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树名木的复壮与养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古树名木的复壮与养护

摘要:本文介绍了南宁市良庆区现有古树名木的品种、分布、树龄以及生长概况,并就古树名木出现生长衰败的现象进行分析,对古树名木的复壮养护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

关键词:古树名木复壮生态环境养护病虫害

1 古树名木的作用

古树名木是人类社会变迁的历史见证,是研究古自然的重要材料,在改善生态环境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科学测定,一棵大树一天可蒸发约400kg的水,空气温度可增加54%,不失为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

2 良庆区古树名木的分布状况

良庆区现有在册古树名木505株,分为10个科,11个属,14种,分别为小叶榕、高山榕、龙眼、荔枝、桑树、红椎、梓树、橄榄、黒榄、芒果、杨桃、木棉、扁桃、乌墨。其中以榕树类居多,共356株。这些古树名木分布在98个村屯和一个园艺场。其中有古树名木5株~10株的村屯有17个,10株~20株的村屯有3个,20株以上的村屯有3个,最多的一个村屯是和平村思芦坡有古树名木42株。古树名木树龄在100年~120年的有189株,树龄121年~150年的有140株,树龄151年~300年的有169株,树龄301年以上的有7株,其中有4株小叶

榕和一株红椎树龄是400年,有一株大叶榕是800年树龄。目前这些古树名木大部分长势良好,但也有少部分古树名木长势极其衰弱,濒临死亡。

3 现存古树名木生长衰败的原因

造成古树名木长势衰弱甚至死亡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树木本身的内在因素及外界环境因素。

3.1 古树名木自身生理机能衰退

古树名木一般树龄均在百年以上,随着树龄的不断增大,活力逐年下降,抵抗病虫害侵染力低。由于树木根系生长势弱,地上部分得不到充足的养分,死亡的枝条多,抗风雨侵蚀能力弱,这是古树名木衰弱的内因所在。

3.2 恶劣天气对古树名木的影响

古树名木一般树冠高大,极易遇雷击造成灼伤或焚毁。大暴雨易造成地下水位过高,使其积水烂根。冬季的霜冻低温对古树的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

3.3 生态环境的改变对古树名木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自然条件也向着不利的一面改变,使树木所处生态环境条件较差,从而造成古树名木长势下降。

3.4 人为的伤害对古树名木的影响

有些古树名木种植在村头街边,空闲之余人们喜欢在树下闲聊玩耍,并搭建石台、石凳、球台等。造成地面受踩踏严重,使得土壤密度增大,透气性减弱,影响了树根的生长和养分的吸收,从而造成古树名木逐年衰弱,枝叶稀疏,叶色残绿并有黄化现象和生长势回缩现象。

3.5 病虫害对古树名木的影响

常见的食叶类害虫有灰白蚕蛾Qcinara waxians walk、透翅榕毒蛾perina nuda Fabriclus、朱红毛斑蛾phau flammans walkec,幼虫取食榕树叶片,严重时整株叶片全部吃光。蛀干害虫有天牛Imantocera penicillata(Hope)、家白蚁Coptotermes formoosanus shiraki这类害虫侵入木质部造成树木中空,生长严重受阻,从而影响树根,树干的牢固度,使树木容易被大风折断或造成全株死亡。

4 古树名木的复壮措施

在古树名木的生长期限内应采用各种有效的措施,以延长其寿命。就古树衰弱的现状来看,常表现为树干腐朽空洞,冠形残缺,顶梢枯萎,枝叶凋零,病虫害严重,根系生长不良等等。古树名木的复壮就是针对这些现象采取相应措施以达到复壮的目的。

4.1 改良土壤引导根系生长

古树名木几百年生长在一个地方,土壤里肥分有限,常呈现缺肥症状;加上人为踩踏,通气不良,排水不畅,影响根系生长,进而造成地上部分日益萎缩。改良土壤的方法:一是换土,即在树冠投影范围内,深挖0.5m,将原来的旧土与沙子,腐叶土,干鸡粪、锯末及少量的复合肥混合均匀后再进行回填。对排水不良地域的古树名木换土时,同时挖深3m~4m的排水沟,下层填以大卵石,中层填以碎石和粗砂,再盖上无纺布,上面掺细沙和种植土填平,使排水顺畅。二是对树木根基水土流失地域用种植土填埋,厚度在40cm以上,填土范围以树根全部填在土中为准,一般不少于树冠投影面积,地表可栽植花草,四周砌池挡土。三是使用生物制剂,用活力素或生根粉配水浇根使根系生长量增加,树势增强。

4.2 修剪去腐

当树冠外围枝条衰弱时,用回缩修剪,截去枯弱枝以促进发新壮枝。对腐朽严重的主干,直接进行去腐清创,在杀菌消毒后,做防腐处理。

4.3 桥接

对树势衰弱的古树,可采用桥接法。在需桥接的古树周围均匀种植2株~3株同种幼树,幼树生长旺盛后,将树干一定高度处皮部切开,将幼树树枝削成楔形插入古树皮部,用绳子扎紧,使其愈合。由于幼树根系的吸收能力强,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古树体内的水分和养分状况,

对恢复古树的长势有较好的效果。

4.4 引根

榕树的气生根发达,可将气生根引入土里,让其生长发育成一株主干,对古树即可起到支撑的作用,又可吸收更多的养分,改善古树的吸收功能,延长古树的寿命。具体做法,在古树树冠下四周均匀选择下垂的气生根,用直径8cm~10cm的竹筒或塑料管,把气生根套入管内,再往管内填入种植土,管的上端离树干约10cm,下端埋入土内10cm~15cm,平时经常往管内灌水,或挂吊瓶滴水。一年以后,气生根扎入土内,粗约3cm时,即可把管拆除,视气生根的生长情况,可以不断进行引根,5年~10年后,即可形成独木成林的景观。

4.5 补洞治伤

填补树洞时先刮去腐烂的木质,用硫酸铜或硫磺粉消毒,然后在树洞内壁涂水柏油防腐剂,为了恢复和提高观赏价值,表面用1∶2的水泥、黄沙加色粉面,按树皮色、皮纹进行装饰。

5 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

(1)每年应对古树名木的生长情况做调查,并做好记录,发现生长异常的情况,应进行原因分析,及时采取养护措施。

(2)对500年以上的古树名木及易受毁坏的古树名木设置围栏保护。围栏与树干距离不小于1.5m,围栏内种植一些地被植物,以保持土壤湿润、透气。

(3)根据树种对水分的要求进行浇水或排水。一般古树要求土壤含水量在14%~15%为宜,高温干旱季节,要浇透或进行叶面喷淋。根系分布范围内需要有良好的自然排水系统,不得长期积水。无法沟排的需要增设盲沟或暗井。

(4)定期测定土壤内的微量元素含量,土壤中如缺微量元素,可有针对性增施微量元素,施肥方法可采用穴施、放射性沟施和叶面喷施。

(5)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一旦发现病虫害侵袭应及时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

总之,保护与复壮并不能使古树长生不老,返老还童,而是让树木顽强生长的特性得以恢复,使古树的生命尽量得以延伸。因此保护是形成,复壮是措施。如果墨守成规,顺其自然以及管理不到位,都是妨碍树木生长的不利因素,加强对古树名木保护、复壮。要给古树提供一个相适应的空间环境和良好的立地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