分析思考而取一个“中”,如此理解中庸之道,中庸就成了外在的原则、方法。而《中庸》三章引孔子之言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论语》中的原话是:“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研读此章可知,其一,中庸不是方法论,不是思维方式,而是内在的德性。其二,中庸不是通常所谓“取中”,而是“至极”。中庸是最高最圆满的德行,是至真,也是至善,《大学》所谓“止于至善”才是中庸。孟子道性善,荀子说“人之性恶”,告子主张“性无分于善不善”。决不能认为孟子与荀子各执一端,而断定告子之人性无善无恶论合乎中道。 孔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如果仅从字面意思去理解“狂者进取”与“狷者有所不为”,狂者是“过”,狷者是“不及”,“中行”即是取“中”,所谓“无过无不及”。这样理解是浅显的,也是错误的。孟子曰,“孔子岂不欲中道哉?不可必得,故思其次也”;“狂者又不可得,欲得不屑不絜(洁)之士而与之,是狷也,是又其次也”。孟子对中道、狂者、狷者的界定是:中道为至极,其次是狂者,再其次是狷者。可见中道不是在“狂”与“狷”之间选取一个中点,而是从“狷”到“狂”以至于“中道”,德行与境界越来越高,越来越难以实现。 什么是狂者?孟子曰:“其志嘐嘐然,曰:‘古之人,古之人’,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

何谓中庸之道

中庸是孔子思想方法的核心。“中”是“不偏”,“庸”是“不改”,而“中庸”就是“中和恒常”的意思,也就是适度、合乎中道的方法。虽然《论语》对中庸的直接论述不多,但书中许多地方都间接地体现了中庸的思想方法。例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仁”就在这种思想方法中蕴育,礼的规范就在这种思想方法中表现。中庸也讲“位”的问题,在其位谋其政,而不在其位谋其政则是犯上作乱。当然,中庸也不是主张无原则的调和,中庸必须符合“礼”的规范和体现“仁”的精神。 过犹不及 最能表现孔子中庸思想的故事,莫过于“过犹不及”。有一次,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哪一个比较贤能?”孔子说:“子张做事过头了一些,而子夏做事又稍嫌不足一点。”子贡就说:“那么就是子张强一些了。”孔子回答说:“太过和不及同样不好。”孔子又对众多弟子说:“曾参的个性迟钝,子张的志向过高而流于偏激,子路的性子太刚猛,颜渊是比较有希望能成就的,只是常困于贫穷!子贡不安于命而做生意,却能每次猜中物价的涨跌,而赚了大钱。”由此可见,中庸最好的境界,就是不走极端,而取其中道。 六言六弊 孔子的中庸思想具体体现在“六言六弊”之中。孔子问子路:“你听过六种美德伴随六种流弊的说法吗?”子路纳闷地说:“没有听说过。”孔子便告诉子路:“喜欢仁爱却不好学,便会流于愚昧;喜欢聪明却不好学,便会流于放荡;喜欢正直却不好学,便会有急切的毛病;喜欢勇敢却不好学,便会招致祸乱;喜欢刚强却不好学,便会有狂躁的毛病。”这里孔子将仁爱、聪明、诚实、正直、勇敢、刚强六种美德与学习联系起来,因为学习是一种最好的实践活动,任何美德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正确地表现出来,如果不能发奋好学,个人内在的品德都会变得偏颇狂热而不切实际。

佛教的中道与儒家的中庸

佛教的中道与儒家的中庸 佛教教义。佛教认为最高的真理。所说道理,不堕极端,脱离二边,即为中道。《大宝积经》卷一百一十二:“常是一边,无常是一边,常无常是中,无色无形,无明无知,是名中道诸法实观;我是一边,无我是一边,我无我是中,无色无形,无明无知,是名中道诸法实观。”同经卷五:“若说有边则无有中,若说有中则无有边,所言中者,非有非无。”《大智度论》卷四十三:“常是一边,断是一边,离是两边行中道。”又“诸法有是一边,诸法无是一边,离是两边行中道”。大小乘对中道解释不尽相同。 1、小乘佛教一般以八正道为中道。《中阿含经》卷五十六:“有二边行,诸为道者,所不当学,……舍此二边,有取中道,成眼成智,成就于定而得自在,趣智趣觉趣于涅槃,谓八正道。” 2、天台宗以实相为中道,把中道作为三谛之一,即空谛、假谛、中道第一义谛。 3、法相宗以唯识为中道,主张无有外境故非有,有内识在故非空,非空非有是中道。即是唯识义。《成唯识论》卷七:“故说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无及有故,亦即是中道。” 4、三论宗以“八不”为中道。《中论疏》卷二:“中道佛性,不生不灭,不常不断,即是八不。”中道又是一真不二之谓,含义亦与真如、法性、法身、法界、佛性、实相等相同。 儒家的中庸在《论语》中,孔子把在“中庸”看成是一个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他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高智慧。其含义大致有三: 执中守正就是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折中致和就是执两用中和而不同。 因时制宜就是与时俱进通权达变随机应变 所以综合起来, 中庸,就是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在处理矛盾时善于执两用中,折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并且随时以处中,因时制宜,与时俱进。 评 一、儒家中庸之道 (一)中庸之道,随着社会的需要和它自身的发展,在儒家哲学思想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如果要想全面了解中庸之道在儒家哲学思想地位的这个变化,就必须从中庸之道发展的阶段性进行探索。大致说来,中庸之道发展的阶段性可以分为:(1 )由孔夫子率先提出的中庸之道的初期阶段;(2)子思的《中庸》把中庸之道推进到系统化的阶段;(3)经过将近千年的沉寂,到唐中叶古代经济文化发生巨大变动,由韩愈李翱特别是李翱吸收了佛家思想,把中庸之道提到“复性”的境界,于是中庸之道不仅具有方法论的意义,而且进入到世界观的领域。宋学就是以此为契机,开创了新时代和新风气的。 (二)中庸之道是由孔夫子最早提出来的。《论语》所载虽然不多,却是中庸之道最基本的内容。如《论语·雍也》章所载: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这句话把中庸之道的重要意义说得非常明白,达到至高无上、无以复加的地步。而在《论语·先进》章中说: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