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近现代旅游文化的变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旅游是一种高端的求知层次的旅游,旅游者具 有环保意识,旅游对象是保持原生状态的自然人文景 观。旅游对象和旅游者之间是平等关系,通过生态旅 游,旅游者学会理解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对话, 与天地融合,环境得以保护,得以可持续发展。 “天底下没有到不了的地方,只有不能到或不想到 的地方!”这是中国当代探险家风度。职业探险家的旅 游体验以余纯顺、刘雨田为典型,科学家的旅游探险 以位梦华、秦大河、赵进平为代表,在记者的探险旅 游中,王海青、强荧是佼佼者。他们超越功利,以自 己强悍而独特的生命感悟和献祭,写下了中国当代旅 游文化最为辉煌壮丽的篇章。
2、旅游介入文化的政治化
1949年12月,厦门国营华侨服务社的成立开启了 中国现代旅游介入文化政治化的端绪。1954年4月15 日,在北京成立的“中国国际旅游总社”(简称国 旅)。 20世纪50年代,景观设计要突出人民的地位,景 观利用要反映新制度的优越。风景区内一座座工人 疗养院拔地而起,王府皇苑纷纷辟为人民的公园, 皇陵、故宫变成了阶级教育的基地。 1964年12月1日,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成立, 使旅游介入文化的政治化进程又迈进一步。
(2) 景观开发文化
二战后,新的旅游景观也不断被开发,如农业旅游 景观、名人旅游景观、生态旅游景观等。新的旅游 景观还包括各种新的人造旅游景观,如微缩景观、 仿古景观、主题公园等。 伴随着普通化向个性化的转变,一些主要的海滨 旅游地采取开发新景点、提高接待质量、开发海水 资源潜力、改善通信设施、改善环境质量、采用专 业化手段、提供培训和支持、扩大市场营销活动和 开展研究与调查工作等新的开发策略。
(一)旅游体验文化 1、浪漫的情调:自然观光体验 从 18世纪中叶开始,卢梭(1712-1778) 、歌德 (1749-1832)、海涅(1797-1856)等倡导的酷爱 自然、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浪漫主义精神,成为近 代旅游发展的思想基础。浪漫主义情调下的自然观光 体验是多种多样,人、家、自然,成了不朽的主题。
(5)旅游教研蓬勃发展 到2006年末,全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 系(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所762所,中等职业学 校941所,两项合计,旅游院校总数1703所。目前, 我国旅游教育已形成研究生院、大学、中专、中学 等初具规模的教育体系。 90年代后,除经济学外,管理学、文化学、社会 学、人类学、心理学、美学、历史学、地理学、生 态学等众多学科广泛应用于旅游研究,旅游研究呈 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1999年,申葆嘉、谢彦君等 《旅游学原理》、《基础旅游学》同时出版,扭转 了旅游学教材名实不符的局面。
3、绝地的探索:探险与考察旅游体验 对西方探险考察者而言,蓝色的海洋具有永恒的 魅力;美洲多样性的生物吸引着欧洲学者;走进非 洲深处,一直是欧洲探险家梦寐以求的目标;古老 的亚洲大地更令探险家们魂牵梦绕。就连冰雪覆盖 的南北两极自18世纪中叶以来亦不断遭到西方探险 家的挑战。
与欧洲殖民者不同,上述探险家多为亲自解开世 界未解之谜。除了强烈的好奇心之外,探险家们还 想借此出名,返乡后出风头。因此,其探险考察具 有更多科学意义和旅游色彩。
(3)旅游宣传文化
图书形式:包括游览图、旅游交通图、旅游照片、明信片、 说明书、宣传画、导游手册、旅游评论、游记等。 传媒形式: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 声像形式:电影片、录像带和幻灯片。 展销形式:世界博览会、交易会、展览会等进行。 派出专门人员或让驻外机构、人员在主要旅游客源国作巡 回宣传。 邀请外国旅行社、航空公司、旅游批发公司、旅游零售商 来考察、旅游。 导游宣传。 户外广告宣传等。
(二)旅游介入文化
1、中国近代交通服务的发展 2、中国近代饭店服务的形成
3、中国近代旅行社服务的兴起
4、近代中国旅游宣传的开展 5、近代中国旅游景观的开发 6、近代中国旅游研究的发生
第2节 现代的旅游文化 一、世界现代旅游文化鸟瞰(20世纪50年代—现在) (一)旅游体验文化 1、普通化的旅游体验文化( 20世纪90年代前) (1)体验行为方式 包括食、住、行、游、购、娱等,其中,行:火车、 轮船、汽车、飞机;游:观光游、海滨游、乡村游、体 育游、文化游等。 (2)体验心理倾向 注重和谐、熟悉、稳定、可预见性的单一性旅游需要 占据主流,如事先预订客房,乘坐由旅行社代办的飞机、 火车、汽车,参加由导游带领的旅游团,住宿标准化服 务的饭店等。
(二)西方近代的旅游介入文化
1、交通服务:从传统到现代 2、饭店服务:从贵族化到平民化
3、旅行社服务:近代旅游服务文化的标志
4、旅游宣传:近代旅游介入文化的亮点 5、景观开发:山海、公园与古迹 6、旅游研究:从文化向经济的转移
二、我国近代的旅游文化
(一)旅游体验文化 1、走向世界:新奇的域外旅游体验 (1)师夷长技与追求真理:域外考察与游学体验 (2)游览全球与探索世界:域外观光与探险体验 2、踏遍神州:深入的国内旅游体验 (1)近代前期的国内旅游体验文化 (2)近代后期的国内旅游体验文化
(2)旅游景观开发中西结合
截至2006年底,我国共有A级景区2342个,其中: 1A级景区130个,2A级景区927个,3A级景区511 个,4A级景区774个。2007年8月中国旅游协会旅 游景区分会又公布了66个5A级景区。此外,我国还 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87个,国家自然保护区 2395个,国家森林公园627个,国家地质公园138 个,工农业旅游示范点500多家,列入《世界遗产 名录》的文化遗产33个。 另有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全国县级以上的自然、 人文和人造景区约20000家,优秀旅游城市247个。 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系列的旅游景观体系。
(4)旅游规范文化 二战后,各国纷纷制定旅游法律法规,对旅游者行 为进行规范,如法国、比利时、日本、南朝鲜、英 国、美国、巴西、墨西哥等国家制定了旅游基本法。 1985年世界旅游组织通过了《旅游权利法案和旅 游者守则》,在赋予旅游者诸多权利的同时,也对 旅游者行为做出了道德约束。
(5)旅游研究文化 20世纪60年代前,西方旅游研究表现出非常依赖 经济学方法的时代特征。60年代后,发生根本性的 变化,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地理学、环境科 学、生态学、管理学、美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都 在旅游研究中找到了用武之地,并产生了丰硕的成 果。
2、个性化的旅游体验文化(20世纪90年代后)
(1)普通旅游个性显露 教育旅游,乘坐火车、游船旅游,探险旅游,自 驾车旅游。
(2)背包旅游日益增多 既没有导游陪同讲解,又需要自己打点食宿交通 一切事宜,读地图、翻旅游书、上网查询……有着 颇为独特的乐趣。
(二)旅游介入文化
(1)旅游服务文化 20世纪50年代,欧美出现民用航空公司,如泛美 航空公司、老鹰航空公司等,先经营跨大西洋的旅 游航线,随后在世界各地为游客提供航空运输服务。 海运公司被迫转向少数富人旅游市场,开辟海上 豪华巡游服务项目。 公共汽车旅行是现代旅游较为普遍的一种方式, 对中、低档旅游消费者很有吸引力。 近20年来,许多国家开辟了观光列车和专项旅游 列车服务项目。
(4)旅游规范法德并举 行政法规出台了2部,即《旅行社管理条例》、 《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制定了《中国公民出国旅游 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与此同时,各省 市也陆续出台了一些地方性的旅游法规。 2006年10月颁布了《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 指南》和《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提出 了国内旅游时维护环境卫生、遵守公共秩序等8条文 明公约和出国旅游时神情仪表、举止言行等方面的具 体指南。
西方旅游学界多根据学术兴趣选定研究课题,并 依据自己的专业知识、理解与认识从事研究工作, 重应用、轻理论的现象十分突出。
二、我国现代旅游文化扫描(1950—现在) (一)政治化时期: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末 1、体验文化的政治化 50年代中期和60年代初期出现了两次旅游小高 潮,旅游主体为文人、学者。带着强烈的政治热情 和高度的认同意识,体验山川的壮丽、社会的新貌。 叶圣陶 《游了三个湖》、刘白羽 《长江三日》、 碧野 《〈天山景物记〉的写作过程与体会》。 十年动乱时期,旅游活动更为稀少,不多的旅游 体验完全政治化;旅游文学创作迅速跌入低谷,除 一些演绎政治观念的亚非拉出访游记之外,总体上 呈现一片萧瑟景象。
在19世纪中叶,爱默生(1803-1882 )和梭罗 (1817-1862 )认为“世界是由自然和灵魂组成的”、 “自然就是灵魂的外化”,在工业革命使人失去个性 和精神家园后,人们应该回到自然,亲近自然,在自 然中找到自我的价值。孤独,与自然对话,是他们的 共同体验与渴望。
2、时髦的享受:度假旅游体验
(二)多样化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现在 1、多样的旅游体验文化 (1)酝酿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旅游体验文化以观光为主。80 年代初,知识分子的域外旅游体验凝结成《访法散记》 (巴金)、《沿着泰晤士河》(黎耀先)、《柏林烟尘 录》(袁鹰)、《在斜塔下》(穆青)、《美国之行》 (萧乾)等一大批旅外游记,再度掀起旅外游记创作热 潮。 旅游者国内旅游体验汇成了《瀑布之歌》(冯牧)、 《沧海日出》(峻青)、《岳麓山和橘子洲头》(李霁 野)、《天涯》(吴伯箫)、《卢沟桥》(碧野)、 《桃花源记》(汪曾祺)等一大批游记,阳光下无遮无掩 的悠远和淡雅,成了这一时期国内游记的主旋律。
(3)旅游宣传丰富多彩 采用的宣传形式也各种各样,如刊登广告、散发 印刷品、影视活动、派出宣传机构或小组、邀请旅 游商和记者来访、参加博览会和展销会等。
目前国内旅游宣传多由政府牵头,组织企业赴外 地或外国进行大型的广活动;或以一个城市的旅 游形象在中央和地方媒体(多为电视媒体)上做广告。
网络已成为旅游城市、旅游企业宣传的重要窗口, 很多省市、旅游景区都有了自己的旅游专业网站, 如广东旅游网、苏州旅游网、泰山在线等。
(2)展开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最具时代特征的是文化体验、 生态体验和探险体验。
旅游者有的倾情于故乡热土,在文化寻根的路上拓 展思维空间,回味乡土生活的古韵,“思考我们古老 民族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徐志平,《敬上一只心 香》);有的深入西部腹地,在强烈的文化焦虑与探 寻中,感受西部的荒凉、冷峻及其“对人生各阶段的 模拟与暗示”(周涛,《蠕动的屋脊》),体会“欣 悦或苦难的幸与不幸” (马丽华,《藏北游历》)。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既有历史的沉思,又有人文的 关怀;既有传统的超越,又有审美的升华。
18世纪后,假日旅游遂成为中产阶级的时髦风尚 和生活方式。 矿泉因其医疗价值成为上流社会度假旅游的对象, 如被誉为 “英国之花”的哈罗格特自19世纪后期开 发以来,至今保留着维多利亚时代建筑特色。 19世纪中叶,海滨旅游进入疗养娱乐阶段。英国、 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地众多的海滨旅游胜地发 展起来。20世纪初,滨海旅游进入游乐度假阶段, 游乐为主要内容。 18世纪中叶以后,以学习为宗旨的“大旅行”求知 体验,开始逐渐让位于追求享受的消费性旅游体验。
2、多样的介入文化
(1)旅游服务多种多样 到2006年末,全国旅行社共有17957家;星级饭 店12751家;全国共有定期航线1336条,其中国内 航线1068条,国际航线268条;铁路营业总里程达 7.6万公里,并开出多趟旅游专列、城市列车和假 日列车;公路通车里程348万公里,高速公路达 4.54万公里;水路客运量2.1亿人。游船、索道、 旅游出租车和城市观光车等也有明显发展。
饭店业在战后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产品和服务 不断创新。威斯汀集团推出“2000威斯汀客房”的 全新概念:设有商务、休闲、奖励旅游、会议、度 蜜月等主题客房,充分满足不同客人的需要。此外, 环保型客房、分时度假饭店、可登陆互联网的商务 房、全电脑控制客房等新概念也日益为业者所接受。 随着散客的增多,旅行社也不断推出更多个性化 服务产品。如小包价旅游产品、组合式旅游产品。
第9章 近现代旅游文化的变迁
第1节 近代的旅游文化 一、西方近代旅游文化(18世纪中叶-20世纪40年代) 18世纪下半叶西方的旅游迈入近代的门槛:自然 观光旅游充满了浪漫主义情调;贵族子弟“大旅游” 被中产阶级度假旅游所取代;具有科学精神的考察、 探险旅游蓬勃兴起。托马斯· 库克旅行社正式成立, 旅游业由此形成。近代西方旅游文化产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